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要听青年教师的课。前些日子,我们听了一些老师的课。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朱老师。朱老师的课很精彩,精彩的课堂需要老师的引导,所以最让我受益的还是朱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了。
首先,因为上的是二年级的课,面对的是低年段的小朋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朱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表扬语言的运用。这样做不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教学《一株紫丁香》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就是让个别学生朗读词语,朱老师就说:“等他读完了,我们小朋友就给他鼓鼓掌。”“还有谁想赢得大家的掌声。”这一系列的话比那些“你读得真好”,“你真行”有用多了,这些话更能激起学生的竞争念头,所以课堂气氛就浓郁起来了,活动起来了。
在这次的上课过程中也有许多,如在齐读课文这一环节时,有一部分同学的课本是放在桌上的,所以朱老师亲切地说了一句:“把课本拿起来会读的更好。”许多小朋友都乐于接受,很听话的拿起来读了。这么和蔼、亲切的一个老师比一个大吼大叫的老师更易于被人接受。
其次,直观形象的教学设计。在感悟词语的时候,朱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起点,有重点的、有选择性的挑了几个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词语(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索取、奉献、热忱、真诚等),甚至在帮助学生理解的时候也是用不同的方式的。比如直观感受,他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看,看完了再说,加深他们的印象;比如形象代言,他分别用蚕和老鼠,让学生来“对号入座”,并且要说说为什么。此外还有用两个句子来比较“热情”和“热忱”;用辨析法来理解“真诚”等等。这些都是让学生更好理解词语的方法,从中可见朱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多深了,真正的名师风采。第三,从生活实际出发。朱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以后,都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活动,如:学习了“雪中送炭”之后,老师就问如果一个人很饿,我们要送什么?在家中,谁代表“奉献”,谁又代表“索取”?而且蚕和老鼠是生活中的物体,学生容易接受。特别是最后的活动体验,播放了《西游记》的音乐,然后给四个朋友送卡片,用这个形式巩固词语,学生更有兴趣。
总体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持久时间不是很长,朱老师就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学习的动力。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朱老师都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在相互学习中巩固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乐中掌握。
之后我们又听了朱老师的讲话,真是有很大的收获。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自己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自己的学生,就是你有再渊博的知识学生也是接受不了的;如果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那么要上好课也是一句空话。学生重要,教材也是重要的,因为有了自己的理解就能更好地运用它,不一定要用本本条条去限定它,这样的教学才是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样的老师才是新的老师。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与书本对话,学会与学生对话。
我反思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自己的思维总会受到教参的影响,所以没有很好的了解教材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而对于学生,我只考虑到能否激起他们的兴趣,忽略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知识起点。所以这些方面我还要多多学习,让自己快乐上课,学生快乐学习,真正的寓教与乐。
这样的课我们应该要多听,这样的老师我们应该要多去学习,我要像他们看齐。这就是我听课之后的感受。
第二篇:一节语文“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一节语文“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作为一名只有二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对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更重要的是对现今的教学要有自己的见解;从而能使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有所提高。今天,有幸参加市区举办的调研活动;听了一节公开课,让我有了自己的看法:上好一节语文课,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语文课,教师不光要把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节阅读课,更要对学生的阅读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那么;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掌控呢!这样,就得看教师对于这节课做何种设计了。听完这节课,我有点小小的见解,这节课上的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20、《詹天佑》这一课。本课讲述的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课文开篇就点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围绕这个点设计课文的主问题(题眼);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此点作为铺垫,做进一步的课文讲解。让学生以阅读的方式加以配合,整节课就会“活”起来。
