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十六中 朱广林
【课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选修3-1》,2004年5月第一版,第一章第8节。
【学习任务分析】
1、探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偏转规律。
2、探究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学习者分析】
思维基础:平时教学中,注重“模型分析-猜想-实验验证-上升理论”模式的教学,学生已习惯于这种科学探究的学习模式。
心理特点:学生在强烈兴趣(实验引入)的驱使下,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新规律的探究,既有挑战性,也有成就感。
已有知识:学生熟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解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特征和功能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和解决加速和偏转方面的问题。
2、知道示波管的基本原理。
3、让学生动脑(思考)、动笔(推导)、动手(实验)、动口(讨论)、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2、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示波管的基本原理。
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猜想-实验-理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主动思维,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自然规律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学习科学,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服务。
2、利用带电粒子在示波管中的蓝色辉光、示波器上神奇变换的波形,展现科学现象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一、实验引入,激发兴趣
1、接通示波管电源,演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撞击气体而发出蓝色辉光,调节加速和偏转电压,轨迹发生改变,引发学生强烈兴趣。指出蓝色辉光不是电子,但可以显示电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2、接通示波器电源,演示荧光屏上的正弦图像,如图所示。
3、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1、〖探究1〗带电粒子经过电压U加速,如何求获得的速度?如图一所示。
学生动笔推导,老师巡堂,找一个书写正确工整的手稿投影在大屏幕上,其它学生对照。此处为刚学内容,一般学生都能很快由动能定理推出速度。从快处理。
2、提问:平抛运动的规律?
学生动笔推导,老师巡堂,找一个书写正确工整的手稿投影在大屏幕上,其它学生对照。此处知识简单,从快处理。
3、〖探究2〗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从另一端穿出。粒子在电场中做何运动?其偏转距离y和偏转角的正切值tan θ如何计算?与U有何关系?如图二所示。
学生推导,老师巡堂,个别指导。时间约5分钟。找一个书写正确工整的手稿投影在大屏幕上,教师作出评价,其它学生对照。
4、〖探究3〗带电粒子以vt速度离开偏转电场,在到达荧光屏之前作何运动?在荧光屏上的偏转距离y′如何计算?y′与U有何关系?如图三所示。
三、探究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1、提问:若x=l=4cm,v0=8×10m/s,则电子穿过偏转电极间的时间t为多少?意味着什么?
学生通过简单计算,易知t=l/v0=1/(2×10)s,即为20亿分之1秒!可以认为电子的偏转是几乎不需要时间的。若偏转电压发生变化,则电子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同步变化!如图四所示。这是理解示波管原理的关键所在。
862、〖探究1〗探究荧光屏上图像与竖直方向电压关系
探究方式:先投影出表格中左边电压图像,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小组发言陈述荧光屏上可能图像及理由,再由老师实验演示(从学生信号源向示波器输入方波信号,扫描置于“外x”档),与表格右边图像对照,是否一致。当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时,学生能立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不一致时,更能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解决思维冲突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3、〖探究2〗探究荧光屏上图像与水平方向电压关系
说明:将方波电压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的规律是容易理解的,但偏转电压由跳跃式的变为连续变化的锯齿波,学生在思维上有较大难度。而在第1步中通过计算得出偏转时间极短,这里还可以与锯齿波的周期进行比较,电子大概在锯齿波周期的千万分之一内就通过了偏转电场!可以认为,电子在迅速穿过偏转电场过程中,偏转电压还“来不及”变化!由此得到每一个瞬时电压对应于荧光屏上一个唯一点,荧光屏上的位置与电压同步均匀变化,这个过程叫“扫描”。有此基础,以后的探究就简单多了。
4、〖探究3〗探究示波管原理
说明:先行呈示水平和竖直方向电压波型,学生作出猜想、讨论、小组发言,阐述荧光屏将出现何种图像和理由;再由老师实验演示;最后由几何画板课件模拟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规律(如左下图所示),以加强理解。
正弦波图像的显示原理与方波基本相同,探究步骤同上。用几何画板课件模拟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简谐运动合成规律(如右上图所示),以加强理解。
四、课外探究活动
1、如何得到如下所示波型?同学之间可以通过讨论、猜想,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和实验员的帮助。
2、上网查询了解示波器有哪些用途?有哪些种类?将结果发布在校园论坛上,与大家共享。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教学策略】
一、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
从3个方面执行知识的先行组织:
1、通过示波管辉光和示波器正弦波型演示,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然后在大屏幕投影出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
2、复习相关已有知识,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电场知识。
