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
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思想与价值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7.交流学习情况。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细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2.学习有详细有略的写法。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7.交流学习情况。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爱的词句。
第三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
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老师板书:壮士)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牙山,走近五位英勇的壮士。(补充板书:狼牙山五壮士)初读感知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读文时可以圈画生字、新词。)
4、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5、再次读课文,并把语句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活动
幻灯出示交流内容。
6、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新词。(提醒学生在互读时把语句读通顺。)
7、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想想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
接受任务——(引敌上山)——(选择绝路)——(英勇歼敌)——跳下悬崖(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明确重点。)
/ 3
第二课时
熟读思考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括号标出来。
2、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交流感悟
3、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一句话描写出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班长带领战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绝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那一块又一块石头接连不断地向敌人狠狠砸去,表现了五位战士顽强不屈、毫不畏惧的精神。)d.“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感人至深的场面,充分显示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情感升华
5、听了同学们的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请看录像。(播放影视资料五壮士跳崖的一幕。)
6、司学们,读了课文,看了画面,现在你们对“壮士”一词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五名战士不仅仅是战斗勇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敢与豪迈表现在他们是
/ 3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7、请同学们带着此时的理解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1自然段。感情背诵
让我们把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壮烈的举动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吧,练习背诵第7~10自然段。词语积累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积累一些有关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
/ 3
第四篇:《狼牙山五壮士》课时教学设计1
《狼牙山五壮士》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2.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屈”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教学重点
1.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习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用小节归并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三)练习读熟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生字。
(二)读熟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狼牙山。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位壮士。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听老师范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
(二)学生预习。
(三)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略)2.读准字音。
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容易读准,但课文里的个别词易读错,如晋察冀(j@n、ch2、j@),读音可以不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3.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横七竖八:有横的,有竖的,形容纵横杂乱。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俯视下边。形容处于有利地势。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屹立:像山峰似的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同、反义词、形近字。近义词:
进犯(侵犯)
崎岖(坎坷)
沸腾(鼎沸)
依托(依靠)
毅力(耸立)喜悦(快乐)
惊天动地(地动山摇)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反义词:
沉着(慌张)
崎岖(平坦)
暴露(隐蔽)
胜利(失败)斩钉截铁(犹豫不决)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再根据字义组词。5.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分析课文结构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让学生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使学生没有畏难心理,才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本课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分段方法。(1)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或称小节)归并在一起,作为一段。
第1自然段;讲七连六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2自然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3自然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第4自然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向顶峰,英勇歼敌。第5自然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向顶峰,英勇杀敌。第6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绝壁。
清楚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后,不难看出,第4和第5两个自然段的意思非常相近,就把这两个自然段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其它自然段各为一段。所以,本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第三段即第3自然段,第四段为第4、5两个自然段,第五段即第6自然段。
6.概括段意。
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第1、第2、第3、第5自然段的意思就是段意,把第4段的段意归纳一下,即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7.请同学们按照分好的段落,自由小声读课文,体会教师刚才教给的分段方法,并进一步熟悉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8.课堂质疑: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提出,请老师帮助解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照顾到课堂上的个别同学的个别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9.了解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情况。
老师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有的放矢的讲解下节课打基础,可以按书上预习内容进行提问。
(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口头完成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奋斗的崇高精神。
(二)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会用“斩钉截铁”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指一名或多名同学读课文。
通过听学生读课文,可以检查上节课的口头作业,督促学生自觉完成口头作业,养成自觉读课文的良好习惯;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二)学生质疑。
学生在读课文后,可能会有问题,让学生提出来。教师可以不立即回答,让学生从课文讲解中寻找答案。
(三)审题。
《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人物。)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
(“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板书:勇敢
不怕死)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物,还暗含着什么?
(还暗含着课文的中心思想)
很好!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从课题上可以看出,五壮士勇敢,为人民不怕牺牲。)
(四)理清文章脉络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这节课我们把这一方法反过来用。老师先给段意,请大家找一找这些段意分别包含哪些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
请学生回答。(答案同上节所讲)
如果学生能准确回答,说明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方法学生已经能灵活掌握。这样,既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完成了书上的思考题。
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
(“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四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这四段里,哪一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段。)
(五)讲读课文第一、二、三段。1.讲读第一段。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用呢?
(有用。第一段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写出了日寇的猖狂劲儿。面临这么多敌人一点都不怕,更有力地突出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第一个词是“集中兵力”,第二个词是“大举进犯”。这两个词是和六班英勇歼敌对比写的,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五个人拖住了敌人的大批兵力,用对比的手法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的写作方法是侧面描写,同时渗透给学生,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安排材料。
2.讲读第二段。请大家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可以分几层?哪几层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
(三层。第一层从“为了拖住敌人”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层说的是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第二层从“他们利用险要地形”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层是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第三层从“战斗进行很久”一直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是写五壮士消灭了很多敌人。第一层和第二层直接描写五壮士。)
这两层直接写五壮士的什么方面?
(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出他们不怕死的精神。)(板书:英勇杀敌)这两层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层概括地写集体,第二层具体地写每个人。第一层是总述,第二层是分述。)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用什么方法写的?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心情、动作还是神态?
