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雪绒花》省一等奖
小学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省一等奖)
作者:高慧
文章来源:扬州市育才小学
点击数:196
更新时间:2007-5-28
《雪绒花》教学设计
扬州市育才小学
高慧
教学内容:
1、唱《雪绒花》
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
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
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
1、导入,欣赏《雪绒花》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
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
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现在我们来看这首歌的乐谱,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请同学们听老师发一个音,“lu”,请你们也试着发这个音,嘴型要圆,口腔打开,声音往眉心这儿集中,体会一下,你的眉心处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③现在旋律熟悉了,那你们能将歌谱唱一唱吗?试试看,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也没关系,我们就听一遍。
④学生动手,分析歌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乐谱难吗?其实并不难,你们看,(课件出示四块分乐句写的谱块)。这首乐谱中有些乐句是相同的,有些乐句是不同的,你们能找出来吗?谁能上来重新组合一下,把相同的放在上面,不同的放在下面。
(生操纵鼠标重新组合)
请同学们先将第2和第4句唱一唱,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相同的?(生自由练习)
请同学们再将第1句唱一唱,与第2句和第4两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自由练习,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第1句的起伏没有2、4两句大)
第3句与它们都一样,注意听老师唱一遍,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唱时在这儿可以很快地吸口气,跟着老师唱一唱。
4、学唱歌词
现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生自由唱)。
难不难?都是一字一音。请你们这一遍把声音放出来唱。
纠错后再跟琴齐唱
5、歌曲处理:
同学们唱的真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
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首歌唱一遍。
四、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同学们《雪绒花》唱的真好,很优美。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演唱这首歌的第一段,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师演唱第一段)
2、师: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个电影片断,请同学们在看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首歌与《雪绒花》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播放多媒体课件)
五、总结
1、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一首歌可以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2、为了便于统一,我们规定一下:第一遍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一人领唱时,其他同学第一句哼鸣,第二句唱“啊”。第二遍由老师来和你们进行合作。
3、今天欣赏的三首歌曲同学们喜欢吗?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更优秀的电影歌曲,到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六、下课,师生告别。
第二篇:美术省一等奖精品教案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初中组)《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
2009-12-9 浏览(1835)【大 中 小】
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
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四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学校 王美玲(女)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四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展示风格各异、材料丰富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美感;以学生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媒材进行造型表现,理解雕塑艺术的本质,以体积与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感;本课为第二课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分析,探究运用新材料表现、创造生命的方法,两课时内容的教学构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具综合性的完整单元。
学生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处于渴求新知、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达出来。2.雕塑内容的教学贯穿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八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雕塑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学生对雕塑的表现方法及精神内涵了解较少。
3.我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们“掠夺性的爱”的包围下,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动手能力较弱,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
教学思路:
毕加索提出了“拾来的材料”观点,这一创新性的材料开发使雕塑语言更加丰富和个性化。因此,我们整合校本课程“废弃物的艺术加工”与学校传统科技节活动,把本课学习材料定为“废旧物”,教学内容定为: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教学围绕废旧物材料的雕塑创作过程展开,设置了感受材料特点,探究制作方法,创新作品主题,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作品等一系列环节,从体验、感悟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层层递进。学生在赏析作品、探究材料、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在生命的快乐绽放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废废弃物雕塑的创作规律、艺术语言及其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评析和考察,认识雕塑的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探究材料特征,发现生活中废旧材料的美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有创意地设计与制作雕塑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生活情趣,培养对美的感悟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渗透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空间造型的理解和表现;发现材料的美感,运用恰当的方法、形式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难点:
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想象与创意表达。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材料:
1、课件、范作,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纸材、塑料、布、金属等,特别提醒学生拓展学习材料收集的范围:一是来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材料,如旧扑克、光盘、机械零件、餐具、方便袋等;二是来自自然生活、农村生活的材料,如富有乡土气息的鹅卵石、麦秸、稻草、粮食、土块、树枝以及“扬中三宝”芦、柳、竹等。
2、所需的加工工具:泥塑工具、绘画工具、美工刀、剪刀、钳子、铅丝、乳胶、双面胶、铅丝、针、线等。
教学过程:
课前每班准备一只大纸箱,存放、收集班级师生使用过的废弃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饮料瓶、胶带圈、报纸、杂志、光盘、电池等,课代表安排学生定期收集、清理、分类。(见图1、2)
饮料瓶、易拉罐
废纸、杂志
【设计意图】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制作做好材料准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一、展示、表演,与材料亲密接触
1.(教师拎着很大的蛇皮袋进班。学生眼里满是困惑:咦?老师到底在做什么?)为奖励同学们上节课的出色表现,老师为同学们变个魔术,愿不愿意看?
