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

时间:2019-05-12 17: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

第一篇: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

鉴赏张悦老师《故都的秋》

我佩服李镇西老师的管理艺术,欣赏肖培东老师的教学设计,然而今天接触到张悦老师的《故都的秋》时,我不得不钦佩张老师的教学艺术!

一、简单却不平凡的导入

教学开篇张老师就以“不厌百回读”的朗诵基调引导学生以反复朗读的方式去鉴赏、探究这篇美文,又以自己的范读给学生做好朗读的情感基调,从中寻找故都美的足迹。在朗读的同时,张老师秉承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原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朗读,从而吸引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课堂内容中来。

二、巧妙的引导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中的引导者,张老师在这方面散发了她独特的魅力。在课堂中,张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她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脱离自我的主导地位。

首先,在反复的师生朗读中,张老师和学生一起聆听作品,感悟作品。使学生在合作性探究学习中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满足。比如在她自己的范读之后,选了一男一女两名同学自主“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去探究自己喜欢的画面等等。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也使教学进入了高潮状态。在这里,张老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空间,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前大多的学习探究都是规定几人一组而且是限定探究范围的,但是张老师的处理方式比大部分的老师的探究模式要更开放,更大胆一些。她相信学生的知识储备,将评赏、探究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了学生。张悦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之外,也充分坚持了自我的主导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如果失去张老师巧妙的指导,那么这堂课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也可能无法进行下去。例如,一、在谈到“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个问题时,张老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之后又恰时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步步引导,逐层深入的过程中揭晓最准确的答案,使学生理解逐渐加深,变透明。

二、在讲到“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这一问题时,她开始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任何回应,而是适时地站出来作补充:“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这个见解是她自己的独特感受,也许还不能说服所有学生,但结合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这一清晰的数字距离便明朗开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此时也体现了出来,甚至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三、在学习到第二幅“落蕊秋意”图时,学生个人见解“我觉得他很深沉,非常的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我觉得他就是有一点想悟禅却又不得其门,说来说去是禅意了,特别他的那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更让我们想到一句禅语,叫做‘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正是在张悦老师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展开的精彩的独特的体验。张老师在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中加以有力的引导,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之中使学生在引导线的指引下找到最佳答案。最后对学生的解读加以概括、总结,从而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满足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愿望。

三、多样的评价

张老师课堂评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这多样的评价在张老师课堂上却表现的非常灵活自然!

第一、在提醒学生注意个别容易读错的字音时,她只是平和地说“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而没有用敏感性的词语提醒学生。

第二、在讨论“落蕊秋意”这幅画时,有个学生的回答是:“我们讨论认为郁达夫比较安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这是比较安闲的,但是,听到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他写的时候是在1934年,全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张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思路,然而他的回答是片面的,于是张老师又在肯定中加以引导学生继续补充、思考。而当学生回答道:“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时,其实这个答案张老师并不怎么赞同,但仍对他的回答做了个比较具体的解释,以求引导其他学生发散思维,并在学生的回答中极力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填补学生的思维缺口。在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引导和解答中,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从这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暂不评价(如: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及时评价(如: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一联系就联系到七十年前的1934年,继续说);总结评价(如:你说得太好了,谢谢。在破院秋色这个部分当中,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取向,也就是他审美的眼光。看看,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边评价边引导(如: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老师的用心良苦,她充分实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在学生回答得不够完美时加以提示,在学生回答得比较成功时再深入引导,这种评价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四、适时的扩展

在教学中适时给学生扩展些课外知识或是复习曾经学过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张老师在这方面也艺术性地展现了她自己教学方法。如:在谈及到作者的人生时,张老师巧妙地把他的诗句“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镶入其中,给作者人生作结,同时又扩展介绍了其他通过听蝉声,来感悟自己的人生的做法的人及其作品: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首《在狱咏蝉》。适时的扩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平等的谈话式教学,回味无穷的结束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的课堂都显得“静”而不沉闷。她温和的教学态度,以谈话、问答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与学生商恰合作探究方式(在与学生探讨合作探究方式中可以体现)。与学生共同聆听,感悟故都的美(在开篇的师生朗读中体现出来);采取交流的方式说出自己跟学生的不同见解(如: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课堂显得如此轻松愉悦,又不缺乏活力,反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张老师的课堂结尾设计也是别有用心的。张老师在对课文做了简单而又精辟的总结之后,以《秋蝉》伴随下课的铃声,让学生在秋蝉的乐符中,在诗歌的深意里再次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引发学生从课堂开始思考到课堂结束,乃至结束还回味无穷,引人深思,体会深入。

第二篇: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张悦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生:(朗读)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 生:„„

师:如果你觉得从文中找话语来谈有些难,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谈感受。生:„„

师: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生:因为二者不同。师:怎么不同?

