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

时间:2019-05-12 17:0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

第一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

迟子建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童话式散文的阅读与欣赏,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和审美意境。

2、通过文章的循环结构与叙事结构,理解当代散文家的独特生命观,珍爱生命。重点与难点

重点:散文语言的意境美

难点:以一滴水为线索的回归式结构以及相应的暗喻

教学方法与时间: 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背景介绍

(一)作者介绍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万余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之舞》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较高,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迟子建写小说有20年,出版了30多部书。她是一个功力扎实又稳步前进的青年女作家。她在审美上并不守旧,也不时髦。她有较稳定的创作要求,逐渐形成一方独特的艺术天地。她的小说除了有充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外,还有引人向往的浓郁的北国风情,和令人陶醉的深厚的人间温情。

迟子建不但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所写散文的题材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她的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共分六辑,由173篇美文组成。自序是一首别致的诗《致爱人》:“你离去了/从此环绕我的河流/就是两条了/一条仍静静流淌在,我们故乡的窗外,夏天为云裁剪衣裳/秋天拥着一轮明月/听两岸的风声入禅,另一条在你现在居住的地方/那银河之水,已悄悄注入我的双眼„„”。迟子建以别出心裁的让人动容的语言,为全书唱出了凄美的序曲。

迟子建在《一股清流消逝》中说:“世界上没有不可放弃的东西。”可她自己在38岁因车祸失去了自己至爱的丈夫后,面对残酷的事实却放弃不下,连续写出了《春天深切的怀念》、《雪山的长夜》、《尼亚加拉的彩虹》、《一条狗的涅盘》等一组怀念爱人的散文。这组散文写了与爱人在一起的温馨、甜蜜;也写了痛失爱人后的孤独、苍凉。这组散文的明显特色是语言具有一种简约美、悲壮美;情调具有一种真挚美、哀婉美;意境具有一种空灵美、伤残美。笔到之处,就连客观存在的诗意的风景也荡然无存了。使人感到人在生死面前是那样的单薄和无奈。尤其是《尼亚加拉的彩虹》写得美到极致,更是如泣如诉,如歌如哭。评论家们认为,迟子建小说早期纯净,后期浑厚。她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追问,对大自然的酷爱的独特文字,是其他作家所不能替代的.(二)文本及时代背景介绍

《北方的盐》是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近两三年来所创作的最新散文集。作为一名蜚声文坛的小说家,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的迟子建,在这本最新散文集里,她以女性那种特有的细腻而敏锐的触觉,以一颗清净的禅心,真诚地思考过去,感悟人生,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最纯粹、最自然、最亲切、最温存的女人情怀。

打开迟子建的散文集《北方的盐》,一股苍凉之气便扑面而来。也许北方本身就带着与生俱来的苍凉,白山黑水,天地茫茫,以及书里收录的那些物和事:冰灯、泥泞、土豆、雪爬犁、木刻楞房屋、菜园、晚霞,仅仅看着这些字眼,便感到一种冰冷的凉意。迟子建是这样写盐的:“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盐是“北方土地上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里”。体现了典型的迟子建笔法:朴素,干净,温情,伤感。北方的盐跟南方的盐相比,并没有任何不同,可是和雪和大地联系在一起,便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气息—仿佛尝尽千般滋味后的沧桑,既温暖又美好。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简单的咸也可以是有温度的。

事实上,迟子建把北方的风物都写出了温度。所谓北方,其实就是她的故乡: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甚至范围更小。因为多年来,迟子建孜孜不倦地做着一件事情—书写童年: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景,童年的情。写童年,怀念和讴歌田园风光总是难免的,迟子建却持洞察和悲悯的态度。那些养育她的土豆、白菜、萝卜、豆腐、油茶面儿、菜园子,以及山峦、河流、草滩、花草,陪她成长的虫子、冰灯、火炉、露天电影,那些在她生命中留下烙印的人们:父亲、三姨父、老毛子、外祖母„„这些都是北方大地一些业已消失的事物和景象,均在迟子建笔下复活过来:不是诗意的美丽的暂时的再现,而是长久的耐心的踏实的贮存。迟子建就像一个朴素的北方农妇,以隐忍的热爱为盐,记忆为料,一句话,一束光,一个念头,或者一个情节,一幅画面,一种味道,都被她一一掐取腌制发酵保鲜,使它们在故乡的大地美学上熠熠生辉。迟子建在做这些的时候说:我的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的文字也是粗糙荒凉的。