(教师从袋子里“变”出各种家庭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铲子、锅、镇流器、螺丝、旧衣服、扑克牌、麻将、化妆品罐子、钥匙、树根等。)
教师近距离展示“捡拾”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生活来源。
2.教师用学生随机挑选的几件物品进行组合、搭配,进行简单人物或动物雕塑创作,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一把老虎钳、几根电线,或者一只电子镇流器,几根铁钉,经过我们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经历创造之旅,赋予废旧物以生命。
【设计意图】本导入环节从生活出发,通过设疑、“变魔术”展示、示范表演,让学生初步观察、触摸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废弃物,初步感知废旧物雕塑的过程与简单方法,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尝试的动机,同时肯定上节课学生的表现,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进入学习状态,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你是如何收集到的?
2.学生分组汇总收集来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生交流:与常见的石、泥、铜等传统雕塑材料相比,废旧物作为雕塑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归纳总结:
(1)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生活中常被人们随意丢弃,来源广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拥有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造型要素;(4)废旧材料雕塑方法多样,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点限制…… 4.参观了解其他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调换。【设计意图】了解材料是我们借以表达情感,寄情抒怀的物质载体,此环节设计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渗透探究及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材料的美感,为下一环节探究材料的造型方法奠定基础。组间的材料调换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培养了学生分享、合作意识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尝试、赏析,探究制作方法
1.在组内选择一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体积与空间?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空间与体积呈现过程。
2.课件出示表格,总结废旧材料塑造空间体积的一般方法及常用工具。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恰当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凸显空间与体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加工方法在废旧材料雕塑中的不同作用,体验不同造型方法巧妙创设的空间美感。
四、创意互动,赋予材料生命 1.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加工方法,怎样才能赋予材料以生
命呢?大家来试一试吧!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尝试“头脑风暴”,用不同方式进行空间与体积造型。看谁的创意巧,如此构思的理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钳可以是什么? 头脑风暴第一波:
螃蟹的钳、动物的脚、站立的人、未来战士、一条鱼、武器、瞭望台……
头脑风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废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绕上一圈电线就是“运动员”; 糊上彩纸就是一条“热带鱼” ……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基础上,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一两件材料入手,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此过程中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解决教学难点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与下一环节艺术家作品创意相似,学生的自信心将会极大地增强。
2.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让生命绽放的呢?
(PPT播放综合材料雕塑作品图3、4、5、6)引导学生分析:
(1)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看到了怎样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图3:《公牛头》,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捡拾”旧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巧妙地构思、装配成一尊“公牛”造型。上翘的车把形成了尖耸的牛角,狭长的车座被安排成造型中的牛头,整个作品简洁概括。每件物品的来源都清晰可辨,但在整体上却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
图4:《自吹自擂的人》,李瑞生装置作品。气筒、机械零件构造出自吹的人。看得出他撒谎连自己都信,这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图5:《堂·吉诃德》,师生作品。废旧金属零件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开瓶器变成了奇怪的盔甲,铁盖成了盾牌,自行车铃铛、水龙头和打蛋器构成了雄健的战马,神气的堂·吉诃德来了!
