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 区县姓名 敬爱的老师:
您好!感谢你使用这份问卷。本问卷不用于评估,答案没有“优劣”之分,纯属学术研究需要。您所有的回答都将被严格保密,您的认真作答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请按您本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填写。真诚感谢你的协作!一.基本信息(请在下面相应处画“:○”)1.性别
A 男
B 女
2.年龄
A 30岁以下
B 30—40岁
C 41—50岁
D 51岁以上 3.学历
A 专科
B 本科
C 硕士及其以上
D其他 4.教龄
A 5年以下
B 6—10年
C 11—15年
D 16年以上 5.职称
A 初级
B 中级
C 高级
D 特级 6.现教授年级
A 初中
B 高中
C还任教过 7.您所在的学校属于:
A 普通校
B 区属区重点
C 区属市重点
D 市属市重点
E 私立及其他 二.选择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1.下列关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概念您最认同的是()
A.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B.是对学生学习结果或行为结果的预测 C.是中学地理课程的目标要求
D.是对学习过程的描述 E.其他,请列出
2.您认为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请排序:﹥﹥﹥﹥)A.“导教”
B.“导学” C.“导测”
D.激励 E.其他,请列出
3.您对“教学目标”的处理方式经常是(请排序:﹥﹥﹥﹥)
A.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自己设计
B.参照优秀教案的教学目标
C.依据课标,使用教参上的教学目标
D.凭借教学经验写课堂教学目标 E.平时教案不写目标,只有检查才写
F.其他,请列出
4.您认为良好地理课课堂教学目标的特征是:(请排序:﹥﹥﹥﹥)
A.完整的目标维度
B.以学生为主体
C.以教学内容主体 D.目标的表述可测
E.目标层次多样
F.其他
5.设计教学目标时,您在分解课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请排序:﹥﹥﹥﹥)A.不能准确把握核心内容
B.不能很好把握教材是否与课标很好吻合
C.不好把握教学目标书写中可测量的行为动词的使用
D.缺乏对每节课“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剖析的方法指导 E.其他,请列出
6.当前您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请排序:﹥﹥﹥﹥)A、目标表述不规范,难以观测、测量和操作 B、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目标,层次性和全面性不够
C、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差不多是每节课都用的内容 D、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策略、评价等要素有机联系不够 E、重视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教学目标主体的偏离 F、其他,请列出
7.您认为存在上述问题“6”的原因是(请排序:﹥﹥﹥﹥)
A、只参考优秀教案中的,缺乏针对性
B、自身理论知识的缺乏
C、对课标中的某些内容标准理解不透
D、对课标及教材的分析重视不够 E、没有系统的制定目标的方法
F、其他,请列出 8.你认为改进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请排序:﹥﹥﹥﹥)
A.学习新的教学目标设计理论知识
B.开设一门专门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课程 C.掌握基于课标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
D.把握三维目标设计中各自的要求 E.要多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
F.其他,请写出
(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9.您认为成功的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意义?(请排序:﹥﹥﹥﹥)A.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B.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C.能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D.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E.其他
10.您在进行地理教学内容设计时感觉困难的方面与程度(请排序:﹥﹥﹥﹥)A.根据课程标准细化教学内容难
B.教材内容的顺序或结构处理难
C.寻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延伸阅读等素材难
D.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难 F.其他
11.您认为下列策略对解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困难的有效性如何?(请排序:﹥﹥﹥﹥)A.学习有关教学内容设计理论知识
B.掌握课标细化分解的技巧方法
C.掌握教材内容把握及分析策略
D.学会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策略 E.观摩课堂或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
F.其他
12.您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下列因素的程度如何?(请排序:﹥﹥﹥﹥﹥)A.课时紧张,没有时间
B.学生参与的热情度较低
C.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D.受活动场地、经费限制
E.自身专业所限
F.安全及可操作性 G.其他
13.您在设计地理教学内容时,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请排序:﹥﹥﹥﹥)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提高教学质量
