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献综述
沈阳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年产12万吨食用酒精工厂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姓名:余阳阳 班级:生物工程1001班 指导教师:赵欢
摘要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并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方式得到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酒精。从粮食、薯类、糖蜜三类原料来看,粮食酒精最优,其次的是薯类酒精,糖蜜酒精最差。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医药、保健、农药、食品等方面[5]。“十一五”期间我国发酵工业产值比“十五”末增长58.5%,产品产量增长102%,出口创汇增长67.5%。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科技创新和科学进步的推进,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发酵产业产品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断延长。
本次设计为年产12万吨食用酒精工厂工艺设计,食用酒精的原材料主要以木薯为主,采用双酶糖化,连续蒸煮,连续发酵,三塔蒸馏最终得到成品的。木薯作为原料既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工业原料,并与马铃薯和甘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45号)明确将木薯列为第二大类需要发展的热带作物,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给予的产业发展支持。[1]
本次生产工艺的基本过程:首先木薯经粉碎调浆配制成原料后,加入α淀粉酶连续蒸煮,进行蒸煮醪杀菌冷却后,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其次待糖化醪冷却后,进入发酵罐连续发酵;经升温处理后对废气CO2回收,继续加酒母醪发酵生成成熟的发酵醪;再经粗馏后进入醪塔会有部分杂质排出,然后经排醛塔排出醛酒留下脱醛酒,最后经精馏塔精馏。将生产中的污水倒入污水处理器后用冷凝水回收并得到肥料等副产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酒精是最可能成为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因此开发酒精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2]如今我国的酒精产量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三位,成为了酒精生产的大国之一。目前我国的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未来食用酒精的发展也会无限量。正文
一、食用酒精的综合概述
1、食用酒精的性质及用途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也能与氯仿、乙醚、甲醇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食用酒精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根据不同的食用酒精口味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制成饮品,如各种香型的中低档白酒、汽酒和果露酒等。[3]医疗上酒精可以行药势,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沸。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具有防腐作用。同时,在国防工业、有机合成、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酒精也有广泛的用途。
2、生产食用酒精选用的原料
目前我国在生产食用酒精的过程中,采取的原料主要是五谷杂粮类,而在五谷杂粮里频繁使用的却是玉米和木薯。从食用酒精发展的市场现状观察,木薯的深加工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比玉米加工品占有更大的市场比例。
木薯有肉质长圆柱形块根,块根肉内质富含淀粉。供食用,可作糊料,也可用作磨木薯粉、做面包和酒精饮料等。随着木薯全球战略的提出,全球木薯加工业和种植业迅速发展,这进一步推动了木薯产业的壮大,同时掀起了木薯经济的热潮性土壤。
3、木薯作为酒精原料的优点
木薯酒精是木薯的精深加工产品,原料最终经过除杂、粉碎、液化和糖化,而后进一步发酵成为酒精的。木薯生产酒精的成本比红薯、马铃薯、小麦、玉米等几种农作物成本要低。[4]因此,以非粮作物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其主要优势在于原料生物特性好、单产增长潜力大、种植面积广,而且酒精生产率较高。[5]特别是目前,酒精已成为汽油中的添加燃料,对酒精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多。在我国发展木薯酒精,既开发了绿色能源通道,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4、食用酒精的生产方法及发酵阶段
食用酒精的生产方法可分为发酵法和合成法。由于木薯是淀粉质原料,吸水后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蒸煮,目的是让它更易受淀粉酶的作用,把淀粉水解成可发酵性糖。其次,通过高温高压蒸煮后,对原料进行了灭菌作用。[6]
食用酒精发酵过程从外观现象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前发酵期、主发酵期和后发酵期。
前发酵期: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醪液中的酵母细胞数还不多,由于醪液中含有少量的溶解氧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所以酵母菌仍能迅速地进行繁殖,使发酵醪中酵母细胞繁殖到一定数量。前发酵期应防止杂菌污染,因为此时期酵母数量少,易被杂菌抑制。
主发酵期:主发酵阶段,酵母细胞已大量形成。由于发酵醪中的氧气也已消耗完毕,酵母菌基本上已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酒精发酵作用。因为发酵作用的增强,醪液中产生了大量的CO2。随着CO2的逸出发酵醪的温度上升得很快。主发酵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醪液中的营养状况。时间可能为12小时左右。
后发酵期:后发酵阶段,醪液中的糖分大部分已被酵母菌消耗掉,醪液中尚残存部分糊精继续被作用生成葡萄糖。此阶段发酵醪中酒精和CO2产生得也少。该阶段醪液温度应控制在30-32℃左右。[7]
5、酒精的发展趋势
黄宇彤,杜连详和赵继湘在《世界燃烧酒精生产形势》说道:法国的酒精工业在欧盟国家内名列第一,并取得了最大的进展,其酒精生产原料是甜菜。德国和英国的酒精产量在欧盟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加拿大生产的酒精主要用于香水、化妆品和外用药。其中,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最大的酒精进口国。[8]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木薯淀粉工业也迅速发展,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木薯的产量基本呈上升的趋势,鲜薯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目前食用酒精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酒精出口受阻碍,而食用酒精的需求量萎缩,因此供求格局严重失衡;原料的成本逐渐升高,由于原料的消耗量增多而原料的产量却有限;然而国内酒精的价格一直低运行,下滑趋势十分明显,原料的价格却一直高运行,这会不断造成企业空间的利润被吞噬,生存难度增大;酒精生产企业的竞争形式也将会大大体现在原料资源的争夺上。
我国工业化酒精的生产始于1990年,当时发展相当缓慢,工厂的基础十分薄弱。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酒精的生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四次制定、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的酒精企业日益增多,这标志着我国的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国内食用酒精的生产以发酵法为主,目前,在工业生产上已应用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法,耐高温活性干酵母发酵法等。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发酵工艺也在应用。由于在设备方面上不少新型生物反应器的出现,酒精工业的生产水平将会有新的突破。
二、木薯酒精的评价指标
木薯酒精的感官要求的判定依赖于个人的嗅觉、味觉,而各人的嗅觉、味觉可能会相差甚远。旧版的标准在气味上要求比较笼统。而新版标准在气味的要求上规定: 特级和优级的食用酒精应具有乙醇固有的香气并无其他异味,这与普通级无异臭的区别十分明显,更易于区分。新版的标准对于食用酒精口味的评价,很符合食用酒精的应用特点, 更有利于相关行业的质量管理。[9]其气味和味道分为特级即非常纯净并没有可以辨别的杂味。优级的则要相当纯净,基本上没有可以辨别的杂味。普通级只是较纯净,允许稍有可察觉的杂味。[10] 总结
本设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木薯酒精的性质、用途进行研究,分析了木薯酒精的生产方法和目前在全球的发展现状。木薯作为食用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据酒精工业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具有很多优势可待研究,同时在食用酒精的评价指标上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当然在整个酿酒过程中,找到最优的生产方式是必要的。无论在造价上的合理性,还是生产的酒精纯度是否达标,总会有最优的组合使木薯酒精的发展更加完善。
木薯酒精蒸馏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进一步改造了蒸馏塔板的结构并研究新的蒸馏工艺。在木薯酒精生产过程中,原料的粉碎是道工序,也是整条生产线上最繁琐的一道工序,在生产设备和生产阶段上也要考虑最优的方法。目前有不少新型的生物反应器出现,对本次设计研究也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本人也希望在未来木薯酒精业的发展会更进一步得到完善,达到更高的水准。而后,国内的酒精业可以更好的立足于世界之林。