3、在知识的组织结构功能方面,表现出形式图式的性质和特征:设计理解示波管工作原理的表格,目标任务一目了然。
二、知识建构
通过复习旧知识,构建新知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区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三、支架式教学
采用“剥壳”方式,将示波管原理的难度层层分解,使学生从最低一级“支架”逐渐往上“爬”,“爬”不上去还可以从目标表格退回学习,理解后继续前进,让学生一步步取得成功。
四、探究式学习
1、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推导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获得合理知识结构。
2、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3、学生分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运用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支架式设计,让学生自己获得规律,理解原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的牢固程度要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学生在以后做示波器实验时已相当熟练;即使经过一年后,高三复习时也有大部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记忆犹新。
2、采用“理论—猜想—实验—理论”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展学生多元智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注重因材施教。
3、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起着引领方向和监控全局的作用。老师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课前:如何引入?如何设问?如何设计探究的层次和难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永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4、这节课的重点是推导、理解规律而非计算。为了避免在计算上花费太多时间,两个例题中都不要求算出结果,因为粒子速度、偏转距离和偏向角对示波管的原理影响都不大。但有一个数据是很重要的──粒子穿过偏转电场的时间极短。把此细节放大,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偏转距离随偏转电压同步变化,这是理解示波管原理的关键所在。
5、采用多媒体技术,免去板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执行效率。采用幻灯片投影,方便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二、问题反思
1、学生能力因人而异,在推导规律过程中,少数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影响对后续知识的理解。但探究模式为大势所趋,老师最好不要代替学生进行推导。要让学生逐渐适应探究学习,提高独立研究能力,有困难的学生可课后单独指导。
2、课堂容量较大,既有理论推导,又有猜想讨论,还有实验验证。老师要宏观调控,合理分配时间。重点在弄清基本原理,不能增加其它例题,留待后续解决。
3、学生对示波管的原理还处在探究中,加之示波器的面板又十分复杂,因此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完成探究实验。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理论推导、猜想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实验均为老师演示。以后有专门的学生实验来练习使用示波器。
第二篇:物理教案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物理教案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2、知道示波管的构造和原理.
能力目标
1、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2、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电场一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里面涉及到电学与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讲解时,一是注意对力学知识的有效复习,以便于知识的迁移,另外,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公式比较复杂,所以教学中需要注意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而不要一味的强调公式的记忆.
在讲解时要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忽略带电粒子的重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于示波管的讲解,教材中介绍的非常详细,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其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加速和偏转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的实际应用.
--示例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的加速
教师讲解:这节课我们研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关于运动,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同样,对于电场中的带电粒子而言,受到电场力的作用,那么它的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小为,带电粒子到达极板时动能,根据动能定理,这个公式是利用能量关系得到的,不仅使用于匀强电场,而且适用于任何其它电场.
分析课本113页的例题1.
2、带电粒子的偏转
根据能量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带电粒子在任何电场中的运动的初末状态,下面,我们针对匀强电场具体研究一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教师出示图片)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选用匀强电场:平行两个带电极板之间的电场就是匀强电场.
①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为零时,即时,粒子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重力竖直向下,场强方向竖直向下,带电体带负电,所以所受电场力竖直向上.
