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备课、科学规范施教、认真精细批改、及时总结反思。1.教学总原则:降低基点,面向全体;深化内涵,追求高效;拓展延伸,培养能力。2.教学总目标:稳定基础,转化边缘,培养优生,促进尖子,争创第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如下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得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得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得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再每一章数学知识的引入中,都由学生熟知得生活实例引入,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来掌握知识,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得方法进行推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七章:(一)生活中的轴对称(二)勾股定理(三)实数(四)概率的初步认识(五)平面直角坐标系(六)一次函数(七)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生活中的轴对称:本章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有关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领略轴对称现象的共同规律,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同时,在简单的图案设计、镶边与剪纸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二)勾股定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勾股定理、发展推理能力,教科书设计了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同时又安排了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内容,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渗透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本章更多关注的是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不追求计算上的复杂化。在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可以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设计无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三)实数:本章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放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一节内容方根的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四)概率的初步认识: 教科书首先呈现二楼一个转盘游戏,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的游戏,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在大量做试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大致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大量试验,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有初步的体验。(五)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建立简单的平面直角左边系等内容,力图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图形变换,如电视屏幕上的各种画面处理等。对于确定位置的各种方式,本章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六)一次函数: 由于已经有了六年级下册的铺垫,本章教材在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而探索出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改革了传统教材中先研究特殊的正比例函数,再研究一般的一次函数的教学顺序,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教材弱化了概念,强调二楼建模思想。为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本章首先通过丰富的实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介绍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接着,顺理成章地给出有关现实问题的解答,进而介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俩种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然后,通过几个现实问题情境,经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最后,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次函数图像的关系的讨论,建立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并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三、学情分析初二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生xx人,男xx人。由于xxxx,对于理性思维缺少优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她们能够理解。有些概念,学生会感动很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兴趣,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结合初一的期末水平测试,细致分类,重点突出,抓好三类生和边缘生的辅导,争取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四、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探索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初步掌握尺规作图。
2、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让学生经历数系的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了解方根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方根。
4、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6、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能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利用他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 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2
教法:指导练习
学法:练习交流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 30+15= 42÷6=
2 、脱式计算
7×2+30 46-6×4 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二年级x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x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29+25÷9
思考: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 6条船。
一句话: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
5×(36-29) (83-35)÷6 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
四、课堂小节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五、作业设计
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
过河(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预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法一: 29+25=54(人)
有小括号 54÷9=6(条)
先算小括号里, 法二: (29+25)÷9
再算小括号外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要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怎么办呢?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展示交流:为什么要先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读了哪些信息,你就想到可以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
如果学生只列出分步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用分步来做的,你们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解答的过程吗?
对比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辨析:你同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及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1) 剩下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9
90-36=54(个) =54÷9
(2) 还要烤几次? =6(次)
54÷9=6(次)
解答正确吗?
答:剩下的还要烤6次。
教学反思:
1、重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创设情境上星期老师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各年级的借书情况,制成了一张表,看: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年级一本数: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边问边板书:加法) 学生提问题 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师: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
师: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 1 2 6
2 6 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 1 2 6 )
+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2)你想怎样验算?
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
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学情分析】以前学生接触到的都是一个问题的应用题,这节课学生主要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小明写了12个字,小红比小明多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多少个字?
2. 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小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属性问题?
1. 展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 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 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 解答正确吗?
5. 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 完成第32页做一做。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 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 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总结评价,汇报提升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41、4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出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儿童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如: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小火车、缆车、青蛙跳等等)
(同时出示6个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比划。
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说分类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即缆车、小火车、青蛙跳)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像下面这三种(即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判断下面哪些物体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出示27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幅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情景:(边叙述边出示蚂蚁搬家图)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地上看看吧。原来它们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是在做什么运动?(平移)向哪边平移的?(右边)
蚂蚁们觉得有些累,就停下来休息。(分别出示3段录音)
一只蚂蚁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另一只蚂蚁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蚂蚁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结合画面指一指,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指名学生汇报:
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指名三到四名学生汇报,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还有好多学生想汇报的,则要求他们与同桌交流。)
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呢?(动态演示)
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板书:
(3)练一练: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想的?(先填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这幅金鱼图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呢?你是怎么看的?这幅蘑菇图呢?〖同时出示金鱼图(向左平移6格)、松树图(向上平移5格)、蘑菇图(向下平移6格)及相应的填空题,学生先汇报,教师在电脑上完成填空。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线段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你们能不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呢?(出示格子纸上的线段图,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问:这是一条……?(线段)学生尝试先画,然后汇报画法和想法。(请一个画得最快的学生把作业进行展示并说出画法。)
(2)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学生先画后汇报是怎么画的。)
(3)学生独立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业)
3.游戏:走迷宫
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有兴趣吗?(出示图)我们来看,图上有猫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物,猫只能横着走或竖着走。你能帮猫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先试着画画看。
学生活动。
指名学生汇报是怎样帮猫设计路线的。指出: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猫先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再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多请几个学生汇报,也可让学生同桌之间说说,关键是说的面要广)
你认为哪条路线能使猫最先抓到老鼠?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再汇报。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运用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在昨天的卫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以教室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小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小组就会越来越强大,想不想让自己的小组成为最棒的小组,一个优秀的小组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只有每个人在纪律、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小组才会越来越好,每个组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小组,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上课!
(出示练习题)读题,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组6号回答,答对加1分。
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棒,而且精神饱满,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1)自学课本
今天我们请了两位手艺高处的厨师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题情境图)原来他们带来了美味面包,先别急,请同学们看书P53,仔细观察这幅图,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说出来。(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1分钟)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一会儿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几号加几分。
(2)小组交流答案,抽组号,几号加几分。
2.(1)自学课本
下面问题变多了,难度也变大了,敢不敢挑战?继续出示课件呈现问题:1.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一个其它的数学问题吗?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请仔细看书P53“怎样解答”部分,思考这三个问题。
(2)小组交流答案,每组选三名代表共同汇报,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组帮助补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确不得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二部分(板书:怎样解答?)
