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时间:2019-05-12 17:5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篇: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去乘114,得114,再用21的十位2去乘114,得2280,再把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了得数。

教师边讲边演示。

提问:十位上的2和4相乘得到的8表示什么?(8个十)十位上的2和十位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百)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千)

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

5、试一试。

学生马上完成练习题:135×45 408×25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做在草稿本上。

让学生对做的过程进行讲解,并对某些地方进行规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34页的试一试其余题目。

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引导学生估计一下三位数乘两位灵敏的积的大致范围,利用练一练中的第2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对于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经掌握,教师可以把学生将已有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不必作为例题讲解,只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巩固。

2、练一练中第1题到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3、第四题。开放题。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学生解题时,可以分几步呈现: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卖出多少元,现在降价后只能卖出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4 2 2 8 ————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

2、变基础练习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学生准备 教材、练习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

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2)同桌交流。(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①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竖式笔算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④ 表格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来源。【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基础练习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习

①练一练第3题 ②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4 2 2 8 ————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杨亚靓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举

1、德育教育渗透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一直是我们教育人教学工作的基石,所以,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很注重捕捉与教学有关的任何教育元素。在本节课初,先用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进行师生问好,不仅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也将本节课的基调定在了爱国上。后来用一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视频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卫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关心国家时事的能力。

2、导课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课导课环节中我播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我从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行估算,交流自己的方法。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3、运用课改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在本课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质疑,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规范竖式计算的格式、明晰算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以及优缺点,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醒大家注意易错点。最后通过节约用水、阅兵等情境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发现节约用水、爱国等具体实践,让学生自由创编应用题是一个拓展和延伸。最后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整个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秉着与人友善,与学生为友的宗旨,宽容、善待每一名学生,给潜能生发言的机会,给学优生引领的机会,给中等生发展的机会,本课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在下课的发言统计中,发言人数、发言率高达96.8%,分层教学、分梯度设计习题,使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收获。

二、“败笔”之处

1、结构化预习的指导到位,但课堂前测没有落到实处。新课改特别强调学习要发生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所以结构化预习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资料对话后,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自学方式,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前测,好的课堂前测可以让老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和自学程度,本课中就忽略了这个环节。

2、课堂习题的内容过多。本课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多层达标,设计的练习题较多,通过课堂反馈,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完,所以在习题的精选上还要多下功夫。

三、教学机智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两个画面在脑海中萦绕,一个是课刚开始,学生提出问题后,贾泽林同学一口气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盘托出,将本课要学的内容讲了一遍,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我随之让他倒着推,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追朔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引领大家复习了旧知,机智的处理了这一突发事件;另一个是在各个小组将他们不同的算法展示完毕后,学生自以为都算出了答案,正沾沾自喜,而此时我却说他们只做对了一半,学生一头雾水,我再引导他们观察这几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算法的算理原来是相同的,不禁鼓起了掌。老师的点拨如点睛之笔,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同时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四、学生见解

一节课中的亮点往往来源于学生课堂的生成。本课中竖式(略)学生们在讨论后发现,无论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相同的竖式方法来计算,只需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就可以了,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所以以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学生的这一发现是他们在观察、对比、讨论之后,根据已有的经验建立起了数学模型,举一反三,这正是数学学习中一种较好的数学素养。

第二篇: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精选)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了解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的过程。(课本第54页的例题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教学重点:

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图形变化的特点,掌握图形旋转的特点。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旋转过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教材56页1题中的8个图形、56页2题中的方格纸一张,与题中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各种美丽图案:

师:这些图案好看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你想学会设计一些图案吗?

2、揭示课题。

师:要想学会设计图案,需要我们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二、演示操作,了解图形变化过程

以第1个图案为例,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图案,说一说:你能看出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观察,同学间交流得出:整个图案可以分成4部分,各部分图形是相同的。(在图中标出“A”、“B”、“C”、“D”)

师:是的,它是由一个图形以过旋转变换得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转变换的呢?

接着,利用电脑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1、呈现基本图形A。

让学生认一认,整个图案是不是同这个基本图形经旋转变换组合而成的。

师:怎样可以得到图形B呢?

2、呈现第1次旋转后的图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件。

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回答图形变换过程:

(1)、图形A绕点O旋转;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旋转90度。

3、呈现第2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C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旋转过程,得到图案。

4、呈现第3次旋转后的图案:

师:怎样得到图形D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并让学生看课文,并完成课文中的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图形的旋转过程。)

三、课堂活动、课本第55页的“说一说”。

第1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

第一、先认真观察图形,看一看各个图案是围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

第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

第三、通过旋转,把得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你的成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课本第56页“试一试”的第1、2、3题。

(1)、第1题,可以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图形描下来,剪出来,通过动手操作,完成题中问题。

(2)、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模型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变换操作,等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最后同伴中进行交流、验证。

(3)、第3题,同样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涂一涂,先找到通过平移能得到的图形,再找出通过旋转得到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学情。

第三篇: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概况

这份期末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对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查,题型丰富多样,难易程度适中,是一份很好的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共有五大项题目,下面逐项进行分析。

