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3教育部审定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
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用煤的 童话意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了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 具: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播放课件。
2、提问:刚才看到的图画美吗?它描绘的就是波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的优美意境,大家想不想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呢?
3、在此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
二、学习歌曲:
1、出示歌曲谱例
2、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3、视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感。
4、填词视唱,纠正错误的地方。
5、完整演唱。第二课时
一、复习试唱
二、拓展延伸
1、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2、学生聆听体会歌曲的意境
3、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如齐唱、对唱、轮唱
4、分组比赛
5、在欣赏一组优秀的国内外童声合唱曲。感受优美的和声效果
第3课 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怜爱和亲切的情感。
2、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掌握弱起乐句的韵律,巩固急吸缓呼的技巧。
3、通过听、唱,感受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教学重点: 感受与表现六八拍歌曲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学难点: 唱好弱起乐句。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1、背景音乐:在欣赏《土拨鼠》旋律过程中出示流浪艺人与土拨鼠图片。师:这是什么动物?它的主人是什么样的身份? 师:听!答案在歌曲里。
2、听碟片(或教师范唱)。
3、师:土拨鼠又名旱濑,属于鼠科,身体粗壮,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在今天学习的这首歌里,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它的主人到处漂泊。所以我们在学唱的时候要表现出游子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出示课题,朗读歌词
4、师: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一下什么地方是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
二、感受旋律,学习歌谱
1、再听歌曲,律动参与。
师:这是一首六八拍的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它的强弱规律,跟着音乐拍一拍。
2、学习歌谱
(1)师:旋律可以分为几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2)视唱第一、二句乐谱。(3)师生接龙完整地演唱(学生唱第一、二句,老师接第三、四句)。(4)师:第三四句最高音落在哪个音上?歌曲的情绪是否有变化?
(第一二句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
三、四句旋律上行,情绪显得比较激动。)(5)完整地视唱歌谱。
三、歌曲处理
1、看乐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土拨鼠》全曲最高音为mi
2、讨论歌曲的强弱处理。教师出示力度记号:p mp mf f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 表现歌曲。(对学生提出的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
3、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四、相关文化的拓展:贝多芬及作品简介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2、贝多芬的作品听赏。
五、小结 师:请同学们课后通过自己的资料收集,更多的了解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
第4课 学唱歌曲《采莲谣》
一、学习过程:
1、学唱歌曲《采莲谣》(使用多媒体平台)
<1>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维点在第三乐句,先做下面的练习: <2>视唱歌谱:把全班分成二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注意:第二声部音准较难,练习时要突出强拍。)
<3>朗读歌词按照乐谱上所标力度记号朗读,并突出强拍。(按6/8拍)<4>分声部学唱歌词。(一、二乐句歌词是写夕阳湖中景色,突出莲花的“艳”、“娇”,三、四乐句是写情,通过划桨、撑篙动态地描绘了人们在湖中采莲时的愉快心情,全曲高潮在第四乐句,演唱时要注意情景交融,词曲结合,发挥力度记号的作用使歌声充满生气与乐观。)
二、活动与练习:
选择正确答案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学生自己先做题,同座同学相互改题,最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2)、老师提问复习有关知识,后做题,老师公布答案。
第5课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本课重点
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教学过程 学习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1、玩游戏: 2 0 4 5 0 0 8 9 10 1 2 0 0 5 6 7 0 0 10 1 2 0 0 0 0 7 8 0 10 1 0 2 0 0 6 0 0 9 10 通过这样的节奏游戏让学生感受与理解全休止符与二休止符的停顿时间。2、3、讲解休止符的概念及符号。(注意课文中对照表)巩固练习。(视唱练一练1、2)
第6课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
本课重点 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一、学唱《渴望春天》。(使用平台)
1、发声练习。
2、节奏训练: 6/8 X | X X X X | X.X X„„
3、视唱训练: 6/8 1 | 1 3 5i | 5 5 3„„(通过以上练习,感受6/8拍奏)
4、找乐句、(做到弱起前换气)
5、按乐句学唱歌谱(注意
1、弱起小节,做到弱起前换气
二、学唱歌曲(唱准 #1,#4
3、唱好倚音)
三、有感情朗诵歌词。
四、演唱歌曲。
(注意:把掌歌曲的表达风格;活泼、优美、流畅,表现少儿渴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第7课 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学习(1)音符
音符: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
