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时间:2019-05-12 18:3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原则

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有不少教师作了努力和探索。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三个原则,这就是“互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不唯一性原则”。

关于“互动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而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教师规定好的答案;也不仅仅是把原本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讲述。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共同探究。探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关于“实践性原则”,我国的基础教育曾走过弯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材,普遍存在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加上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死板、单一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读了不少书,但大多跳不出单一的教科书和广大教师为他们编制的问题范畴。所以说,我国的青少年,在接受12年基础教育的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这不仅使他们所学的知识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错过了培养人格、锻炼品格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社会现实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关于“不唯一性原则”,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的。在长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际显然是不相符的。例如,对于“宇宙”的范围内到底包括多少天体系统?这样一类问题,人类由于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探测手段地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入。再如,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目前科学家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这些问题都用“唯一性”思维定式进行思考,不仅违背实际、违背科学,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不利的,还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现在,中国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以课程社会化、生活化、综合化为趋势,以教材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为特点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启动。目前正在执行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正在使用的各科试验教材,虽然还只是过渡方案,但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点。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各种取之于社会实践的课题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往往可以将上述三个原则综合考虑、综合运用。笔者曾利用英国中学理科革新教材(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中的有关内容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一个厂址选择的问题。教材在给出了大量有关“食盐”及“食盐化工”等背景资料(略)之后,提出:

某公司正考虑在某镇附近建一新的食盐及食盐化工厂。下图给出了某镇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公司提出的地点”和“议会提出的地点”相比,哪一个方案更合理。4个人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公司法人代表、工厂管理人员、议会代表和社区代表。讨论之后进行大组汇报。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指导。重点放在: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因此在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这样,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2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得失,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不再是单一的、僵化的,而是活跃的、舒展的,这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3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都是纷繁复杂的,而且,任何事物自身都具有它固有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养成,而且,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在第二节课上进行大组汇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学,从工厂经营必须取得更大利润的角度,希望工厂建在距原工业区较近的地点;扮演工厂管理人员的同学,从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建议工厂建在距交通线较近的地点;扮演议会代表的同学,从保护绿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厂不能破坏树木,工厂应建在沼泽地;扮演社区代表的同学,从维护社区环境的角度,要求工厂建在与常年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发言时间,同学们比较了上述意见的利弊得失,一致认为,虽然从他们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还是公司提出的地点比较合适。

教师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教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一是要求同学们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第二篇: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日食的变化及影响

指导老师:曾呈进

组长:夏烨

组员:李扬,周思伟,林端强,叶庭帧,叶建飞,徐孙庆

学校:福鼎市第一中学

一 课题研究背景09年7月22日的世纪大日食深深震撼了我们,使我们对日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怀着

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因此本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二 课题研究意义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了解日食各方面的情况,认识到日食对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

响,同时也对课内学习的日食的知识系统进行扩展,使我们能课内外结合,对日食的知识有

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 课题研究过程

1、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搜索和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日食的资料

2、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一同观看09年世纪大日食的记录影像

3、对影像内容和资料进行分析,再经过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研究,得出大体结论

4、对于不懂的部分请教有关专家或地理老师,并验证已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5、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

四 课题研究成果

(一)日食形成的原因: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但因太阳轨道

(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发生。

简单的说,月球把太阳遮挡住,也就是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这就是日食。

另外,月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而是有一个大约5度的夹角,因此只有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所以不是每个月都有日食和月食。

当月球正好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而三者又在一直线上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挡住,又因为月球比太阳小得多,它的直径大约是太阳直径的四百分之一,而月球与地球间距离也差不多是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的四百分之一,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的圆面大小差不多相等,因而月球下面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地球上被黑影笼罩的地区,就看不到太阳了,或者只看到一部分,这就是日食。

(二)日食的过程

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

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着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食甚

食既以后,日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到食甚。

生光

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贝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三)日食的种类

1、日食共有三种:

日偏食:太阳一部分被月球的阴影遮盖,但另一部分仍继续发光叫日偏食。

日环食: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

环食。

日全食: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

2、形成不同种类的原因:

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的发生跟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互变化着的位置有关,并且也决定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变化。

