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案1@苏教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剔透”“跻身”“遴选”“轩然大波”等词语的音形义。⑵了解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
⑶学习详略,正面侧面描写人物,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感悟描述人物一生,精心选择,安排材料,突出中心,围绕主体的写作方法。⑵阅读文本,获得信息,能有点有面地介绍贝聿铭的建筑成就。⑶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感受评价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习贝聿铭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以及他的爱国情、坚忍不拔从事设计、研究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⑵感受人物魅力、学习人物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学习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难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揣摩,以及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课时
谈话式引入:同学们,你能列举出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物及其设计者吗?请你说说你所了解的著名的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及设计意图。
每一个著名的建筑物背后都站着一个建筑设计师。今天,我们一起靠近一位世界著名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去领略大师的建筑艺术。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是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1917年出生在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2.积累词语 奠定diàn .颁发bān .新颖.yǐng 跻身jī .晶莹剔透tī .贝聿铭yù .
抉择jué .邀请yāo .聘用pìn .
遴选lín
.勘察kān .参天cān .
魅力mèi .
轩然大波xuān .
初生牛犊.dú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速读课文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除开头语以外,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语: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明这篇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第一部分:在美国的建筑界的初露头角。第二部分: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开头两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这两段写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引起读者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从而点出写作对象,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2.文章的三个小标题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点拨〕不能。先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时,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
3.人物成就展现
⑴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快速浏览,抓住语言标志,搜索有效信息。
⑵老师按照“香港中银大厦”图片、“肯尼迪图书馆”图片、“玻璃金字塔”图片、“香山饭店”图片,请你用导游的身份向我们介绍一下贝聿铭设计的四处特别有名的建筑。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快速准备。每组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作导游介绍,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介绍,其他同学作评价。
〔提示〕根据学生对贝聿铭的了解,首先明确这是他的哪一项建筑,然后具体介绍特点。〔点拨〕①香港中银大厦,建筑高度是三百一十五点四米。到1993年为止,高度位于世界第五位,大厦的平面是边长五十二米的正方形,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各不相同,楼顶倾斜,整个建筑像富有变化的多面形。贝聿铭通过三角形母体的巧妙转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有极富有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最高点。可以说香港中银大厦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的骄傲。②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以期给人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映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4.课文详略安排
⑴据粗略估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⑵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和处理详略?
〔点拨〕作者精心安排材料,从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写起,以“极其理想化的建筑和艺术家”作结;主体部分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但在每一部分中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可写的也非常多,作者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叙写,如写早期10多年的成就时,作者只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大楼,纽约大学的教职工住宅大厦和费城的3层社会公寓来表现;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约翰·肯尼迪图书、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写他的爱国之心,除了他的生活习惯以外,只选取了北京香山饭店和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来写。由于选材精当,虽然所写的建筑设计不多名单完全能使人们认识到贝聿铭这一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
四 课内小结
本课首先通过学生主体阅读,寻找相关材料,对贝聿铭这个人物先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体会文章选材和详略安排上的用意。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分析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贝聿铭的建筑成就、艺术美感、创新精神。
第一 温故知新
2课时
1.回顾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2.读了课文后,除了感到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了不起外,你还有哪些感受?
二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人物特点分析 ⑴质疑课题。
贝聿铭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建筑师,我们这篇文章的课题叫《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如果把它改为“杰出的建筑家贝聿铭”或者是“世界杰出的建筑大师”,是不是更适合?
