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不见的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
1、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能力培养:
1、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学会进行分析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平常的小事,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二、设计意图
本课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的空气,并在“豆子发芽”实验过程中以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里的动物需要空气吗?”,让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方式的同时,获得生命离不开空气的认识;最后通过上网学习,与更多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把保护大气环境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以期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爱护,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对比实验,搜集信息、讨论等活动,了解生命与空气的关系。同时教给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即引领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并通过经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保护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体验活动——交流讨论——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收集资料——拓展。
四、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五、教学准备
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
六、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咱们上节课学习了空气的一部分性质,你还记得有哪些么? 生:无色无味,无气味,能够流动。师:真的能够流动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么?
四、活动三:转移空气
提问:这个瓶子里面是空的吗?为什么?
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瓶子里面的空气移到杯子里? 活动:学生实验。
交流: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是谁赶走了玻璃杯里的水?为什么瓶子会进水了?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让学生想办法转移空气,并让学生思考瓶里的空气是怎样跑到玻璃杯里 的?空气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实验和思考,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五、活动四:压缩空气
导入:出示注射器,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塞上活塞。
提问:注射器里有什么?如果用手指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活动:学生实验并记录推活塞前注射器的数据、推活塞后注射器的数据,手推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
交流:对比推活塞前后的数据,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手推活塞时有什么感觉?松手后活塞是怎样运动的?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让学生猜想推活塞会出现的情况,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实验和数据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的主体性。
六、拓展:压缩空气的应用 导入:播放“压缩空气” 视频。
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作业: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压缩空气更多的应用。
目的:通过压缩空气应用的几个事例和上网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七、讨论: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问题:从形态、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小组讨论。交流:各小组讨论结果。归纳:描述空气和水的特征。
八、小结。
第二篇:看不见的空气教案
第三单元
看不见的空气 一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来加速学生的认知。教学难点:了解空气的性质。
解决方案:实验和多媒体视频认识到空气的性质。
易 错 点: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解决策略:通过细心观察,得出实验结论,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准备:纸扇子、小砖块、塑料瓶、保鲜袋、水槽、烧杯等。教学过程:
一、活动1:空气在哪里?
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纸扇子、小砖块、饮料瓶,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怎样证明?
实验:扇动扇子、把小砖块放入水里、把空的饮料瓶放入水里,注意小组合作,观察现象。
谈话: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交流:说说各组所见的现象。
二、活动2:“捕捉”空气
谈话: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同学们想不想捉一些空气来玩一玩?用什么方法能把空气装起来呢?
交流:先小组,后班级。
提问:老师想用保鲜袋“捕捉”空气,怎么做?用保鲜袋“捕捉”空气后,怎么玩呢?(阅读教材46页)
操作:用手摸一摸、压一压、拍一拍、抱一抱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操作:用手捏一捏,放松,有什么现象?
操作:用手敲一敲,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操作:用铅笔把袋子刺穿(注意安全),用手挤压塑料袋,脸,鼻,口放在洞口,有什么感觉? 汇报交流:同学们的感觉。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
谈话:看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做一个“纸团不湿”的实验给同学们看)
提问:为什么纸团不会湿呢?水槽里的水为什么跑不到玻璃杯里去呢?
三、活动3:转移空气。
提问:这个瓶子里面是空的吗?为什么?
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瓶子里面的空气移到杯子里? 活动:学生实验。
交流: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是谁赶走了玻璃杯里的水?为什么瓶子会进水了?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让学生想办法转移空气,并让学生思考瓶里的空气是怎样跑到玻璃杯里的?空气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实验和思考,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四、活动4:压缩空气
导入:出示注射器,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塞上活塞。
提问:注射器里有什么?如果用手指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活动:学生实验并记录推活塞前注射器的数据、推活塞后注射器的数据,手推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
交流:对比推活塞前后的数据,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手推活塞时有什么感觉?松手后活塞是怎样运动的?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让学生猜想推活塞会出现的情况,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实验和数据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的主体性。
五、拓展:压缩空气的应用 导入:播放“压缩空气”视频。
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作业: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压缩空气更多的应用。
目的:通过压缩空气应用的几个事例和上网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六、讨论: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
问题:从形态、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比较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讨论:分小组讨论。
交流:各小组讨论结果。归纳:描述空气和水的特征。
七、小结。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空气的许多知识,知道了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空气能被压缩。其实,今天我们对空气的研究只是开了一个头,空气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呢,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继续研究。
作业设计:收集人类压缩空气的相关资料,明确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课后反思:
第三篇: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介休市赵家堡小学 吕改萍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2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氮气等不能支持燃烧。3了解氧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2 愿意同他人合作交流。【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 三支相同的蜡烛、三块玻璃片、两只大小不同的无底塑料瓶、打火机。
分组实验: 水槽(红色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无底塑料瓶、长而细的竹签、打火机、塑料桶(水)各16套。【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空气的成分。
难点:在探究中会观察、分析、推断,并能从中得出结论。【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蜡烛吗?怎么玩的?