本论文针对木薯酒精的发展探究并没有得到更满意的结果。根据在中国期刊网的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收集了不少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和综合分析。对今后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可以开拓更多的酒精产业,为在食用酒精上更好的发展做出铺垫。参考文献
[1]古碧;李开绵;张振文;谢采峰;李凯;我国木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谢伯达.探索燃烧酒精开发利用[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4]:33-34 迟彦刚,论食用酒精饮料的发展趋势[J].酿酒科技;1996年06期 梁于朝,李开绵.木薯酒精发酵研究进展[J].广西 轻工业,2007,1:16-17.张扬健,向威达,周涛等.我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中国能[3][4][5]源,2009,31(1):31-42.[6]薛万伟、党选举、李鑫:《木薯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酿酒 ,2005(4):39. 李志平、庞宗文:《生木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发酵条件研究》.酿酒科[7]技,2005(12):57-59
[8][9]黄宇彤,杜连详,赵继湘.世界燃烧酒精生产形势.2001.刘培杰,B10343-2002《食用酒精》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广西轻工产
质量监督检验站
[10]王常南,《食用酒精感官分析方法的初步设想》 哈尔滨中国酿酒厂
第二篇:文献翻译
单位代码
01 学
号
080110055
分 类 号 _
AX
密 级___ ______
文献翻译
传感器网络中针对移动目标的假设定位算法测
试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刘中健 王缓缓
2012年3月15日
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数字通信 引 言
在本书中,我们将介绍作为数字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数字通信的研究主题包括数字形式的信息从产生该信息的信源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的传输问题。在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特别重要的是信息传输所通过的物理信道的特征。信道的特征-般会影响通信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设计。下面阐述一个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图1.1 显示了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性框图和基本组成部分。输出的可以是模拟信号,如音频或视频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如电传机的输出,该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并且只有有限个输出字符。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信源产生的消息变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理论上,应当用尽可能少的二进制数字表示信源输出(消息)。换句话说.我们要寻求一种信源输出的有效的表示方法,使其很少产生或不产生冗余。将模拟或数宇信源的输出有效地变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的处理过程称为信源编码或数据压缩。
由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数字序列称为信息序列,它被传送到信道编码器。信道编码器的目的是在二进制信息序列中以受控的方式引人一些冗余,以便于在接收机中用来克服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所遭受的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因此,所增加的冗余是用来提高接收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改善接收信号的逼真度的。实际上,信息序列中的冗余有助于接收机译出期望的信息序列。例如,二进制信息序列的一种(平凡的)形式的编码就是将每个二进制数字简单重复m次.这里m为一个正整数。更复杂的(不平凡的)编码涉及到一次取k个信息比特,并将毎个k比特序列映射成惟一的n比特序列,该序列称为码字。以这种方式对数据编码所引人的冗余度的大小是由比率n/k作来度擞的。该比率的倒数,即k/n,称为码的速率或简称码率。信道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序列送至数宇调制器,它是通信信道的接口。因为在实际中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通信信道都能够传输电信号(波形),所以数字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将二进制信息序列映射成信号波形。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假定已编码的信息序列以均匀速率R(b/s)―次一个比特传输,数字调制器可以简单地将二进制数字“0”映射成波形s0(t)而二进制数字“1”映射成波形s1(t)。在这种方式中,信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道编码器输出的毎一比特是分别传输的。我们把它称为二进制调制。另一种方式,调制器目一次传输b个已编码的信息比特,其方法是采用M = 2s个不同的波形ST(t)i=1,2,…,M,每一个波形用来传输2s个可能的b比特序列中的一个序列。我们称这种方式为M元调制(M〉2)。注意,每b/R秒就有一个新的b比特序列进入调制器。因此,当信道比特率R固定,与一个b比特序列相应的似个波形之一的传输时间量是二进制调制系统时间周期的b倍。
图1.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通信信道是用来将发送机的信号发送给接收机的物理媒质。在无线传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另一方面,电话信道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物理媒质,包括有线线路、光缆和无线(微波)等。无论用什么物理媒质来传输信息,其基本特点是发送信号随机地受到各种可能机理的恶化,例如由电子器件产生的加性热噪声、人为噪声(如汽车点火噪声)及大气噪声(如在雷赛雨时的闪电)。
在数字逋信系统的接收端,数字解调器对受到信道恶化的发送波形进行处理,并将该波形还原成一个数的序列,该序列表示发送数据符号的估计值〔二进制或M元〕。这个数的序列披送至信道译码器,它根据信进编码器所用的关于码的知识及接收数据所含的冗余度重构初始的信息序列。
解调器和译码器工作性能好坏的—个度量是译码序列中发生差错的频度。更准确地说,在译码器输出端的平均比特错误概率是解调器-译码器組合性能的一个度量。一般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地,错误概率是下列各种因素的函数:码特征、用来在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波形的类型、发送功率信道的特征(即噪声的大小、干扰的性质等)以及解调和译码的方法。在后续各章中将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及其对性能的影晌。
作为最后一步,当需要模拟输出时,信源译码器从信道译码器接收其输出序列并根据所采用的信源编码方法的有关知识重构由信源发出的原始信号。由于信道译码的差错以及信源编码器可能引入的失真,在信源译码器输出端的信号只是原始信源输出的—个近似。在原始信号与重构信号之间的信号差或信号差的函数是数字通信系统引入失真的一种度量。
通信信道及其特征
正如前面指出的,通信信道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提供了连接。物理信道也许是携带电信号的一对明线;或是在已调光波束上携带信息的光纤;或是水下海洋信道其中信息以声波形式传输;或是自由空间,携带信息的信号通过天线在空间辐射传输。可被表征为通信信道的其他媒质是数据存储媒质如磁带、磁盘和光盘。
在信号通过任何信道传输中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加性噪声。一般地,加性噪声是由通信系统内部组成元器件所引起的,例如电阻和固态器件。有时将这种噪声称为热噪声。其他噪声和干扰源也许是系统外面引起的,例如来自信道上其他用户的干扰。当这样的噪声和干扰与期望信号占有同频带时,可通过对发送信号和接收机中解调器的适当设计来使它们的影响最小。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可能会遇到的其他类型损伤有信号衰减、幅度和相位失真、多径失真等。
可以通过增加发送信号功率的方法使噪声的影响最小。然而,设备和其他实际因素限制了发送信号的功率电平,另一个基本的限制是可用的信道带宽。带宽的限制通常是由于媒质以及发送机和接牧机中组成器件和部件的物理限制产生的。这两种限制因素限制了在任何通信信道上能可靠传输的数据量,我们将在以后各章中讨论这种情况。下面描述几种通信信道的重要特征。2.1 有线信道
电话网络扩大了有线线路的应用,如话音信号传输以及数据和视频传输。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是基本的导向电磁信道,它能提供比较适度的带宽。通常用来连接用户和中心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机房的电话线的带宽为几百千赫(khz)另一方面同轴电缆的可用宽带是几兆赫(Mhz)。信号在这样的信道上传输时,其幅度和相位都会发生失真,还受到加性噪声的恶化。双绞线信道还易受到来自物理邻近信道的串音干扰。因为在全国和全世界有线信道上通信在日常通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人们对传输特性的表征以及对信号传输时的幅度和相位失真的减缓方法作了大量研究。在第9章中,我们将阐述最佳传输信号及其解调的设什方法。在笫10章和第11章中,我们将研究信道均衡器的设计,它是用来补偿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失真的。2.2 光纤信道
