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第一篇:《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者:周茜妩

时间:2017/9/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吟诵诗词,感知诗歌中体现的三美

过程与方法:再吟诵中感悟诗歌的三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中的三美 教学方法: 吟诵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古人的无奈,也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得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离别的呢?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再别康桥》领会他的别离之情。

二、展示目标 1,吟诵,体味三美

2,三美赏析,音乐美,建筑美

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试读谈感受

2、播放音频,教师范读。(提示注意: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读时语调柔和,舒缓。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

3、学生集体诵读(诵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四、欣赏“音乐美”,“建筑美”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设置问题,点拨学生共同明确。展示问题:这首诗的韵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刚才一读就觉得它美呢? 引导提问:

(1)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是怎样押韵的?请同学们找出韵脚

学生思考作答:语意结构相似,节奏相同,回环往复,叠字的运用。

每一节2、4句押韵,节节押韵,诗歌韵律。“建筑美”

提问:请同学们在一起来找一找,你觉得这首诗怎么体现建筑美,结构上有何美感?

引导提问: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一节有几行?

2、每一行的字数一样吗?句子排列有什么特点?

五、小结

学生诵读,教师总结:音乐美、建筑美

六、训练检测:

1、背诵诗文,学生自主完成。

2、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七、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音乐美:韵律,韵脚

建筑美:结构,形式

绘画美

八、作业布置:

1,赏析诗歌的绘画美(搜索送别的诗)2,思考学案7-12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在诵读中让学生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较好的方面:

1、教师在配乐下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效果不错。

2、学生在配乐下试读,投入效果不错。

3、熟读成诵。不好的方面,个别同学不重视诵读环节,教师在反复诵读的指导上力度稍显不够。加强诵读。

第二篇:雨巷 再别康桥 诗两首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体诗;

2.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3.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知识积累 文化常识

1.现代诗派:30年代,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2.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梁实秋等中国现代第一流的诗人。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3.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4.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有一副对联是写他的,这样说的: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5.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刚刚发生。反动派们提出了“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疯狂口号,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这一时期,他所避居的友人家正是施蛰存,戴望舒对施蛰存的妹妹一见钟情。在革命理想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他原本希望在爱情上有所收获,可是施蛰存的妹妹对他仅仅是敬重,而没有爱情。我们可以看到戴望舒在写作《雨巷》的时候,正在遭受理想和爱情的双重困境,所以他所创设的“雨巷”这一经典的意象,早已超脱了原本的意义,升华为一种低回而迷茫的境界。

《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他年轻时曾经在在这里生活学习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徐志摩重游康桥,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要赶着去会见

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字词汇总

彳(chì)亍(chù)颓(tuí)圮(pǐ)青荇(xìng)斑斓(lán)漫溯(sù)长篙(gāo)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雨巷》运用象征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独行者的形象,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呈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再别康桥》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把握重点 《雨巷》

诗中有九个意象,如果把诗中的雨巷作为母意象,那么子意象还有油纸伞、我、丁香、姑娘、雨、眼光、梦以及篱墙。其中,尤以丁香为重要。“丁香”在全诗中出现了七次之多,是子意象的核心。丁香花南方有,北方也有,常开几种颜色。无论紫色、白色还是淡红色的丁

香花,都是素雅淡净、柔和可人的。风一吹而摇,雨一打而惊,一副楚楚可怜的娇弱样。由物及己,物伤而心伤,心理上很容易引起无穷的愁绪和伤感。

在《雨巷》中丁香是愁,也是姑娘的化身。自从屈原《离骚》发明“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以来,香草和美人一直关联,与中国古典诗词以丁香喻愁心相同,《雨巷》中的丁香不仅象征着“一个丁香一样地”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而且也饱含着“丁香一样的忧愁”。这样一来,《雨巷》中的丁香这个意象就完成了从花草到美人,再从美人到愁心的意象转换。戴望舒的丁香形象区别于以往古诗词中的,首先是由丁香单独喻为愁怨变成了美好理想的化身;其次戴望舒的丁香形象有别于古典诗词中的真实形象,它是戴望舒想象的一个形象。所以丁香这个意向来自于古典诗词,却也超越于古典诗词中的意义,有戴望舒自己赋予的时代意义。在诗中,“雨巷”一词总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相较于丁香的七次,不能算是频繁,但它隔节现身的形式恰好构成了一个基本对称、相对封闭的诗歌世界。我们会发现《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八个意象所在环境就是“雨巷”。尽管“姑娘”的篇幅远远大于“雨巷”,但“姑娘”的一举一动无不包围于疏而不漏的“雨巷”之中。换个角度看,“姑娘”实际上就是“雨巷”的某种内部展开,很大程度上加深着“雨巷”蜿蜒无尽的绝望感。扩而言之,“我”和“雨巷”的关系亦是如此。

