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学科课改实验汇报材料
让学生的心灵自由放飞
——中学语文学科课改实验初探
从年7月开始到现在,我区八所中学的53名语文教师、106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一年来,在上级省市有关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新课程改革在我区蓬勃地开展起来。作为课改的实验区,我们在课改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研讨,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使语文课成为最富个性、最富魅力的精神创造,成为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便成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呈现“活”的局面。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偏重于思想观念的灌输,而忽略了价值判断的个性养成。要顺利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首先不是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理念问题。因此,针对课改,我们组织老师参加了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与研讨,并聘请专家介绍其它地区的课改情况,聆听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建议和看法,等等。通过学习,各校领导和教师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魅力,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入领悟其精神内涵,依据课标,钻研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时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备学生,备“可能”,并在教案中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从而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手中有教案。”每位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一改过去的陈旧模式,异彩纷呈,焕发出勃勃生机,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
1 第一个变化是设置“文化快餐”。在每一节课开始时,拿出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表达的内容可以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可以是自由演讲,还可以推荐一篇文章、介绍一首诗,等等。内容丰富多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学生在此项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二个变化是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曲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像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激发求知欲。例如齐礼闫一中的王培军老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开始师生一起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优美的歌声创设了一个情境氛围,学生在情境中进入了本单元及以及本课 “爱”的主题。“ 起如爆竹,结如鸣钟。”在课文结束时,教师以激励学生、点评课文、续补后篇、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收效良好。比如王慧敏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了流沙河的《理想》之后,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送给学生:“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唤发了学生潜在的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第三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使学生从“被追问”状态中解放出来。“问答式”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中。可以说,“问答式”教学只为学生打开了主动学习的半扇窗户,并没有为学生真正打开主动学习的大门。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脱离“被灌输”的状态,而且还要让他们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进一步释放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他们的思维成果。因此,老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甚至事先不限定什么目标或目的,完全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充分自由的去接近作者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散步》这一篇课文时,让学生在预
2
读之后,谈谈对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立即就有很多学生发言,而且他们的回答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
生1:这篇文章表现了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生2:文中的“我”既爱他的母亲,又爱他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关系非常亲密和谐。
生3:文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美,不但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了一家人散步时的和谐环境。
生4:文章中的母亲也很疼爱孙子,虽然小道不好走,但她还是按孙子的愿望去走小道了。
生5:这篇文章仅仅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但一家人的亲情正是通过这一件小事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已经抓住了本文的写作特点)
生6:本文中的“妻子”也表现得非常好,她虽然没有说话,但可以看得出来她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儿媳妇。
……
通过以上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阅读初感是多么逼近了文章的主题和表现方法!学生的阅读初感不仅说明了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而且显示出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应该怎样连接起来。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就可以避免课堂上简单的问答仪式,使教学进入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
但是让学生从“被追问”中解放出来,并不是说不让提出问题,而是提倡由学生代替老师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袁振国教授最近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问题教学的精髓。”这可以说是研究性学习中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在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除了对文本的直接感受外,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以“伙伴”的身份随机参与一个小组的交流与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征答,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同时也可作为参与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看法提出质疑,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语文教师就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思
3
