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合集)

时间:2019-05-12 23: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中信息窗1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一年级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青岛版教材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个信息窗学习的是图形的拼组。

教材编写的特点:

1、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以“制作保护牌”的情境图导入,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富有情趣,选取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换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从要想解决“怎样做一个长方形的牌子呢?”导入《认识长方形》,引导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2、重视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研究长方形的特点,教材提供了三种方法:方法一是通过折一折,得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方法二是通过量一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得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方法三是通过用三角板测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得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编排的意图是通过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做一做等动手操作活动积累数学经验,经过观察、比较、感知、抽象出长方形的特征,获取数学知识。教材练习部分,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设计了学生能亲自参与而且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观察、操作、游戏中丰富对图形的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教材中的拼组活动,练习题中的七巧板拼图,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等都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可以说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

《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借助观察、操作,初步了解、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并初步学习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

2、在实际操作、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力。

3、培养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 画长方形。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阳光明媚,花红柳绿的季节,也是人们外出郊游的最好时节。你喜欢郊游吗?

老师知道有些小朋友正在郊游,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原来他们担心花草被破坏,于是制做一些保护牌,提醒人们要爱护花草,保护环境呢。

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发现了吗?对就是“怎样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牌子呢?” 要想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牌子,首先要认识长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情境图引出怎样制作长方形的牌子,导入认识长方形。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合作探究

你认识长方形吗?你能说说长方形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交流:四条边,四个角

你知道长方形还有哪些特征吗?仔细观察、大胆猜一猜(学生可能说出两条长边、两条短边,有的说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或者有的学生能说出上下两条边相等……)

他们的说法究竟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设计意图:在探索长方形的特征前,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

(一)、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四条边,下面先验证长方形四条边有何特征。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四条边有何特征。用你们喜欢的方法,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用尺量的同学把量的数据记下来。

集体交流折一折的结果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说一说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教师结合课件小结 :

同学测量后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都是10厘米,左右两条边相等都是7厘米。同学们真棒!

在长方形中两条长边是相对的,两条短边也是相对的,我们把相对的两条边叫做对边,因此我们说:

长方形的第一个特征是“对边相等”。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二)、下面再接着研究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

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四个角,有什么方法能验证长方形的角是否是直角呢?(用三角尺的直角测量)

请小组合作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有何特征。先量一量再小组交流测量的结果。集体交流教师课件演示小结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另一个特征。

(三)、归纳总结:

我们把刚才探究的答案回顾并总结一下: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你记住了吗?(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的边、角的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更为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三、自主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1、2题。集体交流答案

完成综合练习第3题,请齐读题目要求,想一想以前学过在方格纸上画什么图形?结合画角的方法猜一猜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应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注意

1、一定要用尺子画。

2、长方形的边画在方格线上,角要在方格交叉点上。

学生完成练习后展示交流。

完成第4题,小组内先说一说,再画一画。

【设计意图: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填一填”、“画一画”的分层练习,从简单的填一填,画一画到画出占用格数相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对长方形的认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请问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

同学们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知道了长方形有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大家今天的表现真棒。同学们帮助小朋友解决了制作环境保护牌的难题,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人人争做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乡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验证、推理等活动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及空间观念。】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72—73页)。

2、教材编写特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为此,不论实验教材还是传统教材都是通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而引入(拓展)其他平面图形的学习。但新课标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在具体安排这块学习内容时,却有如下几点明显的不同:①关注学生认知规律特点:感知整体——深入剖析、特征建构——分析应用。如分阶段安排:一年级先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二年级再深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探索;②关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有机联系,同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强化对比感知。如:本册教材就安排在同一课时学习两种图形特征。二者同时学习,不仅需要解决特征认识问题,其实更主要的是关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整理与建构。这也是符合及时强化的学习心理要求的。这种变化及安排蕴含着如下几方面意图:①加强学生知识结构建构的质量。同一堂课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特征,能够给学生一种整体印象,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比分析,及时区分其各异特点,而完善其认知结构。②关注教学思考,教学思想的渗入教育。本节课看似研究两种图形的特征及关系,但如何有效组织学生探索认识,要求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对比分析、概括总结。在这种探索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数学学习方法,体验一种实验、解决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学习方法迁移(策略),加强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培养。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我的思考

本节课的设计要在充分把握教材设计意图基础上,考虑如下问题:

(1)、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即学生现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水平何在?因为,学生已接触并初步认识长、正方形。虽说第一次学习目标定位是辨认两种图形,关注整体把握。但现实学生已把握到什么程度?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边、角关系)了解多少?应该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环节安排中考虑要素之一。

(2)、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强化数学学习能力(方法)训练与培养?施用“动手实验,合作探索”学习方式,是对本课的组织要求之一。要强化实践探索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这就对教学设计的策略选择要求颇高。(3)、如何突破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认知?有关二者的特征认识,显然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理清二者关系,提升知识结构水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设计中的精心之笔、倾力之作。