光纤提供的信道带宽比同轴电缆信道大几个数量级。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研发出具有较低倌号衰减的光缆,以及用于信号和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光子器件。这些技术上的进展导致了光纤信道应用的快速发展,不仅应用在国内通信系统中,也应用于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通信中。由于光纤信道具有大的可用带宽,因此有可能使电话公司为用户提供宽系列电店业务,包括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发送机或调制器是一个光源.或者是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是激光。通过消息信号改变(调制)光源的强度来发送信息。光像光波一样通过光纤传播,并沿着传输路径被周期性地放大以补偿信号衰减(在数宇传输中,光由中继器检测和再生)。在接收机中,光的强度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它的输出电信号的变化直接与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的光的功率成正比。光纤信道中的噪声源是光电二极管和电子放大器。2.3 无线电磁信道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电磁能是通过作为辐射器的天线耦合到传播媒质的。天线的物理尺寸和配置主要决定于运行的频率。为了获得有效的电磁能量的辐射,天线必须比波长的1/10更长。因此,在调幅(AM)频段发射的无线电台,譬如说在f=1MHz时(相当于波长= C/f=300m)要求天线至少为30m。无线传输天线的其他重要特征和属性将在第5章阐述。
在大气和自由空间中,电磁波传播的模式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即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视线传播。在甚低频(VLF)和音频段,其波长超过10km,地球和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作用如同波导。在这些频段,通信信号实际上环绕地球传播,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频段主要用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从海洋到船舶的导航帮助。在此频段中可用的带宽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较小(通常是中心频率的1% ~10%)因此通过这些信道传输的信息速率较低,且一般限于数字传输。在这些频率上,最主要的一种噪声是由地球上的雷暴活动产生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干扰来自这些频段上的用户。
在高频(HF)频段范围内,电磁波经由天波传播时经常发生的问题是信号多径。信号多径发生在发送信号经由多条传播路径以不同的延迟到达接收机的时侯,一般会引起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符号间干扰。而且经由不同传播路径到达的各信号分量会相互削弱,导致信号衰落的现象.许多人在夜晚收听远地无线电台广播时会对此有体验。在夜晚,天波是主要的传播模式。HF频段的加性噪声是大气噪声和热噪声的组合。
在大约30MHZ之上的频率,即频段的边缘,就不存在天波电离层传播。然而,在30~60MHZ频段有可能进行电离层散射传播,这是由较低电离层的信号散射引起的。也可利用在40~300MHZ频率范围内的对流层散射在几百英里的距离通信。对流层散射是由在10mile或更低高度大气层中的粒子引起的信号散射造成的,一般地,电离层散射和对流层散射具有大的信号传播损耗,要求发射机功率大和天线比较长。
在30MHZ以上频率通过电离层传播具有较小的损耗,这使得卫星和超陆地通信成为可能。因此,在甚高频(VHF)频段和更高的频率,电磁传播的最主要模式是LOS传播。对于陆地通信系统这意味着发送机和接收机的天线必须是直达LOS,没有什么障碍。由于这个原因VHF和特高频(UHF)频段发射的电视台的天线安装在髙塔上,以达到更宽的覆盖区域。
一般地LOS传播所能覆盖的区域受到地球曲度的限制。如果发射天线安装在地表面之上H米的高度,并假定没有物理障碍(如山)那么到无线地平线的距离近似为d=15H KM,例如电视天线安装在300m高的塔上.它的覆盖范围大约67km另一个例子,工作在1GHZ以上频率,用来延伸电话和视频传输的微波中继系统将天线安装在离塔上或高的建筑物顶部。
对工作在VHF和UHF频率范围的通信系统限制性能的最主要噪声是接收机前端所产生的热噪声和天线接收到的宇宙噪声。在10GHZ以上的超髙频(SHF)频段,大气层环境在信号传播中担负主要角色。例如,在10GHZ频率,衰减范围从小雨时的0.003 dB/KM左右到大雨时的0.3dB/KM;在100GHZ,衰减范围从小雨时的0.1dB左右到大雨时的6dB左右。因此,在此频率范围,大雨引起了很大的传播损耗,这会导致业务中断(通信系统完全中断)。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在极高频(EHF)频段以上的频率是电磁频谱的红外区和可见光区,它们可用来提供自由空间的LOS光通信。到目前为止,这些频段已经用于实验通信系统,例如,卫星到卫星的通信链路。2.4 水声信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海洋探险活动不断增多。与这种增多相关的是对传输数据的需求。数据是由位于水下的传感器传送到海洋表面的,从那里可能将数据经由卫星转发给数据采集中心。
除极低频率外,电磁波在水下不能长距离传播。在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的延伸受到限制,因为它需要大的且功率强的发送机。电磁波在水下的衰减可以用表面深度来表示,它是信号衰减l/e的距离。对于海水,表面深度 250/f,其中f以HZ为单位。例如,在10 khz上,表面深度是2.5m。声信号能在几十甚至几百千米距离上传播。
水声信道可以表征为多径信道,这是由于海洋表面和底部对信号反射的缘故。因为波的运动,信号多径分量的传播延迟是时变的,这就导致了信号的衰落。此外,还存在与频率相关的衰减,它与信号频率的平方近似成正比。声音速度通常大约为1 500m/s,实际值将在正常值上下变化,这取决于信号传播的深度。
海洋背景噪声是由虾、鱼和各种哺乳动物引起的。在靠近港口处,除了海洋背景噪声外也有人为噪声。尽管有这些不利的环境,还是可能设计并实现有效的且高可靠性的水声通信系统,以长距离地传输数字信号。2.5 存储信道
信息存储和恢复系统构成了日常数据处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磁带(包括数字的声带和录像带)、用来存储大量计箅机数据的磁盘、用作计箅机数据存储器的光盘以及只读光盘都是数据存储系统的例子,它们可以表征为通信信道。在磁带或磁盘或光盘上存储数据的过程,等效于在电话或在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回读过程以及在存储系统中恢复所存储的数据的信号处理等效于在电话和无线通信系统中恢复发送信号。
由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加性噪声和来自邻近轨道的干扰一般会呈现在存储系统的回读信号中,这正如电话或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情况。
所能存储的数据量一般受到磁盘或磁带尺寸及密度(每平方英寸存储的比特数)的限制,该密度是由写/读电系统和读写头确定的。例如在磁盘存储系统中,封装密度可达每平方英寸比特(1 in=2.54cm)。磁盘或磁带上的数据的读写速度也受到组成信息存储系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统的机械和电子子系统的限制。信道编码和调制是良好设计的数字磁或存储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回读过程中,信号被解调。由信道编码器引入的附加冗余度用于纠正回读信号中的差错。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
在通过物理信道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设计中,我们发现,建立一个能反映传输媒质最重要特征的数学模型是很方便的。信道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发送机中的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以及接收机中的解调器和信道译码器的设计。下面,我们将简要的描述信道的模型,它们常用来表征实际的物理信道。3.1 加性噪声信道
通信信道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加性噪声信道,如图1.3所示。在这个模型中,发送信号s(t)被加性随机噪声过程n(t)恶化。在物理上,加性噪声过程由通信系统接收机中的电子元部件和放大器引起,或者由传输中的干扰引起(正如在无线电信号传输中那样)。
如果噪声主要是由接收机中的元部件和放大器引起,那么,它可以表征为热噪声。这种模型的噪声统计地表征为高斯噪声过程。因此,该信道的数学模型通常称为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因为这个信道模型适用于很广的物理通信信道,并且因为它在数学上易于处理,所以是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所用的最主要的信道模型。信道的衰减很容易加入到该模型。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而受到衰减时,接收信号是
r(t)s(t)n(t)
式中,是衰减因子。
图1.2 加性噪声信道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3.2 线性滤波器信道 在某些物理信道中,例如有线电话信道,采用滤波器来保证传输信号不超过规定的带宽限制,从而不会引起相互干扰。这样的信道通常在数学上表征为带有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器,如图1.3所示。因此,如果信道输入信号为s(t),那么信道输出信号是
r(t)s(t)c(t)n(t)
c()s(t)dn(t)
式中,是信道的冲激响应,表示卷积。
图1.3 带有加性噪声的线性滤波器信道
3.3 线性时变滤波器信道
像水声信道和电离层无线电信道这样的物理信道,它们会导致发送信号的时变多径传播,这类物理信道在教学上可以表征为时变线性滤波器。该线性滤波器可以表征为时变信道冲激响应c(τ;t),这里c(τ;t)是信道在t-τ时刻加入冲激而在τ时刻的响应。因此,τ表示“历时(经历时间)”变量。
上面描述的三种数学模型适当的表征了实际中的绝大多数物理信道。本书将这3种模型用于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数字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电通信形式,即电报,是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电报由S•莫尔斯研制,并在1837年进行了演示试验。莫尔斯设计出一种可变长度的二进制码,其中英文字母用点划线的序列(码字)表示。在这种码中,较频繁发生的字母用短码字表示,不常发生的字母用较长的码字表示。因此,莫尔斯码是第三章所述可变长度信源编码方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法的先驱。差不多在40年之后,1875年,E博多设计出一种电报码,其中每一个字母编成一个固定长度为5的二进制码字。在博多码中,二进制码的元素是等长度的,且指定为传号和空号。
虽然莫尔斯在研制第一个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电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们所指的现代数字通信系统起源于奈奎斯特的研究。奈奎斯特研究了再给定带宽的电报信道上,无符号间干扰的最大信号传输速率。他用公式表达了一个电报系统的模型,其中发送信号的一般形式为
s(t)ang(tnT)n