3.(1)自学课本
解答完,还有一步是什么?(板书:解答正确吗?)请你自己看书P54检验正不正确?看书中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2)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1分)把问题当作已知条件,把第一个已知条件当做问题,由问题推出已知条件,和原题相符,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三、教师讲解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出示线段图)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这道题我们解决了,下面这道题更有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题
各组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 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是平均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每人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除字,然后组内互查,帮助写错的订正。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3 )支竹笋。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读作:12除以4等于3。你能结合题目说一说12、4、3各自代表的含义吗?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12÷4=3。
2、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12代表12支竹笋,4代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3代表每盘放3个
师:那12个苹果,平均分成4盘,每盘三个,用算式怎么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发现:把12个东西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师:那15÷5=3 表示什么含义呢?
师: 你能编一个用12÷4=3计算的题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与难点: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20=6+29=83-30=56-8=
2.口答:
(1)13个十是,25个百是()。
(2)7000里面有()个千。
(3)130里面有()个十。
(4)4000里面有()个百。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教学教材第95页例11。
(1)“五一”假期里,很多商场的家电都推出特价优惠活动了,爷爷去买了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
同学们看到这条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电视和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冰箱比电视贵多少元?
(2)你能解决问题吗?
(3)学生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1000+20xx=
(4)怎样计算1000+20xx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
从1+2=3想出1000+20xx=3000。
(5)方法优化。
有的同学也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也由1+2=3想出了1000+20xx=3000。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6)另外一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算法,说说各自怎样想的。
2.教学教材第95页例12。
(1)组织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让学生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80+50=130-50=
学生交流算法。
80+50=
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是130。
先算8+5=13,再在13后面补一个0,就是130。
130-50=
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8个十是80。
由13-5=8,再在8后面补一个0,就是80。
3.讨论:对整百、整千数怎样进行加减计算?
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它们看成几个百、几个千来加或减。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2.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
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
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
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
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3.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发现。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学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感性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感受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到底它们身上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使他们有了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体探索,合作研究。
1.讨论交流。
(1)你们已经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
(2)你能分别指指它们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吗?(指名完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合理确定教学起点;小组交流,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2.研究长方形边的特征。
(1)你能说说长方形四条边的长短关系吗?
(2).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请你观察并大胆预测一下长方形的两条长的长短有什么关系?两条宽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的两条长和两条宽也是相对的,也叫做对边。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呢?
【设计意图:学生大胆预测长方形的边的特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操作体验。】
3.研究长方形角的特征。
(1)长方形边的特征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角有什么特征呢? 如何验证呢?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等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正方形角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现在请你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的方法同桌合作研究正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
(2)谁能来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研究结果?
其实不但我们验证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验证,证明所有的长方形都具有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亲自动手用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并找到了正方形不同于长方形的特征,做到了学以致用,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拉一拉”游戏。
.(拉成长方形)这是什么形?为什么是长方形?
.(拉成梯形)这是长方形吗?为什么不是?怎样做就变成长方形了?请你来试一试。
.(拉成长方形)怎样把它变成正方形呢?谁能来试一试?
.(拉成正方形)怎样把它变成长方形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设计意图:通过做小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记忆。】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选一选(课件展示)。
(2)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特征,会画长方形、正方形吗?
(分层要求:可以在方格中画,也可以在空白的作业纸中画)
(3)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不同材料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考察不同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掌握情况,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课后4人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长方形、正方形。组长记录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是由哪几号图形拼成的?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动手操作,使学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且再次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五、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做了哪些活动?
2.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做的活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为以后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1.整体感知写法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2)沟通关系。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5.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三、对比反思,总结全课,积累经验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除法竖式和除法横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法竖式有什么好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评价设计
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归纳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4
本节课是“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
从复杂的图案中确定基本图形是本节课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复习环节除了复习三种图形的运动外还通过追问“可以看作由哪个图形经过平移形成了这个图案呢?”初步感知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在此基础上,在欣赏、分析老师出示的四个图案的过程中,认识基本图形并通过在学具中找出基本图形和在图形运动前先让基本图形重合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基本图形的概念。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观察图案寻找基本图形后想象这个图案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哪种图形的运动形成的;第二,在学生利用基本图形经过图形运动形成四个图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相同的图案,在学生熟悉了这四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后,通过创设“利用基本图形和图形的运动自己设计图案”这一活动,既可以进一步使得学生熟悉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运动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第三,创设利用组成的图案作基本图形,并用这些基本图形经过图形的运动组成更大的图案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学科内不同知识的综合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可以既可以联系不同学科知识也可以联系本学科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图形的运动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综合起来,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联系不同章节知识的学习习惯。
4、注重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通过欣赏和动手创作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并不难,教学中通过教师追问“以前我们只知道它们很漂亮,现在你能用数学的眼睛去分析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美丽吗?”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的美而且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次执教过程中需要调整。
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在利用“旋转”这一图形的运动时会遇到困难,但课上学生明显在运用“轴对称”这一知识上出现了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引导学生经历翻转的活动或者通过课件直观演示都会降低认知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轴对称”这一图形的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二、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三、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尺,课件、彩纸条。
2.学生准备: 彩纸条,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个长度单位?(毫米)现在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 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1毫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测量一只小蚂蚁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度用什么单位?估计一下是几厘米?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快用直尺量一量你的纸条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板书:认识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5分米等于几厘米?
(2) 认一认。
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② 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画一画。
① 要求: 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 交流: 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 引导: (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 小结: 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 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数一数。出示1根纸条,几分米?2根……9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10根是几分米?也几厘米?伸手比画一下,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长度单位表示?(1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三、总结
1.提问: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
提问:连同前面学习的,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说明: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册第1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清楚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2.指导完成练习册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理由。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应用创新点
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正方体模型数的过程演示出来,通过“一拆一合”的演示过程,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拨计数器、数方块、数数活动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课教材中涉及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的之前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了解个位、十位、百位数位的含义、数位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对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一千”产生的过程,理解“千”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在拨数、数数等活动中,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句话,想请同学读一读(第一句……第二句……)这里有两个数字,你们找见了吗?(ppt)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把它在计数器上拨出来。(指名说说怎么拨的。个位上、十位上、百位上。)
师:这两个数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百以内的数相比怎么样?(生:大)那今天我们就通过数一数一课来认识比百更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2.新授
①拨计数器
师:老师先考考你们学过的内容,谁能在计数器上数出最大的一位数?在老师的计数器上数一数。(指名演示)
师:数对了吗?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拨的是几?怎么拨的?