地球公转和月球公转轨道都是椭圆,不论是太阳与地球间距离,还是月球与地球间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有时比较远,有时又比较近,因此月球本影的长短也不一样,月球本影最长时有379660公里,最短时为367000 公里,而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356700公里,最远时达406700公里。如果某个时刻月球本影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大,地球上被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带就可以看到日全食。如果月球本影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小,月球本影的尖端到不了地球的表面,那么在影尖延长出来的小影锥(叫伪本影)扫过的地带可以看到日环食。被月球半影扫过的地带均可以看到日偏食,在偏食区内离全食区越近,偏食的程度就越大。月球本影和半影没有扫过的地方,根本看不见日食。

(四)日食产生的影响:

1、日食对地球的影响

在现代的原子钟出现之前,天文学家通过对日食的古代记录进行研究,发现日食现象导致地球旋转的周期每个世纪变慢了0.001秒。

日全食发生的前后,一个奇怪的现象会吸引国际诸多科学家和媒体的关注:地球上的重力仪数据出现突然降低。这种现象会发生,是由于在日食期间,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从而减弱太阳的引力场,而月球的引潮力开始起作用。

2、日食对人类的影响

日全食发生时,光线会穿过树叶的缝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这时,动物常常行为异常,比如飞鸟归巢和蝙蝠等夜行生物会出来活动,而当地的温度通常会下降至少20摄氏度。

发生日食时常会出现几分钟的“黑暗”,这可能会对道路交通、航运、高空和野外作业、建筑施工以及社会治安等带来安全隐患。同时,日全食造成的天体引力、光度等变化,有可能会对通信系统、网络传播、电力输送和使用等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且发生日食时伴有强烈的 电磁射线,还可能会危及人的眼睛。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日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但是这种自然现象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几千年来,地球上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把日食看成是灾难的预兆,而历史上很多次日食发生时都会引起社会的骚乱。

(五)日食有助于科学研究 1.探索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谜团

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还曾经数千次地观测到,在太阳周围的日冕层和较低一点的色球层,有时亮度突然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太阳耀斑”。大的太阳耀斑爆发时,其瞬间的亮度可以达到平时的几千倍,有的如一条巨龙在太阳上飞舞,有的则像从太阳上发射的绚丽礼花;此外,太阳大气中还有一种活动最为剧烈的现象“日冕物质抛射”,这一现象爆发时,等离子体物质从接近日面的低日冕喷出,就像从太阳发射出的猛烈炮弹一样,瞬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这些物质和能量传播到地球附近时,可以造成短波通讯中断、卫星工作失常等破坏现象。对“太阳耀斑”和“日冕抛射物质”现象的成因,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更无法

准确预测。

“耀斑是最强烈的太阳活动现象,因为目前对太阳磁场的精确测量只限于光球层。所以人们认为,耀斑是受太阳磁场影响而成,但其实太阳耀斑起源于日冕磁场,日全食的上演可以提供研究的良好观测时机。”

2.寻求太阳黑子的变化原因

太阳黑子是太阳上的小黑点。科学家通过对太阳黑子几百年来的系统观测,发现日面上的太阳黑子的数目具有平均为11.1年的周期变化,这一周期被称为“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较多的年份,太阳上的活动现象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就比较频繁。此外,人们还发现,不仅黑子的数目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它们在太阳表面上出现的位置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但直至现在,科学家仍然不能解释太阳为什么会产生黑子?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段、在不同的地点产生黑子?为什么有些黑子的出现会引发太阳活动,而有些黑子则不会引发太阳活动?

目前,国际天文学家普遍认为,要解开太阳的这些谜团,谜底就藏在太阳的磁场中,是磁场控制着太阳上的各种活动现象。而日全食的发生,十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太阳磁场。

3.有助开展寻找引力波的探测实验

由于引力波探测是关系到能否打开一扇天文观测窗口的大事。所以上世纪至今,世界少数发达国家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引力波的实验探测。但是截至今天还没有人宣布直接测量到引力波。而日全食可以为引力波及其他基本物理问题的探索提供机会。我国科学家曾经用高精度微伽重力仪,在日全食的“初亏”和“复圆”时检测到两个“重力谷现象”,这是中国人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重大实验。