但是迟子建又是细腻温暖的。她几乎不写闲愁闺怨,更别提风骚艳情,她的笔下,都是平常日子里的酸甜苦辣:吃饭、穿衣、写作、旅行。迟子建用丰沛的情感和朴素的思想拥抱生活,甚至用它们来包裹冰冷的死亡。书中有很多文章是写死的—这是她作品中挥之不去的主题。

这部散文集,按其内容的侧重点,可分为五辑,《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伤怀之美》、《迟子建随笔自选》、《女人的手》和《我的世界下雪了》。每辑分别为“木器时代”(状物篇)、“伤怀之美”(状行篇)、“素面朝天”(状人篇)、“花束纷纷”(状心篇)、“雪天音乐”(状事篇)。在这五辑里,我们可以与迟子建目光产生一种对视的效果;这种目光,是朝外的,同时也是朝内的,有距离,有交集,有默契,也有感动。收入本书第三辑的《一滴水能活多久》就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美文。按迟子建有关写文章应该有“气味”的说法去品味,这篇散文构思奇特,以小见大,写得传神。把“一滴水”这一生命最小的元素的轮回不息,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二、作品讲析

(一)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式的散文,从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草茎上发现一滴露珠起笔,为全文确立了一个诗意的语调,而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文章多次提到一滴水,但其中有五次最为关键。第一次是那滴水落入泥土,滋养稻谷,它隐喻了小女孩的成长发育;第二次是那滴水变为小女孩体内的第一滴血,它暗喻了小女孩的婚嫁;第三次是那滴水在“作怪”,使小女孩有了旺盛的奶水,它暗喻了小女孩的生儿育女,哺育后代,第四次是那滴水变成了小女孩的泪水,这里暗喻了小女孩的衰老,体现了她经历人生风雨之后,迟暮之年时的孤独与哀伤。第五次提到那滴水已经是小女孩走完人生之旅,面对死亡之时,她仍然确信那滴水还活着,并活在她的意识里、周身的血液里、眼帘里,在她生命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中。那滴水从一开始就不仅是映照出小女孩黑亮眼睛的镜子,它已经与小女孩的生命融为一体,她的成长、婚嫁,甚至衰老死亡,始终与这滴水相连结。

文章的另一特点就是用六个设问句来提起下文。通过反复询问“这滴水哪里去了”?“死了吗”?最终道出了“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这个值得生命永恒探讨的话题。第一次询问是从那滴水从草叶上滑落进泥土开始,它引出了小女孩对那滴水的寻找,当她看到指间的稻谷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那滴水活着;第二次询问是小女孩的婚嫁及生儿育女,她确信这些都是那滴水在作怪。第三次询问源于小女孩的衰老,她发现她失去了青春、力量和柔情,她以为那滴水已经永远消失了,但当她看见了手心里那滴伤心的眼泪时,她又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因为她确信那滴水还活着,并且莹白圆润,经久不衰;第四次询问是她衰老不堪,处于弥留之际时,她确信那滴水活在她的意识里,直至她合上眼帘,水滴再次滑落,又一次活在了泥土里。

六个设问,四次询问,代表了水滴经历了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的生命相伴随,它已经成为母性生命生生不息、人类藉此生命的力量不断繁衍的美丽象征。

(二)思想性艺术性分析

1、“原生态”的语言,朴素动人、结实有力

“原生态”的语言是迟子建散文的特质。这种“原生态”特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她那基本上未被所谓“流派”、所谓“实验”、所谓“技巧”矫正修改过的写作方式,二是她的文章有一种根本意义上的朴素动人,很“笨”,很结实,很有分量;

2、文笔清新,语言隽永, 自然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充满魅力。

她的散文透着大自然与人物和谐之美的气息,气息中那些个忧郁的灵魂,宛如唱着一首首凄伤优美的歌。迟建有很好的艺术感觉。诗思中的宁静,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幅北国雪天的风情画,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

3、独特的女性视角 在散文中,迟子建更以一个女性的角度,写出了女性的独特体验。她饱满、深邃、自然的女性视角和叙述方式,有一种出自黑土地的朴拙、直接和率真,穿透力很强,感染力很高。