生:有很多不同。就拿秋雨来说,北方秋雨比南方下得迟、下得有味,下得更响亮。

师:就是一切尽在不同中。那我能补充一个理由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作品,而不是嚷出来、喊出来的作品。那我在想,这篇文章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可以吗?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我刚才跟同学做了交流,同学说,今天这个位子、这样坐跟课堂坐法不一样,这是老板决定的,那我说,如果我课堂里有些事情协调应该找谁呢,他说,你别找我,你找我们班老大,那么说,那么多同学哪一个是老大,他说,你一眼瞟过去,那个身材最魁梧的就是老大,我顺着他这么有典型特征的介绍,一眼就把后面的这个男生看到了。那么,老大,我跟你商量一件事,你把话筒拿起来,好吗?我们对话一下,别紧张。咱们能不能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自愿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形成一个探究的小组,就这个话题进行探究?你觉得可行吗?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吧,按每个人自己的意愿,联系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师:那好,那我就更有信心了。探究学习的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我有点先入为主,自作主张,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一语段整合成了五幅图画,而且还将这五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过会组成小组后,咱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因此,组合的小组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然后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老大,可以吗?可以,同学们,明确探究的要求了吗?可以吗?可以,是吧?好,组合小组,允许有小范围的走动。(学生自由组合并探究)

师:好,我要暂时打断同学们的讨论了,探究“破院秋色”的请举手示意,那么,“落蕊秋意”的呢,“秋蝉残声”,好,我看到了,“秋雨话凉”,最后是“秋枣奇景”,没有同学选,没有关系,我们就讲同学们选了的。第一个是“破院秋色”。

生:我们讨论认为郁达夫比较安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这是比较安闲的,但是,听到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他写的时候是在1934年,全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师: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一联系就联系到七十年前的1934年,继续说。

生: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

师:他是一个非常安闲的人、是一个非常关心生活,关心天下百姓的人,这是你的见解,对吧?那我能追问你几个问题吗?早晨起来,他泡一碗浓茶,没有泡咖啡,也没有喝饮料,也不是一碗白开水,是一碗浓茶,泡一碗浓茶,有什么意味? 生:„„

师:好,没关系,这个问题先放一放,郁达夫到了北京之后,他没有住三星级宾馆,他选了一个什么地方来住呢? 生:破院。

师:然后,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破壁腰,是吧?你从两个“破”字上,他喜欢坐在破院里,每天对着破壁腰,你又有些什么感想? 生:„„ 师:除了是个安闲的人之外,还有别的吗?这两个“破”字,和这碗浓茶,它有什么意味?好,旁边的同学来补充,同一个小组的。

生:我觉得郁达夫很潇洒、很浪漫,我认为潇洒的原因,因为他早上泡浓茶,住破院,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我们这种社会,这种事情是做不到的,再说,我觉得早上喝浓茶特别有意思,再说,又是秋天,从他的潇洒、浪漫里边可感受出他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为,只有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

生:感怀身世,我觉得找个地方感怀感怀身世也是不错的,吸取教训,也是蛮好的。

师:好,那我还是要说这两个“破”字,因为你们组里刚才两位同学都绕过了这个“破”字,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这个破字,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住在破院里,面对破窑壁,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个故都的过去,而不是现在,你怎么看? 生:赞同。

师:也赞同?你如果有不同意见,你马上说你的看法。那么总的来看,郁达夫在破院秋色这部分中,他除了关注这些之外,你再看看,他还关注了什么? 生:牵牛花、天空、鸽子。

师:他看天空,听鸽子的飞声,数日光,等等,他还坐在那里静对牵牛花的兰朵,在那里欣赏,这都是很安闲轻适的生活情调的表现,对吧?他对色彩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生:有,他说蓝色、白色的最好。

师:跟你一样吗?你知道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 生:因为我穿的衣服。

师:刚好蓝白相隔,所以你回答的也很自信,是吧? 生:本来就是吗?

