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设计
《黄河》教学设计
西畴县第一中学地理组 杨凤武
一、课标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河流目标要求是:(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河流的特点。希望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形、气候区,形成不同的特点,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学习河流的学习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黄河》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本节课主要侧重学习黄河整个流域的环境问题,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动机,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上游的利弊”、“黄河中游的利弊”、“黄河下游的利弊”和“黄河文化”。
本次课除了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山东省昌乐二中兴起的“271”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题,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逐步正确使用有关地理教学软件的兴趣和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3.教学方法:情感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启发式等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黄河录像,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黄河的基本概况(电脑展示)(读黄河水系图):找出:
1、黄河发源地和入海口:
2、干流长度和形状:
3、干流流经省区有:
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5、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6、主要支流:学生上台点击鼠标,逐个演示黄河概况的源头、流经省区、注入海洋、长度、流经地形区、流向、主要支流、分界点。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其上中游分界处是河口,中下游分界处是孟津,主要支流上游有湟水、洮河,中游有汾河、渭河,而下游观察以后为什么没有支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内容,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请同学们观看黄河各段的景观图片,思考各段的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电脑展示图)出示黄河的五幅景观图片[教师]这是黄河干流流经之处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地点的景观。图片背后蕴藏了丰富的信息,不仅反映了我国地势自西向东的变化趋势,同时也展示了河流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不同特点。下面我们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讲解员,向“观众”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并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图A位于黄河的哪一段?这一段为什么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图B中的绿色农业与黄河是什么关系?3.图C的瀑布确实很壮观,但这壮观是怎样形成的呢?4.图D是黄河的哪一段?你看出这一段有什么不妥之处吗?5.图E的三角洲泥沙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讨论]得出下列结论图A是黄河上游景观,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转换处,巨大的地势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图B也是黄河上游景观,尽管黄河还位于内蒙古高原上,海拔较高,但由于高原表面地势平缓,起伏很小,黄河水流流速减缓,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同时由于水流减缓,河网发育良好,便于发展灌溉农业。图C是中游景观,此处的黄河正好位于第二级阶梯前沿,地势骤减,水流落差很大,而形成景观壮丽的瀑布。图D是黄河下游景观,位于第三级阶梯内,流经我国的华北平原,此处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从黄土高原上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淤积,使河床不断抬升,两岸人民又不断筑堤,而发展成为今天的“地上悬河”。图E是一张卫星遥感图,表现了黄河的入海口的景观,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而形成的三角洲。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合作,我们已经了解了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那么黄河的泥沙来自何处?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黄河的治理开发。
(播放泥沙来源的录像)出示探究活动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请你运用收集到的材料说明并思考下列问题:1.“地上河”的泥沙来自何处?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3.想出开发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了吗?[学生思考]提出下列措施
上游开发:目前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中游水土保持:据统计,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已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和其它地等基本农田520万公顷,造林790万公顷,种草230万公顷,兴修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各类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累计增产粮食538亿千克,木材蓄积量5000多万立方米,饲草250亿千克。一些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下游加固大堤:据统计,五十年来,黄河大堤共完成13.8亿立方米土石方,相当于建造起了13座万里长城,黄河下游基本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涝”的防洪工程体系,保证了50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对黄河泥沙的治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在于国家重视,二在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而今天,黄河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从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以来,26年来,平均4年3次断流,尤其20世纪90年代,年年春季断流。1997、1998年黄河断流达二百多天,严重影响了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请你根据查阅的资料说明黄河“断流”的原因?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挽救我们的“母亲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各地区也应统一调配用水量,再通过合理地跨流域调水。[教师]学习黄河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人要尊重自然,自然才会回报人类,如果任意去破坏,自然
就会报复人类,就象黄河那样,给人类造成一系列的灾难„„[教师]:那么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黄河是我们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对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竭尽所能,好好保护它。
三、课堂作业:讲解一道高考题,主要目的是为了复习所学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四、家庭作业:填表,完成黄河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教学设计时,我对自己所教学生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根据他们
学习能力特点,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原则。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知不觉得成了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主导。由于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关注不够,使得这部分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下一步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篇:地理参考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参考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各大渔场的分布和成因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复习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寒、暖流的理解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的案例(1)。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
(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第三、四组:
(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2.渔场的成因(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
【知识延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三)探究学习
“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四)布置作业:自己动手画一幅世界各大渔场分布图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做课人:马永新 单位:正定五中 时间:2013年5月 9日 教学内容:《地理事物特征描述》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但在本课中只学习“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内容分析: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描述
3、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础,但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不能灵活运用,思维能力不全面,不能多角度答题,审题不清,不能领会命题者的命题寓意,知识不能转化成能力,答题时运用术语不够地理专业化。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最近我们做的几套题,其中区域方面的题有的只给了一部分地图和经纬线,我们很多学生,一看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根本不知道在哪,怎么能够做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遇到这样的题应该从哪下手,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看一下这幅图,这是一幅什么地图呢,是世界简图。
非洲:小纬度 小经度 欧洲:大纬度 小经度
美洲:西经度
北回归线:北美
拉美 大洋洲:南纬度
大东经 亚洲: 北纬度 东经度
三、具体过程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
水能:降水量大,径流量也大,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四、板书设计
非洲:小纬度 小经度 欧洲:大纬度 小经度
美洲:西经度
北回归线:北美
拉美 大洋洲:南纬度
大东经 亚洲: 北纬度 东经度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描述
3、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第四篇:地理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 第2 课
郭宏伟 凌源市第三初级中学数学教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由中国疆域引入。(学生根据常识分析南北温度差异)
教学新课:
一、气温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四、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第五篇:地理教学设计
中东地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4个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要作的重要性。
二、知识目标
1. 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2. 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3.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三、过程和方法
1. 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3. 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4. 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学生阅读图思考:
(1)、世界人口增长可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1830年—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说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数量有何变化?反映的是怎样的人口问题?(2)指名回答后,教师加以明确 板书:
1、世界人口的数量 1999年:60亿
2、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怎样来进行定量分析呢?(学生回答)
过渡: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展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图4.2)。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板书: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过渡:目前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 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少?
板书: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人口稠密区:东亚、印度、西欧、北美和南美的东部
3、人口稀少区:俄罗斯、加拿大、北非地区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问题
教师加以明确: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会引发许多问题,如下
(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世界人口增长过慢引发的问题 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后让学生明确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并说明此问题是一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它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受限制.明确:(1)、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2)、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3)、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 活动(1)学生讨论对策;(2)指名回答;
(3)教师加以明确: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总结
这一节主要讲了人口地理的两个知识点:世界的人口增长、迁移和世界人口分布。这两个知识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迁移是认识人口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五、板书设计: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人口的数量:6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全球性问题(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世界人口增长过慢---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受限制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
3、对策: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