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文章开头法(推荐)
常见文章开头法
山野村人
一、时间开头法
例一: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照例行驶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航线上。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哈尔威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船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有12名是妇女。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法国作家,雨果,小语十册)
例四: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赤壁之战》小语十册)
例五: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小语十册)
例六: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小语十二册)
例七:
2001年7月13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真是个特殊的日子。前两天,就有记者问我,如果这一天在莫斯科的投票我们胜出了,终于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你的心情会怎样?我说我当然会很高兴,很激动。
(《向往奥运》作者:肖复兴,小语十二册)
例八: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克镭》作者:迪克·格莱格利,小语十二册)
例九:
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包身工》夏衍)
二、地点开头法
例一: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小英雄雨来》作者:管桦,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旅行家树》作者:玛拉沁夫,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猴王出世》作者:吴承恩,小语十二册)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人物开头法
例一: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周晔,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康威老先生叫我去他那儿一趟。
(《一件运动衫》作者:马克·哈格,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景阳冈》作者:施耐庵,小语十二册)
例四: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初语四册)
四、诗词开头法
例一:
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初语四册)
例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水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例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早。
(《卧看牵牛织女星》作者:叶至善,初语四册)
五、点明中心法
例一:
高梁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梁,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高梁情》作者:牛汉,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海豚救人的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非常真实的。
(《海豚救人》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后,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作者:韩愈,初语四册)
六、景物开头法
例一: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跟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十里长街送总理》作者:吴瑛,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作者:老舍,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白杨》作者:袁鹰,小语十册)
例四: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小语十二册)
例五: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世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初语四册)
七、设问开头法
例一:
花怎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
(《万紫千红的花》仇春霖,初语四册)
例二: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既有趣也很重要的问题。„„
(《地球是圆的吗?》作者:陈尔寿,初语三册,93版)
例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选自《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八、往事回忆法
例一:
我的童年,是在杭州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的石桥》作者:洪敬业,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村公所上。
(《小桔灯》作者:冰心,初语二册)
九、开门见山法
例一: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养花》作者:老舍,小语十册)
例二:
有多种多样的“入迷”。
吉诃德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
(《论“入迷”》,茅盾,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
例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十、交待起因法
例一: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海上日出》作者:巴金,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夕照》作者:李颖,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三: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养花》作者:老舍,小语十册)
十一、对比开头法
例一: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鲸》小学语文/第九册)
例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作者:朱自清,小语十二册)
十二、叙事开头法
例一: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跳水》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小语十册)
例二:
在一家商店橱窗前,鲁本看到一样东西,真让他心动。上面清楚地标着价格:5美元。5美元,对于12岁的小鲁本来说可是一大笔钱。它足够全家人一星期买日用杂货的开支了。
(《鲁本的秘密》作者:美国夏尔玛,谈政华译,小语十册)
例三: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景阳冈》作者:施耐庵,小语十二册)
第二篇:作文常见开头法
作文常见开头法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如《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提出问题引导思路
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如《大雪山》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山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覆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还是白雪纷纷,寒风刺骨。
4.布下疑团引人入胜
如《大力士=小蚂蚁》的开头:小蚂蚁,只有线头那么大,多不起眼儿呀。大力士和小蚂蚁画等号,你说不是怪事吗?
