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高血压防治知识
教学目的:让居民掌握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高血压的危害、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及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知识与方法,走出高血压治疗的14个误区及高血压病人的一些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特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58—1959年,在年龄15岁以上的人群中抽样调查494331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11%;1979-1980年间,共调查4012128人,患病率7:73%;1991年调查950 356人,患病率为11.88%。我国20世纪50~7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100余万人;到了80~9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300余万人。年龄越小,发病率增幅越大,其中25~49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洪昭光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及其治疗存在“三高”、“三低”、“三个误区”的现状特点。“三高”,即指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患病率高,据推算,目前已有1.1亿多患者;死亡率高,是指高血压死亡率已居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首位;致残率高,每年因高血压可新发150万脑卒中患者,现幸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
动能力。“三低”,即指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及控制率低。知晓率低,是指了解自己患高血压的,还不到高血压患者1/2;服药率低,是指知道自己患高血压需要服药,但能遵医嘱服药的还不到1/4;控制率低,由于不遵医嘱服药等原因,高血压发病的控制率不到5%。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三个误区”,即他们或不愿服药,或不难受不服药,或不按病情科学地服药,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是当前治疗高血压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及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家卫生部自1998年起,确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向社会各界显示了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6亿,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2亿人。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这一指南被认为是最为全面的高血压防治方案,方案于1999年公开发表。我国高血压联盟于1999年公布了相应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这一指南,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经多次测量血压(一般是在同一上臂测量血压,连续3日),如果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血压<130/85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介于两者之间称“高正常血压”。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发生心、脑、肾并发症,长期未经良好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损害等一系列病变,轻者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重者会造成死亡。又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多无症状,悄无声息,故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据估计,若使血压平均下降5~6毫米汞柱,就可使冠心病减少16%,脑卒中减少38%。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意义。2.理想的降压目标是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3.降压注意事项 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平时,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可增加某些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如卒中、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治疗高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而说清楚什么是高血压也很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较低血压也有危险,这就改变了我们对最佳血压的认识。
4.收缩压与舒张压 现有研究表明,舒张压不再是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收缩压和脉压已经取代舒张压成为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有证据提示,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都是病人血压特点的一部分,而患者的年龄决定了这三个测定值的相对重要性。最近的分析显示,年龄小于50岁的人,舒张压仍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最强预测因素;年龄小于60岁的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相同;但≥ 60岁的人,收缩压和脉压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此年龄组,脉压增大是评估危险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几乎总伴有收缩期高血压。如收缩压> 120 mmHg,并保持不变,危险性随脉压增大而增加(此时舒张压降低)。≥ 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心血管病危险越大。舒张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所以呈负相关,是由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发生相应改变。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平行增高,可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5.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5~89 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
也应接受降压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经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进食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使收缩压降低8 mmHg,舒张压降低3 mmHg。
6.高血压最佳治疗(HOT)减轻体重也可降低血压,每24小时减少钠摄入量44 mmol可使舒张压降低0.9 mmHg,收缩压降低1.7 mmHg。
研究表明,虽然将舒张压降至≤ 80 mmHg,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但严重心血管事件(心梗、卒中或因心血管病死亡)亦不增加,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如此。其临床意义在于,如积极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导致舒张压降低,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是安全的。研究证明,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 150 mmHg,舒张压< 90 mmHg。JNC Ⅵ建议,大多数1期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改变生活方式不能使收缩压降至140 mmHg以下,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2期和3期高血压病人,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JNC Ⅳ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40 mmHg,舒张压维持在< 90 mmHg。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和HOT研究指出,应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舒张压降至80 mmHg。严格控制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将血压降得更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适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高血压治疗的14个误区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走出防治高血压病中的一些误区。为此,要大力普及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儿童时期血压偏高、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个体更要加强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也即一级预防(详见“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一旦患了高血压病则要积极、有效地加以治疗,要知道治疗高血压本身就是对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最有力的预防(即二级预防)。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走出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的误区;走出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走出以感觉估计高血压的误区;走出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走出不求医、自行治疗的误区;走出只顾服药、不顾效果的误区;走出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的误区;走出贵药就是“顶药”的误区;走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的误区;走出能降压的都是“好药”的误区;走出睡前服降压药的误区。
