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小象》教学反思[小编推荐]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小象有哪些特征,然后听三遍音乐让学生说说哪句是问;哪句是答?接着按节奏连歌词,生生对练,跟伴奏练,最后学唱歌曲及为歌曲律动。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表现力很好,通过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使教学难点轻松解决,但这节课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在于律动的地方,老师想让学生自己随音乐律动,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活跃,老师先前也没有将舞蹈动作编好,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备课中,能更完善、更仔细。
第二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两只小象》教学反思
我在上《两只小象》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首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参与音乐活动的空间,以便学生能够展示自我。
在教学中我以故事情境导入,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我抓住这一契机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如:第一段歌词教学中我采用了《两只小象》歌曲伴奏音乐做为故事的背景音乐,加上老师形象的动作和丰富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把孩子们带进了森林中,调动了学习情趣,同时感受到歌曲的情绪,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第二段歌词学习中我以夸小象展开教学,并应用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手偶一边演示,一边和学生夸小象。此外还让他们用手偶亲自来表演,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了掌握两段歌词的决心,以“动”调动了学习激情,使学生在动中感悟,加强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在唱歌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唱歌的欲望,让孩子们好象真得走进了情境中,快乐的渡过35分钟提高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在学生创编表演中体现了动脑、动手、动口、合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设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展示自我的欲望,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三篇:两只小象音乐教学反思
《两只小象》这节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从而懂得爱护动物,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乐意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所以这节课我以“小动物”为主,贯穿整个课堂。一开始,用《数鸭子》歌曲,让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紧接着唱《小动物唱歌》的发生练习,学生边唱边模仿各种小动物,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教学时,我模仿小象的动作,让同学们猜,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连接的非常紧密,一环扣一环,而且个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同学们的注意力时时刻刻跟着老师走,歌曲新授完之后,我又加进了打击乐器,让同学们伴随着打击乐,边走边跳边表演,整节课在这个环节达到高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我又让学生们静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小动物(小象)的图片,供他们欣赏,并进行德育渗透,从而结束这节课。但在这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学“四分休止符”时,我出示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有“”这个符号,我把“”这个符号比作“红灯”,这样打比方,接近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这个符号,用手势表示时,我做了一个动作,是“手打开”的动作,学生们都能按我的要求做出来,但在教唱别的歌曲,出现“二分音符”时,通常要用到那个手势,这样,就发生冲突了,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忽略了这个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想动作,这样,记忆更深刻,也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学习。
回顾这节课,总的来说,自己还比较满意,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多看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卖报歌》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而且学此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当我拿到新教材中的这首歌时,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我何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来了解更多的音乐及音乐以外的相关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我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能分辨速度、力度等原有认识水平,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同时收集聂耳的有关作品,并欣赏他的有关作品,使学生从中感受不同年代作品的风格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我安排学生聆听歌曲《卖报歌》。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点,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些废报纸作为道具,让学生拿在手里,然后随着音乐跳起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仿佛就是扮演剧中报童的小毛头,兴趣盎然,充分达到了教学效果。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游子吟》教学反思
《游子吟》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新秩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诗,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学生主动进入诗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我国的古诗文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因此,联系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帮助学生容易、深入理解感悟古诗。古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因而学习古诗,引导学生在熟读之后剖析字词含义,了解诗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通过看注释、联系诗句、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诗句,从而理解诗意。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诗境,现代与古代的对比,让学生置身于古代中去品味诗中的情感,更深化学生对本诗的体会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课文内容,体现综合设计,升华爱母亲的情感,并转化为实践行动,指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与母亲之间的小故事,以及以后你打算怎样报答母亲。学生联系课文有感情地诉说让自己最受感动的事情,让其他学生深受感动,触景生情,起到了情感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拓展延伸”时间略显不足,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