现在老师请你给九添1.你能拨一拨吗?(一人拨解释添1是给个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师:其他同学你们想不想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先看清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拨完请你立刻坐端正。
指名演示:先拨出99,给个位添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也满十,向百位进1,所以给99添1是一百。
师:请你看看计数器上的这个数字,你认识吗?(课件出示999)
生:这个数是九百九十九,9个一,9个十和9个百合起来是九百九十九,
师:那给这个数再添上1是多少?请你先和同桌动手拨,再互相说一说怎么拨的?(同桌活动教师巡视。)两人汇报,一人拨,一人说。
小结:个位添上1之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也满了十,就需要向百位的前一位——千位进一。千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一个千。(课件演示同时板书)
②数正方体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请你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引导学生按条、按片地数)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这样一个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一千个)
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数的过程,这样的一个小正方体我们可以看作一个“一”, 10个一组成一条——也就是一个“十”, 10个十组成一片——也就是一个“百”,10个百组成一个大正方体——也就是一个“千”。
师:我们再来数一数,这样的大正方体里有几片?一片中有几条?一条中有几个?
也就是说一千里有10个百,一百里有10个十,十里有10个一。
练习一,快速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数,汇报)
③报数游戏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和正方体认识了“千”,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报数游戏。
同桌交替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八百九十五。(课件演示八百八十九后一个数是八百九十)
每组第一名同学从八百九十六开始向后依次报数。(课件再次演示八百九十九后一个数是九百。)
全班接龙数,数到一千。
除了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十个十个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3.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了999再添1就是一千,还知道10个一百就是一千、一千里有10个一百。那“一千”究竟有多少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计数器和正方体模型从不同角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通过分段数数结合计数器演示,突破数数时的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如数的方式单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方式不够突出,时间的安排也不够紧凑……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不断改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钟面教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挂图出示:钟面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引导学生从1开始依次数出12个大格。学生数好后板书:12个)
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板书: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板书:5个)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
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1大格,也就是1小时。
(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提问: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走到7呢?
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时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2时和5时)
小结: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6、认识分。
讲述:分针走1小格是1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针是怎样走1小格的。
这个绿色部分表示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
提问:走这样的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7小格呢?
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教师用实物钟演示并提问: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少分?再走3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
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分针从12出发,分别拨出10分,25分)
小结:要知道走了几分钟,要看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几小格就是几分。
7、认识时、分的进率。
在钟面上分针走了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60个小格。)因此,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时=60分
8、感受1分钟。
过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大家做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
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同学们分别数个数。
做“想想做做”第5题,了解有多少同学能在1分钟内完成。
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
追问:你觉得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小时。
过渡: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做“想想做做”第7题。一节课时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评价设计
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归纳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3.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发现。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学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感性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感受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到底它们身上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使他们有了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体探索,合作研究。
1.讨论交流。
(1)你们已经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
(2)你能分别指指它们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吗?(指名完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合理确定教学起点;小组交流,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2.研究长方形边的特征。
(1)你能说说长方形四条边的长短关系吗?
(2).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请你观察并大胆预测一下长方形的两条长的长短有什么关系?两条宽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的两条长和两条宽也是相对的,也叫做对边。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呢?
【设计意图:学生大胆预测长方形的边的特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操作体验。】
3.研究长方形角的特征。
(1)长方形边的特征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角有什么特征呢? 如何验证呢?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等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正方形角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现在请你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的方法同桌合作研究正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
(2)谁能来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研究结果?
其实不但我们验证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验证,证明所有的长方形都具有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亲自动手用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并找到了正方形不同于长方形的特征,做到了学以致用,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拉一拉”游戏。
.(拉成长方形)这是什么形?为什么是长方形?
.(拉成梯形)这是长方形吗?为什么不是?怎样做就变成长方形了?请你来试一试。
.(拉成长方形)怎样把它变成正方形呢?谁能来试一试?
.(拉成正方形)怎样把它变成长方形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设计意图:通过做小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记忆。】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选一选(课件展示)。
(2)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特征,会画长方形、正方形吗?
(分层要求:可以在方格中画,也可以在空白的作业纸中画)
(3)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不同材料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考察不同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掌握情况,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课后4人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长方形、正方形。组长记录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是由哪几号图形拼成的?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动手操作,使学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且再次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五、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做了哪些活动?
2.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做的活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为以后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观察和讨论,学生会整理简单的数据。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填写。
教学重点:
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及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学习用品(多种)、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进入角色
1.先看我们学校的男、女生人数及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投影出示)
2.动手计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学生总数,算出后填人表内。
3.进行小组比赛,算出全校的学生总人数。 (每个小组以2人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总人数。不事先指定,由学生自发上来书写答案,快而对者为优胜者)。
二、自学例1,指名解释
1.仔细观察画面的意图并设问:
(1)画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正”字来记数?
(3)“正”字的数据转换用的乘法口诀是哪几句?
2.依照要求,填人数据。
(1)看仔细,填正确,把数字填上去以前应当先再次看一遍数据是否正确。
(2)先请中等学生说出最多、最少的车属哪类车。
(3)平均每分钟开过多少辆?
三、设计活动,选出队长
1.教师布置去林场帮助植树,分男、女生两个队;要选出男生和女生中各2名队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教室里当场投票) 男生面向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女生背朝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其余同学都作记录。
2.选出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表示决心,其余同学拍手表示祝贺。并且教师在最后予以小结。类似这样的选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
1.做第“练一练”中的第一题。
(1)先明事,再理数。 试问有几种学习用品?
(2)先检查,再填数。
2.补充本小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表。 (以小小组为宜)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是从生活中引人的好方法,必须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第42页内容
教法设计: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学习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出示目标: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三、自学指导:
打开数学课本42页,看图,看文字并思考: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怎样列式解答呢?
4、为什么用除法?
5、解答正确吗?