师:本来就喜欢,很好。那你就推己及人吧。你觉得郁达夫喜欢白色和蓝色这种色调,他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喜欢蓝色、白色是因为天空蓝色,云是白色,蓝色、白色,天空好像很深远,广阔。师:你想说旷远,蓝让人想到旷远。生:白色,我认为是纯洁、无暇。

师:这是你的想法?郁达夫不光喜欢蓝色白色,他好像还画了一幅画,他画了一幅什么画? 生:就是牵牛花,然后长几根草。

师:长几根草,我不赞同你的说法,这个草不能随便乱长吧? 生:疏疏落落,尖且细长的秋草,作陪衬。

师:他认为这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是最漂亮的,对吧? 生:是。

师:那你想不想看一看这幅画? 生:想。

师:看了以后不要失望。(展示幻灯片)跟你想象中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跟你想象中的区别在哪里? 生:牵牛花太少了。

师:牵牛花太少了!还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不对。好像紫色。

师:对,再从文章的内容上、语言上去看,还有距离吗? 生:草太多,师:这个语言都很整齐,颜色太深了,草呢,是太多了,花又是太少了,三个句子一气呵成排比句。

生:他说,草是作陪衬,我认为这样喧宾夺主。师:你说得太好了,谢谢。在破院秋色这个部分当中,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取向,也就是他审美的眼光。看看,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那么,接下来,我想落蕊秋意的这个组应该发言了。

生:如果说刚才那组讲的破院秋色是简单的话,那我觉得,这段讲的就是厚重感,因为一般讲到槐花,掉落到地上,踩上去,一般认为都是有声的,但是他认为没有声音,像张爱玲这些人都是非常喜欢踩落叶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我觉得他很深沉,非常的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但是他处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他又想隐藏这种感情,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有一点想悟禅却又不得其门,说来说去是禅意了,特别他的那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更让我们想到一句禅语,叫做“一夜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掌声)然后我觉得落蕊秋意,老师这四个词归纳得蛮好的。师:谢谢。生:他的深沉就体现在他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细腻的心,然后他都想把自己的极其微妙的感情用他的文字表达出来,反正看他的文章,心就一下子静下来,就像刚才泡一碗浓茶,在那光的影子下面看这种茶,一颗颗茶或者还有茶锈在热开水冲击下,上下的浮腾,非常漂亮,再慢慢地沉淀下来,反正一下感觉到心里的任何杂事全部都沉淀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逝去吧。

师:我想不用再说什么了,咱们这个组的讨论结论,加上这位同学的他的个人的主观的体验之后,已经把落蕊秋意这个部分他所看到的郁达夫告诉我们了。的确,郁达夫具有一颗敏感纤细的文人之心,只有这样一颗敏感纤细之心,他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去加以感悟和体验。那么,秋蝉残声是哪个组?举手示意。

生:第五段秋蝉主要是以平静的叙述来描述一个问题,那么,你刚才说郁达夫非常的敏感,我从这一段看出郁达夫应该是以平凡自居的人,他不以名作家自居,他以平常心看待问题,我从这里找出,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我认为他是把每一处北平都走过了,他的细腻应该从这里有体现。另外,还有前面他所说的是秋蝉的衰落的蝉声,衰落的蝉声应该是比较小、比较轻的,这样的话,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敏感或者他的体味,他体味心强,他能够体味 生活中很细小的一些东西。

师:那么,他听到蝉的哀鸣的时候,你感觉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应该说是自己的人生,或者是那种„„

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的,他的确是想到自己的人生了,就在同一年,他写过一首诗歌,我结了当中的两句,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内容“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他听着秋蝉的蝉声,这是蝉的绝唱,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年的郁达夫,他感动自己的创作枯淡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衰落的蝉声,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这种中年生活,他甚至想到了人生啊,你如此短暂,人生啊,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好的时光。那实际上,通过听蝉声,来感悟自己的人生的并不是郁达夫一个人的做法,很多文人都从蝉声中听到过自己的人生。(展示幻灯片)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首《在狱咏蝉》,三十多岁的骆宾王关在监狱中等着下达他是被冤枉的、他是清白的这一道命令,突然听到了监狱外的蝉唱,“西陆”是监狱,“南冠”是囚犯,我这个囚客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思索,“玄鬓影”是说盛年时期,真没想到,我这一个出在盛年时期的人却要来悲伤的吟诵白头吟这样的悲曲。他由蝉的残声想到的是自己自由失去了,人生的理想没有人共鸣的这样一种哀愁。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下。(齐读)在秋蝉蝉声这幅画面当中,我们能够听到郁达夫先生人生苦短的感叹,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非常强烈的一种生命意识。接下来,好多同学选的那一段最具有京腔、京调、京韵、京味的秋雨话凉要登场了。要发言的组做好准备。我们的老大看一下,搜索一下,把你的话筒递给探究秋雨话凉的小组。

