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学校和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该怎么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一 最近在参加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过程中,听到了两节同课异构观摩课,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在新课程实施多年的广东,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刻研读和准确领会,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应该是各位高中地理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但在听了这两节课后,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强调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 / 11 精品文档
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课程标准对必修三核心内容的描述是“以„„为例,分析„„”,课标解读中讲到“必修三是范例教学,然而再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我们要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因而我们要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不但使学生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案例的基本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学习的过程。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这就是必修三教学的核心所在。
从现在全国使用的四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个专题内容往往是既有一个主导案例,同时也可能有若干个小案例。必修三的核心内容是高考的主旋律,每年高考必考。但现在仍然有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原理教学是必修三教学的主要侧重点,而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教学过多的徘徊在教材知识的总结、归纳上,而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过程。由于必修三涉及的案例繁多,而高考的选材又不来源于课本,所以必修三的教学是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案例因教材、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相同的 / 11 精品文档
案例,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因此“如何在必修三教学中用好案例”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必修三是典型的案例教学,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思考教材案例的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使用时间,使案例用得好、用得巧,从而达到教学最有效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案例教案例,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对课本中一些具体区域事实的教学上,而没有对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没有对学生进行地理信息获取、整理、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那就不可能达成课标目标,最多只能算是初中层次的区域地理教学了。如果上述两位老师能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那么这两节课就能成为典型优秀示范课了。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二 时间很快,在京翰教育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作为一个新教师刚开始教学,经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需要花很大的时间来弥补。对于自己这段时间的教学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7)—(12)班6个普通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虽然本学期节假日多事情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能在期中考试前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两个月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3 / 11 精品文档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育教研活动
我每周都会积极认真参与一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与优秀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我更多的是向他们学习,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另外,协助师父黄金其老师开展高一级地理兴趣小组班培训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北京市第一中学参加了《高中地理学科教材培训及课堂教学培训》新教师培训,虽然只有6学时,但在老师的精辟解读新人教版教材改革,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热爱地理教育教学事业 备课认真,刻苦钻研教材、课标,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虚心请师父,并在上每节新课前先做一回学生,认真地听师父的课,听曹老师的课,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式,另外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 / 11 精品文档
外,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并适时适地进行德育教育。批改作业认真。改作业时会有选择地给学生写小字条,指出他们作业上的优缺点,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地鼓励他们。
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请听课的师父评课,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一是,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对教材分析不透。书上有些东西写的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很多东西都要自己补充进去,让内容充实完善起来,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再讲一个知识点前应该先做好哪些铺垫„„,这些就需要事前的备课功夫要做细,做到位,多听听师父和其他老师的课,然后及时做好调整。二是,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到位,经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没有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总是怕遗漏什 / 11 精品文档
么东西没有讲,上新课的时候就把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会感到一节课东西很多,容量很大,但是又分不清重点是哪。而对比有些老教师上课,新授课时把这节课必须要讲的讲到,让学生理解,东西不是很多很全,但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会用,那么他们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大,有些东西可以放到题目碰到时再进行讲解。
三是,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弱,课堂气氛较沉闷。问题比较大的还是怎么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来听来学,做到真正的师生互动。我师父对课堂把握很到位,他语言幽默风趣,常运用生活实例讲知识点如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他则用炒菜来讲,简单易懂,学生又感兴趣。这些我都需要向师父学习的。
四是,教学语言不连贯,会出现“短路”和“开路”现象。另外包括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前后衔接,内容的合理过渡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五是,容易出现紧张,当有老师或领导来听课就会紧张,不能把课上好。六是,对课堂、课后练习较少,没有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便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三 当前,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 / 11 精品文档 究者、反思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深层次地呼唤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步骤的反思
教学设计时每位老师都会根据教材对整节课的步骤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常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等,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的生成”。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提到提升。
例如,在对“城市区位因素”这一内容教学实际时,我原先就按照书本的顺序:把理论知识先“填”给学生,再枯燥的一个个城市的讲解,学生学得被动,前后的知识点也不会灵活衔接起来,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 11 精品文档
通过反思,我把书中的教学顺序作了改动,先打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关一系列图片打出,并设计一系列相应的思考题,从图中读出什么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形成城市所需要的条件?有关长江三角洲的练习题?世界著名城市和中国大城市的教学?整体的练习。这样的实践觉得预设是比较顺利地“生成”了,但教学步骤凌乱。于是我再次重新设计步骤:长江三角洲城市?中国其它三个城市?世界其它城市?引导学生讲出城市形成的条件?长江三角洲和世界其它城市区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步骤条理清楚,城市条件学生很自然的自己推出,学得主动而且影响深刻,在练习时效果很好。
所以,教学设计的步骤要做到条理清晰,对于知识点应该设计好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对教学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的反思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对“季风”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引出季风的概念:我们这里冬天和夏天分别吹什么风?我认为这是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知道,其实学生对怎么判断风都不知道,无法正确标出西北风和东南风。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上显得突兀,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兴趣全无。
通过反思,我改进了设计:“季风”这节内容跟我们的 8 / 11 精品文档
