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5篇)

时间:2019-05-13 18: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第一篇: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 有无奈。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 尔就做到了这点。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 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 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篇文章开头就给 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 “可怕”,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 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 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 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 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 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怒”,这 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 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 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 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 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四篇: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1

人这一生中总要经历些挫折才会成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我们这样初入社会毫无经验的职场

最近,读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的部分内容,也着实为自己“充了电”,“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巴顿将军送信的故事让我感悟颇深,巴顿将军在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四支队伍的“忠告”,阻止他前进,但是巴顿将军并未因其中的任何一次劝告而退缩,最终完成了本次送信任务。

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也该有巴顿将军的精神与觉悟,不因任何人的言论、任何事的阻挠而退却。

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记得看过《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影片中某些情节和书中所提内容亦有相似之处,例如,军官下达的任务,你只有三个选项:服从、绝对服从、完全服从!

而无论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要接受它,努力去做。正如我们,对于一项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可能需要许多时间,但是给你一个明确的任务,去达到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短时间完成的。我们要知道,领导要的是结果,不是你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结果不好,就是不好。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小白,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会觉得自己没有经验啊,所以,如果做的不好也是有原因的。实则不然,遇到问题,就该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自己的不付出找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博得自己内心的心安。要记住,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

拒绝平庸,选择完美。

别把平庸当成“平凡”。平庸,是一种涣散,是一种拖延,是自我放弃。平庸,可以将人深深的埋在谷底。平庸的人,没有创造,没有发展,如墙头草一般,永远随风飘摇。

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我们都应该拒绝平庸,选择完美。坚定自己的信念与决心,努力完成一项工作并尽自己所能做到极致!正如我们领导所言:你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的,不要自甘堕落,做有态度的自己。

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失败了,就甘心如此;做错了,就置之不理;不会做,就破罐破摔……都是怯懦的表现,而一切的怯懦,都是因为没有责任感。

认真努力地完成手中的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不虚度此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所有能够做的事。”我们要将责任根植于心,让它成为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种意识会让我们表现的更加卓越。这对于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让我懂得了颇多道理以及如何面对一项工作任务。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执行力和责任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为自己找借口。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该坚定信念,顽强、积极、乐观,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怯懦,要努力培养“越挫越勇”的精神。

或者,就要冒着死去的风险;心怀希望就要冒着忍受绝望的痛苦;努力尝试却有可能会失败,但我们需要去冒这些风险,因为人生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后记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2

“没有任何借口”,是一本书,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目标,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想办法达到这个标准,这种行为。“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的任务去寻找任何可能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没有任何借口”,乍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稀松平常,一笑置之,但是在翻阅了书中内容之后,发觉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我们在工作最开始时可能能不找任何借口的去做领导布置的任务,但是要想一直保持住这种习惯,却是难于登天。我们都是刚刚从象牙塔出来的职场小菜鸟,周围的人一直在说:上班了,就不跟上学一个样了,什么事都得靠自己,都得去学,都得去做。那时候听到只是觉得他们在小题大做,工作中做事的时候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来,但是遭遇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上学的时候,做任何事,感觉都有人在教,没有老师还有室友,没有室友还有同学,基本不会自已一个人去做事,但是上了班就大相径庭了。没有人说,没有人教,周围同事都在忙的时候,给你一个任务,全都要自己去弄,即使你去问别人,他们可能都因为忙而没空搭理你,所以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没做好,挨领导一顿骂。

现在的我们都是初入职场,对一切还都懵懵懂懂,毫无经验。我们最开始需要学的就是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少了一根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最开始看到这一块内容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从来没想过造成最终这种惨败的局面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少了一个小小的马掌钉。这看似很小的一个细节,掌握的却是全部的所有。而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细心、细致,抱着侥幸的心理,得过且过。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也是,为了考试而背书,平时不好好学,只等着最后考试的时候才开始背,所以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需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出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做事拖拖拉拉,行为散漫,导致事情无法按时完成。而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找各种托辞,这个没学过,那个没见过,但是可能就是这些以后会波及到我们的茁壮成长。