三、给高血压病人的温馨提示
高血压病人的“三个三”:即“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水”。
“三个半分钟”是指夜间起床时和清晨醒来后要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后再下地活动。在临床上发现,脑血栓、脑溢血、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三个半分钟”简单易学,只要付诸实际,至少可以使50%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猝死。
“三个半小时”是指早上散步静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睡前散步半小时。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病人最适合的运动是步行。步行运动要注意“三五七”,“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坚持作到有恒有度;“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5
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要达到120次。
“三杯水”就是晚上临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起来也要饮一杯水(当然不必刻意为半夜饮水而影响休息)、早晨起床饮一杯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和通便的作用。
四、小结方法。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
第二篇: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高血压防治知识
教学目的:让居民掌握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高血压的危害、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及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知识与方法,走出高血压治疗的17个误区。
教学重点: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教学难点:高血压治疗的17个误区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特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58—1959年,在年龄15岁以上的人群中抽样调查494331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11%;1979-1980年间,共调查4012128人,患病率7:73%;1991年调查950 356人,患病率为11.88%。我国20世纪50~7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100余万人;到了80~9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300余万人。年龄越小,发病率增幅越大,其中25~49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洪昭光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及其治疗存在“三高”、“三低”、“三个误区”的现状特点。“三高”,即指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患病率高,据推算,目前已有1.1亿多患者;死亡率高,是指高血压死亡率已居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首位;致残率高,每年因高血压可新发150万脑卒中患者,现幸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三低”,即指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及控制率低。知晓率低,是指了解自己患高血压的,还不到高血压患者1/2;服药率低,是指知道自己患高血压需要服药,但能遵医嘱服药的还不到1/4;控制率低,由于不遵医嘱服药等原因,高血压发病的控制率不到5%。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三个误区”,即他们或不愿服药,或不难受不服药,或不按病情科学地服药,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是当前治疗高血压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及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家卫生
部自1998年起,确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向社会各界显示了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2、揭示课题 高血压防治知识
3、内容 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6亿,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2亿人。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这一指南被认为是最为全面的高血压防治方案,方案于1999年公开发表。我国高血压联盟于1999年公布了相应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这一指南,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经多次测量血压(一般是在同一上臂测量血压,连续3日),如果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血压<130/85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介于两者之间称“高正常血压”。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发生心、脑、肾并发症,长期未经良好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损害等一系列病变,轻者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重者会造成死亡。又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多无症状,悄无声息,故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据估计,若使血压平均下降5~6毫米汞柱,就可使冠心病减少16%,脑卒中减少38%。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意义。
理想的降压目标是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降压注意事项 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平时,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可增加某些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如卒中、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治疗高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而说清楚什么是高血压也很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较低血压也有危险,这就改变了我们对最佳血压的认识。
收缩压与舒张压 现有研究表明,舒张压不再是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收缩压和脉压已经取代舒张压成为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有证据提示,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都是病人血压特点的一部分,而患者的年龄决定了这三个测定值的相对重要性。最近的分析显示,年龄小于50岁的人,舒张压仍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最强预测因素;年龄小于60岁的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事件的