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忽视它的存在,这节内容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涉及到有关判断风向、其他洲的景观等,怎样把要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并很好的调动起来?我设计跟我们本土有关的问题导入,先示西亚、非洲和上海的景观图,再问:和上海同纬度的西亚、非洲是沙漠景观,可上海怎么是河湖密布,耕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这样与众不同之处,学生一下子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想马上知道个究竟。我公布答案:这是归功于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带着找谜底的心情去探究、主动学习的成效显而易见。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把知识进行本土化处理,拉近理论与实际知识的距离。
三、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的反思 在对“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原来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各功能分区布局的要求通俗易懂,我照本宣读,划划看看就过去了。结果在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时,学生虽大致能合理布局各个分区,但对于具体的理由,怎样才算合理布局答不上点,很显然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 / 11 精品文档
维方式。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设计时,让学生探究学习,适当拓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给学生看,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有学生回答:老师,我们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我问:那你认为怎么布局合理?学生回答:工业区的位置移到北边点。我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我说:回去我们再探究。那堂课结束了但其实没结束,师生意犹未尽。
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处理,制定出目标、重点与难点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碰到设计的目标与学生的掌握有较的差距。在进行“地球的运动”章节的教学设计时,原先我是这样的:课时定6课时,按照教学设计的步子走,循规蹈矩,知识点全部讲好后再上一节练习课。结果,做到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的知识点时,绝大部分的学生无法解题,把课堂上学的都“忘记”了,其实是当时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根据的实际,我首先把基础打好,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知识点传授。10 / 11 精品文档
在后的实际教学中我用经纬仪演示把学生初中学过的地球、地图知识点重新热一下,这样的实物演示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大有帮助而且充满好奇。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纬度变化?四季的更替,注重在黑板上边画边讲结合经纬仪实物演示,并且讲练组合,每一个难懂的知识点讲好就练习。讲练组合一来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得如何,不懂再讲解。二是就某些练习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三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我适当点拔能顺利的攻克难题,自信大增,不知不觉中学生很好的掌握比较难懂的知识。
所以,对于那些抽象理解性强的知识,教师应该根据每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不是一个教学设计使用终身。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高一新教材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2.高二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3.高一地理教学反思范文 4.高中地理课后教学反思 5.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反思 11 / 11
第二篇: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摘要】反思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反思有利于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反思是一种自律方式,是立足于自我之外、不断检讨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高中地理;反思
i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of what time introspect hu jian-min 【abstract】introspect is a teacher the means of the growth essential to have, introspect to be advantageous to a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kill of exaltation, be advantageous to the promote of cultivated manners of the teaching theories, introspect is a kind of self-discipline way, is have a foothold in ego outside, continuously self-criticism oneself, perfect oneself, surmount oneself of behavior.【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introspect 从历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同学的问题出在后面的综合题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审题失误,部分同学由于不会审题,不会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答题,结果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甚至漏题。我针对自己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一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利用乡土教材教学。我们地理课本中的有些案例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以及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例如:在讲《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我用野三关工业园的布局和三峡酒厂的位置来分析有污染企业的布局原理。在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的理解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我用乡土地理作为实例:我们巴东理论上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气候上表现出了温带气候的某些特点,如: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有积雪,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等。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并能将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高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高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有效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例如: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活动设计》教学中,教材中要求对安徽黄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设计一条出行的理想线路。由于安徽离我们较远,且我们地处农村,城乡差距导致学生在分析时无所适从,我在课堂活动中,将安徽黄山改成了湖北巴东神龙溪,而且以近期举办的三峡纤夫节为例、分析巴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同学们参与意识很强,在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让学生作主。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由过去教师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复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因为是初中阶段学过的地理知识,我先让学生通读每一个区域,然后给学生一至两节课的时间备课,而且在学生的备课本上要有地图,即图文结合,最后让学生上台讲这一节,而且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定位能力及表述能力。
反思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
新课程的地理教材有很多地图,但对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这些图片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去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力图去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中,把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制作成三维动画的形式,来模拟地球的运动状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理解地球的运动,还有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篇: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地理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特点,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合适的教育;学习兴趣;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的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45分钟教学的有效性。当前,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结合近几年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一、针对性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只有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三维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将三维目标校本化,让你的课适合学生。同时,教师独立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我这节课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能力,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要精选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新课程教改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管用有效”。学校课改要着眼于学生发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当前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问题讨论、社会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模拟实践、实地考查、老师讲授等等。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现有教学条件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学法的指导,正面诱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学生的参与进行保护和鼓励。其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所以教学环节要特别是课堂提问要向全体学生,要有层次性、启发性,通过解疑、提问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教育。
