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书法课教案
八年级书法课教案(钢笔字部分)
第一课
小横折钩、大横折钩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横折钩、大横折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
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横折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小横折钩,竖画左斜。)
二、学习左小右大、上小下大的例子
1、“的”的写法
2、“易”的写法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而”、“物”、“钧”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大横折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大横折钩,竖画垂直。)
五、学习“司”“句”的写法
1、“司”的写法:第一笔行笔要直。
2、“句”的写法:第二笔行笔要开阔。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习”、“菊”、“蜀”、“固”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大小横折弯钩、小横折弯钩
七、观察大横折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大横折弯钩,折后行笔略左斜,到适当处再向右弯。)
八、学习“九”和“势”的书写
1、“九”的写法:第二笔,折后行笔略左斜,紧靠竖中线。
2、“势”的写法:右上角的横折弯钩略斜。
九、实践演练
十、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二篇:八年级书法课教案
八年级书法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
2.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 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前准备:
1.正确坐姿、握笔姿势的图片。2.铅笔、书法练习纸、字帖。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书法课程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
1.打开投影,欣赏书法作品。
2.要求:仔细地欣赏作品,看看书法有些什么特点?
二、组内交流
你从刚才的参观、欣赏中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2.硬笔书法及文房四宝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三、书法准备
“文房四宝”,既笔、墨、纸、砚。
笔:即指毛笔,由下端圆锥状的笔头和与之相接的笔杆两部分组成。关键是笔头,吸墨力强,含墨量多,能润能枯,能散能聚,或正或侧,或刚或柔,可八面出锋,变幻无尽。毛笔字笔画的各种形态,书法艺术中所有变幻莫测的线条,包括传统中国画中一切美妙的笔墨都是运用这“毛锥”创造出来的。毛笔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较为柔软的羊毫一类,较为劲挺的狼毫一类,介于二者之间的兼毫一类,各有特点,因不同用途而选购。作为初学,建议使用中等大小的兼毫,弹性和柔软适中即可。书法创作可视各人的习惯和实际需要选用适当大小和品质的毛笔。
墨:又称墨汁,纯黑色,含有一定量的胶质,书写在宣纸上干后水浸不化,亦有不少种类。作为习字,对墨的要求不高,一般文化用品商店出售的价格低廉的普通瓶装墨汁即可,书法创作对墨汁要求较高,另当别论。
纸:主要指宣纸以及仿照宣纸性质制造的类似纸张。因创制并盛产于安徽宣城地区而得名(虽然现在其它地区和国家亦有生产,但仍
以传统工艺为主,且延用这一名称)。宣纸与其它普通办公用纸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吸墨力强,有“力透纸背”之感;有恰到好处的轻微渗化效果(除熟宣外);能表现出浓淡不同的丰富墨色;线条的表现力很强,流畅而不轻滑,沉着而不艰涩;便于装裱,宜于收藏,能长久保存而不变质,有“纸寿千年”之誉。纸的种类繁多,大体上以是否渗化及渗化程度不同而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宣;以厚薄不同而分为单宣、夹宣;以色泽不同而分为素白宣、各种色宣和再加工宣(仿古、橙黄、洒金、洒银等)等;以幅面大小不同而分为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丈
二、丈六以及近年开发的各种新型式样。习字用纸以半生熟宣为宜,渗化适中,易于掌握,价格低廉的普通素白书画纸即可,熟悉了宣纸性质或写较大的字宜用生宣。亦可采用更为经济的毛边纸练字,但不宜用普通办公用纸或废旧报纸替代。
砚:又称砚台,是盛墨汁用的工具,名目繁多。历代不少工艺家刻制的精美砚台,价格昂贵,早已超出了实用范畴。而在实际应用当中,作为练字,包括书法创作,砚台是最为次要的工具,价格低廉的普通素砚即可,或可用其他器皿如瓷质盘碟替代。
除了“文房四宝”之外,还必须备一块大小合适的毛毡,垫在桌面承托宣纸。此外如笔筒、笔洗、笔架、印章、印泥、镇纸之类就因各人的喜好与讲究程度而定了。
四、作业:课后准备书法用具
第二课时
了解书法习惯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对书法课的认识,培养对书法课的兴趣。
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文房四宝。
二、课前欣赏
播放书法作品图片及视频
三、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
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六、姿势竞赛
1.每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星星。
七、活动延伸
课外写字时要养成姿势正确的书写习惯,并请各课任老师打分。
第三篇:书法课教案
王羲之书法欣赏
一、教学目标:感受中华书法文化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王羲之书法特点。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及精神风貌。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简介王羲之。
3、大致了解王羲之的书法特点。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健秀美,后人评价“飘若游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轮美奂,极富有美的观赏性。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将就情趣的境界。
4、欣赏王羲之代表性书法作品。
(1)重点欣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行书中的极品!其中“之”有20个,个个形态不一是其最大特点,被奉为“千古行书之尊”!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用笔方圆结合,刚柔兼济,既严谨又潇洒,传为王羲之醉酒后的作品,醒来后王又写多幅,均无第一幅的神韵,可以说至今无人可与之比肩。兰亭序所代表的姿媚瘦硬的笔风在后世极为流行。所以后人都说“学书先学王”。
(2)欣赏王羲之其他书法作品。
5、了解王羲之学书的故事。
6、谈谈自己本课的收获。
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做人道理。
第四篇:书法课教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横的写法 2、板书课题:竖的写法。
3、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竖的写法。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 1. 出示课件,看看不同的竖?