(第一句描写班长的神态,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可以看出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第二句“副班长葛振林„„满腔的怒火”,这句写副班长的心情。)(第三句“战士宋学义„„”,写了宋学义的动作。)
(第四句“胡德林和胡福才„„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他们的表情。)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只有拖住敌人,群众和部队才会安全。)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出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请大家集体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这四句话。)
描写人物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教师就可以把这一小段话当成例子,教给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分析,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第三层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
(这一层说敌人死得特别多,横七竖八的,都数不过来了。从侧面描写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更突出了他们是英雄。)
3.学习第三段。
这一段写五壮士的句子有几句?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为了不让„„引上绝路”)
这里写班长说话“斩钉截铁”,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你能用“斩钉截铁”造句吗?
(斩钉截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中的女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战士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为什么还“紧跟”在班长后面呢?(他们和班长一样勇敢不怕死,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向绝路。“紧跟”就是一步也不落地跟着班长。)
他们把敌人引向绝路,自己怎么办?(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板书:准备献身)
一个“紧跟”就把五壮士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了,通过分析这个“紧跟”,让学生明白,一字一词的运用都是经过作者的认真思考。这样,既做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又可以做到读写结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读中学会写。
谁能把五壮士准备献身的英雄气概读出来?(学生读文)
这一段写班长的语言虽然只有一个字,写战士的语言虽然只有一个词,但是,把五壮士那种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写出来了。他们将继续向绝路的顶峰攀登。
4.作业:(1)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精神。(2)用“斩钉截铁”造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四、五段,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会用“坚强不屈”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段。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一)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二)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第四段。
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之后,他们是如何痛击敌人的呢?请大家看第四段。(在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概括地写五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使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这里,作者再一次把“五壮士”和“许多敌人”对比写,进一步突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接着,具体写到了顶峰后居高临下大量杀敌的情景。可分两方面:一方面写五壮士的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败。
“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地势有利。有利的地形鼓舞了五壮士的斗志,“不少敌人坠落山涧”。可是“子弹都打完了”,惟一的一颗手榴弹被班长“抢前一步”“夺”下来“插在腰间”,决定“用石头砸”,这一个“砸”充分表现出壮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消灭敌人的坚强决心。最后,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用最后一颗手榴弹消灭了更多的敌人。
敌人的惨败也写得比较具体,“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深谷”生动地描写了敌人的可耻下场,让我们感觉到大快人心。)用这样一个大问题概括这一段,可以培养学生提纲挈领独自分析文章的能力,同时渗透了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思想。
(二)讲读第五段。
五壮士在痛击了敌人,枪弹尽绝之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屹立”的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形容五壮士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眺望”和“望望”两词,一个写远望,预示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已经安全转移,流露出喜悦之情;一个写近看,说明敌寇“大举进犯”彻底失败,表明对失败者的轻蔑。把枪“砸碎”了,一方面说明他们不想让夺来的枪再落到敌人的手里,同时也表明了他们跳崖的决心。“纵身跳下深谷”、“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让我们看到了英雄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光辉形象。“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充分表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坚强不屈”的意思是不可动摇和摧毁,不仅表明了五壮士同时也是全体抗战军民必胜的信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赞扬了五壮士为人民壮烈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们死得其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五壮士英勇跳崖、自我牺牲的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充分地朗读,特别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要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从中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从而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三)练习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首先,学生参考插图,独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可以二人一组进行,互相检查、提醒,直到大多数同学能够背诵下来。
(四)用“坚强不屈”造句。
例句:我们要学习五壮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勇于同任何艰难困苦作斗争。
(五)总结全文,比较、分析详略,学习写作方法。
课文通过记叙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勇猛歼敌,最后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为革命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作者对“接受任务”的第一段和“引向绝路”的第三段内容,都写得比较简略,而对“诱敌上山”的第二段、“峰顶歼敌”的第四段和“英勇跳崖”的第五段这三部分内容,都写得比较详细。因为,“接受任务”和“引向绝路”这两部分内容的材料,不能充分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而“诱敌上山”、“峰顶歼敌”和“英勇跳崖”这三部分内容,能重点突出地表现出五壮士奋勇杀敌和舍身取义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安排材料的时候,把更能够突出中心的部分就要写得详细,其它有联系的部分就应该写得概括、简略,这是本课要着重讲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
(六)作业。
1.用“坚强不屈”造句。2.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小资料】
狼牙山
在河北省保定地区易县西部,1941年秋天,日军纠集三四千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干部和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当时六班只有五个战士。《狼牙山五壮士》这一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完成这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树挂住了,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第五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 第15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导入新课→细读感知→理清文脉→体会形象→小结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学习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质疑: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各是什么?
(3)题目为什么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叫《狼牙山五战士》呢?
(4)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
(5)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物,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2、读文理解
3、读文释疑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质疑
(1)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3)哪一部分使你印象最深,受到教育最大?为什么?
2、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研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四、重读课文,体会形象
(一)读
1、自读勾画,感悟英雄的伟大形象。
2、再读课文,感受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
3、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议:播放视频片段,说心里话。
(三)背:指导背诵“英勇跳崖”部分。
【设计意图】读文,体会人物形象、思想感情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经过,初步体会了英雄的伟大形象,还掌握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用这些方法去读书。
【设计意图】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认真读五壮士与敌寇直接面对面战斗的经过部分,进一步体会他们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2、课外搜集能体现英雄精神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15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英
↗引上绝路勇气壮山河
↗
诱敌上山跳惊天动地
↗接受任务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