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共5则)

时间:2019-05-12 17:1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 合的三点思考 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中 蔡维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 人的重视,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今天置 身于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环境中,也同样感受到了信 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确实感到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向我们 扑面而来,所以我们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不能让陈 旧的观念束缚我们的思想。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数学课程 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 “ 减负 提质 ” 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 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 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引起了教育工 作者的深思。

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 特点,开发的学科教学软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 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 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 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 生主动参与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 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环境模式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是否作好 了准备?我们的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操作便利?信息技术的 出现为我们教与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 的机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 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 合呢?

一、信息技术与现行教材的整合

我校处在本市课改实验地区,目前使用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出 版社的教材,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与苏科版教材的 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

现行苏科版教材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非常注重了情境导 入,并且在教材里有了许多人文性的知识。这对教师利用多媒体 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补充与之相配的课程资源,对拓宽学生的 视野、思维都很有帮助。我是一名农村初中的老师,在教学中也 会发现一些情境创设大多是按城市学生的思维来设计的,农村学 生感到非常陌生,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新设计情境,设计一些 离本班学生现实生活最近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 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 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从三个方向看》一课中,我舍弃了书本中的 情境导入,采用当时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中刘翔 110米栏的决

赛图片,那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激动场景。在导入中我问了两个 问题:(1在这几幅图中你最能看出刘翔处于领先位置的是哪几 幅?(2这个镜头是从什么角度拍摄的?学生立刻就能感会到从 不同方向看的作用。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 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知识的实用,从而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不过 在最后我又回到了课本,通过对庐山风景的展示,在师生的配乐 朗诵《题西林壁》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增强了数学的人文性。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 合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人文关怀, 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更具人文性,使数学 教材生动的 “ 活 ” 了起来。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 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 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上查 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 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 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走进图形世界》单元时,教学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 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展开研究图形的形状、构成、特征和图形 的展开与折叠,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的活 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课前, 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利用网络查找各种几何图形。上课时,教师以课件或网页的形 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 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学生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 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 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了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 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促进教育 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 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

生的学习是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 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刻不容 缓的。

如在教学《字母表示数》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以课件形式出现,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到的不同层次知识在计算 机上有选择性的完成练习,同时在课件中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 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答 过程,通过计算机在屏幕显示,进行交互性学习。这样不仅使学 生很快地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 从局域网教学软件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 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 教学。

再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室,要求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是: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 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 图形。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练习, 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面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 握。而多媒体环境的直观、互动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使得 学生很快明确了操作目的、方法,并画出最终图形,从而快捷、有效地解决这一课的难点。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 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中,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资源开发。这需要教师潜心钻研,积思 广益,博采众家之长,与信息技术人士合作从教学研究和实践中 感悟出构建学生学习需求的小型模块应用系统。但系统要相对较 小,且要能很方便地解决数学问题。不但教师要能够会用它,而 且也要能使学生易上手操作。

1、建立网络课件库:这里的课件既要面向教师又要面向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可使用的与教材内容相搭配的课 件,使教师的教学模式、资源需求等都随之变化。还能促进学生 的自主学习,减轻课堂教学的负担。

2、在线教学平台:当然这里指的是符合小范围的教学应用小平台,教师通过一两个页面就可以把所授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网络学习资源、探究方式提供给学生,使教师轻松地解决 了网上课程的设计。

3、数学题库:收集教师们日积月累的各种题目,构建题库,数学题库: 进行相关资源的共享。可以使教师们省去大量的设计作业的时间,同时面向学生开放,即可以使学生见识更多的题型,进行选择性 练习,又是对苏科版数学教材练习量不足的一个扩展补充。

4、奥赛园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成为 奥赛园地: 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 对过程化探究和交互学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师把握这一契机,可适时设置奥赛园地,给孩子们创设了自主 探索、交互合作的空间。满足了部分学生提高自己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掌握是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是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学生,往往因相关计算机知 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这就需要师生在教学中相 长。

2、从数学学科的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能为用计算机 从数学学科的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用。而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 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 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要尊从实 际、注重实效。

3、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专业性过强,使“课程整合 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专业性过强,”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乱、破碎。要想找到一个现成的贴合本 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乱、破碎。课教学内容的课件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这是因为相关配套资源的 不足。教师们也很清楚如果自制课件,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课 第6页

件开发知识,二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本人从自身实际出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掌握 PPT 的制作,这在相 关教师培训中有要求,作为数学教师还应该掌握“几何画板”。其 它诸如方正奥思、Authorware、Flash、Frontpage 等。应该遵循高 效、易用、开放原则选择课件制作软件进行开发。

4、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的指导。很多农村一线教师长期没有 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的指导。培训的机会,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还有 一批从事几十年工作的老教师,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甚至还不清楚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5、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网络有它的两面性,在学生利用网 络学习的过程中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没 有经过任何过滤的各种外部信息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其中一些内 容对学生而言是有害的,未成的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 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这就要教师加强学生使用网 络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与 中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使得中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初中数 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 必将成为 21 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作为课程整合 的实践者,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7页