(5分钟后进行检查自学效果)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老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下面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检测环节:
出示主题图
提问:(1)找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要求声音响亮,其余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举手更正。)
(2)2名学生板演,完成P42页“想一想”指名学生板演。
(3)2名同学板演43页练习九第1题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下面的.学生坐姿端正。)
五 、后教
1、请学生上台更正,并指出对错。
2、合作提升
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一说。
七、当堂训练
必做题:1、
÷ =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表示( )里面有( )
每份是( )。 个( )。
2、63÷7= 56÷8= 72÷9=
口诀: 口诀: 口诀:
2、一根28米
长的绳子,每7米截成一段,可以分成几段?
3、一本书玲玲看了8天,共看了72页,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选做题:小明和8个同学去公园玩,买门票花了72元,一张门票多少元?
八、抽查清
完成课本P43页第4题。
九、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练习九第6、8、9题。
选做题:课本练习九第5、7题。
十、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6÷8=7(个)
口答: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与难点: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20=6+29=83-30=56-8=
2.口答:
(1)13个十是,25个百是()。
(2)7000里面有()个千。
(3)130里面有()个十。
(4)4000里面有()个百。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教学教材第95页例11。
(1)“五一”假期里,很多商场的家电都推出特价优惠活动了,爷爷去买了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
同学们看到这条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电视和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冰箱比电视贵多少元?
(2)你能解决问题吗?
(3)学生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1000+20xx=
(4)怎样计算1000+20xx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
从1+2=3想出1000+20xx=3000。
(5)方法优化。
有的同学也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也由1+2=3想出了1000+20xx=3000。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6)另外一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算法,说说各自怎样想的。
2.教学教材第95页例12。
(1)组织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让学生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80+50=130-50=
学生交流算法。
80+50=
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是130。
先算8+5=13,再在13后面补一个0,就是130。
130-50=
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8个十是80。
由13-5=8,再在8后面补一个0,就是80。
3.讨论:对整百、整千数怎样进行加减计算?
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它们看成几个百、几个千来加或减。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2.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虽然各组获得的分数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师为你们骄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争做小组中最受欢迎的人!有信心吗?我期待着你的进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6个草莓 7个草莓 几个一份
每2个一盘 每2个一盘 分的结果 分了3盘,正好分完 算式表达 6÷2=3(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评。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二)填一填:( )÷6=7??
1.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五、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法简介: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22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理念与策略: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表动,因此把例1和例2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老师这有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是不是3盘呢?请两个同学们到前面来摆一摆。(一人摆盘子一人摆草莓)同学们仔细看看摆对了没有。
问: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摆完了吗?
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6÷2=3(盘)
教师:你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呢?
谁能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这道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是什么,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被除数除数商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现在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怎样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草莓按题目的要求来摆一摆,明白了吗?开始
学生活动,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摆一摆。
问:这两位同学是这样摆的,你们同意吗?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还剩一个草莓。
板书:摆3盘,还剩1个。
教师: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草莓没有再继续摆呢?它够不够再摆一盘?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请同学们把草莓和盘子放进抽屉里。
比较一下这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正好摆完,第二次还剩一个)
揭示课题: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全班齐读课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像这样摆可以怎样写算式呢?
生:7÷2=3(盘)1(个)
你用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剩的1个)学生边说教师完成板书。
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谁来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
还剩下的1个草莓,这个省略号后面的1就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就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道除法算式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你们会读吗?一起来试一试。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7、2、3分别叫做什么?课件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面蕴藏着许多奥秘,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它。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同学们请看,这些小朋友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课件出示情境图)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根如果有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
课件演示:
8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10根、11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分别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2.组织交流。
9根小棒摆出了怎样的结果?10根、11根、12根呢?
现在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的结果吗?一起来试试!
13根小棒能白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
同样的方法完成14根、15根的算式。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余数是哪些数?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数?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数?追问:余数可能是4吗?为什么?
利用课件演示16根小棒:如果余数是4,这4根小棒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那余数不能是4,那余数可不可以比4大?比如说剩下5根,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演示17根小棒:咱们一起来看看,如果剩下5根,其中的4根小棒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那么余数是几?余数是1如果剩下6根小棒再摆一个正方形,余数是几?那剩下7个小棒再摆一个正方形,余数是几?
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不断地重复出现。根据你们的意见,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怎样呢?(余数只能比除数小。)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1页的做一做。
如果还是用这些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2、抢答: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
师:现在不摆小棒,给你一道这样的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哪些?你是怎样想的?
3、我会选:下面的算式中,余数可能是答案中的那一个?
A、8 B、9 C、6 小结: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总是比余数大。下面这些算式中,除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
A、8 B、4 C、3 D、5 小结: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总是比余数大。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总结: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能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上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确定方向的过程中,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
3.能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用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上课前: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成语?谁来说一说?生踊跃发言。
一、先学探究:
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你知道四面是哪四面吗?(东、南、西、北)
出示例题的部分图(人民桥、超市、公园、体育场先不出现)
谁来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绘制平面图时,我们通常按照什么规定来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答,师指。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出现超市)提问: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东北面)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
谁还会说一说的?
也就是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
(出现公园)提问: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为什么?(西南面,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南)面
(出现体育场和人民桥)提问:它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指名答。(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什么,再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在学校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同桌相互说说它的位置。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
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怎样来辨认方向?(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看指南针)考一考大家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着哪?(南面)
这就是一个指南针的图,你能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吗?打开书P2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名汇报,集体校对。说说是怎么填的。
介绍一些有关指南针的小知识。
小结: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和辉煌,祖国的未来要靠谁?所以,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开始努力,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2、“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小动物们刚刚参加完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现在要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在书上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让学生上台指一指。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下面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美丽的青山乡去看看,告诉你们吧,青山乡不仅美丽,还是一个水果之乡呢,想不想去看看?
(出现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排列在一边。)有哪些水果?指名答。
这些水果都是种在水库的四周的,你能根据老师的提醒,帮它们找到各自种植
的地方吗?
师: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桃园在水库的北面;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
梨园就种在水库的这个方向,你知道梨园在水库的哪一面吗?
指名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轻松一下,来玩个游戏,你能很快画出棋子跳到什么地方吗?自己画一画。集体交流。
5、动手做
认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我们已经能够在平面图上熟悉地认识了8个方向,在现实生活中这8个方向你们也能认识吗?