②若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A、打入正电荷,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打入负电荷,由于重力极小,可以忽略,电荷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若,且与初速度方向有夹角,带电粒子将做曲线运动.,合外力竖直向下,带电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如下图所示)
注意:若不计重力,初速度,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复习:物体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以一定水平速度抛出,物体的实际运动为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与此相似,当忽略带电粒子的重力时,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将做类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区别的只是在沿着电场方向上,带电粒子做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题讲解:已知,平行两个电极板间距为d,板长为l,初速度,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
①粒子在与电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称为侧移.若粒子能穿过电场,而不打在极板上,侧移量为多少呢?
②射出时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夹角称为偏向角.
③反向延长线与延长线的交点在处.
证明:
.
注意:以上结论均适用于带电粒子能从电场中穿出的情况.如果带电粒子没有从电场中穿出,此时不再等于板长l,应根据情况进行分析.
得到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基本运动情况,下面,我们看看其实际的应用示例.
3、示波管的原理:
学生首先自己研究,对照例题,自学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有关示波器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4、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本节内容是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是电学和力学知识的综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常见的有加速、减速、偏转、圆运动等等,规律跟力学是相同的,只是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注意分析电场力,同时注意:为了方便问题的研究,对于微观粒子的电荷,因为重力非常小,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示波管,实际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偏转问题的实际应用.
5、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11、教材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高一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最后一节的内容(课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动力学和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知识后才进行编排的,是运动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第一次的综合应用。(课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后面将要学到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它们的研究是为以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应用奠定知识基础。此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部分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有两个特点(课件),特点一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电磁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点二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助于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际生产实践的意识。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电压对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的影响;
②能全面地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的功和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对带电粒子的加速,能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带电粒子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
②对带电粒子的偏转,能用类比的方法,结合例题2,逐步地推导出偏转位移和偏转角的表达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①体会类比法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②结合回顾第5节“电势差”中静电力做功的求解方法即动能定理,让学生体会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③通过列举一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意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能抓住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方法,也就把握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所有相关问题,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课件)要把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类比这种方法。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习惯于分析纯运动学、纯动力学或纯电磁学的问题,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的问题,学生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它的运动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但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课件)因此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件)以演示实验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活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本节课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5、教学程序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引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min)
通过复习放入静电场中的电荷,由于受到静电力的作用而移动,使学生明确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具有加速的作用。进一步提问问题:带电粒子放入匀强电场中又会怎样?由此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有三大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加速、带电粒子的偏转、示波器的原理。
在讲第一个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加速”之前,首先让学生计算电子在电场中所受的重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加深学生对电子在电场中的重力忽略不计的理解。
在讲带电粒子加速时,教师通过演示粉笔的自由落体运动,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与带电粒子的加速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带电粒子加速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类比,让学生使用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可行方法去推导带电粒子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一开始可能很多学生倾向于直接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结合回顾第5节“电势差”中静电力做功的求解方法,探讨能量视角的方法即动能定理,让学生体会动能定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也存在考虑重力的情况,比如带电小球在电场中平衡的问题(课件),小球所受的重力跟电场力可以比拟,在这种情况下,重力就必须考虑了;还有考虑重力的带电油滴的巧妙应用——密立根实验(课件),教师通过介绍密立根实验,让学生体会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现实意义。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投影生活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应用实例。
第二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偏转。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带电粒子的偏转现象,加深学生对带电粒子的偏转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教具来演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课件)。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曲线运动的条件,并提问学生带电粒子的偏转与物体的平抛运动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学生地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将带电粒子的偏转与平抛运动进行类比,然后用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分析例题2。对例题2先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解成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类自由落体运动,通过以上分析来解例题2。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况,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时,若初速度与电场强度方向不垂直,有一定的夹角(课件),提问学生带电粒子将做什么运动?接下来让学生将重力场和静电场进行比较,(课件)如从加速度出发,让学生明确静电场和重力场不仅有相似之处,还有区别。