2、实验介绍:如果我们把这三支蜡烛点燃,在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小塑料瓶,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大塑料瓶,让它们进行燃烧比赛,请大家猜一猜,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会最先熄灭?哪支燃烧得最久?
3、学生猜测。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测?
4、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赛现在开始。
5、演示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7、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
(1)为什么罩大瓶的蜡烛比罩小瓶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
(2)为什么罩上瓶后蜡烛会慢慢熄灭,而另一支没罩的却依然燃着呢?
8、聚焦:燃烧跟空气有关系。
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活动一:“水柱上升”实验——认识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一部分气体
1、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怎样证明有没有空气?
2、学生设计方案。
3、引入学生实验: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点燃蜡烛,把塑料瓶罩上去,观察实验现象。
4、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5、提出实验要求:
(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人人参与,要配合好。
(2)实验前按步骤作好准备,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不要拆除实验装置。
6、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7、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追问:蜡烛熄灭后,水为什么会进入瓶子?瓶内的空气为什么减少了?
8、小结:蜡烛燃烧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活动二:“竹签熄灭”实验——认识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设问:现在你们认为瓶子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2、启发:既然还有空气,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呢?
3、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4、设计实验检验猜测。
5、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6、指导方法,提出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我们在打开盖子时外面的空气跑进去,各小组在实验前先把水槽的水加到和瓶内水面一样高。水加到位后再打开瓶盖,迅速把燃烧的竹签插入瓶内。
7、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8、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9、小结: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三、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
1、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空气至少含有几种气体?是些什么气体呢?
2、阅读教材第10页的图文资料。
3、交流:空气中有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4、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些气体有哪些了解?
四、总结评价
1、自评(从倾听、猜测、实验、观察、交流等方面展开)。
2、组评(组长为表现优秀的同学发“十万个为什么”卡片)。
网易邮箱10周年,技术见证辉煌
第四篇:《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
三支相同的蜡烛、三块玻璃片、两只大小不同的无底塑料瓶、打火机。
分组实验: 水槽(红色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无底塑料瓶、长而细的竹签、打火机、塑料桶(水)各10套。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空气的成分。
难点:在探究中会观察、分析、推断,并能从中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蜡烛吗?怎么玩的?
2、实验介绍:如果我们把这三支蜡烛点燃,在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小塑料瓶,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大塑料瓶,让它们进行燃烧比赛,请大家猜一猜,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会最先熄灭?哪支燃烧得最久?
3、学生猜测。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测?
4、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赛现在开始。
5、演示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7、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
(1)为什么罩大瓶的蜡烛比罩小瓶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2)为什么罩上瓶后蜡烛会慢慢熄灭,而另一支没罩的却依然燃着呢?
8、聚焦:燃烧跟空气有什么关系?
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活动一:“水柱上升”实验——认识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一部分气体。
1、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怎样证明有没有空气?
2、学生设计方案。
3、引入学生实验: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点燃蜡烛,把塑料瓶罩上去,观察实验现象。
4、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5、提出实验要求:(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人人参与,要配合好。(2)实验前按步骤作好准备,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不要拆除实验装置。
6、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7、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追问:蜡烛熄灭后,水为什么会进入瓶子?瓶内的空气为什么减少了?
8、小结:蜡烛燃烧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活动二:“竹签熄灭”实验——认识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设问:现在你们认为瓶子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2、启发:既然还有空气,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呢?