预测价值相同;但≥ 60岁的人,收缩压和脉压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此年龄组,脉压增大是评估危险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几乎总伴有收缩期高血压。如收缩压> 120 mmHg,并保持不变,危险性随脉压增大而增加(此时舒张压降低)。≥ 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心血管病危险越大。舒张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所以呈负相关,是由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发生相应改变。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平行增高,可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5~89 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经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进食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使收缩压降低8 mmHg,舒张压降低3 mmHg。
高血压最佳治疗(HOT)减轻体重也可降低血压,每24小时减少钠摄入量44 mmol可使舒张压降低0.9 mmHg,收缩压降低1.7 mmHg。研究表明,虽然将舒张压降至≤ 80 mmHg,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但严重心血管事件(心梗、卒中或因心血管病死亡)亦不增加,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如此。其临床意义在于,如积极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导致舒张压降低,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是安全的。研究证明,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 150 mmHg,舒张压< 90 mmHg。JNC Ⅵ建议,大多数1期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改变生活方式不能使收缩压降至140 mmHg以下,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2期和3期高血压病人,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JNC Ⅳ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40 mmHg,舒张压维持在< 90 mmHg。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和HOT研究指出,应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舒张压降至80 mmHg。严格控制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将血压降得更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适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4、讨论 高血压病治疗的误区是什么 高血压治疗的17个误区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走出防治高血压病中的一些误区 为此,要大力普及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儿童时期血压偏高、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个体更要加强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也即一级预防(详见“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一旦患了高血压病则要积极、有效地加以治疗,要知道治疗高血压本身就是对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最有力的预防(即二级预防)。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走出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的误区;走出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走出以感觉估计高血压的误区;走出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走出不求医、自行治疗的误区;走出只顾服药、不顾效果的误区;走出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的误区;走出贵药就是“顶药”的误区;走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的误区;走出能降压的都是“好药”的误区;走出睡前服降压药的误区;
5、小结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
第三篇: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教学重点:高血压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高血压病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病因分类最常用,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不清楚而以血压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故又称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因压。占5%-10%。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又称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原发性高血压从发病机理致临床防治的研究。
高血压的诱导因素
1、性别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年龄与高血压 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就总人群来说,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9.3%---42.5%。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3、饮食与高血压:中国人饮食中盐的含量高于西方人群。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12至18克食盐;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8克左右的食盐。我国的饮食
特点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有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的倾向。所以,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重要因素,而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饮食结构又会加重高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4、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5、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据许多研究者所报道的与高血压有关的人格特质包括:高度敏感性、脱离实际、顺从、受抑制的愤怒和敌意、表露的愤怒、情绪的压抑、自由漂泊、恐怖、焦虑、抑郁、强迫性冲动行为、A型行为(成人)、各种形式的神经质、不稳定性、易变性。但是,没有一种特质是特异的。
6、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有家族史,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7、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在20—30多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大。
8、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9、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每日饮酒32~34g以上者,其收缩压较不饮酒者高5mmHg,舒张压高2mmHg。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持续饮酒的男性在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由此可见,少饮酒或禁酒也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10、情绪波动与高血压:人们都知道,在外界的激发因素作用下,情绪波动会很大或激动或生气,或性格暴躁,或精神过度紧张。由于神经系统及内体液因素控制失调,血管壁中的平滑肌收缩力加强,引起周身动脉的管径变窄。增加了血液流动的压力,导致血压增高;而且,如果不正确地对待高血压病本身也会产生情绪紧张和忧虑。
11.精神紧张与高血压: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12.生活不规律与高血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者患高血压病较多。
13.缺少锻炼与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经研究已确认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坐位工作者。从一级预防高血压发生的角度说,应从青少年起开始有规律的锻炼。
2、揭示课题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3、内容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策略
首先 积极在干部和群众中开展针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重点对象: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高盐饮食者 体重超重者
重点内容:高血压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
防治高血压的行为措施和治疗措施 其次 把高血压病防治规划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全面规划 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综合防治 把医疗服务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3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体系和服务
