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古诗
上册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净沙·秋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过湖》 宋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liùyuâârshíqīrìwànghú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望 湖
lïuzuìshū
楼 醉 书
sîng
sūshì
(宋)苏 轼
hēiyúnfānmîwâizhē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báiyǔtiàozhūluànrù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juǎndìfēngláihūchuī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wànghúlïuxiàshuǐrú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qiūyâjiāngxiǎochūlímãn
秋 夜 将 晓 出 篱 门
yíngliángyǒugǎn
迎 凉 有 感
sîng
lùyou
(宋)陆 游
sānwànlǐhãdōngrùhǎi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wǔqiānrânyuâshàngmïtiān
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yímínlâijìnhúchãnlǐ
nán
遗 民 泪 尽 胡 尘 里,南wàngwángshīyîuyīnián
望 王 师 又 一 年。
观书有感(其一)[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篇:古诗三首六上
六年级上期第四单元十六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习《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学会诗中“谦、锤、凿、焚、任”等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清白、坚劲”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3、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石灰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先后板书:志、诗言志、托物言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言志、托物言志的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学生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释题目,简介作者
1、“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扬、称颂的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是(所以这是一首赞美石灰的诗)。
2、你还知道带有“吟”的诗题吗?(《暮江吟》、《游子吟》等)
3、简介作者。
三、学习古诗方法回顾
1读(按古诗的韵律节奏读好古诗)2知诗人解诗题 3 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四学习古诗
(一)读通 读好
1.自由读诗
2.多种形式读:
指名读。
自由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师生对读。
(二)了解“石灰”其物
1、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于谦为它写下这首诗呢?请同学们听一段介绍。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提问:从这段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读诗句。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
1、理解诗意的方法: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然后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的方法概括诗句意思。
2、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
3、同位互相说说。
4、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出示课件。适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加上关联词(如: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因为,它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间。)
五、了解“托物言志”,悟诗情
过渡: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同学们大概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吧?
1.《石灰吟》,吟的应该是石灰。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请你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2、诗人敬佩、歌颂石灰的什么品格呢?
3、于谦触景生情,于是借石灰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叫托物言志。
4、从诗中看,于谦的志向是什么? 找出诗句回答
3、让我们记住于谦十二岁时写下的豪言壮语。
六、感悟诗人品格
过渡:于谦有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他留给世人的“清白”究竟是什么?
课件自读资料一:这留下的清白中是两袖清风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诗,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金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流传下来。
自读资料二:这留下的清白中是精忠报国的思想 力挽狂澜的能力
正统十四年间,英宗皇帝一意孤行,胡乱行军,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敌人俘虏。面对身陷敌营成为人质的皇帝,蒙古部队精锐的士兵,城中惊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击士气低落的明军,而朝中大臣只顾逃命。当所有人都对现状绝望的时候,于谦挺身而出,担当重任,一力承担,苦苦支撑,直至胜利的到来。
自读资料三:这留下的清白中是清正廉洁、不畏强权
于谦身居高位,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没有受过贿。当时皇帝身边最为宠信的大宦官王振一直看于谦不顺眼,便找了个借口,把于谦关押了起来。由于于谦深得百姓尊重,威望很高,王振无奈又把于谦放了出来。在大牢里就大骂王振的于谦出狱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清廉如故。
自读资料四:这留下的清白中是报效祖国的一片丹心
于谦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在孤灯下苦读,一心想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七、总结全文:课件 后人如此评价于谦:
有巍巍定难之功
有侃侃立朝之节
有孜孜及民之惠
有儌儌律贪之洁
五百年过去了,于谦从不曾离开过,他鲜活地立在人们心中;再过五百年,他也仍然立在人们心中。让我们吟这这首诗,记住这位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齐读全诗。
八、作业
1填空课件
2、背诵全诗
板书:石灰吟
明 于谦托物言志
报效祖国清正廉洁
坚贞不屈不畏强权
洁身自好赤胆忠心
第二课时
内容:《竹石》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1、背诵于谦的《石灰吟》。
交流:在于谦的《石灰吟》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小结:诗言志。
这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位画家郑燮写的《竹石》。
二、学习古诗方法回顾
1知诗人解诗题2读(按古诗的韵律节奏读好古诗)3 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三、知诗人解诗题
1、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并出示课件
2、读着“竹石”这个诗题,我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你们说呢?
3、自读,说说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
四、读通读好
采用各种形式读。
五、理解诗意,读懂古诗
1、理解诗意的方法: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然后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的方法概括诗句意思。
2、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
3、同位互相说说。
4、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出示课件。
六、想意境悟诗情
1、竹的生长环境怎样?从诗中哪些词感悟到的?
2、这些岩石中的竹具有怎样的品格?
3、读着这托物言志这首诗,我们只是看到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吗?我们还能看到诗人怎样的志向呢?