二、学生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对主体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观察力、探索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喜好动手操作,对于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事物易感兴趣。本节课设计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其中既有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手脑并用,既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体验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法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其易于演示的特点化难为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观察图形、总结归纳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体验、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试一试,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三、练一练,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四、说一说,总结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沙滩上,积木走过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判断它的形状。认一认并进行分类。

2、寻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由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板书课题。

1、动手操作,探究边、角的特征。

(1)用小棒自主探索拼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2)、学生投影演示所拼图形,说出拼摆之前是怎样想的?选小棒有什么要求?

在介绍中,通过对话出示“对边”介绍“长”、“宽”、“边长”。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电脑出示填空:长方形的对边,正方形的四条边。(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角的特征。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等方法验证对相同角是什么角的猜测。做好发现记录。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电脑出示填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感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①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彩色长方形纸,露出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 ②拉一拉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变化: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③想一想:

为什么一会儿是长方形,一会儿是正方形,一会儿又变成长方形了呢?(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要求:画得精细,位置摆放适中,设计美观。①按要求画。

画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②剪下来,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③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④试试剩下的部分至少还能折出几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吗?

2、给小动物排队。

36个小动物要举行广播操比赛,它们要排一个整齐的队形,给他们一个建议吧。在方格纸中画下来。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新认识?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已经有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用积木走路留下的痕迹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心理放松、自由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

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让学生自主进行拼摆活动,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去回顾、思考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基本知识。

学生已对长方形长、短边有初步认知。为此,应及时引导学生建立长、宽的概念。

二年级小朋友进行探究学习,主要是一种探究意识、习惯方法的培养。此时老师不可太放,任由学生去探。为此,我为学生明确指出探究主题及方法揭示。目的是为促成学生探索行为及行为习惯培养。

生动活泼又简便易行的小游戏,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进一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审美情趣。

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通过给小动物排队这个实践活动进一步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动脑、动手中主动运用所发现的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收获,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发展。2分 3分 3分 5分 5分 1分 2分 5分 7分 3分 4分 点评:

学习几何图形,对低年级同学来讲是较困难的。为此,鼓励并创设学生参与活动机会,是重要的教学组织策略。李老师在本次预案的设计重点力破学生探究活动绩效性及时间控制问题。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的:

1、针对性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考。如何让学生直面长方形、正方形新的学习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选择点。一般设计,往往是让学生“认图”入课。这样,学生第一关注点时,发现所学内容已学习过,便会对后续探索的希望与热情启而不发,动力不足的。为此,让学生在一定学习情境中自然产生或由教师适时引拨新的认识点?会激发学生探求的渴望与激情。预设中,以让学生自主选“棒”拼长方形、正方形引课。

此意:①让学生动手,迎合小朋友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②学生独立操作,必将促使他调动原有认知,考虑什么样图形才是长方形、正方形?③为后续交流埋下时机伏笔。是后续师生交流的“话柄”生长点。④过程中势必充分暴露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现状,是李老师后续组织教学的观察点。

2、本课设计主要着眼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关系的整体入手组织教学环节。从最初的摆图形,说基本特征开始,主要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四条、四边”特点关注,这已渗入了二者的共性认识。其次在内容的主探究中,将二者同时以问题呈现,学生边探索长方形,又探索正方形。无意识中,加强学生对二者关系进行自我对比感知,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索实践感悟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提炼知识的本领,形成整体的能力。

3、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李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路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嫩个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难点:

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春游吗?我们将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春游的路线。板书:认识路线。

二探索新知。

(一)示春游路线图。

教师由简单介绍图中要进行的军事活动开始,直至讲到营地进行野炊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想按照这条路线图向大家介绍我们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介绍路线图。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你喜欢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在倾听中交流、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接龙游戏。

1游戏规则:每人说出从起点到某一地点的方向,前一位同学的终点就是后一位同学的起点。

2指名表演接龙游戏。师某某同学把我们带到了营地,这里的风景怎样呢?

三、练一练。

1辨认营地周围环境的方位。出示营地方位图:

(1)二年级和三年纪的营地分别在指挥中心的什么地方?

(2)三年级的同学要到小山坡上放风筝,他们可以怎么走?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认识返回路线。

(1)小组内介绍返回路线。

(2)指名介绍返回路线。

3认识学生的回家路线。

出示本班四位同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

(1)想一想,他们四人回家分别可以怎么走?