音符:1 2 3 4 5 6 7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师:让我们一起唱一遍。师:这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节拍。什么是节拍呢?(2)节拍 节拍[Meter] :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如 2 / 4、4 / 4、3 / 4 拍等。(课本61面)比如: 节拍 拍 号 含 义 强弱规律 二拍子 2 /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 三拍子 3 / 4 3 / 8 以四
(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 四拍子 /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 六拍子 6 / 4 6 / 8 以四
(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
二、导入新课《青年友谊圆舞曲》
师:现在,我们对节拍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既然学了,我们就要学有所用,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首新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面,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生:三拍子。师:同学们说的很对。
三、发声练习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个发声练习。(站立练习)
(用开口音“a”唱,因为农村的孩子性格上稍微有点内敛,碰到音高一点的都不能很好的演唱,所以开口音有利于他们的演唱。)发声练习《雪绒花》(时间:5分钟)
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了解什么是圆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遍《青年友谊圆舞曲》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下歌曲的特点。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多媒体出示)
五、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多媒体出示歌谱)
1、歌曲背景介绍:
2、学唱谱(教两遍,跟琴一遍)(1)学生学唱乐谱,老师清唱或辅以琴声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三拍子的击拍方式,把你们的右手拿出来边学习边划拍。(2)讲述歌曲的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3)跟琴视唱一遍。
3、学习歌词
(1)一起朗诵一遍歌词,找学生说出歌曲的含义。含义:珍惜友谊、热爱和平、增进团结
4、教唱歌词(1)三段教唱一遍。
(2)生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
5、跟媒体音乐演唱
可以加以身体的动作进行演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找几个同学上台表演。
六、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舞蹈视频。(多媒体播放)
七、小结
这首歌歌曲旋律活泼、优美,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老师也把希望寄予你们。
第6课 学唱歌曲《小熊过桥》
学习内容:
1、听赏并学唱一首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视唱A部分旋律。
2、认识音乐知识:回旋曲式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赏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体会小熊由害怕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理变化,以教育学生在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启发学生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2、认识回旋曲ABACA的曲式特点。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回旋曲在音乐中的表现。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歌曲多变的节奏。
学习过程:
1、听赏《小熊过桥》乐曲,谈谈你对这首曲子的感想。
2、播放A部分旋律,听一听这段旋律在曲子中出现了几次。
3、欣赏乐曲《娃哈哈》,听出其中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跟随音乐用下 面部分的方法演唱。
唱、拍手、唱挥舞双手、唱、挥舞双手
4、学唱歌曲旋律。A部分视唱,分清三个A的不同处,并把它唱准.BC两段用 LU跟钢琴模唱。
5、学唱歌词。注意唱每段词的不同感情,能用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角色。.6、师生讨论哪种演唱形式用在歌曲的哪一部分合适,师生跟随录音按照自己选 择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齐唱、学生齐唱、教师齐唱(合唱)、独唱、(合唱)、独唱、(合唱)
7、介绍回旋曲这一曲式结构的特点.8、根据《小熊过桥》一曲的情节,师生共同创编并表演一场微型的小歌舞剧。
(1)小羊过生日:主角小羊,客人B 小白兔,客人C小狗。学生可选择喜欢的动物创作声音和动作表演。(2)学生自行创编出童谣《排排坐,吃果果》。方法:A.用X—、X X X 节奏与531三个音围绕童谣的内容与情绪创作三段音乐,用O 表示老师创作的一段,用△☆□表示学生创作的三段.案O△O☆O□O形式演唱,边唱边做声势或律动.B.用不同方言演唱童谣.体会不同方言的不同效果.课后记: 通过听赏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学生体会到小熊由害怕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理变化,并教育了学生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还认识了回旋曲ABACA的曲式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回旋曲在音乐中的表现。
第7课 学唱《我架飞船上蓝天》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能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用轻快而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参加了隆重庄严的开国大典,我们聆听了渴望、深情的七子之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2003年10月15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了„„
三、节奏练习。
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读课本第11页上的诗句,学习3/8拍子,了解其含义和强弱规律。
四、律动。听《我驾飞船上蓝天》的伴奏音乐,身体自由随之律动,感受 3/8拍子的韵律,体验音乐“飞”的感觉。五.教学新歌
1、跟录音学唱旋律;
2、随琴轻声唱,难点句教唱:
0 6 ∣ 6 0 5 4 ∣ 6.7 6 5 ∣ 6.║ 星 星 朝 我 笑
3、讲解力度记号
4、按照力度处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5、教学生三拍子指挥图示.生随音乐边唱边指挥.6、延伸。请学生上教材中的“音乐网站”,自学“单拍子和复拍子。
7、、用轻快而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
六、小结本课。收获到了什么? 祝福同学们朝着自己的理想,飞的更高更远.第7课 不同色调的音乐 学唱《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时唤起儿时的梦想,同时激发珍惜现实、热爱生活、展望美好的明天的情绪。