C.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D.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E.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F.其他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4.您在教学中组织地理课堂活动的情况(除公开课外):()
A、几乎每节课都有
B、较经常
C、一般
D、偶尔组织
E、基本不组织 15.地理课堂活动对学生的意义?(请排序:﹥﹥﹥﹥)
A、学习成绩
B、学习能力
C、学习兴趣
D、交流表达能力
E、其他 16.设计地理课堂活动的下列依据的重要性如何?(请排序:﹥﹥﹥﹥﹥﹥)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学生情况
D、教师情况 E、教学条件
F、课时情况
G、其他
17.您认为导致地理课堂活动无效的可能原因?(请排序:﹥﹥﹥﹥﹥)
A、活动没有趣味性
B、知识本身并不适合设计活动
C、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 D、课时不够
E、教师缺乏对活动的归纳总结
F、学生只重娱乐,并没有认真理解知识内容
G、其他
18.为了使课堂活动达到有效,您更关注哪些方面的设计?(请排序:﹥﹥﹥﹥)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B、启发学生思考
C、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D、引导性问题的设计注重主动探究,E、其他
(四)课堂教学媒体设计
19.您在评价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时,评价标准的排序情况:(请排序:﹥﹥﹥﹥)A、学生的参与度
B、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C、学生能否从活动中提出问题 D、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反馈
E、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F、其他 20.您从教以来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次数()
A、从未参加过
B、参加过1-2次
C、基本每学期参加1次
D、每学期参加2次以上 21.地理课上您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有()(可多选)
A、幻灯投影 B、录像、录音等
C、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D、很少使用 22.您在教学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等多媒体的使用,按照由主到次的情况依次排序:(请排序:﹥﹥﹥﹥﹥)
A、开展网络交互式教学互动
B、进行组卷、评卷、计算机改卷、学生评价等
C、备课编写教案
D、制作课件
E、收集网络教学资源
F、很少使用多媒体 23.您对“Google Earth”的了解程度属于?()A、十分了解“Google Earth”,我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会用到该软件 B、比较了解“Google Earth”,但很少使用该软件进行地理教学 C、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D、完全不了解
24.按您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A、是一种时尚,不清楚“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整合”是什么
B、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教学地理的一种方式
C、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从而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D、其他
25.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整合中,您最关心以下哪方面内容?(请排序:﹥﹥﹥﹥)A、整合的理念,即整合突出“工具化”还是“人文化”特征 B、整合的目标,即“分数第一”还是“学生兴趣、发展第一” C、整合的主体,即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D、整合的模式,即整合是一种“混合模式”还是“融合模式”
26.您认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使用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请排序:﹥﹥﹥﹥)A、滥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忽视传统媒体(如黑板、课本)的教学功能 B、过于注重整合的形式,忽视师生情感的交流 C、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与媒体,造成“机灌”现象 D、信息技术“反客为主”,教学风格失去个性
27.您认为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因?(请排序:﹥﹥﹥﹥)
A、学校领导意识不够
B、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理论、技术、经验)制约 C、硬件条件配备缺乏
D、没有足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E、信息化教学
(五)学生地理学习评价设计
28.您认为学习评价主要的目的是(﹥﹥)(按照重要程度从重到轻排序)
A.诊断
B.反馈
C.激励
29.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您用过以下哪些评价方法?()(选5个重要的)A.提问
B.测试
C.讨论
D.手工制作 E.档案袋
F.辩论赛
G.小论文
H.调查报告
30.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您平时教学过程中使用以下评价的程度如何呢?(1)老师评价():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2)学生自评():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3)同学互评():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一般
D.很少
E.从不 31.实行地理新课程学习评价时,遇到的困难?(请排序:﹥﹥﹥﹥﹥)A.教学压力
B.考试压力
C.对评价理念的理解 D.学校政策
E.评价所花费的时间
F.评价方法的掌握 32.在学期末,您对学生总评时,依次看重的是(请排序:﹥﹥﹥﹥)A.平时上课、作业
