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长》教案2
《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摸一摸,画一画,使学生知道周长含义,能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部分。
2、经历探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意义,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周长。
【教学难点】
各种物体和图形周长。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纸、绳子、软尺、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质疑引题。
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块桌布,但周围却少一圈花边,可花边要买多长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办?
指名回答:
刚才有同学说“周长”,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教师拿出布,学生指)。
二、摸一摸,画一画,感知周长。1摸一摸。
a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周长,铅笔盒上面周长。b任选一种物体,指一指他们的周长。c说一说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2画一画。
a画一种你最喜欢的一种物体。
b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形状,周长是什么”指一指。c教师画“[XC20TIF]”说它的周长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白没有围成一周,得封口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三、动手操作,研究求周长策略。
讨论:用什么方法知道封闭图形的周长有多长? 1先讨论方法。
2再动手测量。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具、学具测量 3学生汇报测量情况。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量一量,填一填。
物名长度头围()厘米,胸围()厘米)厘米,腰围(
第二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2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新课标的分类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分为3个方面:
(1)知识技能方面,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解决问题方面,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美感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通过它们的特征来辨别长方形与正方形;
(2)难点:让学生归纳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各一张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16张、三角板两块、直尺 多媒体设备、PPT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就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虎王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师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乌龟的长呢?咱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比较这两块图形的周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目标指名读读)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
提问�兔子的路线有什么特点��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结果。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 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组讨论 后汇报小结�
宽+长+宽+长=周长
宽+宽+长+长=周长
宽×2+长×2=周长
�长+宽�×2=周长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几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 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2、小龟的路程
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 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2+边长×2=周长
边长×4=周长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
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对�小兔获得了胜利。�
4、给小兔点掌声�有错就改�真棒�希望我们也能像小兔那样作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1、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们的周长。
2、求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计算。�
3、求毛巾的周长��课件出示�
4、求跑两周多长:(课件出示)
5、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 后告诉大家。
五、课后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小组为单位�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周 长的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第三篇: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以圆周长公式探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灯、线、尺、大小不一的圆形瓶盖、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那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生自由发言)你还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呢?其实圆有很多奥妙,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探究圆的知识。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圆形桌子,要在这个桌子的边上镶上红色装饰条,镶红色装饰条的部分也就是圆的什么?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活中需要用到圆的周长的知识的地方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要想知道这个红色装饰条的长度,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呢?
三、经历探究过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个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填入表格中。(小组合作完成,注意分工)
3、小组汇报,班级交流。(展台)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这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或做个记号),把线拉直,测量这两点之间线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合适吗?(生:不合适,很不方便)问: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猜想圆的周长会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呢?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二)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三个标有直径长的车轮。将三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一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有什么发现?(直径越长,周长越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存在什么秘密。
(三)计算圆周长与直径之间比值。
测量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圆的直径,填入表中,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也填入表中。(注意分工,两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用计算器
小组汇报,班级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圆周率。
1.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无论多大的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用几何画板演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更加准确)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 ÷ d = π
2.课件展示祖冲之的资料,你想说些什么?(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善于观察思考,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五)推导公式。
(一)知道了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有了这个关系,你能得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如果我们用字母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π表示圆周率。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怎么表示?【板书:C d】 写作:C=πd【板书】
如果没给直径,给的是半径还可以怎样来表示: 生说师板书:C=2πr
四、解决问题,提升新知。
1、生活中圆形的周长。
想想生活中生哪些问题也与圆的周长有关?(同桌先说)班级交流:围绕圆形花坛走一周,走了多少。
脚踏车滚动一周的距离。
摩天轮旋转一周走的路程等。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π=3.14。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3)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直径的π倍。()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也相等。
()
3、一个呼啦圈的直径是0.95米。它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4×0.95=2.983(米)
2.983米≈3.0米 答:略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五、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第四篇:周长教案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陈 茂
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周长》,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PPT、毛线、直尺、软尺。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师: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课件动态演示图1:
师:他跑对了吗?
生:不对,他跑到里面去了。师: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 生:应该沿着最外面的黑线跑。师:这条黑黑的线也就是操场的边线。师: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会对小胖说些什么? 生:小胖,不能再偷懒了,要沿着操场的边线跑。课件动态演示图2:
师:说的真好!第二天,小胖又开始出发了。师: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生:没有,还没有跑到。师:你来指指应该跑到哪里?