2、能初步具有吹奏简单的二声部乐曲的技能。
3、初步了解歌曲的常用体裁。【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常用体裁
2、二声部乐曲的吹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作品《梦幻曲》(轻音乐),并问:童年时候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学生交流(音乐循环播放)
(三)出示曲名,并简单介绍此曲
说明:(1)选择轻音乐《梦幻曲》既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也为本课介绍体裁知识做准备。(2)优美、柔和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儿时的梦境,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
二、乐曲听赏
(一)介绍歌曲的常用体裁
(二)听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创作背景介绍(这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人举办的2006迎新春节目中也唱到了这首歌,可见这是一首多么经典的老歌)
2、听赏并说出此歌属于哪一类体裁风格,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三)听赏歌曲《小白鸽之歌》
1、创作背景介绍
2、听赏并说说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为歌曲标上速度记号。
3、用律动或走华尔兹的舞步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4、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相比较,说说速度与情绪间的内在联系。(两首歌曲循环播放)
(四)做自我测评
1.说明: 这一活动既及时掌握了新知识,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音乐要素;用律动或华尔兹舞步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真正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愉悦的情绪。
三、口琴吹奏《龙舞》
(一)熟悉歌曲
1、拍打歌曲中常用的节奏型,如:XX XX|XX X|
2、学生熟悉乐谱
3、教师示范弹奏或吹奏
4、学生视第一声部唱乐谱
(二)吹奏歌曲
1、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吹奏能力选择某一个声部吹奏,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两个声部都学
2、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吹奏
3、改变节奏型,重新编配第二声部
4、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编配伴奏 说明:
(1)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让其选择声部进行吹奏,或者让不会吹奏的同学用打击乐器作伴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2)重新编配节奏型,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来判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布置作业:继续准备“配乐朗诵”。
学唱《妈妈之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10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二):新课学习:
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
2、放录音,(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注意区分: 5 3 3.1 │2 3 0│ 妈 妈 的 心 里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板书“0”简单介绍: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谈话: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教师范唱
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表演《妈妈的心》)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8课 多彩的乡音
(五)学唱《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4、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饰、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首歌曲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教具准备:
1、音响设备(多媒体、录音机、等)。
2、教学相关的音像资料。
3、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或其它伴奏乐器)、新疆特色乐器(手鼓、串铃、沙锤等)各种打击乐器或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提问: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 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二、学唱歌曲:
1、放音乐,跟着音乐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觉,找出主要的节奏型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3、教师范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4、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及歌词
5、再次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与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三、训练与表现(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
2、角色分配:手鼓敲击节奏、串铃敲击节奏、沙锤敲击节奏、学生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情绪做到自信,有感情地演唱。
3、让学生了解并教给学生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拓展延伸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2、学生一边唱歌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请会跳新疆舞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带领一块完成表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9课 环球音乐探宝
(四)——欧洲名曲集锦 教学内容:歌曲教唱课《雪绒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电影《音乐之声》故事情节,通过学唱歌曲《雪绒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雪绒花》,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2分钟)
师问:我想请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什么花呢?