4.人类在日全食中发现氦元素

19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天体的化学组成,因为人类不可能把星星拿到地球上做化验。但是,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太阳光谱不是连续的,而是有许许多多的暗线,其叫做吸收线。光谱就像人类的指印,不同的化学元素对应不同的光谱。人们分析光谱就可以知道太阳有些什么元素。

1868年8月18日,在现孟加拉国附近,有一次条件比较好的日全食,法国天文学家让桑在观测日全食的时候,看到日珥光谱里面有一条奇特的黄线。这条黄线跟钠线的位置相似,但不是钠,而是一种未知的元素。

让桑于是写了一封信寄往巴黎科学院,这个信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才到达巴黎。无巧不成书,这个时候巴黎科学院收到了另外一封信,是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寄过去的,也报告了在日全食观测中同样的发现。同样的两封信报道了一样的情况,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科学家们给这种新元素起名为Helium(氦),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太阳,意思是“太阳元素”。这时候,人们还没有在地球上发现氦元素。人们为此苦苦探索。终于在18

95年,科学家通过分析太阳的钇铀光光谱发现了氦。

(六)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知识,也让我们懂得了团队中的合作精神,懂得了自主学习,使我们更贴近生活,了解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某些问题,使我们见识更加广阔,吸收外界更多的知识,课题研究让我们受益匪浅!

五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维基天文网

《2009.7.22 日食权威资料 NASA 》(来源自新浪网)

《日食和月食》北京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 /人民出版社

西祠胡同网《日食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安全隐患》

第三篇: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做一次专题研究。每一研究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下列课题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或设计其他课题。

1.连续观测一个月(至少半个月)的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2.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

3.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4.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5.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6.针对“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你支持哪一方意见?用搜集的资料论证你的观点。

7.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8.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9.找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对比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区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10.对比你的家乡与你所观察或通过传媒了解的地理区域,分析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11.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12.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13.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4.观察商店里的某种商品,了解它是哪个公司的品牌;这个公司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或国内的哪座城市;这种商品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该地区生产这种商品有何优势条件;这种商品在当地的销售情况如何。对此,你有何更深入的思考。

15.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6.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7.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8.搜集近年所发生的一件国家间冲突的报道资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地理背景,以及对相关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并就此发表个人评论。

19.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20.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21.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22.在电话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业公司等单位的地址,并把它们标到地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阐述你的看法。

23.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方案,提出主要的树种、花卉的名称,计算完成绿化方案需要的经费和管理办法。向学校管理部门提交一份可行性方案。

24.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假设分别到地球上的某类型自然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高山地区、极地等)走访或旅游,要求学生思考去适应那里环境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25.请将你居住的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利用该城市的地图)。你对这种已经形成的功能区有何评价?请你根据自己对城市合理发展的思考,在地图上划分出新的功能分区,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就此发表个人见解。

26.结合当年某种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进行定时观察,并查阅有关的资料。然后写一篇观察报告,说明自己观察到的天象情况和观察体会。

27.调查当地某企业,了解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对此作出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28.设计一份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社会环境教育的建议。

29.结合当地情况,了解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提出减轻和防治灾害的建议。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

进行研究的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并能有意识的与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相整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可探索性,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感,适合不同学生;问题应具有示范性,使学生可以借之举一反三;要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某些知识或认知策略陷于困境时,教师必须给以启发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质疑和教师的释疑、点拨,二者环节是紧密结合进行的,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解疑,应在辅导学生自学过程中完成的。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多方位启发思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应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甚至也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它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恰恰应表现为互相渗透和融合。因此在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使学生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传统的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始终在无形中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疑虑:研究性学习对高考有用吗?对学生原来各科的学习会造成冲击吗?这些都是教师、家长、学生必然会面对的疑问。而且社会上似乎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广泛的价值意识:急功近利!什么东西在短期内可以追逐到,而且对己有益,则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至于长远的利益,人们往往是看不到的(包括学生己),也不愿意为之投入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还要在转变教、学观念上下大的气力,牢固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远意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掌握学习的钥匙,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永不落伍;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地、合理地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仅充实、丰富了课余生活,更为研究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和能力,一般与学生综合素质成正相关。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表达的欲望,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讨论分析。很难想象,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或文化课成绩很差,而研究性学习能够取得相当的进展。学业成绩的高低通常是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对进行学生活动分组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划分课题小组时,教师要注意将不同学习程度、不同能力(如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学适当搭配。要注意指导小组长的工作方法,如讨论时,首先让那些学习略差的学生发表看法,然后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补充,避免小组内一人讲别人听的做法,要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问题思考之中。通过思考和发表意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课题的探究,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版)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本溪县高级中学英语组

