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7:2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第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客观的事实 主观的印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程分析】

本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分析】

这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将读与写,表达与沟通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目标】

1、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2、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通过刚才图片的展示,以及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奥斯维辛的确是一个让人可怕的地方,因为曾经有400万人被杀死在那里。

这么一个地方,按理来说是应该有大量的新闻可写,但作者罗森塔尔却说“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这不是让人觉得奇怪吗?而且让人更奇怪的是,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报道,1958年发表后,争相被各大媒体转载,而且获得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这不是很奇怪吗?

现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没有新闻可以报道的新闻。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第4段:“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如回忆录。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

第16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那么,既然说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展示那些灾难呢?是直接描写吗?如果不是,那是通过什么来反映?

通过参观的参观以及参观过程中的表情变化来写。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通过人们的感情变化,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细部揣摩

那么,作者除了通过参观的表情变化来体现集中营的罪恶意外,文章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集中营的罪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这些句子,进行交流,并说说如何体现的。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发现: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共同面对这样的罪恶。

我们应该去反思: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曾经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灵魂深处的颤抖,促使过去60年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把大屠杀视为“全体德国人的耻辱”。西德前总理甚至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祈祷:“上帝宽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时曾提出“救赎我们的人性”。只有人性的不断被唤醒,才能遏制人性的恶,避免悲剧重演,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五、课堂总结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段历史!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

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展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主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

三、进入文本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引导: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明确: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明确: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只的使命感。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引导:

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物描写(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

引导:

⑴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 明确: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小结:

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⑴带问题自由读

问题: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 以上10分钟

5、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僻的议论,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共同讨论,你们认为那一个细节,或者是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

把全班分为两个组,一组讨论(7——11节),二组讨论(12——15节)明确: 第8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问题:为什么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 理由: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第7节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理由:“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

引导:

⑴默默写出了参观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沉重

⑵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又表现什么(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景象,这里表明了怎样的感情)?

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参观者的震惊,与沉痛。

第9节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明确: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注意:

以上可先分析第九节,其他的放在一块集体分析

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参观者的神态表情表现了人们的情感,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愤怒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从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他们的愤怒和控诉

第二部分

第12节、第13节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问题:我们把第12、13 节放在一块,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作者说“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你想象一下,她要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引导:这里把11、12节放在一块,重点分析小姑娘 ⑴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

⑵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第二个问题是个开放型问题,可自由作答。小结:? 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有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14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问题: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引导:

⑴谁需要祷告?

有罪的人和无罪的人都需要祷告

⑵在西方祷告是为了什么?——忏悔、保佑

有罪的人是需要洗清罪恶,无罪的人是为了求得保佑。⑶沾满鲜血的纳粹刽子手会祷告吗?无辜的人们能祷告吗?

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问题:“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引导

⑴加上感叹号“够了!”

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注意:15分钟 小结:

这一节我们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里不只是一个记录着,也是一个参观者,他以他那深沉、犀利的眼光在注视着这一段没有人性和良知的历史,在注视着每一个参观者,同样也在表达自己的震惊、沉重和愤怒。同时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要在对历史的回顾中铭记历史。铭记住400万人的生命的毁灭,铭记住那些失去生命的儿童、妇女、老人。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历史,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场景一和场景三):

⑴问题: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联系上下文回答 明确:第二段(读)

这里的景象固然美好,却与他的历史不协调,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白花永远凋谢,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愤怒和控诉。

⑵我们看到这三段其实饱含了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齐读这这三段 ⑶其实这三段就是一首情感浓郁的抒情诗,你看我变化一下 在布热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 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 婆娑起舞

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儿童在追逐游戏 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 阳光照耀 不该有 光亮 不该有 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 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 应当是个 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 因为 这里曾经是 人间地狱 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 阳光明媚 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⑷问题:读完这些我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要写“儿童”,为什么不写人们的耕种,人们的忙碌,大人们的悠闲?

明确: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在他们长大后告诉他们人类历史上曾经的罪恶,我们不仅要铭记住历史,更应当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呼唤人性与善良,呼唤良知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孩子们,在每一位生者的心中播种下文明与自由的种子,善良与良知的种子,让人性之花、尊重生命之花在每一位生者心中绽放。

注意:15分钟

⑸我们看到文章的第16节和第一节,基本上是重复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四、拓展延伸:(时间不够,可作为作业)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明确:我只想说一句话,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五、小结:

回到文本,我们看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历史,也正是这样,这篇作品在1958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颁奖词是这样写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731部队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关东防疫给水部,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该单位在二战期间由日本侵略者石井四郎所领导。731部队也是在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阴谋发动细菌战争期间(从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屠杀中国人民的主要罪证之一。1500万中国人,朝鲜人,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人,缅甸平民,太平洋岛上居民和反法西斯联军俘虏被杀害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教材地位】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新闻与报告文学”板块。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描写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曾经的残酷战争。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所以调动情感体验,融入强烈情感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此外,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 知道新闻类作品的基本特点,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

二 品读关键句,学习习近平静叙述中蕴涵强烈感情的写作手法,挖掘文本的深意。三 从至少三个方面评价《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价值(即标题的解读),学习优秀的新闻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教学重点】

一 品读关键句,研究作者运用的新闻与文学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感情倾向。二

解读标题的多重含义,评价《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价值。(即解释为什么没有新闻的新闻会流传于世)

