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时间:2019-05-14 05:0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的防治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 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四、高血压病分期: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五、高血压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芹菜粥: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4)荷叶粥: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7)罗布麻五味子茶: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8)何首乌大枣粥:何首乌60克、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早晚食之,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降血压之功(11)灵芝汤:将灵芝切成碎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取汤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压。

(12)煮熟鸡蛋,将鸡蛋清剥去吃了,将鸡蛋黄放入碗里,研碎,加适量醋,搅匀,吃下去。长期服用,高血压者可以降低。

(13)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14)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15)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

(一)、高血压吃什么对身体好?

1、多吃防治高血压的食物,如

菌类: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

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

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心;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

(9)淡菜荠菜汤: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汤喝,15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

(10)胡萝卜汁,每天约需1000毫升,分次饮服。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饮 动物类:牛奶(脱脂)、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

水果:苹果、西瓜、鲜梅、柠檬。

2、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饮食宜多食钾食物。

(二)、高血压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忌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和血管,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高血压饮食要点

1、高血压病人饮食需要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

2、食盐摄取每天应该限制在3克以下。浮肿明显时,更应该严格控制食盐。但长期低盐或者缺盐,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现象,所以不能无盐。

3、高血压病人要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红柿等。吃含钾的食物不仅能保护心肌细胞,还能缓解吃钠太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则不宜吃含钾多的食物,否则会因少尿而引起体内钾积蓄过多,导致心律紊乱以致心脏骤停。

总之,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宁饥勿饱,生活上做到调情志,益肾精,慎饮食。

六、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七、高血压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二)、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

2BMI≥25 为超重,BMI≥27为肥胖。

三)、自身预防

①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②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③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④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⑤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⑥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⑦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四)、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2、运动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五)、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八、高血压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九、高血压西医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

二)、降压药物治疗。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

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1.硝普钠。2.长压定。3.肼苯达嗪。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可乐宁。(2)甲基多巴。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1)胍乙啶。(2)利血平。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醋丁酰心安。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五)利尿降压药。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

2.速尿。

3.氨苯喋啶。

三)、药物治疗原则

(一)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二)联合用药。

(三)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第二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以高血压病为代表的“五高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很多人对此谈及色变或漠然视之,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前一类人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面对“五高症”无所适从;后一类人是一种消极心态,他们面对“五高症”放任自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上对“五高症”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它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既然是可防可治,就请各位朋友用心去认识它,掌握它,控制它。今天,我就带各位朋友去学习“五高症”,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为自己的健康掌舵!

什么是”五高症”?五高即“高血压、高粘血、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五高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关系更密切。“五高症”在早期可以毫无症状,也无异常不适感觉,常常因健康体检才发现,但是到了疾病晚期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前往医疗保健机构做健康检查时,测量血压、化验血糖、血脂、尿酸、血粘度等是中老年人必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另外,有遗传背景的,高暴露的青少年亦应常规检查这些项目。检测后即可知道自已是否患有“五高症”。但在较多的人群中并不是五项指标都增高,可以单独存在或/和几个指标组合存在。例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和血脂异常,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表现为血糖异常,随着糖尿病的病程进展”五高”可以相继表现出来。由于这五个问题是目前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个系统性的疾病和防治工程,给人民的健康生活 和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面有许多共性。就目前的医疗情况来看,防治“五高”贯穿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因为针对“五高”的防治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致残率、致死率,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建康水平,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疾病,与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而且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化,给人类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威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流体物质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高血压定义: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血压标准: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目前确凿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在相 2 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无并发症状态。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 1.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2.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可发生子痫;4.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增高或血压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的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一致。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的“隐避性”,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检测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干预治疗。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家族有高血压史等)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约增加新发病300万例,并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所以防治高血压病刻不容缓。高血压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等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

高血压常损害的靶器官和引起的相应的疾病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高心病,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血管性痴呆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或/和硬化状态。反复、长期的小动脉痉挛状态和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狭窄又促进了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诊断 高血压病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诊高血压,即是否血压确实高于正常,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分层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根据血压高低进行分级。我国高血压分级标准将高血压分为三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别 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 将血压120~139/80~89 mm 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血压处在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血压水平;

2、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3、吸烟;

4、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 mmol/L(130 mg/dl);或HDL-C<1.0 mmol/L(40 mg);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腹型肥胖,腰围(WC): 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 ;

7、C反应蛋白≥1 mg/dl;

8、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

9、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疾病等。

影响预后的因素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的损害(TOD)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ACC)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吸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 mmol/L(130 mg/dl)

或HDL-C<1.0 mmol/L(40mg/dl)

·早发 7 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

WC男性≥90cm

女性≥85cm 或肥胖 BMI≥28kg/m2

·C反应蛋白≥1 mg/dl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LVMIX线 ·动脉壁增厚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15~133μmol/L(1.3~1.5mg/dl)女性107-124μ mol/L(1.2~1.4mg/dl)·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

男性≥22mg/g(2.5mg/mmol)女性≥31mg/g

(3.5 mg/mmol)空腹血糖≥7.0 mmol/L(126mg/dl)餐后血糖≥11.1 mmol/L(200mg/dl)

