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中国结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上网、查阅书报、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种类,文化内涵等。
2、知道编织中国结所需的材料,了解中国结的多种编织方法,并学会其中一种简单的编织方法。
3、学会用小报等形式介绍中国结的相关知识。活动重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宏扬民族文化的情感。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活动难点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有目的地开展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活动内容:
1、搜索引擎了解有关中国结艺的知识以及图片资料。
2、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调查中国结艺在身边人群中的了解程度。3、根据收集的材料举办依次小报评比。
4、根据书本介绍或请教民间艺人,学习一种简单的中国结编织方法,制作一个中国结,赠送给自己的同学、老师或家人。5、开展综合实践汇报。活动流程
第1课时 打结现象
一、什么是中国结
1、学生自由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确定探究主题——中国结艺。
二、打结现象
1、讨论从哪些方面来探究 确定探究的内容:
(1)中国结艺的文化内涵。(2)中国结的种类。(3)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4)自己身边的人们是否了解中国结,会编中国结么? 2、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 学生出谋划策,教师相机指导:(1)上网搜索、查找有关资料(2)设计调查表,进行校园及校外调查(3)请教民间艺人,艺术老师、、、、、、(4)去商场或小饰品店实地采访、调查 3、全班分组,开展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选出组长,明确分工。第2课时 学习打结
一、4种基本单结样式。
1、单结。
2、死结。
3、花结。
4、立结
二、组合结
1、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查询的主题:(1)中国结的起源(2)中国结的种类(样式)(3)中国结的文化内涵(4)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2、组内学生讨论,设计一份资料纪录单,推选出一名纪录员,作好纪录。
三、教师小结 第3课时 制作中国结 活动:
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举办一次小报展评。
一、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张小报,注意图文结合,讲究版面设计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1、自由完成。
2、小组合作。
3、个别修改。
4、集体交流。
二、作品展示
1、小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第4课时 展示交流 活动:
调查身边的人群是否了解中国结,并进行统计。
1、组内学生讨论,设计一张调查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内学生及校外身边的人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中国结艺在人群中的影响。
2、研究活动问卷调查 “中国结艺知多少” 如:
(1)你知道中国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2)你从什么途径得知的? A 电视 B 书本 C 饰品店 D 网上(3)你知道中国结的涵义吗? A 知道 B 有点了解 C不知道(4)你家有中国结吗? A 有 B 没有(5)你会编织中国结吗? A 会 B 不会
B 汇总问卷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数学老师指导)C 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并写好采访日志。第5课时 活动: 请教民间艺人,学习中国结的一种编织方法,编织一个中国结。
1、邀请民间艺人来班里做客,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编织一个中国结,赠送给身边的人。
2、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表,要求客观公正。第二单元 当地土特产品调查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广泛收集家乡特产的资料,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2、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语文、数学、美育、劳动、社会、生活等学科的融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树立对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收集一些特产的资料,并进行处理。
2、收集赞美、吟咏家乡特产的诗词及有关家乡特产的故事。活动过程
第1课时 土特产品大搜索
一、谈话引入直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共同品味家乡特产。
二、介绍特产大比拼
1、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的家乡特产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大家准备得怎么样?
(各小组举牌,分别介绍研究的内容。)
2、既然各小组都已准备就绪,那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介绍特产大比拼。可以介绍你们这次调查研究的经过,可以介绍活动的收获和发现,展示调查研究成果。
3、这次比赛,我们将隆重推出以下奖项。最佳介绍奖 最佳合作奖 最佳探索奖 最佳时代奖 最佳搜集奖 小灵通奖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夺得这些奖?那就自己给自己鼓鼓劲吧!(各小组呼出自己的口号给自己鼓劲)
4、(师拿奖卡到学生中)同学们可真是信心十足,这是写有各种奖项的奖卡,我把它发到各小组同学手中,等每个小组都介绍完后,如果你们小组认为这项奖该颁发给谁,就由你们小组派出一个颁奖嘉宾给他们颁奖。不过,颁奖的时候可别忘了说说颁奖的理由!好,到底这些奖项将花落谁家,咱们拭目以待。第2课时
一、数据整理
1、各小组同学依次介绍 ①顶呱呱辣椒酱 ②大山脑毛尖 ③巧媳妇系列酱菜 ④南康甜柚 ⑤龙回板鸭 ⑥友家系列食品
2、为产品写说明书。
二、我们的产品
1、产品名称。
2、产地。
3、收集小组。
4、收集时间。第3课时
一、产品调查
1、师:各小组研究的内容各有重点,收集的资料方式也很多,介绍也是各有千秋。
2、这些产品的名称。
3、我们访问的单位名称。
4、访问的地点。
5、访问的时间。
6、产品的制作流程。第4课时
一、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同类产品。
1、产品名称是什么?
2、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市场上滞销的产品有哪些?
4、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5、原来畅销而现在滞销的产品有哪些?
6、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二、根据以上问题交流讨论
1、自由发言。
2、小组内补充。
3、社会实践。第5课时
一、产品展示
1、刚才,同学们对家乡的特产进行了介绍,大家在对家乡特产调查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它有什么不足?
2、一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另一学生附和。
二、产品包装
1、师: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较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生:保证质量,做广告,我们可以它设计广告 师:在实践活动中,有没有给它设计一些广告? 我们一起进入第2个环节:小小广告我能行。
3、这次,我们又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妙语连珠奖、最佳表演奖、最具幽默奖,不过,这次颁奖的形式,与上一轮可有点不同了。要是你认为自己的符合哪个奖项,就毛遂自荐,当然,要说出“我能行”的理由,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师:先个别问问“你认为自己能行的就处信地说出这三个字“我能行!)
4、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不用老师点名)想好了就站起来说。(学生或说广告语、或表演广告片断)第6课时
一、品牌包装我设计;
1、师:刚才同学还提到,家乡特产在外包装上还有一;
2、生:齐对,我们已经设计制作了一些产品的外包装;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巧手设计新包装;(哎呀,老师忘了设奖项了!怎么办?我们不如这样,;
3、各小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包装,并介绍自己的创;
4、师:大家设计制作的包装真是各具特色;不知评委们的奖设好了没有?;
5、生:我设了个最佳创意奖,我
一、品牌包装我设计
1、师:刚才同学还提到,家乡特产在外包装上还有一些不足,大家在实践研究中有没有想办法改进呢?(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
2、生:齐对,我们已经设计制作了一些产品的外包装!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巧手设计新包装。
(哎呀,老师忘了设奖项了!怎么办?我们不如这样,大家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根据同学们的突出的优点,给他们设奖。师:点头同意,不过,颁奖的时候,同样别忘了说出理由。)
3、各小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包装,并介绍自己的创意。(其他小组可以边听边讨论设什么奖)
4、师:大家设计制作的包装真是各具特色。不知评委们的奖设好了没有?
5、生:我设了个最佳创意奖,我觉得可以颁给
二、最佳设计奖,最佳合作奖
三、最佳动手奖,学生还可以提出建议 第7课时
一、你创我想出新招
1、师:这么精美新奇的外包装,可别忘了申请专利!
在实践研究中,同学们除了对产品的广告宣传,外包装进行了改进,对家乡特产,有没有其他创新设想呢?
