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5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第一篇: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科学发现者”实验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摘要:“科学发现者”丛书是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依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编写的美国主流的地理教材,供9-12年级的学生使用。“科学发现者”各分册按顺序每章都配有大量的实验,可以说在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方面,这套教材称得上是地理教材编制的范本。本文就这套教材中的实验教学设计特点展开分析,希望给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实验设计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科学发现者” 实验设计

特点

1、“科学发现者”中实验教学设计的组成结构

“科学发现者”由上、中、下三册组成,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实验,以适应不同级别和类型学生的口味。以本书的上册《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为例,这本书由三十一章构成,每章都配有各种类型的实验,具体分为以下几类:①迷你实验。这些简短的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可以在家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②地学实验。每一章都包含2页的地学实验,共有4种类型,包括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③探索实验。每章都设有一个探索实验,实验的内容用来介绍这一章的内容。④技能实验。每章都有一个技能实验,实验的内容以数学为基础的练习,通常需要解释数据并作图。这四个栏目层次分明,构成了完整的实验设计系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

2、“科学发现者”中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

⑴实验设计注重学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材中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地质学、环境与宇宙》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在第一章中:迷你实验为“土壤和水怎样吸收和释放热量”,学生只需要用一只温度计,测量土壤和水的温度即可。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学生在老师讲解后自己独立操作即可完成。地学实验为“用国际单位制测量”,学生需要测量不同岩石的属性,并用测量结果解释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在这次试验中,要用到烧杯、天平、弹簧秤以及岩石样品,需要测量岩石的面积、质量、密度并尝试解释这些度量间的关系。这个实验较为复杂,需要几个同学协作才可以完成。探索实验为“科学交流”,需要学生用一句话准确的描述老师提供的物体,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实验为“制作并使用图表”,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地表的年平均温度在过去500年中的变化。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地理素养,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根据第一章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实验的设计基本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能力作了不同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⑵实验设计挖掘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科学发现者”实验设计非常生活化,表现在实验的题目、材料等各方面。实验的题目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比如露的形成、水的运动等。实验中所需的材料一般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用具,如泥土、粉笔、水盆、雨伞、直尺、量筒等。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六章的探索实验“沉积岩与变质岩”中,需要模拟沉积岩的分层。这个实验的用具及操作都很简单,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收集100ml的土壤,放在矿泉水瓶中,来回摇晃几次,使土壤和水充分的混合,然后迅速的将矿泉水瓶竖直将其放在平面上,然后观察产生的现象。在这个实验中,用到的是我们平时都会见到的土壤和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通过这个简单的操作,我们可以将地表沉积岩分层成千上万年的演变形象的展示出来,把原来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现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由此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⑶实验设计可操作性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

“科学发现者”中实验设计在实验进行之前有指导语,简单介绍实验内容,明确学生任务,实验的指向性强;随后详细列出了实验的每个步骤,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在实验步骤之后还设有观察与推断、分析与结论等内容,为学生的分析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文字内容旁边一般还附有某一学生做实验的图片,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图片内容进行实验。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七章的迷你实验“模拟岩石的风化”中,首先提到的是“要求”:模拟岩石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并缓慢的被风化的过程。然后提到的是“操作步骤”:先用牙签在肥皂快上深深地刻上文字,再称出肥皂的重量,测量并记录肥皂上被刻文字的深度,然后打开水龙头,让水滴在肥皂上,直到可以观察到被刻文字深度的变动,测量并记录被刻文字的深度。最后是“分析与结论”:被刻入肥皂块里的文字深度是如何变化的?失踪的肥皂到哪里去了?以及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确定肥皂损耗的情况么?在整个的实验设计中,实验的目的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这个实验大体了解大自然中岩石风化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⑷实验设计面向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科学发现者”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实验基本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由于难度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实验中的具体内容全部以第二人称“你”描述,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是实施者。“科学发现者”中的实验语言比较生活化,与正文中讲述知识的严肃语言形成鲜明对比。需用到实验器材的内容都单

④③

独列出“安全警示”,提醒学生要佩戴护目镜、系好围裙,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四章设计实验“制作矿物图鉴”中,实验要求如何来鉴别矿物,并检测这些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要对矿物进行观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用小刀对矿物进行刻画检测矿物的硬度,用磁铁检测矿物是否具有磁性,还要在矿物上滴稀盐酸来观察其化学性质。这个实验的大部分环节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需在一旁观察指导即可,这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实验设计主体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实验中需要用到稀盐酸,实验特别在关键位置给出了安全警示,要求学生要佩戴好护眼罩和围裙等,这就充分考虑到学生安全,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3、“科学发现者”对我国地理教学实验设计的启示 ⑴在每章中设置实验设计类栏目