? 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史 脑出血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133μmol/L(1.5mg/dl)女性>124μ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肾功能衰竭 血肌肝浓度

>177mmol/L(2.0mg/dl)? 外周血管疾病 ?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注:TC:总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VMI:左室质量指数;IMT:内膜中层厚度;

BMI:体重指数;WC:腰围

危险度分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心脏疾病(左心室肥 10 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三级)。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以改善生活方式外,给药物治疗。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SBP 140-159或

DBP 90-99 2级高血压 SBP 160-179或

DBP 100-109 3级高血压 SBP≥180或

DBP≥110

Ⅰ 无其他危险因素

Ⅱ 1-2个危险因素 Ⅲ ≥3个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Ⅳ 并存的临床情况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该表沿用1999年指南的分层,量化估计预后应根据我国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若按低危患者<15%、中危患者15%~20%、高危患者20%~30%、很高危患者>30%。

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心脑肾的功能及形态结构等有无异常。

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中表现的一种疾病状态,给个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据预计,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7年内,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数量是血糖正常者的4.5倍。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给出如下诊断标准:1)、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血浆TG≥1.70mmol/l(150mg/dl);3)、血浆HDL_C<1.04mmol/L(40mg/dl);4)、血压≥130/85mmHg;5)、空腹血糖≥6.10mmol/l(110mg/d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0mmol/l(140mg/dl)或者有糖尿病史。凡是患者同时具备其中的三项或更多项即可诊断代谢综合征。血压的测量

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须注意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暂 13 时性的血压升高,被测者手臂过粗周径大于35cm时,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者气袖法测得的血压可高于实际血压。近年来“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环境刺激在诊所测得的血压值高于正常,而实际并无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各家报导不一,约在30%左右。当诊断有疑问时可作冷加压试验,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增高35mmHg(4.7kPa)以上而舒张压25mmHg(3.3kPa)以上。为明确诊断尚可作动态血压监测,此项检测能观察昼夜血压变化,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对高血压的类型作判断,约80%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曲线呈勺型,即血压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比昼间血压低10%~20%。小部分病人血压昼夜均高,血压曲线呈非勺型变化,此种高血压类型可能对靶器官影响大。在判断降压药物的作用与疗效时动态血压较随测血压可提供更全面更多的信息。因此,在临床上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注意症状性高血压;对突然发生明显高血压(尤其是青年人),高血压时伴有心悸、多汗、乏力或其他一些高血压病不常见的症状,上下肢血压明显不一致、腹部腰部有血管杂音的病人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需作进一步的检查以鉴别。此外,也要注意与主动脉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心排量增高时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相鉴别。怎样选择血压计及使用血压计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血压计以备家庭使用,自己监测血压,对于指导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常用血压计:水银柱臂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弹簧式(已很少用),目 14 前有很多人选用电子血压计,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呢?电子血压计分三种:指夹式、腕式、臂式。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适用人群,但从测量的准确性来看,首推患者选臂式电子血压计。

指夹式电子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末端小动脉血压,一般用于医生做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血压进行监测。这种血压计由于测量的是末端血压,结果不是很准确。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血压监测,不考虑这种血压计。

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是桡动脉的压力,仍然属于末端血压,测压结果也不如臂式血压计准。由于腕式电子血压计操作方便,可随时测量,经常出差的人或一天需要测量多次的患者可以选用。

臂式血压计:测量的是上肢肱动脉的压力,还可以同时测心率,相比腕式和指夹式血压计更为准确。建议普通患者尤其是脉搏弱、血压低、恶性高血压患者等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

水银柱臂式血压计(临床上测量时常用)的测量方法。

测压装置配置标准:

a.气囊和袖带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1合适,气囊太宽测得血压比实际血压低,反之亦然;一般成人用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袖带为宜。b.血压计的水银量必须足够,刻度管内水银凸面应正好在刻度零处,玻璃管上端气孔不能被堵塞。首先,被测量的人应该注意的几点:

1.测压前半小时不能进食或吸烟;并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休息5~10分钟。2.避免焦虑、紧张、过冷、过热、膀胱充置、疲劳、疼痛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血压数值。

测量方法是:

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JNC7建议坐位),手臂(一般为右上肢)应裸露,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并轻度外展。(特殊情况需测量四肢血压)

步骤:

1.先打开调节水银的开关,看其是否在标准位置(关键!)然后,将血压计袖带气囊中部对着肱动脉(粘布向外),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横纹2~3厘米,不可过松,以插进一指为宜。

2.在肘窝触及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以钟型胸件为佳)置于肘窝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带上听诊器,向袖带内充气。

3.边充气边听诊(此时不必用手把住袖带,自然状态即可)听不见肱动脉搏动音后,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2.7~4kpa)后缓慢放出袖带中的空气,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此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声音消失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二者之差为脉压。(如果声音一直不消失,则以声音变调最明显时的汞柱数为舒张压)

4.一次测压完成后,应静待2分钟在同一手臂重复测压一次,取两次测量数值的 16平均值。

5.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18.7kpa),舒张压<90mmHg(12kpa)。写法为如: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

