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蹦蹦跳跳教案
第19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2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教学重点
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教学方法
采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制作行为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学法指导
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用来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厚点,要将各部粘贴牢固。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课时1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a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b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4)小结动物.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4、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1)创设作业情境(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3)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
a设计纸弹簧 b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c玩具形象生动有趣.新颖独特
(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5、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蹦跳表演等)(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三、课后提升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课时2
一、欣赏:
ppt中的图片。示范作品
二、步骤:
1.让学生观察ppt中的纸弹簧。师问:纸弹簧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 2.讲解纸弹簧的制作的方法:
(1)首先裁两张长条的纸片,你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
(2)然后将其中一张横放过来,这样就成了一个L型,再将两端像这样,小心快速的粘在一起。
(3)然后呢,我们把上边的纸片折下来,接着同样的再把下面的纸片折上去,就像这样,不停的将两张纸片互相的折叠,一层又一层。要这样一直的折下去,不要停,一直折到两张纸的边缘。(4)就像这样马上就要完成了,我们把多余的纸整理好,然后呢,再把他们粘在一起。(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要选用两种颜色的纸了吧,这样做呢,一是方便你观察,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如果你用硬纸板做弹力的效果会更加好)
(5)利用彩纸运用剪、贴、折、画等方法添加并装饰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注意事项。
三、作业要求
1、粘黏要牢固,形象要鲜明夸张,弹簧长短粗细要合理
2、注意颜色的搭配
3、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四、点评总结
每小组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他同学评出最有创意几位同学。教师指导并奖励小爱心。
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欣赏春天的美景,观察明媚的春光里小动物的动作,表演小动物蹦蹦跳跳的动作,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小动物蹦蹦跳跳的样子,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再创设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问题情景,让他们帮助无法蹦蹦跳跳的小动物也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评价方式上,我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民主参与评价,评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价制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造型奖。一改以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这样的评价方式公正合理,得到奖励的没得到奖励的学生都从亲身参与中发展了个性。最后我以一支《兔子舞》作为本节课的结尾,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蹦蹦跳跳上完了一节美术课。
第二篇:二年级美术下册《蹦蹦跳跳》教案湘教版
19、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 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 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 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 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 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 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 其中。
二、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2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五、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 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激趣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 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 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师: 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 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2.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 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塑料做的,这里的 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 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 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a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b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 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 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 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四肢,谁来帮助我?(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小结动物.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4.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1)创设作业情境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 地方?(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5.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 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蹦跳表演等)
(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三)课后提升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 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第三篇:蹦蹦跳跳教案
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8课教案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3.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2.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
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3.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二、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1)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2)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三、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4.小结动物.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四、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 1.创设作业情境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3.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1)设计纸弹簧(2)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3)玩具形象生动有趣.新颖独特
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蹦跳表演等)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六、课后延伸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蹦蹦跳跳》教学设想
三明市实验小学 罗珍玉
《蹦蹦跳跳》是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出有趣的玩偶形象;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是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为了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设计这一课教学时,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采用了激趣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帮助老师请出二位神秘的客人(小白兔和小青蛙的纸弹簧玩具)。再送它们去参加蹦蹦跳跳大比拼,提问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小结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这样不仅导入了课题,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知道蹦跳玩具是如何做的。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是设计了两个环节来解决。一是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二是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
法。在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出折法,在观察玩具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玩具会动的部分”,探究出“纸弹簧”,老师再交给学生小老师——白色的“纸弹簧”,让学生边拆边想是怎么样做的,再试用彩色纸条折一个,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制作方法。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在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的过程中,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小丑的制作,让学生来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再示范粘贴的方法,让学生来教学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在布置讨论作业方式时,设计了一个作业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可爱的小丑,我要和小白兔、大青蛙先去参加蹦跳大比拼了,你们想不想也准备一个其它的动物或卡通人物来参加,”接着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分组合作。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本课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所以在课后延伸的部分老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问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后提出课后要求:(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与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幸福、快乐、成功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湘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蹦蹦跳跳》教学设计教案
第19课 蹦蹦跳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教学准备:
教具: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纸弹簧玩具,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出示纸弹簧玩具)
师:原来是小老鼠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三个字)
2、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
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二、学生看视频,自主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导入:欣赏有纸弹簧的玩具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2、观察:探究纸弹簧的形态特征。(让学生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为纸弹簧的制作做好铺垫。)
3、视频:纸弹簧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4、思考:你发现纸弹簧有什么特征?
纸条的长短和宽窄与制成后的纸弹簧的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 你还会其他编制方法吗?
5、学生拿出彩纸,尝试制作弹簧。
6、教师总结。
三、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1、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几组纸弹簧玩具)
a、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b、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2、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四、观察探讨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小结动物、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五、学生创作
1、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2、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a、设计纸弹簧。
b、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c、玩具形象要生动有趣、新颖独特。
3、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蹦跳表演)
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七、课后提升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
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八、教后札记
第五篇:湘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蹦蹦跳跳》教学反思
《蹦蹦跳跳》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营造亲轻松的、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美术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下,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恪守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的角色意识,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录中教师只占用了一点时间,而是把大部分的权力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新知识,发现学习中碰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努力找到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二)、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
“思考”是一切发明的源动力。培养探索精神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是把学习自主权归还给学生的有利保证。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他们各显神通,把自己的所知所想都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
美国华盛顿国力图书馆墙上写了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何等的重要!让学生在这种自主活动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促使学生个体自主和谐的发展。此外,做的过程中又溶入了学生的互助学习,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美术教学更应该放飞学生的思维,不断激起创新的火花。
(四)、把协作的思想灌输给学生
未来的竞争中不但讲究个人的实力,更倡导团结、分工协作、取胜,现今的美术教学中更讲究综合性学习。协作就是综合性学习中关键的一环。合作完成纸弹簧,将学生的满足感和旺盛的求知欲化于协作中,腼腆的学生不再因为求助而感到压力。优秀的学生因为个性有了展示的方面而信心更增,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美术知识,学到的还有团队之间的那种水乳交融的合作精神,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新世纪的教师,除了将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锻造出学生适应社会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