在每章新内容前设置“实验探索”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化新知识,是进行教学的先行组织者。设置实验为主的探索栏目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可以促进我国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中,每章之前设置了“实验探索”栏目,这是良好的开端,但是“实验探索”栏目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我国的地理教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实验内容脱离教学实际,实验不易操作,教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造成地理教学仍以书本教学为主,地理课本中的实验设计因为不能有效地展开而失去了其实际存在的意义。我国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图极少,如中图版必修第6页的天体系统概念图、人教版地理选修Ⅲ第15页的旅游资源概念图。这些概念图基本上只出现在正文部分,把它作为概念表述的一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是否掌握地理概念及其表述的方式没有作出具体要求。“科学发现者”教材在每册书中都设置一个“实验探索”专栏,开篇写到:“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它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析成一个个小概念的,教材仔细地介绍了概念图的定义、作用和组成,最后还附上一个实例说明。这对我国地理教学实验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借鉴。⑵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在设计“探索实验”栏目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同化新地理知

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科学发现者”在介绍地壳的厚度时就运用了类比模型:与下面的圈层相比,地壳很薄,就像洋葱表面的纸状表皮。通过洋葱表面的形象描述来说明地壳的厚度。在介绍褶皱概念之前也先建立了类比模型:你是否曾用脚蹭地毯,而把地毯蹭得皱起来?与地毯类似,岩石被挤压后也可以慢慢弯曲并且不断裂。让学生通过脚蹭地毯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褶皱。“类比模型”在“科学发现者”中得以大量运用,教材通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具体模型或实例为中介,形象说明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以此来减少新概念带来的陌生感,促进理解的达成。反观我国的中学地理教材,对于运用“类比模型”这种概念表述的方式还缺乏尝试,这是今后研究值得关注的焦点。⑶实验安排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

“科学发现者”中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探索实验”栏目安排在每章内容之前,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分析,对难以看到的重力、水的下渗、沉积岩的分层等知识进行了同化,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第9章“地表水”中,通过前文所述“模拟水的运动”探索实验,学生对水在不同物质中的下渗和流速有基本的认识,学习地表水的运动和下渗时难度就会降低。而在我国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每章的内容开始仍以概念性的讲解为主,而没有足够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操作类栏目,这样教学的效果将会有所降低。这对我国的地理教材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建,江辉.美国《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教材中习题的编写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8).[2]F.豪斯等著.美国《地质学、环境与宇宙》[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3]王春芬.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J].地理教育,2010(12).[4]陆敏.美国地理教材“世界和居民”评介[J].地理教育,2005(5)[5]叶松林,仇奔波.美国中小学地理教材特色简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6]吴圆媛,李家清.中美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

第二篇:中学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索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学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索

课程研讨课程研讨

中学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皆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 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 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 让学生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 据的技能”。可以看出,新课程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 标两方面对地理实验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 通过地理实验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 识,增强地理技能。

一、地理实验的涵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狭义的地理实验就是指课堂实验。广义的地理实 验不仅包括课堂实验,而且还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调 查和地理制作。

1.地理观察。地理观察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有目 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描述性的 地理观察。这种观察主要是观察地理事物的表面现 象,了解其形态特征,建立起地理观念,获得感性地理 知识。它的观察方法是感性认识占优势,并以形象思 维活动为主,抽象思维活动较少;其二是分析性的地 理观察。这种观察主要是观察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了解其内在联系,建立起地理概念,获得理性的地理 知识。这种观察主要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抽象思维 活动为主。

2.地理调查。地理调查是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 料、开调查会等多种方式,对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环 境、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等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的活动。例如城市污 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光、噪声)调查、城市商业网 点调查等。

3.地理制作。地理制作就是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 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 盆地模型等。

4.课堂实验。课堂实验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地理实 验,它是一种运用器材和设备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 物、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方 法,以模拟实验和教师演示为主,大多是物理实验,主 要运用于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过程,以说明宏观的自 然现象和过程。例如大气热力环流实验、密度流实验、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实验等。本文研究的实验是狭 义的地理实验,即课堂实验。

二、地理实验的类型

1.按照学生是否亲自操作,地理实验可以分为学 生动手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指学生利用学具、教具或其它地理实验器材,在教师 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或 数据等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地转偏向力时,总是让学生死记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不妨让学生亲自做一个这样的实验,每个学生准备地 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 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轨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观察蓝墨水的轨迹。可以 看出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 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沿墨水流向看),南 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让学生自 己发现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在北半球 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样学生可以牢记规律了,印象深刻。教师演示实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 要,设计并演示实验来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 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 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 性认识,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 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 性经验,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获得 较牢固的知识。在讲授“热力环流”内容时,许多同学 对这一过程的形成较难理解,做一个小实验来说明。实验准备:一间密闭教室、二根卫生香、一只1000瓦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炉、一盆冰块。实验过程:在密闭教室中点燃两根卫生 香,使香烟垂直向上,在卫生香的等距离的两侧分别 2 2008年第49、50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课程研讨课程研讨