图6:《鸵鸟》,学生作品。寥寥几根树枝,覆上成束的芦花,安上嘴和眼,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鸵鸟似乎正健步走来。
【设计意图】尽可能引导学生从美术和人文等角度对名作进行欣赏,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美术与文化的融合。
3.大家一起来试试:仔细观察课前所搜集材料,分组讨论可以创造出怎样的生命,小组选派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人或多人均可,边介绍创意边演示)。
师生归纳:要做出生动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须抓住对象的特点,结合材料呈现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创造,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空间造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教师“教式”为学生“学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猜想边体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五、创作、实践,生命在快乐中绽放
1.启发学生构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为身边的生命“塑像”,学生谈创作设想(材料、方法、构思的独特之处)。
其他同学对部分创意设计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共同完善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过材料表现生命的本质、神韵。
2.以“生活”为主题,创作一件或一组雕塑,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给予反馈与鼓励。
5.随机拍摄学生创作过程,留下本课课堂教学图片或实录。【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领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作业要求较宽泛,给了学生展现能力,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六、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
1.作业过程中,利用实物投影仪、QQ摄像头、数码相机即拍即用的功能,迅速将学生创作过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其他同学可以既借鉴他们的优点,也能为其作品的完善出谋划策。
2.创作基本完成,学生围绕创作过程谈创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创意构思、色彩搭配、创新思维、学习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对并不完美的作品,教师应积极寻找优点,充分肯定其创新之处、独特之处。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作业。【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发挥评价的功能,注意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淡化美术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拨功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中秋月儿圆》 竹、草、泥土、树枝、碎布、光盘
电吹风手柄、剪刀 《乌龟》脑键盘 纽扣
《醉酒的啄木鸟》 电
电池、酒瓶、门锁 《斗》料瓶、铅丝、鲜花包装
纸、饮《爱唱歌的妹妹》
《黑天鹅》 清洁球、淋浴喷头、衣夹、泥土、草 4.结合校本课程“废弃物的艺术加工” 和学校科技节举行“生命的绽放——废弃物雕塑展”,举办收藏拍卖会,通过参与学校大型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令我感悟颇多,现记录一二与同仁共勉。
一是要立足学生生活。我力求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如学生学习材料大部分来自校园、自然和家庭生活;作品的展示通过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这两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教学成果最终发挥的是美化家庭生活的功效等,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表。
二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殊功能,丰富、完善评价方式。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功能,利用实物投影、数码相机和QQ摄像头的即拍即得功能,记录下学生作业过程,不仅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甚至还直播了全班同学或者学生个体创作过程与学习状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为科学合理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撑,使课堂呈现出“美”“变”“趣”的特点,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值得注意的是,黑板屏幕上的“直播”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引导,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
三是注重个性表达。罗丹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由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颤动。”目前,我们的美术教学较侧重于注重客观物象的再现,常常忽略了学生主观情感的表达,所以我让学生不用太在乎造型上的像是不像,而要多揣摩塑造对象的精、气、神,注重表现其生命本质,尤其对学生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的感受性的东西加以肯定、引导。
当学生的创造之泉滋润了废旧物,废旧物便绽放了生命。希望本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美术创作的无穷魅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寻求新材料,利用新语言,探索新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命绽放艺术创造的光辉。
第三篇:《雪绒花》
《雪 绒 花》
淮 南 洞 山 中 学 王 玲
一、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歌曲。本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三册第六单元《荧屏之声》。
歌曲运用中速(或缓慢)及优美的情调,以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的形象来表达人民对祖国的祝福的一片纯洁心灵。歌曲为C大调式,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第二乐段也包含两个乐句,其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段的原乐句的再现。两个乐段既统一又有对比。最后四小节是全歌的高潮,也是歌曲的点题——为我祖国祝福!
二、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情感分析能力,对理解作品、分析作品都有自己的见解,对其进行爱国思想教育较初一学生时期更易被接受的。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都能用的上,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认得不同的心得。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设臵作为培养空间观念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电影《音乐之声》故事情节,通过学唱歌曲《雪绒花》感 受 三拍 子 音 乐 的 点。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用满含深情的声音学唱歌曲《雪绒花》。学习难点: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教学方法:视唱法、讲授法。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1、师设问:今天的这节课音乐课,从一朵花开始,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是什么花吗?学生讨论认知。师总结:这种花名叫雪绒花,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的一种植物。
2、多媒体出示雪绒花相关知识: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多年生草本。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全缘。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这种花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
3、师总结:
雪绒花虽没有艳丽娇媚的花朵。,却有着顽强独立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人们赋予它勇敢坚强的象征,成为奥地利的国花。
(二)、聆听欣赏
1、多媒体播放歌曲《雪绒花》。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欣赏完毕,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总结:亲切、优美、赞美,充满深情等。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再找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感受歌词的内在含义。学生朗读
师总结:歌名虽然是雪绒花,但是作者却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花来赞美————祖国。
2、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歌曲,一起体会歌曲是什么样的节奏特点?生:舒缓、舒展、缓慢
3、老师再给同学们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轻声跟唱,同时思考回答歌曲的拍子。生:3/4拍
4、师:不同的拍子有不同的强弱规律。(1)3/4强弱规律:╳ ╳ ╳ | 强 弱 弱
● ○ ○
(2)师:那如何用我们的肢体表现?