请小朋友们面朝教室的北面站好,并让方向板上的北对着教室的北面。根据老师说的方向, 指一指。
师:教室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平面图中怎样记住这八个方向?实际生活中怎么辨认这八个方向?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4页例1看情境图和下面的计算方法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重点看下面的三种计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计算方法 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2、再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 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3、最后再看绿衣服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第6页第1题)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看谁做题最认真①指2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②师巡视发现其他学生的错误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1)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列正确的举手?认为22+21=43(人)43-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2)认为22+21=43(人) 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 求出的是什么?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与第一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认为得数正确的举手?认为单位名称正确的举手?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计算的都很正确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男女生比赛看谁能快速、正确地列式计算比谁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台微波炉卖出18台又运来28台现在有多少台?(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参加歌唱比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歌唱比赛?(3)同学们做黄花35朵红花20朵送给二(2)班28朵还剩多少朵?
1、师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赛、开火车比赛2、形式分必答、抢答······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八、当堂作业(练一练)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1、小红家有公鸡25只母鸡17只卖了20只还剩几只鸡?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队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
练习:教科书第6页1、2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 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是平均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每人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除字,然后组内互查,帮助写错的订正。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3 )支竹笋。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读作:12除以4等于3。你能结合题目说一说12、4、3各自代表的含义吗?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12÷4=3。
2、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12代表12支竹笋,4代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3代表每盘放3个
师:那12个苹果,平均分成4盘,每盘三个,用算式怎么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发现:把12个东西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师:那15÷5=3 表示什么含义呢?
师: 你能编一个用12÷4=3计算的题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10及练习十八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并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现实情境为基础,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体验近似数的特点,并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谁能起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最好是用上一些数据。
刚才你们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课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20个班级,学生700多名,教职工大概70人。
问:你能猜猜我们学校的这些信息的准确数据是多少吗?
生猜。
老师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们学校有21个班级,学生713名,教职工74名。
2、观察数据、比较
用小黑板或者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观察这两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两组数据很接近)
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答案:(它们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很联系?)
师:看来数字里面还有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字。
(设计意图;介绍自己的学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两组数据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感知近似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出示例10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预设小组汇报结果: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1500是1560的近似数
师:你认为那个数好记呢?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整百数。
汇报交流:都觉得1500更容易记住
出示例10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预设回答: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这两个数都是1000的近似数,哪个更好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比较哪个数更容易接近准确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生讨论交流)
板书: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问: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近似数?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3、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恰当选用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1)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
(2)每台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元。
(3)这个果园有597棵苹果树,约是()棵。
(4)这个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辆。
2、下面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1)小明身高约140厘米,体重35千克。
(2)二年级二班有56人,全校约有800人。
(3)大天鹅可以飞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入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并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板书设计
近似数
1500是1560的近似数
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近似数更容易记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及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体力能力。
解决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快乐,体会数学价值。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猴山上的桃熟了,大猴和小猴采了一些桃,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不过小猴说去了要能帮它解决实际问题,你们看行吗?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题
①揭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②提问:怎样才能求出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③引导:从问题想起。
④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列式解答后再进行交流。
⑤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2×3=36(个)
36+6=42(个)
⑥回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几步计算?
板书课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2)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呢?第二步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反馈后教师板书:
12×3=36(个)
36-6=30(个)
强调: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要先算出什么?
(3)比较:解答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小组讨论后在班上交流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独自计算,再与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练习。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谈话:今天解决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两步计算,关键是要确定先算什么。
五、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后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页主图、第60页例1、第64页第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分物时存在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
初步感知“余数”;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
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
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资源:PPT、小棒、学具片
教学内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属于整除类,表内除法涉及此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是有余数的除法内容。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表内除法学完后不久,教材编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单元。
教材第59页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起到了四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便于师生操作,引入新课,三是让学生关注能摆几个图形,发现还剩几根小棒,四是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供示范,积累活动经验。
教材第60页例题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草莓分得的结果的对比,一个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第一个对比是理解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基础。
教材第60页做一做和第64页第2题,都便于学生操作、填空、用除法算式表示,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表内除法,对除法的本质“平均分”理解深刻,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能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准确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熟练进行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也能熟练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物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平均分物后有剩余”的现象,会造成学生对除法本质理解的认知冲突,认为这样的情况不能用除法表示。解开学生的困惑,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平均分物物后有剩余”的正常现象,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实现象,从而理解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以及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实施过程:
一、操作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用小棒摆图形活动。
(1)教师用12根小棒先摆一个正方形,再连续摆两个正方形,让学生表述教师的操作过程,并用除法算式表示,板书:12÷4=3。
(2)PPT:
学生独立操作,表述。
(3)PPT演示学生交流汇报操作结果。(分三栏,图文结合展示)
2. 揭示课题。
(1)对比:教师摆小棒的结果和学生摆小棒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老师摆完图形后,没有剩余的小棒;我们摆完图形后,有剩余的小棒。
(2)提点: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表示,那么,这叫有什么的除法呢?
学生:有剩余的除法。
(3)教师板书:有剩余的除法(后面会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操作对比,学习例1
1.对比平均分草莓的结果。
(1)PPT演示: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学生表述平均分过程和结果,并用除法算式表示:6÷2=3(盘)
(2)PPT出示: 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片代替草莓独立操作。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依言用学具片代替草莓摆一摆。
PPT演示: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3)对比:两次分草莓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强调“正好摆完”,演示强调“还剩余的1个草莓”:
提问:剩下的1个草莓还可以摆一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强调:每2个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摆一盘。)
2.对比用除法横式表示分草莓的情况。
(1)结合第一次分草莓图,说说6÷2=3(盘)的含义。
(2)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点: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第二次分草莓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3)PPT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强调:六个圆点写在商后面格子的中间,再写“1(个)”。
板书:7÷2=3(盘)……1(个)
说说这个除法算式的含义。
(4)回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T揭示“余数”的名称,说说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余的部分,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学生尝试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6)PPT出示,对比表示两次分草莓情况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强调:余数的名称、余数的含义、商的单位、余数的单位
三、小结新知,提炼方法
1.PPT出示,回忆: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教师提点: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写法、读法。
2.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获得了这些知识呢?