2、生:有
3、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的创意可真好,进入第四个环节,“你创我想出新招”。
5、相信经过你们的努力,这些奇思妙想都会成为现实的。
二、补充
1、自由补充。
2、全班交流。第8课时
一、赞美家乡特产
1、师:家乡特产在同学们的巧手妙想下,真是锦上添花。如果面对这样的家乡特产,你会用什么方式赞美她呢?
2、学生分别用说、唱、演、画等形式赞美家乡特产!
瞧,大家的精彩有趣的活动把特产小生小娃们吸引过来了,不信,你看。师总二教师总结
1、特产娃娃们的谈话中以证明同学们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功。在此,老师感到自豪,也祝贺同学们。
2、我们家乡有了这些特别的你们,家乡特产有了你们对它特别的爱,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贵州特产走向世界。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调查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各地山川景物之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培养搜集、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激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二、活动重点
1、通过实地考察取得旅游资料;
2、综合整理资料,设计旅游开发方案。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观察与交流
1、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旅游景点?
2、展示你眼中的旅游景点。
3、听了大家的介绍,在你想去旅行时有哪些办法
二、交流方法
1、上网查询。
2、上图书馆查。
3、电话咨询。
4、去旅行社咨询。
5、向别人请教。第2课时
一、调查
1、小组内调查本地的旅游情况。
2、原来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3、现在正在准备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4、当地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有哪些?
5、对发展不利的因素有哪些?
二、总策划提交活动计划
1、布置各组组员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第3课时
一、咨询
1、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自然和人文情况,并作好记录。
2、查阅地方志之类的书籍,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3、向当地的旅游局等相关旅游管理部门了解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二、整理
1、将调查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可以从风景点的地貌状况、历史文迹、丰富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2、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三、写调查报告
1、根据调查情况你写一份调查报告。
2、全班交流。第4课时
一、探究
1、为发展本地旅游事业,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2、小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4、提出建议。
二、设计
1、为出行的游客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2、旅游地点。
3、价格。
4、交通。
5、出行天气。
6、天气
7、主要景点、旅游参考、爱心提示。第5课时
一、展示
1、收集整理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景点卡。
3、制作展报
4、进行宣传。
二、展示
1、个别展示。
2、全班交流。第6课时
一、活动总结
1、学生自由交流这段时间以来的心得。
2、你对我们的家乡有了那些深入的了解。
3、你认为自己的家乡美吗?
4、夸夸自己的家乡。
二、拟写心得
把你的学习心得写下来。第四单元 陶艺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掌握的陶艺制作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动手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陶艺制作使学生学会合作,树立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合作意识。
3、在陶艺制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已掌握的陶艺制作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师:近段时间,同学们围绕陶艺这个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陶瓷的知识并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陶艺世界,用陶艺扮靓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生活中的陶艺品
1、收集你喜欢的陶艺品。
2、陶艺品名称。
3、资料来源。
4、收集日期。
三、品陶艺
1、你的陶艺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杯、碗是陶艺吗?为什么? 第2课时
一、实践
1、复习陶艺制作技法(捏、揉、搓、压)
[用老师的示范,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陶艺制作方法。]
2、合理分工,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明确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并有这样一个理念:在一起合作要比单独一人做得更好。可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会分析、比较和联想,更利于发挥想象力,说不定课堂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提供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也适合用陶艺的手法表达而且可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扩大学生视野,使其了解劳技课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与劳动方法、操作要领相联系的道理及规律。]
二、工具和设备。第3课时
一、制作陶艺
1、开展活动,制作陶艺
[课堂中,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由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时应该注意到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地平均分配时间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别的重点指导;指导个体时要边指导具体的个体,边环顾整体班级。在学生创作环节,有个别的亮彩学生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如有失误要给予及时纠正与指导。]
2、展示作品,扮靓校园
[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作品和制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要从作品制作方法、制作过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劳动习惯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劳技素养。教师的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对于小组教师要提出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他们将更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二、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第4课时
一、探究
1、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
2、我们是怎样设计的?
3、用到了哪些方法?
4、在装饰时,我们是怎样做的。
5、产品是否进行上釉和烧制
6、记录烧制前后的变化;
二、总结;第5课时;
一、展示;
1、陶艺作品展示;
2、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
3、介绍制作过程;
4、评出最佳创作奖;
二、陶艺作品拍卖会;
1、小组内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2、班上进行拍卖;第6课时活动小结;
一、遇到的困难;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的作品如果没有获奖,感想怎样?;
3、制作的陶艺品将用在哪些方面?;4
6、记录烧制前后的变化。
二、总结。第5课时
一、展示
1、陶艺作品展示
2、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
3、介绍制作过程。
4、评出最佳创作奖。
二、陶艺作品拍卖会。
1、小组内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2、班上进行拍卖。第6课时 活动小结
一、遇到的困难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的作品如果没有获奖,感想怎样?
3、制作的陶艺品将用在哪些方面?
4、拍卖获得的价钱将怎样用?
5、制作陶艺与玩橡皮泥有什么不同?
6、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二、交流讨论
1、根据以上问题进行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第五单元 认识电池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4、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5、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第1课时 一 电池探秘
1、对电池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是谁?
2、他对电池所做的贡献是?
2、我见过的电池有哪些?
二、电池的分类
1、我的分类。
2、我的依据是什么。第2课时
一、探究
1、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
2、废旧电池哪里去 ??
3、我们能做什么
二、电池的历史与结构
1、最早的电池。
2、常见的干电池。第3课时
一、电池与生活
1、整理
2、我们生活中的电池产品有哪些?
3、这些电子产品对电池有哪些要求?