赵丽君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今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怎样;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又是什么,笔者结合其教学实践作了论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研究性课堂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其特点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2001年5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新教材采用的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研究性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

从知识类型的层面,英语课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知识英语作为外国语,它的习得离不了语言知识学习。其教育形式只能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习得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技能语言的掌握还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练习。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探究型能力语言是工具,学语言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

从课堂教学的步骤来讲,英语课堂可以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语篇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可引导他们在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新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模式可改写为语言知识讲授-操作技能训练-探究能力开发的新课堂结构。

三,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课堂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 还表现出独特的课堂特色:

延展性:研究性课堂学习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的拓展,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辩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参与性:基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课堂完成。师生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课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总之,研究性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四,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性课堂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课堂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课堂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五,研究性课堂学习示例

拓宽知识面 在学习SBII的第82课World Music一课时,考虑到课文对世界各地的音乐作了一定的介绍,而同学们对音乐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提前向他们提出音乐的研究方向,同学们分组选定了题目,在课前大量的收集、整理、归纳等工作,并按要求用PowerPoint软件做成英语演示课件。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先让各小组上讲台用英语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讲音乐的历史的,有论音乐的功用的,有音乐欣赏的,也有介绍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特色的,其中一位同学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他系统介绍了古典音乐的分类即代表,虽有一定生词,但借助图片和解释,作到了深入浅出,博得了全班的掌声。之后的阅读教学,同学们热情很高,也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结构,对文中的语言结构非常敏感,学习的效果让我十分满意。

深入探讨SBII有一课是介绍Satellite的,学习后同学们觉得话题陈旧,讲述浅显。于是我们共同确立了以satellite为题的研究范围,课后同学进行了研究,在以后一周的时间里,每天的值日报告都是不同的卫星科研报告。有的小组分析了卫星的工作机制,有介绍卫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也有分析火箭发射原理的,有介绍和平号空间站的,还有一个小组由于选题与前一小组雷同,就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心得,让大家都耳目一新。

发表观点在学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课后,很多同学在表示对店住和伙计的市侩的鄙弃的同时,也表露出对着装整洁的赞同。我就利用这一机会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学们各诉己见,有结合自身经历痛斥以貌取人的,有坚持现代社会应注重个人形象的,有抨击金钱至上的,也有强调经济状况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甚至延续到了课后。

抽象概括高中阶段有好几篇人物传记如Abraham Lincoln、Karl Marx、Walt Disney、Einstein等, 一次,我让同学们注意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同学们经过比较总结出

Childhood---Study---Achievements---Influence的基本模式。在学习Madam Curie一课时,同学们就很容易地分析了文章结构,在课文复述时都自觉地采用了这一线索,非常流利。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自己拟定一位著名人物,收集资料,整理为人物简介,反馈结果相当让人满意。

研究性课堂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即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特点,又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又有助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研究性学习,可谓一石二鸟。参考文献:

刘道义,龚亚夫著,《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

张正东,杜培俸著,〈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和模式〉,科学出版社,1999

张肇中著,〈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0,6

李召存著, 〈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1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研究立意注重“人地关系”,研究角度上偏重“空间结构”,因果分析上注重“综合性”。因而,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故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研究性学习,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新大纲也将“研究性课题”列入必修、选修教材,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素养提出什么要求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内涵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目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主要归纳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用于探索、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学习,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狭义上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含义比较全面,它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都有本质的区别: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当代“创新学习”的本质,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表现为学生在学科课堂学习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2、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表明了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与学生个人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明显不同。再者,它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导”的作用,即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或“教导”。教师的地位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和学习的途径。

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很强。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它要求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治学精神,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概况:

注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地理学在研究范围、方法与技术上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识别、获取、分析以及使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主要目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国外研究学习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称为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专题研习等,是西方国家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模式比较成功,引起世人的关注。

