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第一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过程与方法: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着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着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着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2、通过联系上下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4.检查自读。学生自由提问:(如:小苗指谁?大树指谁?谈了些什么?学习这类文章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师: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

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生互相交流。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交流预设:

交流预设: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2)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 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3)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 “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 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五)、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讨论交流,揭示寓意。96岁的季羡林爷爷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的情况下,还天天坚持在病床上看书写作。2009年7月11日,98岁高龄的季爷爷永远闭上了眼睛,但他对我们青少年的殷殷期望却永远会留下来,并影响后来人。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

(七)、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qǐ mǎ

lù lín hǎo hàn

ɡǔn ɡuā làn shú

()()()

piān kē

wén lǐ ɡuàn tōnɡ

shuǐ hǔ zhuàn

()()()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侯,最感兴(xìnɡ xīnɡ)趣的就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xǔ hǔ)传(chuán zhuàn)》里绿(lǜ lù)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3、你最喜欢看的课外书是什么?把他推荐给大家。

第二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案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二、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感受阅读的乐趣,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二、目标达成

(一)小组学习

1.课文中的小树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指名读准字音。

PPT出示:生字词(水浒传、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起码、滚瓜烂熟、能文能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古文观止、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闲书)

2、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3、想想课文中的一老一少都谈论了哪些问题?读完后同桌互相简单的说一说。

(三)组织讨论:

1、小组讨论

①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2、全班交流

3、按照此方法学习,学外语和古文方面的内容。

三、当堂检测

1、指名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第三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2

这篇文章是读课文,是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风格。这个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他们在年龄、经验和知识上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逐渐进行了深入的阅读交流。季老指出:写好文章,多读书;努力培养中西、古今、文理人才,不偏科,学好外语,积累古诗词。这些不仅有利于幼苗,也激励读者。在两者的对话中,你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幼稚和礼貌,也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善良、幽默、平易近人,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深切关怀。

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确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阅读综合学习,为口头交流和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习目标】

1、借助字典认识三个生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

3、如何从对话中获得阅读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阅读综合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从对话中获得如何阅读和学习的启示,感受阅读的乐趣,进一步开展阅读综合学习活动的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你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个苗苗不仅见过很多著名作家,还采访过他们。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关于苗苗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一起阅读主题。问:如果苗苗真的和树说话,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力,自由地说(不,老师指导)(引导学生从许多方面思考,如:树木教育树苗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地与风、霜、雨、雪作斗争等)

(设计图:培养口

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的小树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

林的资料。指名回答。学生交流,介绍季羡林

板书:苗苗季羡林

(设计意图:了解被采访者的主要事迹,为了解课文内容、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设想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再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对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为文本打好基础。)

3、同桌讨论一下,在采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听录音,课文朗诵。学生看书。

(设计意图:养成听读的习惯,边听边思考。)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PPT出示:生字词(水浒传、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起码、滚瓜烂熟、能文能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古文观止、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闲书)

(设计意图:检查读音)

3、同桌分角色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一老一少都谈论了哪些问题?读完后同桌互相简单的说一说。

(设计意图:角色朗读,初步了解人物的对话。)

4、组织讨论:

A、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板书:多看书三贯通学古文

回答问题,并说出对季老提出的要求说出自己的见解。

B、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板书:访谈录

(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访谈录?)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小苗和大树只是代表苗苗与季羡林吗?你觉得这题目换成是“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哪个更好,为什么?

(与二人名字相关;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题目的精妙。)

2、过渡: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说说季老与苗苗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揣摩人物的特点)

3、自由读课文,把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全班对其评价。

6、师生表演“现场采访”,再进行评价。全部学生演苗苗。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与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请你评价。

五、课文总结,梳理文章脉络

从课文的谈话中,同学都得到了读书和学习的启示了吧。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如老师、同学、家长或亲友,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认识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和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词和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4)朗读课文并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抽查情况)

1、小组内学习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绿林好汉、滚瓜烂熟、三侠五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等词语,理解了绿林好汉、滚瓜烂熟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我知道了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等。

2、抽查学习情况。

抽查生字词的读和说的情况。(主要是针对中差生)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三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进行古诗文积累)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1: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生2: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不要偏科,要全面发展……)

生3: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生4: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4、品味题目寓意。

(与二人名字相关。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5、课文朗读展示,学生进行评价并说出理由。

生:“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生:“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闲书”指什么?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四、学习收获展示

1、通过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你有哪些收获?

