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时间:2019-05-12 17: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第一篇: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贵州省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

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荷塘月色》“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过程与方法】

1. 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自然地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2. 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积极向上的理想。2.培养学生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即自然美。

【难点突破】

1.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计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第二课时重点感受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

活动

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解释

重点字:蓊蓊郁郁()

袅娜()

踱步()

霎时()

........弥望()

斑驳()

渺茫()

点缀()....重点词:幽僻:__________________

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一例:______________

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轶闻趣事

散文大师朱自清曾经为了散文《荷塘月色》中关于“蝉”夜间“鸣”与“不鸣”而困惑。因为在他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为此中夜 间的蝉声之句,30年代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说出自己的看法:“……蝉子夜间是不叫的。”为了得到确切的夜蝉叫与不叫的结论,朱自清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同事们大多同意陈读者的看法:蝉子晚上不叫。朱自清又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刘先生对此细节也无亲身经历,他没有装出权威的样子随意回答朱自清先生。为了求证,他翻阅了多种有关昆虫的专著,几天后,他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这段文章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此作者却清楚的听见它们在叫。朱先生由于刘教授自己没有表态,在复读者的信中表态:以后散文再版,他将删除“月夜蝉声”的句子。以后的一两年,此事常常萦绕于朱先生的脑海中无法忘怀。于是他便常常出外,在树间聆听。不久,竟然两次在月夜听到蝉子的叫声。后来陈读者又引用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自此朱自清才较为释然,最后终于没有删除“月夜蝉声”之句。一件逸闻,描画出了大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和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各自治学的严谨。体现了一种“求实”的科学精髓。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3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活动

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2、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

3、请在文章中找出写作者内心思绪的语句。

例如:(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

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

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课文的第四段的写景很有特色,你能具体说说吗?(从描绘的对象、写 景顺序、用的修辞等角度考虑)

(1)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

(2)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叶、花、香、波)

(3)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

(4)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

(5)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2、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景和第四段的写景有什么不同吗?

(1)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荷塘月色)

(2)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3)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3、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4、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 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活动

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本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文章的结构(作者夜游顺序、作者情感变化)(2)欣赏景物描写(3)品味语言;(4)体悟作者情感(5)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巡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展示成果,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3)遗漏问题,教师补充。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第一种方案:比较阅读

有气节的朱自清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回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5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

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

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

贵州省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

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故都的秋》“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铜仁二中 蔡寅

【知识与能力】

1.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整体把握文章。

2.相互讨论,深入文章,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2.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突破】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要让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心情,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因而本文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合作式”学习模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体系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这四个要素的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一课时:主要以朗读法和讨论法为主,在朗读和思考中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设计步骤】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活动

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解释

重点字:混混沌沌()

潭柘寺()

落蕊()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房檩()

颓废()

鲈鱼()

馍馍()....重点词:混沌: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椽:椽子,即放在房檩上架着木面板或瓦的木条。落寞:冷落、寂寞。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仍坚持抗日战争。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49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2)轶闻趣事

一说:有一次,郁达夫应邀演讲文艺创作,他上台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台下的听众都觉得很奇怪,他接着说:“本人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个字就是要诀。‘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精简扼要;‘命’就是不离命题。演讲和作文一样,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郁达夫从在黑板上写那三个字到说完话的时间,总共用了不到两分钟,正合乎他所说的三原则——“快短命”。二说:郁达夫请一位军政朋友去饭馆吃饭。饭后付款,郁达夫从鞋底抽出钱给堂倌。朋友很惊诧的问:“你怎么把钱放在鞋里”。郁达夫笑笑指着钱说:“这东西一直压迫我,现在我要压迫它”!

(3)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活动

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找出课文中一两句你喜欢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2.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其中“故都”明确了什么,“秋”明确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代替?

明确: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

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生)或激趣导入(师)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确:清、静、悲凉;“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

2.3-11自然节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试以3、4自然节为例说说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文眼的?

5幅图:牵牛花(秋花、秋院静观)、槐花落蕊(秋槐)、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秋果)。

举例分析:(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极具北京秋景特色的画面也一笔带过?

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

例如:草木雕得慢(快),空气来得润(干),天的颜色显得淡(浓)混混沌沌(模糊不清)——清

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得透(彻底)、十足——饱尝

明确:第2段和第13段在结构上形成了前后呼应。都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活动

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本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巡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

(1)展示成果,质疑解疑。过程(略)

(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写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一下你故乡的秋天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并且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在对故都秋的细腻描绘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悲凉伤感。

“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将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树立人文意识,步入散文的鉴赏之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兴趣学习

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分析——教学策略

能力:对散文的学习还停留在基本的泛读、初读上,对理解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体会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还是困难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3、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因材施教

特征:学生来源较广,分别来自城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对应“教学大纲”,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充分分析学情、了解教学大纲、语文基础版块的侧重点以及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怀念、眷恋之情及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学习方法

诵读法、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带有凄凉音乐的北京秋景视频,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氛围。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秋是怎样的,顺势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诵读课文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

(3)每段落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首字为“秋”的四字短语概括每一画面的内容,并且要体现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展示概括内容,让学生对比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三)品味语言,赏析景物描写

欣赏第一幅画:秋院对花

1、学生自主阅读本段,找一找所描写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语去描述画面。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示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思考)

(1)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

(2)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

(3)既然要写秋的静,那为什么要写驯鸽的飞声呢?(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3、根据分析第一幅秋景图,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剩下的四幅秋景图,从作者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感伤之情。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1、教师以浅显的语言解释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含义。

作者带着个人的主观色彩来描写客观事物,从而使客观事物能展示笔者的内心世界。

2、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情感是怎样的?(在前文体会到作者悲凉感伤之情上,补充说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眷恋)