4、强烈的生命意识

她的散文是感伤的,这来自对自然枯荣,对命运的变迁,对生死无常的敏锐感知,来自于作为一位作家对植根于生存中的苦难的表现的无力感,来源于在作家进行人性探索的征途上如何以自己的文字为心灵注入活力的困惑感。但是迟子建又表现出坚韧的一面。她的任何一部作品都在传达一种生生不息的信念,生存下去,坚强起来。她的文章都透着暖意和对生活质朴的热爱,对生命存在最真挚的歌唱,透着乐观与豁达。

作品还体现了丰沛灵动的生命意识。在文本中体现为对生命本身的审美化关注,对生命中残缺与丧失的独到理解,以及对人类之外其它生命的倾听和赞赏。此种全方位、多层面的生命视野,使其在写作中超越了人类中心的视角而具有了敬畏生命和生命中心的维度,进而使她的写作在对生命的体悟和探索方面具有更为辽阔和深广的拓展空间。

5、童话式的谋篇与想象

迟子建是一位有很重的家园情结和童年情结的作家。对故乡的朴素情怀,对亲人和朋友的挚爱,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是她散文的主要意旨和情感表达。率性真挚,自然亲切,如叙述家常一般。本文以超出生活常态的童话逻辑和出人意表的神奇想象写出了生命与生命的转换、循环、再生,结尾写“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又来到了草地,并“发现了一颗露珠”,按照现实这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种诗意的想象却是美丽动人的。

(三)结构分析

迟子建许多作品的结尾都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回归式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它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

自然是一个到处充满了和谐和诗意的家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然不无懒散、惰性甚至邋遢,但你却能在这里随处发现“深谙艺术”的人(《原野上的羊群》)。因此,自然在迟子建的文中就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无生命的客体,它在更多时候是一种灵性的存在,它可以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它仿佛也就是一种“会呼吸”的生命载体。

儿童是迟子建用来编织生活画卷的一枚银针,小女孩则是儿童的代表。他们那敏锐而浑整的感觉、自然而率性的生存是作品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大自然这个充满了母性情怀的家园对自然之子的恩赐。她能在素朴的自然中发现神奇的力量,从最渺小平凡的生命现象中领悟自然的深层律动并完成生命与自然的循环。

思考与练习

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2、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

第二篇:迟子建《一滴水可以活多久》阅读答案

迟子建《一滴水可以活多久》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迟子建《一滴水可以活多久》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迟子建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作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它去了哪里了?它死了吗?

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脱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是有说不尽的话,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她的.哺育下长大。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阵。再也不见碧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至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

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耳朵大声地喊,即使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她老眼昏花,她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而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有一年的秋季,她的老伴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然而埋葬他之后的一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青春时光。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她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而她每天又都喝着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

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颊,为她敲响丧钟。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合上眼帘。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渗透到她辛劳一生的泥土里。她不在了,而那滴水仍然活着。

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一片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她还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

16、请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对“这滴水”的感情发生着变化,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完文章后你认为“这滴水”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对“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作出了怎样的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4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第一处画线句子强调了小女孩发现“一滴水”的地点,体现了“一滴水”普通、平常的特点,(1分)突出了这滴水的普遍象征意义;(1分)第二处画线句子写出了“一滴水”充盈,圆润,透亮的特点,(1分)突出“一滴水”的美,为下文说它是“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埋下伏笔。(1分)

[4分。特点各2分;作用各2分。意思对即可。]

17、(5分)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

“她”刚遇到这滴水时,觉得它充盈、圆润、透亮,十分喜爱;(1点)那滴水滑落消失“她”感到很难过;(1点)后来“她”很感激这滴水带给她柔情;(1点)当她又看见了那滴水,感到它还活着时,“她”感到惊喜;(1点)临终时他“她”对“这滴水”念念不忘;(1点)最后,当“她”又变成小女孩时,“她”高兴地感到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1点)

[5分。答对4点即给满分。]

18、(6分)本题考查考生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F。

我认为“这滴水”就是生命的象征。(2分)作者通过“一滴水”表达她对生命的看法是:生命十分美好,(1分)人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度过属于自己的一生;(1分)“生”与“死”不是截然分开的,生命永不停息,(1分)生命可以轮回(或生命永远循环不会死去)的哲理。(1分)。

[6分。揭示象征意义2分,作者作出的回答分4点给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许多水可以汇聚成浩瀚的海洋;一个党员可以体现先进,许多党员聚在党的周围,可以变成卓越。先进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危难关头的从容与豁达,一种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的具体行动。

