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社会活动《在家我也爱劳动》
题 目:大班社会活动《在家我也爱劳动》 教材分析:
《指南》中指出“应引导大班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愿意主动做家务。”但是大班幼儿的劳动态度存在两面性,他们很喜欢主动帮助教师或同伴服务,但在家中却很少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结合幼儿中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运用对比讨论、视频再现、制定公约、劳动实践、电话互动等教学策略,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在家中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自始至终以“在家中做家务也是对家人爱的表现”为情感主线,让幼儿产生主动做家务的愿望。活动中“公约”的制定,其实是活动的延伸,以此督促幼儿在活动后也能在家中坚持劳动,养成在家中做家务、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方法:
1、视频互动,在讨论中激发幼儿学做家务的愿望。
本次活动中运用了视频和电话互动的方法,从“一个小宝两个样”视频的对比讨论,到“妈妈忙碌的一天”视频的情景再现和与妈妈现场电话互动的表达交流,都给了幼儿充分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体谅妈妈、学做家务、爱劳动的情感体验。
2、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尝试学习做家务的兴趣。
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小宝凌乱的家”的真实场景,引发幼儿帮助“小宝”收拾家的愿望,引发幼儿学做家务的兴趣,并且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如何做好家务劳动。
3、劳动实践,引导幼儿在参与中获得经验。
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分组尝试学习做家务的机会,并且边实践边讨论,学习总结做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步骤,在亲身的参与和体验中,获得劳动的经验。活动目标:
1、通过制定《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知道在家中有哪些事情应该自己做,哪些家务可以帮妈妈分担。
2、学习做简单家务的方法,并能在家中自觉、坚持遵守“小公约”。
3、感受妈妈一天劳动的辛苦,懂得自己的劳动会给妈妈带来幸福和快乐。活动重点:
通过制定《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知道在家中有哪些事情应该自己做,哪些家务可以帮妈妈分担。活动难点:
学习做简单家务的方法,并能在家中自觉、坚持遵守“小公约”。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自己妈妈工作的辛苦。
2、物质准备:“一个小宝两个样”和“妈妈的一天”视频课件、《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图表、黑板、布置家庭场景、准备好与一位家长现场电话互动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一个小宝两个样”,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视频故事“一个小宝两个样”,知道小宝在幼儿园和家中的不同表现。讨论:为什么说一个小宝两个样?
2、小结:原来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是一个爱劳动、勤劳的孩子,可是在家里却是一个不爱劳动、什么事情都让妈妈做的懒惰的孩子。
二、观看视频“妈妈的一天”,讨论制定《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
1、播放视频“妈妈的一天”,感受妈妈一天的辛苦。讨论:
(1)妈妈一天中都做了哪些事情?妈妈这是怎样的一天?
(2)在家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帮助妈妈做的?
2、出示“公约”底板,引导幼儿制定《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懂得在家也要爱劳动。(1)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制定《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记录下了在家里要做的事情。其实,这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家庭劳动小公约”,提示我们在家中要自觉的劳动,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2)了解“公约”,使幼儿懂得公约的意义。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约”吗?
小结:“公约”就是,大家一起约定好的,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事情。你们看,这里还要签字呢。一旦签了字,就表示大家都要遵守这个公约。
三、创设家庭劳动场景,幼儿尝试学习做家务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凌乱的家,调动幼儿尝试做家务的愿望。
讨论:看了这个“家”你有什么感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
2、请幼儿分组整理“凌乱的家”,并讲述自己是怎样整理家的。
3、帮助幼儿总结学习做家务的方法和步骤:整理玩具和书桌—分类归位、摆放整齐;整理床铺和衣服—床铺铺平整、衣服叠整齐;扫地—先把垃圾扫成堆、再用簸箕盛垃圾。
四、幼儿与妈妈电话互动,表达在家中自觉遵守公约的愿望。
1、引导幼儿通过与妈妈现场电话连线,表达自己在家中遵守《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的愿望。
2、幼儿每人一份《我的家庭劳动小公约》,引导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活动,并和爸爸妈妈一起签上各自的名字,贴到你家里的醒目的位置,每天都能坚持遵守这些约定,在家里也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第二篇:大班社会活动《我爱家乡》
大班社会活动《我爱家乡》
大班社会活动《我爱家乡》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史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各领域目标多次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探索问题,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基于上述理念,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美景、美食和传统文化。
2.能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看到的家乡事物。
3.喜欢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安康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图片(安澜楼、香溪洞、瀛湖、二黄广场、蒸面、炕炕馍、羊肉泡、酸菜面、汉剧照片)、汉剧《小朋友们学二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喜羊羊
“喜羊羊听说我们安康很美,想带着羊村的伙伴们一起来旅游,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当它们的小导游,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景。
教师:“小朋友,那你们想带它们去我们安康那些好玩得地方去呢?”