4、我们采取的措施。
二、这些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1、自由讨论。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第4课时
一、实践
1、干电池的实验原理。
2、实验中所需的器材。
3、实验中特别要强调的是。
4、我的实验记录表。
5、实验结论。
二、总结
电池的类型相同吗? 第5课时
一、探究
1、了解电池危害,分组进行研究活动
2、具体操作:
分成5个小组进行研究活动。资料组:通过上网搜集电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资料,实验组:通过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电池危害。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人们对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和处理情况。制作组:用电池进行小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第6课时 电池与环保
一、资料阅读
1、整理资料,汇报,回收废旧电池
2、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研究成果,发现废旧电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活动。
二、调查
三、探究 第7课时
一、活动总结: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二、到社区、家庭收取废旧电池。
三、写出你的活动体验。
第二篇:贵州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国结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上网、查阅书报、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种类,文化内涵等。
2、知道编织中国结所需的材料,了解中国结的多种编织方法,并学会其中一种简单的编织方法。
3、学会用小报等形式介绍中国结的相关知识。活动重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宏扬民族文化的情感。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活动难点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合作能力。2、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有目的地开展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活动内容:
1、搜索引擎了解有关中国结艺的知识以及图片资料。
2、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调查中国结艺在身边人群中的了解程度。3、根据收集的材料举办依次小报评比。
4、根据书本介绍或请教民间艺人,学习一种简单的中国结编织方法,制作一个中国结,赠送给自己的同学、老师或家人。5、开展综合实践汇报。
活动流程
第1课时 打结现象
一、什么是中国结
1、学生自由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确定探究主题——中国结艺。
二、打结现象
1、讨论从哪些方面来探究 确定探究的内容:
(1)中国结艺的文化内涵。(2)中国结的种类。
(3)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4)自己身边的人们是否了解中国结,会编中国结么? 2、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 学生出谋划策,教师相机指导:(1)上网搜索、查找有关资料
(2)设计调查表,进行校园及校外调查
(3)请教民间艺人,艺术老师、、、、、、(4)去商场或小饰品店实地采访、调查 3、全班分组,开展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选出组长,明确分工。
第2课时 学习打结
一、4种基本单结样式。
1、单结。
2、死结。
3、花结。
4、立结
二、组合结
1、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查询的主题:(1)中国结的起源
(2)中国结的种类(样式)(3)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4)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2、组内学生讨论,设计一份资料纪录单,推选出一名纪录员,作好纪录。
三、教师小结
第3课时 制作中国结 活动:
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举办一次小报展评。
一、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张小报,注意图文结合,讲究版面设计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1、自由完成。
2、小组合作。
3、个别修改。
4、集体交流。
二、作品展示
1、小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
第4课时 展示交流 活动:
调查身边的人群是否了解中国结,并进行统计。
1、组内学生讨论,设计一张调查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内学生及校外身边的人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中国结艺在人群中的影响。
2、研究活动问卷调查 “中国结艺知多少” 如:
(1)你知道中国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2)你从什么途径得知的? A 电视 B 书本 C 饰品店 D 网上(3)你知道中国结的涵义吗? A 知道 B 有点了解 C不知道(4)你家有中国结吗? A 有 B 没有(5)你会编织中国结吗? A 会 B 不会
B 汇总问卷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数学老师指导)C 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并写好采访日志。
第5课时 活动:
请教民间艺人,学习中国结的一种编织方法,编织一个中国结。
1、邀请民间艺人来班里做客,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编织一个中国结,赠送给身边的人。
2、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与其他同学分享。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表,要求客观公正。
第二单元
当地土特产品调查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广泛收集家乡特产的资料,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2、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语文、数学、美育、劳动、社会、生活等学科的融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树立对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收集一些特产的资料,并进行处理。
2、收集赞美、吟咏家乡特产的诗词及有关家乡特产的故事。活动过程
第1课时 土特产品大搜索
一、谈话引入直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共同品味家乡特产。
二、介绍特产大比拼
1、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的家乡特产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大家准备得怎么样?(各小组举牌,分别介绍研究的内容。)
2、既然各小组都已准备就绪,那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介绍特产大比拼。可以介绍你们这次调查研究的经过,可以介绍活动的收获和发现,展示调查研究成果。
3、这次比赛,我们将隆重推出以下奖项。最佳介绍奖 最佳合作奖 最佳探索奖 最佳时代奖 最佳搜集奖 小灵通奖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夺得这些奖?那就自己给自己鼓鼓劲吧!(各小组呼出自己的口号给自己鼓劲)
4、(师拿奖卡到学生中)同学们可真是信心十足,这是写有各种奖项的奖卡,我把它发到各小组同学手中,等每个小组都介绍完后,如果你们小组认为这项奖该颁发给谁,就由你们小组派出一个颁奖嘉宾给他们颁奖。不过,颁奖的时候可别忘了说说颁奖的理由!
好,到底这些奖项将花落谁家,咱们拭目以待。第2课时
一、数据整理
1、各小组同学依次介绍 ①顶呱呱辣椒酱 ②大山脑毛尖 ③巧媳妇系列酱菜 ④南康甜柚 ⑤龙回板鸭
⑥友家系列食品
2、为产品写说明书。
二、我们的产品
1、产品名称。
2、产地。
3、收集小组。
4、收集时间。
第3课时
一、产品调查
1、师:各小组研究的内容各有重点,收集的资料方式也很多,介绍也是各有千秋。
2、这些产品的名称。
3、我们访问的单位名称。
4、访问的地点。
5、访问的时间。
6、产品的制作流程。
第4课时
一、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同类产品。
1、产品名称是什么?
2、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市场上滞销的产品有哪些?
4、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5、原来畅销而现在滞销的产品有哪些?
6、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二、根据以上问题交流讨论
1、自由发言。
2、小组内补充。
3、社会实践。
第5课时
一、产品展示
1、刚才,同学们对家乡的特产进行了介绍,大家在对家乡特产调查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它有什么不足?
2、一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另一学生附和。
二、产品包装
1、师: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较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生:保证质量,做广告,我们可以它设计广告 师:在实践活动中,有没有给它设计一些广告? 我们一起进入第2个环节:小小广告我能行。
3、这次,我们又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妙语连珠奖、最佳表演奖、最具幽默奖,不过,这次颁奖的形式,与上一轮可有点不同了。要是你认为自己的符合哪个奖项,就毛遂自荐,当然,要说出“我能行”的理由,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师:先个别问问“你认为自己能行的就处信地说出这三个字“我能行!)
4、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不用老师点名)想好了就站起来说。(学生或说广告语、或表演广告片断)第6课时
一、品牌包装我设计
1、师:刚才同学还提到,家乡特产在外包装上还有一些不足,大家在实践研究中有没有想办法改进呢?(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
2、生:齐对,我们已经设计制作了一些产品的外包装!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巧手设计新包装。
(哎呀,老师忘了设奖项了!怎么办?我们不如这样,大家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根据同学们的突出的优点,给他们设奖。师:点头同意,不过,颁奖的时候,同样别忘了说出理由。)
3、各小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包装,并介绍自己的创意。(其他小组可以边听边讨论设什么奖)
4、师:大家设计制作的包装真是各具特色。不知评委们的奖设好了没有?
5、生:我设了个最佳创意奖,我觉得可以颁给
二、最佳设计奖,最佳合作奖
三、最佳动手奖,学生还可以提出建议 第7课时
一、你创我想出新招
1、师:这么精美新奇的外包装,可别忘了申请专利!
在实践研究中,同学们除了对产品的广告宣传,外包装进行了改进,对家乡特产,有没有其他创新设想呢?
2、生:有
3、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的创意可真好,进入第四个环节,“你创我想出新招”。
5、相信经过你们的努力,这些奇思妙想都会成为现实的。
二、补充
1、自由补充。
2、全班交流。
第8课时
一、赞美家乡特产
1、师:家乡特产在同学们的巧手妙想下,真是锦上添花。如果面对这样的家乡特产,你会用什么方式赞美她呢?
2、学生分别用说、唱、演、画等形式赞美家乡特产!
瞧,大家的精彩有趣的活动把特产小生小娃们吸引过来了,不信,你看。师总二教师总结
1、特产娃娃们的谈话中以证明同学们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功。在此,老师感到自豪,也祝贺同学们。
2、我们家乡有了这些特别的你们,家乡特产有了你们对它特别的爱,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贵州特产走向世界。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调查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各地山川景物之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培养搜集、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激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二、活动重点
1、通过实地考察取得旅游资料;
2、综合整理资料,设计旅游开发方案。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观察与交流
1、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旅游景点?
2、展示你眼中的旅游景点。
3、听了大家的介绍,在你想去旅行时有哪些办法
二、交流方法
1、上网查询。
2、上图书馆查。
3、电话咨询。
4、去旅行社咨询。
5、向别人请教。
第2课时
一、调查
1、小组内调查本地的旅游情况。
2、原来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3、现在正在准备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4、当地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有哪些?
5、对发展不利的因素有哪些?