生:郁达夫描写秋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在第六段写出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我觉得他能够比较得出南方的雨跟北方的雨不同,就跟我们平常这些人不一样,他能细细体味出不同在哪里,还有第七段他能„„(生思考)师:好,你说了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是不同的,那我们还是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好吗?你请坐。第七节我们一起读,然后有两句话,都市闲人的对话,咱们请两位男生来读。先看看,哪两位男生来读?(学生推荐)两位闲人请注意,闲人甲由李正兴担任,同桌担任闲人乙。闲人甲里面有一个“勒”字,在北方口语中,可以读成“啰”字,否则,既念不高,也拖不长。先稍微感受一下。我们一起读。(朗读)

师:感觉还是咱们南方的男孩子在读北方的京腔京味的东西,秋雨话凉,郁达夫站在那个街头,看到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偏偏选了两位都市闲人,两位都市闲人,刚才这边的同学在低声说,因为他是故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那么由这个故都特有的都市闲人来谈故都的秋风秋雨就特别有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所以,我们觉得在秋雨话凉中我们能看到郁达夫先生他那种很独特的生活情趣。好,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靠经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还感受了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我在备课时,有一首歌,特别撞击我的心灵,那是当我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个中学生时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叫秋蝉,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会唱这首歌的,有吗?如果没有,我们就一起来听,感受这首歌中要告诉我们的究竟什么。(放歌曲,歌声中下课。)(根据录像整理)

[我的感悟及教学启示]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个视频,便被这个美丽温婉动人的女子所征服。在教学上我有过师父,但从没有过偶像。向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学的更多的是他们的管理艺术;向肖培东老师,学的是他怎样精巧的教学设计与对学生的提点;向师徒结对的师父,学的是教学环节的处理与对课堂的掌控; 直到看到张悦老师的这堂《故都的秋》,才知道语文课竟然可以上得这样美丽动人!在她的课上,美读不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一种说话、表述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张悦老师将美读设置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她用一句“美文,不厌百回读”为下面的朗读环节拉开帷幕,又配乐朗诵了 “北国的槐树”一段,将一节散文赏读、探究课的基调确立了下来。张悦老师朗诵的处理中,非常漂亮地示范了朗读中应该注意的节奏、快慢、轻重、缓急。也许这样的美读出自“连续十年担任了宁波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档节目的首席主持”的张悦老师之口,你会说不算什么;也许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课堂里没有这样的声音天赋也尽量试着给学生这样的美读示范和指导;而可贵的是,整节课中,张悦老师语言和声音的表情一直是这样温婉而又贴近文章气质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将语文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里,才能有说话、交流时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一切是那样不露痕迹,行云流水!

将张悦老师作为努力的方向,向这个语文课学时里的艺术家学习。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 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

1、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一: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三: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

第一部分:总起(1-2)思秋、赴秋

思考: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第一层:(3-8)绘秋

思考: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 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第一个画面:秋晨静观图

思考: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体现在: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 ↗ 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静

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 ↘

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 → 悲凉 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 ↗

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第二个画面:秋槐落蕊图

思考: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景1:“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给人寂静的感觉-------静 景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 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 “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

------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秋蝉残鸣图 思考: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是怎样的?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衰弱”“残声”“嘶叫”“啼唱”

分析: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秋雨话凉图

思考1: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

明确: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 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冷清、寂静感 思考2:“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明确: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思考3: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明确: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佳日秋果图

思考1: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 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思考2: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明确: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悲凉之感

【延伸】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第二层:(9)议秋

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议论: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作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意境的开阔感。

第三部分:总括(13-14)恋秋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0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 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甘甜可口,回味不永 白干------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 稀饭------稠润 馍馍------硬实