生答:玫瑰花,月季花,百合花,茉莉花,牡丹花、水仙花„„(恩,不错,大家知道的还真多)师问:那么大家有听说过雪绒花吗?(板书标题:雪绒花)生答:知道(请人说说雪绒花)(补充)或生答: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老师今天将会给你们介绍一下雪绒花)
三、新课教学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板书:奥地利国花)。雪绒花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说到雪绒花,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呢也叫《雪绒花》。是出自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板书:音乐之声)
问:我们班有同学看过《音乐之声》吗? 请同学简介《音乐之声》的剧情。(鼓励并给予补充)
《音乐之声》是好莱坞经典音乐剧,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雪绒花》这个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萨尔茨堡一座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利亚的年轻修女,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善弹吉他、喜欢唱歌。后来,玛利亚到了一位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利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玛利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上校轻拂六弦琴,第一次唱了《雪绒花》。
不久后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德国兵占领了上校德家乡,他们要求上校回去服役,上校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不愿意屈服于敌人,于是决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玛利亚逃到瑞士去,就在他们准备逃跑的那夜,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伪称去参加音乐会,于是在那个剧院里,再一次的响起了这首《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雪绒花》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就是最后一句。“祝我祖国万年长”表达了歌唱者的爱国之情。(以上5分钟)师:听了音乐之声的故事内容,那么我们便结合故事情境来一起欣赏一下《雪绒花》这首优美的歌曲,听的同时大家可以去体会和想象一下音乐的优美意境(音乐起)(2分钟)听完音乐,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将歌词大声朗读一下。(学生朗读,鼓励)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朗读一次英文歌词吗?(学生答,鼓励)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着老师读一遍英文歌词,(领读)(以上3分钟)我们学的这首《雪绒花》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我们通常会用三角形来画节拍,就像华尔兹音乐(嘣叉叉),我们先来看几个节奏,XXX、X-X、X--、X 0X X这几个节奏用三拍子的三角形怎么打。(请同学打,并鼓励。强调最后一个节奏。)
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一边再读一次英文歌词。(很好,大家都做的很不错)(以上7分钟)
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唱了吧,那好,老师把音乐播放一遍,大家跟着音乐来哼唱一下,会唱的同学可以把声音放出来唱。(音乐起)
跟着音乐唱了一遍大家应该更熟悉了吧,注意看书本上每行谱子上都有个“v”的符号,这是换气记号,表示歌唱时在这换气。还有这首歌曲是比较深情婉转的曲子,唱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一点,不要唱得跟看到仇人一样。让我们有感情的再唱一遍。分2组分别演唱,以更巩固对歌曲的熟练。
课堂小节:每一首歌曲本身都是一个小故事。有的时候唱歌就是在讲故事。让我们一起再把这首歌唱一次。(以上10分钟)
如还剩余时间,播放《音乐之声》里另几首有名的插曲。
第11课 咏唱古诗词 歌曲《春晓》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第13课 冬日的遐想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
2、认识降记号,并进行听辨及练唱。
3、指导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进行有个性的音乐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 的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歌曲的强弱对比 教学教法:指导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季节是——冬季,你喜欢冬天吗?你喜欢冬天的什么景物?雪花是冬爷爷派来的使节,它带着冬爷爷的叮嘱与祝福,乘着银色的马车“哒、哒、哒、哒”地向我们走来了。请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1、初听歌曲,谈感受。
导言:这是一支活泼、欢快、富有童话般色彩的歌曲.那么.同学们你们见过马车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这些漂亮的马车.2、新歌教学 ①学习旋律 A、教师带唱歌谱
师: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之前首先我们一起来唱唱歌谱.B、用“la”轻唱。师:接下来,我们用“la”轻轻的演唱.C、指导演唱。
②学习歌词,有感情地齐读歌词。想一想 A、这首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B、冬爷爷的叮嘱和礼物是什么呢? 生:祝天下的小朋友..........导言: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希望你们不仅要唱好歌曲,同时,也要做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身体健壮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C、填词齐唱 有表情的演唱
③歌曲处理,教师置疑,小组讨论。
A、“银色的马车„„冬爷爷的叮嘱”该怎样演唱? 轻声地演唱 B、过渡句“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他”声音如何处理? 渐强
C、“祝天下的小朋友„„心灵永远洁白无暇”该怎样演唱? D、结束句该如何处理? 从弱渐强,休止符时停顿,结束音越来越弱.3、音乐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导言:同学们,我想在我们教室里塑造一幅鲜活的雪景图,老师给你提供三种方式: A、歌唱 B、表演
C、打击乐伴奏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尽情地表现音乐。①小组合作创编阶段,老师巡视指导。②才艺展示阶段。
4、总结性评价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唱着好听的歌曲,在寒冷的冬天愉快的学习,生活.歌曲《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教学难点:
1、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2、唱好二声部,与一声部做好融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
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欢快 高兴 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 16 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霁 “ji” 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灞桥” 有扶手的石板桥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思考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 运用什么演唱形式?(2)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师指挥,生练习一遍。1.师示范演唱
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断音记号)
4.放开声音,完整的唱一唱(要求 唱出愉快 欢乐的情绪)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师:其实呀,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5、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力度小游戏)
(三)、实践与创造: 男生用第二声部的“叮当叮当”为女生伴奏。要求由慢到快
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视频
(五)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第14课 十二生肖篇
教学内容:
一、唱:《十二生肖歌》
二、听:《母鸡与公鸡》
三、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二、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三、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教学难点: 唱准× 0 × ∣节奏 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二、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一)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二)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三、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一)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二)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四)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五)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 兔儿跳得快(哎)兔儿跳得 快。鸡唱天下 白(哎)鸡唱天下 白。请把顺序 排啊,请把顺序 排。
(六)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七)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八)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九)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十)完整地演唱歌曲。
(十一)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十二)歌曲处理:
1、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十四)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四、欣赏(《母鸡与公鸡》)
(一)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听听,演演。
(二)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三)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四)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五、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六、唱唱、跳跳,出音乐教室。