3、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4、设计实验检验猜测。
5、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6、指导方法,提出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我们在打开盖子时外面的空气跑进去,各小组在实验前先把水槽的水加到和瓶内水面一样高。水加到位后再打开瓶盖,迅速把燃烧的竹签插入瓶内。
7、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8、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9、小结: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三、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
1、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空气至少含有几种气体?是些什么气体呢?
2、阅读教材第10页的图文资料。
3、交流:空气中有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4、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些气体有哪些了解?
四、总结评价
自评(从倾听、猜测、实验、观察、交流等方面展开)。
五、作业:
完成课本63页实验记录。1.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蜡烛熄灭后,发生的现象时-----------说明------------------。
插入燃烧的火柴后,发生的现象是--------------------,说明---------------------------。
修改说明:
本节课重点在于探究空气的成分,让学生初步认知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另一种不支持燃烧。
教学反思:
学生能认识到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另一种不支持燃烧。但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尚欠流畅,需要巩固。
第五篇:6、看不见的空气教案和教学反思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课:
6、看不见的空气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空气无处不在,它既看不见,有摸不着。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这种物质有什么性质呢?它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本单元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资料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与用途,了解生命之源,初步形成爱护空气环境的意识。
2、本节课我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了解“空气在哪里?”通过“捕捉空气”和“转空气”的过程,在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学情分析 1.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与学生的谈话当中了解到学生已经对空气的概念比较熟悉,它的一些性质也略知一二。同时他们又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实验,这样我设计实验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吸引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2.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的认识,但实验的操作性不高,对问题的探究深度不够,所以该课时的教学应以引导为主,实验为重 3.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道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探究空气的质量。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3、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空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体会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应用。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空气的存在,并用简单的方法来证明,探究空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导入
1、师:请你用力挤压桌上的矿泉水瓶。
2、师:请你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说出瓶子里有空气。
4、你能看见它吗?(看不见)
5、板书:看不见的空气
6、你准备怎样证明有空气的存在呢?
1、学生分组活动,用力挤压桌上的矿泉水瓶。
2、学生分组讨论瓶子里有没空气,记录实验的方法。
3、汇报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
2、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1、引导学生说出证明有空气存在的方法:扇扇子、将泥块放入水中、等)
2、你准备怎样做这些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请你说一说。
3、师强调在实验中,注意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指导学生做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1、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找纯水?
2、汇报。
3、分组实验,并观察和记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来感觉、认识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动手实验,更直观的感受空气的存在,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师:分小组讨论,空气是否像其他的物体一样占据空间呢?
2、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1、分组讨论。
2、汇报。
3、学生上台演示。让教学有个头尾呼应,让学生知道刚开始的实验是与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息息相关的。同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同时,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板书设计 看不见的空气 物质 形态 颜色 味道 气味 是否占据空间 能否流动 能否被压缩 空气 概括空气的性质:
1、无色、无味、有重量。
2、能占据空间。
3、能流动。
4、能被压缩。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各组的实验好不好,是否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2、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分工合理,全组成员是否参与?
3、讨论是否激烈,是否各抒己见,得出的结论是否新颖、扣题。
4、在汇报过程中说得如何? 回复 举报 网站工作室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1:09:4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凭空想象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设计主要从学生的身边现象出发,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真实“看到”空气的存在,并以科学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在学生的意识里形成科学的概念,同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空气的现象,比如:跳伞、放风筝、水中生物等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教学中选择的实验都是对动手要求比较简单的内容,偏重于学生动脑思考,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容易的体会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科学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加强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促进了学生思维从直观向抽象的转变。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科学课要求语言也要有科学性,但是本课教学中学生在用空气的存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明白意思,但解释不清楚。从整个教学来看,主要是教师在前面的实验中缺乏语言表达的指导,有些科学用语没有给学生。今后教学中多注重这方面的引导。3.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方面,以前,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没有形成。实验中往往是个别学生想到就做,其他学生“跟风”。缺乏有效的交流,在内容选择上也没有必须是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内容。经过几节课的方法改进,实验前强调组员间的交流及小组分工,本节课学生基本上有了很大的长进。4.这节课上得很活跃,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同时增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引导好学生作好学习汇报,使得这一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结果无法依依展示,稍有可惜。以后得加强科学语言表达这方面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