鲈鱼----味美细腻,剔刺而食(细腻)大蟹-----大块剁食,秋之爽气(粗犷)黄犬-----玲珑如意,逗玩邀宠 骆驼-----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 【延伸】: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文眼)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第14段: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直抒热爱痴迷之情

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总结】思秋、赴秋------绘秋、议秋-------恋秋 【延伸】: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品味比喻等修辞手法

1、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用“反喻”的手法使“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表现出与一般句式相比较得出的—“语言美”,即他不说“秋是什么”,而说“秋不是什么”,从而增添了新意。

下面又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美酒的领略的不深不透的感觉,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的半醉”,同样增添了新意。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

第四篇:《故都的秋》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李修红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课文的分析、理解与学生所喜欢的诗歌相结合:导语设计、引导提问、课堂小结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诗歌;课文语段分析、画面作结则引导学生自拟诗句进行有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将《故都的秋》授课过程摘录如下:

一、导语: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文脉落。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描写了五幅画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悲凉,清静„„

4、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好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而本文虽没有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同样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

三、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这几幅秋景的呢?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

这里,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二)秋槐落蕊

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一片段,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随着女同学的声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1、落蕊满地,幽人徘徊,寻寻觅觅为何事?

思考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

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三)秋蝉残鸣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四)秋雨话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这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

(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4)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

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4、点拨:

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了,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五)秋果胜景

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3、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4、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小结:《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拓展练习

1、我们不妨来找一下,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寻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

2、读至此,你说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合辙而美妙,落寞感伤却又韵味十足。

五、结束语

1、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3、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释,沉浸其中,也“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不会的。为什么?

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无愧于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自己优美的文字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其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五篇:老师发的材料——故都的秋 优秀教案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分析之一:《故都的秋》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生:(朗读)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

生:„„

师:如果你觉得从文中找话语来谈有些难,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谈感受。生:„„

师: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生:因为二者不同。师:怎么不同?

生:有很多不同。就拿秋雨来说,北方秋雨比南方下得迟、下得有味,下得更响亮。

师:就是一切尽在不同中。那我能补充一个理由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作品,而不是嚷出来、喊出来的作品。那我在想,这篇文章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可以吗?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我刚才跟同学做了交流,同学说,今天这个位子、这样坐跟课堂坐法不一样,这是老板决定的,那我说,如果我课堂里有些事情协调应该找谁呢,他说,你别找我,你找我们班老大,那么说,那么多同学哪一个是老大,他说,你一眼瞟过去,那个身材最魁梧的就是老大,我顺着他这么有典型特征的介绍,一眼就把后面的这个男生看到了。那么,老大,我跟你商量一件事,你把话筒拿起来,好吗?我们对话一下,别紧张。咱们能不能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自愿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形成一个探究的小组,就这个话题进行探究?你觉得可行吗?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吧,按每个人自己的意愿,联系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师:那好,那我就更有信心了。探究学习的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我有点先入为主,自作主张,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一语段整合成了五幅图画,而且还将这五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过会组成小组后,咱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因此,组合的小组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然后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老大,可以吗?可以,同学们,明确探究的要求了吗?可以吗?可以,是吧?好,组合小组,允许有小范围的走动。(学生自由组合并探究)

师:好,我要暂时打断同学们的讨论了,探究“破院秋色”的请举手示意,那么,“落蕊秋意”的呢,“秋蝉残声”,好,我看到了,“秋雨话凉”,最后是“秋枣奇景”,没有同学选,没有关系,我们就讲同学们选了的。第一个是“破院秋色”。

生:我们讨论认为郁达夫比较安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这是比较安闲的,但是,听到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他写的时候是在1934年,全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师: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一联系就联系到七十年前的1934年,继续说。

生: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

师:他是一个非常安闲的人、是一个非常关心生活,关心天下百姓的人,这是你的见解,对吧?那我能追问你几个问题吗?早晨起来,他泡一碗浓茶,没有泡咖啡,也没有喝饮料,也不是一碗白开水,是一碗浓茶,泡一碗浓茶,有什么意味?

生:„„

师:好,没关系,这个问题先放一放,郁达夫到了北京之后,他没有住三星级宾馆,他选了一个什么地方来住呢?

生:破院。

师:然后,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破壁腰,是吧?你从两个“破”字上,他喜欢坐在破院里,每天对着破壁腰,你又有些什么感想?