第二篇: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教育部审定2013)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三、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四、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五、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六、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七、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收集、多媒体课件、简易绘画册页、范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古代诗人李白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引出黄鹤楼的介绍,既“家乡古建筑”。
二、欣赏发现
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古建筑 2.整理古建筑的分类 3.说一说
4.小结:①按材质可分为:砖制、木制、石制
②按造型可分为:亭、台、楼阁、寺庙、塔、民居
三、寻找发现、学识了解
1.寻找各式建筑的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 2.学生说一说 3.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四、引导分析、深入了解
1.思考:要想建造这些古建筑,我们最初的一般是要做什么?
2.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3.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2.学生讨论
3.出示幻灯片,师边小结知识点: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第二课时
五、演示观摩、作品欣赏,深入感知 1.教师讲授线画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提示:著名画家保罗·克利说:“牵着线条去散步。”一年级课——《绕绕涂涂》)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备注: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2.欣赏城市古建筑及线描作品
第4课 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 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三、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6课 水墨动物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并初步掌握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的小窍门。3.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来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能展现生命活力,体现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水墨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物水墨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水墨表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使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形兼备,体现笔墨情趣,发展学生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动物(陆生、水生和禽鸟等)图片,水墨画动物经典作品和师生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含水墨画动物),铅笔、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二)教学流程 1.引导
教师出示2幅动物画作品《池趣》(水墨),启发学生欣赏思考: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笔来画的?画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粗粗细细的墨线随意勾出鱼形,大大小小的墨点自由挥洒,表现错落有致的斑纹,墨色有浓有淡,变化十分丰富,富有情趣韵味,给人轻松自由、落落大方的美感)从而让学生突出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魅力。由此导入课题并板书。
2.发展阶段
(1)欣赏•探究
大屏幕出示一组水墨画动物作品(课本内外均有),启发学生进行欣赏、探究。
如①指导赏析《池趣》等作品时,着重让学生关注皮毛等方面的表现技法。教师演示讲解“渴笔法”[1] 的表现要领及用处(毛笔笔头含水很少,叫做渴笔。渴笔在宣纸上能擦出又干又毛的效 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用渴笔勾线,线条中常常会出现露白之处,显得生动苍劲),并指导学生大胆操练、理解掌握。
②指导学生赏析《天伦之乐》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 ↑《红树双猿》
探究水墨画技法。教师演示讲解“泼墨法”[2](用含水量多的大笔,笔尖掭浓墨,在调色盘里稍稍揉按,让少量墨汁渗向笔肚笔根,然后作画,随物形而变化,就会出现墨色浓淡自然变化、生动滋润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头部、身体等大面积的部位)后,指导学生进行泼墨法的尝试练习(可以表现动物起伏的背部或面积较大的其他部位)。看、练结合,便于学生较快掌握让墨色出现浓淡变化的技法要领。(板书要点)↑《双驴图》黄胄(2)观察•预想
①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观察自己带来的动物图片,相互讲讲自己对动物的形体、姿态、神情和皮毛等特征的认识。在师生交流时,强调观察的有序性(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可以先看身体各部位,后看姿态神情,反之亦可)和有效性(既然看了,就要有看的成果。让学生说说观察动物主要特征的新发现、新认识,还可对动物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说说动物与动物之间如体形、结构和姿态等方面的明显区别)。(板书要点)
②畅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即准备用怎样的笔墨技法在宣纸上画出可爱的动物形象。可提出以下问题:你准备用水墨技法表现哪种姿态的动物?它的头部皮毛用渴笔还是用泼墨、五官用什么方法表现?身体及身上的斑纹用什么笔法、什么墨色来表现会更美?为了突出它很神气,又该用什么样的笔墨来表现有力的四肢和细长的尾巴呢?(这里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完善预想方案)
③教师演示水墨画动物的表现过程,讲解要领。(建议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可跟老师随机临摹学习小部分的用笔、用墨方法)以画水牛为例[3],a、用淡墨侧锋画出三角形的牛头,画出一大一小的牛耳,以体现透视关系;b、用浓墨中锋画出弯月形的牛角,点眼、画嘴;c、用泼墨大笔画出起伏的牛背;d、根据需要,可在牛周围淡墨添画水纹,一侧画出倒挂的柳枝,使构图完整饱满。【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和观看教师的完整演示,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水墨画技法与动物的主要特征相对应,培养学生意在笔先的创作观念和习惯,提高对水墨画创作流程和技法运用的认识与把握。】
第8课 飞行梦工厂
教学目标
1.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了解直升飞机的外形构造基本知识和各种类型飞机的造型特点。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制作与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有关飞机的资料、各种不同的盒子
教学程序
一、欣赏引入
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
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
课件出示:直升飞机飞行影像片断课件出示;动画课件出示;各种造型优美的直升飞机的图片。展现设想
二、示范学习
1.欣赏直升飞机范作。
引导思考: 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2.提问: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展示本课的重点(巧用材料,妙在出新)与制作直升飞机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过程。3.小结:
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
4.漫谈制作设想并小组发表。
学生组内交流直升飞机的制作设想,综合小组成员意见,推举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制作小组的巧用材料、妙在创新的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优秀直升琶机造型录像。课件出示:动画。制作表现
三、小组组合 1.角色分工。
要求:每一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制作小组的设计制作、分工与协调。并负责安排组内成员承担直升飞机各个部件的制作任务。
2.制作活动:根据材料特点,模拟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制作要求:
(1)时间:15分钟。
(2)纪律:讨论声低,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3)正确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3.学生作业时,循环播放各种直升飞机图片,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时间指示钟显示制作时间。
课件出示:各种直升琶机图片出示;白行制作的时间指示钟。
成果展示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出示“新世纪雏鹰直升飞机展”背景,并以小组为单位,总工程师轮流上台展示各制作小组的成果。
要求:说说各直升飞机的巧妙之处,并开展简单的推介宣传。2.教师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采访与参观。
课件营造情境。
四、教学拓展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水果电动直升飞机模型,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第9课快乐陶吧
教学目标 :
1.赏析、了解我国现代陶艺及其文化,获得更多陶艺知识,增强学生艺术素养。2.运用所习得的陶艺制作的方法、技巧,自主创作完成1-2件作品。3.承传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
运用所习得的陶艺制作的方法、技巧,自主创作 教学程序 :
一、欣赏引入
1.欣赏彩陶文化:(1)半坡型(2)庙底沟型(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二、探究方法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四、尝试制作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
第12课 青花瓷