美国积极提倡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法论,提出了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野外,学生应当像地理学者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日本也比较重视研究性学习,近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给学生更多的主动考察,分析地理问题的机会,使其获得思考和主动探究的经验。如选择生活中垃圾回收和处理的专题,通过让学生了解资源回收现状,然后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从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等。

国外的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十分突出,它体现了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与能力,反映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中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学生学习的质疑精神被抹杀。近二十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求变、求新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99年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建议。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地理教学大纲》第一次规定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至少要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求学生做一次专题研究,并具体列出了26个课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每个专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对研究的目的、课题、方法、步骤、结论作了提示。特别是近两年上海的高考试题中还出现了考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简单设计理念等,从而引导广大师生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与国外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相比,我国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的困难也比较多。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有的甚至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相去甚远,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素养还不能满足当前教改的需要等等。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养,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宽松的新型教学关系。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权威,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者。他们在课堂上按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思想要求学生,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性,但是不太规范、不太全面。而研究性的学习则强调了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度定位是引入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新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重视当代教育理念的具备。当代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变革,它涉及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三个层面,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素养随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构建专业素养,并将教育观念付诸行动。我们要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教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职业能力。当然,教师的素养的提高还要求有关的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确定继续教育的正确策略。

2、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我们的教师不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和思路左右学生的学习,而应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当学生的研究出现偏差,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摆正方向、摆脱困境,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有利的情境和途径。

3、教师间要更加紧密合作,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传统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具有广泛性、迁移性和多学科综合性。因此,依靠一个教师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难以有效地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正确的指导,而是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既有主次之分,又能相互配合,从而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有效地、正确地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如“福州旅游资源的调查”课题,它涉及地理、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多学科教师互相配合,对涉及到的问题互相协商讨论,多方查阅资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当然,这也可增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否则,开展的课题调查只局限于社会调查的性质,与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相去甚远。

4、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旦定位,很少或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经常以“隔行如隔山”来作为借口,回避知识面的拓展;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题的内容极为丰富,范围极广,教师有限的知识必然会造成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瓶颈”。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其他科学、艺术等多领域,从而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有具备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更详尽的资料,才能对学生的研究具有发言权,才能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

5、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实践,我们仍要重视地理课堂的探究活动,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课堂探究的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研究性学习仍需依托相应的地理课堂载体,需要通过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等途径来完成,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1)探究性提问

课堂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的精髓,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发散思维。因而,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教师的提问不应是一些记忆的问题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须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探究性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需要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否则,“满堂问”的误区只会导致学生的课堂思维混乱,抓不准探究的方法,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我认为,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我们要设计的问题应达到:①问在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②问题的难易适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特点;③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④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按新课程计划,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基本为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课后的智能训练、案例探讨等,这对设计研究性提问起到了指导作用。

(2)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判断是否符合探究性讨论要具备:①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它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因为具有开放性的讨论主题,会剌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②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生讨论的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问题往往在教材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各种揣测,然后通过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学生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以培养的过程。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对教师的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它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即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所以讨论内容的安排,一要看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二要看学生能否理解或科学上是否有定论,三要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总之,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特别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及社会应用研究价值呈现在社会的面前。从长久的意义上看,它还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另外,让广大中学生参加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本身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丰富了当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换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只有把握机遇,找准位置,提高素质,才能带领学生步入“研究性学习”新的课程改革的殿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策略

    浅谈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策略 摘 要:现代教学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要求现代学校内部教学真正体现教学的目的性,与此同时还需注重教学实践研究性,保证教学有效落实到学生......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邯郸一日游(大全)

    邯郸一日游 (李雷:总体设计、整理排版 张建坤、姚星宇:具体景点选择、收集图片杨海珊、肖宁远: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特产收集筛选谷金煜 殷世鹏:路程、时间安排,可行性分析) ***......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在教学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 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教学课改也如火如荼,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便是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何小圣 一.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在有有限的45分钟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可以调动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前言】: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发布日期:2008-4-1 浏览次数:9次 字体大小:[ 大 ] [ 中 ] [ 小 ]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本文依据专题研究,阐述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指导(范文模版)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指导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学生们可能会在选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材料、实地研究等环节遇到一系列困难,从而引起其思想和态度出现反复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