“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很不近人情,但是它却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办到的一件小事。对于我们这些新入职场的小菜鸟来说,服从、忠诚、诚信、负责都是我们需要一点点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学习的完成可能需要的是我们的一生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都未能完成。我们现在就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学习为目标的进行工作。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3

通过学习《没有任何借口》,让我对“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

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有时我抱怨工作量大,业务繁多,因而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如果我们能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调动我们的智慧,那无论工作再复杂繁多、工作再辛苦艰难,我们也能够从容应对。这就是自动自发的魅力所在。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逃避,就是在寻找借口,不愿意承担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抱怨、逃避的同时,也正在丧失机会,因为艰苦复杂的工作是对我们的锻炼和考验,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炼,我们才能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创造辉煌。

这本书教会了我无论接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不是遇到难题就退缩和推诿,不但要迎难而上,而且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它使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压力,并把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去为完不成任务而寻找借口。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组成,一个对小事不负责的人,也承担不起大事业。就像书中说的“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不吵闹、不抱怨、不指责,担起责任,立刻去做。执行命令时,不仅执行表面意思,还要执行内在精神”。

机会来自于苦干。机会不会垂青于那些浪费时间、懒惰的人。伟大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4

何谓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我们部长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拙见。

首先这是心态问题,更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只有对自我负责的人才能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负责。没有任何借口对于任何领域都是没有界限而言,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你自己做的其后果好与坏都要你自己去承担。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工作之中,领导委派给我们工作是对我们的`信赖,我们没有任何借口推脱,事情没有做好更没有任何借口逃避责任。只有我们对待事情、任务没有任何借口的去执行,同时在完成过程中做到保质保量,才会避免不好的结果发生。

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无不存在于困难与矛盾当中,比如上学的时候,每次成绩考不好,就会找各种理由来逃避家长老师的责罚,“我忘了背这道题;我复习的题目这次都没考;这套题出得老师说比较难;老师卷子判错了”还有我们熟知的典故“明天我再去做”等等。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把功课做到位,拖延找借口不做或者被逼的不行了再着手去做。其实自己对自己负责,自然就不会找这么多理由了也不会这么痛苦了。

其实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我们要正视它们。遇到困难很正常不应该选择逃避,制造和接受借口本身也不易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从抱怨、推诿、卸责的消极情绪,到拖延发展成为部分或全部失败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但对自身不好,对与领导、身边同事来说对你这个人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便会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找借口,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无知的、下意识的习惯,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最终只会被别人贴上“常有理”的标签。从表面看起来找个借口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听起来并不是很糟糕,但这些个借口正不知不觉的吞噬着我们的激情和斗志,渐渐地使自己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对工作学习不再抱有积极性,工作损失、领导责罚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毒害了自己。年轻人嘛,就应自带正能量,做事情主动积极一些。

我想只要我们做到态度认真,自我负责、勤学肯干、脚踏实地,没有什么事情完成不了的。领导也不会给我们出难题,即使做的不十分出彩,至少我们尽力了,平平淡淡也是真嘛~这和找借口不做,糊弄蒙人是不能比拟的。

我始终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关键在于——走心就对了。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5