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设计很不错,我听了也有了很深的感触。上好一节语文课,不仅要对文本知识加以传授,还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了这节课后;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对各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阅读教学的运用技巧方面
都很不错。
一、设计主问题,围绕“题眼”做详细的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谁吗? 生:詹天佑(上节课已了解)
师:好,同学们很聪明,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
师:一起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从导入的教学设计看;有些简化内容的可疑,但也不影响到对整节课的教学。
二、理清文本脉络。
由于文本篇幅较长,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重点段落,进行详解,这也是对于课堂的灵活运用。在对各段落的词句理解方面,也能适时地点拨;学生也能接受。
三、演示法掌握重点段落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时内容。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通读顺读懂课文重点段落.2、在演示的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做出复述。
3、能与学生利用教学演示图与学生认清工程的艰巨性,把学生带回当时的场景。加深对当时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詹天佑所做出的努力。
在讲解此段落时,教师能与时俱进;问题的设计新颖全面。(对重点段落详解更能让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了解当时詹天佑所面临的困难;工程的艰巨性。更能突出詹天佑这位伟大工程师的“杰出”和“爱国”)。
这节课的亮点我都有所体会,但对于一些层面我有些小意见:
一、在对课文的段落讲解中,所做的还不够,因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似懂非懂;这样教学效果就不太明显。
二、在对课文重点段落分析时。应注重对段落的阅读,让学生能从读中去悟出其中的意义。而不能光说不读;这样显得对阅读不够重视。
三、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四、语文教学来自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一些课外生活知识来充实语文教学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从这节课下来,我也有了很多的感慨,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生活处处都会运用到语文知识;而学习普通话更是对语文更深层次的要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单一的传授文本知识,更加要注重对字词、句段的理解。更要教会学生能学以致用。利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性。
第三篇:一节书法课给我的启示
一堂书法课给我的启示
宁明欣
上了十几年的语文课,而今,我仍然很喜欢语文课堂。
喜欢与学生一起诵读,喜欢与学生一起写作,喜欢与学生一起激动,还喜欢与学生一起歌唱。喜欢听所有语文老师的课,年长的年轻的,我觉得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是一首流动的诗,都可以激活我很多的思维。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书法课,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校书法课,不但推进了学校“七个一分钟”活动的开展,而且调动了全校师生练习书法的热情。我一直没找到时间去欣赏老师的书法课,深感遗憾。
还好,一个周三的下午我没课,正好碰到书法老师来上课,我欣然前往。坐在了教室的最后排,环视学生,他们个个精神集中,跃跃欲试。早就听说孟老师不但字写得好,还很幽默风趣,我心想一定见识见识。首先老师领着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从部首到结构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听得带劲,与老师一应一合。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说明汉字的出现具有与天地相通、感天动地的神秘意味。汉字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富有智慧和灵性的生命体,今天我们学习‘爫’”。老师先示范了写法,从“撇”讲起,到三点的位置和组合,然后再在它的下面加了一个木,形成了“采”,并且利用双色笔,上面用了红色下面用了黄色,把字写得苍劲有力,非常醒目。我以为下面就开始让学生练习了,我也急切的拿出了练习本准备仿写。
老师看着大家没有宣布练习,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个字吗?学生一脸茫然,我也被问糊涂了,心想:不就是配合练习吗,还有什么呢?接着老师说:“其实中国的汉字很讲究,也很有意思。大家看,一个爪子头加上一个木就有了它的意义,就是用手去摘树木花草上的果子。我小时候在东北长大的,小的时候经常
和小朋友挎着竹篮去山上采果子……”学生豁然开朗,兴趣盎然。我也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老师不但在教书法,还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汉字的感情,我从心底里佩服。
接着,又写出了“受”这个字,他说:“受,就是接受,看到它让我想起了今天上午的一幕。我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从三楼下来一位老师,正弯腰捡东西,我走近一看是一些很小的碎纸屑,应该是倒垃圾不小心遗漏的,我也弯腰捡了两个,我伸开手准备要过来扔到垃圾箱,结果走近,那位老师和我做了一样的动作,他还是抢先给我接了过去。从这一件小事上,我感觉到了我们翰林中学老师的高素质,我为能在这里给大家上课感到光荣……”我带头给老师鼓起了掌,学生的掌声一下子溢满了课堂。我真的被感动了,这哪是书法课,简直是我们的德育讲座,我终于明白了学生喜欢他的理由。
接着又写了“觅”“妥”等字,让学生临写,可想而知,学生在练习这些字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激动和热爱。他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着书法的美丽,人生的哲理。下课后,我怀着敬意走近了他,他说:“书法教学是一个手写和心灵共同美丽的过程”。我很受启发,其实,我们的哪一个学科不是完善学生心灵的过程呢?只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又涉及多少美德教育呢?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带给孩子多少快乐和感动呢?
