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 片段教学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在草原照的照片)一起说,这是哪里呀?
生:(齐读)草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42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草原”。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去写草原的。(板书:景、人)同意吗?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
师:(巡视)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
3.放声朗读,读出感受。
师:来,请我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把那些让你感受很深、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评:读书一定要整体感知。一开始就说“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和老师通过分析把课文肢解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但是任何课文都不可能句句精粹,字字珠玑。执教者在巡视时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即引导学生去发现最传神、最传情的句子、词语去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暗示和渗透。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
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先不着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接着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师:是呀,记得暑假里,当老师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虽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当时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
[“生成性”资源啊!学生读错了,很可惜,但聪明的老师知道把它转化为教育的资源!于是“并不茫茫”由此找到了答案。倘若学生没读错呢?没错老师肯定也得提出来。一个“清”字用得多准确,多传神啊!]
(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接着读。
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读书,“勒”字发音不准)
师:(板书
“勒”)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要注意它的发音,跟老师读。
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
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师:嗯,有点感觉了。《翠鸟》这篇课文还记得吗?联系这篇课文,老师也比较了“翠”和“绿”,感觉“翠绿”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流淌的手势)。班上有学过国画的同学吗?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上向周围慢慢扩散„„
师:什么纸?
生:宣纸。
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
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亮、充满生机。
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师:你的朗读让老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这三个“去”——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讲的是读书的方法,有了这三个“去”,课文才能读懂。]
生:我有一个问题。
师:(意外)你说!
生:既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师:你很善于提问题。来,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
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避免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学生了不起,教师也很机敏。即使学生不提,教师也要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怎样准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草原还荚在它的色彩上。教师心里有,才能点到点子上。]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置身于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来,好吗?
第二篇:草原片段教学
《草原》片段教学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3、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教学难点: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归纳了《草原》这篇文章所写的三幅图景,分别是: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幅图景,草原风光图,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二)初读文段,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大的方面来描述草原的?(作者是从两个大方面来描述草原的,一个是草原的天,一个是草原天底下的景象。板书)
(三)仰望“天空”,细读美景。
1、那么我们就先来一起仰望“天空”,看看草原的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同学把描写草原天空的句子读一遍,并说说作者对草原天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印象是:比别处的可爱。板书)
2、“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板书)
3、在这么可爱的天空下,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望着明朗的天空,老师现在想象着都觉得神清气爽,那么作者是什么感受呢?(“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作者满心愉快。板书)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下吗?
4、全班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句话读一遍。
(四)展望“大地”,细品美句。
1、看过了比别处更可爱的天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天底下的草原大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描写草原天底下景象的句子,想想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天底下草原的景象?这天底下的草原都有哪些景物呢?
2、哪一句话概括了“天底下的草原”的景象呢?(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1)“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的草原都是绿色的)(2)“茫茫”又是什么意思?(我看到一本书上有“夜茫茫”这个词语。这里的“茫茫”,我看与“夜茫茫”就有相同的意思,除了无边无际,我体会还有迷迷蒙蒙,看不清楚的意思。)(3)那为什么“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上一句讲过,因为天空非常晴朗,以至于虽然一整片都是绿色的,却不会迷迷蒙蒙看不清楚。)
3、那么,作者到底写了天底下的哪些景物呢?(写了小丘、平地、羊群)
4、是的,写了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呢?接下来同学们听老师朗读,选择你觉得最美的一句话跟大家分享,并说说理由。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为什么觉得美?(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大地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②大家看课本的第一副插图。草原大地一望无际地碧绿,就好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草原上,而其中一会儿爬上小丘,一会儿又下来的羊群,白色的毛团团簇拥,就好像一朵朵白色的大花绣在绿毯上,多美的一副画啊。那么大家还有其他的比喻吗?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③最后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为什么觉得美呢?(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线条柔美的小丘比作中国画。)
②文章说“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那到底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家看看老师手上的中国画(教具:中国画台历),看这画面上的山,它是用线条勾勒出来吗?它给你什么感觉啊?
(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叫人看了很舒服,没有“捆绑感”。
中国画叫人看了,就会想到春天田野里流动着的透明水气,很自然,很流畅,很轻盈。)没错,现在知道渲染是什么样子的吧?作者笔下草原上的小丘就像只有绿色来画成的中国国画,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③作者说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端”,有没有同学有疑问呢?(小丘又不会动,怎么会流入云端?)