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强弱规律。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并且通过两个弱拍拍腿交换进行 师:同学们都极富创造力与表现力,强弱规律表现的真可谓淋漓尽致。
5、学习3/4指挥图式
师:我们对三拍子的强弱已经掌握得非常娴熟了,那怎样为歌曲指挥呢?
同学们可以讨论分析一下(师稍作提示:我们数学上常用的图形)学生得出:三角形 △ 即是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老师指挥 △,学生练习△。
再次聆听《雪绒花》,全体师生共同指挥。
提议:欣赏全曲,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指挥,另一组拍强弱。
(三)剧情展示
师:其实,这首《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部插曲,该影片是根据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发生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多媒体播放剧情图片,同步讲解剧情内容。
师讲述: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修道院的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一 个活泼善良,喜欢唱歌跳舞的姑娘。这天,玛丽亚来到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玛丽娅用她的爱心与音乐和失去母爱的七个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校离家期间,玛丽亚和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的唱歌兴趣,给孩子们演唱了这首《雪绒花》。我们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上校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
后来,玛丽亚成了七个孩子的母亲。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奥地利,并且强迫要求上校为纳粹服务,上校为了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雪绒花》。
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候,听众们的内心沸腾了,他们怀着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雪绒花》,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观看影片)
演出完毕,全家为了尊严,爬山越岭,奔向异国他乡。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温情却勇敢的歌。
(四)、学唱歌曲《雪绒花》(1)学唱歌曲词谱
1、教师弹琴范唱一遍。
2、请一位同学分析歌曲的表面意思和歌者的寓意及情感。
3、教师讲解歌谱中带休止符节奏的正确唱法。
4、唱歌词。(2)理解
1、请一位同学分析歌曲的表面意思和歌者的喻意及情感;
2、屏幕展示歌者头像和歌曲分析文字。(3)屏幕展示思考题:
为什么这只歌曲广为流传,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久唱而不衰?(请学生回答,并讲解。任何一个有尊严的人无不用真情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4)演唱第二声部
①再次欣赏电影中主人公在家中和大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段,要求注意听第二声部;
②屏幕出现整理过的二声部曲谱,集体划拍视唱; ③加歌词连唱第二声部。(5)合唱
(五)、延伸拓展
师:影片中还有大量的歌曲,传唱至今成为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1 2 3》及《孤独的牧羊人》
六、作业 :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电影歌曲《雪绒花》,请大家回去想一想,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电影音乐?影片《音乐之声》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至于这个奖的详细情况,希望同学们查查有关奥斯卡金像奖的资料,下节课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七、《雪绒花》教学课后反思 《雪绒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电影音乐,舒畅轻柔的风格,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学习。
一、激发兴趣。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上课。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手脚并用、动手动脑的习惯;接着是新颖选用的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教材光盘、音像资料,把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最佳水平。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最完美的实现。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演奏音乐,使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通过这节课,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堂好课是不断“磨”出来的,是教师自身对教学理念理解的体现,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评价。一堂课从宏观的整体设计到微观的眼神、语气等,都要考虑到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的不足是自己还缺乏足够的激情来引领学生走向更高境界的艺术殿堂,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会努力摸索,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对音乐的酷爱,从理论的高度去提高认识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第四篇:《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 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师: 同学们,咱们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 ”的美誉;广州有“花城 ”之称,济南有“泉城 ”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 ”,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 ”,那有“人间天堂 ”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
生(齐): 苏州和杭州。
师: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
生(齐): 苏州有许多的园林。
师: 是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
(屏显。)
注音:
池沼()轩榭()丘壑()嶙峋()
镂空()蔓延()着眼()蔷薇()
败笔()斟酌()
释义:
重峦叠嶂 自出心裁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师: 谁先来拿第一张门票呢?(一男生踊跃举手。)
师: 你真勇敢,请你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哦!