放置一只电炉和一盆冰块,电炉通电5分钟后,学生观 察卫生香烟的飘动的方向;再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 再观察香烟的飘动的方向。学生观察发现香烟始终由 冰块上方飘向电炉上方。这个实验中,学生对热力环 流的知识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按使用仪器和材料不同分类,分为真实实验和 模拟实验。真实实验是使用与自然界实际发生的过程 基本相同的材料和顺序进行的实验,只是在规模或细 节上有所不同。如沉积物分选的实验,将同样比例的 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玻璃瓶中(不超 过容量的一半)。用水注满玻璃瓶,盖上瓶盖,剧烈振 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让学生观 察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是否是大颗粒在下部,黏土 细粒在上部。在这个实验中,所用材料以及沉积过程 与自然过程基本一样,只是缩小了规模,放在玻璃瓶 里进行的。模拟实验是指由于地理事物分布空间上的 广大和演变时间上的久远,中学地理教学不可能把所 有、甚至大部分自然过程直接引入地理实验,但是可 以使用一些替代的材料,设置一些类似的条件或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境,模拟地理演变过程。因此,地理实验教学中大部分 实验是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又分为实物模拟实验和计 算机模拟实验。实物模拟实验,如模拟火成岩生成的 实验、再现降雨过程的实验等等。计算机模拟实验是 指运用计算机绘图、动画、声音和人机对话等功能,很 多在课堂上真实实验无法表现或不易观察的地理现 象直观的模拟出来,如(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 球的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太阳 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可利用计算机多媒 体设计制作成三维立体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 慢的变换,从而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实际上,对于那些时间、空间尺度较大的难以观察的 地理环境、现象、过程、规律等,如大气运动、洋流、水 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都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立体 直观地模拟出来。

3.按地理实验的时间安排不同分类,分为地理感 知性实验和地理验证性实验。地理感知性实验是指安 排于某学习内容之前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 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教师事先让学生在课外 通过在生活中寻找到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理论,以提 高教学或学习效率。在学习某一内容之前,在课堂上 先做实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如水污染的实验,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师拿一杯清水,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渐渐扩散出 去,来模拟水源污染现象。地理验证性实验是指安排 于某学习内容之后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来 验证所学地理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要求学生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如初一学生在学习大气受热会抬升,受冷会下沉的气象原理时,常常停 留在对结论的机械记忆上,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验 证性实验来感受该结论的正确性。

三、地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1.可操作性。许多地理过程、原理和规律并不能 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认识,因而应该选择那些能够通 过实验模拟、验证和探究的知识内容进行实验。实验 过程要简单易行,每个环节都要切合实际,并给出可 操作说明,即说清楚某个变量该如何进行测量,或者 某个术语该如何定义。实验器具应尽量就地取材,在 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废旧 材料。这不仅物尽其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明显的针对性。地理科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 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很多地理事物和规律无法 通过实验的手段加以再现。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 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地理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 效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一般来 说,需要用实验来展示的内容,均属于教学中的重点 和难点。

3.典型性。实验内容的选取首先应突出教学中的 重点和难点,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应联系学 生的日常生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实验时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的设计要能正确反映地理学 的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实验必须有重复 性,从而使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树立正确的地 理观念。

4.教育性。地理教学中的实验对于学生全面发 展,特别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 力具有积极意义。从学生学习角度讲,地理实验有两 个层次:验证性实验和发现性实验。为了鼓励学生善 于思考和勇于创造,教师应该多使用发现性实验,要 多从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中得出地理原理、概念和事 实。这种没有现成答案下进行的实验,会使学生对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并在成功之后对自己充满信任和 成就感。学生还会在反复修改实验步骤、逐步接近成 功的过程中形成科学认识自然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验 证性实验也是必须的,教师可以先给出某一地理概念 或结论,学生可以有一定自由地选择验证的方法,使实 验具有挑战性。

2008年第49、50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实验教学设计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教材分析: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是“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活动设计,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并且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验设计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独

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生态保护的紧迫

性,认识到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立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方法:设计实验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情境:

教师展示一张池塘图,引导学生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教师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那么我们自己可以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来观察这个封闭系统中的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二、设计生态瓶:

教师讲述:介绍并板书实验原理、材料器具 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问题提示:小生态瓶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对照实验如何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方案展示: 优秀设计方案:

一、小生态瓶的设计要求

1、生态瓶制成后, 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 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 可以让里面的生物得到阳光, 并便于观察。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 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5、小生态瓶的采光, 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 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否则瓶内水温过高, 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二、小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1、材料用具: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动物(如椎实螺、环棱螺)、水、砂子、玻璃瓶(如标本瓶、大试管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凡士林。