式中,g(t)表示基本的脉冲形状,是以速率1/T bit/s发送的二进制数据序列。奈奎斯特提出了带宽限于W Hz的最佳脉冲形状,并且在脉冲抽样时刻Kt(k=0,1,2。。)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下的最大比特率。他得出结论:最大脉冲速率是2W脉冲/s,该速率称为奈奎斯特速率。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Digital Communications 1 INTRODUCTION
In this book, we pres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underli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subjec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nvolves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digital form from a source that generates the information to one or more destinations.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generally affect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Below, we describe the element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ir functions.1.1 ELEMENTS OF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igure 1.1 illustrates the functional diagram and the basic elements of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source output may be either an analog signal, such as audio or video signal, or a digital signal, such as the output of a teletype machine, that is discrete in time and has a finite number of output characters.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ssages produced by the source are converted into a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Ideally, we should like to represent the source output(message)by as few binary digits as possible.In other words, we seek an effici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urce output that results in little or no redundancy.The process of efficiently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either an analog or digital source into a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 is called source encoding or data compression.The sequence of binary digits from the source encoder, which we call the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passed lo the channel encoder.The purpose of the channel encoder is to introduce, in a controlled manner, some redundancy in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that can be used at the receiver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interference encounter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ignal through the channel.Thus, the added redundancy serves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ceived data and improves the fide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In effect, redundancy in the information sequence aids the receiver in decoding the desired information sequence.For example, a(trivial)form of encoding of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simply to repeat each binary digit m times,where m is some positive integer.More sophisticated(nontrivial)encoding involves talcing k information bits at a time and mapping each k-bit sequence into a unique n-bit sequence, called a code word.The amount of redundancy introduced by encoding the data in this manner is measured by the ratio n/k.The reciprocal of this ratio, namely k/n, is called the rate of the code or,simply, the code rate.FIGURE 1.1 Basic elements of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binary sequence at the output of the channel encoder is passed to the digital modulator, which serves as the interface to the communications channel.Since nearly all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a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signals(waveform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digital modulator is to map the binary information sequence into signal waveforms.To elaborate on this point, let us suppose that the coded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to be transmitted one bit at a time at some uniform rate R bits/s.The digital modulator may simply map the binary digit 0 into a waveform s0(t)and the binary digit 1 into a waveform j,(i).In this manner,each bit from the channel encoder is lransmitted separately.We call this binary modulation.Alternatively, the modulator may transmit b coded information bits at a time by using M = 2s distinct waveforms j.(r), i = 0,1
M1 MHz(corresponding to a wavelength of A = cffr = 300m).requires an antenna of at least 30m.O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of antenna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re described in Chapter 5.Figure 1.2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frequency bands of the electromagneticspectrum.The mode of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in free space may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ground-wave propagation, sky-wave propagation, and line-of-sight(LOS)propagation.In the VLF and audio frequency bands, where the wavelengths exceed 10 km, the earth and the ionosphere act as a waveguide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In these frequency ranges, communication signals practically propagate around the globe.For this reason, these frequency bands are primarily used to provide navigational aids from shore to ships around the world.The channel bandwidths available in these frequency bands are relatively small(usually 1-10% of the center frequency), and hence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se channels is of relatively slow speed and generally confined to digital transmission.A dominant type of noise at these frequencies is generated from thunderstorm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especially in tropical regions.Interference results from the many users of these frequency bands.