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上的善行》教案17
课题:《历史上的善行》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善文化的历史人物,体会善行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在历史善行故事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善行好少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追溯善文化的起源,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践行善行的名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感染和勉励了一辈又一辈的人,使我们的“善行之花”能大放异彩。
二、辨析、明理。
善行,犹如黑暗中的火把,给人照亮光明;犹如冬天里的暖风,给人带来温暖;犹如夏天里的凉风,给人送去清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做善事的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善行。因此,我们见人行善,要多方赞成;见人过错,要多方提醒。
三、导行、深化认识。
范蠡(li)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善举的慈善家。
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游走各国。范蠡颇具经商才干。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金”。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之路。
后世百姓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着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后,人们已将他奉为文财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公也将财富和经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门。
四、联系生活、指导实践。
读一读:故事一
袁黄与他的善举
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浙江嘉善人,是嘉善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善行的人物之一。袁黄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在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他是江南善举运动的倡导者。明朝末年,社会变动剧烈,道德体系紊乱。作为社会精英的士绅阶层,他为了感化名众,将劝善惩恶的许多事例刊刻成“善书”,通过小说、说唱等形式向民间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通俗的形式将”民众的道德“具体化。在善书的形成、发展和流传过程中,袁黄对善书思想的兴盛和发扬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也对江南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起到了指导作用,打下了思想基础。
他是功过格的积极实践者。功过格是最具中华文明特色的实物之一,他把每日所做的事,按照其善恶增减计数,是一种道德自律的工具。功过格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吉凶成为可能,这是精神生活中划时代的成果。
袁黄提倡用记功过格的方法,“隐恶扬善”、“迁善改过”,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自我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自我修养、完善人生的目的。作为功过格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袁黄强调个人改变命运的力量,用善书来鼓励社会流动和提升社会地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故事二
东林英杰、“海瑞”——魏大中 “为善最乐”,出现在天启五年(1625)的早春时节,魏大中(1575—1625)为《最乐编》写下的序言中。对于“善”的理解,魏大中有着深切的体验,他家乡的师长—丁宾破产赈灾的事迹历历在目,他最亲密的朋友——陈龙正也一直致力于乡村救济活动。这为魏大中做善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魏大中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官员。在晚明时代,魏大中顶住各方巨大压力,为澄清吏治尽心尽力。如子工科给事中任上,魏大中严格监管国家的重大工程,查获了官员利用假印骗取国库银两的大案、官员与奸商勾结的“买铁案”,并阻止了工部官员借修筑北京城墙之机渔利的企图。
魏大中是一位清廉的官员。明代的官俸十分微薄,这使得清廉的魏大中与海瑞一样,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当官的八年多时间里,他从未有余钱寄回家,更拿不出钱为父母合葬。他在京做官时,没有自己的住房,寄居在京城广安门外的僧舍中,出行从不坐骄子,头上的一顶帽子戴了十年,粗布制的官服衣缝开裂,以粗茶淡饭自供,不应酬赴宴。根据历史记载,魏大中任官期间,先后拒绝的馈赠、贿赂,加起来价值超过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
魏大中更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魏大中的《藏密斋集》和他留下的大量奏章、书牍,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对官场腐败的痛恨、对阉党专权的抗争以及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他的诗作表达了安贫乐道、达济天下的政治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要自己“一腔热心,遍洒大地。”
故事三
民间慈善组织的先行者——陈龙正
陈龙正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感的士人,同社会的推行与救灾活动,是陈龙正一生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崇祯四年(1631),陈龙正正在嘉善建立了同善会。其宗旨是:大家一起行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
同善会鼓励会员开展捐助活动,善款的三分之二用于救济,三分子一永远施棺。救济对象首先是贫穷而无依靠的孝子妇女,其次是没有进敬老院的老人。同善会的经营活动几乎是陈龙正一肩挑起。他对同善会的工作尽心尽力,他的巨大热情,使得同善会不仅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渐渐风行于全国。
想一想:同学们,我们现在不可能像历史上的人物那样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行善小使者。快来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要怀抱一颗行善的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事,为形成社会的行善之风增添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善思善行》教案16
课题:《善思善行》教案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做一个善于思考,积善行德的人。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作为学生从小要学会做一个善于感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说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后来,语意有所拓展,多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
二、辨析、明理。
善思是指善于思考,慎重考虑。善行是子指慷慨的捐献。即使人免受折磨、惩罚或痛苦的仁慈行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世间真挚的感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美德。因此,我们在为他人着想的同时,要学会感恩。
三、导行、深化认识。
《史记》里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 家
吃“ 白
食”。为
此
常
遭
别
人冷
眼。,韩
信
咽
不
下
这
口 气,就
来
到
淮
水
边
垂
钓,用
鱼
换
饭
吃,经
常
饥 一 顿
饱 一
顿。淮
水 边 上 有 个 老
奶
奶
为 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没想到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却笑着递给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含着眼泪喝下,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送到了那位著名的医生所在的医院。医生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无意中却发现那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他那杯热牛奶的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恩人做点什么。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四、联系生活、指导实践。
读一读:故事一
爱之链
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一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在这条路上,几乎没有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前面的路边停着一辆车。乔依发现旁边还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寒风中微微发抖。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依,她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乔依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待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趴进她的车底下开始换轮胎。不一会儿,他的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上的水没有冻结。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老妇人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乔依愣了一会儿,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给他一点帮助吧。” 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餐馆十分破旧,里面光线昏暗。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怀孕八个月了,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极度的疲劳。她不停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老妇人用完餐,付了钱。当女店主把找回的钱拿给她时,发现她已经不在了。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我现在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
然泪下。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在床上已经睡着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做一做,说一说:
1、读了《爱之链》这个故事,找一找其中的善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参加过图片中的这些活动吗?跟朋友们说说你的感受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组织这样的一次活动,你准备做些什么?