第三个知识点:示波器的原理。教师通过讲解示波管中扫描电压的作用,来讲解示波器的原理,教学中可以用在机械振动中演示过的沙摆实验来进行比喻。因为以前学生做过沙摆这个实验,所以这样比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到此新课已经结束,教师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评(课件)。
自评和布置作业(这部分教学需要5min)
通过自评了解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布置作业:通过让学生收集这节课所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关的应用实例,发布到校园网上,以实现资源共享或形成书面文字,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6、结语
(课件)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定位于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类比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在实际课堂上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学生反馈的信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控,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手段与学生实际的融合,充分发挥师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2、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类平抛运动。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不计粒子重力。
二、重点分析
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沿电场方向(或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垂直于电场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①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为零时,即∑F=0时,粒子将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分析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F=0,mg=Eq,因为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所以所受电场力必为竖直向上。又因为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带电体带负电。
②若∑F≠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打入正电荷,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打入负电荷,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若∑F≠0,且与初速度方向有夹角(不等于0°,180°),带电粒子将做曲线运动。
mg>Eq,合外力竖直向下v0与∑F夹角不等于0°或180°,带电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在第三种情况中重点分析类平抛运动。
2、若不计重力,初速度v0⊥E,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复习:物体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被水平抛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为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
与此相似,不计mg,v0⊥E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将做类平抛运动。
板间距为d,板长为l,初速度v0,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粒子在与电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x=v0t;在沿电若粒子能穿过电场,而不打在极板上,侧移量为多少呢?
注:以上结论均适用于带电粒子能从电场中穿出的情况。如果带电粒子没有从电场中穿出,此时v0t不再等于板长l,应根据情况进行分析。
设粒子带正电,以v0进入电压为U1的电场,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电场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该电场称为加速电场。
进入电压为U2的电场后,粒子将发生偏转,设电场称为偏转电场。
例1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到上极板。
(1)物体做的是什么运动?
(2)电场力做功多少?
(3)带电体的电性?
例2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长l=4cm,板间距离为d=3cm,倾斜放置,使板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α=37°,若两板间所加电压U=100V,一带电量q=3×10—10C的负电荷以v0=0。5m/s的速度自A板左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好从B板右边缘水平飞出,则带电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速度为多少?带电粒子质量为多少?
例3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径略大的管子上方的整个区域里加一个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求:(1)小球的初速度v;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3教学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隶属高中物理新教材第十三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静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
2、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3、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难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及应用。
教法学法:
1、类比必修2中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2、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3.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电脑课件模拟带电粒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现,以达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会成功的目的。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机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分析总结得出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规律,进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带电粒子的加速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粒子被加速,分析得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简便,再讲解例题1深入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
2、带电粒子的偏转
通过练习3让学生类比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再讲解例题2恰当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从而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主动探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动力学观点
2、能量观点
1、垂直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跟重物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似(有时像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像抛体运动,依初速度是否为0而定),但有区别。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2.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不计粒子重力。
二、重点分析
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沿电场方向(或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垂直于电场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①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为零时,即F=0时,粒子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分析: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F=0,mg=Eq,因为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所以所受电场力必为竖直向上。又因为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带电体带负电。
②若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打入正电荷,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打入负电荷,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若0,且与初速度方向有夹角(不等于0,180),带电粒子将做曲线运动。
mqEq,合外力竖直向下v0与F夹角不等于0或180,带电粒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在第三种情况中重点分析类平抛运动。
2.若不计重力,初速度v0E,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复习:物体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被水平抛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为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
与此相似,不计mg,v0E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将做类平抛运动。
板间距为d,板长为L,初速度v0,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
①粒子在与电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x=v0t;在沿电为侧移。
若粒子能穿过电场,而不打在极板上,侧移量为多少呢?
注:以上结论均适用于带电粒子能从电场中穿出的情况。如果带电粒子没有从电场中穿出,此时v0t不再等于板长L,应根据情况进行分析。
3.设粒子带正电,以v0进入电压为U1的电场,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电场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该电场称为加速电场。
进入电压为U2的电场后,粒子将发生偏转,设电场称为偏转电场。
【例1】
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到上极板。
(1)物体做的是什么运动?