提点:操作、观察、对比、交流。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逐题演示答案。
演示强调:2个2个地圈,竖着圈;3个3个地圈,横着圈;
演示强调:填空中的余数和算式中的余数一一对应出示;
演示强调:平均分铅笔和剩余铅笔的画法;
语言强调:商的单位和余数的单位的确定。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演示答案。
3. PPT出示:用小棒摆图形的现象,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7 ÷ 2 = 3(盘)……1(个)
︳
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经历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类推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4.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尤其是“0”的读、写。
教学难点:1000以内数中关于“0”的读、写。
教学用具:课件、学生用的练习纸、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预设:我知道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十10.
我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是十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我知道在数数时,数较小的数可以一个一个数,数较大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真棒,这些题大家能完成吗?(点击课件)
(一)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二)开火车完成
1. 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二、民主导学
1.数一数
师: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生猜测。)
师:大家猜了这么多书,到底准确有多少呢?我们怎么办啊?(数一数)
下面就在自己的学习单上用你自己的办法数一数吧!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拿着自己的练习纸在实物投影上汇报:我是这样数的,每一列有10个圆点,我一列一列的数,10、20、……100、110、120……200、210、220、230,后面还有5个点,合在一起是235,所以有235个圆点。
师:你数的真认真。你这样就是几个几个数的?(10个10个数)。谁还想说说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数的,每一列有10个圆点,我也是一列一列数的,数到100的圆点时圈成一圈,又数了100个圆点又圈成一圈,还剩下35个圆点,合在一起是235个圆点。
师:所以你这样的方法是几个几个数的?(一百一百数)同学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掌声鼓励!谁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表述一遍?
指生表述,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展示一百一百数的方法。
2.摆一摆
师:你还能用这样一百一百数的方法,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吗?(能)好,快用你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吧。摆好后和同桌交流。
生汇报:我是这样摆的,我的小棒每10根一捆,摆了10个十是100,又摆了10个十是200,接着摆出3个十,是30,最后摆5个一根,合在一起是235.
师再找一名学生汇报。
师点击课件,这就是235根小棒。那么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点击课件,二百三十五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指生回答。
3.拨一拨
回忆计数器的相关知识(数位、各个数位表示的含义、)
师:请大家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在任务单上的计数器上画出珠子,写出它的读作、写作。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展示拨珠的过程,(235有2个百,在百位数拨2个珠子,有3个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有5个一,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这就是235.)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练习纸。
师:他的回答清楚而完整,大家表扬他。
4.探究数字中带有0的读数和写数。
师:老师摆了这些小棒,它是多少呢?点击课件
生答:这些小棒由( )个百、( )个十组成,合起来是( ),读作( )。
师:在计数器上每一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写数字几,那么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我就表示成46,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不写0就变成了46,0必须占位。
师:看这组小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答:由( )个百、( )个一组成,合起来是( ),读作( )。
师:我又想偷懒了,在计数器上我就表示成32,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写0就变成数字32了,就不是302了,0也要占位。)
师:大家说的真好,这也是我们在写数时尤其要注意的,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一定要写0占位。
师: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这个0真淘气,一会读出来,一会不读,那到底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不读呢?请你多举出几个带0的数。
学生说数,教师随机有规律地板书。写出一些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
师: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0在末尾时就不读,0在中间时就读出零
教师把规律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真棒,把调皮的0在写作和读作中的难题都解决了,相信下面的题目都难不倒大家了。
三、检测导结
1.二年级的人数由2个百,9个十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2.读一读,写出下面各数。
3.读出下面各数
4.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连一连。
5.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不错,现在总结一下,你都收获了什么?
生答。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课下可以自己去发现,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大的数,期待大家的更好表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p29 例3,p30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4、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并理解应用两种平均分类型的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同时说说是怎么分组的?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出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信息,汇报结果。
(教师板书:共有15人在做游戏。)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一共有15人,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比较沟通。
(1)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与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发现这两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3.解决问题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5÷3=5(人) 15÷5=3(组)
师: 15÷3这个算式是在求哪个问题?你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学生讲述理由)
师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写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2)。
3.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
学生汇报。
[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探究,同时使学生熟悉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四、质疑问难: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教师也可补充提问:15人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4组吗?为什么?如果又来了2人,怎么办?让学生思考。]
五、课堂练习:
第29页“做一做”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1)题:出示做风车图,请学生说一说图意。个风车,5个同学,平均每人做几个?
列式计算:30÷5=6(个)
(2)题:有18棵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请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3)题:出示画片图
请学生说一说图意,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组) 18÷3=6(人) 18÷6=3(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
p42~p4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具:
卷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为止,我们学习了什么长度单位?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1)走一走: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与100米有多远。
(2)估一估:学生猜测一下,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多长时间
(3)想一想:1000米大约有多长
1000米=1千米字母表示式1000m=1km
(4)填一填: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小组交流,完成
(5)练一练
完成习题1、2、3题
①教师读题,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
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回答,认识了新单位:千米,千米可以用km表示。
1km=1000m1千米=1000米
(四)作业
随堂练习的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应用创新点
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正方体模型数的过程演示出来,通过“一拆一合”的演示过程,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拨计数器、数方块、数数活动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课教材中涉及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的之前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了解个位、十位、百位数位的含义、数位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对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一千”产生的过程,理解“千”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在拨数、数数等活动中,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句话,想请同学读一读(第一句……第二句……)这里有两个数字,你们找见了吗?(ppt)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把它在计数器上拨出来。(指名说说怎么拨的。个位上、十位上、百位上。)
师:这两个数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百以内的数相比怎么样?(生:大)那今天我们就通过数一数一课来认识比百更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2.新授
①拨计数器
师:老师先考考你们学过的内容,谁能在计数器上数出最大的一位数?在老师的计数器上数一数。(指名演示)
师:数对了吗?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拨的是几?怎么拨的?