4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和护士防治高血压病防治水平
5制定社区防治高血压病规划 实施病人的”三级管理” 健康促进的定义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为达到身心健康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完美状态,每个人都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求和改善环境。
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和生物学因素均可促进或损害健康。健康促进的目的是,通过对健康的支持,使上述因素有利于健康。健康促进的《渥太华宪章》(1986)高血压健康促进计划
建立慢病放臵领导机构 高血压的防治必须有政府牵头 协调社区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 为高血压提供有效地环境支持
建立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1把高血压的 防治工作作为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2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护士的培训3给予政策支持和解决补偿机制 针对健康教育的倾向因素 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是首要因素
目前我国广大群众包括各级及领导和知识分子对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普遍不足
健康教育的促成因素 什么叫促成因素
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 即实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须的技能 资源 和社会条件。高血压的筛检(1)普查 目前各地多采用35岁以上人群普查
(2)高危人群筛检 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 每天食盐量超过10克以上者 超过标准体重20%者 包括儿童 有吸烟史 每天吸20支以上 超过一年者 经常饮高度白酒 每天100克以上者 经常接触噪声情绪不稳定者 连续口服避孕药一年以上者
高血压的分类管理 ①建立高危人群档案②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 ③设立专科门诊④给予测量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专业人员指导下:组织管理小组,学习防治知识 互相交流经验,提高管理效果 坚持定期测量血压 健康教育的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是那些在行为发生之后提供持续的回报或行为的维持和重复提供的激励。包括父母 同伴 保健人员和领导的赞扬劝告等社会支持 影响 也包括自己对行为后果的感受①争取领导的支持②家庭成员③医务人员④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高血压病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 一般要求选择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明确的 可测量的敏感的例如:如何真实反映盐的摄入量称取一定量的盐 若干天后再称重 差额即为盐的摄入量 再平均到人
过程评价 评估高血压防治中实施各项活动的效率,工作是否按计划得以实施,实施质量如何,工作人员责任心,群众满意度
效果评价 效果的产生并非在同一时间
认知的变化 行为的变化 血压的控制 并发症的下降
早期效果评 防治领导小组是否成立 防治网是否形成 居民档案是否建立
知识水平是否提高 信念 态度 价值观是否改变价
中期效果评价 主要是行为的改变 是否遵医嘱按时服药 是否按时就诊 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生活方式 限盐 减重 运动 戒烟)
远期效果评价 高血压的患病率和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的评估 并发症(冠心病 脑溢血 肾功能衰竭)是否降低 死亡率是否下降。
4、小结 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第四篇: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教学重点:高血压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高血压病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 教学内容:
1、导入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病因分类最常用,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不清楚而以血压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故又称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因压。占5%-10%。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又称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原发性高血压从发病
机理致临床防治的研究。
高血压的诱导因素
1、性别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年龄与高血压
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就总人群来说,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9.3%---42.5%。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3、饮食与高血压:中国人饮食中盐的含量高于西方人群。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12至18克食盐;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8克左右的食盐。我国的饮食特点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有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的倾向。所以,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重要因素,而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饮食结构又会加重高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4、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5、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据许多研究者所报道的与高血压有关的人格特
质包括:高度敏感性、脱离实际、顺从、受抑制的愤怒和敌意、表露的愤怒、情绪的压抑、自由漂泊、恐怖、焦虑、抑郁、强迫性冲动行为、A型行为(成人)、各种形式的神经质、不稳定性、易变性。但是,没有一种特质是特异的。
6、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有家族史,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7、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在20—30多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大。
8、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9、饮酒与高血压: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每日饮酒32~34g以上者,其收缩压较不饮酒者高5mmHg,舒张压高2mmHg。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持续饮酒的男性在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由此可见,少饮酒或禁酒也是预防高血压病 的有效措施之一。
10、情绪波动与高血压:人们都知道,在外界的激发因素作用下,情绪波动会很大或激动或生气,或性格暴躁,或精神过度紧张。由于神经系统及内体液因素控制失调,血管壁中的平滑肌收缩力加强,引起周身动脉的管径变窄。增加了血液流动的压力,导致血压增高;而且,如果不正确地对待高血压病本身也会产生情绪紧张和忧虑。
11.精神紧张与高血压: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12.生活不规律与高血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者患高血压病较多。13.缺少锻炼与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经研究已确认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坐位工作者。从一级预防高血压发生的角度说,应从青少年起开始有规律的锻炼。
2、揭示课题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第五篇: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的会计、司机及肥胖者、摄盐较多者等一些人群属于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精神紧张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例如驾驶员、证券经纪人、售票员、会计等人群,如果再缺乏体育锻炼,易患高血压病。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因此父母患有高血压病者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同一个家庭中出现多个高血压病患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有遗传基因存在。另外,长期饮酒吸烟者、摄入动物脂肪较多者,也都是高血压病高发人群。
三、什么是健康血压?
