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时间:2019-05-15 04: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一篇: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九章 电场

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

1、电容

(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

(2)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a 定义式:CQU(QU),即电容C等于Q与U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b 决定因素式:如平行板电容器CS4kd(不要求应用此式计算)

(3)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Q、E、U、C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a 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不变 b 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不变(4)电容的定义式:CQU(定义式)

S4Kd(5)C由电容器本身决定。对平行板电容器来说C取决于:C(决定式)

(6)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板上电压的变化常见的有两种基本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电容器充电后再将电源断开,则表示电容器的电量Q为一定,此时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种情况:若电容器始终和电源接通,则表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V为一定,此时电容器的电量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先分析受力情况,再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平衡、加速或减速,是直线还是曲线),然后选用恰当的规律解题。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Lv0),则在粒子穿越电场的过程中,仍可当作匀强电场处理。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电场强度E和电势U仅仅由场本身决定,与是否在场中放入电荷,以及放入什么样的检验电荷无关。

而电场力F和电势能两个量,不仅与电场有关,还与放入场中的检验电荷有关。所以E和U属于电场,而F电和属于场和场中的电荷。

2、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并不重合,运动轨迹上的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速度方向,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反映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物体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有区别的。

如图所示:

只有在电场线为直线的电场中,且电荷由静止开始或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一致并只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轨迹才是沿电力线的。

3、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1)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的电场强度EQ源,E1/r,当源电荷Q0时,2场强方向背离源电荷,当源电荷为负时,场强方向指向源电荷。但不论源电荷正负,距源电荷越近场强越大。(2)当取U0时,正的源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正,距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高。负的源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负,距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低。

(3)若有n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就互相迭加,形成合电场,这时某点的电场强度就等于各个点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而某点的电势就等于各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势的代数和。

12mv0U2加速·q ·q·L加速2Uy侧移偏转

d偏转·4·UU偏转·q·L2

4U加速·d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二篇:物理:1.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

柳林一中

杨改艳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本专题综合性强,理论分析要求高,带电粒子的加速是电场的能的性质的应用;带电粒子的偏转则侧重于电场的力的性质,通过类比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理论上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规律。此外专题既包含了电场的基本性质,又要运用直线和曲线运动的规律,还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关类比和建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也比较典型。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的规律,只要做好引导,学生自己是能够完成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

2、知道示波管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过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难点: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综合处理偏转问题

四、学情分析

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重力场、电场、磁场)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要求的综合能力较高,因而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内容,这里需要将几个基本的运动,即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减速、往返运动,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进行综合巩固和加深,同时需要将力学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进行综合运用。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什么?(3)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4)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使其原有速度发生变化.在现代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中,常常利用电场来控制或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具体应用有哪些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以匀强电场为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分析推导。

(教师抽查学生活动结果并展示,教师激励评价)

3、示波管的原理

出示示波器,教师演示操作 ①光屏上的亮斑及变化。②扫描及变化。

③竖直方向的偏移并调节使之变化。

④机内提供的正弦电压观察及变化的观察。学生观察示波器的现象。

学生活动:结合推导分析教师演示现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1.带电粒子的加速

(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方向进入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加(减)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强电场,则做匀加(减)速运动.

(2)功能关系分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动能变化量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

(初速度为零);

此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2.带电粒子的偏转

(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带电平行板产生的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900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类平抛运动).

(2)运动的分析方法(看成类平抛运动):

①沿初速度方向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

②沿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五)布置预习。

1、书面完成 “问题与练习”第3、4、5题;思考并回答第1、2题。

2、课下阅读课本“科学足迹”和“科学漫步”中的两篇文章。

第三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案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

2、知道示波管的构造和基本原理.(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过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难点

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综合处理偏转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互动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使其原有速度发生变化.在现代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中,常常利用电场来控制或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

具体应用有哪些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以匀强电场为例。(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什么?(3)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4)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顾复习。师生互动强化认识:(1)a=F合/m(注意是F合)(2)W合=△Ek=Ek2Ek1(注意是合力做的功)(3)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

(4)W=F·scosθ(恒力→匀强电场)

W=qU(任何电场)

1、带电粒子的加速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要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被加速而不改变运动方向该怎么办?

(相关知识链接:合外力与初速度在一条直线上,改变速度的大小;合外力与初速度成90°,仅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与初速度成一定角度θ,既改变速度的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学生探究活动:结合相关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并互相讨论其可行性。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师生互动归纳:(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方案1:v0=0,仅受电场力就会做加速运动,可达到目的。

方案2:v0≠0,仅受电场力,电场力的方向应同v0同向才能达到加速的目的。教师投影:加速示意图.