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Ground-wave propagation, as illustrated in Fig.1-2-3, is the dominant mode of propagation for frequencies in the MF band(0.3-3 MHz).This is the frequency band used for AM broadcasting and maritime radio broadcasting.In AM broadcasting, the range with groundwave propagation of even the more powerful radio stations is limited to about 150 km.Atmospheric noise,man-made noise, and thermal noise from electronic components at the receiver are dominant disturbance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MF band.Sky-wave propagation, as illustrated in Fig.1-2-4 results from transmitted signals being reflected(bent or refracted)from the ionosphere,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layers of charged particles ranging in altitude from 50 to 400 k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During the daytime hours, the heating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by the sun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lower layers at altitudes below 120 km.These lower layers, especially the D-layer, serve to absorb frequencies below 2 MHz, thus severely limiting sky-wave propagation of AM radio broadcast.However, during the night-time hours, the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lower layers of the ionosphere drops sharply and the frequency absorption that occurs during the daytim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As a consequence, powerful AM radio broadcast stations can propagate over large distances via sky wave over the F-layer of the ionosphere, which ranges from 140 to 400 k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A frequently occurring problem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via sky wave in the HF frequency range is signal multipath.Signal multipath occurs when the transmitted signal arrives at the receiver via multiple propagation paths at different delays, tt generally results in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Moreover, the signal components arriving via different propagation paths may add destructively, resulting in a phenomenon called signal fading, which most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when listening to a distant radio station at night when sky wave is the dominant propagation mode.Additive noise at HF is a combination of atmospheric noise and thermal noise.Sky-wave ionospheric propagation ceases to exist at frequencies above approximately 30 MHz, which is the end of the HF band.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have ionospheric scatter propagation at frequencies in the range 30-60 MHz, resulting from signal scattering from the lower ionosphere.It is also possible to communicate over distances of several hundred miles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by use of tropospheric scattering at frequencies in the range 40-300 MHz.Troposcatter results from signal scattering due to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at altitudes of 10 miles or less.Generally, ionospheric scatter and tropospheric scatter involve large signal propagation losses and require a large amount of transmitter power and relatively large antennas.Frequencies above 30 MHz propagate through the ionosphere with relatively little loss and make satellite and extra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s possible.Hence, at frequencies in the VHF band and higher, the dominant mode of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is linc-of-sight(LOS)propagation.For 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means that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tennas must be in direct LOS with relatively little or no obstruction.For this reason, television stations transmitting in the VHF and UHF frequency bands mount their antennas on high towers to achieve a broad coverage area.In general, the coverage area for LOS propagation is limited by the curvature of the earth.If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is mounted at a height h 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e distance to the radio horizon, assuming no physical obstructions such as mountains, is approximately dr Thus,r represents the “age”(elapsed-time)variable.The three mathematical models described above adequately characterize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hysical channel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These three channel models are used in this text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4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earliest form of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namely telegraphy,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翻译)was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electric telegraph was developed by Samuel Morse and was demonstrated in 1837.Morse devised the variable-length binary code in which letters of the English alphabet are represented by a sequence of dots and dashes(code words).In this code, more frequently occurring letters are represented by short code words, while letters occurring less frequently are represented by longer code words.Thus, the Morse code*was the precursor of the variable-length source coding methods described in Chapter 3.Nearly 40 years later, in 1875, Emile Baudot devised