(2)电场力做功多少?
(3)带电体的电性?
分析:物体做直线运动,F应与v0在同一直线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若忽略mg,则物体只受Eq,方向不可能与v0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能忽略mg。同理电场力Eq应等于mg,否则合外力也不可能与v0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应做匀速直线运动。
电场力功等于重力功,Egd=mgd。
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应竖直向上。又因为电场强度方向向下,所以物体应带负电。
【例2】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长L=4cm,板间距离为d=3cm,倾斜放置,使板面与水平方向夹角=37,若两板间所加电压U=100V,一带电量q=310-10C的负电荷以v0=0.5m/s的速度自A板左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好从B板右边缘水平飞出,则带电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速度为多少?带电粒子质量为多少?
解:
分析:带电粒子能沿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可知重力不可忽略,受力如图所示。
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带电粒子所受合力与电场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相同。
根据动能定理
例: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径略大。
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的整个区域里加一个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求:(1)小球的初速度v;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5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第六章的第十一节。电场是电学的基本知识,是学好电磁学的关键。本节是本章知识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综合。在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把本节知识列为理解并掌握的内容。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把电场知识和牛顿定律、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力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对力、电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打下基础。
2、教材的安排与编者意图:
这节教材先从能量角度入手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然后,又从分析粒子受力情况入手,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研究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编者安排这一节,一方面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借助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基础: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好,理解接受能力比较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4、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⑴知识上:理解并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
⑵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5.教材的处理:
以演示实验设疑,引入新课;通过微机模拟结合理论分析,讲授知识。
重点让学生清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这是本节内容的中心。由于带电粒子的偏转是曲线运动,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故作为本节的难点,通过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突破难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微机模拟电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应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
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⑵通过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规律的消化理解;
⑷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出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设想:
⑴以演示实验设疑,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介绍电子束演示仪,并说明只有高速带电的粒子(电子)轰击管内惰性气体发光,才能看到电子的径迹。学生会对电子如何获得速度产生疑问,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学生又会对这一目的的如何实现产生疑惑,从而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出课题。约3分钟。
⑵在新课教学中,以微机模拟与问题探讨想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①以微机演示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运动的全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电子运动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电子各做什么运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先在整体上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全过程有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局部过程的分析。
②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让学生思考如何求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并进行推导。使学生认识到在匀强电场中可以根据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求速度,同时指出应用能量的观点研究加速问题比较简单,动能定理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③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如何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动笔推导侧向速度V┸,侧向位移y及偏转角Ф的表达式。使学生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记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变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的侧向位移及偏转角的大小?进一步对加速和偏转的原理深化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⑥用电子束演示仪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学生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来。
⑶设置联系加速和偏转的全过程的问题进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新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知识反馈。
⑷小结:设置问题1:我们怎样实现对带电粒子的控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小结;设置问题2: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培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⑸布置作业: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作业为课后1、3题,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应用的科普文章。
4、板书设计:纲要式板书,力求条理清晰,体现中心内容,突出重点。
第四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胡鹏林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新教材选修 3-1 第一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2、教材的安排与编写意图:
这节教材先从能量角度入手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然后,又从分析粒子受力情况入手,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研究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编者安排这一节,一方面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借助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① 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② 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的分析方法 ②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猜想、类比等方法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进行理论探究
②运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体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一般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在技术上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严密的演绎推理,感悟理论研究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回顾物体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情分析
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重力场、电场、磁场)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要求的综合能力较高,因而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内容,这里需要将几个基本的运动,即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减速、往返运动,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进行综合巩固和加深,同时需要将力学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进行综合运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设想: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什么?(3)静电力做功公式?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处理
正确研究运动的前提是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对于微观粒子来讲重力不计,学生第一次接触。当然忽略重力,这是微观粒子在电场中的公共条件,也是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前提条件。教师延伸拓展
对于常见的微观粒子:质子、电子、α粒子、正负离子等,其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在没有特别说明或暗示的情况下,一般不计重力。
对于带电实体:带电的小球、液滴、尘埃等,其重力与电场力接近,在没有特别说明或暗示的情况下,一般要考虑重力。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我们先通过习题回顾一下解题的方法
2、[习题]: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外力F=4N作用下,使物体向右运动,当运动的位移为s=100m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大?
