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那面人家 教学设计
《山那面人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城西教学部 涂 静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着重把握小说语言中弥漫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丽的地方色彩。
2.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析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介绍自己家乡的乡情乡俗,引发对湖湘文化、家乡文化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叙乡俗、抒乡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着重把握小说语言中弥漫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与鲜明的地方色彩。2.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析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极具地方色彩的语言,结合时代特点理解人物形象。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立波及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婚礼进行曲》,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婚礼的话题。展示西方、韩国、印度、维吾尔、回族、蒙古族、古代汉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婚礼的图片,揭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的道理,为后面讲解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关系做好铺垫。
二、复习检查
请一学生复述上节课所讲的故事情节。
三、品味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本文体现了周立波小说的几大特点:时代特点突出、地方色彩浓郁、人物个性鲜明。请同学们分成三个组,分别围绕这三大特色讨论探究。1.“时代特点”组
(1)根据查阅的资料,说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状况。(2)小说中哪些描写体现了这样的时代特征?
(3)小说描写了充满新生活情趣但也留有旧风俗痕迹的婚礼,歌颂了新人物、新时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新”在何处,哪些地方又留有旧风俗的痕迹。2.“地方色彩”组
(1)小说作者从湖南农民的口语中汲取“丰富的字汇,精妙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请你在文中找出几个这样的词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2)说说小说中引用 “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莫打我,回去吃口汁子又来”和“旧式婚姻不自由,女的哭来男的愁,哭得长江涨了水,愁得青山白了头”两段民谣的作用。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的民风习俗,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更在人们的岁时祭祀,婚丧嫁娶等民间礼俗中表现出来。说说文章展现了什么样的民风民俗。
3.“人物形象”组
(1)小说刻画了哪些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找出相关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2)找出文章几次描写姑娘们笑声的语句,说说这些笑声表现了姑娘们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二)各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总结。
1.“时代特点” 社会氛围:
青春,康健,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肥美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
家居摆设:
人们把一盏玻璃罩子煤油灯点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房里的陈设。床是旧床,帐子也不新;一个绣花的红缎子帐荫子也半新不旧。全部铺盖,只有两只枕头是新的。
堂屋上首放着扳桶、箩筐和晒簟,这些都是农业社里的东西。正当中的长方桌上,摆起两枝点亮的红烛。烛光里,还可以清楚地看见两只插了茶子花枝的瓷瓶。靠里边墙上挂一面五星红旗,贴一张毛主席肖像。
经济生活:
他支给邹家五块钱现款,叫他们连茶饭,带红纸红烛,带一切花销,就用这一些,免得变成超支户。
婚礼仪式:
仪式开始了,主婚人就位,带领大家,向国旗和毛主席像行了一个礼,又念了县长的证书,略讲了几句,退到一边,和社长坐在一条高凳上。
她从新蓝制服口袋里掏出一本红封面的小册子,摊给大家看一看,“我把劳动手册带来了。今天我有两千工分了。”“我不是来吃闲饭,依靠人的,我是过来劳动的。我在社里一定要好好生产,和他比赛。”
2.“地方色彩” 湖南方言:
不断纤(不停)、晓得(知道)、翡青(翠绿)、听壁脚(听私房话)、困(睡)、伢子(孩子)、汁子(乳汁)、脸模子(长相)、衣架子(身材)、堂客(妻子)、枯眉毛(皱眉头)、脑壳(头)„„
地方民谣:
“三岁伢子穿红鞋”增强小说的热闹、喜庆气氛;“旧式婚姻不自由”表现农民对农村过去包办婚姻的不满,对新式婚姻的渴望和向往。
民俗民风: 婚礼习俗:“哭嫁”、“送亲”、“婚礼”、“闹房”、“听壁脚”
居室文化:木格窗子上糊上了皮纸,当中贴着一个红纸剪的大字,四角是玲珑精巧的窗花,有鲤鱼、兰草,还有两只美丽的花瓶,花瓶旁边是两只壮猪。
【小结】“时代特点” 和“地方色彩”都属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暗示主题、渲染气氛、奠定作品基调、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小说情节发展。3.“人物形象”
