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7:2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和进程;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分析大战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模拟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概况,培养学生综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以及对历史的领悟能力;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性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学科网] 通过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通过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大战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帮助学生分析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人类命运之情。

2.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新课,并复习前一课的知识; 2.收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3.整理“萨拉 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简介,最好能够提供图片或视频材料,准备对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表看法,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二、教师准备

1.提前指导学生了解资料收集的相关知识;2.对教材中的图片和地图进行处理,剪辑相关视频,自制课件,使用多媒体;3.提前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以便在课中处理;4.设计备选活动发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有选择地使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历史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多法相结合。【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媒体】 电脑一台、电脑软件、投影仪、投影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引导回顾)新课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渡)

1、根本原因;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直接原因)。(课件显示本课标题,引入新课)学习新课:

一、战争爆发

教师过渡:斐迪南的死,实际上是对战争狂人的一个惩罚,是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一个警告。但事件的发生,却使那些渴望战争的帝国主义分子极为兴奋。象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就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想想,是什么机会啊?(学生们答:战争的机会)对,是挑起战争的机会。德奥把它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1914年7月底8月初,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时的欧洲战场形势图》,阅读教材小字,思考如下问题,了解战争初期战况)

第一,战争开始后欧洲形成了哪三条战线?交战双方分别是谁?哪条战线具有决定作用?

第二,一战的主战场在什么地方?战争分为哪三个阶段?分别发生过哪些著名战役?(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其中的凡尔登战役。

二、凡尔登战役

师:1916年是进行消耗战最突出的一年,交战双方都力图在西线打破僵局,进行决战。德军选择了凡尔登。为什么德军将进攻地点选在凡尔登呢? 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结合课文的文字介绍思考并回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残酷的战役。(播放凡尔登战役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战役的惨烈情景,并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解说词形式朗读本课文中有关凡尔登战役的小字,介绍这一战役的情景)

师: 看完了影片,听了同学的讲解,大家说说为什么有人把凡尔登战场称为“绞肉机”、“地狱”吗?

生:(学生结合教材的插图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师:(根据学生所答,通过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情景,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师: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双方各自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那么这场旷日持久充满血腥的战役结果如何?它对一战又有何影响呢?

生:(它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法军收复全部失地,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 了作战的主战权)

教师引导:在凡尔登战役进程中,为牵制德军,英法军队在7月发动了大规模的索姆河战役。(请学生概述索姆河战役的简况及其新式武器 ——坦克的首次使用)

教师总结:不论是凡尔登战役还是索姆河战役,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隔着时空的距离仍然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无数经受战争折磨的人们无时无刻的祈祷战争尽快结束,企盼和平早日来临。一战是什么时候才结束的?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呢?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师概述:经过三年的血战,到1917年,战争胜负仍不明朗。战场官兵所面临的条件和形势也越来越使人无法忍受,在厌战情绪的影响下,爆发了各种反爆发了各种反抗。与此同时,交战国国内局势也越来越严峻,战争形势就将被这看不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所改变。

俄国因此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首先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1月3日,傲匈帝国签字投降。11月德国爆发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国签定《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教师过渡:同学们,持续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我们结合学习测评材料题,分析讨论一下。

生:(学生回答并谈谈自己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师: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无尽的痛苦。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讨论。教师出示表格,引导认识战争后果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资损失,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概述)

课堂小结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战争以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才是美好的。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珍视和平、反对战争。

课后习题

1、看一部关于战争的影片,写观后感。

2、找找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为主题的 歌曲,自己尝试此主题的歌词创作

3、设计一幅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为主

题的宣传画

三者选其一

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后果教案

九下历史教案 刘保容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场、战线、重要战役、大战的结果、性质、影响等,通过对一战的原因、结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三. 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 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展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幻灯片)

(一)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展示萨拉热窝事件的相关图片,斐迪南大公夫妇,普林西波)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展示幻灯片相关思考题:关于普林西波)

(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 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 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

(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 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

总之,尽管双方都投 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

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一战转折点

(三)战争的结束

1.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

九下历史教案 刘保容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交战各国都发生了革命运动。1918年 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发动者终于落得了可耻的下场。

(展示福煦车厢,略微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革命制止战争的道理)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从一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析归纳出一战的性质,从数据分析一战的危害(播放资料片:一战参战国家、人口、经济损失等,引导学生归纳)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影响: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课堂小结 作业处理

第三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教学目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

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其间重要战役及意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的性质及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

难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探讨。课 型 :新 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模拟记者对萨拉热窝事件进行现场报道。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讲解法、讨论法、发现法、图示法。教学时间 :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教师介绍简介引出课题(投影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投影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问: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引出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学习新课: 一、一战的导火线

(投影展示: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8页,“萨拉热窝事件”一目,—— 模拟记者进行现场报道—— 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作汇报表演。

(投影展示: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遇刺身亡、普林西波被捕等图片。)探究: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普林西波不打死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追问:对普林西波的行为,你是支持呢,还是反对呢? 二、一战的进程: 1.爆发

投影展示:一战爆发(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问:大战爆发后,交战的双方是哪些国家?那么同盟国集团的意大利呢?