现在老师请你给九添1.你能拨一拨吗?(一人拨解释添1是给个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师:其他同学你们想不想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先看清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拨完请你立刻坐端正。
指名演示:先拨出99,给个位添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也满十,向百位进1,所以给99添1是一百。
师:请你看看计数器上的这个数字,你认识吗?(课件出示999)
生:这个数是九百九十九,9个一,9个十和9个百合起来是九百九十九,
师:那给这个数再添上1是多少?请你先和同桌动手拨,再互相说一说怎么拨的?(同桌活动教师巡视。)两人汇报,一人拨,一人说。
小结:个位添上1之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也满了十,就需要向百位的前一位——千位进一。千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一个千。(课件演示同时板书)
②数正方体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请你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引导学生按条、按片地数)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这样一个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一千个)
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数的过程,这样的一个小正方体我们可以看作一个“一”, 10个一组成一条——也就是一个“十”, 10个十组成一片——也就是一个“百”,10个百组成一个大正方体——也就是一个“千”。
师:我们再来数一数,这样的大正方体里有几片?一片中有几条?一条中有几个?
也就是说一千里有10个百,一百里有10个十,十里有10个一。
练习一,快速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数,汇报)
③报数游戏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和正方体认识了“千”,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报数游戏。
同桌交替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八百九十五。(课件演示八百八十九后一个数是八百九十)
每组第一名同学从八百九十六开始向后依次报数。(课件再次演示八百九十九后一个数是九百。)
全班接龙数,数到一千。
除了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十个十个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3.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知道了999再添1就是一千,还知道10个一百就是一千、一千里有10个一百。那“一千”究竟有多少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计数器和正方体模型从不同角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个、十、百、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通过分段数数结合计数器演示,突破数数时的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本节课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如数的方式单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方式不够突出,时间的安排也不够紧凑……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不断改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
本节课是“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
从复杂的图案中确定基本图形是本节课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复习环节除了复习三种图形的运动外还通过追问“可以看作由哪个图形经过平移形成了这个图案呢?”初步感知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在此基础上,在欣赏、分析老师出示的四个图案的过程中,认识基本图形并通过在学具中找出基本图形和在图形运动前先让基本图形重合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基本图形的概念。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观察图案寻找基本图形后想象这个图案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哪种图形的运动形成的;第二,在学生利用基本图形经过图形运动形成四个图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相同的图案,在学生熟悉了这四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后,通过创设“利用基本图形和图形的运动自己设计图案”这一活动,既可以进一步使得学生熟悉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运动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第三,创设利用组成的图案作基本图形,并用这些基本图形经过图形的运动组成更大的图案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学科内不同知识的综合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可以既可以联系不同学科知识也可以联系本学科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图形的运动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综合起来,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联系不同章节知识的学习习惯。
4、注重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通过欣赏和动手创作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并不难,教学中通过教师追问“以前我们只知道它们很漂亮,现在你能用数学的眼睛去分析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美丽吗?”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的美而且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次执教过程中需要调整。
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在利用“旋转”这一图形的运动时会遇到困难,但课上学生明显在运用“轴对称”这一知识上出现了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引导学生经历翻转的活动或者通过课件直观演示都会降低认知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轴对称”这一图形的运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到了,柳树醒了,各种鲜花盛开,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园。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生①:1/5 生②:2/4 生③:3/3
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4.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5.完成“做一做”第1题。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6.练习:“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师:一共有几片枫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可能3个3个地数,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是平均分吗?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二、自主探索,辨析平均分
1.谈话引出例2。
师:我们刚刚帮助二(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① 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 操作: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 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酸奶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2.练习二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课件演示验证。
3.练习二第3题。
(1) 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 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 课件演示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
四、归纳总结,回味平均分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平均 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把6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小动物们正在玩跷跷板呢!
课件出示
师:小老虎和小松鼠怎么呢?
生:小老虎太重了,小松鼠又太轻了,小松鼠怎么也把小老虎翘不动!
师:那小乌龟和小刺猬呢?
生:他们差不多重,玩得可好呢
师:其实不仅小动物们有轻有重,所有的物体都有轻有重,让我们到超市看看吧
课件出示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5个苹果1千克
生:玉米高钙饼干110克
生:大瓶洗衣液5千克。……
师:物体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质量,这里用到了哪些质量单位
生:克与千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质量单位吗?
生:两,斤,公斤
师:对,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斤、两、公斤,为了便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克与千克”
师:关于克与千克,你们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
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
1:1克与1千克分别有多重?
2、1克与1千克的关系?
3、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克做单位,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
4、称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工具,如何称物体的重量?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出发,去展开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小动物跷跷板的活动场景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小老虎和小松鼠跷跷板怎么也翘不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因为小老虎太重小松鼠太轻,从而它们无法玩跷跷板的游戏,而小刺猬和小乌龟重量差不多所以可以很好的玩游戏,从而揭示不仅动物有轻有重,所有的物品都有重量。以超市的场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观察到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水到渠成的揭示今天学习的内容——克与千克。教师让学生说说想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课之始清楚明晰学习目标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情境中激趣,在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二:亲身实践,体验探究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师:要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生:看商品的标签
生:用手掂一掂
请小组内把这些物品拿在手中掂一掂,再看看标签,请生汇报,你掂的物品有多重,有什么感觉?
生:我掂的是一包菊花茶,有15克,感觉很轻( 生汇报略)
师小结:对,它们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师板书克 g)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克作单位的物体?
生举例
(2)掂一掂,感知1克
每两个同学手中就放一个2分硬币,请大家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看。互相说说什么感觉?生:很轻
师:噢,很轻,怎样个轻法?
生(像羽毛一样,特别轻,几乎没感觉)
师:告诉大家,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板书:1克(1g)。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概念
记住1克有多重了吗?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生举例:一张学具盒中的纸,一块小海绵,2个图钉等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这个装满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师:你取出了几粒黄豆,你怎么判断它重1克?
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方法?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2分的硬币做标准进行掂量,那怎么准确的知道几粒黄豆就是1克呢?生: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掂一掂,要知道具体的重量我们可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常用天平。
课件出示并播放声音:这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这是1克的砝码,最重的砝码有100克
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课件演示利用天平乘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师:瞧,7颗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同学取出1克的黄豆掂一掂。
师:很好,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到1可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请学生完成书中的做一做,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你知道10克有多重吗?