二、总策划提交活动计划
1、布置各组组员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第3课时
一、咨询
1、向家长及老年人了解本地自然和人文情况,并作好记录。
2、查阅地方志之类的书籍,寻找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
3、向当地的旅游局等相关旅游管理部门了解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二、整理
1、将调查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可以从风景点的地貌状况、历史文迹、丰富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2、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旅游开发方案。
3、对已有的旅游景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三、写调查报告
1、根据调查情况你写一份调查报告。
2、全班交流。
第4课时
一、探究
1、为发展本地旅游事业,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2、小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4、提出建议。
二、设计
1、为出行的游客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2、旅游地点。
3、价格。
4、交通。
5、出行天气。
6、天气
7、主要景点、旅游参考、爱心提示。
第5课时
一、展示
1、收集整理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景点卡。
3、制作展报
4、进行宣传。
二、展示
1、个别展示。
2、全班交流。
第6课时
一、活动总结
1、学生自由交流这段时间以来的心得。
2、你对我们的家乡有了那些深入的了解。
3、你认为自己的家乡美吗?
4、夸夸自己的家乡。
二、拟写心得
把你的学习心得写下来。
第四单元 陶艺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掌握的陶艺制作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动手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陶艺制作使学生学会合作,树立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合作意识。
3、在陶艺制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已掌握的陶艺制作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
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师:近段时间,同学们围绕陶艺这个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陶瓷的知识并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陶艺世界,用陶艺扮靓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生活中的陶艺品
1、收集你喜欢的陶艺品。
2、陶艺品名称。
3、资料来源。
4、收集日期。
三、品陶艺
1、你的陶艺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杯、碗是陶艺吗?为什么? 第2课时
一、实践
1、复习陶艺制作技法(捏、揉、搓、压)
[用老师的示范,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陶艺制作方法。]
2、合理分工,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明确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并有这样一个理念:在一起合作要比单独一人做得更好。可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会分析、比较和联想,更利于发挥想象力,说不定课堂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提供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也适合用陶艺的手法表达而且可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扩大学生视野,使其了解劳技课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与劳动方法、操作要领相联系的道理及规律。]
二、工具和设备。
第3课时
一、制作陶艺
1、开展活动,制作陶艺
[课堂中,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由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时应该注意到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地平均分配时间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别的重点指导;指导个体时要边指导具体的个体,边环顾整体班级。在学生创作环节,有个别的亮彩学生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如有失误要给予及时纠正与指导。]
2、展示作品,扮靓校园
[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作品和制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要从作品制作方法、制作过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劳动习惯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劳技素养。教师的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对于小组教师要提出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他们将更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二、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第4课时
一、探究
1、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
2、我们是怎样设计的?
3、用到了哪些方法?
4、在装饰时,我们是怎样做的。
5、产品是否进行上釉和烧制。
6、记录烧制前后的变化。
二、总结。
第5课时
一、展示
1、陶艺作品展示
2、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
3、介绍制作过程。
4、评出最佳创作奖。
二、陶艺作品拍卖会。
1、小组内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2、班上进行拍卖。
第6课时 活动小结
一、遇到的困难
1、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的作品如果没有获奖,感想怎样?
3、制作的陶艺品将用在哪些方面?
4、拍卖获得的价钱将怎样用?
5、制作陶艺与玩橡皮泥有什么不同?
6、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二、交流讨论
1、根据以上问题进行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五单元 认识电池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4、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5、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1课时 一 电池探秘
1、对电池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是谁?
2、他对电池所做的贡献是?
2、我见过的电池有哪些?
二、电池的分类
1、我的分类。
2、我的依据是什么。
第2课时
一、探究
1、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
2、废旧电池哪里去 „„
3、我们能做什么
二、电池的历史与结构
1、最早的电池。
2、常见的干电池。
第3课时
一、电池与生活
1、整理
2、我们生活中的电池产品有哪些?
3、这些电子产品对电池有哪些要求?
4、我们采取的措施。
二、这些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1、自由讨论。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第4课时
一、实践
1、干电池的实验原理。
2、实验中所需的器材。
3、实验中特别要强调的是。
4、我的实验记录表。
5、实验结论。
二、总结
电池的类型相同吗?
第5课时
一、探究
1、了解电池危害,分组进行研究活动
2、具体操作:
分成5个小组进行研究活动。资料组:通过上网搜集电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资料,实验组:通过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电池危害。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人们对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和处理情况。制作组:用电池进行小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
第6课时 电池与环保
一、资料阅读
1、整理资料,汇报,回收废旧电池
2、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研究成果,发现废旧电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活动。
二、调查
三、探究
第7课时
一、活动总结: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二、到社区、家庭收取废旧电池。
三、写出你的活动体验。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噪音与健康》
教 案
主题四:《噪音与健康》教案(3课时)
一、主题内容分析
《噪音与健康》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实践与探究”环节从《哪里有噪音》《噪音的危害》《噪音的防治》三个活动安排教学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噪音的来源,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通过噪音污染的危害来突出控制噪音污染的重要性,并且我们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噪音污染可以控制的方面。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起不制造噪音,做一位文明的小公民。
二、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2、知道噪音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危害。
3、知道减少噪音有那些措施。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教学环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例如:实地考察、设计问卷、采访环保局、医院等专家、查阅资料等;展示的方式有:录音录像资料、网页、图表、报告、手抄报等。
第1课时《活动1:哪里有噪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哪里有噪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一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思维碰撞,初步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交流、探究、调查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
2、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五、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提出问题的方法。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基于问题的学习: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学习。
六、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师:准备调查表等,有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课件,整合有关“我与我的好朋友”方面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源,以及激发情感的故事和音乐,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准备铁皮、玻璃。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不同的音音,引出噪音。
1、(出示)MP4同学们都认识这是什么吧?你们经常用它做什么?(听歌)老师用MP4录制了几种不同的音音,你们想听吗?请你闭上眼睛,静静的走进音音的世界。(播放音音:一段是鸟叫,一段是水音,一段是天籁之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继续听:让学生用铁皮刮玻璃发出音音。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师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好听的,优美的,让人舒服的音音,也有嘈杂的,刺耳的,让人烦噪的音音,这就是噪音(板书)
(二)走进生活,寻找身边的噪音。
我们是用什么器官感受到音音的?(耳朵——称为听觉器官)谁知道3月3日是什么节日?(多媒体演示《爱耳日》小知识)那你的身边有没有噪音,想一想,噪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小组内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然后汇报。汇报预设:
1.交通运输噪音。城市交通业日趋发达,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城乡车辆的增加,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增多,机车和机动车辆的噪音已成了交通噪音的元凶,占城市噪音的75%。据统计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音污染城市。虽然城市车辆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噪音程度却比日本高出1倍。特别是一些临街的建筑,受害极重。
2.工业机械噪音。这也是室内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 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音响。这些音 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
泵房都比较严 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 的噪音。
3.城市建筑噪音。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筑噪音,建筑施工现场噪音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音、餐厅、公共汽车、旅 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音占城市噪音的 14.4%。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音污染。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音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收录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近几年家庭卡拉 OK机广泛流行,有些人不顾他人的幸福,沉醉于自我的享受之中,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噪音的污染强度。
(三)利用测试,深入感知什么是噪音。
我们学校里有没有噪音?(有的说有,有说说没有)
我们来做个实验测试一下好不好?这是专门用来测试噪音的分贝计,有时也叫dB计(出示分贝计实物,并板书)dB是表示什么,谁知道?dB表示分贝,是音音的单位。
嘘!,我们先用分贝计测试安静的教室的音音。(板书:安静的教室)好,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数字是多少?(学生交流)我们来取个平均数大约是41分贝。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你平时说话的音音大约是多少分贝?(一学生回答,同时测出回答问题时的音音的分贝数,板书。)
那你再猜猜课间吵闹音又大约是多少分贝呢?(学生猜测、交流)老师在课间用分贝计测试过,大约是95分贝。(板书)
到底多少分贝的音音才是噪音呢,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规定标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国家规定的噪音的标准图表。)
谁来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
师小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连我们平时说话的音音的分贝都是超标的,又何况是下课的喧哗音呢!