这样,“雨巷”就拥有了双重含义,它既是“我”和“姑娘”之间幻想式的相遇相离的实体性空间,更是抒情主人公进行精神突围的象征性空间。“姑娘”犹如一根救命稻草,“我”希望逢着她,幻想着果真出现在眼前了,但又眼睁睁地看着她梦一般地飘远;“姑娘”在“雨”的哀曲里“消了颜色,散了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在困境中消亡了,一朵瘦弱的丁香花在风雨的夹击下萎缩了。于是不得不陷入新一轮的希望与失望,如此循环,及至无穷。我们看“雨巷”在这里就成为一种象征,是人类普遍困境的象征。

用江南狭小的雨巷来象征困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开创。然而,“雨巷”这一困境绝对不是绝境。因为象征障碍的“篱墙”是“颓圮”的,经过一翻努力是可以推倒或者跨越的。《雨巷》中的“我”热切地渴望着自由,执着地追寻着自由。“我”在困境中艰难地跋涉着,期待着脱离困境。然而到底“我”只是做着一个渺茫的梦而已,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依然在困境中挣扎,依然在“雨巷”中彷徨。

好诗都是能创造意境的。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包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2

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戴望舒的《雨巷》中的“我”满怀孤独和彷徨,踟躇在阴雨落寞的小巷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于是就构成了一个同样的意境结构:“我”是追寻者——雨巷是阻隔——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伊人。

在《雨巷》中,戴望舒没有使用“找到”、“寻着”,或其他类似的表示主动积极的词语,而是强调了一个“逢着”。这个“逢着”暗含一种无所作为的期待意味,而当一切梦一般出现又梦一般幻灭之后,我几乎连“逢着”的希冀也不再存,变成了“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逢着”和“飘过”,一则表现出寄希望于一种人生的偶遇、邂逅、一种不期然的惊喜;一则表现为邂逅的希望破灭后,徘徊者失去了继续寻觅的信念,只能向虚无缥缈中寻求寄托。

在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只有阴霾天地里的“凄婉迷茫”与“丁香姑娘”幻灭后的颓然失意、灰暗落寞。这是戴望舒的追寻,夹杂着些微希望与更多幻灭的追寻。

《雨巷》自始至终是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除了我“撑着油纸伞”的彳亍和阴雨一样织成的愁网,除了“我”淡漠而被动的期待,我们没有发现“我”为心中那朦胧的希望做过什么努力,失望是早已预知的结果,所以“我”收获的只有更多的痛苦与绝望。《再别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河畔的金柳为什么要用新娘来做一个比喻呢?在一个女人的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一定是她收获爱情作为新娘的那一刻,所以诗人说那河畔的金柳,竟是夕阳中的新娘了。而这新娘美好的身影在夕阳的康河里泛起涟漪,然而荡漾的岂止是那艳影,还有诗人那颗为之痴狂为之颠倒的心,所以他说“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经》国风第一篇《关雎》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感叹,这是最古老的关于爱情的歌咏,此处无论是实指还是虚写,“软泥上的青荇”未尝不可以作为诗人对于自己当初爱情的一份遥想,正是在康桥,徐志摩和一代才女林徽因相遇,诗人惊叹于她的才华和美貌,疯狂的追求。徐志摩与林徽因于1921年四五月间在剑桥发生了短暂但激烈的爱情故事,据说两人曾经在康河边立下誓言,我想在这里一定留下过两个人相伴而行的身影,那份爱的甜蜜,爱的痴迷,康河正是默默无语的见证者,所以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句话也是情之所至的心灵私语。“甘心”二字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康河的依恋表露无遗,此刻康河岂止是一条河,这河边有太多的记忆,有自己读书求学的影子,有自己青春的狂妄,更有自己甜蜜的爱人,所以他说即使是一颗无人知晓的水草,只要是在康河的柔波里,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别处,正是以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拜伦命名的“拜伦潭”。据说拜伦当年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在这个潭里游泳,所以有此名。徐志摩作为一个后辈,作为一位诗歌写作者,他一定在此处获得了更多的天才诗人之间的共鸣和温暖。你看他把我们平时都能见到的景象写的如此的美妙。清澈的潭水,天上的彩虹,彩虹映照在潭水中,清泉就不是单一的水色了。彩虹是多彩的,七种颜色,“揉碎在浮藻间”,也许是因为有风,水面并不如镜,所以彩虹的倒影在潭中显得破碎,所以用“揉碎”一词,似乎是人为的,充满了人的动作。潭水是绿的,彩虹是七色的,水藻也该是绿色的,所以整个画面瑰丽斑斓,而且天上是静,水中是动,动静相融。这真是令人心动的风景。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外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在康桥内康河边却是如此的静谧美好,仿佛世外桃源。可是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致,诗人却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梦是彩虹一样的,是最为美丽的,也许关于梦想,也许关于爱情。总之,是人年轻时候最深刻的记忆,最不能忘却的心事,现在诗人要将这个彩虹似的梦“沉淀”。沉淀就是封存,把最美好的记忆埋藏在康河里,把自己最美好的想象最美好的感受都一并沉淀在康河。可是,真的封存吗?真的不再提起?