a code for telegraphy in which every letter was encoded into fixed-length binary code words of length 5.In the Baudot code, binary code elements are of equal length and designated as mark and space.Although Mors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electric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telegraphy), the beginnings of what we now regard as moder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tem from the work of Nyquist(1924), who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signaling rate that can be used over a telegraph channel of a given bandwidth without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He formulated a model of a telegraph system in which a transmitted signal has the general form where g(t)represents a basic pulse shape and is the binary data sequence of {±1} transmitted at a rate of 1/Tbits/s.Nyquist set out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pulse shape that was bandlimited to W Hz and maximized the bit rate under the constraint that the pulse caused no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t the sampling time klT.k =0, ±1, ±2 ……His studies led him to concludc that the maximum pulse rate is 2W pulses/s.This rate is now called Nyquist rate.22
第三篇:文献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目:
名:
院:
业:
级:
号:
: 专业文献综述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意义xx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农水(081)xxxxxxxxxxx职称:xx
20xx 年x月x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题姓学 专班学指导教师
新疆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作者:艾克拜尔·努尔指导老师:赵经华
摘要:新疆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新疆的主要农业产品有棉花、小麦、玉米。新疆属于干旱地区、缺水农业生产带来困难,近几年灌溉节水技术发展对新疆的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进步。20世纪末,新疆兵团引进滴灌技术, 与大面积推广的薄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形成膜下滴灌技术展开试验示范, 一举获得成功。从此, 翻开了新疆兵团节水农业革命性的一页。
关键词:节水灌溉;棉花;摸下滴灌;发展;
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地下水漏斗区扩大、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我们地区新疆是一个很特色的例子。
一、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据统计,全疆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544亿m³,折合降水深154.88mm。按水资源三级区统计,伊犁河流域是降水量最丰沛的地区,地面平均年降水深546.1mm,年降水量占全疆降水总量的12.2%;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区面,平均年降水深仅为14.9mm。按照地级行政区统计,从平均年降水深看,伊犁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深为539.1mm,位居全疆各地州、市之首;吐鲁番地区多年平均降水仅为46.9mm,是全区最为干旱的地级行政区。全疆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多年平均总径流量884亿m³/年,大于1 km²的天然湖泊139个,总面积5500km²,共有冰川18600多条,冰川总面积26091.68 km²,冰雪储量28275亿m³,占全国冰川储量的49.5%,全疆多年平均冰川消融量为178.6亿m³/年。有关资料表明:全疆地表水资源量为788.7亿m³;国外年入境水量89.61亿m³;国内邻省年入区水量0.6864亿m³;河川总径流量879.0亿m³;多年平均出国境水量226.2亿m³;
[1]年流入邻省水量2.976亿m³。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从地域上来看,伊犁、阿勒泰等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仅地表水该两地拥有了13.8亿m³/年,大约占全疆的1/3),远远大于本地区开发之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而吐鲁番、哈密等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贫乏,由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比较高。时间上,地表水资源季节变化悬殊,每年汛期来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0%以上,为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
二、灌溉技术产生的必然性
2.1灌溉技术的发展
滴灌技术产生于19 世纪60 年代, 成熟于上世纪60 年代, 进入70 年代后发展十分
[ 2 ]迅速, 到1982年, 全球滴灌面积达到42.7 万hm ²。自从滴灌技术发明以来, 一直
是相关学科科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3~ 7 ]。我国自1974 年引进滴灌技术, 经过几起几落, 发展速度与规模都十分有限。1996 年, 新疆兵团引进滴灌技术, 与大面积推广的薄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形成膜下滴灌技术展开试验示范, 一举获得成功。从此, 翻开了新疆兵
[ 8~9 ]团节水农业革命性的一页。短短7 年时间, 棉花膜下滴灌面积从最初的1.67 hm ² 扩
大到2002 年的12 万hm ²,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疆已经成为我国节水农业的重要示范基地。到现在, 预计本地区的膜下滴灌总面积将达到30万hm ² 以上。
2.1.1 新疆兵团引进灌溉技术的步骤
第一步, 三年成功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示范, 拉开了节水技术革命性发展的序幕。自1996 年到1998 年, 在石河子地区进行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初试、小试和中试3 个过程, 已成为我国微灌技术在大田应用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当时在国内, 滴灌技术主要用于蔬菜、花卉、果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还没有应用于大田作物上的成功范例。1996 年在农八师121 团一块面积1.67 hm ² 总含盐量0.8%弃耕的次生盐渍化土壤上进行了大田棉花膜下滴灌试验, 当年单产皮棉达到1335 kg/ hm ², 这范例的成功提高了人们对膜下滴
[ 10 ]灌技术的信心。1997、1998 年连续两年, 农八师3 个团场10 块条田上的膜下滴灌棉
花均获得了单产皮棉1 800 kg/ hm ² 以上的产量, 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的初试作用。
第二步, 统一组织, 联合攻关, 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1998 年在新疆兵团有关部门组织下, 将“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列为新疆兵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由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农八师和农一师单位组成协作组, 针对干旱区节水灌溉的特点, 密切结合生产实际,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 实行科学研究与大田示范相结合, 经过3 年的努力, 较好地完成了试验研究工作。2001年1月14 日, 兵团科委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成果鉴定, 认为本课题“在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棉花需水规律、干旱诊断方式、滴灌在重盐碱地上的应用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在滴灌洗盐、水肥耦合及以滴灌为中心的棉花栽培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第三步, 实行地产化后系统成本降低, 为大面积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了效益保证。1996 年至1998 年所用滴灌系统以进口或内地厂家产品为主,每公顷一次性投入均在18 000 元以上, 其中占投入比例最大的滴灌带占总投入的70%~ 80% , 这对效益不高的大田作物来说, 在有限的增产范围内, 不可能有经济效益, 昂贵的滴灌带是影响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瓶颈”。基于这种情况, 新疆天业集团引进滴灌带生产线, 实行地产化, 其系列产品于1999 年投放市场, 使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到7500 元/hm ²左右, 年均运行成本6000元/hm ²左右。滴灌系统地产化后极大地推动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到2002 年, 新疆兵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发展到12万hm ², 约占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的25%。
