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授课教师:郑丽静 评析教师:葛慧兵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郑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郑丽静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由郑丽静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几个特点: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整节课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下面从几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节课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也符合教学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学科要求。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
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最后,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老师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
四、教学流程清晰严谨 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衔接严谨,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从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从问题的设计,到解读点评,从课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稳步推进。
五、能够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体验。
在难点突破讲解白描写作手法时,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
本课有几个环节值得商榷:
这是一篇文言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载体,文言实词、虚词的认识与积累不能从简,更不能缺失。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认识不能仅仅依靠大屏幕上的闪动,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印记的学生的心里和记忆里,作为今后文言实词串并使用的储备资源。而依赖大屏幕的效果只是一种闪记,无法形成真正的记忆。因此,文言文教学还应该把一些值得记忆的实词和虚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面对实体文字多看几遍,多写几次,这样的教学效果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印象。
在课文内容的梳理上,问题的设计还不到位,从整体感知到画面描述,本文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老师如何利于这些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这就需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如:作者围绕文章题目“湖心亭看雪”写了哪些内容。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的哪句话相互映衬?结合语境,试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等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一层层把内容剥开,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授课教师:陈晓 评析教师:葛慧兵
《湖心亭看雪》是河北省邯郸市第 27 中学陈晓老师执教的一节阅读课,这节课用时 45 分钟,呈现了一节完整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过程流畅,环节安排清晰。
陈晓老师采用了“五步对话”的教学流程构建了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这个环节授课教师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布置得好,学生是带着准备和疑问进入课堂的,学生有学习的期许。所以“交流分享”这个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学生参与热情高。2.在“聚焦文本”环节,是按照先熟读后精思的方法学习本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文本的学习中问题设计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先通过复述内容,整体把握;接着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分析文章的叙事部分,并体会写景和叙事部分之间的联系。
3.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授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关于张岱的生平资料和《陶庵梦忆》创作的背景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学生对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易于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清晰,问题设计到位
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课堂上,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在研读文本时,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简明流畅。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学生自由谈收获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四、注重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内容
在教法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容量大,效率高。并且注重了读的指导,以读为突破口,突破了难点。读是语文传统教法,教文言文更是要以此为根本。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内涵,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和需要探讨的地方:
1.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例如,解释“长堤一痕”的“一”时,有学生解释为“量词,一道”,要纠正,应该是“数量词”。2.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不够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老师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如果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蜻蜓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虽然结合了课文插图,但部分学生还是理解的有些肤浅。
3.由于本文写于作者国破家亡、陷于困顿之时。回首前尘,昔日的繁华,往日的优雅,被一一无情的毁灭,昔日的点点滴滴越是美好就会更刺痛他的内心。过去的美好,像一场梦。他在梦中想要获得慰藉,但同时又受到痛彻心扉的刺痛。所以又为本文笼上挥之不去的愁绪。这一点也应引导学生去感悟。
对话课程标准 研析教学内容
一、与“课标”对话
(一)“课标”要求
聚焦几个核心词:阅读·感悟·思考·探究·欣赏·评价·借鉴·升华
(二)关系解读 1.尊重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2.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优秀文化营养 3.尊重文学要义,完成文学熏陶与浸染
(三)目标定位 1.文学知识的积累
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知识的积累,从而完成文学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文学样式的积累
山水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学样式中的一种。山水文学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类的进步。完成这个认识的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
3.文学情感的积累
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镶嵌在描摹山水的文字中,游走于奇峰异景的步履里。阅读这些文章并体悟作者情感,可以更多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与教材对话
(一)选材意图 1.这几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适合这个学段的学生阅读:主题鲜明,文章简短,易读易懂。文章的难易度适合放置于八年级学段学习,便于完成知识的积累。
3.文章揭示的核心价值和蕴含的情感元素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
(二)核心价值
1.养趣——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动情——隐隐约约的故国之思,自我排遣的旷达情怀,不经意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阅历。
3.养心——道德的、伦理的、民族的大学问和大奥秘,可以指导学生生活,涵养学生的文化气质。
4.“宏志”——胸怀天下的大我情怀,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命发展
(三)教材特点 1.自然真切,回味悠长 2.相亲相近,物我两忘 3.胸纳四海,宠辱不惊 4.抑郁伤怀,挣扎求索
三、与学生对话
(一)学情基础分析
1.阅读能力薄弱,实词积累少,串并解读能力不强。
2.虚词辨析、句子理解和句型辨析能力薄弱,读懂文本有障碍。3.时代距离带来的认识与理解的障碍,情感对话受阻。
(二)学习现状分析
1.受中考影响,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固化呆板,缺乏迁移延伸的能力。