2. 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3. 师范写
4. 生说说运笔特点
5. 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垂露竖则为藏锋。
6. 评议病笔
7. 评议学生作品,8. 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注意不要倾斜。(1)生练写(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 带有“竖”的字。(1)出示小黑板:十
(2)观察这个字的特点
(3)师范写十”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十”(5)集体评议
四、优秀作品展评
写字歌
身要坐直,本要放正。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拿稳笔杆,不紧不松。横平竖直,笔笔认真。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上下左右,配合匀称。
先外后内,最后关门。行行整齐,字字端正。
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横画的写法。
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练习书写“十”。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课件),握笔空书两次。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
1.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出示课件)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字中的竖有什么不同? 竖分为两种。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一种是悬针竖,这个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称为“悬针竖”,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
2、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做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竖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得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悬针竖的写法
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3、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三、指导书写“十”字。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
四、学生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写。(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五、优秀作品展评
六、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板书设计
悬针竖
第五篇:书法课教案
第一课 左右结构的字
(一)——先左后右,斜正得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竖心旁、单人旁、羊字旁和右耳旁”。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出左偏旁的部首有哪些吗?右偏旁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4个。(板书,让学生说出部首名称)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2个左偏旁和2个右偏旁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快、他、群、那”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① 左偏旁形窄让右,主笔都为“垂露竖” ② 右偏旁左右一致,主笔为“悬针竖”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提。
2.学会写“氵、扌、言字旁、提土旁”四个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一课学了什么笔画
2、今天我们学习了4个部首,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三点水,言字旁,提手旁,提土旁”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都是左偏旁,都有提)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三点水”以及“江”
2、三点水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提的长短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范写,认识“言字旁”以及“说”
1、引导学生“言字旁”竖提不能提的太长,不能超过竖中线
2、让学生写3个“说”,评议
五、范写,认识“提手旁”以及“把”
1、写“提手旁”时,提位于左下格、上横稍短
2、“巴”字位于竖中线右边,“竖弯钩”与竖中线重合
3、学生模仿写
六、范写“提土旁”和“地”
1、引导学生“提土旁”是一提而不是“土”横
2、左偏旁稍微小一点
3、左右分部对称
4、学生仿写
七、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3.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撇,捺和点。4.学会写“放,外,她,欢”四个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二课学了什么笔画
2、之前我们学习了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放,外,她,欢”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撇,捺和点)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放,外,她,欢”
2、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斜侧要适当,字体才端正平稳。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中竖,提,撇,捺,点的写法。
2、学会写“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2、让同学们识读
二、自主观察
1.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4.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件的第五画是什么?情的第五画是什么? 桃的第六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件,情,桃,河”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范写
1、提问:话的第四画是什么?孩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话,扔,块,孩”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独体字变作偏旁时笔画的变换
2、学会写独体字变换的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禾、女、足”
2、让同学们识读
3、‘禾、女、足’是独体字作为部首,有哪些字
二、自主观察
1.展示图片: 禾→秋
女→好
足→路
2.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独体字作为偏旁发生了变化)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5.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禾的第五画是什么? 秋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秋”
3、让学生注意第五画是“点”且不起过竖中线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认识“女”到“好”变化
1、女的“一”画中是横且稍长
2、引导学生观察“好”,“女”的变化
3、作为部首“横”变了“提”
4、师范写
5、学生模仿写3个
五、认识足字旁
1、引导观察“足”和“路”的第六和第七画分别是什么?