(生读,其中“镂空 ”的“镂 ”读成了一声,“ 着眼 ” 的 “ 着 ” 读成了zh áo。)
师: 有些遗憾啊,未能完全读
对!谁来给他纠正错误呢?(生朗读字词。)
师: 完全正确,恭喜你已经获得入园的第一张门票。请大家标注字音并把字词齐读两遍。
(生齐读。)
师: 下面来解释文中的几个字词。
生: 重峦叠嶂,形容山峰层层叠叠像屏障一样。
生: 俯仰生姿,形容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在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师: 解释得很好!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词,一个形容山姿,一个形容树态,让人联想到美好的自然景象。文中有两个意思非常接近的词,是哪两个呢?
生:“自出心裁”和“别具匠心”意思相近,都是指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出自内心的巧妙构思和设计。
师: 那谁能解释一下“因地制宜”这个成语的意思呢?
生: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宜,适当。
师: 很好,抓住关键词“因”便能准确理解词义了。在我们学过的字词里还有没有把“因”字解释为“根据”之义的词语呢?
生: 还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师: 嗯,还有“因势利导”。同学们,积累词语就应该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字词已经过关,我们成功领到了“游览”《苏州园林》的门票。请大家跟随叶圣陶先生的引导,信步走进苏州的园林,去欣赏那醉人的风光。
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师: 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生: 我感觉眼前看到的园林景致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生: 古典优雅,静谧清幽,给人一种闲适的感受。这都是建造者们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的结果。
生: 我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说“如在图画中”。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也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字,“美”!
生: 看了视频心生向往,真是“人间天堂,风光无限”啊!
师: 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的造诣。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
生(齐): 苏州园林。
师: 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 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那么苏州园林具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屏显。)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并 作指导。)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老师把课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应的图画,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现场删减出中心句。
(屏显反映课文各段内容的图文并茂的画面。)
生: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 还可以再删减掉几个字,让语言更简洁吗?
生: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 提炼得很好,这样显得更加精练了!
生: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第四段的中心句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师: 同学们注意,第四段不仅介绍了假山的堆叠还介绍了池沼。那么苏州园林里的池沼有什么特点呢?
生: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师: 是的,这样概括才算完整准确。接着往下找中心句。
生: 第五段的中心句应该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第六段中心句是“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第七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师: 完美的概括,接着提炼后面几段。
生: 第八段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第九段的是“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提炼,是否发现说明文中心句的特点了呢?
生: 中心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大多出现在句首,起总括段意的作用。
生: 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 是的,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 容了。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屏显课文主要内容。生齐读。)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师: 我们跟着叶老不仅欣赏了优美的园林风光,还学会了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师: 同学们,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总说,介绍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和影响。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中间八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师: 非常明显,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重点是如何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清楚。
生: 第二自然段为一层,其余为一层。因为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师: 你能不能把写苏州园林总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呢?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 这是文中很关键的一个句子,后面的介绍都紧扣这一特征。请大家齐读此句。
(生齐读。)
师: 那后面几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一特点的呢?
生: 后面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所以还是“总 —分 ”的关系。
师: 这里也是明显的“ 总 —分 ”结构。请大家想一想,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呢?
生: 不能,因为后面的四个自然段,分别照应了 第二段中总特点后面写到的四个方面,不能调换。
师: 观察很仔细,那么后面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是从哪个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呢?
生: 后面三个自然段是从苏州园林的局部、细处介绍了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层层深入 ”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 ”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屏显课文结构图。)
师: 跟叶圣陶学说明文的谋篇布局,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假如明天我们写一篇说明文,该如何安排结构?
生: 我学到了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写,可以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出层次,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照应。
师: 写说明文谋篇布局很重要,请大家记住要“抓特征,明层次 ”。在梳理结构时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说说你对此结尾的看法。(屏显。)
你对这篇课文的结尾部分有什
么看法?