5.揭示矛盾引出故事
如《两个中队委员》的开头:李玲与肖敏同在一个班,又都是中队委员,可是俩人见面不打招呼,说话要抬扛,倒像是冤家。唉,只怪六一节下午那件事……其实,作文的开头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所决定的,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求。
例如,下面这个开头:
我的爸爸的眼睛是双眼皮小眼睛,我的妈妈呢,单眼皮大眼睛,我的姐姐呀,双眼皮大眼睛,别提多漂亮了。可轮到我,只落了个单眼皮小眼睛,一笑起来,眼睛就只剩下一条缝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小时候,我曾委屈地向妈妈“投诉”,没想到妈妈听了“扑哧”一笑,抚摸着我的头说:“男孩子眼睛长得小,更精神。”哎,真没办法。
第三篇:复习课 常见的文章开头和结尾
教学内容:复习课,常见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常见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服务与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教学重点:常见的文章六大开头和五大结尾
教学难点:常见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好的结尾又使文章余味悠长。所以,古人曾用“凤头”“豹尾”来形容它。可见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来共同复习常见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二)欣赏美文
出示散文《匆匆》的开头和结尾,说一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美在哪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了解散文之美,同时也在品读中,感悟“巧用修辞法”开头和“问句结尾法”的好处,以及首尾呼应的这种写作方法,在文章中起的作用。这样,从同学们最熟悉的课文入手,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文章的开头方法
朱自清用他那清新的笔体,排比式的开头,问句式的结尾,让我们感觉到散文之美,那么,常见的文章开头方法还有哪些呢?
出示文章的开头,说一说,它属于那种常见的文章开头方法,并说明理由。•《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和田的维吾尔》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那是一个停电的晚上……
• 《北京的春节》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 《手指》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对文章开头方法的理解,这样在交流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避免了老师进行知识灌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开门见山法:在文章的开头,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揭示主题的方法。这种开头简单明快,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文章的中心。可避免入题慢、跑题的现象。
回忆导入法:从回忆过去写起,使文章切题自然,导入快捷,并在开始就形成悬念。
巧用修辞法:运用排比、比喻、对偶、对比、拟人、设问等手法来点题。开篇使用修辞,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吸引力并富有文采。
引用切题法: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文、名言警句、俗语、广告语、流行语、歌词等开头。这种开头别具韵味,雅致而富有诗意。
总起介绍法:在文章的开篇,就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的开头,适用于“总分、总分总“的文章构段方式,不仅会使文章,脉络分明,而且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背景描绘法: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环境、景物、人物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并引入主题的方法。)
总结方法
谁来总结一下常见的文章开头都有哪些方法?
开头六法 开门见山法 回忆导入法 引用切题法 巧用修辞法 总起介绍法 背景描绘法
进行验证
复习了文章的开头方法,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考一考大家,快速判断下列文章的开头,属于哪种方法?
大屏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忆》、《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索溪峪的“野” 》的文章开头(这一教学设计,是在学生“以点代面,形成知识体系”之后,再次进行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认识。)扩宽认识
了解了文章开头的方法,在写文章开头时,还应注意什么?
新颖别致有创意,简洁明了入题快、语言漂亮有美感,这样文章的开头才像凤凰的头那样,光鲜亮丽。
(四)文章的结尾方法
过程同上
出示的课文结尾有:《手指》、《凡卡》、《一夜的工作》、《桃花心木》、《白杨》等
总结的方法有
结尾五法首尾呼应法画龙点睛法含蓄结尾法问句结尾法自然结尾法
(五)作文展示
(这一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且应用与生活,加深了认识,展现了自我,培养了兴趣,树立了信心)
(五)知识应用 小练笔
1、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事物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请以《平凡的_____》为题,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2、“感恩”二字是多么令人熟悉的字眼,人活着就要学会感恩,请同学们围绕“感恩”这个话题,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学生用复习的方法写作,然后写作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文。