B.期末考试成绩
C.学生自评结果 D.家长评价学生
E.学生互评结果
33.您认识新课程评价理念和各种评价概念的途径?(请排序:﹥﹥﹥)A.自己学习
B.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
C.通过进修学习
D.其它_____
(六)教师教学反思
34.您了解“教学反思”或“反思性教学”的相关内容吗?()
A.很了解
B.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E.不了解
35.您认为实际中地理教师基于什么样的需要进行教学反思?(请排序:﹥﹥﹥)
A.迫于外在的压力,如学校的规定、要求等
B.给自己的教学工作留点资料和记录 C.发自内心的需要,促进自己的教学成长
D.没有想过这个问题。36.您认为进行教学反思的作用依次是?(请排序:﹥﹥﹥)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B.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C.有利于调整教学策略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37.您认为实践中个别地理老师不重视教学反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A.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反思
B.对教学反思重要性认识不足 C.不清楚反思哪些东西
D.不知道怎样进行有效反思 E.其他(请您注明:)
38.您一直以来的教学反思习惯是?()
A.撰写反思日记细致第反思和总结
B.只是在头脑中想想,很少进行细致分析 C.课后当时有感受、思考,但没记载
D.其他(请您注明:)39.您撰写地理教学反思的习惯与成果情况属于?()
A.经常写
B.偶尔写
C.为了晋级写过 D.几乎不写
E.从来没写过
40.您经常从哪些方面进行地理教学反思?(请排序:﹥﹥﹥﹥﹥)A.不足或者遗憾的地方
B.比较成功的想法和设计
C.课堂中偶然得到的想法或感悟
D.来自学生课上的反馈及提出的问题、建议 E.其他教师或者专家提出的建议
F.教学再设计时的改进措施 41.下列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请排序:﹥﹥﹥﹥﹥﹥)A.提高教师自觉反思意识
B.加大教学反思培训
C.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D.对教学进行系统、深入和具体的思考 E.接受其他教师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F.采用合理有效的反思形式 G.通过课堂观摩提高教学反思能力证据 三.主观题
1.您认为提高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水平需要的培训内容有哪些?
。2.您认为要提高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培训的内容或措施有哪些?。
3.为了设计出更有效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您认为需要增加哪些培训内容?。
4.您是否尝试过运用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否)如果尝试过,你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5.您认为为了适应新课改,对于中学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需要增加哪些内容?
。请您提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
7.您认为提高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技能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
第二篇:地理教学问卷调查-教师
附录地理教学现状调查问卷(2)——教师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地理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样卷(2)
1.你从事教育工作的年代在()
A.1-10年B.11-20年C.21-30年D.30年以上
2.你从事的主要教学工作是()
A.进行语文教学B.进行数学教学C.进行外语教学D.进行理化教学E.进行政史地生教学
3.你除了从事的主要教学工作外,还参与(或主持)其他学校工作吗?()
A.没有B.参与C.主持D.附带
4.你在学校工作中的主要角色是()
A.任课教师B.主管学校工作C.主持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团委、办公室、财务室等)D.参与
C项以外(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的其他学校领导
5.课堂上学生扰乱、睡觉、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你一般会如何处理()
A.进行批评教育B.只要不扰乱课堂怎么都行C.绝对是不可以的D.一两次不会过问
6.从当前中考来说地理学科从未纳入考试,你认为()
A.纳入中考好B.不纳入中考好C.保持现在的状况D.怎么都可以
7.你对政、史、地、生等辅科的态度是()
A.凡正对学生升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B.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C.学生怎么都行D.主课老师要
课更好
8.你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吗?()
A.是B.不是
9.当地学生及家长教师的态度是
A.对主课和辅课教师态度一样尊重B.对主课老师尊重,辅课教师态度一般C.不认识辅课老师
10.你校辅课教师一般由这样的教师担任()
A.年轻教师担任B.年龄较大的教师或者学校领导担任C.专任教师担任D.领导让谁上,谁就上,领导说了算
11.你是如何知道孩子对待辅课的()
A.随孩子B.随主流C.讲道理全面对待D.教育孩子,让孩子一定要学好
12.你上课时多时候()
A.一讲到底B用多种方法讲解
C.让你们在活动中接受知识D.经常出错
13.你的课堂气氛如何?()
A.沉闷B.活跃C.一般
14.你对辅课老师的态度是()
A.非常尊敬B.一般C.表面上尊敬心里一般D.辅课教师可有可无
15.你对所任学科的态度是()
A.不是本专业,没有兴趣B.有兴趣,但不知如何讲好,有时出现错误C.尽管不是本专业,也
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D.因为是本专业,讲起来得心应手,兴趣激昂
16.你对当前学校辅课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谢谢!
