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反思: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冬季锻炼:跳绳、踢毽子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国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理加法运算率产生的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此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也应该让学生多举些列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列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
第二篇: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故事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围绕“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方法展开,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
不足之处:
1.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情景,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投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3、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此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也应该让学生多举些列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金州新区五一路小学
谷 云 2011年11月
第三篇:《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中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安排了学生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项目跳绳和踢毽子,求参加活动的人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观察、发现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从而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练习中注重让学生体验运算律简便的价值,这样的安排,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是在学生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也是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新知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制定: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说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用猜想验证进行学习
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孕伏,导入新课
录音播放故事《朝三暮四》,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故事的想法,(引出课题)
【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书本情境图引入
根据提供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跳绳的男生和踢毽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4、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根据问题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口头列式。引导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8+17=17+28
2、引发猜想,举例验证
问: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既然是猜想就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板书:猜想
验证)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举例验证猜想。学生写等式。然后交流算式,初步感知规律。
3、观察等式,发现规律。
问:观察这些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
①教师提出: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同桌讨论。汇报:
预设1:我们用数字(文字)表示
2:我们用符号表示
3:我们用字母表示
②比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比较简洁。
出示板书:a+b=b+a
指出:这样的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二)研究加法结合律
1、再次出现主题图
研究: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后,板书等式:(28+17)+23=28+(17+23)
观察比较上面算式,思考:等式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丰富表象,初构规律
完成书上的两组算式,再次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变与不变。
问:
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确认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举例验证规律。
得出加法结合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板书(a+b)+c=a+(b+c)
【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既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的数学理性思想,又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讲第4个是交换和结合律一起使用
2、完成第2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后面两题两个数结合了有什么好处。
比一比,谁算得快。
38+76+24
(88+45)+12 4、拓展560+(140+70)=(□
+ □)+ □
(64+□)+27=64+(□+27)
71+68+ □
你认为
□
里填什么数会使你的计算简便?怎样简便计算?
5、游戏:找朋友。
(1)
哪两个同学手上的树叶的和是100?
(2)
同桌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个同学马上说出一个与它的和是整百、整千的数。
【设计意图
:几个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全课总结,引申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那么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重视学法总结。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中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安排了学生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项目跳绳和踢毽子,求参加活动的人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观察、发现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从而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练习中注重让学生体验运算律简便的价值,这样的安排,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是在学生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也是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新知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制定: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说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用猜想验证进行学习
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孕伏,导入新课
录音播放故事《朝三暮四》,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故事的想法,(引出课题)
【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书本情境图引入
根据提供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跳绳的男生和踢毽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4、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根据问题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口头列式。引导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8+17=17+28
2、引发猜想,举例验证
问: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既然是猜想就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板书:猜想
验证)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举例验证猜想。学生写等式。然后交流算式,初步感知规律。
3、观察等式,发现规律。
问:观察这些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
①教师提出: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同桌讨论。汇报:
预设1:我们用数字(文字)表示
2:我们用符号表示
3:我们用字母表示
②比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比较简洁。
出示板书:a+b=b+a
指出:这样的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二)研究加法结合律
1、再次出现主题图
研究: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后,板书等式:(28+17)+23=28+(17+23)
观察比较上面算式,思考:等式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丰富表象,初构规律
完成书上的两组算式,再次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变与不变。
问:
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确认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举例验证规律。
得出加法结合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板书(a+b)+c=a+(b+c)
【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既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的数学理性思想,又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讲第4个是交换和结合律一起使用
2、完成第2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后面两题两个数结合了有什么好处。
比一比,谁算得快。
38+76+24
(88+45)+12 4、拓展560+(140+70)=(□
+ □)+ □
(64+□)+27=64+(□+27)
71+68+ □
你认为
□
里填什么数会使你的计算简便?怎样简便计算?
5、游戏:找朋友。
(1)
哪两个同学手上的树叶的和是100?
(2)
同桌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个同学马上说出一个与它的和是整百、整千的数。
【设计意图
:几个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全课总结,引申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那么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重视学法总结。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第四篇:《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这是实习老师讲的第一节课,课后我让她写了写本课的教学反思,教学就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下面是王雪飞老师的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堂课,也是自己实习以来讲的第一堂课。这一堂课让我在各方面对孩子们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首先,在课堂上,孩子们始终能够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与总结,并且得出的结果还是令人惊喜的。孩子跳脱的个性并没有因是实习老师讲课而过度展现,学习态度还是十分认真的。
但是,认真的学习态度并没有完美体现在对待老师的提问上,部分孩子还是不太乐于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展现自己,整堂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基本上是固定的。当然,这除了与孩子自身性格相关外,也与老师的引导激励有关,在对孩子们们进行鼓励引导之后,举手情况还是会有所改善。
再者,通过这堂课,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们发现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讲课时,发觉孩子们在课下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是有预习的,但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因此而被束缚,在主题引入环节根据已有条件提问题时,孩子们能够不拘泥于课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表达式的提出上,先不论正确与否,更是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而且,对于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问题孩子们明显兴趣更加浓厚。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并不是十分到位,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明显前松后紧,时间没有用在关键。对于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有些招架吃力。而且,自己对于教案的掌握也并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对课堂氛围的带动也明显不足。总之,虽说这堂课总体感觉不至太差但与预想还是有差距的。
王雪飞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实习老师,讲课很大方,面带微笑,但是毕竟是第一次讲课,教案不熟,重难点把握的不好,所以时间分配有些前松后紧。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老师有些招架不住,也出现了一些知识上的小问题,毕竟她对小学数学课本的知识系统不是很了解,出现点问题也属于正常想象。
第五篇: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生能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归纳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要学会用字母来表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遵循认知规律。反过来,新知识又促进了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例如,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加法中的“凑整”计算,等等。过去只知道这样做,现在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对于加深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三.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在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探索加法交换律
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a+b=b+a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7+36=36+()305+49=()+305
b+100=()+b 47+()=126+()
m+()=n+()13+24=()+()第二环节
探索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组讨论。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们的和不变。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a+b)+c=a+(b+c)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45+36)+64=45+(36+)(560+)+
=560+(140+70)(360+)+108=360+(92+)(57+c)+d=57+(+)
(三)巩固发散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1)470+320=320+470(2)a+55+45=55+45+a(3)(27+65)+35=27+(65+35)(4)70+80+40=70+40+80(5)60+(a+50)=(60+a)+50(6)b+900=900+b
3、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
4、课本P19练习1至5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