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文化基因,品声律之美--- 走近“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寻文化基因,品声律之美---走近“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积累对联常识,掌握对联特点。
二、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掌握对联特点,明确韵律要求。教学难点
欣赏对联,拟写对联。教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案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看一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理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弘扬,更要坚定信心,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寻文化基因,品声律之美------走近“奇妙的对联”》。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双成对,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结构必须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表现一个事物,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一种感情。
对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
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一般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三、分析总结对联特点
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大家把最熟悉的对联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作为对联,有哪些特点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总结对联的特点。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同心永结富裕果,并蒂新开幸福花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同桌相互讨论,简洁的语言概括。
(1)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特点:字数相等,用字不重。
(2)上下两联在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和语法结构特点:词性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语法结构指在句中的成分,如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等等。
(3)对联对于音律的要求: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 阴平、阳平两种,仄声包括 上声、去声两种。
知识链接:对联讲究平仄,这样的读起来才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但由于古代的声调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不同,它的入声字入派三声(平、上、去三声),因此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中有一部分的入声字,在论及平仄时,仍属仄声,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入声字,掌握起来就比较混乱,所以现代人对对联的平仄要求不严,对高中生只要求最后一字仄起平收。(投影《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这里节选一部分,大家齐读感受。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声律启蒙》我们齐读一遍。同学们再大声朗读两遍。
一副对联在音律上做到了平仄相对的话,读起来就琅琅上口,韵味十足。(4)上下两联内容上,要 关联。
如:上联:扫千年旧貌 下联:喝一碗稀粥()穿一双破鞋()
树一代新风()
三下联,哪个更合理?树一代新风
小结对联特点:
字数相等,用字不重 词性相同,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怎么贴春联?怎么判断上下联?
上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下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假如要你张贴,你该怎么改? 上下联互换。
为什么这样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对联的要求“仄起平收”(板书)。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平”声。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一般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书写和张贴:书写美观,字字对称,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
1、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2、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3、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这是一副回文联。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奇葩中的一朵。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通过赏析这几副对联,我们发现,对联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有智慧、有对称美、有书卷气、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五、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1.发愤识遍天下字 2.雨滋春树碧连天 3.腊梅吐芳迎红日 4.学海无涯勤可渡 5.书山万仞志能攀 6.立志读尽人间书 7.绿柳展枝舞春风 8.风送花香红满地
1-6 2-8 3-7 4-5(2)评改对联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3)调整次序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树边红雨,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4)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上联:壮士腰间三尺剑
下联:男儿腹内五车书
书生腹里万卷书
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六、小结
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兴盛,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齐读)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六、作业
练一练:
1)、东风吹柳绿。2)、祖国江山好。
3)、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4)、处处风光好。
5)、东
南
西
北
处
处
风
光好。
6)、鸟儿枝头落。
7)、福如东海。8)、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案:
1、春雨润花红 明月映湖清 西山映日红 秋雨散菊香 旭日映江红
2、民族气象新 百姓衣食丰 中华天地新 神洲气象新 神州遍地春 炎黄子孙富
中华万事兴 中华日月新
3、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
4、家家喜气浓
时时气象新 年年面貌新 家家喜气浓 岁岁气象新 时时景色新
.时时佳音传 天天好心情 年年气象新
5、春夏秋冬时时气象新
6、蝴蝶花中飞 蝴蝶花间舞 鱼儿水中游
7、寿比南山
8、斩断长江千里水 锁住三峡无数峰
附板书
奇妙的对联
对联特点
字数相等,用字不重 词性相同,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第二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投影:奇妙的对联)
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对”
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二、“联”
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三、【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
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投影:出示如下几副对联)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通过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我们的文化大观园,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多采撷。
四、【讲解第三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一个苏小妹三考秦观的故事。
(投影)传说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双手推开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院子的池塘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一石击破水中天。
你们看,对联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学习一下对对子。(投影《声律启蒙》)《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声律启蒙》我们齐读一下。同学们再大声朗读两遍。
下面,我们就来对对子。看一下谁反应快,对得好。先来点简单的。(投影)
同学们反应很快,那我们整点难的。(投影)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投影)
三、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1、A.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 神州面貌新
2、A.上联: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 笑看风拂红花 B.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老师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写对联需要注意一下两点:(投影)①审清“出句”结构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再来训练一题:
四、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去黑板,如果时间不够,直接让学生口头回答。)(老师明确答案。)
结束语: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它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第三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2.学习欣赏对联,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收集和积累名联。4.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教学重点]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2.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教学准备] 1.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等)搜集、查找有关对联的内容(包括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历史、古今名联、生活中对联等)。
2.自编一个反映对联内容的小品。[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演对联
生1:各位,本财主打算开个酒店,愿出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生2:我来(上台板书):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生2:怎么样?给钱吧!