再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讨者。新课程标准向各学科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地理有效教学活动的情境和途径,为学生的积极探究指明方向的作用。
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稳定持久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能让学生心潮迭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快乐。那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人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关注热点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考、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角度也发生的重大变化,已经从原来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考查转变为对热点问题的材料分析,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埋?^死读书,而是要关注社会,了解实事。比如,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高考也十分关注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媒体资源,上课的时候将新闻中和身边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事有选择的纳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得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教学生动化、生活化。比如,我校坐落在市区边缘的湿地腹地,湿地环境面临破坏的问题。我们在讲《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时可以通过实地考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湿地的功能、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将课本知识本地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地理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查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学生通过对当地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实地考查,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际性,这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的环境出发,提高了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能力。
(二)要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将地理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比如,我们在讲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时候,可以从南北方主食差异入手,从中了解南北方农作物与气候的关系,再延伸到其它地理环境的差异。再比如讲到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为什么机动车尾灯都是红色的。讲到天气系统时,可以结合天气预报,让学生学习有关冷锋、暖锋和台风等相关知识,结合天气预报报导的天气变化,让学生对这些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就不会空洞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通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既形象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其它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亦文亦理的综合学科,涉猎知识面相当广。再加上新课改后地理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其多文理综合的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培养学生将各学科知识梳理整合,综合运用,形成学生内在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用其它学科知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学习有关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地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其它科目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形象化。比如,一些古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成因,内容丰富,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有趣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暗含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再比如,老师在讲锋面雨时可以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学生理解锋面雨的特征。通过利用古诗词来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课堂情趣。
老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导入历史故事,把地理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课堂知识。比如,我们在讲洋流的时候可以引用哥伦布两次美洲航行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洋流在般海中的作用。老师通过引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才能保证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波.怎样巧妙结合历史知识讲好地理课.地理教育,2011.[2]串国芹.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小学电教(下),2011.[3]练红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考试周刊,2013.
第四篇: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地理地图教学模式是紧密地联系着教学基础理论、教学具体实践及实施地理课程的主要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笔者用建模的方式构建了两种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的两种模式。
关键词:地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18-01
地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地图上的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各种要素,表示出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表示出它们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地图储存和浓缩了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又以一种人们易于接受的图像形式传递给人的大脑,成为客观存在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是任何文字或其它语言描述无可比拟的。
在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中,尽管课文系统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材料,但地图却是地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图形象、直观,便于图文对照,有利学于生理解、记忆。同时,也正是它们具有鲜明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风格,起着课文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加强地图运用的研究,重视地图教学,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图教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类地图和图表,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读图分析。
我国的地理课堂教学,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很深,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展开。具体的说,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多数是对知识甚至是对图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相应的,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非常欠缺。
笔者结合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探索出了高中地理中地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地图教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型,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传授者到促进者,从控制者到引导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这样就使教师由开始的“教”到后来的“不教”,使学生由开始的“学会”到后来的“会学”。
在这种教学理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有效的地图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均利用多媒体作为上课的手段,以各种地图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
一、情景──提取加工──归纳型
该模式基本步骤为:备课时教师研究地图教学内容,综合各种教学地图素材,制作有关地图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当然也可以从网上、地理资源库里挑选适当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地图教学情景,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各种地图教学信息,引导学生进入地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接受地图教学信息,最后教师和学生在价格地图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地图的规律。
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意义、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海水运动、地壳运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因而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课堂呆板的状况,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
二、咨询──研究型
咨询──研究型基本特点是在网络教室里,学生根据需要自行使用教师提供的地图教学资源,选择学习预备知识、基础地理知识或拓宽知识,而教师则从主机上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看监听学生单机上的电脑屏幕画面及声音,也可以对指定组或全班学生微机进行轮流监视监听,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这种形式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提前对地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或网页,然后教师向学生呈现地图资源并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及时反馈评价,过程由教师监控和辅导,教师总结归纳地图规律。