生:„„

师:除了是个安闲的人之外,还有别的吗?这两个“破”字,和这碗浓茶,它有什么意味?好,旁边的同学来补充,同一个小组的。

生:我觉得郁达夫很潇洒、很浪漫,我认为潇洒的原因,因为他早上泡浓茶,住破院,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我们这种社会,这种事情是做不到的,再说,我觉得早上喝浓茶特别有意思,再说,又是秋天,从他的潇洒、浪漫里边可感受出他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为,只有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

生:感怀身世,我觉得找个地方感怀感怀身世也是不错的,吸取教训,也是蛮好的。

师:好,那我还是要说这两个“破”字,因为你们组里刚才两位同学都绕过了这个“破”字,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这个破字,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住在破院里,面对破窑壁,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个故都的过去,而不是现在,你怎么看?

生:赞同。

师:也赞同?你如果有不同意见,你马上说你的看法。那么总的来看,郁达夫在破院秋色这部分中,他除了关注这些之外,你再看看,他还关注了什么?

生:牵牛花、天空、鸽子。

师:他看天空,听鸽子的飞声,数日光,等等,他还坐在那里静对牵牛花的兰朵,在那里欣赏,这都是很安闲轻适的生活情调的表现,对吧?他对色彩有没 4 有自己的看法?

生:有,他说蓝色、白色的最好。

师:跟你一样吗?你知道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 生:因为我穿的衣服。

师:刚好蓝白相隔,所以你回答的也很自信,是吧? 生:本来就是吗?

师:本来就喜欢,很好。那你就推己及人吧。你觉得郁达夫喜欢白色和蓝色这种色调,他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喜欢蓝色、白色是因为天空蓝色,云是白色,蓝色、白色,天空好像很深远,广阔。

师:你想说旷远,蓝让人想到旷远。生:白色,我认为是纯洁、无暇。

师:这是你的想法?郁达夫不光喜欢蓝色白色,他好像还画了一幅画,他画了一幅什么画?

生:就是牵牛花,然后长几根草。

师:长几根草,我不赞同你的说法,这个草不能随便乱长吧? 生:疏疏落落,尖且细长的秋草,作陪衬。

师:他认为这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是最漂亮的,对吧? 生:是。

师:那你想不想看一看这幅画? 生:想。

师:看了以后不要失望。(展示幻灯片)跟你想象中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跟你想象中的区别在哪里? 生:牵牛花太少了。

师:牵牛花太少了!还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不对。好像紫色。

师:对,再从文章的内容上、语言上去看,还有距离吗? 生:草太多,5 师:这个语言都很整齐,颜色太深了,草呢,是太多了,花又是太少了,三个句子一气呵成排比句。

生:他说,草是作陪衬,我认为这样喧宾夺主。

师:你说得太好了,谢谢。在破院秋色这个部分当中,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取向,也就是他审美的眼光。看看,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那么,接下来,我想落蕊秋意的这个组应该发言了。

生:如果说刚才那组讲的破院秋色是简单的话,那我觉得,这段讲的就是厚重感,因为一般讲到槐花,掉落到地上,踩上去,一般认为都是有声的,但是他认为没有声音,像张爱玲这些人都是非常喜欢踩落叶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我觉得他很深沉,非常的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但是他处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他又想隐藏这种感情,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有一点想悟禅却又不得其门,说来说去是禅意了,特别他的那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更让我们想到一句禅语,叫做“一夜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掌声)然后我觉得落蕊秋意,老师这四个词归纳得蛮好的。

师:谢谢。

生:他的深沉就体现在他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细腻的心,然后他都想把自己的极其微妙的感情用他的文字表达出来,反正看他的文章,心就一下子静下来,就像刚才泡一碗浓茶,在那光的影子下面看这种茶,一颗颗茶或者还有茶锈在热开水冲击下,上下的浮腾,非常漂亮,再慢慢地沉淀下来,反正一下感觉到心里的任何杂事全部都沉淀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逝去吧。

师:我想不用再说什么了,咱们这个组的讨论结论,加上这位同学的他的个人的主观的体验之后,已经把落蕊秋意这个部分他所看到的郁达夫告诉我们了。的确,郁达夫具有一颗敏感纤细的文人之心,只有这样一颗敏感纤细之心,他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去加以感悟和体验。那么,秋蝉残声是哪个组?举手示意。