生1:你难道不知我是大名鼎鼎的吝啬鬼吗?想要我的钱,做梦去吧!生2:(气恼地)我就知道你会赖账,钱我也不要了,我给大家念一念对联吧: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在众人哄笑之际,财主气坏了)
二、掀开盖头——识对联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对联常识。对联也叫“楹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的起源于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协调(仄起平收)。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平和,尾音长,有余韵。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去——去声分明哀远道,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入——入声短促急收藏。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对联的张挂还有讲究。传统的作法是:竖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三、百读不厌——赏对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名胜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赏析: 这是岳阳楼的对联。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喜庆联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赏析:通俗而自然,道出了人们喜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哀挽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联语用词生动贴切,且赞且叹,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行业联 虽为毫末技术 却是顶上功夫
赏析:“毫末”和“顶上”是一语双关,“毫末”既指头发,也指理发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顶上”既指理发是头上活,也指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
集句联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这是一副集句对联,上联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名句,下联出自李白的《将进酒》,两句一凑,浑然天成,妙到毫巅。
2.妙联撷趣。
曹孟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 汉高祖侯封洛阳萧红韩寒
赏析:上联以孙刘联合,赤壁破曹为题材,巧妙地利用两个歌星“刘欢,孙悦”的名字进行别解。曹孟德在赤壁兵败了,最应该欢悦的只能是刘备,孙权两人,别无第三人可以跻身其间的。
下联讲刘邦在洛阳论功行赏,力排众议,以萧何“功第一”,萧何当然红了。而韩信在此前即已被夺了兵权,又从齐王改封为楚王,想起当年蒯彻“鸟尽弓藏”之语,自然要不寒而栗的。
四、高考接触——考对联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2004年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评分标准: 首先从形式上考虑,结构、词性、平仄都符合的给4分;其次从立意角度给分:构思精妙,立意新颖给2分;与上联联系不好,如以果对果的给一分;构思笨拙,立意欠佳的不给分。
参考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6分题 长城故宫三峡 尽为中华风光
5分题 小桥流水人家 均是江南风光
4分题 天坛故宫长城 皆是中国名胜
乃属北方佳果 3分题苹果石榴蜜桃
2分题 苹果梨哈密瓜 皆是西北美味
1分题 学业成绩大学 皆是学生梦求
0分题 语数英X综合 皆是高考科目
五、牛刀小试——写对联 1.对几个简单的词组
辞旧岁(迎新春)千山秀(万水清)蜂采蜜(蝶恋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行千里路(读万卷书)2.对几个简单的句子。处处风光好(天天气象新)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品茶品酒品人生(赏花赏月赏秋香)
3.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六、研讨练习:学校下列地方中挑出两处,各拟写一副对联。
图书馆校史陈列馆
艺术欣赏教室
图书馆
棋社
教师办公室
自己班级教室 餐厅
第四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第一中学 谢雄国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校景致和办学历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考试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答案,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答案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五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
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
本节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
、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投影:上联——孙行者
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
在我们一中,原来都有春节期间在教室门上贴对联的习惯,有个班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你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帖的对不对?
(投影)(学生可能看得出来张贴的不对,老师就追问“为什么”)
(老师明确:)对联的张贴,以面对读者右边为上,左边为下,对仗工整的对联要求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的尾字是平声。我们简称为“仄起平收”。
刚才出示的对联原来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需要调换一下,那就要靠我们运用平仄的知识来做出判断。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二、“联”
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小练习巩固一下同学们对对联特点的掌握。
(出示投影:练习)
三、【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
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
(投影:出示如下几副对联)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通过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我们的文化大观园,希望同学们在余时间多多采撷(xié)。
下面我再出示一些名联,请大家大声朗诵几遍,通过朗读再感受一下对联的魅力。
(投影)
四、【讲解第三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过渡】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事要躬行。)有一个苏小妹三考秦观的故事。
(投影)传说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双手推开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院子的池塘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一石击破水中天。苏小妹闻声大喜,于是房门打开,苏小妹笑盈盈地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
你们看,对联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学习一下对对子。
(投影《声律启蒙》)《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声律启蒙》我们齐读一下。
同学们再大声朗读两遍。
下面,我们就来对对子。看一下谁反应快,对得好。
先来点简单的。(投影)
同学们反应很快,那我们整点难的。(投影)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几个句子:
(投影)
三、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A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神州面貌新
2、A上联: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笑看风拂红花
B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老师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写对联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投影)
①审清“出句”结构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再来训练一题:
四、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去黑板,如果时间不够,直接让学生口头回答。)
(老师明确答案。)
结束语:同学们,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它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现在,让我们来做本节的最后一题:(投影)学习对联,我会,我要会,我一定要会。传承文化,______________我一定能行。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