“寻梦?”

全诗之中,这是唯一的一次问号,诗人此时此刻一定陷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有些人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可是有些人有些事又总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究竟如何是好?诗人接下来说:

“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这是诗歌的高潮,这是不管不顾的态度,这是诗人彻底释放自我,这是诗人决意寻梦的举措。读到这里的时候,让人就有一种心中意气冲决而出的感动,就像感受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和率性,“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康河、彩虹似的梦、青荇、星辉,面对此景,真是言之不足,所以不放歌不足以抒发此刻的情怀。

可是,当你准备迎接诗人快意的歌唱的时候,他却停下来了,“但我不能放歌”。

一个转折词,但,这是诗意的一次转折,也是诗人情绪的一次转折,真的能放歌吗?不能,因为这是离别的时候。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有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情要诉。可是有时候到了离别的时候,我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柳永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的场景,此时的静默和无言是和康桥道别的最好的方式,也是最美的方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借用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句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首名作一直被人所称道的是开头和结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久别重逢,却只是轻轻地来,如同轻轻地走;挥手作别,也只是悄悄的走,正如悄悄的来。可是“轻轻”和“悄悄”又有一些不同,诗的开头,诗人说“轻轻的”是无声的,静静的,像风一样的来了,可能带着的是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无限的憧憬,也可能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担忧。诗歌一步步发展,经过了旧时风景的相会,当初梦想的唤醒和寻找,尤其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一过程,诗人用“悄悄的”,似乎比“轻轻的”又更进了一层,比轻轻的还要轻轻。我们会发现,开头的轻轻的是压抑着的喜悦,而结尾部分却是压抑着的离愁和悲伤。

这首诗歌可以说是新月派的扛鼎之作,新月派诗歌主张的,“理解节制情感”,“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这首诗中体现的非常充分,但是他又绝不受制于这些理论的条条框框,可以说是徐志摩戴着理论主张的镣铐跳得最华丽的一支舞曲。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爱”、“自由”、“美”,徐志摩爱康桥,所以他的眼里康桥是美的,他挚爱他的康桥,所以他的笔下康桥无与伦比。眼中只有什么,写出来的自然也只有什么。“爱”“自由”“美”也可以作为《再别康桥》的注脚。

一首好诗,总是会有不断生发的层次,总有言说不尽的意蕴。这首诗首先是写景的,是关于离别的;其次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他对于往昔岁月的一次回望,一次祭奠,这岁月里有他的梦想,也许更多一点的是他的爱情梦。写作特色: 《雨巷》

全诗韵脚密布,节奏舒畅,富有流动的音乐美,而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亦强化了音乐效果。