健康血压是在有足够的血容量条件下,心脏收缩,射出血液,动脉血压上升,血压上升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动脉血压下降,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为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也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人在睡眠时血压下降,而活动时血压上升。一般认为正常人安静时的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千独(90毫米汞柱),如果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则为高血压,介于正常血压高限与高血压低限之间的为临界高血压。低压不高于90,高压不高于140的。
四、高血压病人日常须知
如果发现了血压增高,那么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到底是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某些疾病(如肾炎、甲亢、脑病等)的一种症状,因此也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我们常见到的高血压一般是指前者。但这些必须要请专业医生会诊才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患者上医院就诊,应持心血管内科号,对医生诉说病情时,不应只限于你自认为与高血压有关的症状,而应全面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回忆这些症状的发病日程。
高血压病人多需长期服药,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醒高血压病人注意以下几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别放松非药物治疗,两种治疗相结合,即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更重要的是非药物疗法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别忘了有句古训:“医生不治之病,快乐、节食、运动”。在服药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病情和药物性能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个基本的了解,出现较大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上医院咨询。年龄较大的人服药有时会忘记或弄错,尤其是几种药同时服用时,可以列出一张表,写明药名、剂量和服药时间,贴在醒目的地方。
五、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高血压病并发症尽管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但并不是不可预防。预防高血压并发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要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近年来资料表明,只要适当控制高血压,上述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要使血压稳定,就要长期服药。
2、要排除一切危险因素,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3、控制食盐用量,合理膳食结构。
4、坚持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六、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差的常见原因
有的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几个月下来,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不按医嘱坚持服药。有的病人经常忘记服药或不按医嘱服药、服药不定时、随意增减药物及剂量。有的病人服药一段时间后,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于是不继续服用药物了。如此,用药停停服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对健康不利的。为了保证按医嘱服药,病人自己首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2、未治好原发病。有些病人患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增高的血压是这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如果未将原发疾病治好,单纯采取降压措施,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对于发病年龄较轻,特别是在30岁以下者,对于肾脏病史者,对突然血压增高而没有家族史者,要考虑到是否并有继发性高血压,或本身就是一个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对于这种病人,应首先治疗原发病,一旦原发病好了,血压也自然恢复到正常范围。
3、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引起血压增高的因素有许多。因此,欲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诱因(如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缺少运动及肥胖等),否则,即使降压药物用得再多,往往也难以奏效。
4、用药不当。不同的高血压病人,因其发病原因及病情不同,其治疗原则也不相同的。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个人。时下,较普遍认可的原则是:按病情特点选药和联合用药。对于轻型高血压患者,在采用镇静药物,体育、物理疗法、针刺疗法等综合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草药或中西医复方制剂。另外,一种药物测重的只是某一方面,如果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作用,就可提高疗效。考虑到某种药物的用量如果较大,其副作用也可能较大,所以多数专家建议使用由小剂量多种降压药配伍制成的复方制剂。
七、高血压急症简单家庭急救法
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称为高血压急症。
医学专家建议,家庭成员若突发高血压,应根据以下几种症状,相应进行急救: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取坐位、右臂胧动脉测压,受检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袖带、上臂与心脏应保持同一水平,在测量前30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胧。若疑有外周血管病,应测双臂血压。因特殊情况测量血压受检者可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进行。不论受检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处。测量的频率应根据高
[8]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采用有记忆存储数据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可克服患者主观选择性所致的报告偏差。血压读数的报告方式可采用每周或每月的平均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