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信息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初二数学备课组 开展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执行新课程改革和驾驭课堂的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月15日,我校初二数学组积极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全组七名教师分别对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进行了不同风格的教授。
全组每位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从资料的查找,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等等各个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面对同一堂课,不同教师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教材的处理、环节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展示点评、都表现了各自的特点,各显其能。
代铭老师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掌握,高效完成课堂教学。
李江老师课题引入中“我家前院有一块不规则四边形草坪,我可以测量各边的长度……下面请大家帮我计算一下它的面积”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得益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精彩有趣。
李庆华老师明确分工,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分层指导,让整个课堂井然有序。
代玉琪老师清脆的嗓音,言简意赅的话语总结每题的知识点,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
李云峰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
刘鸢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倾听学生的意见,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牛芳芳老师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同样的“151”生动课模式下,彰显了教师的个性,更能凸显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先由授课教师汇报教学设计意图,然后其他教师就本节课内容、授课方法和过程等得失进行了详细点评,最后由组长总结,授课教师根据点评和自己的体会,写教学反思。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每位教师都收获颇多。
第二篇: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小结
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小结
数学教研组组长
勾延天
2015年5月6日,在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下,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承担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数学教师是赵天浩老师和李建华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现将评课意见整理汇总,汇报如下:
一、在教学设计上
1.共同点:
(1)第一个环节都是复习引入。复习了正比例函数的相关概念以及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
(2)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两位老师都能结合函数图像,探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尤其是函数的增减性。
(3)设法突破难点。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都采用了填空的形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不同点:
(1)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赵老师的课侧重于学生用描点法画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而李老师的课则侧重于在教师引导下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利用两点法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淡化了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2)教材处理不同。在学生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时,赵老师放在课堂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展示;李老师则放在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展示检查预习情况。赵老师在让学生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时选择了4个函数,能让学生从众多图像中找到共同点;而李老师只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个函数,节省了时间,各有好处。
(3)自主学习的内容不同。赵老师的课“自主学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初步感知今天所学内容;李老师的课“自主学习”内容是让学生尝试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具有尝试性和挑战性。
(4)当堂训练所设计的练习题不同。赵老师设计的练习题题量大、有层次性;李老师设计的练习题基础性强、典型、少而精。
二、在教法和学法上
1.共同点:
(1)这两节课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这两节课都能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上课。相对来讲,赵老师运用这种模式上课比较成熟。
2.不同点:(1)赵老师的课:
优点:赵老师的课最大的亮点是“活”,学生活动设计得好,让学 生充当小老师角色非常到位,有讲有问,学生回答积极配合,小组讨论落到了实处,学习分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学生参与广泛,积极,合作愉快,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穿插点评、补充、总结、讲解,少好精、课堂容量大;
不足:①学生画4个正比例函数图像,有些浪费课堂时间,不如用多媒体演示效果好,提高课堂效率。②本节课概念、性质较多,知识容量较大,感觉教师讲课语速快,有些学生跟不上节奏。③这节课是概念课,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④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些散乱。(2)李老师的课:
优点:李老师的课突出了一个“导”字。教师的引导思路清晰,展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堂整体感觉学习过程逻辑清晰,课堂流程连贯,衔接自然,调控得当,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教师具备了丰厚的数学素养,语言表述规范准确,无口头禅,显得干净利落,教态自然亲切,亲和力比较强;课件制作简单实用,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
不足:①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配合不够,师生互动欠缺,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②对学习小组的利用不是很充分,学生的积极性都没有很好调动起来。③重要的数学结论应板书在黑板上。④有同学在讲解不清楚时,老师不应代为讲解,应动员其他学生补充。
第三篇:同课异构信息
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13年11月18日—12月6日,锡市一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各备课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协作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设计教学方案同中求异,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呈现出的课堂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参赛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创新教学理念。课后,本学科教师和学科组带头人对参赛课例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教师们不分长幼、畅所欲言,时而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亮点赞不绝口,时而为教学艺术的缺憾寻找解决途径,形成了浓厚的研学氛围,将这次教研活动的气氛推上了高潮。
“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展示教学风格和引发智慧碰撞的平台,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 10月25日 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和办公室 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
人员分工:马丽萍 主持、做方案
王志萍 记录、收集资料
朱紫幽 写信息 活动形式:上课、议课交流
活动内容:上午三位老师上课《5的乘法口诀》,下午议课评课 活动主题 :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目的:
开展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低效或者无效等现象进行研讨,对存在的疑惑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流程:
(1)上午上课、听课(2)下午议课评课(3)讨论交流后形成供案
(5)教师谈自己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收获。(6)总结。
二年级10月25日同课异构安排: 第一节 马丽萍(二3班)第二节 王志萍(二2班)第三节 朱紫幽(二4班)
分工:
马丽萍 做方案 主持
王志萍 做活动记录 收集资料 朱紫幽 写信息 二年级三位老师和一、三年级的备课组长全都听课 议课,提前把课调好。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小结
三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小结
为增强校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集体备课效益,有效构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本期我们三年级数学组按学校要求,认真进行了《秒的认识》的同课异构教学。这次同课异构教学,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追求异曲同工的境界。为了上好这两节课,我组教师反复钻研教材,认真设计好两种教学方案并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
按照数学教研组安排的三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学时间和我们的教学进度,我组确定了教学内容为《秒的认识》。我们多次坐在一起仔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大家认为,学生在学这部分知识前,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迁移到秒的认识上来。在仔细研读教材以后,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二.认真设计教学预案,实施课堂教学
为了上好本次同课异构课,我组教师紧紧围绕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研究教法、学法,确定教学的异同点。在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小的时间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上下功夫。做好实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星期二下午认真实施了课堂教学。课后教研会上,数学组的同仁们积极踊跃地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两节课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提出了积极的改进建议。使我组教师受益匪浅。听课的老师们认为:两节课的相同之处是:
1、教学目标相同。
2、教学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再通过课件动态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1分=60秒。
3、都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两节课同中有异,切入点侧重点不同。不同之处是:
1、引入新课不同,在课堂教学中,羊老师从“神七”发射倒计时的情境引入课题。结合值得我们国人骄傲的“神七”发射情境,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将数学新知识巧妙地引入。黄老师先复习看时刻,再通过课本的单元主题图“新年联欢晚会”现场的新年钟声倒计时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秒针的关系的方法不同。一位老师放手让学生观察,另一位老师指导细一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观察。
3、练习设计不同。一位老师注重分层练习,另一位老师注重基础练习。两节课异中有同,两节课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及时总结,深刻反思
在为期两周的同课异构课教学活动结束后,我组教师及时总结,有了的深刻反思。同课异构让我们都得到了进步,都从别人的课堂中学到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都有了一种如果再来上,我会怎么上的共识。反思这两节课,成功之处是:
1、两位老师都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思考,主动体验。
3、都采用了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提高。
4、在教学中都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索、小结中学会了新知。
值得思考的问题: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分散的,而且上课如果不听课就爱讲话和搞小动作,所以教师除了上好课外更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反应。三年级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教师应多指导学生用较规范的语言表达想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外,在解题时,教师应注意扩大学生的发言面,多让一些学生发表看法,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取新知。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