2、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五、作业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4

学习目标

认知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安排同学列出自身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俺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协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苗苗的见解

俺的感受

季先生的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身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俺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身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①向大家介绍自身最喜欢的书。

②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利用课余时间读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学,交流资料。

1、齐读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同伴互助,检查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教师重点讲解)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见教案后)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⑵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⑶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⑷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此部分的目标与过程并不统一,加强品读)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交流看“闲书”的经历,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自学完成表格:苗苗的观点 季先生的观点 “我”的看法(感受)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6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

一点:激发学生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

一线:紧扣对话,联系实际。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一、新课导入

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初读课文

思考

1、“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谁?(简介季羡林)

2、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都不一样。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访谈录)

(“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课文写了小作者张钫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次采访记录。)

三、模拟采访

结合插图定好人物对话的基调:

苗苗:稚气、礼貌。

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

四、按部分朗读课文,逐层学习

1、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

(具体谈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积累古诗文”四个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与交流。

2、在苗苗与季爷爷的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

(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能依据课文内容来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与习惯即可。)预设

(1)“闲书”问题:

①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正课”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②从他们的谈话中你了解到阅读有哪些好处?(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结合自己的体会,还有什么益处?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③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2)偏科:结合自己的学习。

(3)学好外语:游学、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古诗词积累:语文书上、中文经典。

3、你们现在知道题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吗?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都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采访一位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交流采访要注意什么,怎样写访谈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全文运用对话形式,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爱和季羡林先生的和蔼、亲切及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访谈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文体,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羡林先生来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时候教师读旁白,学生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其他学生都捧起书认真听对话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

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季羡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说说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等。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总的来说课堂效果还算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概括谈话主要内容。

3、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把握访谈录体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名的文学家呀?(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有一位叫做苗苗的小朋友,她和你们一般大,不仅见过很多著名作家,还采访过他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她和其中一位知名文学大家xxx的访谈故事。(板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的题目中小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什么?让我们从文中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

2、齐读课件展示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让大家说说比较难记的'字,老师帮助一起记。

4、用指定词语造句。

4、读完课文可以得出:小苗指作者,大树是指xxx。介绍两人生平和主要作品。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课文有些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式,访谈录)

2、想一想,如果你是小记者,采访一个人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3、同桌两人分角色认真读课文,读完后两人一起概括出苗苗和季先生交流了哪几个问题,而季先生的见解分别如何。

4、文中季先生提到多看闲书,“闲书”指什么?你认为哪些书是闲书?举例。

5、学到这里,再来重新看“小苗”和“大树”,单单是指作者和xxx吗?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6、访谈的过程就好像重现了当时他们对话的场景,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有哪些特点?

四、拓展延伸,小结

阅读也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有诗人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作业设计

1、和同学交流你喜欢读的书,相互推荐书目。

2、选择一位同学或老师,不限主题进行一个访谈,并仿照课文写一份访谈录,不少于三问三答。注意:访谈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自读课文,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难点:

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①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②阅读《我的童年》节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这些节日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

(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

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

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板书:(闲书、偏科、学习外语)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激发兴趣

1.结合课题质疑、解疑。(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小苗指的是苗苗,大树指的是季羡林。

2.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出答案来的。

3.交流课前对季羡林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8月21日,苗苗同学采访了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让我们去听听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各自有何见解?

2.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主要有以下 方面: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他们之间的交流亲切自然。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爷爷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爷爷: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他们的对话,使我们懂得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

4.本文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不做作,争取做到亲切与自然。

5.同桌分角色对话交流,朗读课文。

6.在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

学生自己先做准备,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7.重点引导“闲书”的问题:

(1)在苗苗对季爷爷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其实,我们已经从他们两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走过爱读书的童年和少年,我想说,“是阅读,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交流,如果自己说不出来,还可以谈谈自己搜集的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

(3)看来,“闲书”不闲,杜甫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品味题目,理解深化

1.再读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1)与二人名字有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2.文章把季爷爷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季爷爷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从一株小苗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五、学习访谈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1.访谈是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这则访谈录,你对访谈技巧有了一些什么新的认识?

(1)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

2.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再细读课文,加深对访谈的认识和了解。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0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3、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4、课外拓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1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接下来,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读书的时候大家都非常专心,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看看是不是把课文读顺了。 屏幕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 水浒传彭公传 三侠五义 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滚瓜烂熟 偏科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生互相交流。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在阅读的过程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待会咱们一起解决。(屏幕出示):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完成以下表格苗苗的见解 我的感受 季先生的见解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

(四)、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屏幕出示)阅读,是——,为我————。 阅读,是——,让我————。

(五)、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讨论交流,揭示寓意。96岁的季羡林爷爷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的情况下,还天天坚持在病床上看书写作。20xx年7月11日,98岁高龄的季爷爷永远闭上了眼睛,但他对我们青少年的殷殷期望却永远会留下来,并影响后来人。(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

(七)、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作业:

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2、制作一张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教学总结】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 全文运用对话形式,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爱和季羡林先生的和蔼、亲切及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访谈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文体,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羡林先生来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时候教师读旁白,学生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其他学生都捧起书认真听对话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

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季羡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说说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等。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总的来说课堂效果还算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苗苗的见解我的感受季先生的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1、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

2、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利用课余时间读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4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苗苗的见解:

季先生的`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5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

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二、做采访准备

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三、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⑴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⑵ 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⑶ 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如: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编辑短评】

这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

第四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范文模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能概括说出 季老先生和“苗苗”提出读书问题的见解。

3、能组织语言用一段话语说出自己对读书的感受 学习重点:

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小苗和大树对读书的见解。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识字读通课文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生: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很吸引人,怎么吸引你们了。生:小苗和大树其实都是指人。生:小苗是指文中的小姑娘,名字叫苗苗,大树是指季羡林。师(出示课文插图)季羡林爷爷是怎样的一棵大树呢?