〔明确〕用“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做标题,是因为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设计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这篇文章写出了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但更侧重于写他的一颗中国心,而且更侧重写他的建筑所体现出的华夏文化的魅力。就是说,贝聿铭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就像课文第三个小标题所讲的那样,贝聿铭的设计是多变的,但是他的中国心是不变的。
⑵探究难点: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第三部分1~6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作评价。〔点拨〕学生可以从读得是否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评价。〔议一议〕这些内容里有哪些方面体现出贝聿铭的一颗中国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⑶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记者,现在由你来采访建筑大师贝聿铭,你设计哪些问题? 〔点拨〕学生可以从人物特点、人物精神感受、人物形象评价和贡献的角度发问。2.探究人物精神,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本文哪些内容能体现贝聿铭有一颗中国心?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举出一两例。
〔点拨〕⑴他,常对人称是“苏州人”、“广州人”。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这几点都代表他还是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我认为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⑵在他的设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由此可以看出贝聿铭正在祈盼着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想结合,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能寻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这也是他一颗中国心的体现。
⑶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他虽然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六十多个年头了,但是他还是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这说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⑷他“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在对香山饭店的设计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花了很多的工夫,可以体现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建筑非常用心。
⑸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他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说明了贝聿铭非常爱国,把这座建筑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说明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⑹他说香山饭店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所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这句话直接体现出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花的心思、花的精力是远远超出设计其他的建筑,由此可以明显看出他十分爱国。
⑺“1987年他谢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的设计”一句,表明可可以在故宫附近设计,但他没有,他是为了保持故宫周围环境景色与故宫的映衬,为了保持中国古建筑的传统。
3.人物形象评价 ⑴激情朗诵颁奖词。
屏幕上的内容是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奥运冠军刘翔的颁奖词,刘翔,是很多同学心中的偶像,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段颁奖词,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不断超越 永不言败 奥运冠军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为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青年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
⑵讨论并创作颁奖词。
贝聿铭也是华夏民族的子孙,我们那么佩服他、欣赏他,更感动于他的一颗赤诚的中国心。现在如果让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你准备怎样写?我们四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创作一份,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创作,老师到学生中巡查、指导。特别是能抓住贝聿铭某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然后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同学上台把他们写的颁奖词展示给大家。
⑶投影展示,学生上台朗读。
设计新颖 造型大胆 成就卓著
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获得者——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一名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不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艺术融为一炉,完美地将其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建筑大使贝聿铭与法籍华人艺术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人们称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贝聿铭,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设计多变 爱国心不变
他,国际一流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他设计了无数伟大的建筑,曾被美国建筑学院授予金质奖章,他把建筑技术和艺术结合得无与伦比,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仍然坚持回国做贡献,他曾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他,就是华夏民族的杰出子孙——贝聿铭。
⑷结合标题理解最后一节。
〔学生活动〕朗读最后一节,对贝聿铭的人格和魅力进行高度的评价。〔议一议〕自由讨论、从贝聿铭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明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本节课主要研读第三个小标题“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以阅读感悟、讨论分析为主要方法,侧重于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本节课的创意体现在“人物形象评价”的设计中,此环节是全课的重心和点晴之笔,利用学生对“2004感动中国”的兴趣,更是抓住学生对“十大人物”之一“刘翔”的崇拜之情,让其模仿“颁奖词”的形式来评价贝聿铭,此环节本身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模仿欲,事实证明,学生的创作非常成功,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_教案1@苏教版
课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剔透”“跻身”“遴选”“轩然大波”等词语。⑵了解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
⑶学习详略,正面侧面描写人物,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感悟描述人物一生,精心选择,安排材料,突出中心,围绕主体的写作方法。⑵阅读文本,获得信息,能有点有面地介绍贝聿铭的建筑成就。⑶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感受评价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贝聿铭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以及他的爱国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学习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难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揣摩,以及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课时
谈话式引入:同学们,你能列举出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物及其设计者吗?请你说说你所了解的著名的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及设计意图。
每一个著名的建筑物背后都站着一个建筑设计师。今天,我们一起靠近一位世界著名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去领略大师的建筑艺术。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贝聿铭简介(课件展示)2.积累词语 奠定diàn .颁发bān .新颖.yǐng 跻身jī .
晶莹剔透tī .贝聿铭yù .
抉择jué .邀请yāo .
聘用pìn .遴选lín
.
勘察kān .参天cān .魅力mèi .轩然大波xuān .