第三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题
篇一: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5分)1.地理教学设计: 2.建构主义: 3.学习科学: 4.翻转课堂: 5.教学机智:
2.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法的是()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1.加涅认为教学系统就是促进,即“对用以促进学习的资源和步
骤做出安排”。
篇二:高中地理教案题目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目录
(高一年级上学期)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目录
(高一年级下学期)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目录
(高二年级上学期)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目录
(高二年级下学期)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目录
(高二下学期)
篇三: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地理教案
第三章 走进国家
日本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2.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
1.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资源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2.培养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学难点
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多媒体课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图片《富士山和樱花》及有关日本文化的图片。
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讲授新课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
(1)、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国》图
3、读图分析讨论:日本的领土构成,日本与英国的差异
(1)、多媒体展示《日本国空白版图》和《英国地形图》
(2)、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a.说出日本的领土构成,主要城市 b.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c.比较日本与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异。
4、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1)、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地形》,展示日本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
(2)、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日本的地形特点
总结:
5、师生互动:日本的气候
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的气候图》分析讨论:
(1)、日本的气候类型
(2)、日本的气候特点
总结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降水较多
6、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展示《富士山》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 a.活动探究:
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②我国也是多震的国家
b.联系“5.12汶川地震”模拟地震中,在四个不同场景中(教室,家里,商场,大街上)如何自救?
总结:
a.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b.我国处在两大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7、课堂小结
(1)、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
(2)、展示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
(1).地理位置
(2).人稠地狭
(4).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5).多火山和地震
8、随堂巩固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日本 1.地理位置 2.人稠地狭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研究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研究问题
1、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查阅文献,说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素及其影响;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书籍:(1)《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研究的十年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丁俊新)一文中:皮连生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制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袁孝亭也认为一个成功的地理教学设计必须包含这四个要素。
(2)陈澄教授主编的《地理教学论》一书中,第六章地理课堂教学论中,他认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五个方面。
(3)在李老师主编的《新理念地理教学论》中,完整的地理教学设计包括武大要素:即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而在李老师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中》关于地理教学设计要素,又将地理教学设计细化为八个方面,即背景分析细化为对课标的解读、学生学习需要分析和地理学习内容分析。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地理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学情分析、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方法设计、地理教学媒体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和地理教学评价设计”八个方面。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影响: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教学性,所以,对地理课程标准是解读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学情分析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因为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学情分析对地理教学设计有重要影响。
地理教材分析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影响:
地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资源,也是地理教师实现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只有对教材的透彻和详细分析后,才能对地理教材进行选择、改造和加工,从而转化为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影响: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制约教学系统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其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评价功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激励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学习。反馈功能: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
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它关系到课堂的方向和高度。因此,地理教学目标决定着地理教学活动的方向,统率着地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依据,也是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依据。
地理教学方法的影响:
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它能够引导、调节教学过程。正确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适合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地理教学媒体的影响:
地理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难点,高效率的促成学生认知的形成。