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讲: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老师也为喜羊羊准备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食。
教师:“喜羊羊说玩了这么久觉得肚子饿了,想请小朋友带它去吃好吃的,你们想带它们去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追问:“喜羊羊最想吃有我们安康特色的小吃,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传统文化。
教师出示汉剧图片提问:小朋友,这张图片上他们在干什么?(表演汉剧)你们会唱吗?你会唱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为喜羊羊唱一首《小朋友们学二黄》吧!
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汉调二黄是我们安康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京剧的声腔起源,在我们陕西属于第二大剧种,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习唱汉剧,把我们的安康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听到我们安康的汉剧。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说他今天非常高兴,特别感谢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他说要把安康这座美丽的城市告诉更多的好朋友,让他们都来安康旅游。我们生活在这么美的家乡,有好看的风景,好吃美食,好听的汉剧,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说的真好,这些感觉其实就是一种自豪感。为我们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诗歌《我爱家乡美》
安康美、安康美
安康风景美如画
安康汉剧传四方
安康美食美名扬
我爱家乡安康美
第三篇:大班社会活动:我等待
大班社会活动:我等待
设计意图
人 的一生少不了等待,甚至可以说,是大大小小的等待串联起了人的一生。孩子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等待体验,他们在家庭生活和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了解 到了很多事情需要等待,但是,也许我们从未和孩子静下心来交流过关于等待的话题。有一本非常感人的绘本《我等待》,它用简单的画面,串联了一个关于等待的 美好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我对原绘本进行了选取,挖掘其中孩子能感受到的内容,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在美好的图画和语言中感受等待中的一切美好情 感,就在这样一段活动过程中,让情感教育不再是空洞无物,而是在心灵的沟通中慢慢渗透,直达孩子的心底。
活 动分为三个环节,也对应了成长过程中的孩提、成年、老年的三个阶段,从孩子熟知的等待出发,到了解父母为了孩子的等待,再到关心老人孤独的等待,情感逐渐 升华,同时也从一个个画面的转折中逐渐感受到等待是需要耐心和坚持的,是蕴含着深深的爱的,是有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最后,用一次等待礼物的小体验,把孩子 体会到的点滴与生活又联系起来,让等待心情和过程在孩子的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印记。活动目标
1.在文学作品和画面中感受等待的时间和心情,体会等待所需要的耐心和坚持。
2.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等待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彼此关爱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
图片、视频、音乐、种子。活动重点
感受所有画面中传递等待的时刻,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活动难点
理解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在等待中传递出对家人的关爱和对亲情的渴望,深化情感,同时发现等待所需要的耐心和坚持。活动过程
(一)回忆并看图讲述,关注自己生活中需要等待的事,发现等待的时间不同、心情不同、原因不同。
1.(出示字“我等待”和省略号)这几个字认识吗?这些小点点表示什么?
2.生活中有许多事是需要等待的,想想看,你们什么时候,为什么事等待过呢?
3.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4.(出示图片)请你们看看他在等待什么?
(1)图一:为什么要等雨停呢?
师:原来每个等待都是有原因的。
(2)图二:此刻,坐在桌子旁,又在等待什么呢?这时候,鼻子闻到什么味道?肚子觉得怎么样呢?
师:每一个等待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3)图三:晚上,躺在温暖的床上,可是眼睛还瞄着门口,这又是等待什么呢?
师:我们会因为每一件美好的事情等待而等待,想到那件事心里就会充满了甜蜜。
(4)图四:这是什么时候呢?在等待什么?挂灯笼,放鞭炮是什么时候?
师:瞧,过年多热闹,多开心,还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你们做了什么吗?
师:去年过年的事情你们现在还能回忆起来,这些回忆多美好,所以,等待它再一次到来,还有多久?是啊,还好几个月呢,着急吗?对,急也急不来,总要等待那时候才过年,所以,等待是需要耐心的。
5.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小结。
(二)了解大人们需要等待的事情,丰富内心的体验,感受等待的复杂心情。
1.等小孩慢慢长大了,变成大人了,他还会等待吗?在等什么?
2.(播放视频)你们看,长大了,也为许多事情而等待,而且,等待的心情有许多不同,让我们来听一听,大人们都在等待什么?他们在想什么?
3.出示成长记录,教师提问:爸爸妈妈是怎样等待你长大的?
(三)关心家人的等待,知道要关心回报家人用自己温暖的话语和行动表达爱。
1.随着一年一年过去,大人们又成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走路不是那么方便了,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这时独自在家的奶奶在等什么么呢?(出示图五)为什么会等电话呢? 2.师:你会打电话给爷爷奶奶吗?说些什么?我们来试一试吧。
(四)等待的礼物
1.师:你们都是关心长辈的好孩子,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这是一粒种子,它会开花结果,长出果实,那么,怎样才能让它开花结果呢?