教学目标 : 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一、激情导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播放《鬼谷下山青花瓷》视频片段)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这件青花瓷为什么会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课前我们已经观赏了马未都评元青花大罐——《鬼谷下山》的相关视频,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形式围绕导学案——“课前预习”的问题1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生讨论、汇报)从同学们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大家对青花瓷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不想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十二课——青花瓷。(板书课题:
十二、青花瓷)【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影视资料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说青花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为我国赢得了“瓷都之国”的盛誉。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怡然成趣,素雅清新,充满活力。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器型的青花瓷?纹饰的类型有哪些?装饰布局有何特点?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生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青花瓷的器型很多,有罐、碗、瓶、壶、杯、盘、盒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花瓷纹饰题材十分丰富,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诗文博古、吉祥图文等,并运用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板书:器型多样 纹饰多样)【设计意图: 谈话法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初步感受青花瓷的器型及纹饰特点。】 2.任务二:赏青花 青花瓷的结构有哪些,民间艺人又是如何装饰美化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下面,我们以鬼谷下山青花瓷大罐为例做一分析。(出示图片)这件青花罐从结构上分为颈、肩、腹、胫四部分。罐上纹饰多层布局:腹部为主纹,刻画了鬼谷下山故事情节;其它部分为辅纹,颈部、肩部分别饰有水纹和缠枝牡丹纹,胫足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杂宝。整个青花纹饰构图严谨,气势恢宏,韵律灵动,人物刻画流畅自然,气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纹一般装饰在作品的主要位置,纹样多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或具有吉祥图文的谐音寓意为主(出示课件);辅纹一般以抽象或具象的连续纹样装饰在罐(瓶)的颈、肩、胫等次要位置,好像给罐(瓶)戴上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出示课件)。在这些青花瓷瓶中,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青花瓷图片若干)想好后,讲给本小组的同学们听一听。(学生观察、思考、反馈,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所喜欢的青花瓷及其器型特征与纹饰特点)【设计意图:直观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瓷,加深学生对青花瓷形体特征及纹饰特点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课重点。】 3.任务三:画青花 欣赏了这么多青花瓷作品,那么,你们准备画一件什么样的青花瓷作品呢?谁来说一说?(生反馈,师评价)你说的可真好呀!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喜欢的青花瓷吗? 请两名学生上台板画,其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板画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画面,并强调创作时要抓住青花瓷的形体特征,主纹内容要突出,辅纹可以多样化的纹饰(点、线、面相结合)进行装饰。【设计意图:直观法指导学生尝试表现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瓷,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需要帮助点,教师做进一步 4.任务四:创青花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青花瓷表现出来了,下面,大家就赶快动手吧!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形象。【设计意图:练习法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巩固新知。】
三、检测导结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结本课。同学们,青花瓷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学习了瓷器上的青花纹样,其实,青花纹样这一元素还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课件:青花纹样床单、钢笔、U盘、T恤、手机等作品)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本领,去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篇:教育部审定2014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学生态度端正,能认真听讲,按时、高效地完成作业,但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不强。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情况看,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这个学期更应关注学困生。针对这些情况,本组教师在各个班要因材施教,根据具体的特点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年级数学学习成绩。
本学期还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需师生长期努力的。要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但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还要用心听同学的发言。应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并请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还要培养学生课后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会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
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的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生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利用数队表示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试验稿四下教材中已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1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
入”法取积.商的近似数。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理解等式的性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4.能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感受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可能性是本
册教学的重点内容。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地消化,课后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
4.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尽量使学生思想开阔活跃,不受压抑,不因循守旧,不沿袭传统。
5.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多创设学习情景,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
7.控制好课后的作业量。
8.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六、教学进度表: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9月1日——9月13日)
第二单元:位置(9月14日——10月19日)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0月20日——11月9日)
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1月10日——11月20日)11月20日——12月15日)12月16日——1月4日)1月5日——1月10日)1月11日——1月15日)
第四篇:教育部审定2012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12版小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3、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课时: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
大于号 3<4 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位臵
单元教材分析:“位臵”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臵,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臵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臵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