(2)小飞同学回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五、反思:

第四篇:长方形与正方形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长方形与正方形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72页 长方形与正方形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本节课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通过把信纸放在信封里“推一推,拉一拉”这个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区别。本节课目的是通过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他们可以用直尺量,或用对折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探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时,往往自进行横竖对折,就认为四边相等了。陶气的操作,提示了在折一折中只有说明正方形的邻边相等,才能推出四边相等。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通过想一想使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本节课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试图把抽象的知识活动化、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设计活动要尽量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探索知识。

本节课,孩子们可能会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稍感困惑,要把这个知识点分析透彻,不要囫囵吞枣、模棱两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3、通过“拉一拉”等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对称美。

学具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的信封;三角尺、直尺、剪刀等;装有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及边角料的若干信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课件出示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你还认识他们吗?(认识)你能说出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吗?

(生很容易就找出来。)

师:这些朋友我们以前只是认识,想不想深入地了解它们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它们,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谁最愿意开动脑筋。

[设计意图:用旧知识迁移,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及一些边角料的信封。

[设计意图:在动手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探索意识,获取本节课所要学到的知识。]

1.探索二者的特征(15分钟)

师:让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内先研究一下用什么方法,然后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在小组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快乐。]

(学生进行活动,非常认真、热烈,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研究得非常认真,相信一定有了结果,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们小组是用尺子量的,量的结果是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师: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我们可以说„„

生2:(抢着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

生3:我们小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

师:你能上来边说边演示吗?

生3:(大声)能!

生3:先把正方形沿中间这条斜着的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横着对折,上下重叠,竖着对折,左右重叠,这说明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师:你的方法真好。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4:笑笑在用三角尺量角,我们也用三角尺量出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屏幕,你能填上去吗?

(课件出示“填一填”的内容,学生一起填,大声说出来。)

(反思课堂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又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要小组合作,又要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自己探究,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游戏(5分钟)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同桌合作,一个说图形的名称,一个蒙住眼睛在信封里摸图形,然后同桌互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游戏。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下面请大家用一些边角料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10分钟)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活泼又简单的小游戏,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

师:大家的作品合格吗?我们怎么检验一下?

生1:用三角尺量一量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生2:我觉着不用量,折折就行了。

生3:(非常着急)不行,如果角不是直角,只折是检查不出来的。

生4:我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准确。我们既要量,也要折。量一量角,折一折边。

师:你能演示一下吗?

(学生上台演示。)

师:真不错!同学们能够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制作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反思巩固练习,立足于基础,力求变化。通过游戏、小制作,使学生在创造性的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以及创新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5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

师:这个信封里装着一张彩色纸,你猜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到底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请仔细观察。

(师把彩色纸拉出一部分。性急的同学喊道:长方形。师继续拉。)

生:长方形、正方形。(声音不一。)

(师继续慢慢拉,学生的答案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徘徊。师把彩纸全部拉出。)

生:(齐声高呼)长方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从刚才老师的拉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形中有正方形。

生:不对!正方形中有长方形。

生:不对!还是长方形中有正方形。

(学生争论起来。)

师:同学们想一想,长方形的特点是„„

生:对边相等。

师:那么,正方形是不是对边相等呢?

(学生若有所思:是这样的。)

师:所以呀,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学生恍然大悟。)

三、小结(3分钟)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和同桌的讨论中形成记忆,加深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 长方形与正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机会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精心组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篇:教学设计 长方形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长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

课件,剪刀,长方形纸片 一条绳 直角三角板 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先找一找藏在教室里的数学知识,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师:想一想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有四条边。

师:长方形的图形里藏着许多秘密,想不想发现它?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猜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猜想一下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1:长方形有4条边。

生2:长方形相对的边都相等。

生3: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生4:长方形有2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验证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长方形的了解,那么这些猜想究竟对不对呢?想不想亲自验证一下。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我想用剪刀剪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角。

生:我想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我想用小尺量一量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做法,先来看合作要求。幻灯出示合作要求。

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

(学生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出长方形对边相等,哪个小组同学愿意汇报。

生1:大家看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上下两条边是相等的。

生2: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长方形有4条边,有4个角。

生3:我是用小尺量一量的方法得出上下两边一样长,左右两边一样长。

生4:我是用直角三角板来验证4个角都是直角。

生5:我是用直尺先量出一个角得出结论是直角,然后对折再对折,这样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生6: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

(师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齐读: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三、认识长和宽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请你指出手中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节课,谁知道数学书给 他们起了什么名字?

师板书:长 宽

师:那它有几个长?几个宽?

师:请你指出教室里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学中做

(1)出示课件练习(说一说)

(2)出示页练一练(课件出示)

(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选图测量并记录

(学生活动,集体订正)

下载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教学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5页,例题,“想一想”,“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7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培养学生的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

    二年级数学下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例12、例13。 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3.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

    长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数学活......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 副本专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书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 P36页例题1 P37页想想做做2、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正定县南牛学区东杨庄小学张丽苹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描,分类的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