生: 感觉收尾有些草率。
生: 我觉得这是故意给文章留出让读者品味的余地,可以说的还有很多,但又不说完,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和了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 叶圣陶先生曾经也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屏显。一生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五四 ”前夕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最初是以 “拙政诸园寄深眷 ——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 年第 4 期上。
师: 读了这则材料,大家说叶圣陶这一结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 这是一本摄影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自己去看吧!
师: 作为一篇序文,《苏州园林》已经非常成功了!结尾简单的一笔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四、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师: 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去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吧。
(屏显文中 5 个重要的句子,学生自主品析。)
1 .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3 .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
5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师: 请同学们从这 5 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写出赏析文字。
生: 我品析第一句。“标本”在句中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师: 一个词就把苏州园林的地位和影响概括了,可见语言之精练和简洁!
生: 第二句中的“ 一切”和“ 决不”两个词语不能删掉,表示语气的坚定,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点。
生: 第三句,我认为句子中的“技术”侧重于实效,可以大量复制,而“艺术”则讲究独创,无法被复制。
师: 是的,“艺术” 强调个人独创,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两个词词义同中有异,既赞美夸赞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又强调了园林设计独具匠心的艺术性,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用词准确又严谨!
生: 我喜欢文中描写藤萝的句子,“珠光宝气 ”“盘曲嶙峋 ” 两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出了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和沁人心脾。
师: 叶圣陶先生的语言不仅准确严谨,而且生动典雅。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句子,感受说明文生动而优美的语言特色。
(生齐读句子,反复品味语言之妙。)
生: 我想问一问,文中说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的特点是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这该怎么理解?
师: 此句的意思是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的感觉。同学们,《苏州园林》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可以说既准确又生动,既严谨又优美。借用叶圣陶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我们可以说 《苏州园林》 是说明文的 ——标本,谁如果要学习 说明文,《苏州园林》就不可以错过!
五、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屏显。)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 关语句。)
师: 这些语句中都提到了图画,请问指的是什么画?
生: 美术画!工笔画!
生: 国画中的水墨画!
师: 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在座的诸位有没有学习中国画的?
生: 有。
师: 那请学过中国画的同学来说一说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生: 中国画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韵,如果是画山水那就讲究自然之趣,还会有许多留白的地方,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师: 感谢这位同学让我们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的,中国的绘画、建筑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讲究浑然天成。苏州园林曲曲折折的回廊,近景远景的层次,都体现出中国古人“曲径通幽”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而这种审美观,也慢慢地积淀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就是文化。
(屏显。)
中式审美
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来学习,也要把它当作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学习。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更美地生活。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
生: 因为生活在喧嚣城市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放松心情,调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步伐。
生: 城市中的园林是我们置身于世俗之外的一个栖息之所,它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也能拥有一份闲适悠然,走进自然之中,忘掉一切生活中的烦恼。
师: 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我们要记住: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座园林?因为——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下课!
—
END
—
第五篇:《背影》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背影》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师: 同学们,有时候写信往往比说话能更好地表达情感。作家朱自清与父亲两年没见了,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这封信勾起了他对很多往事的回忆。同学们,如果朱自清要回复这一封信,他该怎么写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 清的散文 《背影》。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找一找体现父子情感的词语或者细节,并用横线标记出来,时间 4 分钟,开始。
(师板书“背影 ”“父 ”“子 ”,生读课文。)
师: 好,时间到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 容,进一步体会一下自己画出的句子,然后代表朱自清给他父亲写一封回信,就写在老师刚才发给同学们的信纸上。好,现在开始。
(生写信。)
师: 好,时间到,不管你写了多少,都要先停下笔。接下来,请同桌之间交换阅读,相互学习一下,可以修改。
(生阅读并交流。)
师: 讨论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敢于表达。
(生继续讨论交流。)
师: 好,现在我们请这位同学念一念他写的信。
生: 爸爸,您好!谢谢您为我做了那么多。那次,您为我买橘子的过程我都看见了,您攀爬月台的背影,让我十分感动,我写这封信是希望您能原谅我。谢谢!
师: 能不能把信后边的内容也一起念完?
