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

时间:2019-05-12 14:3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内容简介: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把握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开放性原则。在新课改中可以收到以下效果: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原则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在生活中的普遍扩大,这种影响也逐步渗透厔教育教学中,它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如果将信息技术变成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不仅会实现教学改革上的进步,而且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就成为教师们探索的重要课题。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动态画面而获得知识,而且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热情的大大提高。信息技术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在与数学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数学教学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科学研究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区别就在于你的教学设计是开放的还是程序化的,是如何摆正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

1、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2、主体性原则。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

3、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在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4、开放性原则。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开放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一定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三、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信息技术提供给数学的,从广义是来说,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

2、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大屏幕上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

难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与数学中的逻辑关系。如:教学六年级《圆》第一课时,一开始,就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几个同学玩滚铁环游戏的画面:几个同学分别滚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的铁环,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滚圆形铁环的跑得快?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节课的学习。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使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3、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中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用电脑中的几何画板制作以四分之一圆形的圆心为中心点、顺时针旋转180度的动画过程,让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以及这样旋转而形成的图形,从中理解图形的旋转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半径、圆心和直径,利用大屏幕将一个单独圆形平移和旋转而得到一个美丽图案的过程,从而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顺次连结给出的四个点,问能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并引导学生探究四边形的形状、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

2.刘晓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005.4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鉴于此,数学教师要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同时要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的过程,使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为我们成功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一、巧创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崎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教学实践也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以及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起决定作用。而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各种学生喜欢的情景,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

“兴趣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就可以事半功倍,而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情景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的一环。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着期待,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设计观察、操作、实验、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作为“课程实施的最终决策者”,要努力使学生从具有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成功,增进自信,“获得必须的数学”。

三、多用变式及开放性习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的思维”。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在条件、结论不变的前提下改变题目图形的变式题;或者利用电脑的作图功能让学生在具有开放性结论的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索的开放性习题,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把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能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在他们进行的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数学活动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且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让学生看、听、说、操作,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叶澜教授说得好:“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广阔的展示平台。

多媒体的介入,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计算机多媒体很容易满足数学教学中的种种需要,它不仅能播放音像、动画,而且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突破教材重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些都说明整合是社会推进的必然结果。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理论学习,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景,改变教学方式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学生进入角色快,积极性高。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式。

二、贴近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课标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为了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我们在选取数学学习材料时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但教材和现有的资料很难满足学生这种对知识的渴求,而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生活,传达给学生“学有所用”的信息,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三、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1世纪的教师角色已经发生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知识创建的协作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很好的学习伙伴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出的课件,具有图、文、声、貌交互式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弥补了传统数学的不足,使数学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抽象化,而这也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节的练习环节中涉及到这样一个提高题,一所学校要在颁奖典礼当天,在主席台的楼梯上铺上红地毯,已知楼梯的级数、每一级的宽和高,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红地毯?这道题如果不借助课件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楼梯画下来,再把楼梯上的地毯利用动态手段展平,这样学生就十分容易理解,而且通过这道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把问题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以扩大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可探索性的、能从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以激活课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录制生活中一些场景或将平时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以多媒体形式存入电脑。教学时,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片段,设置为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播放,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及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在有趣的扭转中学习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大容量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提出大量的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资源探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不公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发掘其创造潜能。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仅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只是教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其他学科形象、生动、具体。这样就要求我们除了自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也要让学生自己利用现代化手段学习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自主合作,促进数学交流

在实践中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在通过合理使用计算机,学生的收获比只由老师讲解所得到的知识要多得多,而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离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明、推广,甚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新境界,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

目前,多媒体教学尚处在尝试阶段,教学软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还不能做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此外,我们对这些软件的了解还很不深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去琢磨,去研究,去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毋庸置疑他们的整合必将成为21世纪学科教学的主要形式。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我们不仅要充分运用在学生时代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真正发挥新技术的特点,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文作初步的探究。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迅猛地发展,它已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面临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谓“课程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等多种信息,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进行更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从学生最关注的每日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概念。在处理“时”与“分”的关系时,我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转动的分针与时针,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时=60分;在感受1分钟时间多长时,我让学生观看了1分钟时间的flash动画,在欣赏动画片段的同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时间的长短,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再如:在五年级的《相遇问题》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动画片段:

动画

1: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

2: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

3: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4: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卡车准备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卡车先行一段后,小轿车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车相遇。

在教学中,利用动画演示,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

我正是这样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有的是洛阳火车站春运时间的客流量,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角形和四边形》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活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统计的信息。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校有位教师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327国道路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研究统计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三、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3.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数学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含义,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现行的小数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常出现1993年(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统计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第八册《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们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我们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四、信息技术与小数课程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大前提。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利用它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但它只能作为一种工具。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能装载知识,但不能替代书本。学生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教案

    学习内 容 王 集 中 学 课 堂 教 学 导 学 设 计 共 几 课 2 课时 新圆周角(一) 授 第 几 课 1 型 时 1.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 2.知道圆周角定义,掌握圆周角定......

    1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1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5则范文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专题讲座 盘县二中数学组——王启波 [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化了教学过程,将静止的、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成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和......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借新课标实施的契机,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真正从数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大全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河西堡中心小学郭述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迫切需......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阳庙中心校和庄学校许新房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