6.前提是在排除药物、情绪、生理状态下正确测量。如果在不同日期三次以上测量血压均超过正常血压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因双上肢血压可相差约10—20mmHg(1.3~2.7kpa),故同一患者应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若双臂血压相差不大,一般固定测量右上臂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检查

高血压患者需作24小时动态血压、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能、心电图(必要时可做24小时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眼底、根据需要可查激素及激素代谢产物、电解质等检查以了解重要脏器的功能,有助于估计病情,鉴别诊断,指导治疗。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脑肾的损害,其致残、致死率很高,对其防治宜有计划地,规范地,有效地进行。当前,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高血压的防治需根据患者的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进行个体化制定。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防治需根据原发病的情况拟定治疗方案。高血压的防治目标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病残的总危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必须干预患者现存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其它各种临床情况。

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 mm Hg以下。治疗策略

检查患者并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患者属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很高危与高危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病情,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或由临床医师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低危患者:观察患者数月(生活方式干预3-6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另外非药物干预措施贯穿高血压治疗过程的始终。

治疗方针既定,医生和患者(如患者不能自理应由其看护人参与)应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合理的、全面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防治(生活方式干预)

无论是正常高值还是高血压患者,无论是1级、2级、3级高血压还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均需认真、持久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使已接受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18 并持之以恒!

1.要求严肃认真地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适量体力活动,膳食适当限制食盐、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血糖正常者),保持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讲究心理卫生,这不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心血管病乃至糖尿病治疗的不容缺少的基础。

2.减轻体重: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kg/m2,适宜做的运动是: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能够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而不宜做的事是打麻将,吸烟,睡懒觉,安静的坐等。

3.膳食限盐:a.北方人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克,以后再降至5-6克;b.南方人群可控制在6克以下.限制食用含盐分高的食物:如咸鱼、咸蛋、皮蛋、哈贝类、虾米、霉豆腐等腌制食物及含钠高的绿叶蔬菜。

4.适宜吃的食物是有益于降压的食物,大致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类:

① 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莱、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莱、菠菜等;

② 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等;

③ 瓜果、水果类:西瓜、冬瓜、西红柿、山楂、柠檬、香蕉、苹果、红枣、桑椹、茄子等(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选择水果有一定限制);

④ 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19 花生、西瓜子、核桃、向日葵子、莲子心等;

⑤ 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等(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一定限制),⑥动物类及其他:牛奶(脱脂)、蜂蜜、食醋、豆制品、黑木耳、白木耳、香菇等。5.吃富含钙的食物;如乳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鱼虾等。

6.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油菜、小白菜、芹菜类、莴笋、柑桔、大枣、猕猴桃、萍果等。

7.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量<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不宜吃的食物有:能量过高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油脂和油炸食品.少吃糖和甜食。

8.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急能力: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9.戒烟,限酒:不吸烟,男性每日饮白酒<20~30克,女性<15~20克,孕妇不饮酒.少喝浓茶,咖啡等。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治疗目标:通过降压治疗使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 20 相关死亡及致残的总危险。治疗原则: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长效药物,一天一次给药。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4)控制可以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降压药的种类:

当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六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a受体阻滞剂。另外,市面上流通的降压药还有复方制剂如:复方罗布麻,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等等。

降压药物的选择: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了解各类降压药在安全性保证的前提下的降压能力,适应症,禁忌症很重要。主要降压药物选用的临床参考。

主要降压药物选用的临床参考

类别

适应证

禁忌症

强制性

可能

利尿剂(噻嗪类)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痛风

妊娠

利尿剂(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

(抗醛固酮药)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

肾功能衰竭,高血钾

β受体阻滞剂

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 II-III度房室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运动员或经常运动者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老年性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妊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

快速型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 室上性心动过速 II-III度房室阻滞,22 充血性心力衰竭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咳嗽 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α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增生,高血脂

体位性低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5.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 ? 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和ACEI或ARB。

?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 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 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即与包括中枢作用药,如α2受体激动剂、咪达唑啉受体调节剂组合;以及将ACEI与ARB联合应用),在许多病例中常需联用3至4种药。合并用药有二种方式:

1)、采取各种药物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其优点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

2)、采用固定配比复方,其优点是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 老年人

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为老年的界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的老年界限为≥60岁。

老年人降压目标与年轻患者相同,即BP <140/90 mmHg 或更低水平(如能耐受)。老人降压治疗同样获益,但应逐步降压,尤其体质较弱者更应逐步降压。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常有危险因素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病等,常需联合用药。在选药时要兼顾到药物的副作用 及患者的基本情况。

大量随机化临床试验均已明确,各年龄段(<80岁)高血压病人均受益于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等抗高血压治疗。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降压治疗是否同样得益,尚有待研究,但是如果血压高,有多重危险因素存在仍应降压治疗,24 须医生根据需要拟定个体化方案进行。若原有的治疗方案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则不应中断。冠心病