师小结: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同学们,知道吗?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更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恩,每个人便都会拥有无尽的幸福和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齐唱歌曲《感恩的心》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歌词: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下面我们一起来齐唱歌曲《感恩的心》来结束今天的课。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曲折。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第三篇:《我们的善行》教案5
课题:《我们的善行》教案
教学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记住时刻行善,扶危救困。让“行善”走在路上,走一路,善事做一路。
教学重难点:时刻记住“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会看到带着红帽的志愿者在街头清理垃圾、引导行人过马路、无偿献血等献爱心活动。这些行为总是让我们内心感到温暖,由衷尊敬。善行就在我们身边。
二、辨析、明理。
在日常生活里,从小事做起。所谓“积小善为大善”,“积涓涓细流而成江海”,记住时刻行善,扶危救困,如“雨中送伞”、“热中送风”、“雪中送炭”,哪怕是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孕妇让个座,哪怕是给陌生人引个路,在马路上扶老携幼„„你的善行,你的爱心将清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三、导行、深化认识。
郭明义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给穷孩子送去希望;李影把小小公测打理成文明窗口,献出了自己的热心、诚信和精心;曾庆香、刘薇见义勇为,携手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切都体现了他们并不渺小的道德情操。他们的事迹已经成为美谈,成为佳话,成为榜样,感染着许许多多的人。
行善,便能够为自己的家园钱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如果我们人人能时刻记住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发一分热,发一分光,行善从平时做起,那么,行善的红旗就会高高飘扬,闪着鲜艳的色彩,发出耀眼的光芒。同学们,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
四、联系生活、指导实践。故事一:飞越千里的生命传递
邓宁,老家在湖北,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一名物流工作人员。
2009年,他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的血液样本被录入中华骨髓库。2010年9月的一天,邓宁接到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完成配型。2011年8月,高配结果显示,邓宁与那名白血病患者的配型非常成功。2011年11月的一天,在浙江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只透明的采集袋装入了浅红色的液体。邓宁的面色苍白,但令他高兴的是,这二百八十二毫升被称作“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将“飞”
往湖北武汉,救治一名白血病患者。这次生命传递使得这位“80后”小伙陈伟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大使”,他也是全国第两千四百七十七例、浙江第九十一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不可能像邓宁哥哥那样做这么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身边的同学多一点帮助,让自己成为行善“小天使”!看一看: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有善行在发生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镜头一:几位同学在社区义务做清洁。
镜头二:两名同学在医院帮助照顾生病的老人。
镜头三:一位同学在养老院给老人梳头。
镜头四:一群小学生在给垃圾分类,做环保小卫士。找一找:同学们,你知道你身边还发生了哪些善事?你发现了哪些善人?快来找一找,并相互交流一下吧!
读一读: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善气迎人,害与戈兵。(管仲)
3、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4、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俄】罗佐夫)
5、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梨】纪伯伦)
6、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美】马克.吐温)
7、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英】培根)
课外找一找: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找找这些美言名句的作者的详细资料,并另外再找找相关的美言名句吧!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善做起,用善的行为去帮助人,感染人,激励人。让我们时刻记住“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一起再次重温“为善三字歌”。
宝善人
存善心
有善念
行善举
有爱心
孝为先
伸援手
能助人
知礼仪
尊师长
行有序
不疯闹
爱学习
多读书
勤思考
贵以专
守诚信
诺千金
知荣辱
明是非
为善乐
乐为善
记心间
美名扬
第四篇:历史上的今天教案
历史上的今天----3月5日
1、介绍晾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2、学雷锋纪念日
是每年的3月5日的节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雷锋,原名雷正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任战士、班长。1962年8月15日 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
3、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每年的3月5日,2000年,共青团中央确定3月5日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篇:善行承诺书(范文)
篇一:“善行,从文明旅游开始”倡议书 “善行,从文明旅游开始”倡议书 同学们:
美丽的旅游景点总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旅游中的文明举止和行为也是美丽风景的一部分。在旅行观光的同时,请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向您所到之处的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善行”----讲卫生、懂礼仪、守秩序、遵法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旅游不仅仅是舒心畅意的游玩,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美好修养的过程。自然美景,再加上大家的文明“善行”,才能构成真正的美。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善行----从文明旅游开始吧!”