听到“没有任何借口”,联想到高一时班主任说的两句话:一是我说的就是对的;第二条是如有疑问,请遵从上一条。话末,当时当一个玩笑就过去了。或许是由于当时年轻,心智还不太健全,没有明白其中的深层含义。而随着年龄的不断的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慢慢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没有任何借口,我首先想到的是“服从”。只有先学会服从,才能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其次是“执行”。工作讲究的是及时性和有效性。当领导交代给你工作的时候,不要总是尝试去找借口,更多的是如何避开不利条件,同时也应去创造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当领导交代给你的任务你不能保证能够完成,不要先去进行推脱,不要在心理上给自己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我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此时你要做的是你要逾越自己畏惧困难的鸿沟。同时,给自己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学会自己去鼓励自己。因为有可能领导交代给你的任务是你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才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但是,没有任何借口并不意味着一味的盲从,(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记住你不是一台被人操纵的机器,要善于分辨好与坏,有一定的判断意识,不断地去润色才能出类拔萃,不断地充实自己。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一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工作的执行力是受其思想而支配的,如果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反之,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厌倦,则会效率低下,影响整体的工作进程。如果一个人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面对困难得时候选择“逆流而上”,努力的去克服困难,度过难关,这说明这个员工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有着一颗不屈服的心;而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生怕殃及池鱼,这种员工则会平平庸庸。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对待每一份工作,对于新入职的我们更应该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一种求知的心态去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融入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员工的执行力与领导的个人魅力、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领导是一个行动派,我相信员工的执行力也会特别高,反之亦然。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必要的。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满足,所以员工加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要想做到公平,应去提高效率。只有不断地提高办事效率,自己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一个员工只在乎自己的回报,却不努力付出,这种人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

因此,对于领导下发的任务要及时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一颗不断求知的心,人只有不断的进步,才会收获胜利的果实。在服务行业中,我们更应以礼待人,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对待周边的人、事、物。喜欢一句话:今天种下助人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甜美的果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6

《没有任何借口》当时手里捧起这本书的时候就爱上了。

No Excuse!应该成为最犀利,最锋利的做事方法,人生态度!

想起十八九岁初出茅庐时的那股闯劲,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每天骑自行车五六十公里只为成就客户的决心,想起了客户那欣喜的笑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借口让我们逃避了困难与责任。“拖延”开始普遍蔓延……

我要改变,必须改变!!

“天赋责任,不容推卸”一个令我佩服的姐姐这样来诠释——本月份一迪姐姐去到青岛的某训练营进行学习提升。营里分配了各项任务,姐姐在晚上发生了意外,头磕在地板边沿……姐姐为了完成任务带到天亮后才匆匆赶到医院缝合了六针,没有任何休息姐姐又傲战了十个昼夜。是的,她坚持了下来,冒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坚持了下来!!姐姐就是我的榜样!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把“没有任何借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诠释这份独一无二的定义。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7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个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而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认认真真地秉承这一理念,践行这一理念,当作“立身之本”,不仅对于自己的工作,甚至对于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是最宝贵的诤言。

读完《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感慨,更多的是惭愧。多少任务和时间都在放纵与不经意的小借口下拖延流逝,我们应该懂得的是责任,并且做好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才会赢得更大的成功!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借口,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且耳熟能详,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类似的“借口”,而且也习惯了别人向我们用“借口”来解释。我们习惯了用这些借口来解释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也许这种方式已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甚至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其实这就是一种逃避困难的借口。

通过对“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能让借口成为自己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对待工作我们要无条件的执行,把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不是义务,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因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把借口放在我们的面前,就能够做好一切,就能完全的尽职尽责。

尤其是作为一名青年律师的我,更应该认真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起案件,认真负责的对待和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件工作,不管事务再繁杂,工作量再大,都应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没有任何借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为客户和当事人服务,从身边事做起,以身作则。在工作中要勤学苦练、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尽心尽职的做好业务工作和所务工作,以专业高效的态度服务客户和当事人,以自身的专业技能维护客户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就像书中所说,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8

最近我一直在读《没有任何借口》一书。这本书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态度,一种负责的敬业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外在的条件,其实在你抱怨的时候,实际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唯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对你的现存状态无动于衷,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你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达以目的。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教师的工作是烦琐的,当我面对着这些琐事时,当我看着一个学生学习上敷衍了事时,当我一次又一次指责学生时,我越来越习惯于告诉自己,这个学生我管不了,我没有办法了。但是闪过这个念头之后,我又会有很强的罪恶感。因为“没有任何借口”代表着一种的强烈的“责任感”。我决定: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上一天,那么我就要做到无愧于这份工作,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