生:第五段秋蝉主要是以平静的叙述来描述一个问题,那么,你刚才说郁达夫非常的敏感,我从这一段看出郁达夫应该是以平凡自居的人,他不以名作家自 6 居,他以平常心看待问题,我从这里找出,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我认为他是把每一处北平都走过了,他的细腻应该从这里有体现。另外,还有前面他所说的是秋蝉的衰落的蝉声,衰落的蝉声应该是比较小、比较轻的,这样的话,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敏感或者他的体味,他体味心强,他能够体味 生活中很细小的一些东西。

师:那么,他听到蝉的哀鸣的时候,你感觉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应该说是自己的人生,或者是那种„„

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的,他的确是想到自己的人生了,就在同一年,他写过一首诗歌,我结了当中的两句,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内容“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他听着秋蝉的蝉声,这是蝉的绝唱,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年的郁达夫,他感动自己的创作枯淡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衰落的蝉声,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这种中年生活,他甚至想到了人生啊,你如此短暂,人生啊,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好的时光。那实际上,通过听蝉声,来感悟自己的人生的并不是郁达夫一个人的做法,很多文人都从蝉声中听到过自己的人生。(展示幻灯片)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首《在狱咏蝉》,三十多岁的骆宾王关在监狱中等着下达他是被冤枉的、他是清白的这一道命令,突然听到了监狱外的蝉唱,“西陆”是监狱,“南冠”是囚犯,我这个囚客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思索,“玄鬓影”是说盛年时期,真没想到,我这一个出在盛年时期的人却要来悲伤的吟诵白头吟这样的悲曲。他由蝉的残声想到的是自己自由失去了,人生的理想没有人共鸣的这样一种哀愁。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下。(齐读)在秋蝉蝉声这幅画面当中,我们能够听到郁达夫先生人生苦短的感叹,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非常强烈的一种生命意识。接下来,好多同学选的那一段最具有京腔、京调、京韵、京味的秋雨话凉要登场了。要发言的组做好准备。我们的老大看一下,搜索一下,把你的话筒递给探究秋雨话凉的小组。

生:郁达夫描写秋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在第六段写出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我觉得他能够比较得出南方的雨跟北方的雨不同,就跟我们平常这些人不一样,他能细细体味出不同在哪里,还有第七段他能„„(生思考)师:好,你说了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是不同的,那我们还是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好吗?你请坐。第七节我们一起读,然后有两句话,都市闲人的对话,咱们请两位男生来读。先看看,哪两位男生来读?(学生推荐)两位闲人请注意,闲人甲由李正兴担任,同桌担任闲人乙。闲人甲里面有一个“勒”字,在北方口语中,可以读成“啰”字,否则,既念不高,也拖不长。先稍微感受一下。我们一起读。(朗读)

师:感觉还是咱们南方的男孩子在读北方的京腔京味的东西,秋雨话凉,郁达夫站在那个街头,看到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偏偏选了两位都市闲人,两位都市闲人,刚才这边的同学在低声说,因为他是故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那么由这个故都特有的都市闲人来谈故都的秋风秋雨就特别有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所以,我们觉得在秋雨话凉中我们能看到郁达夫先生他那种很独特的生活情趣。好,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靠经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还感受了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我在备课时,有一首歌,特别撞击我的心灵,那是当我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个中学生时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叫秋蝉,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会唱这首歌的,有吗?如果没有,我们就一起来听,感受这首歌中要告诉我们的究竟什么。(放歌曲,歌声中下课。)

下载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悦老师《故都的秋》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赏析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

    故都的秋与想北平异同的赏析

    故都的秋与想北平异同的赏析 首先二文皆流露出浓厚的平民意识。前者选取的是北平最平常的民居、平常的牵牛花、无声无息落满一地的槐树的花蕊、叫声凄切的寒蝉以及“著着很......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习惯起着......

    《故都的秋》讲课稿

    《故都的秋》讲课稿——关于作者“悲凉”的心境 文/未沐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感知其意蕴,我们能够体会到故都的秋的“清”和“静”。在“清”和“静”的背后,从更深......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语文常识} {结构分析} 分四段: 一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故都和江南不同的秋色和秋味。 1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特别的清、静、悲凉,并交代了前来北平的目的:饱尝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