xx小学 2014年10月
篇二:弘扬善行文化 凝聚向善力量 弘扬善行文化 凝聚向善力量 艾文礼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2日07 版)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河北省广泛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引导人们以善言善行做善事、以善道善德当善人、以善学善才尽善职、以善思善念修善心,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弘扬善行文化,激发群众关于善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道德意愿是对善行的感知和认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愿的提升和表达,二者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善行河北”活动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就在于它符合人们对善良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的追寻。首先,“善”世代传承,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崇善向善之风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其次,“善”与时俱进,契合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当代中国人民共同恪守的行为规范,既吸收了“善”的传统内涵,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再次,“善”回应道德诉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近年来,我国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善行河北”活动抓住了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情冷漠、诚信缺失、不尽职守等问题,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期待与向往,唤起了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加强善行引导,培育群众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善良的道德行为来源于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强烈的道德责任。“善行河北”活动充分发挥善行文化的思想动员作用,在扬善惩恶中培育群众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一是抓舆论引导,积极营造崇德扬善的浓厚氛围。通过媒体联动配合形成宣传善行义举的声势,通过开展研讨会、创作道德主题电影、举办主题文艺演出等形式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明善识恶、崇善抑恶、崇善向善的舆论导向。二是抓典型示范,不断增强群众的道德荣誉感。通过推出各行业、各领域的典型,使群众处处能看到、时时能听到、事事能感受到善的力量。三是抓道德治理,着力激发群众的道德责任感。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项进行集中整治。着力改变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倡导公共场所谦恭有礼、文明友善的社会风尚,依法查处“毒奶粉”、“瘦肉精”等造假欺诈、坑蒙拐骗事件,增强群众人人监督、人人举报的道德责任感。
广泛组织发动,提高群众自觉的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建设贵在自觉践行。只有人人修身自律,才能积小善成大德。“善行河北”活动突出重在实践的价值理念,努力促进群众实现从“向善”到“乐善”的转变。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作用。全省11个设区市和172个县(市、区)都以“善行河北”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二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交通系统的“善行交通”,民政系统的“心系民生、善行民政”,商务系统的“善行河北、惠民亲商”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和感召力。三是发挥群众团体作用,引导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优势,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善行河北——千万职工在行动”、“日行一善、做美德少年”等活动,使社会各界一起感受善、宣扬善、践行善、积累善。
完善长效机制,凝聚群众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制度建设是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善行河北”活动以科学管用的长效机制做保障,为凝聚群众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创造了条件。一是以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培育善。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善行河北”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以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回报善。充分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模范典型,同时对严重背离道德规范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戒。三是以健全的好人帮扶机制呵护善。出台《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关于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让善者生活有保障、有尊严。四是以严格的督导考核机制推动善。将“善行河北”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范围,制定出台《“善行河北”活动考核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促进道德建设常态化。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四个“最”铿锵有力,一个“确保”掷地有声。这样的宣示与承诺,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央着重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下最大气力抓好。
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抓食品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抓好农产品质量这个基础性工程。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生活各种排污,破坏了生产食品的环境,对食品安全形成威胁。只有土地干净、清洁生产,才会有优质农产品。大力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就能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就能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不管是整治生产环境,还是重塑生产过程,从根本上说,都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实基础。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靠人盯人监管难以奏效,多头分管、责任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也消解了监管效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管理、凝聚合力,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健全追溯体系,从而织出一张确保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管理有漏洞、执法不作为、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针对农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更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让诚信守法者受惠获益。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问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方方面面付出不懈努力。产品有品质、品牌有信誉,人们的信心就会逐渐提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才能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实践证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虚抓大不一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篇三:孝老爱亲及承诺书
洪凝初中孝老爱亲公示榜征集表
1、以上为举例,空白栏填写本人2015年孝老爱亲承诺的内容,“敬业回报”填写本职工作获得的荣誉情况、教育子女成长情况。
2、原则上党政事业单位职工:每年给老人2000元左右。其他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填写。每个在职职工的承诺都要分批公示。
洪凝初中实施“孝德工程”责任状
按照五莲县宣传部《关于“四德”工程实施意见》,整体推进以“孝、爱、诚、仁”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建设,充分发挥“德润港城,善行日照,和美五莲”的载体功能,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现制定洪凝初中“孝德工程”责任状如下: 每位教师积极参加孝德工程建设,孝敬老人、关爱老人。重点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和敬业回报,让父母享有较好的衣食、满意的住所、基本的医疗、愉悦的心情,自觉为老人办实事、尽孝心。每年分别给双方父母生活费不少于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或收入;定期帮父母洗次澡;每周帮父母做次家务;每月带父母理次发、给父母洗次脚。和父母吃次团圆饭,陪父母进行次户外活动;每年带父母检查次身体。以身作则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子女孝老敬亲。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家庭敬老养老“比、学、评”活动,积极争做孝德标兵。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责任人(签字): 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