生:10克应该有10枚2分硬币那么重
师:说得非常正确,你很善于思考,请每各小组把10枚2分硬币合起来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0克有多重?
师:现在我们采用看包装袋上标签的方法,找一找你的学具中的物品哪些以克为单位,重多少,互相掂一掂,说一说。(生活动,感知一克和几克)
指名说,一个果冻25克,一根火腿肠重50克,一袋方便面中100克,一袋牛奶重250克,一袋盐重500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要知道物体的重量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渗透着对学生认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1克的重量时,让学生用手掂,再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它的重量,并要求学生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深度体验,在学生对1克有所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学生在学具中找1克的物体,在让学生取出1克黄豆时,学生可以用掂的方法,但为了精确,引出了称比较轻的'物体的天平,秤出了1克黄豆让学生再次掂量,并感受1克的黄豆有几颗,学生在充分感受1克有多重的情况下可以信信心满满的做“做一做”。在对生活中以克为单位的物体的掂量中,丰富学生的认知与感性认识,为学生很好的估测物体的重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枚2分的硬币,学具中1克的物体,1克的黄豆,学生多次掂量感受1克的重量,丰富的素材充足的时空使学生的体验深刻而丰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水果图、正方形、星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
东东想请你们去参加动物王国的联欢会瞧
小熊、小猴、小熊、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你们呢!(电脑出示三排小动物)第一行: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摆呢?由学生来摆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探索新知
2、同桌讨论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排列?提问说排法。
3、排一排
找4个同学上来排队总结:(循环排列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规律
而且有许多规律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更美丽、更复杂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认识规律
同桌讨论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排列?提问说排法
三、探索规律
1、欣赏主题图感知规律
(出示课件2)
最近小东家装修了新房子想请大家去做客
你们愿意吗?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下小东设计的墙壁装修图他设计的图案既美观又有规律可我总觉得乱七八糟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观察一下
想想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到底有什么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谁愿意来说说你们小组找出了什么样的规律?
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观察出一些规律可有些同学却很迷茫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幅画面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3、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现后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同时引导学生斜着看图有什么特征?
师生小结:大家都发现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往后移动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排列的规律我们班的同学真棒!同样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了不同的规律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
4、地板砖的规律、巩固认知
小东家的地板砖更漂亮
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板砖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出示出地板砖的图样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图形再看看每行颜色的排列顺序
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循环规律?
②汇报规律
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每次都是怎么变的?
④小结:哦!难怪小东家的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四、运用规律
2、画一画:练习课本115页练习
3、找一找: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图形?
五、欣赏规律
课件出示有规律的图片
六、做一做
七、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规律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
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出示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需要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
给这块手帕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或图案注意
设计的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请拿出学具袋
每个袋子中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图片
同学们要先想好怎样摆才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图片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九、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机动)
同学们设计得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吧!这是谁的能说说你设计的有哪些规律吗?
十、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虽然各组获得的分数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师为你们骄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争做小组中最受欢迎的人!有信心吗?我期待着你的进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师花瓣学具、小组探究单
课前准备: 课前小探究
问题:把22朵花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朵,还剩( )朵?你会用算式表示吗?你能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吗?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有余数除法名称及含义
1、情境引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花,我们一起去欣赏。 看,这是3片花瓣 的兰花,这是4片花瓣的花,有5片花瓣的,还有6瓣花,它们美吗?你最喜欢的是几瓣花?
2、动手操作。
现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 用你们拿到的12片花瓣拼一拼,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
3、学生汇报
预设1:我们把12片花瓣,每3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4朵花。
预设2:我们把12片花瓣,每6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预设3:我们把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2朵花。
追问:剩下能不能再拼一朵花?
预设4:我们把12片花瓣,每4片拼一朵花,最多可以拼3朵花。
4、结果分类。
学生反馈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平均分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不够分,还有剩余的情况。
5、尝试列式
预设:12除以5等于2,单位朵,余2,单位片。
师教学并板书(师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余数的除法。
6、理解含义
追问:1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商和余数都是2,但它们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预设:12片花瓣,每5片拼一朵花。可以拼成2朵,所以它的单位是朵。还剩余2瓣,所以它的单位是片。
(设计意图:以拼花和分花为主体,主要是想贴近生活,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我的数据“12片”,没有用教材中的6个草莓。因为12这个数据即可以被3、4、6整除而巩固了旧知,被5整除余2又延伸到了新课。)
二、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1、例题变式
如果增加一片,13片,还是每5片拼一朵,你说最多可以拼几朵?为什么?同桌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学生汇报。
2、小组合作
继续增加花瓣的数量,14 、15……20、30、100。最多可以拼几朵,还剩几片花瓣?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要求:
摆一摆:小组里,每人选一种,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将你的想法用算式的形式汇报给小组长。
写一写:小组长将组员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汇报。
对比观察除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除数都比余数大
……
追问:当除数是4,余数是?当除数是5时?除数是6时?
师小结: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把15朵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5÷4=3(朵)……3(朵)
追问:这里数字、单位都一样(3朵),意思一样吗?
(2)把16朵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6÷4=3(朵)……4(朵)
(3)把16朵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朵,还剩几朵?
16÷3=4(朵)……4(朵)
2、课前探究结合。
这个问题还记得吗?就是我们课前研究的问题,现在你再试试看,跟之前写的一样吗?
3、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
(1)师:如果我们只看这个算式,去掉这些数据,你知道这里余数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6=( )……( )
(2)如果我知道余数是5,商是2,你知道被除数吗?
( )÷6=( 2 )……( 5 )
四、全课总结师: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用途很广、作用真的很大,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后拓展
在算式( )÷6=★……★中,余数和商是相同的数,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它们有什么规律?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9~60有关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草莓图、小棒
一、激趣定标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 ÷ 2 = 3(盘)、、、、、、、1(个)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学情分析: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 500 - 400 20xx + 5000 300 + 50 8000-3000 4000 + 300 3500-500 600 + 7000 180 +200
800 + 900 4500 - 700 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
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
出示准确数。
2、送信:P84 第 4题
三、巩固练习
P83 2 题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P84 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