党支部作用的重要体现,就是切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着力解决好现实思想问题,把官兵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就是以满腔热忱维护好官兵的切身利益,让他们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这方面,党支部下的功夫越多,战斗堡垒作用就越大。

利益和机会上的公平公正,是官兵应该获得的基本权利。基层支部解决的都是官兵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可谓权力不大重千斤。有时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提议、一张选票、一次举手表决就可能改变、影响官兵的一生。所以,公平公正不光是党性原则,也是做人的品质。要让战士服从不难,想让战士服气不易。党支部要以形象感召人,以行动感动人,以人格感化人。

党支部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能不能围绕中心展开工作;党支部的作用有多大,中心工作的成绩就有多大。党支部偏离中心,部队建设就会失去“重心”。执勤、处突、反恐是武警部队的中心工作,党支部就是完成这些中心工作任务的指挥部。邓州中队党支部谋中心、议中心、保中心,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才取得58年安全无事故的成绩

第四篇:一滴水可以化成一朵云美文摘抄

回乡的第二天下午,天空洗过似的,只有零星的几朵白云,有像老虎的,有像巨鲸的,还有像娃娃的,煞是可爱。街还是老街,巷也还是小巷,却没有一点杂乱、肮脏或是破败的感觉,行走在其间,心旷神怡!

到了,阿七婆家到了,不,应该说是阿七婆的书屋到了。一共三间小屋,九柜子书,十二张矮桌,一直座无虚席的,有的还得去蹲门槛。眨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木窗支起的,阳光尽情地流进来,更显得亮堂。窗边的一个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书。我拍了拍他瘦小的肩膀,问:“阿七婆在哪儿?”旁边的女孩抢着说:“七婆婆去田里啦,她去田里啦!”

我抚着一册册已被翻得生了毛茬的书,依然飘着一缕缕淡淡的书香呵。

这里本来不是阅览室,而是书店——还是说小书摊妥当——就一钢丝床的书。

那年夏日的一个傍晚,阿七婆在山坡上挖野菜,忽然,一场暴雨袭来,她的膝盖莫名一麻,就滚下坡了,左腿从此落下残疾。想想也上了年纪,不再适合上山下地的,该歇下了。

乡村的孩子不是上山玩耍,就是下水闹腾,正是长学问的年龄呀,可这也怪不了他们,教科书早就啃烂了,其他可看的却什么也没有。

阿七婆似乎觅到了商机,她选购了200册图书,涵盖科教文卫,摆个书摊来安度晚年。果然,我们都一个劲往阿七婆家赶。一人拿着一册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待就一上午,只是一本也没能卖出。

没几天,很多书本都起了折痕,书页皱了,边角也卷起了。阿七婆也没说什么,只是眉头紧了。我们一心沉浸在书本的乐趣中,哪会管这个呢。有一次,我看得很入神,等我回过神,已跌进了阿七婆的怀里,“啪嗒——啪嗒——”拖拉机从我身后驶了过去。阿七婆笑眯眯的:“你们站进来些。”

又过了几天,阿七婆改卖书为租书。一天一毛钱。可我们还是喜欢站在钢丝床边看,摸黑回家,起早再来。只有一些大人,白天忙活,晚上会来借一本。一天收入就几块钱,算上折旧费的话,那可真赔惨喽。那些日子,我经常听见阿七婆的叹气声,极其轻微,却绵延而悠长。

再几天后吧,也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阿七婆腾出了一间小屋,村里第一个免费阅览室成立了。阿七婆扛起锄头,拎着篮子,一摇一摆去了菜地。阅览室无须人看管。天黑后,我们自会整理好的。大人怕弄乱或丢失,尽量不借,就关门前来看一会儿。

阿七婆日用的柴和水每天会有人送过来,作物施肥也有人代劳了,她隔天下一回地就成。她本就识字的,这样一来,倒有闲暇看书了,还经常用线装订一些掉页的书。

阿七婆书屋的事就像生了翅膀越传越远。县里镇上的学校每年也会送来几十册书。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回来看阿七婆,临走也会摸出几个小钱,他们能待在城里,阿七婆以及她的书屋是功不可没的。阿七婆生活很节俭,拿这些钱都去换了书,小屋越来越拥挤了。几年后,阿七婆的左邻献出了一间屋子……又几年,阿七婆的右邻也让了一间屋子……