伴发慢性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可以获益。联合用不同的降压药(包括钙拮抗剂)的益处可能与血压下降程度有关。有研究显示,最初血压< 140/90mmHg 和血压降至130/80 mmHg 左右或更低时具有一定益处。心梗存活患者早期应用β-阻滞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可降低心梗复发率和死亡率。心肌梗死后患者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应避免使用钙拮抗剂,除非需要控制血压或心绞痛症状。心力衰竭

症状单一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复杂的可将ACEI、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与袢利尿剂合用。舒张性心衰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较常见,预后不良。目前尚无证据显示何种降压药物更有优势。糖尿病

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提倡进行积极合理的非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减重和限盐。目标血压应<130/80 mmHg,而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或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即应开始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为使血压达标,可以使用各种有效且耐受性好的 25 降压药物。常需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现有证据显示:降压对肾脏具有保护效应——延缓肾脏损害的出现及进展。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有益,均可选用;其中ACEI、ARB是该类病人的常规首选药物,可保护肾脏,防止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

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极高有关。防止肾功能不全进展的两项基本要求:a)严格控制血压(<130/80 mmHg,若尿蛋白>1 g/d,则应更低);b)降低尿蛋白水平,使其尽可能接近正常,为了达到目标血压,通常需要联用多种降压药物(包括袢利尿剂)。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脑血管病

在有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中,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复发率,也可降低相关心脏事件的高发风险。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及正常高值血压个体均有益。目标血压应<130/80 mmHg。临床试验证实,获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压下降本身,因此可以使用现有的各种药物和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进行降压。目前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用利尿剂和常规治疗或在这些治疗基础之上应用获得了较多的临床试验资料的药物。妊娠高血压

女性患者降压药物的疗效和降压获益与男性相近。治疗目的是减少母亲的危险,但必须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有效药物,鉴于ACEI和ARBs对妊娠妇女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因此应避免将其用于妊娠和计划妊娠的女性。高血压不严重时,可以选择口服(紧急情况可静脉用药)甲基多巴、拉贝洛尔、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不常用)进行治疗。伴发肺水肿的先兆子痫患者可选用硝酸甘油。鉴于子痫前期血浆容量减少,因此这类患者不适宜进行利尿剂治疗。硫酸镁治疗惊厥有效。由于静脉注射肼苯哒嗪围产期不良反应过大,不再选用。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滴注硝普钠,但应避免长期使用(胎儿氰化物中毒)。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作为有早发子痫前期病史女性的预防用药。难治性高血压

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种药物治疗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应将病人转至高血压专科进行治疗。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1.治疗方案依从性差

2.改变生活方式失败:体重增加;大量酒精摄入(如: 酗酒)3.持续服用升压药物(甘草片, 可卡因,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等)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5.未察觉的继发原因

不可逆或几乎不可逆的器官损害。以下原因所致的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治疗不足; 27 进行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醛固酮增多症

6.假性难治性高血压之原因:单纯诊室(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上臂较粗时未使用较大的袖带;假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随访

高血压的随访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防治,血压达标很重要。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表如下: 高血压患者的自护理

1、定期测量血压,每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予以调整,防止血压过分波动;

4、需要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除服用相关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合理、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先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逐渐降压至血压达标,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服用降压药时须要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可测立卧位血压预测;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但是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①疲劳及情绪波动较大时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9.就医指征 :①降压药快服完;②血压忽高忽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第三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 男性略低,便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 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变化,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4、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5、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肥胖与高血压: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要高2-3倍。

7、吸烟与高血压。

8、饮酒与高血压。

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病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两种。缓进型高血压病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起初血压波动较大,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随着发展,高血压经休息不能转为正常,需要服降压药治疗,收缩压明显升高,常提示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治疗原则积极应用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并将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有助延缓甚至避免心、脑、肾病变的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一)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应紧密结合前述的分级与危险分层方案,全面考虑患者的血压升高水平、并存的危险因素、临床情况、以及靶器官损害,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依据新指南精神,对不同危险等级的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低危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中危患者:首先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 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高危患者:必须立即给与药物治疗;极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强化治疗。无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度如何,都应首先或同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换言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应作为治疗任何类型高血压患者的基础。部分轻型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可减少甚至免于降压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也可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或用药种类。这一点在我国过去的临床实践中未得到充分重视。

(二)降压治疗的目标:

根据新指南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5mmHg 以下。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130/80mmHg 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至少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甚至125/75 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尤应重视降低收缩压。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对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更宽松些,这一观点已被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彻底否认。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老年人的血压同样可以获益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血压在正常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血压降到正常或理想水平并不会加重心、脑、肾供血不足或者加重症状。只要缓慢而平稳的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明显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也可减轻症状。

第四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推荐]

高血压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如皋新姚医院 章春明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以高血压病为代表的“五高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很多人对此谈及色变或漠然视之,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前一类人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面对“五高症”无所适从;后一类人是一种消极心态,他们面对“五高症”放任自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上对“五高症”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它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既然是可防可治,就请各位朋友用心去认识它,掌握它,控制它。今天,我就带各位朋友去学习“五高症”,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为自己的健康掌舵!