(这一教学设计目的是:方法的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与写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经过练笔,更加达到知识和理论的贯通。)
(六)快乐作文口诀歌
作文方法有十条,一条一条都有效。开门见山点题式,题目主题见分晓。背景描绘抒情式,写景开头定格调。引用名言警句式,激发读者感情高。巧用修辞开篇式,生动形象文采好。画龙点睛结尾式,点明中心立意高。含蓄结尾表达式,扩大想象引思考。作文方法有十条,一条一条要记牢。
(这一教学设计目的是:诗歌里是各种开头和结尾方法的特点总结,学生齐读,激发兴趣,巩固所学。
第四篇:作文的几种常见开头法
作文的几种常见开头
(一)人物外貌描写开头法。
一开头就描写所要写的人的外貌。如:
新的伙伴
我们院子最近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二)点题开头法。
开头第一句就点出文章的题目。如:
我的侄儿
我的小侄儿还不到6岁,却已经学会了淘气。
(三)交代开头法。
一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要素,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如:
参观南宁动物园
星期五的上午,我们全体同学在校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去南宁动物园参观。
(四)设问开头。
开头就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引人入胜。如:
喷水池
迈进南宁动物园的大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欢乐的电子游场?幽静的树林?不,不,应该是那美丽的喷水池。
(五)设置悬念开头法。
文章开头,有意识地设置问题,使人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一个“什么”的想法。如:
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晚上,我散步回来,家里的气氛使我大吃一惊:爸爸妈妈吵起来了。
(六)描写环境开头法。
文章一开头就描写环境,制造环境气氛。如: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巴马龙红,村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边长着一大片竹林,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山坡。每当太阳探出头来时,密密的竹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仿佛是绿的海洋。
(七)俗语、诗歌、对联、成语开头法。
开头用俗语、诗歌、对联、成语来写,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如:
我的妈妈
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可认识我的小朋友都说,我不像我的妈妈。
我的叔叔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除夕,我们全家就格外思念远在他乡的叔叔。
(八)引歌开头法。
开头引用有关的诗歌,起着点题的作用。如:
我的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歌声时,我就想起我的妈妈妈
(九)见物思人法。
文章借与人有关的某一件事物来开头,然后再引出人物。如:
我的好朋友
每当我翻开日记本,看到那两行秀丽的留言,眼前就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韦东豪。他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拨动起我记忆的心弦。
(十)抒情开头法
开头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写出来,可以收到以情带动全篇的效果。如: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不像诗人那样有名,也不像那样画家有本事,但,我爱我的妈妈。在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她许许多多深深切切的爱,这些爱,即使是蓝天作纸海水为墨,也说不完道不尽啊!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乙圩,我爱我的家乡。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它,哪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融进了我的血液里。
(十一)直白开头法
开头直叙入题,直截了当地展现人物形象。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我爸爸是个医生,他中等身材,瓜子脸,整天笑眯眯的,让人觉得很亲切。别看他长得这样普普通通,他可是我一生中最喜欢的人。因为他很热爱他的职业。
(十二)特殊语言开头法
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来作文章的开头,介绍人物的性格、职业等。
卖刀人
“ 好刀喽,好刀喽,想要就来一把喽„„”
星期日,我正在写作业,从窗外传来了吆喝声。我赶忙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卖刀人。
(十三)内心活动开头法
文章一开头就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出来,容易把读者的心吸引到人物身上。
难忘的一件事
我拖着像灌了铅似的腿,无精打采的回到家,胸前的红领巾,早被我含泪偷偷地摘掉。回想起落选时的情景,一阵阵委屈涌上心头。
(十四)倒序开头法
先在第一段写出事情的结果,从第二段以后才些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难忘的一天
20010年9月2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的生日。那天所发生的一切,让我忘也忘不掉抹也抹不了。
我熟悉的一个人
我们班的小李同学是个读书迷,今年她光荣地被评为三好生。要说他的事迹,可是一下子说不完哩。
(十五)对话开头法
文章开头写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如:
黑“司令” “阿明哥,你又回来了!” “怎么,不欢迎吗?” “欢迎!”
我刚到外婆家,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就跑来看我。“来,请你们吃糖。”我把临时买的糖块分给他们,“你们的‘司令’怎么没来呢?”