新娘卜翠莲:
当新娘子端坐在床边上时,很大方,一点儿也没有害羞的样子。她很熟练的从嫂子怀里接过侄儿,搔他的胳肢,逗他笑,还抱出去操了一泡尿,又抱了回来。按一般常理来说,新娘子新到婆家都是羞涩的,但是这个新娘子却还能在众人面前给小侄儿把尿,留给人们落落大方的印象。在笔者看来,这里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新娘子其实也是紧张的,只是借小侄儿来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以缓解她自己的忐忑。不管怎么说,新娘子的形象还是自然得体的。这部分是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仪式开始了,大家要新娘子讲话,她虽说大方,也还是脸红了。本来机灵的她紧张极了,甚至讲错了话,把订婚说成了结婚,幸好大家只是善意地笑。最后,她掏出自己的劳动手册,表明自己不是来依靠人的。这一部分主要是语言和神态描写。至此,新娘子的淳朴能干,可爱大方的性格完全展现出来了,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新郎邹麦秋:
新郎邹麦秋着墨不多,前面大半篇内容都只是略略提及了他。但是新郎后面的“临阵逃跑”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原本模糊的新郎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身为婚礼主角的新郎,本应在婚礼中和大家喜庆,邹麦秋却是自己偷偷地溜出去看社里的红薯中烂了没有。这种憨直让人有点又爱又恨。这一情节让新郎热爱集体的个人形象跃然纸上。
乡长:
“乡长是一个一本正经的男子,听见人家讲笑话,他不笑,自己的话引得人笑了,他也不笑。”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不笑的乡长其实是个极其可爱的人,虽然自己没笑,却仍然是幽默诙谐的。他给大家讲哭嫁风俗,虽然自己没笑,却惹得墙外的姑娘们都哄笑起来。同时,从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是个不笑而笑的人。
一群姑娘:
从一开始踏上参加婚礼的路,那群姑娘就开始了笑。刚开始是嘻嘻哈哈的笑,后来索性笑疼了肚子蹲在了路旁。这些大方自然的笑闹,生动地体现了姑娘们天真活泼的性格。等到了新郎家的新房里,姑娘们又转为轻声地笑了。这里展示了姑娘们性格特征的另一面:羞涩。男客人落座后,她们又立刻一路笑声地哄出去了,带着天真的喜悦。本来以为她们已经离开,谁知道当乡长说起外乡有趣的哭嫁的风俗时,窗外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姑娘们的笑声。原来她们在练习听壁脚了!这一段则恰到好处地将姑娘们调皮狡黠的形象刻画出来。终于到了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了,姑娘们看着新娘子,咬着耳朵“低低地笑”;听新娘子讲话时,姑娘们又“吃吃地笑”,这些都是年轻姑娘们特有的举动,娇憨之态跃然纸上。最后,宾客都散去了,独留姑娘们在主人家笑闹,微风中还送来“一阵阵欢快的、放纵的笑闹声”。这贯穿全文的笑,将农村姑娘率真活泼、调皮朴实的性格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从描写内容看,有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四、总结课文 周立波的小说真正是益阳山乡风情和民俗的镜子,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益阳山乡的地理状貌,自然生态,风俗人情以及其它益阳文化的鲜明特色。读周立波的小说,如果读者是益阳人,即使远在天涯,也会好像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丘陵起伏的家乡山水之间,进入了处处乡音盈耳,翠竹森森,茶子花盛开的美妙的益阳世界。
五、布置作业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婚礼仪式是各不相同的,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婚礼形式。
第二篇:山那面人家教案
建议一 采用自主阅读法,课堂讨论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 本文通俗易懂,语言极富地方色彩,小说记叙的内容和描写的场景画面都是学生较熟悉的,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教学时可采用自主阅读法,让学生互动交流自主学习,自己来品味、感悟、表达。
2.第一课时,重点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课文脉络和大意。教师可简要介绍作者和他的写作风格,以及课文的时代背景;也可事先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周立波的资料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整理后在课堂进行介绍交流,比赛看谁的资料全面中肯。教师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层意。
3. 第二课时,重点赏析课文。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是本文的重要特点。要引导学生从小说表现的乡俗民情、大量使用的地方方言以及引用的民歌民谣等方面仔细体会。
作者从湖南农民的口语中汲取“丰富的字汇,精妙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教师可提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方言词语要做好记号,以备讨论时理解其含义,为分析作品特点打下基础。
4.课文通过描写山那面人家一对普通农民的婚礼,充分表现了湖南的民情风俗,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介绍自己家乡的乡情乡俗,引发对湖湘文化、家乡文化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叙乡俗、抒乡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5.建议教师搜集有关民情风俗的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示例:
一、查一查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立波及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比一比
1.学生课堂展示、介绍自己查阅的资料,比比看谁的资料更全面、精彩。2.教师适时总结归纳补充。
三、读一读
通过充分的阅读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根据情节的发展,划分小说的结构。3.简略谈谈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三、议一议
教师设疑导航,学生思考讨论:
1.小说刻画了哪些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2.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3.小说描写了充满新生活情趣但也留有旧风俗痕迹的婚礼,歌颂了新人物、新时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新”在何处,哪些地方又留有旧风俗的痕迹。
4.作者善于运用湖南方言,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课文中找出五个以上的方言词,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5.小说在姑娘们的笑声中开始,又在姑娘们的笑声中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说说小说中引用 “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莫打我,回去吃口汁子又来”和“旧式婚姻不自由,女的哭来男的愁,哭得长江涨了水,愁得青山白了头”两段民谣的作用。
7.小说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对婚姻制度的议论?你知道中国婚姻制度的变迁吗? 8.小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活气息浓郁的山乡风俗画。说说文章展现了什么样的民风民俗。你能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乡风民俗吗?
建议二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阅读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学习本文,可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揣摩小说富有个性、清新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进一步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文章的景物描写细致而充满乡土气息,可以通过扩展阅读周立波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小说的基本风格,加深对周立波作品的整体把握。
3.这篇文章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时代性,在今天的一些学生眼里,作品中一些人物的言行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是滑稽的,教学中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4.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婚礼仪式是各不相同的,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婚礼形式,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 示例:
一、了解背景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立波及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
1.把握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2.说说小说刻画了哪些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3.说说本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三、品味比较
1.找出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再读一读《山乡巨变》、《禾场上》中两段写景的文字,体会周立波小说细致而充满乡土气息的景物描写。
深夜凉如水。露水下在人的头发上,衣服上,手上和腿上,冰冷而潮润。各家都把凉床子搬进屋里去,关好门户,收拾睡了。田野里,在高低不一的、热热闹闹的蛙的合唱里,夹杂了几声落沙婆的幽远的、凄楚的啼声。(周立波《禾场上》)
节令是冬天,资江水落了。平静的河水清得发绿,清得可爱。一只横河划子装满了乘客,艄公左手挽桨,右手用篙子在水肚里一点,把船撑开,掉转船身,往对岸荡去。船头冲着河里的细浪,发出清脆的、激荡的声响,跟柔和的、节奏均匀的桨声相应和。无数木排和竹阀拥塞在江心,水流缓慢,排筏也好像没有动一样。南岸和北岸湾着千万艘木船,桅杆好像密密麻麻的、落了叶子的树林。水深船少的地方,几艘轻捷的渔船正在撒网。鸬鹚船在水上不停地划动,渔人用篙子把鸬鹚赶到水里去,停了一会,又敲着船舷,叫它们上来,缴纳咀壳衔着的俘获物,大鱼和小鱼。(周立波《山乡巨变》)
2.小说作者从湖南农民的口语中汲取“丰富的字汇,精妙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请你在文中找出几个这样的语句,再读读《禾场上》的片段,试试用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加以改写,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邓部长来了,请坐请坐。‛ ‚吃了夜饭吧,邓部长?‛
‚相偏了。‛县委派来领导高级合作化的工作组长邓部长一面坐在王家让出来的一截凉床子上,一面回答。他一转脸,看见王老二,就问他道: ‚晚季的禾苗如何,王二爹?‛
‚蛮好蛮好,两季都好,明年也好。‛六十九岁的王老二一连说了四个好,连明年的,也连带说了。
‚你们说,不办社,有这样吗?‛邓部长冷静地问,这回是向大家问的。
‚不办社,哪一家也没得力量插这样多的双季稻。‛王老五说。‚照你说的,社还是办得罗?‛邓部长笑笑问他,又摇摇蒲扇。‚办得办得。‛王老五连连地说。
‚如今这里要办高级社了,都晓得了吧?‛邓部长问。‚高级社又是么子名堂呢?‛脚猪子老倌王老二发问。‚这都不晓得,太没学问了。‛赖皮詹七插嘴说。