2.受中考范围的影响,文言文阅读面窄,没有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3.受中考题型和考点影响,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内容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影响分析(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1.学生不能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无法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
2.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民族文化的精髓无法在学生心里扎根,传承也就无从谈起。
四、与教学对话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三维目标的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要具有文本特征,要有个性特征,要体现教学要义 3.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基础和现状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1.清晰度
目标表述要清晰准确,师生理解无歧义,无障碍,不能用老师自己心里的想当然,作为学生理解的必须条件。
2.详尽度
目标表述要具体,要周密,要详尽,不能使用“通用”语言,一个目标百文用,你用我用大家用。要有较强的文本意识和知识对应。
3.一致性
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体现教材的核心价值。
第二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
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
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第三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范文模版]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0篇)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谷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谷老师不单停留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谷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谷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谷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谷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谷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2本节课采取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拍张弛有道,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罗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顿井井有条,层次明确:对文本重视全面细密,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诵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咀嚼及内容主旨的明白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徐徐走,欣赏啊!”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张岱的“痴”。罗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要害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展现的爱国心情。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祖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罗老师主要扣住“准、清、活、实”四个字。
一.教学目标立足一个“准”字。
根据课标要求,上好一堂课,要凸显这堂课的“三维”价值,谋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这节课,我认为罗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有如下三个:
1.诵读课文,积累本课的文言词语。
2.学习白描手法,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
3.体会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罗老师将教学目标分散开来,比如,诵读课文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目标一;学生理解课文后,进入课文重点问题的教学阶段,师生共同学习白描手法,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完成目标二;在男生读、女生读之后,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究,体会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从而完成目标三。
二.教学思路讲究一个“清”字。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如同写文章一样,有一条思路,讲究思路教学。
我觉得这节课课堂教学思路:品痴景,近看张岱(感受)——遇痴人,近看张岱(领悟)——还原痴遇,演绎情景(展示)——辨痴,回望张岱(触发),最后顺利到达终点。
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罗老师先走进去,教学生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再走出来,教学生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再走进去,重点教学生如何理解白描写法;再走出来,在难点处设置疑问,巧妙引导,终于让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三.教学方法注重一个“活”字。
把学生盘活,把教材教活,把课堂搞活……那么,这些都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活”。俗话说“千个师傅千个法”。罗老师本节课运用了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教学法等。其中孔子创造的启发教学法,是古今中外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启发教学法的运用。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罗老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她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得来全不费功夫”。
2.朗读法的运用。有道是:学文千法,朗读为本。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整个教学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遇”,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这其中有范读、有齐读,有男生读,有女生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从这次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四.教学有效要强调一个“实”字。
课堂教学要做到实,还必须认真准备。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说来,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这节课罗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的。小到一个字的读音,大到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都认真对待,丝毫不马虎。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无论哪种风格,都应该以认真解读文本为基础,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然而,语文课堂就像电影一样,是个遗憾的艺术。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提高他们探究质疑的水平。还有教学时间处理不妥当,前松后紧。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3一幅美丽的雪湖图,一节美丽的赏湖课。
陈老师的设计因简洁完整而美丽。从朗读课文到读准句子停顿,对照课文翻译句子到理解课文,品味言语到解读主题,环环相扣,紧凑连接,流程清晰完成,简洁自然。
陈老师的课堂因温婉自然而美丽。陈老师的教风自然,言语亲和,师生交流顺畅,不急不慢,缓缓教来。学生读书不在状态,老师的一句“你们为什么读得有齐物论啊?”问出了学生的整齐朗读。学生的断句出了错,“天与云/与/山与水”,老师的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断”,问出了课堂的生成,天地之间,上下一白。
陈老师的品味因细致探究而美丽。陈老师在赏析品味湖心亭描写雪的语句时。通过展示学生的细致描写,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白描的简练朴素而不简单。通比较痕与条,点与座,个与粒,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量词的魅力,湖心亭雪景的苍茫阔大,张岱内心的孤独感与渺茫感。
一句“同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解读文章的主题,结束了课堂。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4《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
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5晚明小品虽不及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执教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
(一)导入。