2、让学生记住足字旁作为部首,“撇”变“竖”,“捺”变“提”
3、师范写,学生举手跟写
4、学生模仿写3个
七、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教学反思:
第二课 左右结构的字
(二)——左右宽窄,配合得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组合的字
2、学写左偏旁窄,右偏旁宽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话、唱、脸、往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结构 2.写字时左边稍微窄 3.板书示范
4.告诉学生在竖中线左侧画一条竖线,然后写左偏旁,后写右边 5.学生模仿写3个“话”
三、自主练习 1.板书写“唱” 2.让学生根据方法练写 3.小组评议
四、布置作业写“话、唱、脸、往”各一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偏旁宽、右偏旁窄的字
2、写好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刻、刚”
4、作比较,有什么不同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今天我们学左宽右窄的字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画一条竖直线
“亥”占田格中竖式左边,“利刀旁”第一笔与刚画的竖线重合 4.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拓展
1、板书左宽右窄的字:刚、影、船
2、学生仿写
3、小组3评
4、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展示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2、写好左右宽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2节课学过左右结构的字
2、左宽右窄、左窄右宽的字引出这节课内容,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相同以为左右宽窄一样 2.板书“林”
竖中线左边写“木”,横变提稍短 竖中线右边写“木”,左右一样宽 3.板书“林借”,边写边指导
三、学生模仿写
1、仿写“林,借”
2、回顾,写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同的字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左右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第三课:上下结构的字
(一)——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的字
2、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写的名字,大家猜猜看,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六字亲意”,指名回答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写成林蛋大的原因
总结:要写好字,首先要把字间架结构放正
二、引导观察
1.我们来看“六”是什么机构?(上下结构)2.范写指导:从上往下分层写 3.学生模仿写 4.点名写,评议
5.范写“声、岁、尖、走”边写边讲述 6.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2、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看到“林蛋大”的笑话,所以我们深深指导字要写端正才不会闹笑话,今天我们再学习上下结构的汉子
二、引导观察 1.范写“井” 2.学生仿写3个
3.我们再学习“云”起笔是横,横要平,竖中线一般在横的中间 4.学生模仿写3个
5.范写“石,春”让学生仿写 6.自由练习
7.布置作业:“瓜、象、多、伞”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上下结构的字,字底要支撑好上面的笔画
2、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评讲作业:好的投影展示,写的不好的投影指导,让其他学生避免犯错误
2、展开今天课堂内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导观察
1.让学生观察“定”分析书写结构 2.分析,下层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笔画 3.范写引导
4.让学生在田格上范写3个 5.小组评议 6.范写“衣忘变” 7.学生自由练习
三、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要整体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况再下笔,上下结构的上下层不能分离成为2个字,要书写规范,多练习多书写才会把字写得工整。教学反思: 第四课:上下结构的字
(二)——字头有大小,位置要恰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上下结构的字,在同一个字头,不同的字中,大小会有不同。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学习了哪些上下结构的字了?你能说出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吗?同一个字头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8组。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西/丽,面/可,”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石/万,克/古”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上下结构的字,在同一个字头,不同的字中,大小会有不同。
2.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上下结构的字了?同一个字头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外8组。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多/名,李/杏”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喜/志,员/只”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分边或者对称的字头
2.写好“分,美,花,笔,另,男,量,早”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字
2、左右分边或对称的字头引出这节课内容。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分边或对称的字头 2.板书“分”
写在竖中线的左右两边,互相配合,大小要合适。3.板书“另”,边写边指导
字头是方框的字,方框一般写的扁一些,上边宽一些,下边窄一些,竖中线在框的中间。
六、学生模仿写
1、仿写“分,另”
2、回顾书写要点
七、学生自由练习写
八、总结上下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注意上下结构字体中字头的大小和位置
2、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父,竿”和“最,星”
4、作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字头左右分边或字头是方框。2.分部田字格 3.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学生自由练习写
四、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 上下结构的字
(三)——字底要支承好上面的笔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叫字底。
2.学会写好上下结构的字中的字底。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的上下结构的字,知道了写在上边的笔画叫做字头,那么写在下边的叫什么呢?那么什么是“字底”呢?怎样才能写好“字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字底”。
三、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鱼和望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长横在字底下,横要比上面的笔画宽)
4.板书写出“点、照、笑、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① 点在字底下,四个点该怎样写才平稳? ② 撇和捺在字底下,要对称,要写开阔些 师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长横在底下的字。2.学会写“尘,童,星,直”四个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一课学了什么样的字。
2、今天我们来练习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尘,童”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长横在底下的字)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尘,童,星,直”
1、写出“尘,童,星,直”
2、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仿写,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3.学生学会四点底的字。
4.学会写“黑,熊,燕,热”4个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上一课学了什么样的字。
2、今天我们来练习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黑,熊,燕,热”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四点在底下的字)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黑,熊,燕,热”
1、写出“黑,熊,燕,热”
2、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仿写,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5.学生学会左撇右捺的字。
6.学会写 “支,美,灭,朵”4个字。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上一课学了什么样的字。
2、今天我们来练习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支,美,灭,朵”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四点在底下的字)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支,美,灭,朵”
1、写出“支,美,灭,朵”
2、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仿写,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外海街道中心小学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书法教案
授课老师:
任教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