这种模式的优点体现在学生从自己的特点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跟着教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程序进行,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的监控和辅导又防止了学生的放任自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弥补了个别化教学的不足。可以说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其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它对硬件设备、教学软件要求都比较高,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电脑。其次,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及时监控,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监控的力度就会大大减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再次,这种模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有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特点、条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某种教学模式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言是最佳的。但没有一成不变,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普遍有效的模式,“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广泛模仿,结合教学实际择优选择;也可以同时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交替配合使用,最优地发挥各自职能,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厦门同安第一中学 夏成志
摘要:课堂教学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融洽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谐才能有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对学科的喜爱程度,往往与任课教师有密切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更加热爱地理学科的必要条件,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和谐才能有效。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方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以关怀和平等为主
关怀学生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在学生生病和有困难时多关心学生,学生情绪波动时和他们交朋友,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必然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平等对话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课后积极参加学生的文体活动,课间多与他们交谈等。时间一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愿学老师所教的科目。
2、在课堂上,以尊重和鼓励为主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高中生具有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不容冒犯的部分。他们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为此努力学习,力图在各个领域有出色的表现,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因此课堂就成了展示他们自我风采的舞台。如果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他们会更加奋进,积极性也更加强烈!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充分给予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动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有趣才能有效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德国大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强调以各种不同的兴趣为基础,把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因为,津津有味的学习,才能学得既快又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在地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的有力措施之一,课堂教学有趣才能有效。
1、优化新课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例如在讲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时,可这样导入新课: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美洲的最南端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向西推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里长达几个月,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学生处于高效兴奋的状态,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乡土地理,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而人教版必修2的人文地理教材有些内容枯燥乏味,乡土地理就是最好的调节纽带。地理课上只要展示厦门乡土地理案例,学生便会聚精会神地听讲,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好。每当学生看到自己收集的材料或小论文被老师编成案例在课堂上运用时,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和地理学习的无限热情。可见,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关注社会热点,引发学习兴趣
与现代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现在的地理教材虽几经修改,仍显得相对滞后,赶不上时代的节拍。而现在中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探究。针对这一实际,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及时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并引入教学之中, 以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对本来感到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产生强烈地求知欲。如在讲“自然灾害”时,我及时引入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2010年西南省市百年一遇旱灾等消息,这时,许多同学都纷纷议论,仿佛当天的情景就在眼前,认为一定要认真学好自然灾害知识,珍爱生命,防震减灾。
三、合理运用媒体,课堂教学高效才能有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明显。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高效才能有效。
1、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起点,也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承载工具。学生可以从图上获取很多知识,并能锻炼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予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图像的作用,既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正确的空间概念,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中的电教媒体卓越的图像处理能力可全方位帮助学生具备
正确的、全面的快速地阅读地图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培养学生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和分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2、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对于教材中提出的重点或难点,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难于直接感知与观察,理解起来十分费力。而多媒体教学,讲究的是时效性,可以弥补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特点时,如果用传统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就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有效结合flash动画制作(图1),可以增强学生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图1 地球公转Flash动画截图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节奏容量
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依据地理教科书,还应该选择和补充一部分地理课外知识,这是地理教学的学科性决定的。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到当地亲身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教材和地图册上的知识相对抽象,不便于理解和体会。而通过播放相关地区的资料图片和视频,更加有利于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因而,同一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既加快了课堂节奏,又增加了课堂容量,并可以给学生多一点地理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反复练习,教学高效有效。
四、反思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提升才能有效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对个体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主要有:反思自己的成功做法;反思失败、失误之处;反思课堂灵感;反思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反思同行之共识;反思学生方面的问题;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意;反思再教设想等等。教师及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以反思促教学,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路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为笔者几年地理教学中的浅见,以供商榷。
参考文献:
1.袁书祺 《地理教育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2.《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著 3.饶水平《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地理教育》2003年1期
4.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中华论文网-地理论文 2008-04-14 5.《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李涛2000,(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