(四)汇报交流,活动延伸。走向社会指导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音来源的调查报告。
八、板书设计
哪里有噪音
交通运输
工业机械
噪音来源 城市建筑
家用电器
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
九、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只定位在对朋友的理解和认识上,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生活实例和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悟。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及如何正确交朋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是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亮点:任务驱动式的问题探究。本节课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有了这样的内心驱动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思路。
一点不足:通过本课的设计及实施,发现有些学生不善于探究,合作能力不强。但同时这也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这也对我们综合实践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当今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第2课时《活动2:噪音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危害》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
主题《噪音与健康》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有一定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什么是噪音,了解噪音产生的原因和途径。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
2.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噪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调查结果展现给学生。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朋友之间相处的办法。2.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教学环境与媒体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噪音的来源,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
小组交流,交流完汇报。
学习指导语: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二)学习与探究
教师指导语:噪音对人们有哪些影响? 噪音的危害有哪些?
让我们从身边去寻找答案,调查了解,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交流汇报:
(1)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阈移 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
暴震性耳聋:突然发生巨大声响(140-160dB)引起的听觉器官急性损伤
噪声可以诱发其它疾病
心脏病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伤害视觉功能 对血液成分造成影响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2)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
力下降等心理症状。
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
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降低通信效率 损坏建筑物
干扰自动化机械设备和仪器 掩蔽效应使生活中更易发生事故
(三)总结与交流
教师指导: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调查活动中你是如何获得结果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畅谈收获:小组之间穿插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收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小结:让学生在分享经验和收获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出没有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七、板书设计:
噪音的危害
八、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本节课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情景的创设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亮点:本课注重有效的创新情境模式,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小组探究和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多样化,如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更是培养了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但是少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的不积极,和其他同学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我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第3课时《活动3:噪音的防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噪音的防治》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里的第三个活动。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我还想研究”五个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噪音的防治有一定的了解,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三、教学目标
1、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3.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学习方法: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怎样控制噪音呢?我们这节课来进行研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问题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运用技术措施防治噪声污染。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噪声,制订不同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对消声、隔声、减振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订技术规范,指导和规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和工程建设活动,保证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和设施建设质量,发挥防噪降噪的作用。(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营造隔音林。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问题3: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六、板书设计:
噪音的防治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七、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亮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不能“越位”。在本节课中,不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做计划,教师全是大放手,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形散神不散”,教师把握关键时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如: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对学生计划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补充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一点遗憾:通过本节的课学习,我发现虽然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还需加强练习。
第四篇: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梅花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活动一 我的社区
总第 1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一课时 认识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访问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引入研究课题《我们的社区》(1)同学们生活在什么社区?(2)社区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3)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1、确定具体研究方案
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并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
2、调查社区基础设施(如绿化、商店等)
总第 2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我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走访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由上一节安排的课外任务交流汇报:
1、汇报调查结果,小组长根据各组调查报告并结合统计表、平面图、调查表向全体学生汇报。
2、学生质疑:每组汇报后,全班同学针对每组的研究课题进行质疑,小组派代表进行解答。
(二)师生总结:
(三)课外作业:
写一份小区情况调查报告。
总第 3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三课时 我爱我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走访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设计方案
根据一星期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社区设施和居民的情况。在调查时,对社区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完成一份建议方案,送到社区居委会。
(二)实践活动
每个学生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进行一次社区服务。
四、活动建议
1、为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的范围应稍广泛
2、制定调查方案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方案更趋完美。
3、调查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了解各小组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活动和发展实践中成长。
主题活动二 同在蓝天下
总第 4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一课时 情境体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感受弱势群体的困难?。
2、调查周围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
3、了解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从而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二、活动准备 挂图、小品演讲材料
三、活动设计及过程
(一)、主题活动产生的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很高,关爱的人很多,好似家中的小皇帝。长期的娇生惯养,难免让他们产生一种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感受,很多孩子只知道享受别人所给与的爱,从没想到报答别人,关爱别人。他们更无法体会到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这个群体,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精神。使学生能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地帮助他们。因此,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调查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评价等能力得以提高。
(二)、主题活动课外作业:
1、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感受弱势群体的困难?。
2、调查周围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
3、了解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从而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总第 5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走近残疾儿童
一、活动目
1、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查找资料,掌握利用计算机查询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进行了保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和独立研究相结合。
三、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的主题。
师: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身体残缺,导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而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即使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不气馁,坚持奋斗,也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为了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个群体,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追求。使我们大家能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地帮助他们。因此,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
(二)、进入主题
师: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请同学们从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没有)如果我要求大家蒙着眼睛走回教室呢?(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哑巴组。(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镜哑巴不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对方。(学生活动)
(三)、交流感受
师: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生:我一被蒙上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心中立即感到恐慌。走在路上,一脚高,一脚低,全身失去了重心。
生:我被蒙上了嘴巴不能说话,在扶我的同伴走路时,他看不见,到处乱走,想指挥他走这边,他偏要走那边,真是费力。
生: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盲人太痛苦了,太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生:在活动中,我体会到一个聋哑人不能与别人正常的交流,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真是太不方便了,我觉得他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帮助。
师:同学们,通过活动我们大家感受到这些残疾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你帮助过他们吗? 生:我没有帮助过他们,因为我看见他们很脏,不愿接触他们。生:我不仅没有帮过他们,我以前还很看不起他们,欺负过他们,现在想起来,我很惭愧。生:
(四)、活动小结,随机提出研究计划
教师提议: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弱势群体,让我们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走近他们。我们将怎样做呢?
四、活动任务
1、指导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一个摄影师,分配各个同学的任务,确定小组名称。
2、各小组的成员明确任务。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收集资料?
五、掌握搜集资料的几种方法:(1)到街上对残疾人进行访问;
(2)到社区调查社区内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3)到县福利机构调查目前国家对残疾人的安置状况。(4)到老残院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5)上网、读报搜集相关资料。
总第 6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
二、探索与研究
1、指导设计小组活动计划与调查表
教师指导活动计划要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活动的人,活动目的。调查表的设计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的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活动项目调查日期、调查人姓名,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感受等。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
2、分组实施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1)学生根据本组所定的计划表,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调查活动,并填好调查表。(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查资料,比较分析资料,做好交流准备。
3、独立反思,撰写心得
将自己的活动心得写下来,谈谈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今后你怎样帮助残疾人?