2.2 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3 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新疆兵团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实现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产业化, 带动了塑料节水器材、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发展, 使棉花生产上的精量播种、高密度栽培、智能化控制灌溉、微机决策施肥等高新技术应用成为现实, 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科技进步, 引发了农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已在新疆各植棉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随着兵团“400万亩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的全面启动和精准农业战略的实施, 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截止到2004年, 兵团的膜下滴灌应用面积已达到了380万亩, 累计应用面积达到497万亩, 其中
1998~2000 年18 万亩, 2001 ~2003 年379 万亩;2004年100 万亩。应用范围已从新疆扩展到内蒙、宁夏、甘肃、陕西和中亚的塔吉克斯坦;采用膜下滴灌的作物发展到甜菜、油菜、加工番茄、蔬菜、瓜类等作物上, 节水、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据初步计算, 兵团自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以来, 创造了新增经济效益47 972103万元的业绩。同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采用该节水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职工管理定额、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 增强了棉花市场竞争力。同时, 膜下滴灌的大面积应用, 带动了塑料、化工、机械、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既有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又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对节约的大量水资源, 一方面可用节约的水种树种草,发展林、草、牧业, 形成复合型农业生态系统, 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大量减少地表水的引用和地下水的开采, 达到涵养水源, 维护生态环境, 尤其是河流下游生态环境。同时, 灌水定额的降低, 有效避免了深层渗漏, 抑制了地下水位上升, 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改善。对新疆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可节约大量农业用水, 减少地表水的引用和地下水的开采。节约的水用于林、草、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增加城镇生产、生活用水, 可形成复合型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保障。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以及边疆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干旱灌溉农业区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
三、滴灌技术研究
地下滴灌已成为近几年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地下滴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根系入侵或泥沙堵塞滴头问题已被成功解决, 但在新疆这种典型大陆型气候条件下, 还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地下滴灌模式。实践已经证实, 简单地照搬国外模式不可能获得成功[11]。当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已推广了多大面积的覆膜地下滴灌, 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当前推广的地下滴灌技术, 确实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一, 将地面用滴灌带埋入地下, 管带的“堵、漏、断”现象十分严重, 无法保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其二, 长期使用地下滴灌可能会造成根层深处盐碱上移。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条件下长期地下滴灌会使母质中的盐分随水不断上移, 若干年后, 地表盐分含量会超过作物的忍耐限度致使无法耕种而弃耕, 对此尚无较好应对措施。其三, 管壁变薄后的安全问题尚未解决。为了降低成本, 有些厂家将部分技术参数作了调整, 使管壁变薄, 毛管生产成本降低。薄壁毛管埋入地下后, 可能造成到达使用寿命后无法回收的问题, 加剧了本已被塑料薄膜污染的十分严重的土壤污染, 也有可能在使用当中, 被芦苇等植物刺穿或被地下害虫咬穿而不能保证安全灌溉。因此, 笔者认为, 地下滴灌当前应限定在有关科研机构在较小面积上做较深入的研究工作, 并由有关开发商研究开发物美价廉的新型渗灌管材。当前不宜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地下滴灌。
四、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
膜下滴灌技术使用一次性滴灌带, 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 并迅速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与常规沟灌相比, 可节水50%左右, 增产
15% ~25% , 肥料利用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亩节水增效100元左右, 人均管理定额提高3~4倍。本技术的先进性在于:(1)准确定量地提出了大田膜下滴灌棉花在不同土壤质地情况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湿润峰变化规律);(2)研制开发出了适宜于大面积机械作业的棉花膜下滴灌铺膜、铺管(带)、播种一体化作业机具和滴灌管(带)回收机具;(3)研究棉花膜下滴灌效果、高产机理及配套栽培技术, 制订出了以大田膜下滴灌为中心的亩产皮棉130 kg和150 kg的栽培技术规程;(4)花膜下滴灌技术与相关先进农业技术(精密播种、高密度栽培、机采棉、平衡施肥专家决策、灌溉自动控制等技术)进行科学组装、集成和大面积应用;(5)集成以下几点内容的研究: ①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 大田棉花生育期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②棉花膜下滴灌水肥偶合技术;③膜下滴灌棉花干旱诊断方法(中子法、烘干法)和不同生育期干旱诊断量化指标;④膜下滴灌脱盐、驱盐规律及其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技术。
新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溉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实现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产业化, 带动了塑料节水器材、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发展, 使棉花生产上的精量播种、高密度栽培、智能化控制灌溉、微机决策施肥等高新技术应用成为现实, 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科技进步, 引发了农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所以说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干旱灌溉农业区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 1 ] 董新光,邓铭江.新疆地下水资源[M].新疆: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 ] 郑西亚.西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34~36.[ 3 ] 李光永, 曾德超.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值的数值算法[J ].水利学报, 1997,(7): 1-6.[ 4 ] 朱德兰, 李昭军, 王 健, 等.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0, 7(1): 81-84.[ 5 ] 马富裕, 严以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理论与实践[M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2.[ 6 ] 罗家雄, 魏一振.滴灌效益试验总结以及发展滴灌的意见[J ].新疆农垦科技, 1981,(4):
24-32.[ 7 ] 顾烈烽, 荣航仪, 钟杰敏.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J ].新疆农垦科技,2002,(5): 29-31.[ 8 ] 危常州, 马富裕, 雷咏雯, 等.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J ].棉花学报, 2002,(4): 209-214.[ 9 ] 郑 重, 马富裕, 李鲁华, 等.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群体质量诊断指标及优化调控途径[J ].棉花学报, 2002, 14(5): 300-304.[ 10 ] 靳万贵, 马富裕, 窦永福, 等.膜下滴灌对盐碱荒地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石河
子大学学报, 2001, 5(3): 188-190.[ 11 ] 胡晓棠, 李明思, 马富裕.膜下滴灌棉花的土壤干旱诊断指标与灌水决策[J ].农业工程
学报, 2002, 18(1): 49-52.