生: 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师: 很好,请坐!我们请他的同桌点评一下他写的信。
生: 我觉得他写得还可以,如果能把对父亲的歉疚写出来就更好了。
师: 哦,很好!这位同学对同桌的要求还挺高啊!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能在独立阅读后有这样的体会和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刚才,我在观察同学们写信时,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像这位同学一样,在信中都提到了难忘的那一幕,还有父亲的背影。现在,我想继续提问这位同学,父亲的背影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文章哪个段落详细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生: 我是从课文第 6 自然段读到的。
师: 哦,很好!这段主要写了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
生: 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事情。
师: 事情?请注意,刚才我们说的是儿子看到的是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再清楚表达一下可以吗?
生: 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师: 这下准确多了。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父亲的这一背影呢?
生: 因为作者看到这一背影时流下了眼泪。
师: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背影,竟然让儿子流下了眼泪?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来一次深情朗读。请找到第 6 自然段第 3 行,“走到那边月台 ”,一起来读一读。
(生集体朗读课文第 6 自然段第 4~11 句。)
师: 好。谁来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 我读出了一个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很努力地爬月台的背影。
师 : 他 提 到 一 个 很 关 键 的词 ——努力。这说明父亲爬月台时怎么样?
生: 很辛苦。
生: 很不容易。
师: 也就是说,非常艰难。
(师板书“艰难”。)
师: 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不容易吗?
生: 我是从“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看出来的。
师: 这位同学抓住了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描写?
生: 动作描写。
师: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体现父亲的艰难吗?
生: 父亲的背影是蹒跚的,而且父亲是一个胖子。
师: 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不仅抓住了父亲腿脚不灵便这一特点,更重要的是,他还由父亲的体型特征看出了父亲的不容易。看着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儿子流下的泪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生: 感动。
(师板书“感动 ”。)
师: 刚才同学们只从两三句话中就感受到了儿子的感动,这正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文字简朴但情深意长。大家再想一想,儿子的泪除了感动还包含什么别的感情吗?
生: 我从第 7 自然段还看出了他对父亲的思念。
师: 很好。这位同学从第 7 自然段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但是,刚到火车站时儿子有这样的感情吗?
生: 没有。
师: 文中第几段写了儿子之前的表现?
生: 第 5 自然段。
师: 老师给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大家看一看儿子的表现。
(师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第 7 ~10 句。)
师: 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读的内容中,找出一个表现和儿子流泪的举动正好相反的词语吗?
生:“暗笑”。
师: 你从“暗笑”这个词看出了当时儿子对父亲有怎样的感情?
生: 儿子不理解父亲。
师: 很好,请坐。
(师板书“不理解”。)
师: 正是父亲这一艰难的背影,让儿子发生了从不理解父亲到对父爱有所感动、有所体会的转变。同学们,再想一想,这时候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已经足够深了吗?
生: 是。
生: 不是。
师: 有分歧,不要紧!我们继续读文章,以加深理解。我们先看文章第 1 自然段,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 好。请同学们注意一个字——“不”。大家想一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辅助体会这个字。比如,他不听我的话,主动者是哪方?
生: 他。
师: 这里,儿子与父亲不相见,主动者是哪方?
生: 儿子。
师: 为什么儿子会两年之久都不去见父亲呢? 这得从儿子与父亲在火车站分别后的第六年说起。当时,已经工作的儿子与父亲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于是离开家北上工作,并且有两年之久没去见自己的父亲。这时,一件事情的出现让他们之间的状况出现了转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 父亲来信了。
师: 好,我们再看第 7 自然段。这封信到底写了 些什么?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第 7 自然段第 9 句。)
师: 刚才,同学们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举“箸”提笔,“箸”是筷子的意思。继续读。
(生齐读第 7 自然段第 10 句。)
师: 请注意“我读到此处”这个句子。父亲写来的信可能有很多内容,但这几句却让儿子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联系信的内容,大家想一想儿子为何会流泪。
生: 我觉得是因为信中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让儿子想起了之前父亲为他做的一切,并很后悔当初自己没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师: 儿子后悔了,儿子开始反省了,是吗?儿子是怎样反省往事的呢?我们看第 7 自然段前 6 句。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
师: 刚才她有一个字没读准,家庭琐“屑”。对她刚才读的几句话,你们有怎样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注释讨论一下,前后左右交流后发表意见。
(生讨论交流。)
师: 好,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 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当时父亲眼见家庭衰落而情郁于中,所以遇到家庭琐事便容易发怒,结果父亲和儿子便有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师: 很好,请坐!这位同学结合注释能得到这样的理解,真的非常棒!这几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儿子已经理解父亲,大家找找看。提示一下,这个词出现过两次。
生:“自然”。
师: 这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生: 应该;应该是这样;应当。
师: 儿子是又过了多少年才获得这样的感悟的?