一、交流与评价
1、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短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地完成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的活动任务,同学们在活动中一定有很多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谈谈你们的活动经历或感受
师:首先上场的是献爱队小组,请大家洗耳恭听,看看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是什么?(1)全组同学上场与大家见面,由组长介绍本组组名、口号。(2)汇报员边出示图片边介绍活动地点以及活动收获。(3)各成员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4)全体同学手语舞蹈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师:听了;爱心小分队;小组的汇报,让我们对特殊学校的同学们有所了解。对老残院孤残人员们的生活有所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微笑小组的汇报吧。
(1)由组长介绍班组活动主题,主要活动地点。(2)展示图片,介绍活动经过。
(3)各成员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4)全组齐背爱心诗歌。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看到了大家的进步,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残疾人的身心所受的疾苦,并且懂得了关爱残疾人,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同学们永远做一个爱心使者,不仅自己帮助他们,还应号召身边的人关爱他们,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全体合唱《爱的奉献》)
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第 7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拟定爱心行动计划。成立爱心小组,定期对残疾人进行帮助。
2、发出倡议书,号召周围的人,大家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二、活动过程
(一)、拓展与延伸
到此,《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而学生的情趣还很高。从教育学生懂得对别人要有爱心,要学会关爱别人的角度,教师决定将活动延伸与拓展,另行安排了一些主题活动。
(二)、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总结
1、此次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体验,倡导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经历与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时间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主动,他们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参与和探究,在积极、高效的互动交往中共同得到提高,大多数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整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探究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所以每组人数很多,活动中管理很混乱。个别性格内向的同学活动时不够主动、积极,其他同学也不愿要他们参加其组,在活动中表现很被动。在进行调查访问活动时个别学生表现出没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组不够团结,组员之间分工发生歧义,组长经验差,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不够恰当。部分同学在活动中吃不了苦,有的家长缺乏认识,认为孩子学习重要,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不予支持该项活动。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当几个小组同时活动时,老师不在场,非常担心学生的安全。
主题活动三 纽扣
总第 8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认识纽扣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钉纽扣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钉纽扣的方法。
2、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的技巧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剪刀、布等)。
2、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一)、现代纽扣欣赏(图片展示结合课本33页上的小看台)小朋友,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衣服上漂亮的纽扣?——图片欣赏。你发现这些衣服上的纽扣有什么不同么? 板书课题中相关词: 纽扣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留意并也收集了一些,赶紧拿出来相互看看吧!二)、传统纽扣展示
出示收集到的各类纽扣,欣赏并找出类别,小组合作人人填表: 我们发现了纽扣的多种类别: 纽扣的类别(可用图画表示,也可用汉字表示)
(三)学生欣赏纽扣并画图标示。
总第 9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活动课题: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儿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完美。
2、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一)、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板书完整课题:钉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20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二)、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 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在百宝箱里找到布和相应的双孔纽扣,人人动手操作,比一比。
2、交流存在问题,出示各种情况
讨论:在刚才钉的过程中,你遇到到什么困难?怎么样才能解决呢?
(欲设困难:线缠绕在一起了;结没打结实;钉反了;线太细了,需要钉好几个来回;手指不小心戳破了;线穿到针眼里穿不进去;钉好后布显得皱巴巴的)
1、交流:瞧!我的金点子:(畅所欲言,推广能干同学的经验之谈)
2、师简单归纳小结,并出示课件——四孔纽扣,思考:该怎么钉?
3、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找到四孔纽扣,在刚才的布上,选择其中一种钉法继续动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学可用不同的方法钉两粒。
4、交流收获,收集金点子
根据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随机显示图解:“十”字形和“=”号形 “□”形和“T”形
总第 10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活动课题:作品评赏会
一、活动目标
l、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2、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动手钉纽扣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一)、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板书完整课题:钉
我们都爱漂亮,怎样才能钉得最漂亮呢?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20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二)、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 学会自理)
4、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5、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找到四孔纽扣,在刚才的布上,选择其中一种钉法继续动手操作,有能力的同学可用不同的方法钉两粒。
(三)、学生成果展示
1、个人的优秀成果(自选作品)
2、小组的得意成果(组内推荐)
3、最能干小组评比
(四)、延伸课外,回归生活
1、衣服上少了个扣子,在补钉这个纽扣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欲设:温馨小提示——最好找到原来的纽扣 ——用上同色的线 ——最好采用相同的钉法 ——钉的时候注意与纽扣洞保持一致。
2、下次,当你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少了个纽扣,老师相信你会自信地说:我会钉,我能行!——回顾口号:动手动脑 学会自理
(五)、交流收获,收集金点子
1、根据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随机显示图解:“十”字形和“=”号形
2、“□”形和“T”形
总第 11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主题活动四 成长的“足印”
第一课时 玩“泥巴”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成长的经历,明白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长、老师的关爱,离不开友谊。
2、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利用计算机查询资料。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自由组合研究小组。
2、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3、指导作好资料的筛选整理工作。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也得到老师的爱,我们和别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和家人共度美好的时光。一路走来,我们有欢喜、有悲伤、有忧愁、有烦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历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的淡忘。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1、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比较深刻的记忆?
2、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老师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你能把记忆最深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吗?
3、指导确定研究课题。板书:成长的足印
(二)、启发收集
1、边出示相片,边说说每张相片上的故事。
2、人们记录往事的方法很多,有的人用文字记载,有的用雕塑记载,有的用画像记载,有的用照片记载,有的用制模记载。在我们的成长经历过程中,有欢乐、有悲伤、有忧愁、有烦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小朋友,你能把你的经历展现给大家看吗?你将采取什么方式,能告诉大家吗?(学生发言)为了使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更加丰富,我们将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大家在一起研究资料。
总第 12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二课时 “克隆”足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的乐趣。
2、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制定活动研究计划
1、组织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分配各个组员的任务,确定小组的名称。
2、各小组的成员明确任务。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收集资料?