‚你晓得,你有学问,你讲。‛脚猪子老倌吸一口旱烟,瞪詹七一眼,星光里,詹七没看清他的发气的眼神,作古正经地说道:
‚高级社是,呃,‛他咳了一声,又停了一停,才说,‚高级社,就是高级社。‛
脚猪子老倌哈哈大笑,并且叫道:‚大家听听这个有学问的人。‛他的笑引得全禾场上的孩子们都笑起来,接着男女大小一齐都笑了。邓部长忍住了笑,给大家解释:
‚高级社是: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吗?‛赖皮詹七又插进来问。
‚不劳呢?哼,就请你不吃。‛王老五道‚俗话说:‘有做有吃,无做傍壁。’‛(吃,土音Chia壁,土音Bia。傍壁有讨饭的意思。)
‚那也要看么子人,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邓部长说。
3.小说在姑娘们的笑声中开始,又在姑娘们的笑声中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出文章几次描写姑娘们笑声的语句,说说这些笑声表现了姑娘们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再读读《红楼梦》中描写笑声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着搂住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讨论,小说展现了湖南农村哪些乡俗民情,你能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乡风民俗吗?
2.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婚礼仪式是各不相同的,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婚礼形式。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着重把握小说语言中弥漫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丽的地方色彩。
2.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析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介绍自己家乡的乡情乡俗,引发对湖湘文化、家乡文化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叙乡俗、抒乡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着重把握小说语言中弥漫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与鲜明的地方色彩。2.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析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极具地方色彩的语言,结合时代特点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预习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立波及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课堂展示、介绍自己查阅的资料,比比看谁的资料更全面、精彩。2.教师适时总结归纳补充。(1)作家作品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著名作家。
周立波是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赵树理并称为“南周北赵”的描写农村生活的圣手,1946年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1951年写就了以工业建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1955年回到家乡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著名优秀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以后又创作了不少以湖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山那面人家》、《禾场上》和《韶山的节日》等散文。出版有《周立波选集》、《文学浅论》、《战场三记》等作品集,译著有《被开垦的处女地》
(2)时代背景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三、整体感知
通过充分的阅读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说通过“我”参加一对青年婚礼的所见所闻所感,尽情地渲染了“歌声载道,喜气盈门”的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的新气象,刻画了人们新的精神面貌,歌颂了新的道德风尚,同时也批评了旧的思想风习。
2.根据情节的发展,划分小说的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我想这话也似乎有理”)写“我”和姑娘们一起去参加山那面人家的婚礼。
第二部分(从“翻过山顶”至“一半是夸奖,一半是责备”)写“我”参加婚礼的经过。这部分又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翻过山顶”至“并且这样欢喜呢?”)描写新房的布置、摆设和婚礼前热闹欢乐的气氛。
第二层(从“新房里,坐在板凳上谈笑的人们中有乡长”至“兽医堂客说”)写婚礼前人们对新旧婚姻制度的议论。
第三层(从“外边有人说”至“一半是夸奖,一半是责备”)写婚礼的过程。第三部分(从“把新郎送回去以后”至结尾)写“我”参加完婚礼后回家去。3.简略谈谈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山那面人家》反映二十世纪合作化时期的农村新生活,绘制出一幅多姿多彩、生活气息浓郁的山乡风俗画,歌颂了新人物、新时代。
四、品味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本文体现了周立波小说的几大特点:时代特点突出、地方色彩浓郁、人物个性鲜明。请同学们分成三个组,分别围绕这三大特色讨论探究。
1.“时代特点”组
(1)根据查阅的资料,说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状况。(2)小说中哪些描写体现了这样的时代特征?