【教学设想】

本课程安排一个课时。

导入:以《辛德勒的名单》剪辑的视频和曲子,引出奥斯维辛,同学在搜集奥斯维辛资料的基础上说说对奥斯维辛的印象。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新闻整体感知,主要从这篇新闻说的是什么,和以往的新闻有何不同入 手,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思考的基础上理解这篇新闻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第二,解读新闻标题的含义,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写下受赞誉无数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三,品味新闻细节,分别从新闻中动作神态、过去与现在的反差对比两个方面来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作者是如何在新闻中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的视频剪辑片段和小提琴曲《辛德勒的名单》,引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同学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对奥斯维辛的印象,导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学们,刚刚观看的电影片段和小提琴曲,大家有看过听过吗?(如果有看过的,可以让学生谈谈)这是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939年,波兰处于纳粹德国的统治下,犹太人被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区内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随着战争的进行,辛德勒目睹了越来越多的德军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德国战败后,获救的一千多人为他送行,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整个世界,这样的价值观在那时候却被纳粹无耻的践踏着,他们在德国建造了一千多个集中营,其中最大的一个集中营就是曾经被称为“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被残害的人多达一百多万,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来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二 新闻整体感知 1 熟悉课文

(1)全班默读课文。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适当做一些解说。(3)带着图片的印象,再一次默读全文。新闻主体事件是什么

(1)什么是新闻

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是采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称为5个w和1个h)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报道的事件是什么(要求学生自己从新闻中总结报道的事件)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新闻相比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要求学生在此阅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这篇新闻呈现给自己的直观的印象,也可以从情感方面或者新闻的基本事实方面来思考。教师提供补充新闻材料《德国政府举行仪式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日》,在对比的基础上,描述自己对于两篇新闻的直观感受以及总结的观点)

小组讨论共八分钟,前面五分钟小组成员相互交换自己的观点,最后的三分钟整理每个人的观点,形成小组发言内容。

教师做总结,并过渡到新闻标题的解读上。

二 标题解读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可是大家回到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否有些矛盾?罗森塔尔在标题和文中一再地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是却写出了最好的新闻,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写出了反响极大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同学们发表意见,适当从新闻文本进行点拨)(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2)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三 品读新闻细节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 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第7节中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理由:“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第9节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明确: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总结:人们的这一系列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从侧面揭露了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2)在本文的第一段中,阳光明媚,白杨婆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居然”“可怕”如何理解?

景色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作者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怎么理解这个细节描写?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控诉,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是讽刺,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

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作者为何要写一位这样的姑娘?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⑴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⑵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这深深告诫了活着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3班(师范)蒋晓娟

20091108190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后作业】 以下二选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了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为这一则新闻写一篇200至300字的颁奖词。2 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观影感受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画面: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控诉、愤懑

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领会新闻报导在冷峻的文字中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特点。

2、研读重点句子,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人们不愿碰触的历史。

二、整体把握

1、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这篇新闻?请从文章中找找答案。

“今天,在奥斯维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2、那么,告诉了人们什么呢?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法西斯的暴行。(也许学生也能答出“要铭记历史,不要让悲剧重演”等,予以肯定,并提出在课文的研读中我们会挖掘这一点。)

3、作者是否在大篇幅地描绘这些苦难的场景或者再现纳粹那些可怕的残忍的手段?那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作者是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放幻灯片,使学生有直观感受。)

作者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有多么阴森恐怖,而是敏锐地捕捉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三、默读7段到15段,勾画出表现人们参观时表情以及心理变化的句子,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和心理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任何一篇文字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人,都有着一颗作者捧出的心,作者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者或者悲观者,他是一个冷峻的思考者,他的主观倾向、心灵感受就是在冷静客观的字里行间表现的。我们来研读几个细节。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提示:雏菊花象征了什么,雏菊花怒放在战争的废墟上,暗示了什么。

明确:两种事物对比鲜明,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是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终会战胜邪恶。

2、类似的细节,13段还有一个,“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为何在集中营数以千计的遇难囚徒照片中,作者要详细刻画一个微笑着的姑娘?

明确: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细节描写。一个如此充满青春和梦想的美好生命都已化成灰烬,这不正是对法西斯的控诉吗?这句话侧面表达了法西斯魔掌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摧残和践踏着这里一切美好的东西。(学生也许能品味出“人性中最温暖最光辉的部分不会被抹杀掉”之类的含义,予以肯定。)

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有什么深义?

做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保佑,但是,奥斯维辛的刽子手不会做祷告,他们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也不配做祷告,他们没有办法得到上帝的原谅。

四、回过头来再看本文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已经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中,作者却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即使是路上的白杨树,大门附近的草地和嬉戏的孩童,也成为作者表达思考的载体。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

找出代表作者强烈情感的词语:“最可怕”、“居然”。第二段中还连用了四个“不该”。作者这样说其实是要表达什么?

明确: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用明快的景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表明作者的观点: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忘记纳粹的罪恶是“最可怕的”和“不该有的”。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时隔14年,作者来到这里,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凝视历史、思考历史。

2、当人们终于走出人间地狱,再看到美景,感受祥和时,人们不会只停留在阳光和嬉戏这些浮光掠影当中,而应该会思考点什么吧。看到课文结尾句,体会其作用。

结构作用: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内容上的作用:表明希望:这种罪行不能再发生,人们应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五、小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于1958年访问奥斯维辛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你认为,这篇新闻荣获大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颁奖词――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 2 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板书:独辟蹊径

着眼细节

视角冷峻 情感深沉

下载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主备人:张兰 参备人:刘光辉 陈美元 何承樾 陈玉清 何静 陈敏 顾晓雯 何军 曾志芬 教学目标: 1、运用上节课所学新闻知识,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2、仔细品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 2.整体感知,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新闻中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感情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1 教材地位: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大全]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教案 和县一中 夏红 教学目标: 1、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承载着人类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本教学设计首先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