初生牛犊.dú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速读课文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除开头语以外,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语: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明这篇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第一部分:在美国的建筑界的初露头角。第二部分: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开头两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这两段写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引起读者思考:这样的建筑出自谁人之手?从而点出写作对象,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2.人物成就展现
⑴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快速浏览,抓住语言标志,搜索有效信息。
⑵老师按照“香港中银大厦”图片、“肯尼迪图书馆”图片、“玻璃金字塔”图片、“香山饭店”图片,请你用导游的身份向我们介绍一下贝聿铭设计的四处特别有名的建筑。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快速准备。每组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作导游介绍,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介绍,其他同学作评价。
〔提示〕根据学生对贝聿铭的了解,首先明确这是他的哪一项建筑,然后具体介绍特点。〔点拨〕①香港中银大厦,建筑高度是三百一十五点四米。到1993年为止,高度位于世界第五位,大厦的平面是边长五十二米的正方形,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各不相同,楼顶倾斜,整个建筑像富有变化的多面形。贝聿铭通过三角形母体的巧妙转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有极富有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最高点。可以说香港中银大厦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的骄傲。②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以期给人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映照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四 课内小结
本课首先通过学生阅读,寻找相关材料,对贝聿铭这个人物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体会到贝聿铭的建筑成就、艺术美感、创新精神。
五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2,3两题。
第一 温故知新
2课时
1.回顾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2.读了课文后,除了感到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了不起外,你还有哪些感受?〔明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文章的三个小标题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点拨〕不能。先讲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时,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
2.课文详略安排
⑴据粗略估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⑵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和处理详略?
〔点拨〕作者精心安排材料,从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写起,以“极其理想化的建筑和艺术家”作结;主体部分用小标题分为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但在每一部分中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可写的也非常多,作者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叙写,如写早期10多年的成就时,作者只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大楼,纽约大学的教职工住宅大厦和费城的3层社会公寓来表现;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约翰·肯尼迪图书、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写他的爱国之心,除了他的生活习惯以外,只选取了北京香山饭店和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来写。由于选材精当,虽然所写的建筑设计不多名单完全能使人们认识到贝聿铭这一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
3、质疑课题。
贝聿铭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建筑师,我们这篇文章的课题叫《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如果把它改为“杰出的建筑家贝聿铭”或者是“世界杰出的建筑大师”,是不是更适合?
〔明确〕用“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做标题,是因为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设计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这篇文章写出了贝聿铭在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但更侧重于写他的一颗中国心,而且更侧重写他的建筑所体现出的华夏文化的魅力。就是说,贝聿铭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就像课文第三个小标题所讲的那样,贝聿铭的设计是多变的,但是他的中国心是不变的。
4.探究人物精神,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本文哪些内容能体现贝聿铭有一颗中国心?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举出一两例。
〔点拨〕⑴他,常对人称是“苏州人”、“广州人”。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这几点都代表他还是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我认为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⑵在他的设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由此可以看出贝聿铭正在祈盼着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想结合,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能寻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这也是他一颗中国心的体现。
⑶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他虽然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六十多个年头了,但是他还是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这说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⑷他“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在对香山饭店的设计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花了很多的工夫,可以体现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祖国的建筑非常用心。
⑸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他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说明了贝聿铭非常爱国,把这座建筑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说明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⑹他说香山饭店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所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这句话直接体现出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花的心思、花的精力是远远超出
设计其他的建筑,由此可以明显看出他十分爱国。
⑺“1987年他谢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的设计”一句,表明可可以在故宫附近设计,但他没有,他是为了保持故宫周围环境景色与故宫的映衬,为了保持中国古建筑的传统。
3.人物形象评价
贝聿铭也是华夏民族的子孙,我们那么佩服他、欣赏他,更感动于他的一颗赤诚的中国心。现在如果让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你准备怎样写?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讨论,然后创作,老师到学生中巡查、指导。特别是能抓住贝聿铭某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然后请几个有代表的同学上台把他们写的颁奖词展示给大家。
参考示例:
设计新颖 造型大胆 成就卓著
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获得者——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一名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不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艺术融为一炉,完美地将其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建筑大使贝聿铭与法籍华人艺术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人们称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贝聿铭,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设计多变 爱国心不变
他,国际一流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他设计了无数伟大的建筑,曾被美国建筑学院授予金质奖章,他把建筑技术和艺术结合得无与伦比,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仍然坚持回国做贡献,他曾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他,就是华夏民族的杰出子孙——贝聿铭。
三 布置作业:
完成训练册上本课练习题。
教学后记:
第三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教学重点:
学习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的一片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抒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页下注释④了解人物)1985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却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四、默读思考:
1.开头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语: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这样写就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由此引出了本文记述的对象。这样的开头,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2.文中的三个小标题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初露头角)
贝聿铭早期在建筑业获得的成就。
(创建筑奇迹)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
(不变的中国心)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国外 →
国内
3.找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
(1)中国银行总部大厦(2)肯尼迪图书馆
(3)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4)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5)香山饭店
(6)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五、研读课文:
研读第二部分: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这一部分写了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了贝聿铭具有世界影响的3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分别找出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句子。见课文(略)思考讨论:
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物类型多、范围广,为什么要对这几个建筑进行如此详尽的介绍呢?
