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电话 说课(模版)
《打电话》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这节课是继四年级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沏茶问题”之后又一次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并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的综合应用课。教材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课件)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学生对优化思想已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够在解决简单问题时,从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最优的方案。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从以下三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是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是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画图白纸。这部分内容是1课时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我采用 “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这节课的设计,具体过程如下: 创新课前交流
课前情景:根据倍增问题的规律设计的说一句祝福语的师生互动游戏,不但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并且为探究新知做了铺垫。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创设情境阶段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的探究具有盲目性,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稍做改动“老师要打电话通知一些人,通知一人需要一分钟,可以怎样打电话?”,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通知的方法也不同,预设有“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法。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改用从探究打电话的方法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帮助助学生理解“倍增”问题的涵义。
第一层 “比较”中“优化”方法。
在这一环节提出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在这几种打电话的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用的时间更短?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全班交流,得出最优方案“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不闲着”,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时间才会最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
第二层 “操作”中体会思想。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不闲着”的涵义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演示一下“不闲着”的意思。(教师指导作图),然后提出问题:第一分钟能通知几个人?第二分钟通知几个人?假如再给一分钟,会有几人得到通知?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练习本上。这样的过程,规范了学生的作图方法,有助于学生根据图直观的进行数学思考。并且让学生的思考紧紧围绕着“不闲着”的最优化方法展开,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既有目的性,又不束缚。
然后在学生展示各自方案的环节,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并且再次渗透了优化思想。
第三层 “交流”中探索规律
探索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图——表——猜想三层次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知道通知的人数之间去寻找规律,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也作为学习的伙伴投入到讨论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里我充分体现的是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第三环节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我设计基本练习、提高练习,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基本练习
我先是引导学生利用优化方案中找出的规律解决我们教材中的问题:通知15位同学最少花多少时间?50名同学呢?
提高练习延伸至如果要让我们学校里1024名师生知道消息最少花多少时间?1025人呢?这样既深化了本课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 课外拓展,情感提升。
这一环节我介绍了倍增问题的来历,本节课的内容只是倍增问题的一个小缩影,并且向学生渗透了与之类似的国学知识《荀子 劝学》中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学生感悟积少成多的道理,如果每天都坚持多付出一点点,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本节课我通过以上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猜测、发现、验证,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体验乐趣,快乐学习,享受成功!
第二篇:《打电话》说课文稿
一、课文分析:
《打电话》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组中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其内。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习相声稿还是第一次。相声稿正如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现的意义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启示留心头:打电话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啰嗦,不仅损害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别人办事,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一意义是这篇相声所要传达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则是学习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下几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4..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5.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一个挂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小时
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知识归纳:(检测)
第13课 《打电话》
生字词
读读
记记
词语
积累
雅俗共赏 不见不散
多音字
dē(嘚儿啷)
嘚
dēi(嘚儿)
特色句
(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关联词:
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只要拿起来,他就说个没完。(条件)
标点符号的用法:
1、“嗞嗞……”(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2、“喂……喂……喂……”(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哎呀,我没听……(省略号:表示语言的中断)
4、嘚儿啷……你们几位怎么回事?(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5、开会吗?……不开会。(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6、讨论吗?……不讨论。(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7、不——对。(破折号:表示语音延长)
8、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滩险弯又多……(破折号:表示语音延长;省略号: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我的理解:姓氏中根本没有姓啰的,编创者有意以“啰唆”命名人物名字,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繁琐,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写作结构
(写作顺序、文体的特点、段落划分等)
1、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本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通过这件事告诉人们,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2、文中打电话人的说话特点就是啰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时长,别人不到半分钟就能说完的事情,他打了两个多小时。本来是约人看戏,结果电话没打完,戏已经散场。二是从语言上看,他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越人看戏,说了五六句,还没说出要找谁;说了二十来句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废话连篇。
主要内容
该段相声讽刺了一个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他却东拉西扯地花了两个多小时,既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也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注意事项
1、课外去搜集、了解更多的相关资料,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欣赏经典相声视频,与同学合作表演,进一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魅力。
第三篇:打电话教学设计 说课
打电话教学设计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 范瑶瑶
一、课前谈话
1.今天我们又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课啊 老师就想和你们聊聊天,(近)XXX早晨好,你今天早晨吃早饭了吗? 妈妈给你做的什么好吃的啊?(远)老师还想和后面的同学聊聊天。XXX你好,你早晨吃早饭了吗? 妈妈给你做的什么好吃的? 2.那我上完课回到汪清还想和你们聊天我该怎么办呢?