七、拓展
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八、作业
1、填空课件
2、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 春夏秋冬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磨万击 千变万化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竹 石
郑燮咏物明志
咬定立根坚忍不拔
千磨万击坚劲顽强不屈
第三课时
内容:《夏日绝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介绍李清照
1、板书“英雄”,哪些人称得上“英雄”?现代汉语词典上作了三种概括:(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2、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位女英雄――李清照。(课件出示,师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写的一首小诗。
二、读通读好全诗
1、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时期,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文章评述过项羽,其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课件出示,师朗诵)
2、请同学们自由读通读好全诗
3、同学们,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读起来壮怀激烈,铿锵有力。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正音,如“为”念第二声。)
三、理解诗意
1、同学们,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人杰、鬼雄)课件
2、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3、成语词典中有两个成语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4、读了这两个成语,联系前两句诗,你对项羽有何感慨?(交流)
(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不管是生还是死,都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就是项羽的本色。)
5、指名读这两句诗。(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6、这两句诗“惊天地,泣鬼神”,八百年来令多少男儿汗颜。请全体男孩子再来念一念这两句诗。)
7、同学们,最令人心动、最令人感慨的还是第四句诗“不肯过江东”。
江东,是指江南的东部,咱们这儿就属于江东,江东是项羽的老家。当年,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项羽是江东的骄傲。江东的父老乡亲都盼望着项羽胜利归来。可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
咱们来看一段悲壮的历史。(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读了这段话,联系“不肯过江东”,你对项羽又有何感慨?
(项羽宁死不屈、百屈不挠、悲壮豪迈、光明磊落、浩然正气、敢作敢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引导:项羽如果回到江东,江东的父老乡亲会原谅他吗?项羽当时有的是时间逃生,可他却选择了死,不想成为敌人的俘虏,不想在敌人的刀下。
同学们,要读好这一句,读出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概,关键是读好哪一个词?(不肯)指名读这一句。
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不能”?(不能)为什么?
师:“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8、交流对诗句意思的理解随即出示课件
四、悟诗情。
1、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
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交流)
(一是因为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
二是因为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2、没有别的原因呢?咱们来看一看李清照写这一首绝句的时代背景。(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读了这段话,联系“至今思项羽”,你对项羽,或对李清照,或对南宋朝廷有何感慨?(写下来,交流)
同学们,咱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一首诗中的“人杰鬼雄”,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懦夫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虽然李清照不是战场上的英雄,但她的爱国热情足以配得上“英雄”的美名!
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振奋精神,再次齐读这首诗,再次感受英雄的气概。
五、作业
学习本课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六上16课古诗三首
16课古诗三首
一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浑:①浑浊②糊涂③纯朴的;天然的;④满,全
1、粉骨碎身浑不怕。()
2、这条小河里的水很浑。()
3、伊春民风浑厚。()
任:①任用②担任③职务④担当,承受⑤任凭; 听凭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在玉树救灾中,许多共产党人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的前沿,任劳任怨。()
6、这个重任就由你来担当吧()
7、他的爸爸在教育部门任职。()
二、找一找,连一连
《石灰吟》清李清照
《竹石》明郑燮
《夏日绝句》宋于谦
三、解释划线的词。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
1、“若等闲”的意思是很不平常。()
2、《石灰吟》中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即
使粉骨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抒写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4、《夏日绝句》赞颂了名将岳飞。()
五、感知课文。
1、《石灰吟》的作者是朝诗人。这是一首的诗。
作者以作比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坚守的决心。
2、《竹石》的作者朝诗人。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的品质。
3、《夏日绝句》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死也要。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吟:;若等闲
5.这首诗真实形象地描写了石灰从深山中的石灰石,经过、又经过,然后使用的全过程。
6、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7、作者采用的写法,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表达出
作者的精神和的追求。
第四篇:六上课外古诗原文译文整理
六年级上册古诗
1、《为学》清,彭端淑 【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主题】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抓住事物“难”与“易”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2、《卢溪别人》唐,王昌龄
【原文】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译文】您的小船在武陵口停泊了,溪水还要伴随您向北流去。行驶到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切莫在月光下对着猿猴发愁。
【主题】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友人旅程和途中将遇到的境况的设想,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原文】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译文】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主题】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
4、《田园乐》唐,王维
【原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5、【军行】唐,李白
【原文】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主题】全诗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为国杀敌立功的将士的赞颂之情。
6、《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主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7、《山中问答》唐,李白
【原文】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主题】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和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情感。
8、《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主题】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桃花溪》唐,张旭
【原文】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10、《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
【原文】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主题】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11、《营州歌》唐,高适
【原文】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主题】诗生动地刻画了北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生活风貌和豪放的性格
12、《早梅》唐,张谓
【原文】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主题】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通过早梅展现一个孤寂傲视、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13、《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原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主题】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14、《春行即兴》唐,李华
【原文】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
【主题】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第五篇:六上、六下必背古诗
六上必背古诗
1.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4.春望(唐)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七步诗(三国)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论语》选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小古文《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4.小古文《学弈》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5.小古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六下必背古诗
1.晚春
(唐)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无
题
(唐)李 商 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山园小梅·其一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9.浣溪沙
(宋)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满江红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论语》选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4.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