什么是”五高症”?五高即“高血压、高粘血、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五高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关系更密切。“五高症”在早期可以毫无症状,也无异常不适感觉,常常因健康体检才发现,但是到了疾病晚期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前往医疗保健机构做健康检查时,测量血压、化验血糖、血脂、尿酸、血粘度等是中老年人必检的常规项目之一;另外,有遗传背景的,高暴露的青少年亦应常规检查这些项目。检测后即可知道自已是否患有“五高症”。但在较多的人群中并不是五项指标都增高,可以单独存在或/和几个指标组合存在。例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和血脂异常,也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表现为血糖异常,随着糖尿病的病程进展”五高”可以相继表现出来。由于这五个问题是目前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个系统性的疾病和防治工程,给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面有许多共性。就目前的医疗情况来看,防治“五高”贯穿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因为针对“五高”的防治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致残率、致死率,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建康水平,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疾病,与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而且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化,给人类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威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流体物质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高血压定义: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血压标准: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目前确凿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无并发症状态。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 1.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2.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可发生子痫;4.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增高或血压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的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一致。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的“隐避性”,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检测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干预治疗。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家族有高血压史等)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约增加新发病300万例,并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所以防治高血压病刻不容缓。高血压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等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

高血压常损害的靶器官和引起的相应的疾病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高心病,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血管性痴呆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或/和硬化状态。反复、长期的小动脉痉挛状态和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狭窄又促进了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诊断

高血压病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诊高血压,即是否血压确实高于正常,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分层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根据血压高低进行分级。我国高血压分级标准将高血压分为三级:

影响预后的因素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的损害(TOD)糖尿病 并存的临床情况(ACC)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吸烟

·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 mmol/L(130 mg/dl)

或HDL-C<1.0 mmol/L(40 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

WC男性≥90cm

女性≥85cm

或肥胖

BMI≥28kg/m2

·C反应蛋白≥1 mg/dl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LVMIX线

·动脉壁增厚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15~133μmol/L(1.3~1.5mg/dl)女性107-124μ mol/L(1.2~1.4mg/dl)·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 男性≥22mg/g(2.5mg/mmol)女性≥31mg/g(3.5 mg/mmol)空腹血糖≥7.0 mmol/L(126mg/dl)餐后血糖≥11.1 mmol/L(200mg/dl)

? 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史 脑出血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133μmol/L(1.5mg/dl)女性>124μ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肾功能衰竭 血肌肝浓度

>177mmol/L(2.0mg/dl)? 外周血管疾病 ?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注:TC:总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VMI:左室质量指数;IMT:内膜中层厚度;

BMI:体重指数;WC:腰围

危险度分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三级)。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以改善生活方式外,给药物治疗。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SBP 140-159或

DBP 90-99 2级高血压 SBP 160-179或

DBP 100-109 3级高血压 SBP≥180或

DBP≥110

Ⅰ 无其他危险因素 Ⅱ 1-2个危险因素

Ⅲ ≥3个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Ⅳ 并存的临床情况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该表沿用1999年指南的分层,量化估计预后应根据我国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若按低危患者<15%、中危患者15%~20%、高危患者20%~30%、很高危患者>30%。

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心脑肾的功能及形态结构等有无异常。

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中表现的一种疾病状态,给个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据预计,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7年内,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数量是血糖正常者的4.5倍。代谢综合征的诊断:《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给出如下诊断标准:1)、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血浆TG≥1.70mmol/l(150mg/dl);3)、血浆HDL_C<1.04mmol/L(40mg/dl);4)、血压≥130/85mmHg;5)、空腹血糖≥6.10mmol/l(110mg/d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0mmol/l(140mg/dl)或者有糖尿病史。凡是患者同时具备其中的三项或更多项即可诊断代谢综合征。血压的测量

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应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须注意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暂时性的血压升高,被测者手臂过粗周径大于35cm时,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者气袖法测得的血压可高于实际血压。近年来“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环境刺激在诊所测得的血压值高于正常,而实际并无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各家报导不一,约在30%左右。当诊断有疑问时可作冷加压试验,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增高35mmHg(4.7kPa)以上而舒张压25mmHg(3.3kPa)以上。为明确诊断尚可作动态血压监测,此项检测能观察昼夜血压变化,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对高血压的类型作判断,约80%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曲线呈勺型,即血压昼高夜低,夜间血压比昼间血压低10%~20%。小部分病人血压昼夜均高,血压曲线呈非勺型变化,此种高血压类型可能对靶器官影响大。在判断降压药物的作用与疗效时动态血压较随测血压可提供更全面更多的信息。因此,在临床上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注意症状性高血压;对突然发生明显高血压(尤其是青年人),高血压时伴有心悸、多汗、乏力或其他一些高血压病不常见的症状,上下肢血压明显不一致、腹部腰部有血管杂音的病人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需作进一步的检查以鉴别。此外,也要注意与主动脉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心排量增高时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相鉴别。怎样选择血压计及使用血压计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血压计以备家庭使用,自己监测血压,对于指导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常用血压计:水银柱臂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弹簧式(已很少用),目前有很多人选用电子血压计,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呢?电子血压计分三种:指夹式、腕式、臂式。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适用人群,但从测量的准确性来看,首推患者选臂式电子血压计。