地理教学过程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影响: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节地理课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关系到教学实施效果的好坏,也决定着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好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它的设计合理与否影响着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地理教学评价的影响:
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把握地理教学现实状态,并获得地理教学的反馈信息,促使地理教学按正确方向有序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查阅文献,说明影响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地位。
(1)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中来看,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中,共有十四个领域,教学设计属于专业能力维度中的第一个领域。可见,教学设计在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地位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以下就从一些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地理教师和研究地理教学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的观点中来看,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2)在王树声老师的《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讲到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十大能力中:
其中前四条: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材分析); 设计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教法设计);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学情分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这四条都是教学设计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在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讲到。。(3)在李老师的《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十一章论到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中的第一条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这表明地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地理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而地理教学设计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还有李老师在《“能力为重”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这篇文章中,讲到地理专业能力体现的六个领域中,地理教学设计是第一个,所以,地理教学设计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4)在袁孝亭老师的1997年发表在《中地参》中的一篇文章中《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中也讲到“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优选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等,这都是地理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体现。
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查阅文献,说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基础。(1)地理课程标准基础
(2)理论基础
A、系统科学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系统理论)B、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教学理论)C、应用学习理论,引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习理论)D、应用传播理论,提高教学效率(传播理论)
(3)学科内容和学情基础
新课改要求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对教材的研究,了解地理学科内容及其背后的价值观也是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此外,学生的学习需要情况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基础之一。
第五篇: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科学发现者”实验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摘要:“科学发现者”丛书是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依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编写的美国主流的地理教材,供9-12年级的学生使用。“科学发现者”各分册按顺序每章都配有大量的实验,可以说在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方面,这套教材称得上是地理教材编制的范本。本文就这套教材中的实验教学设计特点展开分析,希望给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实验设计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科学发现者” 实验设计
特点
1、“科学发现者”中实验教学设计的组成结构
“科学发现者”由上、中、下三册组成,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实验,以适应不同级别和类型学生的口味。以本书的上册《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为例,这本书由三十一章构成,每章都配有各种类型的实验,具体分为以下几类:①迷你实验。这些简短的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可以在家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②地学实验。每一章都包含2页的地学实验,共有4种类型,包括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③探索实验。每章都设有一个探索实验,实验的内容用来介绍这一章的内容。④技能实验。每章都有一个技能实验,实验的内容以数学为基础的练习,通常需要解释数据并作图。这四个栏目层次分明,构成了完整的实验设计系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
2、“科学发现者”中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
⑴实验设计注重学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材中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地质学、环境与宇宙》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在第一章中:迷你实验为“土壤和水怎样吸收和释放热量”,学生只需要用一只温度计,测量土壤和水的温度即可。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学生在老师讲解后自己独立操作即可完成。地学实验为“用国际单位制测量”,学生需要测量不同岩石的属性,并用测量结果解释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在这次试验中,要用到烧杯、天平、弹簧秤以及岩石样品,需要测量岩石的面积、质量、密度并尝试解释这些度量间的关系。这个实验较为复杂,需要几个同学协作才可以完成。探索实验为“科学交流”,需要学生用一句话准确的描述老师提供的物体,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实验为“制作并使用图表”,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地表的年平均温度在过去500年中的变化。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地理素养,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根据第一章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实验的设计基本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能力作了不同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②
①