1.音组、音节少,分行、停顿多。全诗不足三百字,却分了七节,每节六行,四十余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乎断裂实际相连的分节跨行。人为地舒缓了诗歌的节奏,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传达出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2.诗中双声叠韵词的频繁使用,具有语音上的粘着性,扩大了感情力度。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从而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3.节奏回环、婉转。诗人用契合内心情绪节奏的音乐性,传达了行走中的彷徨、惆怅、哀怨和寂寥,从而使得诗歌所具有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正好传达出诗歌内容所追求的情绪。

4.诗的开首段和结局段几乎完整的反复,达到主旋律不断对应和首尾呼应的效果,大有曲终绕梁之感,从而抒发出一唱三叹,回环重复的情感,一次次将人拉回到诗中的情境中。《再别康桥》

1.“三美”主张的完整体现

1)“建筑美”。《再别康桥》共有七节,每节四行;其中第一、三行都比第二、四行出头一字;而第二、四行基本上比第一、三行拖出二字。这样的排列形式整齐、匀称,从总体上构成了“建筑美”。

2)音乐美。《再别康桥》每行诗基本上保持了三顿,即有三个节奏,如“轻轻的我走了”,即为“一、一、一”;如“那河畔的金柳”,也为“一、一、一”;再如“那榆荫下的一潭”,同样为“一、一、一”„„自始至终的统一节奏,使全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极富有韵律。

3)绘画美。诗中写到的花、草、树、河、夕阳、小船,都用上了美丽的词汇来修饰,如将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将青荇拟人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夸张地把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于是,全诗呈现出一副副动人的画面,使人读了难忘。

2.托物寄情,意象展示,达到了清丽、洗练而又内涵丰厚的艺术效果。

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正是通过一个个小场景而借景托物来表露的。新娘似的金柳,正依偎在河水波光,又在诗人“心头荡漾”。金柳、波光成为意象,可到底激起诗人怎样的思绪?诗人只用“荡漾”来了一个含蓄的表示。于是,读者会将自己的情感去投人、去填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遐想。

诗人托物寄情、咏物寄兴,使人浮想联翩,这正是意象的艺术效果。诗人内心潜藏的忧伤、忧郁与怅惘,又不时跳出,使人帐然若失,思绪万千。一首好诗的意境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知识迁移

《雨巷》

1.在《雨巷》中诗人心中渴望见到的姑娘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把她和丁香花联系在一起? 2.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整首诗凄清,婉转,而又含意绵绵。B.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肝肠寸断。

C.诗人以“雨巷”为题,揭示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D.诗人大量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给人回味。

3.比较诗歌的首尾两节,说说它们有何异同点? 4.请从诗中选取一处,简析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

《再别康桥》

5.由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 的内心感受。

6.“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的“梦”是指(当时、昔日)的梦。

7.《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参考答案

1.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像“我”一样冷漠、凄清、惆怅,充满梦幻与哀怨。丁香花气味芬芳,但不像玫瑰、牡丹那般娇艳夺目,而是淡雅可人的,在诗人眼中,他心中的姑娘就应像丁香一样淡雅清秀,气质高洁并略带一丝伤感。

2.B 点拨:本诗并没有让人达到肝肠寸断的程度。

3.首尾运用反复的手法,内容大致相同;不同处是,开始表明希望逢着,后面则是希望飘过。4.如诗的第二节,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充满了意境美,在这里,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因此,作者又把她置于雨中去哀怨、彷徨,更突出姑娘的凄清、迷茫、叹息,增强诗歌的惆怅、清丽的意境。

点拨:要认真体会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感情,才能领略诗歌的意境。

5.悲伤、遗憾、苦闷 点拨:要抓住诗人在诗歌中贯穿始终的感情。6.昔日;

7.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点拨: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把寄寓的情道出来。拓展阅读

戴望舒作品 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当你们回来,朋友啊,不要悲伤,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我会永远地生存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在你们的心上。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本诗写作于1942 年4 月24 日,是诗人在日本侵华、全民抗战的“灾难的日子”。在自己身陷狱中, 面临酷刑和死亡时的自白。与前期诗作的灰颓、低沉相比, 面对死亡, 诗人大彻大悟了生命的真义, 为自由和光明, 他宁愿赴死, 而“他的灵魂”将“高高飘扬”。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诗歌, 诗义一目了然。诗的第一节, 诗人假设自己会死于监狱之中, 却劝告朋友们“不要悲伤”, 伤感的情绪中仍然有盼望“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到了第二节, 诗人的情绪转为激愤——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深深仇恨。而第三节中, 当“你们回来”, 高唱着凯歌, 在欢庆胜利的呼声中, 牺牲者的灵魂将会高高扬起。第四节继续着第三节的感人至深的盼望, 表达了一个躯体被囚禁却热爱阳光与自由的灵魂的梦想: “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 沐着飘风”。