学生探究活动:上面示意图中两电荷电性换一下能否达到加速的目的?(提示:从实际角度考虑,注意两边是金属板)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不可行,直接打在板上。

学生活动:结合图示动手推导,当v0=0时,带电粒子到达另一板的速度大小。(教师抽查学生的结果展示、激励评价)教师点拨拓展:

方法一:先求出带电粒子的加速度:

a=qU

md再根据

vt2-v02=2ad

可求得当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被加速时获得的速度为:

vt=

qU2dmd2qUm

方法二:由W=qU及动能定理:

W=△Ek=1mv2-0

2得:

qU=1mv2

2到达另一板时的速度为:

v=

.2qUm深入探究:

(1)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中做功条件(W=Fscosθ恒力

W=Uq 任何电场)讨论各方法的实用性。

(2)若初速度为v0(不等于零),推导最终的速度表达式。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列式推导(教师抽查学生探究结果并展示)教师点拨拓展:

(1)推导:设初速为v0,末速为v,则据动能定理得

qU=1mv2-1mv02

2所以

v=

2022qUvm

(v0=0时,v=2Uqm)方法渗透:理解运动规律,学会求解方法,不去死记结论。(2)方法一:必须在匀强电场中使用(F=qE,F为恒力,E恒定)方法二:由于非匀强电场中,公式W=qU同样适用,故后一种可行性更高,应用程度更高。

实例探究:课本例题1 第一步:学生独立推导。第二步:对照课本解析归纳方法。

第三步: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计算先推导最终表达式,再统一代入数值运算,统一单

位后不用每个量都写,只在最终结果标出即可)过渡:如果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又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种较特殊的情况来研究。

2、带电粒子的偏转

教师投影:如图所示,电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匀强电场中. 问题讨论:

(1)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

(2)你认为这种情况同哪种运动类似,这种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你能类比得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研究方法吗?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

(1)关于带电粒子的受力,学生的争论焦点可能在是否考虑重力上。

教师应及时引导:对于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由于质量m很小,所以重力比电场力小得多,重力可忽略不计。

对于带电的尘埃、液滴、小球等,m较大,重力一般不能忽略。

(2)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90°角的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类似于力学中的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电场中的运动也可采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进行。CAI课件分解展示:

(1)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电场线方向上不受任何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平行于电场线方向上,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深入探究:如右图所示,设电荷带电荷量为q,平行板长为L,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初速为v0.试求: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问t。(2)粒子运动的加速度。(3)粒子受力情况分析。

(4)粒子在射出电场时竖直方向上的偏转距离。(5)粒子在离开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6)粒子在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7)粒子在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度θ。[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分析推导。(教师抽查学生活动结果并展示,教师激励评价)投影示范解析:

解: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受力仅有电场力(与初速度垂直且恒定),不考虑重力,故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t=

L v0加速度

a=Eq=qU/md

m竖直方向的偏转距离:

y=1at2=

21UqL2qL2()U.22mdv02mv0dv1=at=粒子离开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UqL

mdv0 速度为:

v=

UqL222v12v0()v0mdv0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度θ为:

tanθ=

v1qLqLUarctanU.22v0mv0dmv0d

拓展:若带电粒子的初速v0是在电场的电势差U1下加速而来的(从零开始),那么上面的结果又如何呢?(y,θ)学生探究活动:动手推导、互动检查。(教师抽查学生推导结果并展示: 结论:

y=

UL24U1d

θ=arctan

UL 2U1d与q、m无关。

3、示波管的原理

出示示波器,教师演示操作 ①光屏上的亮斑及变化。②扫描及变化。

③竖直方向的偏移并调节使之变化。④机内提供的正弦电压观察及变化的观察。

学生活动:观察示波器的现象。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究原因。教师点拨拓展,师生互动探究:

多媒体展示:示波器的核心部分是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投影:示波管原理图:

电子枪中的灯丝K发射电加速电场加速后,得到的速度v0=

子,经为:

2qU1m如果在偏转电极yy上加电压电子在偏转电极离开偏转电极yy后沿直线前yy的电场中发生偏转.进,打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在竖直方向发生偏移.其偏移量y为y=y+Ltanθ

因为y=

θ

qL2U22mv0dqL222mv0d

tan

qLU2mv0d

qLU2mv0d所以y=·U+L·

=qLL·U=(L+L)tanθ

(L)222mv0d如果U=Umax·sinωt则y=ymax·sinωt 学生活动:结合推导分析教师演示现象。(三)课堂总结、点评 1.带电粒子的加速

(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方向进入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加(减)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强电场,则做匀加(减)速运动.

(2)功能关系分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动能变化量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

(初速度为零);11212 此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2qUmvqUmvmv022

22.带电粒子的偏转

(1)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带电平行板产生的匀强电场

0中,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90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类平抛运动).