2、方法步骤

(1)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 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2)放砂注水:往瓶中放入1cm 厚的砂子, 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3)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 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4)加盖封口:瓶子加盖, 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5)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 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6)放臵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 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臵)。

三、对照实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为了 2 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 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可以多设计几组对照实验, 每个对照实验中, 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 例如:

注: 表中光照栏“+ ”代表阳面, 为可见散射光照射;“-”代表阴面, 为背光处。

如果欲探索哪种小螺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则又可增加一倍的实验组合。即前14组为椎实螺, 新增加的14组为环棱螺。

四、观察

1、每天观察1次, 并做好记录。

2、判别水草和小螺存活的标准。水草绿色为生活状态;发黄、变黑, 而且柔软下沉,即为死亡。小螺外壳灰绿, 能运动, 为生活状态;外壳变白, 而且浮起, 即为死亡。

五、说明

在放有河水的封闭生态系统中, 除了有投入的水草和小螺外, 河水中还有 单胞藻、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 而且水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 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但也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投入的椎实螺, 用腹足爬行瓶壁, 以齿舌刮取瓶壁上生长的绿藻为食。环棱螺为杂食。

六、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之后, 应对结果作出分析。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分析小生态瓶中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如果设计多组实验, 则应进行结果比较, 找出最佳设计方案。板书设计: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一、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结构与功能发展协调的重要标志。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序,则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设计和制作一种模拟淡水生态系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瓶,观察这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

二、材料器具:带有螺旋盖的罐头瓶或可乐等饮料的塑料瓶,一个简单的淡水生态系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第四篇: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实验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以下这些知识

1、常见的酸和碱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酸碱指示剂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因此对酸和碱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在以上基础上,通过实验由现象到本质,进一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四、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酸碱的性质的认识难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实验用品:试管 药匙 玻璃棒 点滴板 稀盐酸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石棉网 生锈的铁钉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 学生答:·········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实验活动1: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①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②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实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②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6HCl+Fe2O3==2FeCl3+3H2OFe + 2HCl == FeCl2+H2↑

实验结论:稀盐酸可以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也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溶液变无色②沉淀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 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溶液②溶液变为红色; ③试管中仍是红色浑浊溶液。④红色浑浊溶液变成无色澄清溶液。实验结论: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②氢氧化钙溶液遇酚酞变为红色 ③氢氧化钙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三、课堂小结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四、课堂练习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2KOH+H2SO4====_________+2H2O(2)2NH3·H2O+H2SO4====_________+2H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H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2H2O

第五篇: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2013.6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实验室建设,不断强化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实验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用最简洁的思维活动,来建立概念,总结规律,进而获得理性认识,提高教学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

为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实验室管理小组和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两级领导都有人分管实验室工作;学校配备了4名专职实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领导、教师、实验员职责明确,工作协调配合;实验经费能够及时到位;各实验室健全了《实验室规则》、《仪器室规则》、《实验教师职责》、《领用借还制度》、《损坏赔偿制度》、《维修保养制度》、《报废制度》,并张贴上墙;有健全的“两帐,帐、两北物、卡相符;设备、仪器均按国家统一配备目录进行分类编号,仪器标签规范、粘贴整齐;仪器存放整齐、美观、清洁、科学;仪器维护、保养能够做到“十防”;采光通风良好,水电到位;室内环境布置有序,科学文化氛围浓厚,有科学家画像和名人名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环境。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为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学校专门制定了《实验教师考核方案》和《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理化生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设率达100%。实验教师能够按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实验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并认真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实验报告和实验记录。学校领导能够经常深入实验室,利用听课、研讨等形式直接指导实验教学工作。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为提高广大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探索性的实验教学研究,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广大教师不断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对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培训会和研讨会学校都积极选派实验教师参加,并通过定期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优秀实验教学案例评癣实验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

学质量的提高。在每年组织的初中实验技能专项抽考中我校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下载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已经结束,各项工作都已经告一段落,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为了能够在下学期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特对上......

    中学实验教学自查报告

    诺水河初级中学实验教学自查报告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掌握这项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能力集中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为了加强学校的实验教学,顺......

    中学实验教学自查报告

    塔乡中学实验教学自查报告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掌握这项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题

    篇一: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 1. 地理教学设计: 2. 建构主义: 3. 学习科学: 4. 翻转课堂: 5. 教学机智: 2. 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 区县姓名 敬爱的老师: 您好!感谢你使用这份问卷。本问卷不用于评估,答案没有“优劣”之分,纯属学术研究需要。您所有的回答都将被严格保密,您的认真作答对我们的研究有......

    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溶解 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做中学’ 实验教学的案例研究”课题组 2011年9月 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