“你是说黑子哥吗?他„„他死了„„”屋里一片沉默。
客人到家 “妈妈,快来呀!” “什么事?” “有人来了。”
妈妈从厨房里跑出来,看见了客人,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十六)景物描写开头法
文章一开头就描写景物,五光十色,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如:
第一次看大海
暑假,妈妈带我到北海银滩去游泳,我第一次看见大海。一眼望去,茫茫大海,水和天连在一起。啊!一望无际的蓝色的海水,美丽极了,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把我迷住了。
记教师节
太阳慢慢地爬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轻轻地撕去昨日的日历,“9月10日”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睛,它好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呢。哦,教师节又来临了。仰望天空,只见那蔚蓝的天空,悬挂着几朵洁白的、粉红的、金黄的云朵,好像一只只小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轻轻的飘荡。
教师节到了,(十七)意外开头法
一开头就写突然发生的事,有利于展示人物形象,又吸引读者。如:
雨中情
“ 哗—哗—”雨下的可真大啊!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不禁为难了:我没带雨具,唉,怎么办呢?(十八)记叙式开头法
在文章的开头就把事情或者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作个简单的交代。如:
难忘的一天
‘ 六一’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到野外去放风筝。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一块草坪上。啊,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起起落落,美不胜收,令人眼花缭乱。(十九)排比式开头法
开篇就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句子表达思想感情。如:
家乡的独木桥 我爱桥,爱那结构独特历史悠久的赵州桥;爱那宛如彩虹、气势磅礴的邕江大桥 ;可是,我更爱家乡那座独木桥,它是我心中的一只交响曲。
一件难忘的事
在我成长的长河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有的让我感到骄傲自豪;有的使我忧伤烦恼;有的时时激励我奋勇前进;有的让我后悔至今;有的又令我终生难忘。(二十)假设式开头法
假设式开篇,一般用“假如”﹑“如果”﹑“要是”等关联词。如:
假如我是„„
如果我是一位小学校长,我将怎样管理学校呢?如果我是一位班主任,我又是怎样管理班级呢?
假如我是医生
朋友,假如你是一位司机,你将怎样开车呢?假如你是一位行人,你将怎样在马路上行走呢?假如你是一位交通民警,你又将怎样工作呢?
然而,假如我是一位医生,几种常见的作文结
(一)总结式结尾法
作文收尾时,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点明题意。
难忘的教训
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你讲诚信,你就会拥有很多的朋友。
登上企鹅人岛
多么有趣的企鹅呀!我抱着手中灰色小的企鹅,跟它合影留念。
快乐的暑假 暑假快结束了,我觉得这个暑假过得很快乐、很有意义。如: 可爱的家乡
啊!家乡的景色多迷人呀,我爱我的家乡。
奇异的植物世界
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我喜欢的小狗
小狗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喜欢我家的小狗。
(二)回忆结尾法
在文章的结尾,以回忆的方式来写,叫做回忆结尾法。如:
难忘的生日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一盘青蛙肉和一桶蹦跳的青蛙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件难忘的事
如今,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每当我看到她脸上的伤疤的时候,那件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三)点题结尾法
点题,并不是点题目,而是用精炼的语句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如:
家乡的小桥
是啊!家乡的土地养育了人民英雄,家乡的小桥承载着人们富裕,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小桥。
我爱一品红
一品红的花虽然不想月季花那样色彩缤纷,也不像冬菊花那样受人颂扬,但它默默无闻的衬托着红叶,从不显露自己,这种甘当配角的精神难道不直得人们赞美吗?
(四)呼吁结尾法
在文章末尾,大声呼吁,直接表态,使人受到感染或受到震动猛省。如:.别让孩子成为笼中鸟
恳请各位家长,一定要好好配合自己的孩子,既给她们施肥,也给他们吮吸大自然甘露的权益,千万别让孩子成为笼中鸟!
关心一下弱者
同学们,停止你们愚蠢的行为,关心关心他吧!
破坏
我停住脚步,含着满眼泪水,大声呼唤,还给大山一片绿色的梦吧!
大自然真有趣
朋友们,大自然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深入研究究吧。
(五)反问结尾法
在文章结尾用问话的形式来写。如:
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不正是祖国的变化吗?
可爱的小狗
小狗这么可爱,你说我能不喜欢它吗?
(六)顿悟结尾法
由于某种经历或遭遇,突然明白了某种道理,叫顿悟,用在作文结尾称为“顿悟法”。如:
教训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理解与信任,对于两代人的融洽是多么重要啊!