学生思考后让学生在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解法一: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由F=ma变形可求a=F/m=4/2=2(m/s2)再由运动学公式2as=vt2-v02代入数得 vt2=2as=400,解得vt=20(m/s)
解法二:用动能定理来解
外力做的功w=Fs=4×100=400(J)物体增加的动能Ek=mvt2/2 有动能定理可得:w=Ek 400= 2vt2/2 解得 vt=20(m/s)类比讨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若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由静止从开始从正极向负极运动。
1、粒子做什么运动?
2、到负极时静电力做的功?
3、到负极时的速度?
解:
1、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Wab=quab
3、WAB=1/2mv2 即quab=1/2mv2 得
二、课堂练习
U +-
A.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B.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平行的情况
C.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垂直的情况
D.适用于任何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2.如图1,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由W=qU及动能定理:
W=△Ek=得:
2mv-0 2qU=到达另一板时的速度为:
mv 2 v=2qU m
七、课堂评价
本节课评价总体上以鼓励为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发展。本着这一原则,这堂课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观察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表现的兴趣、投入程度以及合作态度。
2、评价学生观点的准确性,逻辑性,拓展性。
3、评价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新颖,广度与深度如何。
4、通过讨论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例论证能力。
第五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范文模版]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1尊敬的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xx,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学生已经在必修1、2中学习了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学习了选修3-1中静电场的有关知识(课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回顾引导学习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节课的两种运动状态——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带电粒子的偏转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进行类比(课件),通过用类比法来学习本节课。
今天我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说课(课件)。
1、教材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高一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最后一节的内容(课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动力学和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知识后才进行编排的,是运动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第一次的综合应用。(课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后面将要学到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它们的研究是为以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应用奠定知识基础。此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部分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有两个特点(课件),特点一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电磁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点二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助于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际生产实践的意识。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电压对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的影响;
②能全面地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的功和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对带电粒子的加速,能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带电粒子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
②对带电粒子的偏转,能用类比的方法,结合例题2,逐步地推导出偏转位移和偏转角的表达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①体会类比法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②结合回顾第5节“电势差”中静电力做功的求解方法即动能定理,让学生体会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③通过列举一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意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能抓住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方法,也就把握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所有相关问题,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课件)要把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类比这种方法。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习惯于分析纯运动学、纯动力学或纯电磁学的问题,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的问题,学生普遍会感到有些困难,它的运动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但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课件)因此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件)以演示实验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活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本节课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5、教学程序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引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5min)
通过复习放入静电场中的电荷,由于受到静电力的作用而移动,使学生明确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具有加速的作用。进一步提问问题:带电粒子放入匀强电场中又会怎样?由此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有三大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加速、带电粒子的偏转、示波器的原理。
在讲第一个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加速”之前,首先让学生计算电子在电场中所受的重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加深学生对电子在电场中的重力忽略不计的理解。
在讲带电粒子加速时,教师通过演示粉笔的自由落体运动,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与带电粒子的加速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带电粒子加速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类比,让学生使用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可行方法去推导带电粒子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一开始可能很多学生倾向于直接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结合回顾第5节“电势差”中静电力做功的求解方法,探讨能量视角的方法即动能定理,让学生体会动能定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也存在考虑重力的情况,比如带电小球在电场中平衡的问题(课件),小球所受的重力跟电场力可以比拟,在这种情况下,重力就必须考虑了;还有考虑重力的带电油滴的巧妙应用——密立根实验(课件),教师通过介绍密立根实验,让学生体会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现实意义。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投影生活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应用实例。
第二知识块:带电粒子的偏转。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带电粒子的偏转现象,加深学生对带电粒子的偏转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教具来演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课件)。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曲线运动的条件,并提问学生带电粒子的偏转与物体的平抛运动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学生地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将带电粒子的偏转与平抛运动进行类比,然后用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分析例题2。对例题2先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解成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类自由落体运动,通过以上分析来解例题2。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况,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时,若初速度与电场强度方向不垂直,有一定的夹角(课件),提问学生带电粒子将做什么运动?接下来让学生将重力场和静电场进行比较,(课件)如从加速度出发,让学生明确静电场和重力场不仅有相似之处,还有区别。