2.对了,从发芽到长出绿叶,再到开花结果要施肥、培土、浇水,别忘了,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必不可少的等待!只有耐心等待的孩子,才能见到果实,才能收获。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这个等待可是对你们的考验哦。
活动过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紧凑,各个环节过渡自然,逐步递进。作为年轻的白老师,她能轻松自如的组织好各个活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灵活的应对幼儿的回答,针对问题启发引导,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同时,通过活动的实施,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1、社会教育的活动应提供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2、多种多样的等待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让幼儿学会从自身做起,真正的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宝宝。
第四篇:大班社会活动 分享
大班社会活动——我乐意分享
十七周教案
星期五
教师:陈丹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与他人分享食物与玩具,知道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朋友。
2、学习关心同伴和他人。
3、学习合作制定分享活动计划。【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有与家人、同伴分享的经验 物质准备:纸、笔、视频《学会分享》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感受分享的快乐)
1、幼儿观看视频《学会分享》,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认真观看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段故事,看看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故事大意:一天,陶小齐的表弟表妹来到陶小齐的家中做客,表弟表妹想玩陶小齐的玩具,但是陶小齐不分他们玩,这是巧虎拿出了自己的玩具和表弟表妹一起分享着玩,陶小齐发现自己一个玩的很没劲,想加入他们,最后,陶小齐带来了自己的玩具和大家一起分享,玩的很开心。
2、师幼一起讨论:陶小齐一个人玩的时候开心吗?为什么?后来大家一起玩的开心吗?为什么?(知道与人分享的乐趣,感受分享的快乐)
二、迁移已有经验,知道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朋友。
1、师:除了和朋友分享玩具,觉得很快乐,平常的生活中大家还有什么可以和同伴分享的呢?你曾经和小朋友、爸爸妈妈分享过什么呢?
2、分桌讨论,启发幼儿说出分享的内容
教师提出分桌要求:把你曾经和别人分享的事情说出来,也可以说说还可以分享什么、每桌选出一个幼儿记录。(既有物质方面的分享,又有精神方面的分享。)
3、集中交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出来,贴在白板上。
三、小组协商制定月末分享活动计划(或迎新年庆祝会),进一步学习分享的方法
1、协商月末分享活动(或迎新年庆祝会)的内容、师:新年快来了,我们在庆祝时可以做哪些喜欢的事?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享图书、分享玩具、共同表演、游戏、运动等内容;还可以照相留影、分享午餐等。
2、集体讨论分享食物的方法
(1)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小朋友带来的食物我们怎么吃才开心。和幼儿一起分享上次去秋游午餐时,大家一起分享食物的照片,进一步理解分享的快乐。
小结:和好朋友一起吃,和老师分享吃,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邀请园长、医生阿姨和我们一起吃,把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吃一起用叫做“分享”。
(2)每桌制定分享食物计划,以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记录内容可包括喜欢吃什么,需要带什么,谁带什么就在食物上写上自己的号数等。)
集中交流:每桌选一个幼儿就留本组的分享计划,师幼共同梳理,安排适宜的小组计划。
(3)请幼儿按计划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分享活动的准备工作。
四、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鼓励幼儿乐意分享。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多让幼儿学会分享,不自私。
第五篇:大班社会活动
大班社会活动:心情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地的特征及成因。
2。通过分析讨论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及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请幼儿回家注意观察家人的心情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纸、笔
三。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活动
师: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把爸爸妈妈生气或开心的样子观察并且记录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交流一下。
可以用画画,也可以用语言等各种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并且互相交流。交流讨论的内容:佳人生气、开心时候的外在表现(包括表情、肢体、语言)。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只要是幼儿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他的好朋友、姐姐、哥哥等。并且引导幼儿找出家人生气的原因。
小结:我们每个人啊,都有生气和开心的时候,但每个人在生气、开心时候的表现又都是不同的。
师:接下来啊,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看一段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
2。体验理解
观看多媒体课件
A。一群小朋友很开心的邀请贝贝参加游戏,贝贝因为鞋子丢了一只找不到,心情不好所以拒绝了邀请。
讨论:那贝贝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心情好起来呢?我们来帮帮他(请幼儿自由发言帮助贝贝转化情绪 在帮助贝贝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B。佳佳在唱歌比赛中得了奖,她将巧克力分给小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分享她的快乐。讨论:你喜欢佳佳吗?她这样做好在哪里?(重点引导幼儿懂得快乐、成功、友爱要让大家分享,让好心情像甜甜的糖一样甜到大家心上。)
3。内化自我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别人的心情,那小朋友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呢?老师准备了纸和笔,请小朋友们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画出来。(幼儿自由做画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小朋友们都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我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了?(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呈现出来,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今天的心情,让幼儿自由表述,如果幼儿今天的心情都是很开心的,就请幼儿回想一下,自己生气的时候,在自己生气的时候都会怎么做?引导他学着在生气的时候试着调节自己的心情,并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讨论该如何帮助他调节心情,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体会和讲讲议议中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后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4,结束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的心情,有开心的,也有生气的,我们现在换个场地,到语言角去继续说说我们今天的心情,或者去美工区给自己的心情配配颜色,好不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