这几座建筑物,是他在建筑设计上最突出的成就,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几座建筑,它们的设计和建造,证明贝聿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2.既然是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为什么会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本文的标题?
深刻含义: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研读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思考讨论: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贝聿铭的爱国之情?
1.生活方面:语言、衣着、生活习惯等。2.建筑方面:
(1)香山饭店的设计;
(2)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
(3)建筑思想的阐述。
六、赏析语言:
从课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理由。
例: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愈会感到她轻妆浓抹的自然美。
这句话形象描写出了香山饭店的建筑特色。“内秀”在这里形容香山饭店外表寻常,不引人注目,但实际耐人寻味。它外表的朴素毫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和谐,与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七、课外欣赏:
贝聿铭设计的其它的建筑。
八、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配套的练习。
2.搜集一个杰出人物的爱国故事,及爱国诗句。
第四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的
1、研讨求索,激活思维,主动探知。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探索,知道贝聿铭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并初步认识贝聿铭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艺术性。
2、拈精摘要,学习语言,洞悉心灵。
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就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拈出一些精要的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及语言运动的独到功夫,东西贝聿铭的拳拳之心。要领提示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语言精警,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是人物通讯的典范之作。教学设想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研讨求索,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求索者。其基本思路是:学——思——辩——用。即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指导自学,理清思路,组织读写听说等语言实践活动;质疑问难,挑起争辩,鼓励思考探索贝聿铭建筑艺术及其艺术成就,揣摩语言,读中思,思中悟,层层深入,洞悉建筑大师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
第五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难点:
1、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2.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贝聿(yù)铭 跻(jī)身 牛犊(dú)卓(zhuō)越 轩(xuān)榭 勘(kān)探 剔(tī)透 籍(jí)贯 聘(pìn)请 颖(yǐng)遴(lín)选 抉(jué)择 2.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魅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初露角:刚刚显示出青年的气概或才华。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融为一体:若干种不同的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熔于一炉:比喻各种事物融合在一起。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构思)。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
导入:用《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导入美籍华人贝聿铭为当地为世界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绩,也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一)介绍贝聿铭。(课下注释可以阅读)
(二)现在我们就作一假想,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记者,现在由你来撰写这篇通讯,那么你会如何构思?会介绍和展现和贝聿铭有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充分的思考,展开想象)总结:作为贝聿铭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家,你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有可写的东西。
②可以选择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伟大成就。
③可以叙写他的家庭,突出父亲、妻子对他的影响,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他的亲人。
④可以写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突出一个海外游子的中国情。
(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假如你就是小记者,请你就某一个方面介绍一下贝聿铭。学生朗读。互相介绍。
三、再读课文:(1)为什么作者不用《贝聿铭传》、《一个伟大的建筑家》、《建筑界的泰斗》等等,却偏给名为《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个问题等分析课文后再给答案)
(2)本文开篇就提到主人公吗?偌长的一段不见主人公,为什么?(3)这座大厦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两个短语概括。
高贵的气质: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设计。开篇就以这具有惊人气势高贵气质的建筑突出了贝聿铭建筑的独特,不同凡响。
第二课时
①可以叙写他的生平和求学历程,说明年青时奠定的基础是他一生辉煌的前提。
一、再读课文:
(一)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他在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最后归结为“贝聿铭是建筑艺术家”。)
(二)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很多,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写贝聿铭早期成就时全用略写;写突出成就时详写了三座建筑,后又略写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项大型建筑。作用:既可以让人们了解全貌,又可以了解重点内容。)
二、研读课文:重点研讨“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这一部分。(一)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1.本部分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2.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3.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三、体会感悟
(一)贝聿铭的爱国之情到底体现在哪里?
(二)研读最后一段。从贝聿铭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明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选择作业:
搜集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