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案例[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7:5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加几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加几教学案例》。

第一篇:9加几教学案例

《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

王海红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即把它作为第一教时(原来在教学中它一直放在第二教时),因为在其他班级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凑十”这个概念并不能完全接受,甚至在摆小棒以后,方法不能掌握,特别是要把学具操作的的过程写成算式时,他们无从下手,那么我就先给他一个较为单一的算法,即:全部都是九加几的加法,效果会怎样呢?我重新设计教案,重新做课件,把我在其他班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再进行深度思考,因此,可以说本次责任杯又让我多了一份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课后,与听课老师做了反馈,告诉他们自己设计的教学意图。我觉得,多一些尝试或许能够另辟奚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原有的基础是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而这节课的目的是找到如何解决9加几的加法,凑十是怎么来的,如何用算式把过程记录下来。片段一: „„

师: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本领的还有一只快乐鸟,不过在学习新本领之前,我们先要进“聪明屋”里瞧瞧,原来的本领都掌握了没有。

1、圈数:怎样圈,才能一眼就让别人知道苹果的只数“(10个一圈)

2、口算:9+1+2= 7+3+6= 8+2+1=

3、填数:10-()=8()+4=10()-7=3

4、怎样算得快?9+1+2= 9+1+4= 9+1+5=(根据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

评析: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所以在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四个步骤的复习环节,其实也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其中:如果两个数可以凑成十,再加上第三个数,这样计算起来就会更方便。事实证明,这样的铺垫还是有实效的,至少他们在解决新的问题时自觉地提出先要凑成十,更能方便计算。片段二: „„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摆小棒,找到9+5的和是多少,在你的左边摆上9根小棒,在你的右边摆上5根小棒,想一想怎样移动,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和是多少?

生:每一个小朋友都开始摆小棒,师巡视。然后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板书:

+ 5=(14)+ 5 =(14)

(10)(1)(4)

(4)(5)(10)

„„

评析:孩子们借助学具很快地理解了“凑十”的意思,课堂上我是一个数的分与合,马上接着就问用算式怎样表示,这样把算理的分析和算式联系在了一起,综合后的效果不错。在孩子们摆放学具时,我并没有规定方法,目的就是鼓励孩子们算法的多样化。其实无论是分拆9还是5都可以得到14,关键是这两种解法的第一步都是凑十,进一步强化了凑十的方法和概念。我发现用学具帮助孩子发展数概念的内涵,进行思维,更容易让小朋友掌握方法。片段三: „„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9+5,都得出了和是14,那么肯定有小朋友要问,我到底应该用哪一个方法更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到题:小猪和小毛驴一起搬砖头,小猪搬了9块,小毛驴搬了2块,那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头呢?请你用学具摆一摆,找出他们的和是多少?

生:大家一起动手摆。

师:谁愿意把你摆小棒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

生:我是这样摆的,从2里面拿出一个1给9,让他们凑成十,所以我只要移动1根就可以了。

生:我是这样摆的,从9里面拿出8根给2,让他们凑成十,所以我要移动8根。

师:你们两个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会选择第一个小朋友的,因为他只要移动一根,还有一个小朋友要移动8根,很容易数错。„„

评析:到底什么是简单的方法,我不想直接告诉小朋友,在他们自己摆放学具的过程当中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移动少的小棒就比较方便,其实这里就蕴涵着一个方法,“看大数,拆小数”。自己发现的规律就会记忆深刻,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仅会两种方法,还知道如何选择更为简单的方法。其实,学习计算我认为关键的是每一个小朋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至于是否最简单,他们往往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作为老师,我可以让孩子们体验什么是简单,至于他最喜欢的方法,那一定是他最拿手的,不用去计较是否一定是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

这一节课,我上的很有感触,不仅仅是挑战了传统,而且自己从中还领悟出了许多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年再教一年级,感觉完全不同,教材变了,孩子变了,我也变了,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第二篇:《9加几》教学案例

《9加几》教学案例

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生1:9+4+1=13+1=14 生2:9+1+4= 10+4=14 生3:4+1+9=4+10=14 生4:1+4+9=5+9=14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

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

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稍停片刻

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

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学生用小棒摆一摆9+3,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接受教师有意识的要求,如果没有课堂练习有意识的强化,那么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进而,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将现行知识体系下那些相对的比较基本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第三篇:9加几教学案例

9加几(新授课)

类别:小学数学 编号:

【教材分析】

《9加几》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自主地提出9加几的问题,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生理解和掌握了9 加几的计算方法,就能将它迁移到后面将要学习的8加几、7加几„„的计算中去。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关键。例题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探索算法的活动。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9+4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联系情境图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算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最后给出“凑十法”的思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9加几”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教学理念】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案例设计尽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先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算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自主的提出9加几的问题,再借助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凑十法”,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通过操作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桃子,光盘 2.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师:你们会数数吗?谁能大声数给我们听听呢?