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教师用积极的态度,从欣赏的视角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地可爱,即使他们有许多缺点;他们也更喜欢你,因为你的眼中装有他们。教育是一项有智慧的工作,用“心”应该成为一种教育习惯。我也了解到美国把道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没什么思想品德课。每个教师都有着较强的德育意识,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道德养成结合在一起。
我想,在今后我的语文课堂上,我会力求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美好的享受,真实的感动,贴心的关怀。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单调刻板,时时充满阳光的味道!
第四篇:一节音乐课带给我的启示
一节音乐课带给我的启示
同江市第三小学 梁有丰
事情发生在上学期。有一天,正赶上我班上音乐课,正巧音乐老师因有事公出不在,学生们请求我带着他们一起上一节音乐课,面对学生们期盼的目光,无奈之下,我只好答应了。
课上,我采取“击鼓传花”的形式来决定哪一位同学来唱歌,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不少学生竟然会说:“老师,我不会唱歌”,“老师,我唱歌不行”,“老师,我表演别的节目行不行?”等一些不会唱歌的话。是学生强烈要求上音乐的,但是却不会唱歌,何况是上了四年级的学生,不知道是他们真的不会,还是故意捣乱,大让我恼火。当时,我真想采取一些消极的批评教育措施。但是,我忽然想起心理教育培训班上专家说过: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切忌采取消极、粗暴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及不经调查、分析、研究而武断地下一些伤学生自尊的结论。于是,我思考了一下,没有说什么。接下来,我否决了学生们不唱歌的要求,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唱一首歌。当然,我并不是想粗暴地解决问题,而是想观察学生们在唱歌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结果,我发现:有的学生嗓音挺好,节奏不稳,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有的学生嗓音音质不好,比较沙哑,但节奏感挺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唱歌不行,非要与别人同唱,甚至唱了两句就满脸通红地坐下去了,心理极度紧张;还有的学生唱完一首歌,头上直冒汗,整首歌一个调地唱下来了,干脆就叫“喊歌”吧等等一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下课时,我进行了归类和评价引导:
一、评价激励
首先,师生一起为这节课所有唱歌的同学鼓掌,为他们的勇敢鼓掌。同时教育他们认识:你敢唱第一回,就敢唱第二回了。唱歌是展现自己音乐才能的机会,也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项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最后我也讲了自己由不会
唱歌到会唱,到现在能唱几首不错的歌的事例,我发现学生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头也敢抬起来了,目光也敢和老师交流了。
二、加强引导
对于演唱节奏不稳、咬字不清的同学,我为此进行了乐理指导,教给他们一些唱歌方法和技巧,例如发声练习。
三、加强练习
对于不敢唱和唱的不好的同学,我鼓励他们平时加强练习,例如跟着磁带唱、VCD唱。对于嗓音条件差的同学,只要把握好节奏,你把歌词诠释的内容用心地唱出来,音质差又有何妨,我觉得臧天朔、陈星他们的嗓音比较沙哑,但是他们的歌曲依然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和传唱。
没有想到的是,在学期末的联欢会上,学生们告诉我:“老师,上次听了您的话,我很受鼓舞,我现在敢唱歌了”,“老师,我照您说的方法去练,我会唱了”„„等等,没想到学生到现在还记着这件事,而且学生们在唱歌方面都有了进步,甚至有一个同学一连演唱了四首陈星的歌,模仿得非常逼真。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采取消极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教师可以启发灵感,也可以制造痛苦,能救人也能伤人。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表现出的一种态度,对我们教师自己来说无关紧要,而对学生来说却举足轻重了。所以,当我们决定怎么做之前,要冷静几秒钟,应想到它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它可能会引起什么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意识到:教师要谨言慎行,教师的言行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第五篇:一节公开课留给我的思考
一节公开课留给我的思考
----对教学机智的反思
本学期我依然很积极地听取学校骨干老师的全校公开课,甚至连刚调入我校的“老”教师的“新”课我也不放过,总觉得公开课是每位老师颇费时间精心准备的,必然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亮点,只有博采众人之长,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在我所听过的公开课里,有这么一节课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有所深思,有所触动,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一突发状况„„
镜头:上课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回顾着形容词比较等级的构成,教师边重复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串串的字符,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七分钟过去了,旁边的电脑投影屏还是一片蓝色,没有任何的图片、字词,难道该教师在卖什么关子?我正在眼巴巴地期待着,生怕会错过什么似的。突然,“我的电脑启动要花1个小时”,该教师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原来是电脑出故障了„„