指夹式电子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末端小动脉血压,一般用于医生做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血压进行监测。这种血压计由于测量的是末端血压,结果不是很准确。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血压监测,不考虑这种血压计。

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是桡动脉的压力,仍然属于末端血压,测压结果也不如臂式血压计准。由于腕式电子血压计操作方便,可随时测量,经常出差的人或一天需要测量多次的患者可以选用。

臂式血压计:测量的是上肢肱动脉的压力,还可以同时测心率,相比腕式和指夹式血压计更为准确。建议普通患者尤其是脉搏弱、血压低、恶性高血压患者等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

水银柱臂式血压计(临床上测量时常用)的测量方法。

测压装置配置标准:

a.气囊和袖带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1合适,气囊太宽测得血压比实际血压低,反之亦然;一般成人用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袖带为宜。b.血压计的水银量必须足够,刻度管内水银凸面应正好在刻度零处,玻璃管上端气孔不能被堵塞。首先,被测量的人应该注意的几点:

1.测压前半小时不能进食或吸烟;并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休息5~10分钟。2.避免焦虑、紧张、过冷、过热、膀胱充置、疲劳、疼痛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血压数值。

测量方法是:

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JNC7建议坐位),手臂(一般为右上肢)应裸露,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并轻度外展。(特殊情况需测量四肢血压)

步骤:

1.先打开调节水银的开关,看其是否在标准位置(关键!)然后,将血压计袖带气囊中部对着肱动脉(粘布向外),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横纹2~3厘米,不可过松,以插进一指为宜。

2.在肘窝触及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以钟型胸件为佳)置于肘窝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带上听诊器,向袖带内充气。

3.边充气边听诊(此时不必用手把住袖带,自然状态即可)听不见肱动脉搏动音后,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2.7~4kpa)后缓慢放出袖带中的空气,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此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声音消失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二者之差为脉压。(如果声音一直不消失,则以声音变调最明显时的汞柱数为舒张压)

4.一次测压完成后,应静待2分钟在同一手臂重复测压一次,取两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

5.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18.7kpa),舒张压<90mmHg(12kpa)。写法为如: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

6.前提是在排除药物、情绪、生理状态下正确测量。如果在不同日期三次以上测量血压均超过正常血压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因双上肢血压可相差约10—20mmHg(1.3~2.7kpa),故同一患者应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若双臂血压相差不大,一般固定测量右上臂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检查

高血压患者需作24小时动态血压、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能、心电图(必要时可做24小时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眼底、根据需要可查激素及激素代谢产物、电解质等检查以了解重要脏器的功能,有助于估计病情,鉴别诊断,指导治疗。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脑肾的损害,其致残、致死率很高,对其防治宜有计划地,规范地,有效地进行。当前,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高血压的防治需根据患者的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进行个体化制定。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防治需根据原发病的情况拟定治疗方案。高血压的防治目标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病残的总危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必须干预患者现存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其它各种临床情况。

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 mm Hg以下。治疗策略

检查患者并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患者属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

很高危与高危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病情,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或由临床医师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低危患者:观察患者数月(生活方式干预3-6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另外非药物干预措施贯穿高血压治疗过程的始终。

治疗方针既定,医生和患者(如患者不能自理应由其看护人参与)应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合理的、全面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防治(生活方式干预)

无论是正常高值还是高血压患者,无论是1级、2级、3级高血压还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均需认真、持久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使已接受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并持之以恒!

1.要求严肃认真地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适量体力活动,膳食适当限制食盐、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血糖正常者),保持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讲究心理卫生,这不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心血管病乃至糖尿病治疗的不容缺少的基础。

2.减轻体重: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kg/m2,适宜做的运动是: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能够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而不宜做的事是打麻将,吸烟,睡懒觉,安静的坐等。

3.膳食限盐:a.北方人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克,以后再降至5-6克;b.南方人群可控制在6克以下.限制食用含盐分高的食物:如咸鱼、咸蛋、皮蛋、哈贝类、虾米、霉豆腐等腌制食物及含钠高的绿叶蔬菜。

4.适宜吃的食物是有益于降压的食物,大致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类:

① 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莱、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莱、菠菜等;

② 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等;

③ 瓜果、水果类:西瓜、冬瓜、西红柿、山楂、柠檬、香蕉、苹果、红枣、桑椹、茄子等(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选择水果有一定限制);

④ 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花生、西瓜子、核桃、向日葵子、莲子心等;

⑤ 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等(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一定限制),⑥动物类及其他:牛奶(脱脂)、蜂蜜、食醋、豆制品、黑木耳、白木耳、香菇等。5.吃富含钙的食物;如乳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鱼虾等。

6.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油菜、小白菜、芹菜类、莴笋、柑桔、大枣、猕猴桃、萍果等。

7.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量<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不宜吃的食物有:能量过高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油脂和油炸食品.少吃糖和甜食。

8.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急能力: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9.戒烟,限酒:不吸烟,男性每日饮白酒<20~30克,女性<15~20克,孕妇不饮酒.少喝浓茶,咖啡等。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治疗目标:通过降压治疗使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相关死亡及致残的总危险。