这些年来,一所砖瓦小学(如今已改成了村务办),四个老师,累计有一百多个学生,先后考到了镇初中县高中,他们的成绩令那边的老师都惊叹呢,至于课外积累嘛,也令那边的孩子羡慕。

这回听乡邻念叨,村里又出了几件喜事。张家儿子进了重点大学,李家闺女回国后去了国企,孙家小妹做了老师,另一个李家儿子当了工程师,可谓人才辈出。马家三兄妹最为了得,他们成绩虽不好,但从书中学到了另一些本事,在外历练了五六年,返乡后建了一座度假村,带动了全村的经济,还筹划建一座真正的公益图书馆,并且已经动工了,打算聘请阿七婆担首任馆长。

“嗒嗒——”阿七婆摇摆着回来了。岁月匆匆,她已八十多岁了,所幸身子骨依然硬朗,白发挽的髻子也很整齐,素净的脸上更见慈祥,并未见多少老态。

在内屋和阿七婆叙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小男孩指指画册上的云朵,然后指指窗外的白云,问一个在看《闲情偶寄》的白胡子老人:“阿公,你说云是怎么来的呀?”阿公一想,笑呵着说:“云是用一滴水化成的。”

我想了想,假使换了我,我也会这样回答吧。

第五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 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

难点 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

教法 朗读法,讨论法,活动探究。

教具 挂图,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家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我们就来赏读这篇佳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吧!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

作者主要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1.文中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哪些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

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河流源头以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落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是怎样介绍四方街的?

四方街应是丽江最核心最美丽的景观,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对它作了三处介绍。

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而扬名天下。

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

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体而详细地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文章的第8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过渡段。领起下文,同时与上文第4自然段相呼应,突出四方街的重要,是一滴水旅行的重要地方。

5.第1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着重介绍了东巴文“水”这个字?

(1)作者是化身为一滴水游丽江的,这里介绍“水”这个字,自然合拍。

(2)从“水”这个字说明了当地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6.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安排时间这一条线索的?

既有大的时间概念:从古代到现在;又有具体的时间观:从白天到黄昏,再到第二天黎明时分。

7.作者为什么要让自己化作一滴水去经过(游览)丽江?

因为丽江既是当地城市名称,也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在丽江中流淌,可穿越历史,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风情,等等。且构思新奇、视角独特,既能让人易于接受,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8.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

生甲:我到过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生乙:我曾到过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之中。

生丙:我曾到过深圳,我想变成一辆现代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

第三部分(16):写“我”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程。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以时间和行踪交叉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这符合游记散文的行文特色。

2.语言优美,融情于景。作者在文中写景不乏优美语句,又饱含情感。如第10自然段写景句“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看见了……,”运用排比修辞,多方面介绍四方街的远景,表达了心中的向往之情。再如第14自然段“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运用了比喻,对远方来客进行真诚的赞颂。

3.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身世来源丽江地貌,历史耐心等待终如愿游四方街水车上眺望:穿行街道:人文风情黄昏夜景走进丽江,跃入金沙江城市美丽视角独特情感炽热

古代——现代

白天——黄昏——黎明

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后,再联系前面几课类似的游记散文教学,我有了如下一点心得和反思: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 历了漫 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

目眩(xuàn)

开闸(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砚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 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 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 的街 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 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 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 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 】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②最宜:只抓 重点;③最佳:突出感受;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1.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下载《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案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能仿写一节诗歌。 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法、联想背诵法、读书交流......

    你_浪花的一滴水教案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

    《一滴水经过丽江》名师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

    得脑梗死的人能活多久

    《得脑梗死的人能活多久》 虽说迄今为止,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而且发病后存活者几乎一半的人在3—10年内死亡,但也不绝对认为患了脑血管病一定活不长了。 因为脑血管病发生以后......

    一个人,一滴水(本站推荐)

    一个人,一滴水 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身(生)闪亮不为己,只求照他人翻开那些旧报纸,看到了段遗笔。一个年仅15岁的女学生不顾及自己的安危踏冰救人而应用牺牲了......毫无疑问......

    节约一滴水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一年级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节水、节电、节材、降耗、节省经费为重点,通过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切......

    节约一滴水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主题班会教案 四(2)班 一、指导思想: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可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电、纸......

    节约一滴水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四个一”环保节约活动正在各地少先队组织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开始有意识地两面用纸、自订草稿本、随手拧紧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