成功归根究底只属于那些不寻找借口的人!我会牢记: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更没有借口!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9

3月5日下午,学校的多功能室里座无虚席,老师们围坐一起,正在起劲地进行着读书沙龙活动。

原来早在寒假前,学校为了继续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为了进一步扎实创建“书香校园”;为了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为了引导教师养成崇尚读书、终身读书的习惯,使教师们在碰撞、交流中分享智慧,收获成长,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校长就对老师们提出了要求:阅读《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写出读后感,开学交流。

开学两周,交流活动如期开始,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二年级组的老师们更绝,她们把这次看似简单、枯燥的读书交流设想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招聘会。只见她们把自己的组员设为了应聘者,而当这些胸佩应聘标志的老师们鱼贯走上讲台时,台下的老师们恍然大悟:怪不得,几天前看到他们在做什么呢,原来是这样。同时,大家也为她们如此重视读书交流活动感到佩服。待应聘者坐定,组长便根据《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的观点,联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向组员们提出了问题,如:作为班主任,你是如何理解书中:“工作无小事”这一观点的?作为数学老师你是如何理解没有责任感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呢?请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带着热情去工作”这个观点?等等。

在老师们热烈的交流中,活动结束了,正如王校长的总结:水韵悠悠,成万道清泉,浇灌祖国希望的花朵;书香脉脉,成一派正气,涵养国师俊俏少年。酷爱钻研,醉心读书,喜看国师教师“人追名优”;改革创新,家园文化,展望国师校园“校竞一流”。

是的,我们可以相信,国师这座有着古老历史的学校,一定会在这浓郁的书香氛围中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10

在新华书店偶尔看到《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当我对这本书感觉有些好奇的时候,又被它的序言所深深吸引住了,这几天认真品味了一番,确实感受很深。《没有任何借口》讲述的是:“‘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本书将这种理念很好的与我们现实生活学习相结合,给予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以很好的指导性作用。下面谈谈我读了这本书的体会:

一、不要让借口成为一种习惯:

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我们都能寻找各种借口来应付和安慰自己或老师,并且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所我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上。老师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今天早上检查,明明是他没有做,可他偏偏说忘到家里了。老师说他字写得差,他说作业太多等等借口是我们的家常便饭常。借口只是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当时不挨批评,获得了些许心理上的慰籍,但现实并没有改变什么?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在学习上拖延是会严重影响成绩的,对于我们以后的成长,拖延的后果是无法让人想象的。今天该做的作业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做的事情等到一两个小时后才做,我们也常能找到借口来解释,其实我们不论用多少方法来逃避责任,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找借口拖延只会说明我们是在蒙混他人是不负责任的人,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我们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我们要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努力用到学习中来。让我们远离借口,不要让借口成为一种习惯。

二、这是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学习就是我们的工作,由很多我们认为的小事组成的,比如对一节课的态度、一道练习题、一个英语单词等。课堂上无小事,很多时候,一个单词你没有记住,它会影响你整个英语的成绩。《怎样给猎狗分骨头》一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次狩猎中,猎狗追赶一只野兔。它跑了半天也没有结果,猎狗便停下来放弃了。牧童见猎狗失败了,就嘲笑它说:“你比野兔大得多,却是小的跑得快”。猎狗的解释是:“那是因为我们奔跑的目的不同,我只是为了一顿饱餐,而兔子却是为了活命哩。”很多时候,成功与否并不在技术与资金,而是在于态度,在于你的决心是否足够。要坚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三、用心地做最优秀的学生: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布鲁金斯说:“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我认为,成功取决于态度,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学习态度有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培养自信乐观的态度是学习的前提。有个医生做过一个实验:用水和糖加上某种颜色配制了一种安慰剂让患者服用,如果患者相信药力并持乐观态度,疗效就非常好。其实,安慰剂并无疗效,是医生夸大了它的作用,结果有90%的人服过安慰剂后,病情大大减轻,有的甚至痊愈。这说明心态在起作用,学习首先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学习的真爱。学习需要热热心肠;学习需要努力和勤奋;学习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学习,我们才会取得成功。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