(3)小说描写了充满新生活情趣但也留有旧风俗痕迹的婚礼,歌颂了新人物、新时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新”在何处,哪些地方又留有旧风俗的痕迹。
2.“地方色彩”组
(1)小说作者从湖南农民的口语中汲取“丰富的字汇,精妙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请你在文中找出几个这样的词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2)说说小说中引用 “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莫打我,回去吃口汁子又来”和“旧式婚姻不自由,女的哭来男的愁,哭得长江涨了水,愁得青山白了头”两段民谣的作用。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的民风习俗,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更在人们的岁时祭祀,婚丧嫁娶等民间礼俗中表现出来。说说文章展现了什么样的民风民俗。
3.“人物形象”组
(1)小说刻画了哪些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找出相关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2)找出文章几次描写姑娘们笑声的语句,说说这些笑声表现了姑娘们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二)各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总结。1.“时代特点” 社会氛围:
青春,康健,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肥美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
家居摆设:
人们把一盏玻璃罩子煤油灯点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房里的陈设。床是旧床,帐子也不新;一个绣花的红缎子帐荫子也半新不旧。全部铺盖,只有两只枕头是新的。
堂屋上首放着扳桶、箩筐和晒簟,这些都是农业社里的东西。正当中的长方桌上,摆起两枝点亮的红烛。烛光里,还可以清楚地看见两只插了茶子花枝的瓷瓶。靠里边墙上挂一面五星红旗,贴一张毛主席肖像。经济生活:
他支给邹家五块钱现款,叫他们连茶饭,带红纸红烛,带一切花销,就用这一些,免得变成超支户。
婚礼仪式:
仪式开始了,主婚人就位,带领大家,向国旗和毛主席像行了一个礼,又念了县长的证书,略讲了几句,退到一边,和社长坐在一条高凳上。
她从新蓝制服口袋里掏出一本红封面的小册子,摊给大家看一看,“我把劳动手册带来了。今天我有两千工分了。”“我不是来吃闲饭,依靠人的,我是过来劳动的。我在社里一定要好好生产,和他比赛。”
2.“地方色彩” 湖南方言:
不断纤(不停)、晓得(知道)、翡青(翠绿)、听壁脚(听私房话)、困(睡)、伢子(孩子)、汁子(乳汁)、脸模子(长相)、衣架子(身材)、堂客(妻子)、枯眉毛(皱眉头)、脑壳(头)„„
地方民谣:
“三岁伢子穿红鞋”增强小说的热闹、喜庆气氛;“旧式婚姻不自由”表现农民对农村过去包办婚姻的不满,对新式婚姻的渴望和向往。
民俗民风:
婚礼习俗:“哭嫁”、“送亲”、“婚礼”、“闹房”、“听壁脚”
居室文化:木格窗子上糊上了皮纸,当中贴着一个红纸剪的大字,四角是玲珑精巧的窗花,有鲤鱼、兰草,还有两只美丽的花瓶,花瓶旁边是两只壮猪。
3.“人物形象” 新娘卜翠莲:
当新娘子端坐在床边上时,很大方,一点儿也没有害羞的样子。她很熟练的从嫂子怀里接过侄儿,搔他的胳肢,逗他笑,还抱出去操了一泡尿,又抱了回来。按一般常理来说,新娘子新到婆家都是羞涩的,但是这个新娘子却还能在众人面前给小侄儿把尿,留给人们落落大方的印象。在笔者看来,这里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新娘子其实也是紧张的,只是借小侄儿来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以缓解她自己的忐忑。不管怎么说,新娘子的形象还是自然得体的。这部分是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仪式开始了,大家要新娘子讲话,她虽说大方,也还是脸红了。本来机灵的她紧张极了,甚至讲错了话,把订婚说成了结婚,幸好大家只是善意地笑。最后,她掏出自己的劳动手册,表明自己不是来依靠人的。这一部分主要是语言和神态描写。至此,新娘子的淳朴能干,可爱大方的性格完全展现出来了,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新郎邹麦秋:
新郎邹麦秋着墨不多,前面大半篇内容都只是略略提及了他。但是新郎后面的“临阵逃跑”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原本模糊的新郎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身为婚礼主角的新郎,本应在婚礼中和大家喜庆,邹麦秋却是自己偷偷地溜出去看社里的红薯中烂了没有。这种憨直让人有点又爱又恨。这一情节让新郎热爱集体的个人形象跃然纸上。
乡长:
“乡长是一个一本正经的男子,听见人家讲笑话,他不笑,自己的话引得人笑了,他也不笑。”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不笑的乡长其实是个极其可爱的人,虽然自己没笑,却仍然是幽默诙谐的。他给大家讲哭嫁风俗,虽然自己没笑,却惹得墙外的姑娘们都哄笑起来。同时,从人们对他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是个不笑而笑的人。一群姑娘:
从一开始踏上参加婚礼的路,那群姑娘就开始了笑。刚开始是嘻嘻哈哈的笑,后来索性笑疼了肚子蹲在了路旁。这些大方自然的笑闹,生动地体现了姑娘们天真活泼的性格。等到了新郎家的新房里,姑娘们又转为轻声地笑了。这里展示了姑娘们性格特征的另一面:羞涩。男客人落座后,她们又立刻一路笑声地哄出去了,带着天真的喜悦。本来以为她们已经离开,谁知道当乡长说起外乡有趣的哭嫁的风俗时,窗外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姑娘们的笑声。原来她们在练习听壁脚了!这一段则恰到好处地将姑娘们调皮狡黠的形象刻画出来。终于到了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了,姑娘们看着新娘子,咬着耳朵“低低地笑”;听新娘子讲话时,姑娘们又“吃吃地笑”,这些都是年轻姑娘们特有的举动,娇憨之态跃然纸上。最后,宾客都散去了,独留姑娘们在主人家笑闹,微风中还送来“一阵阵欢快的、放纵的笑闹声”。这贯穿全文的笑,将农村姑娘率真活泼、调皮朴实的性格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五、拓展延伸
1.找出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再读一读《山乡巨变》、《禾场上》中两段写景的文字,体会周立波小说细致而充满乡土气息的景物描写。
深夜凉如水。露水下在人的头发上,衣服上,手上和腿上,冰冷而潮润。各家都把凉床子搬进屋里去,关好门户,收拾睡了。田野里,在高低不一的、热热闹闹的蛙的合唱里,夹杂了几声落沙婆的幽远的、凄楚的啼声。(周立波《禾场上》)
节令是冬天,资江水落了。平静的河水清得发绿,清得可爱。一只横河划子装满了乘客,艄公左手挽桨,右手用篙子在水肚里一点,把船撑开,掉转船身,往对岸荡去。船头冲着河里的细浪,发出清脆的、激荡的声响,跟柔和的、节奏均匀的桨声相应和。无数木排和竹阀拥塞在江心,水流缓慢,排筏也好像没有动一样。南岸和北岸湾着千万艘木船,桅杆好像密密麻麻的、落了叶子的树林。水深船少的地方,几艘轻捷的渔船正在撒网。鸬鹚船在水上不停地划动,渔人用篙子把鸬鹚赶到水里去,停了一会,又敲着船舷,叫它们上来,缴纳咀壳衔着的俘获物,大鱼和小鱼。(周立波《山乡巨变》)
2.小说作者从湖南农民的口语中汲取“丰富的字汇,精妙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读读《禾场上》的片段,试试用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加以改写,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邓部长来了,请坐请坐。‛ ‚吃了夜饭吧,邓部长?‛
‚相偏了。‛县委派来领导高级合作化的工作组长邓部长一面坐在王家让出来的一截凉床子上,一面回答。他一转脸,看见王老二,就问他道:
‚晚季的禾苗如何,王二爹?‛
‚蛮好蛮好,两季都好,明年也好。‛六十九岁的王老二一连说了四个好,连明年的,也连带说了。
‚你们说,不办社,有这样吗?‛邓部长冷静地问,这回是向大家问的。
‚不办社,哪一家也没得力量插这样多的双季稻。‛王老五说。‚照你说的,社还是办得罗?‛邓部长笑笑问他,又摇摇蒲扇。‚办得办得。‛王老五连连地说。
‚如今这里要办高级社了,都晓得了吧?‛邓部长问。‚高级社又是么子名堂呢?‛脚猪子老倌王老二发问。‚这都不晓得,太没学问了。‛赖皮詹七插嘴说。