生: 两年。
师: 直到这个时候,儿子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师板书“理解”。)
师: 现在,儿子终于理解父亲了。学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之前为什么会有同学提到儿子对父亲有愧疚之情了。文章第 5 自然段中,哪个句子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生:“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儿子的自责?
生:“太聪明 ”。
师: 聪明本来是赞美人有智慧的,这里怎么会有自责的意味呢?
生: 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嘲。
师: 很好。“聪明 ”这个词,在这里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反语使用的。反语,就是反过来说话,常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父亲的这一封信,让儿子回忆起了父亲那充满爱的背影,唤醒了 作为儿子应该感恩并报答父亲的良知。这位同学体会出来了,大家做一下笔记。
(生做笔记。)
师: 大家想一想,多年以后,儿子看着父亲的来信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 我觉得,儿子最想做的是再与父亲相见。
师: 你是从哪里获得这样的感受的?
生: 我是从“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两句中读出来的。
师: 这位同学找得很准。这两个句子很有意思,标点都是什么?
生: 感叹号。
师: 这两个句子,感叹的语气应该怎么读?是读出遗憾、失落、无奈,还是别的什么?
生: 我觉得要读出强烈的语气。
生: 我觉得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师: 好。这说明,儿子理解父亲之后是非常迫切且坚定地要去看父亲。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强烈的愿望读读看。
(生读。)
师: 儿子最想见到的是父亲,正是父亲的背影唤醒了 儿子报恩、尽孝的良知。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八年来,父亲一直用他的爱深深地关怀着儿子,但年轻的儿子并不理解,直到他看到父亲那艰难的背影,才有所体会,但理解还不够深,直到多年以后,儿子才最终全部理解父亲的付出。
(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爱”。)
师: 同学们,看到这个板书,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父子情?谁来说说?
生: 我觉得,就是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师: 那儿子呢?
生: 儿子能够理解父亲。
师: 太好了!父亲关爱儿子,儿子理解父亲,这就是父子情。
(师板书“情”。)
师: 纵使时间流逝,尽管家庭变故,哪怕偶尔争吵,就算暂时分别……这些都统统不能阻断父子之间的感情。看到这样的父子,我们不禁要说这真是父子情——
生: 深。
(师板书“深”。)
师: 太棒了!现在,请大家把你们的感悟写到信中。老师相信,现在你们完全可以代表朱自清给父亲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了。同学们可以对前面写的信作修改。
(生修改信,师点击课件播放感人的轻音乐。)
师: 有同学还在奋笔疾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由于时间关系,现在我们请一位已经写完的同学念一念他那读懂了父子深情的信。
生: 爸爸,您好!近来如何?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您在内心是爱我的,我也爱您!我真希望能与您见面,过去是我不对,我不理解您!这里,我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儿子以前的无礼与无知。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生鼓掌。)
师: 从第一封信的懵懂感知到现在第二封信的深刻认识,他对课文、父亲、儿子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也很深刻。其实,这封简单的信,也寄托了我们对这篇课文的深深感动。同学们,对于这节课,我曾想过很多种结束的方式,但我最满意的还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同学们只有自己去观察和体会,才会更懂得爱。所以,老师改编了一首小诗 《见或不见》,想送给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朗读,用心体会!
(屏显《见或不见》;师生伴着轻音乐合诵。)
你见,或者不见 \ 父亲就在那里,不去不离 \ 你念,或者不念 \ 父爱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 你想,或者不想 \ 时间都在流逝,不言不语\ 你懂,或者不懂 \ 父亲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不舍不弃 \ 去父亲的怀里 \或者 \ 让父爱住进你的心里 \ 默默\ 相守 \ 时常 \ 忆起
师: 同学们,父爱如此,母爱亦如此!课后,请同学们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老师相信,那些深埋于你们内心的父母的背影,也一定会让你们深深感动!让我们一起理解父母,感受世间最美的真情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