生:1、2、3、4、5„„9 师:停,谁能接着往下数呢? 生:9、10、11、12、13、14 师:好,就到这,我们以前学习用数数的方法来了解一些事物有多少。2、10+3= 10+4= 10+5= 10+6= 10+7= 10+8= 【设计意图:复习数数与十加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9加几,在计算9加几时,更能想出凑十法。】

二、新课讲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猴妈妈发现小猴最近表现很好,它买了小猴最喜欢的水果奖励给小猴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桃子),恩,是桃子。猴子看见桃子可高兴了。(课件出示)(1)师:仔细观察图,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摆的?

指名回答。

师: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真棒,你提的问题与猴妈妈一样,猴妈妈说,如果小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吃桃子,猴子着急了,因为它不会,你们能不能帮它。该怎么算呢?

生:9+4=13 师:很好,你也把得数算出来了,那我们现在来验证他算的对不对?你能用小棒代替桃子在下面摆一摆,算一算吗?

学生摆小棒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在黑板上摆桃子,之后问学生:老师摆的正确吗?你们是不是这样摆的? 生1:我是数数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生2:我是从盒子外面拿一个到盒子里,就成10个,加上外面的三个,正好是13个。

师:那一个?怎么拿?请你到前面来演示着说一说。生:先拿一盒放进盒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这位同学刚刚从外边4个中拿走了几个?(1个)他把这一个放哪里了(给9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凑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可能是你对数的方法比较熟)生:拿进去一个,凑成十的方法。算起来很简便。(你真会思考)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 生:9+4= 13 师板书:9+4=13(多提几个人说说凑十法的过程,然后全班一起说)

(1)谈话:小猴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到了桃子,猴妈妈又买了些花奖励给小猴和你们呢(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一共多少朵花?9指什么颜色的花?7呢?你会计算吗? 生回答。

师:先圈出10朵,再计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思考过程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师:7为什么不分成3和4或2和5呢?

(2)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题都有什么共同地方?

都是9加一个数,得数也都是十几。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9加几,计算时都是把第 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然后拿9和1凑成10,10加几等于十几。

师:你想试试其他的9加几算式吗?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利用猴子与桃子的故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又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较好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光盘配音)猴子:再放一块就是10块了,你能根据这些,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学生做,教师巡视。指名回答,全班齐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先圈出10根再计算(2)学生做,集体订正

(3)圈出10根后,右边剩下几,得数就等于十几。

3、“想想做做”第3题

9+1+1= 9+1+4= 9+1+8= 9+2= 9+5= 9+9=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想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式子的连加来计算的。4.“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蚂蚁搬家的游戏”,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一个数,得数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数少1。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趣味的练习,让学生在玩中练,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找出9加几中第二个加数与得数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说说这节课,在计算9加几用的是什么方法。

【教后反思】

1.重难点没有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计算为什么要凑成十,怎么凑,为什么只指4分成1和3,而不把4分成2和2呢?

2.再算9+4方法时,如果学生直接说出凑十法了,没有说出数数的方法,“数数”可以直接不要了,一般不要从高思维跳跃到低思维,我们老师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有好方法,就不要教授学生差方法了。

3.教案、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是老师对着一个学生,要让全班学生动起来,吸引全班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学生说道关键点上,可以找中等生复述一遍,最后让全班齐说,这样有利于全班学生动起来,抓差生。

4.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5.最后的课堂小结,我把9加几的所有算式总结在黑板上,教学生找出9加几算式中的一些规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其中,我们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我们还学会了一种更新、更快的算法,就是:得数的十位都是1,个位等于第二个加数减一。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决9加几的问题。其实教师的小结应点到为止,不要给学生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应限制学生的算法。