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这点是小胖的起点,沿着边线跑,最后要回到起点,这才是操场的一圈。
师: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
学生结合课件演示图3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出示图
3、图4,组织学生辨认:操场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 2
生1:(指图3)不是的,应该是外面的边线,里面的线不算。生2:(指图4)不是的,虽然是边线但没有回到起点。师:那该如何调整? 生:线再画长,连起来!课件呈现图6,学生手势比划。
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
师:这个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依次呈现数据:直道90米、弯道110米。生:400米。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以这样算:90+110+90+110=400米。师:400米表示哪里的长度? 生:操场一周的长度。
师:对,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板书:周长)(设想:在新课引入中,借用小胖在操场跑步的情境,既富有童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三次动画演示,激发和调用学生“跑一圈”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边线”“封闭”(起点出发回到起点);接着 抽象到平面图,再次组织学生辨析,及时巩固学生“一周”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场一周有多长”的度量问题,通过数据连加得到操场一周长度并“周长”概念,借助“操场的周长”这一材料,帮助学生即时形成“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一初步表象。)
(二)辨析比较,整体理解周长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呈现实物:
师:现在老师带来了许多物体,想一想它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 生:有。
师:请小朋友们找到练习纸,用水彩笔把一周画出来。学生描画。
师:想象一下,这些物体只留下一周的边线是什么图形? 生:弯弯曲曲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操作演示,出示各图形的边线(保持原图形状)。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师:要想知道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生:可以用尺测量。
指名学生上台测量,随学生回答板书三边长度:10厘米、14厘米、10厘米。师:三角形周长到底是10厘米,还是14厘米? 生:应该把3条边的长度都加起来。
操作演示,剥离出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三条边拼拢成一条线段。生:现在可以算一算了,10+14+10=34厘米。师:34厘米指的是什么呢? 生1: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生
2、三角形一周的长度。
师:也可以说三角形的周长是34厘米。
师:下面我来测量圆形的周长。我用直尺这样量,行吗?(教师动作比划。)
生:不行,圆形的线是弯的,尺子是直的!师:那怎么办? 生1:半圆角尺量。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测量长度。师:是的,你的数学知识真丰富。生3:用软尺绕着量。
师:好办法,可软尺我没带,我只带了一条毛线。生4:可以用毛线绕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
操作演示,把毛线绕圆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师:用一条毛线可以把曲线的边线变成直的线段,真是个好办法。组织学生测量这条线段,测得长度为63厘米。师:这63厘米表示的是什么? 生1:圆形的周长。生2:圆一周的长度。
3、操作求“长”,丰富体验。
师:那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请同桌一起想一想、量一量。(学生活动,提供印有树叶与数学书封面图形的练习纸。)师:请同学来交流一下。
生1:我们把长方形四条边长度量出来再相加,26+19+26+19=90厘米,它的周长就是90厘米。(根据回答板书。)
生2:树叶图形我们用线绕了一圈再拉直,用尺一量39厘米多一点。(把学生的线贴在黑板上,并板书39厘米。)师:那我们可以说树叶的周长大约是39厘米。
4、质疑辨析,概括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研究了一周,这是操场、树叶表面、三角尺、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操场一周的长度是400米、三角形一周长度是34厘米、圆形一周长度是63厘米、长方形一周长度是90厘米,树叶图形一周长度是39厘米,每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课件依次呈现平行四边形、五角星、一般四边形、角等图形,组织辨析。
师:这些图形都有周条吗? 生:角没有。
师:它跟上面的图形区别在哪里? 生:没连起来,有缺口。
师: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上面这些图形叫什么呢?
生:封闭图形。
师:如果这里加一条曲线,现在有周长了吗? 生:有。
板书完善概念,学生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设想:在周长概念教学中,先通过三角尺和钟面实物的描画一周,在辨析中强化“一周”的概念,接着组织学生想象并实物剥离演示,帮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两种图形的一周(边线),增进“一周”的理解。在三角形一周长度测算中,通过每条边的剥离、三边合接成一条线段、三边长度累加等系列过程中,学生充分经历了三角形周长的形成过程;在圆的周长测量活动中,真实有效地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顾了操场、三角形、圆形一周长度的研究过程,过渡到“图形一周都有固定的长度”,抽象到图形有周长,并通过角的边线,概括和完善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真可谓水到渠成。)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举例,辨析解释。
师: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生1:黑板。生2:课桌的面。
师:我们一起看看,黑板、课桌表面其实是什么图形? 生:都是长方形。
师:是呀,因为它们是长方形,所以它们有周长。生3:我的红领巾。
师:红领巾的表面也是一个封闭图形,所以它也有周长。
2、增加干扰,强化周长。(1)教科书第84页第3题。师: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学生判断后,汇报方法。
生1:我通过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边图形的周长比左边图形的周长长。生2:我发现可以把第1组中右边的图形通过移动的方法改成和左边一样的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边的图形中凹进去部分的横着的一条边平移上去就和左边的图形一样了,还多出了竖着的两条边,因此,右边图形的周长比左边的长。(2)教科书第88页第9题。
师: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为便于表述,分别标上1和2。)
生1:第1部分的周长比较长。
生2:一样长。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一条长加一条宽,再加上公共的那长弯弯曲曲的边,所以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
师:再比较周长的时候我们要看仔细了,不是图形大周长就长。(评析;内化巩固环节分两个层次推进周长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第一层次是组织学生生活举例辨析,显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这一本质要素。第二层次,利用有关联的图形并增加面积干扰,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图形转化的方法。)
第五篇: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2.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2.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一)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小蚂蚁是怎么画的?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 轮廓来。开始吧!
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2.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树叶的周长,透明胶带的周长。2.小组合作,寻找适当的方法测量周长。
3指名汇报。数学课本封面周长用尺子量出;树叶周长借助绳子,化曲为直,量出绳子的长度;透明胶带用滚动测量法。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四)知识应用
1.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M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分!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的周长?
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分。
3.第三关。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6cm
6cm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七)板书设计:
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