3.恩!打电话啊的确是个好办法,电话是一种重要的通讯工具,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的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相互沟通,但要学会打电话学问可躲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打电话(板书)
二、新授
1.你们会打电话吗? 你们都说会,那我可要考考你们咯!
假如,今天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思考,你要怎样和老师说呢?
生展示打电话
2.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发现,打电话第一步要先正确拨号!(板书)
所以接通电话后,我们要先礼貌问候(板书)你们不说自己是谁,老师知道是谁向老师请假吗? 所以啊 我们第三步要做自我介绍!(板书)所以第四步我们要讲清事情(板书)最后我们要礼貌道别(板书)
3.黑板上呈现的就是我们打电话的正确步骤,让我们一起回顾一遍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假吧。
4.那现在你们都学会打电话了吗? 那我们一起玩个打电话游戏吧 5.(课件)周末你在家陪奶奶,可是奶奶突然晕倒了,这时你需要马上打给谁呢?
自己思考、练习一下吧。
6.(课件)情景二,你在家里玩,突然家里着火了,你需要打给谁呢?
自己思考、练习吧。
7你们真是各个聪明顶呱呱,口语表达能力强!说话完整有礼貌!师生一起总结:打电话 要先拨号(出示儿歌第一句)
问声好 把名报 说事情、要简要
说再见 有礼貌。
快看 你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把“电话歌”编好了。来、我们齐读一遍 三总结
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啊、最后就让我们用打电话的形式结束这节课吧。
《打电话》说课稿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 范瑶瑶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到机关小学与各位同行共同学习交流,下面我简单说说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借助打电话这个话题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说完整的话,说正确的话。这也是我校作文序列化研究对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要求,因为说话交流是作文训练的启蒙,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建立作文概念,养成爱说话,把一句话说完整的习惯。
因此我利用师生模拟打电话的 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打电话的正确过程,然后利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练习巩固训练,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引导学生完整、通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后加入打急救电话和报火警电话的情景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以上是我对本即可的一点想法,在课的生成过程中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 范瑶瑶
当今时代,打电话、接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手段。会打电话、会接电话往往能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也能帮助别人或自己做好想做的事情。而且电话中的对话体现的交际性比较强,一来一往,而且在电话中的对话应变性比较强,也涉及到很多生活场景。因此在这次的口语交际课中挑选了“打电话”这个话题,要求定位为“听仔细、说清楚、有礼貌”,重点在“有礼貌地说清楚”。1.增加生生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表扬别人,反思自己; 2.重视奖励机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喜欢新花样,喜欢受表扬。做了一些公仔,在公仔后面写一些打电话的小常识或是表扬激励的话语,奖励在口语交际中会听的孩子,落实“听仔细”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也进行反思检讨,觉得还有以下不足: 1.语速较快,特别在小结方面,可以再简练一点,后面的总结过渡性较差。2.评价性的语言不够充分、对课堂的把我有待加强。
第四篇:打电话评课稿(集锦)
打电话评课稿(集锦8篇)
打电话评课稿1《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应用中的一个新增内容。本节课,叶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数学语言表述精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尝试、自主探索,注重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对这节课的简单点评。
一、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的变化,体现了新课程最大的价值取向。以往教学目标比较单一,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隐性目标。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解题方法的探究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整堂课围绕探索尽快通知到每个人的打电话方案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活动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数学本质,思维训练到位。
《打电话》这是一节数学实践课,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通过画图等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叶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课始叶老师根据学生最直接的思维得出一个一个的通知要15分钟;接下来叶老师问“怎样通知会节省时间”,这一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发现,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并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感受到“同时通知会省时间”;最后通过刚才不同的设计所用的时间不同,紧接着追问“怎样通知会更省时间”,把学生的思维又带到了更深的层次,经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得出“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最省时间”。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应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叶老师的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
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强化感知,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本节课叶老师精心选择身边的素材当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在题板上摆棋子、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后再用老师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使学生看到的更直观、更形象、更能亲身感受。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式学习,收获知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认真实践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活动的、讨论的、合作的和表达的机会;尽量的让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思考表达出来,注重学生课堂思想活动。
五、教师的教学素养很高,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数学语言表述精准。
教师的教学素养很高,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数学语言表述精准,教学风格灵活机智,评价学生及时到位。
打电话评课稿2值得学习的方面:
一、合理的设计,重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学生从“寒假里,老师怎样打电话,可尽快将通知传达给7个队员”开始思考,再由浅入深,“如果学校合唱队共有15人,怎么打可以尽快地通知到”。学生经历了两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反思分析,寻找规律。从个别到一般,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逻辑的特点。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发表出自己的见解,部分学生还能用画图的方法呈现自己的想法,说明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教学的效果较好。
起初,我注意到学生在对解决方案的表述相当模糊,但在解决问题后,却表现出了清晰的思路,在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吧!