(投影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黄色的是协约国,绿色的是同盟国。(指图,让学生说出一个个国名: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的有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俄国;参加同盟国集团作战的有德国、奥匈)双方的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2.三条战线:西线 东线 南线 引导学生得出:同盟国被协约国三面包围—— 形成三条战线—— 西线(决定性作用)、东线、南线。

(投影展示大战示意图)

3.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引导学生得出: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中枢。如果 凡尔登失守,法国将受到沉重打击。)

(投影展示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图片,教师简单解说。)4.战争结束

1918年,精疲力竭的奥匈、德国先后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人们兴高采烈,纷纷走出家门,庆祝和平的重新来临。(展示图片“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这是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的情况,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欢呼和平的心情。三、一战的性质和后果

1、大战结束了,它产生了哪些后果呢?

(学生自由发言,适时展示相关资料及图片)

2、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呢?(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分析。)

四、探究一战启示

一战虽然结束几十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警钟仍在长鸣,留给我们的启示太多了,通过本课和上一节课的学习,能说说这段历史对你有什么启示吗? 知识回顾: 投影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师生共同回顾。知识拓展:

(屏幕展示)查阅有关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图片资料,写出你对萨拉热窝事件的看法,并陈述你的理由。

(提示:1.萨拉热窝事件是反侵略的、正义的英雄壮举,应该肯定;2.萨拉热窝事件是个人恐怖活动,给世界带来灾难,应该否定。)

第四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的教学反思

信丰县志和中学 王燕明

一、设计思路

1、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偶发事件的背后蕴藏的历史规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突发性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近几年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不断的为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敲响警钟。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学生把握大战的规律和性质,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平的必要性。

3、通过本课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六国,我通过学生扮演六国代表发言,指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为什么结合,从而得出国际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的结论。通过学生扮演讲述萨拉热窝事件,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如讲授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时,我创设了一个六国代表发言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确定角色,分配任务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探究中生成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对话者、促进者、商讨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互相交流,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我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成员分别准备以下内容:选出“同盟国”代表,“协约国”代表及“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代表,准备发言稿等资料。

3、正确引导,思想升华

针对学生正是血气方刚、容易冲动之时,利用萨拉热窝事件所导致的后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因一时冲动而造成恶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引导学生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历史片段、图片、录像等资料展现给学生,巧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画面,打破时空界限,一定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强调师生互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第二次科技革命,加深对战争爆发的理解,学生自己感知教材,课堂讨论等等。

三、不足之处

1、顺其自然:课堂生成性有待加强。

课堂的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对于这一点这节课是显然是做得不够的,集中体现在对于一些历史材料的用法上,剪贴的痕迹太浓,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操控性太强,致使课堂的生成性不够等等问题。如在讲述欧洲衰落的问题时我引用了如下史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呈现这段经过教师“人为剪接”过的材料后我只是简单地提问:“从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欧洲的信息?”显然,这种问法的指向性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考。如果换成“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是否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呢?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将材料放到上下文中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少一些“人为”的剪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堂设问方面要站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设置问题,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思维、情感互动的场所;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将学生的闪光点融入课堂,使自己的课堂更具生命力和生成性。

2、源头活水:教学资源的运用需更灵活。

这节课在课前我准备了相当数量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实物材料等等;但是在如何有效运用这一点上显然是考虑欠妥的。如在讲述美国崛起这个环节时只列举了一些数字用来证明,事后想想如果用更加形象化的史料(如视频等),从而与战后欧洲的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重视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对于已有资源如何有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个必须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3、众生平等:关注课堂边缘学生。

佛曰:“众生平等”。回想整节课的流程,在这个问题上关注是不够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自己忽视,这集中表现在对课堂边缘生的关注度不够。如在课堂提问师生交流时基本上是局限于离讲台比较近的同学,从而使后排同学的参与机会大打折扣,乃至人为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机会。基于这样的认识,促使我认识到必须要从内心里记住和认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即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今后突破的方向:

教学改革的愿望来自于对实践的反思、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每一次反思都是对自身教学的再定位和思考,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和学生的过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不断地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日积月累相信终将会在教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1、教学模式上,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自己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回答。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点拨。

2、因人施问,有的放矢。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必须因人而问。

3、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会采取比如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过程回忆写本课小结,或者将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书面答题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要学生积极参与,也要学有所获,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第五篇: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是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过程 教学重点:一战后的国际局势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活动一

探究萨拉热窝事件(教师投影并板书)

问题设计:

(1)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目的,一是贯彻新课标让学生“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讲述将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 一分为二”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三是通过这种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活动二

探究一战爆发的原因(教师出示课件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

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有关战争的知识,并总结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都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通过图片与课本内容的介绍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学生辩证对待科学的作用。在上一课中,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没有过多的介绍科技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使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华盛顿

活动四

探究美国的参战(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材料和图片: 教师设计问题如下:

(1)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前期宣布中立?(2)为什么美国选择在1917年参战?

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于使学生通过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更进一步认识一战的非正义性,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五

探究一战的性质及影响(教师投影并板书)教师投影如下材料:

设计问题: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总结出战争性质和影响。教师出示投影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活动六

探究一战的启示

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战争,假如你是相关国家的领导人,你会从一战中吸取哪些教训?

课堂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并不代表中华民族惧怕战争,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时,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回首20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列强经济上的竞争和对殖民地的争夺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源,科学技术应用于战场使战争空前惨烈和异常残酷。面对着废墟中的欧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

下载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②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 ④以凡尔登战役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一战结束。 2.思想教育目标: ①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人教版选修3)范文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人教版选修三)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人教版选修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