第五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张小燕

病因

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便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2、3、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变化,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4、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5、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6、7、8、超重肥胖与高血压: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要高2-3倍。吸烟与高血压。饮酒与高血压。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病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两种。缓进型高血压病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起初血压波动较大,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随着发展,高血压经休息不能转为正常,需要服降压药治疗,收缩压明显升高,常提示动脉硬化。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

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治疗原则

积极应用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并将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心、脑、肾病变的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一)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应紧密结合前述的分级与危险分层方案,全面考虑患者的血压升高水平、并存的危险因素、临床情况、以及靶器官损害,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依据新指南精神,对不同危险等级的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低危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首先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高危患者:必须立即给与药物治疗;

极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强化治疗。

无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度如何,都应首先或同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换言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应作为治疗任何类型高血压患者的基础。部分轻型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可减少甚至免于降压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也可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或用药种类。这一点在我国过去的临床实践中未得到充分重视。

(二)降压治疗的目标:

根据新指南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5mmHg以下。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至少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甚至125/75 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尤应重视降低收缩压。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对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更宽松些,这一观点已被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彻底否认。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老年人的血压同样可以获益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血压在正常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血压降到正常或理想水平并不会加重心、脑、肾供血不足或者加重症状。只要缓慢而平稳的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明显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也可减轻症状。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前文已述,高血压应采用综合措施治疗,任何治疗方案都应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

1、控制体重:几乎所有超重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减轻体重获益。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

2、合理膳食: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依WHO建议每日不超过6克)、减少膳食脂肪、严格限制饮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钾、钙、镁。

3、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因人而异,需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靶器官损害和其他临床情况、年龄、气候条件而定。根据新指南提供的参考标准,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80(或170)减去平时心率,如要求精确则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4、保持健康心态: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此外,不良心境还常使患者产生嗜烟酒倾向,间接影响血压水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原则:1)自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降压有效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视情况逐渐加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2)强烈推荐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以保证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这样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这类制剂还可大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便于患者坚持规律性用药;3)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的剂量,而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这样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4)判断某一种或几种降压药物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达到最大疗效所需的时间。在药物发挥最大效果前过于频繁的改变治疗方案是不合理的。5)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应坚持终身治疗。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时尤为如此。

2、降压药物的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许多种类。无论选用何种药物,其治疗目的均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新指南强调,降压药物的选用应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状况,药物的作用、代谢、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参考以下各点做出决定: 1)治疗对象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2)治疗对象是否已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肾病、糖尿病的表现;3)治疗对象是否合并有受降压药影响的其他疾病;4)与治疗合并疾病所使用的药物之间有无可能发生相互作用;5)选用的药物是否已有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证据及其力度;6)所在地区降压药物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及治疗对象的支付能力。

3、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个体间差异很大,临床应用时要充分注意。具体选择哪一种或几种药物应参照前述的用药原则全面考虑。

1)利尿剂 此类药物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作用降低 血压。降压作用较弱,起作用较缓慢,但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常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常用作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这类药物 可影响血液电解质代谢,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此外噻嗪类药物还可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失调者,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因可升高血钾,应尽量避免与ACE抑制剂合用,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2)а-受体阻滞剂 可阻断突触后а-受体,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降压效果较好,但因易致体位性低血压,近年来临床应用在逐渐减少。由于这类药物对血糖、血脂等代谢过程无影响,当患者存在相关临床情况时,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3)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减低血浆肾素活性等多种机制发挥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较弱,起效时间较长(1-2周),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合并心力衰竭时的用法见另章。

4)钙拮抗剂 主要通过阻滞细胞浆膜的钙离子通道、松弛周围动脉血管的平滑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发挥降压作用。可用于各种程度高血压,在老年人高血压或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时尤为适用。因对传导功能及心肌收缩力有负性影响,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禁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时。由于有诱发猝死之嫌,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临床使用正在逐渐减少,而提倡应用长效制剂。但因其价格一般较低廉,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及边远地区速效制剂仍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应用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ACE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尤可用于下列情况: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或心衰、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损害、高血压伴周围血管病等。除降压作用外,还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系统发挥有益作用,是一类优秀的心血管药物。但可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妊娠和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65μmol/L或3mg/dL)患者禁用。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临床作用与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临床主要适用于ACE抑制剂不能耐受的患者。

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种类降压药物 比单用较大剂量的某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日益受到推崇与重视。合理地联合用药,不同药物之间可协同作用或作用相加,而其不良作用可以相互抵消或至少不重叠或相加。合并用药时所用的药物种数不宜过多,过多则可有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较为理想的联合方案有:1)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利尿药;2)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3)ACE抑制剂与钙拮抗剂;4)利尿药与β-受体阻滞剂;5)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关于复方剂型的降压药物存在的必要性尚有争议。这类剂型的优点是服用方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顺应性,其疗效一般也较好;缺点是配方内容及比例固定,难于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精细调整某一种或几种药物的剂量。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5、老年人的降压治疗近年来陆续揭晓的一系列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积极的降压治疗同样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获益。老年人降压目标也应在140/90mmHg以下,认为老年人血压不宜过低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如常伴有多器官疾病、肝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药物耐受性相对较差、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等。总的来讲,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均为较好的选择。