二、抓住细节,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对于打电话,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难点应不在理解上,而在如何表述及规律的概括上。这节课之所以能突破这个难点,离不开教师精巧的提问和引导:
1、第一题呈现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答:有几部电话?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思考和表述剪除了多余的枝桠,显得清晰明了。
2、当学生出示了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案后,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这时出示了用符号来表示的比较精要的图示,这时的过渡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师言:比较一下,老师的表示方法与同学们有什么区别?这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果,又能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分析,从中还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3、在总结时,教师问:你有什么收获,要注意什么呢?生:做好记录,不重复等。这样就给问题做了个全面的考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值得交流的问题:
1、在选题上,数学味过浓,离生活实际稍远些。是否可选用其他同规律的题材更好呢?
2、在概括规律时,先出示表格,再引导学生分析,是否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呢?
3、在课堂上,有同学叫出:看都看不懂!确实,这节课的问题对于后进生而言有难度,他们收获不大。我们是否应关注个别学生的需要呢?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好难!
打电话评课稿3今天我们在五小张老师的一节课《打电话》,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其内。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习相声稿还是第一次。相声稿正如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现的.意义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启示留心头:打电话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啰嗦,不仅损害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别人办事,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一意义是这篇相声稿所要传达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因此是教学的重点。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则是学习的难点。
1、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体现语文本质,思维训练到位。
本节课张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两个同学模拟表演打电话一起去看街道里的广场舞导入课题,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又让学生阅读,思考,通过讨论、表演让学生抓住了相声的语言特点,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
2、学习积极主动,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张老师用自己精彩的设计,恰当的引导,针对性的鼓励表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思维敏捷,小组合作踏实有效,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更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表演”,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3、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资源组织恰当、科学、有实效,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突破。张老师在教学中能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育资源,对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起到了显著作用。特别是最后让学生观看动漫版的相声《打电话》,让学生在笑声中又一次体会相声这种语言艺术的特点。
4、教师的专业素养
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虽然因为紧张有两处发音错误,但整体来看张老师的普通话还是不错的。教态亲切、自然、大方,非言语行为呈现合理。张老师本节课除了板书和操作多媒体外,教学中总是走入学生中间,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投入学习。富有教学机智,做到因势利导,课堂调控能力强。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丰厚专业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书写规范、较工整、美观。虽然中间板书漏写了一个字,但张老师及时纠正弥补了错失。教学课例界面组织合理,画面清晰、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引注严谨。也显示了教师的基本功。
通过教师的引领,从内容和写作特色等板块对相声稿这种语言体裁和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有了综合性的了解,而且化了解为理解,落脚到相声的表演。我想,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就已经与相声这门陌生的艺术牵手了,张老师的这节课整体上还是很成功的。
打电话评课稿4《打电话》是一下的一篇口语交际,徐老师选的这个题材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们经常会跟爸爸妈妈通电话,但是他们没有学会应该如何在打电话时把要说的事情表达清楚,也不知道打电话时的一些注意点,徐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通过层层深入,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渗透了方法的习得,为培养学生打电话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下面我来具体说说这节课的一些感受。
一、情境导入
在引入电话这个课题时,徐老师以4幅情境图进行导入:
下雨天,鞋子全打湿了,想让家里人送双干的到学校来;
生病了,想向老师请个假;
放假啦!想约个同学一起玩;
得奖啦!想马上告诉奶奶这个喜讯!