第三个知识点:示波器的原理。教师通过讲解示波管中扫描电压的作用,来讲解示波器的原理,教学中可以用在机械振动中演示过的沙摆实验来进行比喻。因为以前学生做过沙摆这个实验,所以这样比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到此新课已经结束,教师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评(课件)。
自评和布置作业(这部分教学需要5min)
通过自评了解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布置作业:通过让学生收集这节课所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关的应用实例,发布到校园网上,以实现资源共享或形成书面文字,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6、结语
(课件)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定位于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类比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在实际课堂上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学生反馈的信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控,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手段与学生实际的融合,充分发挥师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2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第六章的`第十一节。电场是电学的基本知识,是学好电磁学的关键。本节是本章知识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综合。在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把本节知识列为理解并掌握的内容。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把电场知识和牛顿定律、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力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对力、电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打下基础。
2.教材的安排与编者意图:
这节教材先从能量角度入手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然后,又从分析粒子受力情况入手,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研究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编者安排这一节,一方面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借助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基础: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好,理解接受能力比较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4.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⑴知识上:理解并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
⑵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5.教材的处理:
以演示实验设疑,引入新课;通过微机模拟结合理论分析,讲授知识。
重点让学生清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这是本节内容的中心。由于带电粒子的偏转是曲线运动,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故作为本节的难点,通过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突破难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微机模拟电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应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
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⑵通过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规律的消化理解;
⑷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出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设想:
⑴以演示实验设疑,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介绍电子束演示仪,并说明只有高速带电的粒子(电子)轰击管内惰性气体发光,才能看到电子的径迹。学生会对电子如何获得速度产生疑问,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学生又会对这一目的的如何实现产生疑惑,从而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出课题。约3分钟。
⑵在新课教学中,以微机模拟与问题探讨想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①.以微机演示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运动的全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电子运动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电子各做什么运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先在整体上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全过程有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局部过程的分析。
②.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让学生思考如何求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并进行推导。使学生认识到在匀强电场中可以根据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求速度,同时指出应用能量的观点研究加速问题比较简单,动能定理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③.以微机演示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②如何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动笔推导侧向速度V┸,侧向位移y及偏转角Ф的表达式。使学生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记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变电子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的侧向位移及偏转角的大小?进一步对加速和偏转的原理深化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⑥.用电子束演示仪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学生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来。
⑶设置联系加速和偏转的全过程的问题进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新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知识反馈。
⑷小结:设置问题1:我们怎样实现对带电粒子的控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小结;设置问题2: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培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⑸布置作业: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作业为课后1、3题,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应用的科普文章。
4.板书设计:纲要式板书,力求条理清晰,体现中心内容,突出重点。
三、说课板书:(含时间分配)
全过程
实验引题——微机模拟加速规律得出——实验验证——巩固练习。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3教学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隶属高中物理新教材第十三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静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
2、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3、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难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及应用。
教法学法:
1、类比必修2中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2、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3.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电脑课件模拟带电粒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现,以达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会成功的目的。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机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分析总结得出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规律,进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带电粒子的加速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粒子被加速,分析得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简便,再讲解例题1深入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
2、带电粒子的偏转
通过练习3让学生类比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再讲解例题2恰当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从而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主动探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动力学观点
2、能量观点
1、垂直电场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跟重物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似(有时像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像抛体运动,依初速度是否为0而定),但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