对了,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小丘虽然不会流动,但它起起伏伏,像缓缓的波浪,远远望去,会给人流动的感觉。生2:我看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小丘“翠色欲流”,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溪流一样,所以用了“流”字。)
④大家说的很好,小丘本来是不会流的,用上“流”这个字,似的静止的小丘好像有了生命,整个草原有动有静,充满活力。
5、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想象那幅画面,满眼碧绿的草原,像白花一样的羊群,和翠色欲流的小丘,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五)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幅草原风光图,领略了草原的美好风光,相信同学们都为这美丽的草原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回去,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想象中的草原风光图画下来,下节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三篇:描写草原的片段
描写草原的片段
1、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草原,一眼望去,因为秋天的关系,草儿都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一片的金色上还有一些点缀物,黑色,白色,像是给地球妈妈那漂亮的金色的衣服上添上了几朵小花,显得那么美。
2、放眼望去,草浪一波一波地荡漾开去,几朵金黄色的小花儿,点缀绿毯之上点点滴滴、千姿百态,成群的羊儿像天上的白云;一朵一朵洒落在大草原上。牧羊人,三三两两,或似庭前信步,或赛马追逐嬉戏;镶嵌在草原腹地的湖面,似青春少女靓丽的脸蛋,清清的、纯纯的、无一丝皱纹。晚霞映在湖面,金闪闪、黄灿灿的,像一幅铜镜中的图画;几只野鸭、鱼鹰、水鸟盘旋在湖的低空,时而响箭般划破水面,嬉戏着玉珠迸跳的浪花,时而撞破水面扎进湖里,叨起一小鱼儿飞上空中。赶上鱼儿旺季,成百上千条鱼儿在湖面上下窜飞,有的摆动尾翼,有的来个“空翻”,灵性十足。
3、远处的山坡上,几片没有融化的残雪,在太阳下泛着刺眼的光芒。几条蜿蜒曲折的小河还没有解冻,把辽阔黄色的原野裁剪得支离破碎。草原上特有的阵风,似乎还夹带着牛羊留下的腥膻的气味。
4、恍惚中,我仿佛见到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群峦,如同蜿蜒盘旋的苍虬,又似穿行在草原薄雾里的驼峰,挽手相连,幽谧而深邃。阳光下,星罗棋布似瀑玉飞溅的九十九泉,与清湛辽远的蓝天以及芳草如茵的草甸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那一瞬,整个世界突然变得纯粹而安静起来。仿佛只剩下这满目自然的苍绿,以及那一抹疏淡清逸的幽幽沁蓝……
5、夜晚的星空如此美丽,尤其是草原的夜晚,星星们一闪一闪的好像灯光下的钻石,旁边一轮弯月,挂在星河的边缘,星星们想一条河流,流向天空的另一边,这是我在草原上度过的第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夜晚。
6、夜晚,星光灿烂,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原上,天地间一片静谧,晚风轻轻的吹过,草浪随风起伏,显得分外惬意。
7、草原空气湿润而干净,虽然不想想象的辽阔无边,却让人陶醉,不是雄壮而是柔和而连绵,是自然而实在的美。草地里传出虫鸣声声,就是看不到虫儿的影子。爬上对面的小山坡,我已是气喘吁吁,坐在地上不想起来,上面有敖包,奥,原来敖包是这个样子,临走的时候远远的拜了敖包,样子自己感觉怪怪的。下了山坡,坐在草地上近距离闻着花香,不想时间过的太快。仿佛我们都变成了孩子,没有任何的顾忌,可以好好的疯一把。
8、依依惜别了沽水福源,向着滦河神韵景区驶去。一条平整的小柏油路在丛林和草原上蜿蜒穿行,视线忽远忽近,阳光暗了又黄,惊异的是林下的草地就像人工修剪般齐整,一片白花、一片黄花、一片紫花、一抹嫣红,草原就是大花园,草原就是天外天。
9、草原上的黎明,尽管熹微曙色给一些梁峁镶金镀银。一些半融的滩淖泛着耀目的光。然而,羊群肯定还在圈里惺忪待醒。乳牛伫立棚中咀嚼旧梦。看不到烈马嘶鸣的壮阔,就不会有悠扬的马头琴韵掠过心弦。岑静,让我领悟了草原的另一番意境。
10、草原的天空永远都是那么美,从浅蓝色到宝石蓝,变化莫测,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使人心情愉快。
11、琥珀色的阳光温暖而晴柔,一碧万顷的草色铺开绿绸般的绒毯,在他的身后连绵逶迤,与遥远的地平线挽手相连。几个蒙古服饰的年轻男女纵马挥鞭,夭矫如飞,对着镜头绽开他们略带羞涩纯净的笑脸。而珍珠般洁白的羊群,滚滚流动着,仿佛一朵朵疏淡飘逸的云,在层澜叠涌的绿浪里泛起微漪……
12、看着那无际的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画铺展在天地间,绿得那么纯粹,绿得那么渺远,真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四下里望过去,满眼绿色,无遮无拦。将视线投射过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聚焦的点,四野茫茫,无边无际,心里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这就是一片静止的海洋,让人感觉有些恐慌,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可是,当你和当地的牧民有过接触,了解了草原的过去和现在,你就会站在四顾苍茫间有些茫然和怅然了。
13、远处,为露的霞光中,马匹在小丘上吃草,几头奶牛在山坡下舒懒地躺着,偶尔听到马的几声嘶鸣。一望无际的草原被这些牲畜点缀的生趣盎然。火红的太阳从草原升起之后,开阔平缓的大地反射着遍野的绿色。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商铺,没有喧器,有的知识点缀在绿色海洋中的几座乳白色的蒙古包。在这样没的环境下,我真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4、苍鹰,却在黄草地的上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它背负着蓝天,似乎在召唤春天的到来。苍鹰的天空尽管有乌云和电闪雷鸣,但是,却把它的翅膀磨砺得能够刺破苍天!