4、掌握收集资料的几种方法:(1)问家长,问老师。
(2)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到自己读过的幼儿园去调查。
(3)收集从小到大的相片,收集小时候自己穿过的衣物。了解其中的故事。(4)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5)、准备照相机、(二)、活动实施阶段
小组自由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1、指导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明白自己的调查范围
2、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了解自己成长的经历。
3、填写调查记录表,写简单的调查日记。
4、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5、整理资料。
总第 13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埋藏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研究形式:小组合作研究和个人独立研究相结合。活动年级:三(1)班全体学生
二、活动准备:
围绕活动目标,采取表格式评价。
三、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师了解学生课前调查、收集资料、汇报调查、认识资料的过程。
2、学生之间互评,其他同学可对在介绍的同学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
4、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正确评价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评价总结与延伸
1、今天,我们怎样记载自己成长的经历?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评价、拟写“自我成长记录”
4、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将更加努力,把自己的人生过得丰富多彩。
主题活动五 走亲访友
总第 14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了解当地礼仪
一、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暑期生活,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准
活动卡片、登记表格。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背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我们的同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同时加强文明礼仪,促进社会公德的形成。
(二)、活动过程:
1、调查走
全班同学按居住地分4个组,确定组长,分别调查当地居民的文明礼仪程度。大家各抒己见,通过分组讨论,最后确定调查内容、方式:
2、调查内容
人际交往状况:家庭成员谦让,邻里和睦,热情大方,礼貌待人,敬老尊师爱幼等状况
3、调查方式 走访、观察、问卷等
在同学们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大家进行热烈的讨论,整理各个村及社区的文明礼仪及民族风俗状况资料,对存在的陋习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制定“走进社区”的下阶段的具体步骤与有效措施。要求:
1、严格遵守纪律,不怕苦累。
2、认真观察、记录、收集好资料。
总第 15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做受欢迎的小客人
一、活动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养成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关注社会,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活动方案:
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讨论分组和组员分工情况,注意合作学习意识
2、分组查阅有关资料,注意自学、交流总结
3、各小组整理初步成功及补充一些未完善的资
4、继续收集、筛选资料
5、分板块交流信息,畅谈感受
三、各小组继续整理活动成果,撰写调查报告
以手抄报、倡议书、小诗或小品等形式宣传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谈感想。
总第 16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礼仪在我心中
一、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暑期生活,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过程
(一)、让文明礼仪走进各村各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好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同学们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到学校附近、学生较集中的3个村进行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
根据“走进社区”的步骤与措施,同学们又自愿地分成3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和一名安全员。各组承担起不同的任务,为完成各自任务,组内又进行了具体分工。
1、宣传组:从学校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编写文明礼仪的宣传资料,设计宣传招贴画和标语。
2、行动组:用自己文明的行动来清理社区不文明的现象,唤醒居民的文明意识。
3、劝导组:由口头表达能力强、文明习惯良好的同学组成,事先经过预排,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在实践中做到有效地劝导。
总第 17 课时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一、活动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养成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关注社会,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3、让文明礼仪走进各村各寨。
二、活动过程
(一)成果展示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随着“文明礼仪进社区”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社区文明礼仪的现状与整治的迫切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的意义有了较深的理解,他们走访调查、搜索资料、采访专家、合作探究,要完成《关于后宅街道居民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陋习的形成与整治对策》等论文5篇,课题研究报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水平,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获与体会
通过“文明礼仪进社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感受颇多,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历,提升了文明礼仪意识,写出 “动之以情、晓之以礼”的文章,表示要将文明礼仪进行到底。
3、评选“文明礼仪小使者”
根据同学们在“文明礼仪进社区”综合性活动的表现,评选出“文明礼仪小使者”,最后根据评分细则、综合自评、互评、师评、社评的结果,评出几名“文明礼仪小使者”,奖励那些一贯严以律己,行为文明,讲礼貌,起很好表率作用并能主动制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好学生。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学校:八一路小学
教者:吴思佳
时间:2012下
第一单元:心灵驿站
1.爱在重阳
活动目标:
1.在认知上,使学生知道“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体验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生活、思想等状况,从而理解、关心、尊重老人,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尊老敬老的美德。
3.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使学生有有一颗关爱他人之心,有一份关爱他人之责,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来,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4.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何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个性的发展。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敬老的文字、图片资料。
(2)联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敬老院有关领导,为学生作“尊老敬老”专题讲座。
(3)做好成果展示活动的准备。2.学生准备
(1)整理各科教材中“尊老敬老”的图片、文章。
(2)收集古今中外“孝敬长辈,尊老敬老”的名言佳句、名人故事。
(3)各小组自备相机,准备拍摄家庭或社会上反映尊老方面的照片及外 出活动的照片。
(4)上网收集资料,准备制作有关尊老敬老的特色网站。活动组织: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区域,集资组建小组,选出组长一名,由组长带领组员制定活动计划。在开展时间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同时要做好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保证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时间: 一个月左右。
第一周:全体学生交流、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在家观察、感受老人的生活。
第二周:分组活动,走访邻里,走入社区,走进社会,报道尊老的典型事例,捕捉敬老的感人镜头。
第三周:走进社区,走进老人,联系长期服务对象,制定活动计划,开展定期活动。
第四周:亲手制作贺卡,向自己家中的老人以及自己联系的服务对象致以节日的问候。
第五周: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展示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重点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结合自己的感想,准备交流。3.上网收集资料。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网址和利用关键词上网搜寻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观察回忆
1.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学生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2.利用双休日,通过“与爷爷奶奶互换角色”,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
3.引导学生回忆平日里爷爷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
4.了解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关爱程度,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重阳节到来之际,设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三)调查访问
为了全面掌握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统计汇总百分比,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记下调查后的感受。
2.根据调查反馈情况,确定访问对象(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采访,做好记录,认真写 好采访日记。3.各小组到社区找到自己的长期服务对象,利用双休日,组织探望,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4.学生调查访问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把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画下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虽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必可少的。教师要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联系,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采访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采访时的态度、方法,做好活动前的物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四)合作交流 1.教师要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各小组具体谈谈活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3.学生出示调查统计结果,交流采访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学介绍在调查采访过程中的体会。
4.展示参观访问中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并向同学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5.在各组组长交流时,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6.找找合作伙伴,排练1——2各尊老敬老主题的节目,参加班级“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
(五)成果展示 1.写一写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了解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事例,报道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迹,写好尊老敬老的体验征文。2.展一展 举办一次“关爱来人,从我做起”的作品展,展出学生在活动中的有关图片、展片、绘画、书法作品以及精心制作的节日贺卡。3.演一演
在“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中表演自编自演或与他人合作的节目,展示自己的特长。4.赛一赛
根据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份有关尊老敬老的演讲搞,参加班级组织的演讲比赛。
活动评价:
(一)学生评价
活动结束后,可按小组汇集活动过程的材料(包括 收集的资料、设计方案、体验文章以及观察记录卡、自制贺卡、书画作品、调查报告、采访记录、活动照片、家长的评价表、队活动资料、演讲稿等)。教师引导学生队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活动收获及时记下来。
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可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的协调性、与同伴的分享交流情况、活动成果的独创性、活动反思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要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要肯定和发展每位学生身上的潜能,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努力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爱在重阳活动评价表
项目
评议人活动表现活动成果综合评价
活动次数兴趣程度协作精神人际关系交流分享
本 人
同 学
教 师
2.垃圾分类可行性
一、设计意图与说明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 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高昂,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人民币。以北京为例,日产垃圾12000吨,算一算每天该是多大的一笔支出,而且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变成填埋场后的土地渗漏的有毒物质,侵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西方国家应用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即焚烧,虽然不会占用大量土地,但不仅投资惊人,而且焚烧后产生的所体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垃圾处理是不是就是就是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通过本次活动,积极利用环境资源优势,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不断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即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绿色的行为。
二、活动过程设计
1.观察在线
(1)根据你对垃圾问题的认识,把下面有联系的两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玻璃瓶 扔在地上,有毒物质会污染土壤
废电池 堆成肥料
铝罐 回收,熔化制成新品
废报纸 几十年不腐烂,污染环境
剩饭 回收后可做成再生纸
枯树叶 原料从矿产中提炼出来,无限开采会用尽
泡沫塑料 回收利用比用原料制造新产品节省原材料
铁丝 堆放在露天会寄生细菌,产生异味,污染环境
杀虫剂罐子 瓶内残液有毒,不能倒入水中
(2)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原料”,生活中所有的垃圾都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回收利用的关键是分类。你能把下面垃圾公成三类吗?
易拉罐 废报纸 建筑垃圾 铁罐 盒子 果皮果壳
2.点击问号
(1)你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你实行过垃圾分类吗?试一试,并把过程记录下来。
我的感受:
(3)你认为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主要困难在哪儿?
3.巧手作坊
(1)设计一份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问卷。
(2)你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请填写在横线上)4.携手共享
(1)你是如何开展调查的?请熟人帮助还是直接到不同单位发放问卷,请求协助的?
(2)你如何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反映出来的?