6.教学组织管理到位了,语言能够亲近低年级学生了。

第四篇:《65432加几》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灵活地运用“凑十法”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圣诞老人头像、带有礼物的圣诞树、动物头像、第6题的算式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师:课前有一位朋友想来我们一(3)班,欢迎吗?一起拍手请他进来吧!(出示:圣诞老人头像)圣诞节快到了,他是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出示:带有礼物的圣诞树)想得到圣诞树上的礼物吗?只要正确口答出礼物后的计算题。

2、学生口答,选几道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师:没拿到礼物的小朋友别灰心,圣诞老人还有很多礼物要送给大家,(出示:口袋图)只要你们课上表现出色。

(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左边口袋里有6个礼物,右边口袋里有5个礼物)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的礼物盒?)怎样列式?(6+5=)

(2)、6+5等于几?你想怎么算?动手试试看。

(3)、学生独立完成。

(4)、汇报交流。(板书:凑十法想分算)

(5)、小结:计算6+5时,可以分5,把6凑成十;也可以分6,把5凑成十。小朋友们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

2、试一试。

师:圣诞老人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正确算出了答案。还有3题想请大家帮忙?(出示3道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做完后,汇报交流。

3、揭示课题。(出示:6、5、4、3、2加几)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奖水果。

师:圣诞老人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给你们每个人都带来了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1题,圣诞老人说谁能看图列出算式,就把水果奖给谁。

学生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一下,多少人能得到水果。

2、做“想想做做”第2题——送水果。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得到了水果,圣诞老人又给我们带来了大西瓜,谁能又对又快地把西瓜上的算式做完,西瓜就给谁。

学生做完后,比一比、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3、师:刚才圣诞老人送你们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动物们也非常羡慕。瞧,它们也来了。(出示:小动物图)

坐车的有()只,坐船的有()只,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怎样填写?怎样列式计算?

4、师:玩了这么久也该送小动物回家了。

学生游戏:根据动物后面的题目帮动物找家。

5、师:看到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这么乐于助人,圣诞老人要把最后一样礼物送给大家。不过有一个要求:要把得数是12的算式涂上红色,把得数是11式涂上绿色。涂好以后礼物就是自己的了。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和圣诞老人

一起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在计算时还是运用了凑十法。一般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比较方便。圣诞老人要走了,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思:《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年级儿童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头脑中也开始积累一些生活画面。教学《6、5、4、3、2加几》正巧是圣诞前几天,我就精心设计了圣诞老人送礼物这一情景,在情景中做题、拿礼物,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十题口算很快做完后,一句“没拿到礼物的小朋友别灰心,圣诞老人还有很多礼物要送给大家,(出示:口袋图)只要你们课上表现出色。”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学生的兴趣更是高涨!

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在教学《6、5、4、3、2加几》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运用“凑十法”计算9、8、7加几,在学习新知时,我就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自己动手算。这样,既掌握了新知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及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第五篇:《87加几》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8、7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初步学习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片段:

教学例题:

(1)谈话:学校乐器室里有一些军号,放在两个盒子里,(出示挂图)请你们仔细观察,这是些什么样的盒子,各放了多少把军号?(指名回答)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8+7=?

(2)谈话:你想用什么办法,使人容易看出有多少把军号,把你的想法用小棒表示出来。边摆边轻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上前摆小棒,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4)谈话:刚才同学们进行了不同的操作,有的把8根小棒凑成10根,有的把7根小棒凑成10根,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的,都能让人很容易看出一共有多少把军号。

(5)谈话:刚才同学们的操作都在书上印了出来,你根据书上的小棒图,填写出反映8+7的思考过程吗?学生填写,指名一人上黑板书写。

教后反思:

我把例题呈现于现实的情景中,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是什么样的盒子,激活了学生的“凑十”经验,由观察画面产生想法,到操作小棒把想法物化,再到填写算式,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进行数学思考,并且进一步掌握了计算方法。

下载9加几教学案例[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9加几教学案例[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分析】 《9加几》是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以及对20......

    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我确立了以下......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1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

    《 9 加几》教学设计

    《 9 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准实验教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96 页~ 98 页。 教材分析 : “9 加几 ” 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 以内数的......

    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 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习题。 二、 教学目标分解表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

    《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

    《9加几》教学设计

    三、 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小猴也在算9加几呢?你知道小猴算的是9加几吗?它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填好书上的方框。 学生填完后,指名汇报怎么填的。 2、操作练习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