6、妊娠高血压 本征的降压治疗原则与一般高血压基本相同,但药物选择时应考虑到所用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一般认为,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不宜选用。

高血压的饮食

①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作用。

③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⑥ 多汔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预防

(1)防止和纠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饮食

(3)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4)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5)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在引起高血压的比例上,环境因素约占60%。饮食中钠盐摄入过多、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均能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过量吸烟与饮酒也可以加重血压升高。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也会引起高血压。目前认为体重指数大于24为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向心性肥胖者常伴有血压升高。肥胖病人常伴有胰岛素功能障碍,二者常使血胰岛素增高,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年龄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变差,血管阻力增加,因而血压随之升高。因此,老年人更易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是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在引起高血压的比例上,遗传因素占40%。在现实生活中,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

环境因素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中较常见的原因。在引起高血压的比例上,环境因素约占60%。饮食中钠盐摄入过多、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均能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过量吸烟与饮酒也可以加重血压升高。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也会引起高血压。目前认为体重指数大于24为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向心性肥胖者常伴有血压升高。肥胖病人常伴有胰岛素功能障碍,二者常使血胰岛素增高,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年龄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变差,血管阻力增加,因而血压随之升高。因此,老年人更易发生高血压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病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两种。缓进型高血压病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起初血压波动较大,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随着发展,高血压经休息不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治疗原则

治疗高血压,必须首先明确诊断是不是高血压。诊断高血压必须至少测量两次非同日血压(每次至少测3遍),所得数值均在高血压范围之内。在未确诊高血压前不必开始治疗,也不必进行复杂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以免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血压反而升高。此时应继续观察,多次测量血压,排除血压的波动,做出准确的诊断。

高血压确诊后,应考虑治疗,但一般不必匆忙。应进一步诊断为继发性高 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应进行病因诊断,找到可根治的病因时,应抓紧治疗,不要延误。

如果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应进一步估计病情的轻重程度。对于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应毫不犹豫地给以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第一次诊断为高血压病时系轻度高血压,首先应实施一般性非药物治疗措施,疗效不满意时再考虑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具体讲,对成人轻型高血压[舒张压持续在12.7~14kPa(95~105mmHg)]则应先用非药物措施,并于4周内多次测量血压。若舒张压降到13.3kPa(100mmHg)以下并能保持,则可继续用非药物措施。若4周内舒张压继续升高或持续在13.3kPa(100mmHg)及以上者,应即开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其余患者再观察3个月。每3个月末,若舒张压在12.7kPa(95mmHg)及以上者须开始用药;如舒张压在12~12.5kPa(90~94mmHg)但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也需要用药。其余患者则应每隔6个月重新评价一次,其后任何一次舒张压等于或超过12.7kPa(95mmHg)并保持在该水平上,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决定治疗除观察舒张压外,还应结合以下因素全面考虑:收缩压至少是与舒张压同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左室质量指数增高,左室肥厚或有冠心病症状者,即使血压轻度增高也应用药;对已有肾功能损伤(血清肌酐增高)以及有卒中或心脏病家族史者都应积极降压治疗;70岁以上的老人不易从治疗中获得长期效益,且于较小剂量时即可出现副作用,用药宜慎重;若轻型高血压病人合并与血压无关的致命性疾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

对继发性高血压可查明的病因治疗后血压仍不能下降到正常者,或原因无法纠正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也需要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高血压病也应该给予治疗。从美国一份400万份健康保险者的资料分析表明,轻度高血压病增加死亡率。舒张压在11.7~12.3kPa(88~92mmHg)之间的人比舒张压在10.7kPa(80mmg)左右的人预期死亡率增加30%;舒张压在13.1~13.6kPa(98~102mmHg)的患者死亡率是舒张压10.4~10.9kPa(78~82mmHg)健康人的二倍。因此说轻度高血压病是否需要治疗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不一定开始就给以降压药物治疗。这主要是因为长期药物治疗带来副作用的危害可能超过轻度高血压病本身的危害,二者之间需要加以权衡。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降压药不断问世的形势下,这一观念或许会发生改变,但目前还应坚持对轻度高血压病不急于用降压药的观点,采用非药物治疗一段时间,观察其疗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物治疗。

下载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咨询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减盐防控高血压讲座病因1、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便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2、不良生......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高血压目前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被称为国人"第一疾病",为增强社区老年朋友自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5月6......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高血压病知识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测试题.1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如何使血压稳定: 1推荐用长效降压药物,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 2用贵的降压药,有感觉服药。 二、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有: 1、遗传、过量......

    勐腊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勐腊镇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小结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压意识,降低血压,继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指导患者提高控搞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伙伴关系......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后总结 讲座时间:2013年2月20日讲座地点:三溪乡卫生院讲座内容:“高血压的防治”主 讲 人:吴波 参加人员:防疫医生、村老百姓 讲座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