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课时:1 教学内容:上下(位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臵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臵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臵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臵,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臵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臵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臵: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臵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臵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臵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臵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臵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臵关系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臵,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内容:前 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臵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臵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臵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臵(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臵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臵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臵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臵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2、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教学反思:
课时:3
教学内容:左 右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臵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臵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笔 橡皮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1——5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
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课时:1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内容:比大小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4 3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教学反思:
课时:3 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教学反思:
课时:4 教学内容: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
学生上台写数字3(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 2 3 3 2 4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教学反思:
课时:5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臵,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教学反思:
课时:6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教学反思:
课时:7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3 4()
5()()1
()()3()()
(学生口答)数的组成
□
□
3 1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教学反思:
课时:8 教学内容:P29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0页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教学反思:
课时:9 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第39页的第5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
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课时: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 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6页的第2题 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 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
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臵。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单元课时安排:约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课时: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有关6、7的数数和认数。教学目的: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 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4、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分组活动)(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三、练习48页2、3
四、课后作业
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教学反思:
课时:2 教学内容:44页――45页6和7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作业 48页第1题 教学反思:
课时:3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课时:4 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
1、左边4人
2、右边2人
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教学反思:
课时:5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臵。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 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
一、引入
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2、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 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新授
1、动手操作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
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大小
4、基序数
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三、练习
P59 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
四、8和9的写法
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 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教学反思:
课时:6 8和9的组成
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准备:星星,课件
一、引入
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 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
二、新授
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练习
1、P55做一做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2、P60 3 4 5 6 3 4 小黑板出示 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教学反思:
课时:7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P56 P57页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
意,就能列出算式。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教学反思:
课时:8 教学内容:用数学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
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 有2只猴,分步出示。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P62 13 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教学反思:
课时:9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课件、尺子
一、引入新课
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7的相邻数是谁? 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2)9○□,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4、10的组成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4)汇报板书10的组成(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引导同学回答,看一个记两个,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想到1和9组成10。记住前面五个,其余可以推想出来。(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四、课堂作业
1、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结本课内容进行回忆、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不明白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六、聪明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格涂上相同的颜色。
4 0 8 8 7 5 5 教学反思:
课时:10 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P48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8页,试着填一填。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
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四、轻松一刻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巩固深化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教学反思:
课时:11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教学重难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一、创设情景
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课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练习
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
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那你能算出来吗?