考的王国。青少年的生活是斑斓的,青少年的心灵也是色彩斑斓的,处处可见学生思考碰撞的火花。如在分析《世说新语·咏雪》一文时,虽然说古往今来人们一直看好“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但有些同学却坚持认为雪可以形成雪粒、雪片,用空中撒盐来比喻雪粒哗哗下是很恰当的,仔细品味也不无道理。再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美文《春》中,描写春花时写到了春风,一般人分析为“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一句,但有学生却认为是“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初一听不知所然,再一听解释:蜜蜂如此喧闹,翅下定扇出阵阵香风。仔细捉摸,确也有理……这富有幻想、童心未泯的答语不禁让人顿觉语文课文的魅力无穷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也不必要都在课堂上解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对通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设置适当的方式加以指导和点拨,还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提供查阅资料的途径,以供课后继续与学生探讨。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包括网上查找)的能力。
第四个变化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多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在课堂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就是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像一些日常评价:“你真聪明,回答问题非常准确。”“你回答得很深刻,思考问题很全面,将来一定会有创新能力的”,“你板书的字很漂亮,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书法家的。” 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对老师来说没什么,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极高的奖赏。
第五个变化是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及活动方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过去教师独占讲台,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而现在,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起来,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分角色饰演课文中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也可以学生向老师提问,有时学生还让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参与到他们的节目中,等等。于是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与家庭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如二十二中的顾巧玲老师在处理《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请家长走进课堂,充
4
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自己则充当节目主持人,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分别根据文中的内容,调动亲身体验,诉说真情。课堂上家长、师生平等互动,情绪饱满,兴致盎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顾老师总是用平等商讨的语气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在场的家长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相信通过这节课,家长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也会采用平等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再例如在处理《散步》这一课时,老师借鉴别人的经验,在预习中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家长完成,题目设计如下: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使教学效果更佳,我真诚邀请您加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请您在饭后品茶的时候,读一读这篇课文,并写下您真挚的见解与感受。中年人读这篇文章最能引起共鸣。在完成了教学环节之后,老师在课堂上读了家长的作品,这个环节非常成功,成了课堂上的一个高潮。通过家长的参与,拓宽了合作学习的领域,并达到了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这篇文章的学习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二,课外语文作业以及语文活动发生了变化
变化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外的语文作业不再仅仅是抄抄写写,而是教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写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时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曾详芹说过:“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中心。”可见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才真正提高了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读书,重视对阅读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而日常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对教材中课文的精读,这些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读之后,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后面,教材编者推荐了冰心的《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三本名著以供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将此书推荐给学生及家长,由学生自己进行三人小组的自由结合,每人一本,三人结合进行交换阅读。在学期开始之初,让每位学生列出阅读计划,并对学生的阅读做出具体要求,要求每人每周最少交两篇阅读笔记,写下自己在阅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也可以摘抄优美的句子加以欣赏,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则根据
5
学生的阅读情况及笔记情况加以指导。像侯寨一中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在副校长罗木林的带领下,一起收集资料共同编写了《阅读》,书中的内容按照故事类、科普类、现代诗歌类、散文类等题材分别选编优秀的文章,既有陶冶情操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文章,例如《伊索寓言》选文、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也有感悟人生、感悟时间的,例如朱自清的《匆匆》等;还有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的,例如《月球是怎样形成的》、《植物也有喜怒哀乐》等等。这些文章,是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更加扩大了学生阅读的视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前面也如教材一样写了“写在前面”这样一段话。在后面还附上了《阅读方法荟萃》,用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及优秀杂志,学生在完成以上阅读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在每周开设的阅读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教师可以把优美的文章范读给大家,学生也可以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介绍给其他同学,达到共同欣赏的目的。