⑵实验设计挖掘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科学发现者”实验设计非常生活化,表现在实验的题目、材料等各方面。实验的题目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比如露的形成、水的运动等。实验中所需的材料一般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用具,如泥土、粉笔、水盆、雨伞、直尺、量筒等。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六章的探索实验“沉积岩与变质岩”中,需要模拟沉积岩的分层。这个实验的用具及操作都很简单,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收集100ml的土壤,放在矿泉水瓶中,来回摇晃几次,使土壤和水充分的混合,然后迅速的将矿泉水瓶竖直将其放在平面上,然后观察产生的现象。在这个实验中,用到的是我们平时都会见到的土壤和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通过这个简单的操作,我们可以将地表沉积岩分层成千上万年的演变形象的展示出来,把原来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现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由此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⑶实验设计可操作性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
“科学发现者”中实验设计在实验进行之前有指导语,简单介绍实验内容,明确学生任务,实验的指向性强;随后详细列出了实验的每个步骤,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在实验步骤之后还设有观察与推断、分析与结论等内容,为学生的分析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文字内容旁边一般还附有某一学生做实验的图片,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图片内容进行实验。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七章的迷你实验“模拟岩石的风化”中,首先提到的是“要求”:模拟岩石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并缓慢的被风化的过程。然后提到的是“操作步骤”:先用牙签在肥皂快上深深地刻上文字,再称出肥皂的重量,测量并记录肥皂上被刻文字的深度,然后打开水龙头,让水滴在肥皂上,直到可以观察到被刻文字深度的变动,测量并记录被刻文字的深度。最后是“分析与结论”:被刻入肥皂块里的文字深度是如何变化的?失踪的肥皂到哪里去了?以及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确定肥皂损耗的情况么?在整个的实验设计中,实验的目的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这个实验大体了解大自然中岩石风化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⑷实验设计面向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科学发现者”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实验基本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由于难度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实验中的具体内容全部以第二人称“你”描述,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是实施者。“科学发现者”中的实验语言比较生活化,与正文中讲述知识的严肃语言形成鲜明对比。需用到实验器材的内容都单
④③
独列出“安全警示”,提醒学生要佩戴护目镜、系好围裙,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在《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四章设计实验“制作矿物图鉴”中,实验要求如何来鉴别矿物,并检测这些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要对矿物进行观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用小刀对矿物进行刻画检测矿物的硬度,用磁铁检测矿物是否具有磁性,还要在矿物上滴稀盐酸来观察其化学性质。这个实验的大部分环节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需在一旁观察指导即可,这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实验设计主体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实验中需要用到稀盐酸,实验特别在关键位置给出了安全警示,要求学生要佩戴好护眼罩和围裙等,这就充分考虑到学生安全,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3、“科学发现者”对我国地理教学实验设计的启示 ⑴在每章中设置实验设计类栏目
在每章新内容前设置“实验探索”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化新知识,是进行教学的先行组织者。设置实验为主的探索栏目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可以促进我国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中,每章之前设置了“实验探索”栏目,这是良好的开端,但是“实验探索”栏目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我国的地理教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实验内容脱离教学实际,实验不易操作,教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造成地理教学仍以书本教学为主,地理课本中的实验设计因为不能有效地展开而失去了其实际存在的意义。我国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图极少,如中图版必修第6页的天体系统概念图、人教版地理选修Ⅲ第15页的旅游资源概念图。这些概念图基本上只出现在正文部分,把它作为概念表述的一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是否掌握地理概念及其表述的方式没有作出具体要求。“科学发现者”教材在每册书中都设置一个“实验探索”专栏,开篇写到:“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它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析成一个个小概念的,教材仔细地介绍了概念图的定义、作用和组成,最后还附上一个实例说明。这对我国地理教学实验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借鉴。⑵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中的“探索实验”栏目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在设计“探索实验”栏目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同化新地理知
⑤
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科学发现者”在介绍地壳的厚度时就运用了类比模型:与下面的圈层相比,地壳很薄,就像洋葱表面的纸状表皮。通过洋葱表面的形象描述来说明地壳的厚度。在介绍褶皱概念之前也先建立了类比模型:你是否曾用脚蹭地毯,而把地毯蹭得皱起来?与地毯类似,岩石被挤压后也可以慢慢弯曲并且不断裂。让学生通过脚蹭地毯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褶皱。“类比模型”在“科学发现者”中得以大量运用,教材通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具体模型或实例为中介,形象说明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以此来减少新概念带来的陌生感,促进理解的达成。反观我国的中学地理教材,对于运用“类比模型”这种概念表述的方式还缺乏尝试,这是今后研究值得关注的焦点。⑶实验安排具有先行组织者作用
“科学发现者”中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探索实验”栏目安排在每章内容之前,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分析,对难以看到的重力、水的下渗、沉积岩的分层等知识进行了同化,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第9章“地表水”中,通过前文所述“模拟水的运动”探索实验,学生对水在不同物质中的下渗和流速有基本的认识,学习地表水的运动和下渗时难度就会降低。而在我国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每章的内容开始仍以概念性的讲解为主,而没有足够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操作类栏目,这样教学的效果将会有所降低。这对我国的地理教材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建,江辉.美国《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教材中习题的编写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8).[2]F.豪斯等著.美国《地质学、环境与宇宙》[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3]王春芬.美国高中地理教材“探索实验”栏目的特点及启示[J].地理教育,2010(12).[4]陆敏.美国地理教材“世界和居民”评介[J].地理教育,2005(5)[5]叶松林,仇奔波.美国中小学地理教材特色简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6]吴圆媛,李家清.中美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