四、永远怀抱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好多同学都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学的。一对老师有意见就说不给你学了,更有甚者不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然而他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严格批评是对他好!如果一个学生,多考虑老师的难处,多给老师一些同情和理解;如果是老师的话,则需要考虑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对学生们多一些表扬和鼓励。感恩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些永远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的人都是努力学习不找任何借口的学生。在自己学习好以外,还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知道尽心尽力作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人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们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同学间的团结、师生关系的融洽,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丰富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我们如果每天都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相信学习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和积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同学们的恩惠。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没有国家的爱护,没有同学们的帮助,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吗?所以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五篇: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没有任何借口》我没看完,估计也不会看完,就在这不完整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看法吧

一、成为畅销书的原因:

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因为它是员工(被管理者)的必备书,至少管理者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老板们、企业主成批成批的买下做为送给新员工的礼物以表达自己人文性的关怀,真正由员工“自动自发”去买来读的不多。庞大的就业需要成就了庞大的销售业绩。

二、书的性质

应该说是一本好书,每一个小点都是有相当道理的,但小道理整合在一起并没有产生1+1》2的效应,全篇整合下来只有这么一种感觉“说教。我不知对该书进行归类,充其量只能说它是一本励志类的书籍,但却没有该类书籍看后的那种感动与振奋,我看它更象是一本《员工守则》

三、观点的新颖性

除了西点校训能成为《没有任何借口》的一个亮点之外,实在是看不出该书表达观点的新颖性,更不要说文是中所举的例子,任何一个对二战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清楚,巴顿将军说什么也能算是一个没有任何借口服从命令的人。再者,同样的观点在我国的黄埔军校也同样具备,蒋校长就说过“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而毛泽东也说过“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不都表达同一个意思吗。

四、内容感悟

其实不管是《没有任何借口》还是〈送给加西亚的信〉,它们实质上强调的都是“执行力”的问题,并在管理者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归限于对管理者指令的执行方面。其实这也不奇怪,不管古今中外,管理者大都喜欢听话的手下,于是乎,对管理者指令无任何借口的执行也被人为的纳入到职业道德的框框里。