(七)梦幻结尾法
在文章结尾,写做了一个什么梦。如:
记一次助学募捐活动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纸币和硬币带着我们对灾区小朋友的情意,越过千山万水,飞向灾区;洪水退去的废墟上建起一座座楼房,楼房里传来灾区小朋友朗朗的读书声和欢乐的歌声„„
爸爸妈妈不在家
我慢慢进入梦乡,梦见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笑着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学会照顾自己了。
(八)想象结尾法
作文结尾展开想象把我们美好的理想寄托其间,激励我们奋发追求。如:
贝壳
此时,我遥望着无限的记忆长河,凝视着这只贝壳,仿佛明白了什么„„我将放飞一只洁白无瑕的白鸽飞到他的身边,带去我不尽的思念与后悔„„
参观太空城
同学们,参观了这座太空城市,觉得不错吧?这只不过是未来太空城市的一个雏形。我相信,我们只要从小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大胆发明创造,在不远的将来,太空城市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
(九)直接议论结尾法
在文章的结尾,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批评,或表扬,或建议。能起到表明观点,突出中心的作用。如:
捉鱼
捉鱼给我快乐,使我陶醉,更使我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爱小草
啊!小草,你从不因自己的弱小而自卑,也不应土地的贫瘠而枯去,我爱你,我爱你无私奉献的精神!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楼梯
楼梯,我心灵中无法磨灭的形象,我将深深地把你记住,记住你的平凡,记住你的伟大。
(十)递进结尾法
递进,是指分句之间在语句上、语义上后者比前者加强一步。这种句子,前后分句之间一般使用“不但„„而且„„”“不仅„„而且„„”来连接。如:
文竹
我喜欢文竹,不仅喜欢它的美丽,更喜欢他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我和我的同桌
自那以后,我不但改变了对李洁的看法,我们还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呢!
老校工
这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一个挥舞扫帚打扫校园的身影,那是老校工吗?那是遍布祖国的辛勤地为着祖国繁荣昌盛而奉献自己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
家乡
我爱家乡,家乡的山留给我一片绿意,家乡的水带给我童年的欢乐,家乡的路带给我走向明天!
(十一)怀念结尾法
对人、对物(如故乡、朋友)有深情厚谊,时时萦绕心头,把它写进作文,结尾最合适用“怀念法”,以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如:
飘逝的红伞 事后听那小孩说,他不小心落入水中,是罗军跳下水里把他救上岸来的。没想到平时胆小如鼠的小军,居然在汹涌的河水面前,没有胆怯,没有后退。从此,那把红伞永远飘荡在我的心中。
我和小鸽子的故事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我仍然怀念着那对小鸽子。多少回,我在梦中听到它们在“咕咕”的叫着。
深深的眼睛
如今,我心里依旧存有这种无法言传的感觉。每当我的脑海里一浮现出小黄的身影,心中便会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就像又看到了他那双深深的、深深的眼睛„„
第五篇:文章开头怎么写
俗话说:龙头凤尾。一篇好的作文需要让人眼前一亮、非常精彩的开头。但真正好的文章开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话语,我们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风格来选择恰当、合适的形式,还要切合主题,不落俗套。
开头的方法千变万化,常用的开头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落笔就直接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用设问吸引读者。如作文《我班二三事》的开头:“一个闻名全校的乱班,真的变成了文明班?是的„„”
三、描写景物。如小学语文课文《少年闰土》的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用描写景物开头,必须使所描写的景物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密切的关系。《少年闰土》一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介绍少年闰土夜间在海边的沙地瓜田看西瓜,这与后面写闰土向“我”介绍在月亮光下用胡*刺猹也有关。
四、介绍环境。如《大雪山》一文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开头介绍大雪山的环境,目的是为下文记叙红军“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埋下了伏笔,以突出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五、介绍情况,交代背景。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个开头,只用一句话就把很多内容交代清楚了,很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