生:(读课件上的文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

师:他们在1999年8月21日北京大学季羡林家有一番特别有意义的对话。我们同桌之间一人读季羡林的话一人读小苗的画,相互检查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通顺。(同学之间相互读课文)师:检查这些字的认读(出示课件)

水浒传 绿林好汉 嗯 三侠五义 彭公案

二、自主学习,交流概括见解

(一)静心自主学习

师:全文就围绕读书的话题展开真诚的对话。在对话中对读书都有自己的见解。分别是怎样的见解呢?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捕捉到。

.学生静静读书10分钟,老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二)引导交流概括

1、-突破难点----关于读闲书 师:我们交流交流。

生:季老先生的看法是应该多读一点闲书。自己小时候看的三本闲书是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的。

师:我们继续补充。为什么主张看闲书呢?生:因为看闲书对于作文能力提高特别有帮助。师:季羡林爷爷的见解容易明白,那苗苗的见解呢?生: 喜欢读闲书,也认为多读课外书能帮助提高作文能力。

2、其他观点

生:苗苗说自己偏科,只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等。季老先生的看法是喜欢语文是一件好事,但是仅仅喜欢语文是不够的。不管喜欢不喜欢数学,都要学好数学。因为21世纪的青年要“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师:这个“贯通”指什么呢?

生:“贯通”就是要把中国的和西方的、古代和今天的,文科和理科的都要弄明白。

师:我补充一点。中西方文化,古今文化,文理知识要融合在一起学习,全面的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为什么季老先生倡导“三贯通”呢?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他们的第三个见解是什么?

生:苗苗的见解是从她的妈妈这里来的。认为是早学英语,过了十二岁就不容易说准了。生:季羡林先生还认为可以早学习英语,早学要比晚学习要好。还认为学习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3、归纳各个观点,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

师:这些观点都零碎于各个段落中,也零碎于我们的表达中。现在归纳各个观点,用上“一、二、三” 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先同桌练一练。

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一是喜欢看闲书感觉看闲书能提高作文能力;二是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偏科;三是觉得是在12岁以前要把英语学好。

生:季羡林的见解一是要多看闲书;帮助作文水平提高;二是不能偏科,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是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师:表达很清晰,我们也向他学习,与同桌相互说一说。相互交流。

三、朗读课文,分享读书体会。

师: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同桌之间再合作读一遍课文。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根据板书总结)季羡林爷爷对读书的看法一是要多看闲书,二是不能偏科,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是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我同意读书要多读很多的课外书,我的作文能力就是多读书中提高的。上学期写“乡村生活”的文章,我没有在乡下生活过,我就跟着作者到乡村走走,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当作范文来朗读。

生:季老先生让我们多背古文,吉老师也让我们背诵古诗八十首,还背了古诗名句。爸爸说上中学就能派上用处了。

生:我比较喜欢语文,老师老是表扬我。觉得学习数学太难了,成绩退步很快。以后要相办法把数学成绩搞上去„„

三、回顾文题,体会题目寓意

师:这就是一棵棵小苗的心声。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这“苗苗”和“大树”还是指某一个人吗?

生:这个小苗的意思是小学生是祖国的苗苗,大树意思是已经成为有用之才的意思。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师 “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与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

四、扩展阅读,鼓励延伸学习

师: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第五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概括谈话主要内容。3.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5.把握访谈录体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名的文学家呀?(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有一位叫做苗苗的小朋友,她和你们一般大,不仅见过很多著名作家,还采访过他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她和其中一位知名文学大家季羡林的访谈故事。(板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的题目中小苗和大树分别指的是什么?让我们从文中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2.齐读课件展示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3.让大家说说比较难记的字,老师帮助一起记。4.用指定词语造句。4.读完课文可以得出:小苗指作者,大树是指季羡林。介绍两人生平和主要作品。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课文有些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式,访谈录)2.想一想,如果你是小记者,采访一个人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3.同桌两人分角色认真读课文,读完后两人一起概括出苗苗和季先生交流了哪几个问题,而季先生的见解分别如何。

4.文中季先生提到多看闲书,“闲书”指什么?你认为哪些书是闲书?举例。5.学到这里,再来重新看“小苗”和 “大树”,单单是指作者和季羡林吗?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6.访谈的过程就好像重现了当时他们对话的场景,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有哪些特点?

四、拓展延伸,小结

阅读也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有诗人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作业设计

1.和同学交流你喜欢读的书,相互推荐书目。

2.选择一位同学或老师,不限主题进行一个访谈,并仿照课文写一份访谈录,不少于三问三答。注意:访谈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六、板书设计

下载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范文大全]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说教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专题第二课课文,本课为略读课文,是一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两人在年龄、......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_(精选5篇)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 2. 3. 认识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教案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

    2015《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优秀教案

    2015《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方法与能力 (1)能结合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