反思:听了这一节课后,我常常在想,虽然我们作为教师总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却常出现诸如精心备好的一节课,结果却因课堂上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一团糟的现象,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因为即使是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其实这种类似的事在我们英语课堂上时有发生。因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是无法预料的,“节外生枝”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教师能否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加以引导?能否正确地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这是我这段时间来常想的一个问题。
那么,何为教学机智呢?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针对偶然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系统既定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链接镜头]:既然电脑用不了啦,而公开课还是要继续上下去,如果我是那位教师,虽然我会很紧张,很懊恼,很沮丧,但就那么几十秒后,我应命令自己迅速调整好自我状态,要有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态,我会立即做出反应,关掉投影头,把投影屏缩放好,清理出一整块完整的黑板,要相信自己即使回到最原始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却依然可让课堂大放异彩,因为这个时候才真正是体现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个人魅力的时刻。如果我是那位教师,原先制作好的课件,找好的图片全都用不上了,我会就地取材,利用我身边的资源辅助我的课堂,让我的课同样精彩。本节课讲的是形容词比较等级的用法及几个句型(A is + adj.比较级 +
than B, A is as + adj.原级 + as B, A is not as(so)+ adj.原级 + as B), 我会用学生的身高来进行对比(taller, tallest),我会用学生的头发来进行对比(longer, longest),我会用学生的书包来进行对比(bigger, biggest),等等,相信学生依然会掌握得很好。
想法总是好的,但可能做就未必啦,毕竟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表达的“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同样,这课堂上的教学机智不是说有就有的,其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要靠我们教师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素养,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善于积累,对自己课堂的积累,对自己课后思考的积累,更是对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所运用教学机智的积累。同时,教师还要随机应变,因时而变,因情而变,甚至因错而变,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捕捉教学挈机,更好地让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
说到积累,平时教师就应该多“道听途说”,为我所用。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某位学生正为生词较多,短文较长的英语阅读中的语法讲解无精打采时,教师当机立断,根据该生的日常爱好,让其他同学利用正在学习短语,为该生正确造句。这一下,顿时让该生打起了精神,结合实际,也活跃了班级气氛。要学会当机立断,对症下药。
当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由于一时疏忽,在黑板上的板书出现语法问题,而引起同学们议论时,我们可以主动让学生讲讲教师出现的语法问题,并问学生为什么应该那样订正,说出相应的语法点。这时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
当学生提出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为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应学会委婉的回避,适可而止。为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表扬学生勇于问问题的同时,告诉他下课以后教师与他进步共同探讨他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情景的不断变化,不仅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学理论,它还需要教师具备成熟的心态,与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能沉着应对,巧妙处置。所以,英语课堂教学与其说它是一门技能,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更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去总结,去探索发现,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学会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使之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使得教学的机智得以实现。
工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