‚你晓得,你有学问,你讲。‛脚猪子老倌吸一口旱烟,瞪詹七一眼,星光里,詹七没看清他的发气的眼神,作古正经地说道:
‚高级社是,呃,‛他咳了一声,又停了一停,才说,‚高级社,就是高级社。‛
脚猪子老倌哈哈大笑,并且叫道:‚大家听听这个有学问的人。‛他的笑引得全禾场上的孩子们都笑起来,接着男女大小一齐都笑了。邓部长忍住了笑,给大家解释:
‚高级社是: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呢?‛赖皮詹七又插进来问。
‚不劳吗?哼,就请你不吃。‛王老五道‚俗话说:‘有做有吃,无做傍壁。’‛(吃,土音Chia壁,土音Bia。傍壁有讨饭的意思。)
‚那也要看么子人,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邓部长说。
六、总结课文
周立波的小说真正是益阳山乡风情和民俗的镜子,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益阳山乡的地理状貌,自然生态,风俗人情以及其它益阳文化的鲜明特色。读周立波的小说,如果读者是益阳人,即使远在天涯,也会好像身临其境地回到了那丘陵起伏的家乡山水之间,进入了处处乡音盈耳,翠竹森森,茶子花盛开的美妙的益阳世界。
七、布置作业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婚礼仪式是各不相同的,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富有特色的婚礼形式。
第三篇:15在山的那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想
一、导入新课5
同学们,如果我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5
师: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整体感知10
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师生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② 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研读与赏析15
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五、体验与反思5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5
师:今天的作业练习是,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第四篇:那山那脊梁诗歌
那山其实不高,也不巍峨,那梁并不雄伟,也不妩媚,而我总喜欢远远的凝望……那山那脊梁!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自己在看些什么,在望些什么。
在一个阴沉的黄昏,没有日落,空旷的山野,暮色降临,我伫立在这灰朦朦的山巅,遥望……那山那脊梁!
我感,人生无常,物是人非,我叹,岁月苍茫,山梁依旧,蓦然间,我仿佛明白了自己在追寻什么,在看望什么,是在感慨那山那脊梁……他的那种平淡无奇,那种默默无闻。
他的睿智纯朴,无欲无求,是在感觉他的那种温暖,又仿佛是在感悟他的那种恬淡的胸怀。
哦,那山那脊梁!
他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学会了他的宽容,豁达,他陪我度过了那些艰难而又美好的时光,而我,却只能在这边的山……远远的望着他!
哦,那山那脊梁……
第五篇:《那树》教学设计
《那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
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1、请两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
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1、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看看那些词语用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你有什么感触?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