(2)运动的分析方法(看成类平抛运动):

①沿初速度方向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

②沿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布置作业

1、书面完成 “问题与练习”第3、4、5题;思考并回答第1、2题。

2、课下阅读课本“科学足迹”和“科学漫步”中的两篇文章。

第四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六个部分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的第9节。本节内容是电场知识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力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电场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力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力学、电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高中新课标,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 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 难点:带电粒子的偏转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和电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应用力学知识分析电场问题的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密切联系旧有知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推导,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应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师生互动、学生口、脑、手并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由旧有知识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体验物理知识的前挂后联,感受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和谐统一。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主要采用启发引导、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电子的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从而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学法指导

学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探究法、讨论

学习法、归纳总结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联系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切实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采取如下设想: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子束的运动径迹,学生会对电子如何获得速度和怎样控制电子束的偏转方向产生疑问?从而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问题探讨相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带电粒子的加速

(1)用课件演示电子束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电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V?让学生动手推导。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速度V的求解方法?

(3)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两种方法求解,得出运用能量的观点较简单、且动能定理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根据速度V的表达式引出电子枪的原理及应用(即例题1),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科学思维的方法。

2、带电粒子的偏转

(1)用课件演示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两个问题:①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与平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②如何类比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了难点。

(2)结合例题2引导学生类比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动手推导偏转位移Y及偏转角θ正切值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探究新规律的能力。(3)用投影展示学生推导的两个表达式:Y=

(4)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①如何改变侧向位移Y及偏转角θ的正切值?(Y、θ与偏转电压有关)

②偏转电场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分离比荷不同的粒子)(5)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3、带电粒子先加速再偏转

若电子先加速再偏转,电子射出电场时偏转位移Y及偏转角θ的正切值表达式又是怎样?让学生推导

(1)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用投影展示两个表达式:(2)根据学生的推导和讨论结果引出示波管的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用微机模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学生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来。

(三)巩固练习(约8分钟):

(课件展示三个练习题)通过练习,目的使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熟练地应用,并使知识顺利迁移,更好的完成知识目标。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小结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总结,既强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目的,作业为课后3、5题,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的科普文章。

(六)板书设计

采用纲要式板书,力求条理清晰,体现中心内容,突出重点。

1、带电粒子的加速(1)速度V的求法 法一:动力学观点 法二:能量观点(2)应用:电子枪

2、带电粒子的偏转(1)侧向位移和偏转角(2)偏转电场的作用

3、带电粒子先加速再偏转(1)侧向位移和偏转角(2)应用:示波管

六、教学效果评价

以上是我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以微机模拟——师生互动——得出规律——实验验证——巩固练习的思路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

胡鹏林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新教材选修 3-1 第一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2、教材的安排与编写意图:

这节教材先从能量角度入手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然后,又从分析粒子受力情况入手,类比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研究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编者安排这一节,一方面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借助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① 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② 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的分析方法 ②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猜想、类比等方法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进行理论探究

②运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体会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一般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在技术上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严密的演绎推理,感悟理论研究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回顾物体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情分析

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重力场、电场、磁场)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要求的综合能力较高,因而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内容,这里需要将几个基本的运动,即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减速、往返运动,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进行综合巩固和加深,同时需要将力学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进行综合运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设想: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什么?(3)静电力做功公式?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处理

正确研究运动的前提是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对于微观粒子来讲重力不计,学生第一次接触。当然忽略重力,这是微观粒子在电场中的公共条件,也是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前提条件。教师延伸拓展

对于常见的微观粒子:质子、电子、α粒子、正负离子等,其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在没有特别说明或暗示的情况下,一般不计重力。

对于带电实体:带电的小球、液滴、尘埃等,其重力与电场力接近,在没有特别说明或暗示的情况下,一般要考虑重力。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我们先通过习题回顾一下解题的方法

2、[习题]: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外力F=4N作用下,使物体向右运动,当运动的位移为s=100m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大?

学生思考后让学生在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解法一: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由F=ma变形可求a=F/m=4/2=2(m/s2)再由运动学公式2as=vt2-v02代入数得 vt2=2as=400,解得vt=20(m/s)

解法二:用动能定理来解

外力做的功w=Fs=4×100=400(J)物体增加的动能Ek=mvt2/2 有动能定理可得:w=Ek 400= 2vt2/2 解得 vt=20(m/s)类比讨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若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由静止从开始从正极向负极运动。

1、粒子做什么运动?

2、到负极时静电力做的功?

3、到负极时的速度?

解:

1、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Wab=quab

3、WAB=1/2mv2 即quab=1/2mv2 得

二、课堂练习

U +-

A.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B.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平行的情况

C.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垂直的情况

D.适用于任何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2.如图1,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获得的速率就越大

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由W=qU及动能定理:

W=△Ek=得:

2mv-0 2qU=到达另一板时的速度为:

mv 2 v=2qU m

七、课堂评价

本节课评价总体上以鼓励为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发展。本着这一原则,这堂课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观察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表现的兴趣、投入程度以及合作态度。

2、评价学生观点的准确性,逻辑性,拓展性。

3、评价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新颖,广度与深度如何。

4、通过讨论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例论证能力。

下载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考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教案: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