“题壁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戴望舒的《狱中题壁》明确以“朋友”为阅读者, 隐秘地传达出了双重含义: 一 写给朋友的诗竟需要题壁, 表明了身陷黑暗潮湿的囚狱中的失去自由的状况;二 同时也表明了诗人为了民族大义, 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胜利终会到来的信心。《狱中题壁》一诗的情绪由伤感流向激愤再流向悲壮, 真切地传达出诗人面临死亡时的心情, 并以一个个体的境遇与心情映射了整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精神!徐志摩的浪漫

他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志摩在上海与其夫人陆小曼分别前有一段对话,亦说明他性格的浪漫。

“给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许坐飞机。”小曼着急了。

“你知道我多么喜欢飞啊,你看人家雪莱,死得多么风流。” 有时候无心说出的话竟然成了真实。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飞行到山东济南上空的时候,飞机坠毁,无一人幸免。诗人徐志摩亦在其中,时年36岁。

其实志摩并非一定要坐那架给他带来厄运的飞机,他只是想赶上林徽因在11月19日晚在北京协合小礼堂给外国使节讲授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场演讲。可以说志摩是死在追求爱、美与自由的旅途上的。从这一点来说,他的死亦不乏浪漫、不乏诗意。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⑴彷徨()⑵彳亍()⑶凄婉().....⑷颓圮()⑸青荇()⑹长篙()...⑺漫溯()⑻笙箫()...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悠长 有尝 寂寥 寥廓 愁怨 B.忧愁 惆怅 泠漠 凄清 迷茫

C.迷惘 河畔 艳影 映射 榆荫 D.浮躁 浮藻 装载 揣摩 幽雅

3.根据所提供的语句中划线的部分各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仿句(1): 仿句(2): 例句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仿句(1): 仿句(2):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时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作“ ”。

⑵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诗集 《志摩的诗》 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等。延伸拓展

甲.阅读徐志摩的诗,回答问题

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凉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贴近他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5.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借此去追求。

6.文中反复出现“飞飏,飞飏,飞飏”表现出一种的执著。7.“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

乙.下面是苏阿芒的一首小诗,读后答题。

诗歌永不屈服,诗歌是火,诗歌是光,它将冲破紧闭的牢房。越过高墙,越过电网,在人们心中找到回响。诗歌永不屈服,不管诗人将遭到多少痛苦。没有纸,没有笔,只有无比的愤怒。

8.“诗歌是火,诗歌是光,它将冲破紧闭的牢房”。这句话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9.本诗虽短却换韵,一、二段的韵脚依次是什么?

10.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小诗的内容主要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⑴páng huáng ⑵chì chù ⑶ wǎn⑷tuí pǐ⑸xìng ⑹gāo ⑺sù ⑻shēng xiāo 2.D(A.尝—偿;B.泠—冷;C.荫—阴)

3.提示:仿写一定要合乎题干要求,一要看句式的特点,而要看例句所创设的情境,如例句一中的“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例句二中的“我悄悄的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等。

4.⑴现代 《望舒草》 雨巷诗人 ⑵散文家 《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5.自由、美好 点拨:要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6.坚定、欢快、轻松自由 点拨: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7.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他借雪花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点拨:抓住“溶入”一词来理解。8.比喻 ; 9.“房”“响”和“服”“苦”“怒”(“光”“墙”“网”可以不押韵);

10.诗眼:诗歌永不屈服。表现了诗人不惮逆境而以诗歌作为武器的顽强斗争精神。

第三篇:《诗两首》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案 艾青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诗歌主题。培养爱国情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 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式: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认真体味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

3、探究欣赏法: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内容 在家自学部分

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艾青的有关简介和代表作品。

二、读准下列字词音

嘶哑 汹涌 刮着 腐烂

四、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在校教学部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

2、解题:

师:题目中包含哪些事物? 生:我、土地

师: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生: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深爱着这土地,整首诗的感情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朗读,(第一遍要求听准词句的读音,再听要求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和悲,第三次听要求停住停顿。学生齐读一次,分男女生各读一次)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在沦陷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在网上找到了四张图片:第一张是几百、几万人像蜂似的逃难,一张是所有的日本士兵围成一个圈,在观看他们的士兵活埋我们中国人;一张是一个瘦弱的女人在一个破罐上拼命的找食物;一张是一个人爬在贫瘠、没有任何农作物的土地上,我不知道他是饿得趴在地上喘气还是已经死了。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面对敌人疯狂肆虐,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毫无感觉,(不是的)例如艾青,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鉴赏诗歌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诗中找出关键字词,讨论那里表现了诗人的爱)师:我在诗中是什么? 生:鸟。

师:作者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假设这只鸟在干什么? 生:歌唱土地。

师:鸟儿一般是用清脆的喉咙进行欢快的歌唱,课文中的鸟是这样唱的吗? 生:不是的,是嘶哑的唱。

师:既然一般的鸟儿叫声都是:清脆的、婉转的、悠扬动听的,为什么诗中的鸟是嘶哑的呢?

生:本身嘶哑(乌鸦)、饱受磨难、用尽气力。师:一直在歌唱,唱到声音都嘶哑了。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土地唱呢? 生:土地正被暴风雨打击着。师:暴风雨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生: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师:那么后面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不是也指日寇的摧残呢?

生;不是的,而是我们中国人民对祖国遭受欺凌的悲痛、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师:(归纳)暴雨打击,激起河水汹涌,风声呼呼,发出愤怒的吼叫,战胜风雨后,安静祥和,迎来了温柔的黎明。

师:然后我这只鸟死了,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生: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

师:为什么鸟儿会这样,文后有答案吗? 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小结:前面以假设开头,假托鸟儿为土地歌唱,抒情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感情积累到一定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爆发出来。所以后面以设问开头,高度凝练的概括了主题----爱的深沉。归纳中心:

师: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呢? 生:不是 师:(归纳)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讨

1、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2、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

(意象:作者要表达一些内心的情感,借用一些物象来表达,那就是意象。当物象成为意象是,就有了一些内涵在其中,就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土地:遭践踏的国土,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 河流、风: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光明与希望

四、拓展延伸,培养情操:

1、师: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来抒情,他会怎么改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 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5年3月31日

可从下面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诗意的填空:

(笑容、笑眼、埋葬、融化、夕阳、朝霞、啼血、圆润、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点拨背诵:

对这首诗,我们要抓住关键的字词来强化对他的记忆,达到快记快背的效果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把握诗中的意象

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

“„„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补充(媒体示):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

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明确:

第二小节:夫妻别——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媒体示)

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生死别——坟墓矮矮,哀痛深深。(媒体示)

第四小节: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故国别——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媒体示)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

感情的升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当堂记忆

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简单陈述意象美。像这么美的诗,不把它记下来岂不可惜?

注:切莫死记硬背,找规律。

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把这些词想一想,然后,我们试着一起来记忆一下——(单独记,齐忆)

五、拓展,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适当穿插评,表扬)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六、小结当堂

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七、布置作业(见附练习)

第四篇:《诗两首》教学设计-2019精选文档

《诗两首》教学设计

本课中的《我爱这土地》、《乡愁》把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品味欣赏诗句,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另外,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九年级也当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能力为目标,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浓浓的情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竟境和深刻意蕴,把握诗歌的象征的手法,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来抒情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与理解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蕴,把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难点:把握诗中的象征意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朗诵三首关于思乡的诗:崔颢《黄鹤楼》李白《静夜思》席慕容《乡愁》

请学生指出三首诗的共同点:思乡、热爱故乡,由此引入余光中的《乡愁》

二、新课

(一)、学习第一首诗:《乡愁》

1、学生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内容

2、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1)、本诗着重表现“乡愁”,即对家乡的思念

(2)、诗中的“愁”,是借助具体的物,即“船票、邮票、坟墓、海峡”来体现的

(3)、诗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

(4)、诗的结尾一节,把对家乡的热爱上升到热爱祖国的高度,情感升华了。

3、学生朗读,再次体会诗的情感。

4、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学生点评。

(1)、点评时突出对“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词的处理,理解作者在这些词上寄予的深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

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

坟墓矮矮,乡愁“高高”

海峡浅浅,乡愁“深深”