第四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
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者积极的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贾爱英在《浅议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中从会计职能、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三方面来剖析会计监督“弱化”现象,并提出应对这一现象的对策。
刘松林和王争在《关于会计监督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从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现状和会计监督的对策分析三方面,提出了有效地规划会计监督秩序,完善法规体系,提高会计监督队伍素质和科学的监督方法在应对会计监督“弱化”是行之有效的。
潘玲萍的《会计监督论略》一文,从会计监督的定义、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得出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会计监督: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强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督促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张瑛的《现代企业会计监督探讨》立足于会计法,提出的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的观点为出发点,论述了加强和完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加强单位内部日常会计监督等措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张艳芳的《论会计监督》就会计监督的内涵、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及如何强化会计监督进行了阐述。根据会计的职能及会计工作的特点,针对目前个别单位会计监督弱化及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会计监督的角度提出观点:(1)强化会计监督对防腐倡廉有重大作用;
(2)强化会计监督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完善;(3)强化会计监督,可以真实反映企业运作情况。
王莉的《会计监督的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从会计监督的含义入手,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会计监督的几点治理措施:(1)加强法制建设,加大违法处罚力度(2)发挥各经济执法部门的积极作用,建立综合执法体系(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是实现会计监督的人员保障。
上述关于会计监督的已有文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会计监督的研究面较窄,但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五篇:文献综述定稿
关于阆中古城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游客从以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为文化旅游。而现在如果只有单纯的文化观光,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所以现在文化旅游整合与开发成为了当代旅游发展的主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就是把旅游地富有文化特色的,相对零散的文化旅游景点,整合成突出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成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阆中古城富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所以我们就应该对阆中古城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使他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本文就是学习和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分析和说明阆中旅游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 阆中古城 文化旅游 资源整合与开发 主题鲜明
正文:
一、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的定义
范秀宝在《区域旅游整合战略研究》中对整合提出了概念: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无序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和某种联系而彼此衔接,共同享有信息资源,相互合作。雷巧莉提出整合就是调整系统各个要素和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各要素和部分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合、融合,使其产生“1+1>2”的效益。王琳也提出整合就是调整各部分、各要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使之纳入统一体系的过程。整是合的前提,合是整的结果;整事开始,合是相对的、暂时的平衡,而整与合所产生的效果即是发展,其内涵体现的是个体成员的互动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文化整合与开发还没有很准确的定义,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们都是大方向的谈论了整合的定义。而我觉得旅游文化整合就是把相对零散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地方,通过合理的设计把它们联系起来,使它们组成一个更富有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地,从而达到更好的吸引力,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二、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雷巧莉在《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光雾山为例》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各地相继进入了旅游整合的发展期。许多地方开始打破地域界限,力图与相关地区构建起多层次、逐渐推进的旅游圈层,以实现在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加强联合,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在保证本地旅游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周边地区的联系事实资源鱼信息的共享,实施优势互补,形成跨地区的旅游联合体。但在我国区域旅游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阻碍区域旅游发展的因素。缺乏区域旅游总体规划,致使旅游资源重复建设开发无序问题严重。旅游市场部规范,市场一体化的现状与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有创新意识的系列产品,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盲目上马,景点近距离重复建设、难以互惠性开发与享用,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动受阻。因此加强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成为保证我国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冯年华、汤澍等认为旅游文化整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有利于充分发掘旅游地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2、有利于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地域特色,塑造旅游地整体形象。
3、有利于旅游规划的科学性,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环境下,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所以阆中古城的文化资源整合也是必要的。
三、阆中古城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现状
李春文在泸州日报上发表的《阆中:不一样的古城》中说道:近年来,阆中市紧紧围绕把“阆中建设成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在城市建设上积极实施“新区抓拆迁建设,老城区抓风貌整治,古城抓保护提升”的步骤。去年,阆中市实施了“名师规划、名企建设和名人参与”的三名战略。
王青山在四川日报上发表《阆中旅游如何最具吸引力》中说道:为杜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病”,阆中还大力推进文旅对接,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节目。张飞巡城、秀才赶考、生态民歌、川北皮影、老观灯戏等,让游人流连忘返。
杨珊在对阆中古城的研究中,根据阆中古城的资源现状和空间布局,提出了阆中古城总体的布局结构:“112”即一个中心城区:阆中市区,一条主环线:古城一嘉陵江(包含沿线锦屏山一白塔一东山园林)金银岛蓄水坝旅游环线。两个核心旅游区:古城旅游区、嘉陵第一江山旅游区(包括嘉陵江水域、锦屏山、白塔、东山园林、、金沙湖、金银岛等沿线景点)。
熊梅在《论阆中古城旅游开发定位》中研究了阆中古城开发应该倾力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以阆山阆水为表征、地理五诀为核心的风水文化。2.以唐宋格局为代表、明清风貌为特色的民居文化。3.以张飞守阆为依据、侯庙祭祀为主题的三国文化。4.以贡院遗址为载体、同胞状元为亮点的科举文化。
四、阆中古城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阆中古城不断的在进行修建和规划,但是在开发中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杨珊在《阆中古城深度开发与保护》中提出阆中古城在开发中存在这些问题:
1、成型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2、较小的客源半径和旅游格局,3、保护投入多,收益渠道少。
廖柏翠在《阆中古城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中提出了古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层次不高、市场响应不强。
2、旅游商品质量低、规模小。
3、旅游促销力度不足、渠道不畅。
4、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素质低下。
5、交通不便、基拙设施薄弱。
五、阆中古城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赵美英,徐邓耀在《阆中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阆中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维护古城原貌,采取古城可持续发展模式,阆中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多赢”和持续性,提高知名度加强品牌营销。
冯国杰 严贤春 贾文君在《四川省阆中古城旅游发展SWOT分析研究》中提出了阆中古城的发展对策:
1、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2、提高知名度加强市场营销。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优质服务系统。
苏承英,程静在《阆中古城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中提出了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1.以保护为前提,打造旅游精品。2.以特色为灵魂,挖掘文化内涵。3.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多元投入。4.以宣传为突破,营造品牌效应。5.以整治为重点,优化旅游环境。
小结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文化整合与开发已经是旅游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而如何对阆中古城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开发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在。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学者对阆中古城的研究都是倾向于开发和保护性的,而很少对阆中的文化资源提出整合开发意见。在对阆中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的同时,能否给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也是我们开发整合的意义所在。当然,在开发整合的同时也要进行可持续的开发保护,是我们整合开发研究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明.张家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A]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34卷第1期:68-72 [2]廖柏翠.阆中古城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12 月26日
[3]李春文.阆中:不一样的古城.[N]泸州日报.2012年4月26日.第001版 [4]杨珊.阆中古城旅游深度开发与保护.[D]成都理工大学.第四纪地质学.2008年
[5]范秀宝.区域旅游整合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旅游管理.2011年
[6]苏承硬,程静.阆中古城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7]冯国杰,严贤春,贾文君.四川省阆中古城旅游发展SWOT分析研究.[J] 大众科技.2012年12期
[8]王青山.阆中旅游如何“最具吸引力”.[N]四川日报.2011年5月19日第001版
[9]赵建昌.阆中古城风水旅游文化探讨.[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2月第26卷第2期
[10]李建军,李楠,刘洪材.阆中古城借道BT转型.[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6月14日第B06版
[11]凌善金.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新方法.[A]旅游科学.2012年6月第26卷第3期 [12]王业良,范大平,李琼.论湘中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及塑造.[A]职教与经济研究.2010年12月第8卷第4期
[13]王连兴.关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N]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期
[14]崔玉范.关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5)[15]黄河.宜宾旅游形象研究.[A]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