(3)撰写调查报告,向有关方面递交报告。(4)到社区作垃圾分类的宣传。
3.认识传染病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新口号:学会 生存。生存必须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让我们在“健康快车”上学会“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从而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和处置危险的本领,快快乐乐的健康生活着。
通过本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了解传染病传染的几条基本途径;同时教育学生注意防止传染病。
二、活动过程设计
(一)芝麻开门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病叫做传染病。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
(二)观察在线 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病人 健康人
苍蝇 食品 厕所 鼠 水池
螳螂 饮用水 手
短裤 河水 洗衣服
传染病菌的途径很多,呼吸器官的疾病是病菌通过空气进入体内传染的,消化器官的疾病是病菌通过食物进入体内而传染的。如:眼睛的细菌是从患者的眼睛里出来,传到别人的眼睛里的。破伤风病菌从皮肤侵入是在被动物咬伤,或被虫子蛰伤时发生的。
(三)点击问号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1)不吃不干净的食物。(2)不喝生水。
(3)不与传染病人接触。(4)不随地吐痰。
(5)不养小动物(6)还要锻炼身体。
(四)巧手作坊
出一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小报,让全校同学都来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五)携手共享
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哪些地方、哪些动物、哪些现象可能是传染病的传染源?把调查、了解的情况汇总,编写与“调查报告”贴在校园的广告栏里,告示所有同学和老师,怎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4.学会自我保护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新口号:学会生存。生存必须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让我们在“健康快车”上学会“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从而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和处置危险的本领,快快乐乐的健康生活着。
二、活动过程设计
(一)芝麻开门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秩序良好。但任何时期都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伺机而动,侵害他人,尤其以中小学生、老人为直接侵害对象。为此,我们不得不防。
(二)观察在线
你曾遇见过或听到过这些事情吗?
敲诈勒索 暴力伤害等
(三)点击问号
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要以爱心去帮助他人吗?为什么当“尼姑、和尚”上门化缘时,我不能开家门放他(她)进来?
假如我一个人在家时,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来敲门,而爸(妈)又不在家,此时我能开门吗?假如因不开门而引起大人们生气,那该怎么办?
小偷撬门扭锁,就我一人在家,我该怎么对付这个坏蛋? 遇到暴力侵犯时,我该怎么办?
(四)巧手作坊
制作家用报警器。
夜深人静,人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一个小偷正在橇一家人的门,而主人正在熟睡,眼看着小偷把门撬开了,情况危急啊!突然,警铃大响,主人被惊醒了,他迅速地把小偷抓住并扭送了派出所。关键时刻警铃怎么会突然响了呢?
我们先动手做一个报警器,然后再揭开自动报警的秘密,让它也来守护你的家,好吗?(制作方法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上第26~27页)
(五)携手共享
把你经历或听到过的有关此类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请同学们对你的应急处理过程评议评议,比一比谁的处置方式最好,给你的应急机智评“星”,看看你是“几星将军)
5.小小理财家
活动目的:
让学生学会花钱,是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从孩童时代起学习如何花钱,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劳动观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孩子独立后更好地发展事业、享受人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过程
一、芝麻开门
每个家庭每年都有新的计划,作为家中的小主人,你知道你的爸妈是怎样理财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计划计划吧!
二、观察在线
1.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家里一个月的开支情况。项目
周次购物教育费水费电费燃料费电话费日常饮 食其他总计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调查中你觉得家底开动中有哪些可以省,哪些可以免,哪些是应该增加的?
2.再看看一个月中你用了多少钱?
项目
周次学习用品服装 针织玩具娱乐零购零花节日
礼物日常
饮食其他总计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在你的开支中,有哪些可以缩减,哪些应该删除的呢?
3.根据你的调查分析结果,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设计下个月的日常开支。
三、点击问号
1.想一想:经过合理计划,你家每个月也许会有一些节余,这些钱怎么办呢?
2.访一访:去附近的银行了解储蓄种类,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3.试一试: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把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存入银行,并把你的感受记下来。
4.写一写:你想怎样用好这些钱呢?赶快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吧!
四、巧手作坊
1.如果你暂时不想把钱存入银行的话,就把它放到自制的密码储蓄盒中吧!
2.自制密码储蓄盒(做法参照五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第33~34页资料提供)。
想一想:如果你的密码不幸被别人知道了,那该怎么办?你能重设置密码吗?
试一试:如果你能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些好的材质(如铁皮、木板)重新做一个密码箱或密码锁,那就更好了。
五、携手共享
1.举行一次小小理财沙龙会,交流你的理财计划。2.评选“理财小能手”,并且一定要他(她)介绍介绍理财经验。
补充材料:
6.中国年俗研究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懂得“年俗”的含义,在查阅资料、走访长辈的过程中,了解当地过年的风俗与习惯。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能正确判断什么是民间风俗习惯,什么是封建迷信。
通过活动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美丽的家乡和勤劳的人民。活动过程:
一、芝麻开门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年俗吗?简单地说,年俗就是我们在过年时的风俗和习惯。
二、观察在线
1.我国各地都有不同年俗。你的家乡在过年时有哪些习俗呢?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腊 八 节:
除 夕:
大年初一: 元 宵 节:
2.岁晚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张贴门神。你知道门神的来历吗?
三、点击问号
其实关于新年还有各地区不同的年俗,有些十分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至今还在流行、传承着。比如,人们在过年时要放鞭炮,要吃饺子,或撞钟,还有人们为什么要在大门上贴倒“福”字的静水压力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你知道少数民族,还有外国人在过新年时有哪些和我们不同的习惯和风俗吗?请说一两个给大家听听。我知道关于新年的故事和传说
四、巧手作坊
中国结是民间流传至今的工艺品这一,其中最简单的草花结是一种流传久远、甚为常用的花结。其结形朴素、美丽多变,编法十分简单。起头时做几个耳,编好后就有几个“花瓣”。编时可单层一次编成,也可重复再编一层,其形状更美。过年时,挂在腰间、背包上,或者当手机坠都是很时尚的。
(具体编法可参照五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第39页资料提供)。
五、携手共享
1.你还了解我国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年俗吗?把你了解到的在同学中交流。
2.把大家活动的收获汇集起来,举行一个“中国年俗研究”发布会。
7.小小发明家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什么叫发明呢?国家专利法规定:发明是“对产品、方法的改进或对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小朋友的发明一般称为小发明,小朋友则被称为“小发明家”。
本活动围绕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项任务、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项设计来开展,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探索和创造。
二、活动过程设计
(一)观察在线
创造发明的方法很多,说说你了解的一些发明方法。
(二)点击问号
向学校的科技辅导老师请教: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为小发明?
(三)巧手作坊
1.电是人类的朋友,家庭生活、工农业生产、军事、科学,无论哪一行都少不了它。科学用电、安全用电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一项技能。
让我们来学做一个简易的测电箱。体验电工叔叔的欢乐与艰辛吧!2.制作与实验
①分别将两要彩色长纸条交替折叠,摞成一个可伸缩的“手臂”,并将“手臂”中间打孔。
②将4根导线分别与小电球、电池夹、“手臂”连接起来。在纸盒上钻两个能塞进小电珠的“眼窝”,在纸盒两侧各钻一个小洞,安装“手臂”。
③把干电池正确地放在电池夹内,并将电池夹黏巾在纸盒内。
④用色彩装扮脸谱,“测电先生”就做成了。
⑤取一些物体,如各种金属勺子、瓷勺、木块、铜钥匙、塑料片、竹筷、纸条和布片等,让它们来考验“测电先生”的测电能力。3.评价与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