无疑处设疑。执教老师以湖心亭的位置设疑,此问对于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即刻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负担,也消除了公开课非熟悉老师上课的紧张感与陌生感。由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引入对张岱西湖之梦的解析也是水到渠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痴情。(二)整体感知。
执教老师设问:“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痴”来解读张岱的“西湖之梦”。分这样几个角度进行:1、“行痴”。抓住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紧扣“冬雪三日”、“更定”这几个时间词语,结合资料《西湖梦寻》卷一头条引导学生理解张岱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是因为此时西湖最为寂寥、冷落,而张岱此行正是出于对西湖的关怀与钟情。2、“景痴”。在“行痴”的基础上自然引入“景痴”。“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执教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3、“人痴”。到亭上,偶遇金陵客。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份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材处理,我也参阅了诸多设计方案,也拜读了吴战垒先生读张岱《湖心亭看雪》撰写的评论文《诗的小品小品的诗》,比较一致地认为:湖上遇知己,同是他乡游子,然而后约难期,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然而,执教老师在此处做了极为大胆个性化的处理,更浓烈了此时凄清的氛围。借助课外资料《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描写“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把“两金陵客”解读为“看雪而不见其看雪之态,亦不作看雪者看之。”他们不再是张岱孤独旅伴的知音,而是西湖之梦的不谐音。“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的孤高情怀有谁知,他只能“独”与西湖相往来,此时再回顾前文张岱“独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展现了张岱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之情调,既不欲见人,也不欲人见的孤寂情怀与避世幽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张岱的西湖之梦实为他的家园之梦,因为只有西湖才能给他的家园的温情。听了执教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这堂课不仅思路清新,对语言中凝聚的情感分析更是精湛,这都依赖于执教者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如果说这堂课尚有不足的话,那就是学生的思维起点还开始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的话,堪称完美。浅薄之见,贻笑大方!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6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x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1、课堂思路清晰、连贯。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2、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表现突出。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7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平了一点?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8曾经读过一篇文,文里有这样一句:在夏日里怀想冬天,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老师的《湖心亭看雪》,却让我们实现了这个奢侈的梦。在她清新明快的语言节奏里,有幸与学生一起前往湖心亭,一览西湖冬雪之景。
本节课采取了四步阅读法,由浅入深,有序进行。
一、朗读。
应该说 老师纯正的普通话,营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氛围,她捕捉错落节奏间的生命呼吸,感受字节音韵中的文人性情,于此,学生阅读欲望被唤起,阅读兴致被激发,于字里行间去感知漫天白雪的空阔,深悟物我两忘的幽绝。
二、译读。
这篇文章是八下的课文,而学生才上七年级,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怎么办?结合注解逐字译。先是同桌结对自由译,后是句子接龙全班译,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通译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句,学生收效颇丰。
三、赏读。
悉数西湖文与诗,最让人叹服的莫过于苏轼的西子之喻,而最为别致的就是张岱的《湖心亭春雪》了。它的别致首先在于“白描”写景法。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白描”一定是不懂的,老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文字的解析后,引出“白描”的定义,又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类比,用朱自清《春》中“春花图”中的“渲染”进
行对比,强化学生对于白描写景效果的感悟。这是在阅读基础上,再一次感受到西湖的苍茫与辽远。
四、析读。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作者的“痴”。学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了“行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又挖掘出文中的“景痴”,“人痴”,但“痴”之背后有深意。老师不单停留在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的解读,归结之前的所有“痴”全在于“情痴”。什么情?那便是《陶庵忆梦》中一以贯之的“故国之思、兴亡之叹”。
总之,老师的这堂课的诸多亮点,归纳为四句话:拟定目标明,字词疏解实,操作程序清、教学方法活。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9这堂由XX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着开阔的课堂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得语文教学之 “三味”: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下面我将从学科意识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一、能够把握语文学科的航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刘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视频中刘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或是应试化的极端倾向。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够较为精确设计教学程序。刘老师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两个要求。首先,她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环节,也没有必须有的被遗漏的环节。但是环节在前后设计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作家及简介,并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思想,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细读的时候再适时介绍作者,效果会更好。其次,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视频中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
四、能够较为精巧设计学习题目。教师在最后布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业,来展现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老师如果给学生再推荐一些张岱的小品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0近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语文组全员参与了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的“同课异构”教学及教学研讨活动。经本组成员共同探讨评议后,就王苗老师《湖心亭看雪》这节课我们的看法大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教学基本功扎实:
普通话流利,简洁通俗;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设计精美有效,层次清楚,围绕“痴”字来设计:痴行、痴景、痴情;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
2、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系统有序。
3、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4、作为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5、教学不局限于文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如对“更定”的理解,介绍了古代一些计时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从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来看,其中一点就是“熟读成诵,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但王老师在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对字词落实欠火候,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其次,作为一篇富有诗意的小品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让课堂时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尽量做到课内 “熟读成诵”,但王老师只让学生匆匆读了两三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开散文文质兼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课文语言,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
