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小蜜蜂》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对小蜜蜂的认识,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动物和情境中,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首《小蜜蜂》旋律比较简单,学生自然学得比较快,所以我对这首曲子进行了基础知识学习、编创曲子、延伸情感等环节。首先提炼歌曲中的旋律,以练声曲的方式熟悉旋律;再用谜语与花园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蜜蜂“嗡嗡”声的由来。整节课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模仿小蜜蜂动作的过程中,结合有趣的“蜜蜂与三朵小花的对话”环节,进行重点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连续的八分音符的演唱,更让学生从三段歌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词中了解蜜蜂的三个特点(益虫、勤劳、快乐),使学生整节课都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让学生自学聆听歌曲中“三朵小花”对蜜蜂的赞美,来熟悉歌曲,同时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第二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蜜蜂》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新课程虽然强调了审美情感体验,但也没有忽视双基的落实。本节课以激 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知识融入到 学生所喜爱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并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2、认识、并能准确演唱do、re、mi、fa、sol五个音符的唱名。
3、能用自然、欢快、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蜜蜂》。
4、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重点难点:
1、乐句的首尾呼应,以及中间两个乐句的气息运用,情感运用。
2、强调咬字、吐字,体会德国儿歌的旋律特点。
3、熟练地表演唱。
四、课的类型:
新授课
五、教法:
听唱教学法、提问启示法
六、学法:
模唱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七、活动准备:
各种蜜蜂图片、大歌片、电子琴、头饰、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师生用音乐语言问好!
(二)、展示蜜蜂图片,请同学们认识一下新朋友!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
教师补充,并出示卡通蜜蜂图片,激发学生喜欢小蜜蜂的情感。并补充本歌曲谁唱的好就把卡通小蜜蜂奖励给他。
(三)、基本教学。
在唱歌之前呢,老师教给同学们唱5个音符。
(课件展示1,2,3,4,5,认识这几个唱名)(DO,RE,MI ~~)师:真棒!
(四)、新歌教学
1.完整聆听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小蜜蜂采花蜜忙碌的样子。
1、按节奏朗读歌词,师示范第一段,学生读第二、三段。
2、再听歌曲,请学生轻声跟唱。
3、请同学们动起来,加进能突出本歌曲旋律的动作,教师示范。、× ×| × 0 | ×× ××| × 0 |(1)读出节奏
(2)拍出节奏,“0”拍腿(3)用“啦”进行模唱
4、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学习本课的小窍门,首尾呼应,中间两个乐句旋律也是一致的。
5、教师伴奏,逐句熟练。突出重点难点,强调学习。
6、处理歌曲:
小蜜蜂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情绪、怎样的声音来赞美小蜜蜂呢?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挖掘情感
小蜜蜂为我们采得的花蜜那么香甜,它心里多么自豪呀!请同学们唱出它的自豪来好不好?
(六)、引子和间奏的加入,学生创编舞蹈,教师提示。
(七)、分组表演比赛。
1、让学生随着音乐,当一当小蜜蜂,在教室里“飞”。
2、大家一起“飞”。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的表演唱
写一写你对小蜜蜂的喜欢。唱一唱。
十、游戏与学习:
分角色扮演小蜜蜂,游戏中教学。
十一、板书设计
小蜜蜂大歌片
高兴
赞美 【德】
自豪
第三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小蜜蜂》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本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F大调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因此可以在备课时设计了许多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这首歌曲。这节观摩课是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设计的一节寓教于乐、新颖独特的音乐课。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生动活泼,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意识。整节课中学生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情境的发展中,又自然地加入字母谱教学、欣赏教学、乐理知识、歌曲教学、情景表演等内容。在进行识谱这一环节时,学生还利用口风琴顺利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利用高低不同的音符花给学生创造出旋律的高低起伏的视觉冲击,并引导学生用小蜜蜂“嗡嗡”的声音模仿歌曲旋律进行歌唱,加深了对音乐的记忆,学生通过奏、唱、演,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从始至终都在 “情景”中学,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突破了音乐课枯燥的反复学唱难关。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感受了美,体验了美,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及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孩子们自己在歌曲中发现节奏的特点、旋律的重复等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反思
歌曲《郊游》教学反思
《郊游》是一首台湾童谣,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分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歌曲愉快亲切,朗朗上口,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学好音乐这门学科的通行证,只有孩子们带着兴趣去学,从内心中真正建立了对音乐这门学科的热爱,孩子们才会自动去学,认真去学,教师也会融入到孩子们愉快的活动中,才会得到教学的愉快与乐趣。
本节课通过律动《嘀哩嘀哩》及《爸爸去哪儿》的演唱,从学生最喜爱的歌曲出发,情绪高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虽然歌曲不同,但表达的情绪体验是完全一样的。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
二、欢乐畅游,热情参与
《郊游》一课我设计的情景主线是老师带领大家畅游春天欢乐谷,从欢乐谷出发,有三个快乐的游戏项目:欢乐泡泡、动物派对和森林探险,在项目的选择中,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就掌握了音符、节奏等乐理知识,为后面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其中,对于节奏的学习,我从生活中出发,运用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入手,并且模仿动物的特征,让孩子们对节奏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了这些节奏,认识了节奏的时值,控制了这些节奏的相关知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一度高涨,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语言渲染,表达情感
老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歌曲《郊游》的第一、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有所不同。我通过提问,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动脑筋,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绪:
1、3部分活泼、欢快,第2部分舒展、优美。然后用表扬地语气来引导他们:你们都是一只只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在欢快的地方请用有弹性的声音跳跃地唱,抒情的地方用柔美的声音连贯地唱。孩子们都仿佛成了小百灵,歌声变得更加优美动听了。
三、创编歌词,唱好歌曲
新的音乐课改要求:唱会歌曲的同时,还要唱好歌曲,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唱完歌曲后,还要把歌曲唱好。因此,我设计了创编歌词这一环节,孩子们表现积极,创作了一系列的意想不到的优美歌词,例如:小草摇摇,青蛙跳跳。蝴蝶飞飞,花儿摇摇。从孩子的眼中去看世界,开拓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增加了创造能力。
四、歌曲表演,体验快乐
歌曲表演分为舞蹈动作与乐器伴奏,舞蹈表演在第一个环节已经加入,所以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用节奏为歌曲伴奏。《郊游》这首歌有一句歌词唱得最多:“走 走 │ 走走 走│”,在歌曲表演这一环节我安排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奏使课堂推向高潮。用事先藏在桌箱里的小礼物——奥尔夫打击乐器来伴奏,当神秘感被揭开的同时,孩子们情绪一度高涨,表现得非常热情和积极,他们在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基础上,体验到了歌曲带给他们的愉快心情。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郊游》教学反思[推荐]
这节音乐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直让孩子们坐着干巴巴的演唱,而应该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接唱或者与老师接唱。或者,可以请几位爱表演的孩子来表演,让其他的孩子给他们伴唱都可以。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让孩子一听就了解教师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全体站起来做简单动作演唱效果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