15、远处的草地上,一匹棕色的老马在悠闲吃草,身旁一匹棕红色小马驹静静地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似乎在听妈妈讲那遥远的故事。忽而,小家伙开始撒腿狂奔,油亮的鬃毛闪着金色的亮光,像棕色的闪电划过草原。
16、到了草原,天气冷得刺骨。我穿上外套,走下车,放眼望去,感觉真好。草原太美了!地势平坦而辽阔,在远方有微微起伏,整个大地都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
17、刚刚步入草原,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这里空气清新,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汽笛声。放眼望去,绿色的草原,膘肥体壮的牛羊,小马在地上吃草,牧人挥舞着鞭子,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听着听着,使我进入了美妙的遐想中……等我回过神来,眼前便是一个个蒙古包,它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广阔的草原上。
18、落日余辉温情地挥洒在墨绿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晚霞映射出多彩的光线,丝丝缕缕、柔柔的、薄薄的、织就成七彩的光环。倘若以轻柔的光丝当琴弦、绿绿的草原作琴木,万物生灵的动听之声便是天地抚琴合奏之神曲。这一切的宏观胜景、微观空灵更加增添了大草原的神秘色彩和柔和色调。
19、近处,坐落着两三个圆圆的蒙古包,蒙古包主要由四种颜色组成:白色、蓝色、黄色和红色。白色代表乳汁,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大地,红色代表太阳。不远处,有几匹骏马在草原欢快地奔腾,长长的尾巴和鬃毛在奔跑中高高地扬起来,过了一会儿,它们停下来,优雅地吃起草来,这时马儿显得温顺极了。
20、此时的马鹿寨,烈日当空,高海拔的紫外线灼得皮肤疼疼的。很奇怪,女儿紧跟前行的队伍一点也没有要停下来的念头,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带给幼小的她前进的步伐吧。近处,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挤挤攮攮,金黄的,淡蓝的,洁白的,红艳艳的各色繁花,给大草原披上了景秀的彩缎。远处,随着山势绵延起伏的大草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由放牧的骏马、牛羊更增添了草原动感的美。
第四篇:片段教学
一、参加比赛的对象及名额分配:各小学语文、数学各荐选1至2名教师参加比赛。
二、比赛时间:12月份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四、片断教学内容设计要求:
参赛老师要认真备课,写好片断教学预案,片断教学预案要力求做到详案。
片断教学设计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学设计说明:一般可包括老师的设计意图、指导思想、特色及效果预测等;二是片断教学预案:即备课,一般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等
五、报名时间、方式:参赛老师的片断教学设计以附件的形式于2011年11月24日前发送至教委办高秀华老师的电子
gxh82993337@126.com,发送邮箱时烦请打电话与秀华师确认。
六、片断教学课题:
语文、数学片断教学课题请在以下课题自选一个
语文: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丑小鸭》(1—4自然段); 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成长的经历”——《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第8—12自然段;
③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面对错误《迟到》6—13自然段;
④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危急时刻《生死攸关的烛光》3—7自然段
数学: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东西南北》P58-59; 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P44-45;
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P80-81;
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P25-26;
七、比赛的形式和要求:
1、各校务必高度重视,在校内开展片断教学研讨,择优推荐老师参加准备(每校均要参加)。各校推荐参加镇级比赛必须要有一名公办老师。
2.片断教学设计必须自创,没有参加过同级或上级比赛过的教学设计。
3.比赛采用现场片段教学,时间控制在12分钟内,超过时间将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4、请参加老师于11月24日下午2:30到教委办抽签,决定比赛的顺序。抽签当天时请带报名表交秀华师,报名表请加盖学校公章。
第五篇:教学片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邵原实小 李娟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课件出示课题)。师:看到课题,你想了解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生踊跃举手,争先恐后的发言)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小数? 生2: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写的? 生3:我想知道小数怎么读? 生4:我想知道学小数有用吗? „„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充满了好奇心,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板书课题:认识小数)师:谁会写小数?