第一大项,填空题,共11小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第3、9两题考查空间与图形知识,学生得分较高;第8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对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还不能正确加以运用,其它各小题失分较少。

第二大项,判断。6道题中,第1题失分的同学较多,主要原因是对“数位”与代数单位的概念混淆,其余各题失分较少。第三大项,计算。这一大项的题目,有70%的同学能得满分,另有30%的同学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计算时粗心大意,如“84万-56万=28”;

2、部分学生计算时运算顺序出现错误;

3、利用乘法分配律做简便运算有的学生还不能掌握。

第四大项,按要求做一做。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第1题和第3题90%的同学基本得满分;第2题和第4题有50%的同学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

1、用方向确定位置,部分学生有困难;

2、在平移图形时平移的格数有误差;

3、旋转后的图形画不准确。

第五大项,解决问题。这大项共有5道题,其中第1、2、4题学生基本得满分,少数失分的同学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第5题制作条形统计图,比较简单,全班同学都得满分;第3题,只有70%的同学能得满分;还有30%的同学,由于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含糊不清,加之看图能力较差,因而失分较多。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答题情况,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运算定律的正确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正确运用。

2、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正确、熟练的程度。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数量关系的正确理解,帮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全乡四年级共有 人参加考试,总分 分,平均分 分,及格率为 %,优秀率为 %。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 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10分)

1、据2000年人口统计,加拿大约30750000人,读作(); 十一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2、21660000=()万 10200000000=()亿3、1996034≈()万 6048909000≈()亿

4、用正负数表示下列温度。

零下18。C()零摄氏度()零上9。C()

5、前进800米记作+800米,后退68米记作()。

6、()里最大能填几。

59×()<481 42×()<245

7、一个数由五个千万、六个十万、八个千、三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8、□58÷46,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9、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0、1周角=()平角=()直角=()度 11、794051308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这个数中的“4”表示()。

12、□18÷73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13、与10万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4、钟面上,9时半,时针与分针组成()角;12时,时针与分针组成()角。

15、数学书封面()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16、用计算器计算7068-4325,先按数字键(、、、),再依次按运算键()和数字键(、、、),最后按()。

17、某小区按“栋+单元+楼层+房屋序号”编制8位数的门牌号,小强家住10栋5单元16楼2号,他家的门牌号是10051602。小玉家住6栋4单元3楼1号,他家的门牌号是()。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25×(6×8)=25×8+25×6()

3、一个钝角只能分成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度的角时可能是3点和9点。()

5、30158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02万。()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番号填空。(10分)

1、下面画线的数中,()是准确数。

A、小军身高140厘米 B、我市大约有60万人

C、这棵树大约高10米 D、图书馆藏书约170000册2、6个运动员打乒乓球,每两人打一场,一共要打()场 A、6 B、10 C、15 D、20

3、在□里可以填()个数字使565□350≈566万。A、5 B、4 C、2 D、3

4、下面的数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3206600 B、40800507 C、60907200 D、40103506

5、Δ÷□=25,如果Δ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应()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D、无法判断

四、计算。(24分)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928×28= 812÷58=406÷25= 372×4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72×102 42×98+2×4225×44 400÷25

3、脱式计算。

350×[(120−60)÷15] 480÷(40+40)×2

936÷[6×(18−5)](1230+270)÷30×26

八、解决问题。(22分)

1、苗苗幼儿园买来334千克西瓜,平均每天吃48千克,这些西瓜可以吃多少天?

2、体育用品店每个足球售价58元,王老师带了500元,买9个足球够吗?王老师最多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元?

3、商店运来112箱香皂,每箱25块,每块卖4元,这些香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4、学校组织174名学生到西岭雪山旅游,有两种车可供选择:大车限乘48人,小车限乘26人。请你设计几种派车方案。并说一说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第五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 运算律

四坪山小学 牛慧宇

教学内容: 买文具

(一)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 学 方 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 具 与 学 具 多媒体课件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计算下列算,并说说运算顺序。459—20×20 1000—700+225 规律。(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买 3 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3)提出质疑:笑笑列的算式该怎么算呢?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 含有加法和除法?(4)还可以怎样计算?

(5)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下面计算式题: 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填一填

2、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8 页“试一试” :你能添上括号使 9÷3×5-2=1 140+360÷6 120÷4×30成立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一练”第 4 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一练”第 3题。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22×3=66(元)24÷4=6(元)66+6=72(元)。

22×3+24÷4 =66+24÷4 =66+6 =72(元)22×3+24÷4 =66+6 =72(元)

下载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每题5分) 336÷21858÷39 918÷27888÷37 645÷32432÷46 966÷23 731÷79 980÷28828÷36 689÷34618÷88372÷45 294÷29......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

    2016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1)(2)班 赵宁艳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1)班和四年级(2)班,四年级(1)班男生30人,女生19人;四年级(2)班男生有25个,女生23个,这两个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

    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关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四(4)张凤琴 一、班级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4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女生31人,四年级的数学学习是小学数学进入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