我个人觉得,前几年常被名人们挂在嘴边的“做~~难,做~~更难”名言用来形容广大员工是相当贴切的,“做员工难,做合乎某某人标准的员工更难“,君不见,当你对管理者的指令提出质疑并可能不执行时,《没有任何借口》告诉你,请认清你的定位,你只是员工,无需象领导那样去思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要做的事就只是执行。可拿破仑好象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无数的职场励志书也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想当老板,首先要象老板一样的思考”,那个更有道理,角度不同而已。其实就仅从管理者角度来说,管理者的看法也是相当不足的。谁都知道现在“民工荒” ,民工荒的原因从根本上与《没有任何借口》所灌输的内容有极大的关联。“民工荒”实质上是“人才荒”的另一个版本,找不到工与留不住人才深层的原因是一样的。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留住人才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满足他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说明了人在不同状态下的需求。薪金的调配是现今管理者用得最多的手段,加薪是“胡萝卜”,减薪是“大棒”,更有甚者,天天把下岗挂在口上,以期它能成为大棒上锋利的刺。但这里不管加薪还是减薪,它的效用都是有限的,尤其大棒,它对处于第一层次的人是有效的,《没有任何借口》在这个层次大行其道。但人不会始终处于第一层次的。胡萝卜的吸引力勿庸置疑,可依据马斯洛的理论,当一个人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起主导作用,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管理心理学的实验也充分证明了这点,当薪金满足人的主要物质需求之后,加薪程度与绩效的增长率成反比。,也许你会说,我只要把薪水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也是目前大多管理者在做的),进而可以充分利用薪金这个大棒与胡萝卜的混合体好好的管理员工,可这里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这个社会上不只只有一个单位与企业,你的薪金低,别的企业薪金高,相同的工作性质,谁还留在你这,即使一时无称心的职位,也是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管理者会说,现在工作那么难找,走了一个,企业随便都可再招一大把,(如真这样,就不会有民工荒)是呀,对于大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说,有事做是不可抵挡的诱惑,可管理者一厢情愿的忽略了这么一个现象,这些人都还是处于低需要层次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安全与保障是目前所需要的,于是他们进入了相关的企业单位。我相信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临时工”是无法促进企业发展的,于是乎要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好不容易成为合格的有生产力的劳动者,他们也进阶到较高层次,先前的胡萝卜早已不入其眼,企业靠什么来留住这些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员工们,加薪加薪再加薪,当这招不灵时,难道说还用“走了旧的还会的新的来”来慰藉,培养成本与不成熟员工对生产运作的影响不仅是企业资金的黑洞,也是企业信誉的黑洞。管理者的智囊团出来说“不仅加薪,而且提升其职位,让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它的对象只是某些精英,广大员工呢?有将没兵的军队是无法打仗,一个企业只靠管理者是发展不起来的,要靠基层的每一位员工共同的努力。现在理论界认为,企业要营造一种环境,建立一种机制,以期满足员工的最高层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贯穿人一生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全心全力为实现自我而努力,同时也实现着企业的效益。即在企业发展的框架下,鼓励员工进行企业内创业,并将之融合转化为企业创业的组成部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自己发展就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于是,人才留住了,员工留住了,企业发展了。

我不是什么人才,但做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基于上述观点,我不接受“无任何借口”的对管理层的服从,如说什么是“无任何借口”,那也是在能够服从之后的无任何借口的执行。

五、总结

《没任何借口》的热销缘于管理阶层的推动,而推动的原因却值得玩味。但不管如何,做为一本书,它是好东西,不同的人看完之后有不同的收获。有人认为可以做为洗脑的工具,有人则以之为职场手册,也有人就直接以“无任何借口”做为自己个人前进路上打气筒,当然也有象我为样带点“愤青”意味的人把它做为攻击的对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个人观点有如小川,以期也顺利的溶入社会众言的大海之中。

下载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1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个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努力塑造自己 挖掘无限潜能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最近阅读了美国西点军校军人布瑞斯.巴勒所著的《没有任何借口》一书,感觉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励志类书籍。该书的独到......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没有任何借口》的读书心得 最近,我有幸读了《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它的主旨是:阐述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强调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同时也是在培养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激......

    读《没有任何借口Ⅱ》有感大全

    文章标题:读《没有任何借口Ⅱ》有感-影响执行力的几种因素读《没有任何借口Ⅱ》之后,充分认识到提升执行力对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提升执行力,不找任何借口,自觉主......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教师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杰伊.瑞分博瑞所著的《没有任何借口》,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27篇文章,就诚实、执行、责任、敬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没有......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文章标题: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诚实敬业认真负责做一名合格的qy员工《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以精湛客观的理论为中心,以真实易懂的事例为论据,精辟地论述了一名有责任感、诚实敬......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美国作家杰伊.瑞分博瑞所著的《没有任何借口》,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27篇文章,就诚实、执行、责任、敬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借口,拖延的理由、失败的温床、无能的标点。狐狸够不着树上的葡萄却赖葡萄是酸的;阿Q打不赢别人却沉迷自慰于虚幻的“精神胜利”。战场上,借口就是无情的子弹,找借口贻误战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