(大部分学生在回想,在犹豫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请三名举手的学生写小数(5.28 3.9 45.60)师:他们写的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师:谁想读一读这些小数?
(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生:五点二十八。师: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五点二八。
师:你们同意谁的读法呢?
(生疑惑)
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五点二八,学习了小数表示的意义后,我们就会知道原因。
师:谁愿意把这个小数再读一遍? 生读小数
师:你们觉得小数与我们以前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生:(很快地)小数的中间有一个点,要读成几点几。师:说得真好,这个点可千万别读漏了。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和小数点后面的数读起来不一样。师:(故作疑惑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读几十几,而小数点后面的数是一个一个分开读的。
师:(面露欣喜之色)这位同学解释得很清楚,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小数点前面和后面在读法上的区别。生边读边体会。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谁愿意帮老师读一读呢?(笔记本每本2.60元、墨水0.85元、彩笔3.79元、篮球38.99元)(教师话音未落,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生读小数
师:你知道2.60元表示多少钱吗? 生:2.60元表示2元6角。学生说出其他的价格表示的含义。做课本88页的填一填。师: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数点前面的数和小数点后面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小数点前面的数都是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表示几角,后面的第二位表示几分。
师:你回答的很正确,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思考片刻)
生:我发现小数点前面不管有几位数,它们都表示同一个单位,而小数点后面每一位数表示的单位都不同。
(全班学生自发鼓掌祝贺这个学生的发现)师:你说的很有道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小数的存在,大家想不想找一找? 生:(齐)想。生找身边的小数。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 生1:数学书的后面有小数。
生2:铅笔上写着0.7毫米。
(一)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大屏幕出示了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不是开始被动的接受知识点,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小数,虽然在平时生活中、在商场里,他们可能经常见到小数,但是他们对小数的概念还是模糊的。于是学生很快就提出:什么是小数?小数是真么读的?小数是怎么写的?小数表示的意义和整数有什么区别?„„对于这样的设计,我的用意在于让学生感到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要承担起完成研究任务的责任。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
《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当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小数的问题之后,我觉得应充分尊重孩子的认知基础,于是营造了开放和具有生成性的课堂环境,让一部分具有生活经验的优生带动其他学生来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关注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被大大的调动起来。
(三)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
学生的想法,不断启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引”还应“引”在学生思维的困惑迷茫处,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了小数之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思考中完善了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教师的“导”要“导”在关键之处而不漏痕迹。在教学中,学生填完表格后,我让学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具有观察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思考,教学中的难点也很快迎刃而解。
(四)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就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商品的价格来进一步认识小数,认识完表示价格的小数之后,我让学生再找一找身边的小数,通过学生找到的铅笔芯上的小数,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习表示长度的小数。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就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有价值的、生活所必须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