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
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
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课件出示P68 8 独立看图并填空
5、P68 7 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
三、练习
第.68面的第9、10题 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教学反思:
课时:12 填括号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探索和实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
2、熟练根据数的组成填出未知加数
3、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准确填出未知加数
一、基础训练
1、课件出示
□
□
□ 7 3 6 4 5 □ 5 □
2、猜数
老师手里拿了5个☆,左手要拿几个才能组成10个?
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我们就到商场去看看吧
1、P70课件出示盒子,看这个盒子里有几个格子?
售货员阿姨要往盒子里放钢笔,你能算出还要放几支才能放满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算式 7+()=10 你是怎么想的?
2、看这里要摆小旗
已经摆了6面,还要摆几面才是8面? 6+()=8
三、练习
四、做一做
课件出示1 那这个盒子里还差几个?谁能列出算式? 这里墙上需要挂水壶,你能很快地列出算式吗? 2看图片,还要画几个呢?
五、作业P71练习十1-3 学生做题时,画线时可能会画错,老师在做第一题就引导他们说,想一想,还要画几个?先画○再填
教学反思:
课时:13 连加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顺序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出示课件)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
○ ○ ○○
○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
○ ○ ○○
○ ○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教学反思:
课时:14 加减混合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一、激趣引入
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
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练习P76做一做
演示:地上有7个球,抱走3个,又抱来4个
2、课件演示小鸭图
3、游戏:把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 教学反思:
课时:15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3+1+4 6+1+2 1+3+6 10-3-7 7+2-1 8-3+4 5+2+3 3+0+7 10-2-5 10-3-6 8+2-3 5+1+4 3+2+2 8-1-4 9-3-2 10-7+2 4+4+1 4+1+5 2+3+2 10-5-5
二、练习
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课件出示:公汽图
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
图片出示P77右图,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 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应用
1、P76 4 练习,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四、游戏
出示纸牌,3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1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
第五篇:教育部审定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任务,我由高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转到一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如何适应高年级到低年级工作重心的转变,如何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教材分析
总的来讲:
这本教材是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
从今年起,一年级小学生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
语文园地里有三个栏目——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栏目。
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还有像《小松鼠找花生》这样的趣味故事。新教材此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快乐读书吧”栏目 这一栏目设在新教材第一单元末尾,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
详细的解读:
本教材在入学教育中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 地 人 你 我 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结构体系
新教材,安排了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1)安排顺序
新教材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2)识字写字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 二 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 七 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3)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阅读课文14篇。识字文本10个。120字以上课文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入学教育
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文本选择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阅读课文14篇。
低年级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升国旗”。但从低年级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最近的”的选择中,隐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诗,分别是《画》《咏鹅》《悯农》《江南》《古朗月行》《风》,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识字”“日积月累”板块中。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
口语交际
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
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
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新教材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 地 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
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8个单元有6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
“日积月累”是保留的栏目,因为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两大支柱之一。教材安排了4首古诗和两次格言的学习。“和大人一起读”是语文园地新出现的栏目,每个园地都精选一篇童谣或童话,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
“字词句运用”是新栏目,每个单元都固定安排。本册从拼音、识字、扩词、写话等形式入手,体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