类似这样的时刻,该怎么办?——打电话。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以两位主人公托克和大熊来创设打电话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了轻松的氛围之中。
二、用好范例
根据语文工具性特点,工具的掌握不是“教”会的,而是照着样子(示范)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课上让孩子们听范例电话,说出好在哪?课本的范例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示范,用好这一范例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样的形式
课堂上徐老师除了听范例电话和小博士建议,还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同实物一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同时还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为他们所熟悉、所喜爱的游戏为内容的表演、简单的对话等,这么多样的形式,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如在情境向老师请假中,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电话,老师接通后与学生对话,生:“喂,小鸟老师好,我是托克?”师:“你好,托克”生:“老师,我生病了,我想请假一天?”师:“好的,再见。”生:“再见。”通完话后,学生对通话内容进行评议,使他们明白打电话一要注意礼貌,二要注意语言应简洁、易懂。这种以课堂联系生活,从生活还原到课堂的互动形式,不仅能使知识活学活用,也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
打电话评课稿5周老师今天所执教的《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打电话》这堂课,周老师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通过画图等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周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应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周老师的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周老师的教学素养很高,教学语言简洁朴实,数学语言表述精准,教学风格灵活机智,评价学生及时到位。这些优点一直也是我要努力的。
打电话评课稿6《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应用中的一个新增内容。本节课,王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数学语言表述精准,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尝试、自主探索,注重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王老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解题方法的探究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整堂课围绕探索尽快通知到每个人的打电话方案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活动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设计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王老师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很会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变枯燥的数学为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知识。课始王老师根据学生最直接的思维得出一个一个的通知要15分钟;接下来王老师问“怎样通知会节省时间”,这一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发现,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并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感受到“同时通知会省时间”;最后通过刚才不同的设计所用的时间不同,紧接着追问“怎样通知会更省时间”,把学生的思维又带到了更深的层次,经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得出“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最省时间”。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相反,应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王老师的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
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强化感知,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本节课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在纸上画打电话简略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协调配合,认真实践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活动的、讨论的、合作的和表达的机会;尽量的让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思考表达出来,注重学生课堂思想活动。
打电话评课稿7今天听了一节新人教版五年级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电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数学,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内容有难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和策略。活动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观察中进行,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拓宽,并可以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更加乐于学数学。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课成功的关键。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一个合唱队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通知所有人参加,采用打电话的方式。问题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事情,学生有亲切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方案,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全班交流时,学生出现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最优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最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学生有的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程和想法,与有些同学用符号记录进行比较,渗透了数学的符号思想,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
当然,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遗憾的美,再完美的课堂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本课有以下处,值得我们斟酌:
1、在观察表格、总结规律时,应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发现并派学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补充完整。
2、没有检测导结的内容。
3、教师语言再精炼一些会更好。
打电话评课稿8今天听了李老师讲的一节新人教版五年级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电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内容有难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李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活动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观察中进行,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拓宽,并可以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身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更加乐于学数学。
一、合理创设情境是本堂课成功的关键。
李老师通过巧妙创设游戏情境----老师给学生说秘密的方式展开教学。不光使学生有亲切感,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同时,在探究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之后再此进行游戏,让学生深切感受利用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便捷性,也自然而然的让学生明确=白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不重复、不遗漏”的重要性。
二、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思考并记录方案,接着再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展示交流时,学生出现了不同方案,老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展示点评与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优化思想,找到最优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闲的方案。最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材上是用树形图的方式展示了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让学生会通过画图体会优化思想应该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但是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应该也是另一个侧重点。所以让学生通过发现隐含的规律,将画图表示的过程转化成用符号记录也很必要,因为在具体解决问题时通常不可能画图,而是要利用总结的规律。这个教学重点李老师也顾及到了,还引导学生总结出了“2的N次方”。不过,本课有以下两处,我是这样思考的:
其一:教师在示范画树形图时,就可以借助图形具有直观性的优势去适当的渗透策略。为后面的填表及总结规律铺路。比如:第1分钟,引导学生从图上直观看出发通知的只有老师1人,所以新通知的人数就是1,第2分钟,从图上先直观看一看,目前有2人可以同时发通知,所以下一轮(也就是第2分钟)新接到通知的就是2人。以此类推,第4分钟,大家清楚地看到可以发通知的有8人,那么新接通知的自然也有8人。这样老师画图时候不会乱,学生思路也清晰。然后自然而然引出表格,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并派学生代替老师把表格补充完整。如此能水到渠成来总结规律。
其二:“2的N次方”表示:在第N分钟知道这个通知的总人数,这其中包括老师(发通知者)。而第N分钟,新通知到的总人数是:2的N次方减1。在实际解决问题时,通常问的是:“第几分钟一共可以通知到多少人”而不包含发通知者。所以,“2的N次方减1”这个规律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篇:说课
南江县北极乡小学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研讨会汇报内容记录
时间:-----2012---6-----5 地点:办公室 主讲人员:罗朝勇
参加人员:中心小学全体教师 汇报内容:如何说课
通过本次南江县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研讨会的培训。我认为: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 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 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一、什么叫说课
那么,什么叫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 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二、说课的意义
说课活动的好处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说课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上几节课,再请几个人评评课。上课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很多教师的备课,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备课都是很认真的。但是我们的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三、说课的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按学科分:语文说课、数学说课、音体美说课等;按用途分:示范说课、教研说课、考核说课等;但我们从整体来分,说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践型说课,一类是理论型说课。实践型说课就是指针对某一具体课题的说课。而理论型说课是指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
四、说课的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根据此次培训我认为说课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 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
2、说教法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课的思路。
3、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你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尝试学习,自主探究,巩固练习;回顾小结,质疑问难、板书设计;教学预测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在这里我说的是实践型说课,而 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以上是我对说课的一点肤浅认识,不对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