1)、字、词、句教学耗时较长,近20分钟;
2)、读的时间太少,对课文仅读了两三次,而且老师未作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太少;
3)、对作者经历及处世态度的介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能力脱节,有些强加给学生的意思,这种痴谜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值得欣赏,但学生难以理解。
3、教学评价简单:
教学中不能够随时了解、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评价过于简单,如学生回答错误时,只简单评判而并未引导其深入思考就让其坐下。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鼓励性不强。
4、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需琢磨,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5、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稍欠火候。
6、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分析、学生的尊重还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本节课参与者是七年级学生,教师在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张岱的处世原则的处理上脱节;
②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高与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脱节; 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意识还需加强。④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一步了解。
以上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看法,希望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反思自己,从而有收获、有发展、有进步,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欢迎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湖心亭看雪
29、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1课时
一、导入课文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下面就让我们随张岱去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欣赏别有情趣的雪景
二、朗读课文1.推荐读(读准字音)2.听录音跟读(读出节奏)3.自
由朗读。
三、整体感知请概述作者看雪的经过
四、研读课文问:“痴”为何意?“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
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专注,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境界。“痴”是一中本真自然,特立独行的个性。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读出“痴”。1.“痴”于行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穿插是、更、焉等词教学)追问:从张岱的这些痴举中,你觉得张岱有着怎样的情趣?张岱痴于行(与众不同不随流俗)过渡:前往湖心亭时,张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2.“痴”于景 找出文中的雪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齐读,疏通,再齐读(穿插
一、白、芥、粒等词的理解)讲: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张岱笔下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中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朦胧、寂静、空旷、辽远、阔大、混沌、依稀、恍惚、茫茫、悠远等感觉;读出作者孤独落寞之感。当堂背诵写景句,并抽查落实。小结: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置身其中,张岱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学生再朗读体味)张岱痴于景(孤寂落寞思考人生)
五、你的积累有多少(白、一、更、是等一词多义)
(俱绝惟长堤一痕一芥大喜及下船客此等)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张岱《不二斋》,体味作者的情感世界
第五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
我说课的课题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及看法,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一单元都是描述自然山水的优秀试问,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性,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凄清淡雅的雪美景,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还有作者的那份“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逸趣。
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已具备借助相关工具书,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学习目标定位三点。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好文章要不厌其读,经典文章多读不但能培养语感,体会作者写作手法,更能积累文言词汇,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体味文章更深层的含义)
3、欣赏雪后西湖美景,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因为,只有真正体会到雪后西湖的那种醉人的景美,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那份“痴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
2、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的白描手法及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手法的运用言简意丰,只有理清了人,事,景,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切感受到作者不一样的情趣,所以我把这两点列为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不到160字,因此,我设计用一课时完成。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品味句子,把握情感——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导入新课”环节,我设计了一句问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雪吗?”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时值初冬,下雪可能是许多同学非常期盼的事情,他们会对以前的雪景有所回忆)然后引出课题突出一代文学家他是怎样“看”雪的,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查预习”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学情。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了解作者,作品及其背景资料,才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整体感知”环节,我设计了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或独立完成,或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品味句子,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2、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做结,有何意义?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讨论,相互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明确的方法,学生通过对看雪背景,时间,天气的思考。讨论,交流来体会作者的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情感世界,通过对写景的句子的 体味感受作者内心的漂泊无依,茫然无态的伤感。通过对“奇遇,饮酒,抒感慨”及“舟子话”的分析,让学生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赏。更对作者的品位,人格给予肯定,赞赏。
“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这更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作业设计”环节,1、通过学生课外阅读张岱的《不二斋》,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柳宗元的《江雪》,体会本文的白描写作手法的运用。
六、说板书
板书者部分我设计了三块,分别是叙事、写景、抒情。
以上是我对本课题的设计思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