3、思考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感从何而来?着重阅读第11自然段。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我将从两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1)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2)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

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五)课堂反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段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六)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七)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800字以上,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

秋院对花图

秋槐落蕊图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清、静、悲凉 秋蝉残鸣图 怀念眷恋、感伤悲凉

秋雨话凉图

秋枣染色图

(帮助学生清晰明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七、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凑,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一些问题只能点到为止。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热爱,准确把握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抓住课题的秋字,比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品味五幅画面,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感伤的由来,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五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名篇佳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秋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这是文人对秋的感受。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讨论: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探究】,文章题目中的“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分析:“故都”之“故”字有落寞沧桑之意,“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课文题解:“故”字,饱含着热爱故都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时令。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第一部分)【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②运用对比的手法。

③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的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信息筛选: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最好每幅图的标题都用“秋”字开头。)

出示投影:

明确: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闲话图和秋日胜果图 【合作探究】 ①秋晨庭院图(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预设问题: ①问: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为什么不去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地方去赏秋而只选择租一椽破屋来赏秋呢?

A其一“破屋”就是一种萧条衰败的景象,这个景象体现了悲凉。

B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给人一种空间畅阔之感,碧绿的,从色调上看,给人一种明净高旷,天无纤尘之感,体现了“清”。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问:为什么能听见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借驯鸽的飞声来体现秋晨之静。

D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明确:“细数”“一丝一丝”透出作者是清闲、悠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之静。E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预设问题: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稀疏零落,感觉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能够更加突出北国秋天的特有的绘景基调了。投影显示:破屋(悲凉);碧绿的天色(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和疏疏落落的秋草(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②秋槐落蕊图 预设问题: ①这幅秋景图侧重于体现“秋”中的哪个特点?(静)能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吗? 声音也没有(很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非常静)。

②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漫步于落蕊满地的街道,你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清静、闲适

③作者为什么从扫帚的丝纹中有细腻、清闲和落寞之感? 细腻—“一条一条”的丝纹细密,作者看得认真,细心。

清闲—行人少,扫帚留下的纹丝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细细的看。

落寞—落蕊被一扫而空而想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这样的景像 使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投影显示:

满地落蕊,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静,悲凉)。

③秋蝉残鸣图

“微弱的残声”本来就是一种凄凉,“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夏天生命力旺盛,人们称叫声为“蝉噪”(静),而这里作者写蝉的叫声用了“嘶”,这也是对蝉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种叹惋。听着这样的叫声,不由心生悲凉。

投影显示:处处蝉声(静);衰弱的残声(悲凉)。

④秋雨闲话图

预设问题:关注秋声,雨声,人声 ①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②写秋雨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侧重突出哪个特点?

“系列索罗”突出静。“雨“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本来就是愁苦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所以体现了落寞、悲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突出悲凉。

投影显示: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清);息列索落的雨声(静);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是闲人”(悲凉)。

⑤秋日胜果图 预设问题: ①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这与清、静、悲凉的意境是否违背了呢?

明确: “淡绿微黄”、“红完”——既有成熟的丰收喜悦,又有晚秋的悲凉。从色调上看“淡绿微黄”属冷色调,体现秋味之“清”。

枣子七八分时熟是作者最喜欢的,熟透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体现悲凉。

投影显示:淡绿微黄、叶落、西北风、清秋(清、悲凉)(3)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色、秋声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来描写的。秋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冷色调(清)。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描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秋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秋味:破屋、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冷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色声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郁达夫赏到了北国的秋,体味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可以说我们通过北国的秋赏到了郁达夫,他是那样的落寞、忧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阅读更多的郁达夫作品。

以徐志摩的《私语》这首诗结束本节课,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六、作业:

1、请同学们选取文中的景象展开联想仿写句子,赏意境。要求传达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或感受。

A给上句,写下句(投影)日影月影柳影冷清,叶底花间冷冷秋色;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1、2、3、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把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把握文章意蕴,分析并领会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苦闷的心境。

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事秋雨的凄凉。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二)、题解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成“北平的秋”,而要叫“故都的秋”呢?

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意在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都”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故都的秋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主观情感角度、景物特点角度)

2、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四)、鉴赏课文

1、故都的秋具体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在那些自然段中具体描绘了故都秋的景象? 3——11段

3、探讨:3——11段用哪些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1)秋花:牵牛花——色(冷色调)(2)秋槐——形(落寞)

(3)秋蝉:“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声(4)秋雨——味,雨后秋凉(5)秋果——实,淡绿微黄

4、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文章哪里最能体现? 明确:喜爱、热爱,最后一段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反映,郁达夫写秋的“清、静、悲凉”实则为自己内心的“清、静、悲凉”的反映。

5、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加以分析)明确: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

(1)对社会环境的忧虑。

本文中,表看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和颓唐而忧伤。过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以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无限的感伤,“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2)个性气质的抑郁善感(传统文人的悲秋情怀)

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两岁丧父,家道衰落,后又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3)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提倡静的文学,“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避开世俗,避世隐居。“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郁达夫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

(五)、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六、布置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 1

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读懂客观现实郁 达 夫体会思想感情

秋院

(主观、客观)----清、静秋槐秋蝉

(主观)----悲凉秋雨秋果

下载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一二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先作些作者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教学......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二)学习者情况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5至17岁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玉溪市民族中学 梁慧 教学目标】 1.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感受作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写景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之一——“于寻常景物中寄托个性深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前曾经学过《春》、《荷塘月色》等多篇写景......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三分钟说课] 在郁达夫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故都的秋》是较有特色的一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脉胳结构。 2.通过赏析五幅秋景图,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4.掌握文章“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