(2)、点评时突出诵读的停顿: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3)、点评时注重“后来啊”中“啊”的处理,学生谈理解。

(4)、点评时注意理解“浅浅”的表达效果,并非“海峡浅浅”,而是“思念深深”。

5、学生再次品读,从整体上深入理解、体会,归结本诗的意蕴内涵。

6、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过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以“乡愁”为主题,仿写几句:

a组:乡愁是……

乡愁是……

b组: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现在,母爱是……

(二)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1、诗中常用物象或意象来表述或抒情,学生自读全诗,找出物象或意象,结合写作时间,理解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学生合作交流,理解归纳:

a、全诗以“写”的物象来代表爱国诗人和爱国人士

“写”热爱土地的表现: 歌唱(即使喉咙嘶哑)

(与祖国同在,为国献身)死后融入土地

b、“暴风雨”象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愤怒的人民

c、“无比温柔的黎明”:自由解放的曙光

2、再次朗读第一诗节,体会诗的意象

3、学生示范读,点评

(1)、点评时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变化如“暴风雨”“温柔”的不同朗读处理

(2)、点评时注意诵读时情感要丰富

4、诵读第二诗节,明确与第一诗节的关系:点明主题这不仅是诗人爱国之心的体现,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5、齐育本诗,加深理解

6、学生质疑: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用上‘假如’”?

三、总结:

如何理解现代诗的内涵或意义:找出诗中的意境或物像,结合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去理解

四、作业:

请你借助一种物象或意境(如月亮、大雁、春花、江水)等来表现一种情感,写几句小诗。

第五篇:关于《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把握】

1、诗歌解读:《诗两首》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金色花》中的小孩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纸船 寄母亲》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2、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⑴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母子之爱,体会母子情深。

⑵ 《课程标准》还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裕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确定以情感人,以读带动,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⑶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指出,要在整体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这是我确定教学目标另一个依据。

【过程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⑵ 师生同读、同议、同评、同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1、上课之前,我用配有音乐又带有激情的朗诵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在教学过程中,背景音乐始终萦绕在课堂,使学生沉浸在那种欢愉而深沉的氛围之中。

2、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是一个学习的重要手段。我采取的方式有:示范读、指名读、小声读、选择读、默读、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我首先按品读──品味──品析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然后再由学生按照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第二首诗。以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熏陶,导入新课

师生齐读《游子吟》,引出“母爱”话题,奠定本课情感基调。

二、品读全诗,体味情感

1、简介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基调,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学生自由朗读此诗,揣摩体味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怎样朗读来表达诗人的这些情感呢?

3、学生回答并试读。

4、教师范读。

5、学生挑战读:选出一节你认为可以比老师读得更好的诗句读读。

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

三、品味全诗,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全诗,独立思考:

⑴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结合课下注解理解)

⑵ 诗中写了“我”与母亲几次怎样的嬉戏(描绘了几幅画面)?(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

⑶ 妈妈见到我,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结合上下文理解)

2、分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首先读一读,然后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注意: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我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屏显三幅画面:

⑴ 母亲祷告时,悄悄的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⑵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⑶ 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5、先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集体交流。

四、品析用词,体味精妙

1、在诗人的笔下,金色花有哪些特点?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男生读1、2、3节,女生读4、5、6节,男女生齐读7、8、9节。

五、学生自学冰心的《纸船 寄母亲》

1、简介作者冰心的有关情况。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这首诗(屏显)。

读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讲 可以讲一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

问 你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

写 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 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

画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做 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条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母亲,写上你最想说的话。

六、总结两位诗人的相似之处,在音乐声中,以泰戈尔《我的歌》结束

下载《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两首》简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意境美。2、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步骤。3、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教学过程:与学生交流,导入新课:有没有较长......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关于作者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二、本诗主题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

    诗两首《再别康桥》《雨巷》教案

    《诗两首》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温婉、沉静的抒情诗,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先将两首诗分别处理,之后再加一节课综合处理......

    诗两首《再别康桥》《雨巷》教案(推荐)

    《诗两首》教案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温婉、沉静的抒情诗,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先将两首诗分别处理,之后再加一节课综合处理本课,以使学生......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汇编)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大全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郭沫若诗两首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锦瑟》:能理解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能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每一个典故蕴含的深刻寓意;能结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