2、苏科版数学实验教材培训讲座提纲

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作者:召那苏图 黄小英 额尔敦图 第8页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教案

学习内 容 王 集 中 学 课 堂 教 学 导 学 设 计 共 几 课 2 课时 新圆周角

(一)授 第 几 课 1 型 时 1.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 2.知道圆周角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会用定理进行学习目 标 推证和计算。3.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学习重点:圆周角的性质及应用.重 点 难 点 教 学 资 源 预习设 计 学习难点:利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教 师 导 学 设 计 调 正 反 思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借新课标实施的契机,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被动学习方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点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议题已摆到广大教育者的面前。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由环境的刺激引发人的行为上的反映,就是说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支持,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种数学原件、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同形态的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我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校教育离不开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关数学史教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例如:在讲授几何中圆的知识的时候,我就布置了上网查找《割圆术》的有关资料的课外作业通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有目的的漫游,获取全面的相关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动手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所以,只要是简单的素材资讯查找,教师尽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我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做了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我还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了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了记忆;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直观,节约时间和教具,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分析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相比,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其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

参与。我们不应让 “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3、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五、小结

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因此,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而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这样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创新,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如何实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如何实施

太原师范学院

郭昕昕

大家都知道,数学这门学科可谓是中学课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广大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尤为重要,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所以,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改革紧迫任务,这牵制着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促使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通过自己的搜集,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一些概念,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涵义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加工、应用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

2、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

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结构、数学内容、数学资源以及数学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中学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际分析

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虽然较前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硬件资源相对还很薄弱,许多学校和家庭还无法配备计算机,更难说上网汲取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技术单纯认为是计算机或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对网络信息资源更难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于还常常曲解。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进行,也不能封闭止步不前,而是要每一位教师担起这个重任,逐渐的加以引导,正确的加以使用,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服务,这应该成为现在教师当务之急的正确认识。

通过我这些年的观察,担任数学教学课改的老师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学过程还是运用原来的模式,很少老师能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所以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和简化数学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用美丽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可把学生的兴趣引入教师为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圆的有关性质前,可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古代人们利用圆进行工作生活的实例,为什么车轮、轱辘是圆的,不是方形或其他形状?在学习三角形定义后,提问:为什么固定物体的架子都采用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是否三角形有其独特的性质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的例子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感受到学生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然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一定来自数学知识本身,在教学设计中巧妙的安排也能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引人入胜。

2、简化难点,展现过程,强化认知

教育的艺术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旦开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使其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我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在七年级(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事先让学生准备了用萝卜和橡皮泥做的正方体,一个模型只能截一次,截完后难以再还原使用,使多同学只能截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全班仅有一个同学截出了五边形,六边形没有人截出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用了一个较大的模型当场给学生展示了五边形、六边形的截法,但好多学生仍然截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过后这位老师利用计算机当场给学生演示生动、直观,学生不光能看出怎样截才能利用到五个面、六个面截出五边形和六边形,更能很快明白为什么截不出来七边形?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少力,使学生一进入初中感到材料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探究裎,经历体验

随着新教材实施,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探究,亲身实践成为学生学习主要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亲自操作探索,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途径

1、注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数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去构建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把这些工具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多种教学资源相互融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我是一名师范类的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教书育人,之所以选择探究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是因为我喜欢当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领悟,我为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多的收集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争取在我大学毕业之后,为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

系别:计算机系

姓名:郭昕昕

学号:2010151125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渠县安北乡中心学校

王政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介绍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如何一一进行有效结合。经过分析,我们得出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有效结合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信息化速度的逐渐加快,也向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考验。而目前新课程的改革也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帮助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有效结合网络技术与课程资源、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刻不容缓,那我们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有效结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问题,作以下浅谈。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事实上,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此更感兴趣。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这也可使教师开阔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比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及概念。又比如: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现一个转动的立体图形,并且每一面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把画在黑板上的立体图形误以为是平面图形的困扰,而且更直观学会看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初一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上这一节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

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就将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变静为动解决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 “垂线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方式

1、结合的基础——资源结合。资源结合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结合”,这是课程结合的保障与基础。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不仅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资源等,还要能够将其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2、结合的途径—过程结合。“过程结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于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结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结合的途径。这一过程结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能力,针对相关问题,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学方案,进入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以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至与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加深,而且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有效实践。

3、结合的目的—能力结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结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结合”和“过程结合”这两种课程结合的形式,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生。这种能力的结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但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3]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陈旭远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下载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精)(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指出“数学课程的......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也深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信息技术......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广阔的......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内容简介: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把握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注重创新思维......

    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尝试与思考5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尝试与思考作者:江西省瑞金市八一小学李翔邮编:342500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

    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解读(样例5)

    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媒体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老师上公开课时也特别热衷于多媒体的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