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读书笔记积了厚厚一叠,摘抄了大量的优美文章,而且有些同学对文章的见解评价非常独特,显示出他们自身的可贵的思想火花。比如二十二中的孙亚楠老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有的学生积累下来竟达到了近十万字。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视野,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做到了“四到”,即“眼到、嘴到、手到、心到”。同时广泛的阅读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不仅指导学生阅读,写读书笔记,同时也下大力气指导学生进行钢笔书法的练习。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对于学生来说,写好钢笔字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作业及试卷卷面的整洁,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问题。因此我区各学校的老师根据本校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指导学生进行书法练习。并且以半个月或一个月为阶段,将学生前后的作业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自己在练字上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有的学校如二十二中、侯寨一中等学校,不仅仅指导学生练习钢笔书法,而且每周专门开设一节书法课,进行毛笔书法的练习。要想通过这一节课来提高学生的毛笔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却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毛笔书法的魅力,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6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练习的热情。这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以及上面所提到的文学阅读课,成了很受学生欢迎的课,每一节他们都是兴致盎然。
第三,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及期末成绩评价上进行探索改革
在学生日常作业的评价上,每位教师都从易于被学生接受,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取心出发,努力挖掘新的评价方式。例如一位教师有感于传统的作业评价中甲、乙、丙、丁,优、良、中、差的等级过于呆板,于是便改变评价方法,将简笔画运用到了评价中。对于优秀的作业,她在学生的作业下面画了一张灿烂的笑脸;对于普通的作业,就画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对于不合格的作业,则画上了一张苦瓜脸;而对于最差的作业,则不仅仅是画上了一张苦瓜脸,还在上面加上了几滴眼泪,表示对他的同情,并提醒其改正。以前作业本发下来以后,同学们翻开作业看一眼自己的等级,便面无表情地将作业扔到了一边,更有同学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便放到了桌斗里。这样一改评价方式,再看学生,则不再是一脸的漠然了,大家都争着互相看对方的作业画了一张什么样的面孔。得到笑脸的同学在同学们的羡慕声中是满面的兴奋,而得到苦瓜脸的同学则是一脸的惆怅,有的是不服气,自言自语说下次一定要得到一张笑脸。果真,通过努力,在下次的作业中,他就得到了灿烂的笑脸。如此一来,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可爱的学生为了得到一张笑脸,作业写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就很少看到有苦瓜脸了。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整个语文学习的变化。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乐趣,学习兴趣提高了,尤其表现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讨论发言的气氛比较热烈,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解决了疑难问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得到了提高。在语文科目的期末成绩评价上,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期末不再是由一张试卷定成绩,而是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作为了成绩评定的标准。每个学校根据本校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将语文学习的日常行为按照不同的比例纳入到期末成绩中。例如二十二中语文教师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过程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日常评价中,设置了语文“五卡”制,既写字卡(针对书法)、背诵卡(课内外的诗词背诵)、阅读卡(记录课外读书笔记的篇数)、积累卡(积累的名人名言,优美词语等,由班委打分)、表达卡(课前三分钟
7
的讲故事、即兴演讲、口头小作文等)。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把本学期的综合评价分数按照背诵5﹪、默写5﹪、朗读5﹪、单元测试(综合测试)10﹪、书写练习(每周规定页数)5﹪、读书笔记10﹪、综合实践活动10﹪、期末统考成绩50﹪折合后填写在中学生手册和学籍表上,作为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成绩既注重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技能的考察,又注重了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考察,从而改变了以前的仅由试卷分数定成绩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参与语文活动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二中的语文教师在孙天章老师的指导下,早在课改前几年,已经在期末评价这方面开始了改革实验,将学生的日常朗读、背诵、写字纳入到了期末评价中。当时有很多老师不理解,因为学校、社会、家长评价教师,包括升学考试,都是以一张试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即使现在也有很多老师有这方面的矛盾心理。如今看来,这些担心是完全多余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评价改革也开始展开,以后的升学考试制度也必然会随之课改进行大的改革。因此可以说晚改不如早改,改得越早,向前迈进的步伐也就越大。
第四,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开设语文校本课程。
语文校本课程是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而编写的课程。比如我们地处中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南,是我国光辉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原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仅从文学来说,就有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贾谊、张衡、蔡文姬、范晔、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范仲淹、陆游等几十位著名文学家、诗人,或生于河南,或长眠豫土,他们的遗迹遍布中原大地。他们的作品,是中华子孙璀璨的文化明珠,更是河南儿女的骄傲。因此有的学校在教材基础上,又开设了《中原古代诗词鉴赏》,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选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河南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对它的阅读,从一个侧面了解河南的传统文化,领略中原文化的悠久与浩瀚,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河南,为中华的腾飞和河南的振兴而努力,同时开拓视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比如杜甫、白居易,分别出生于河南的巩义、新郑,作为他们的家乡人,学习
8
他们的一些较容易的诗歌,像杜甫的《春夜喜雨》、《春望》,白居易的《忆江南》、《观刈麦》等,之后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以及其他的作品等。另外像侯寨乡中学,根据本地大量种植樱桃、葡萄,并举办樱桃节、葡萄节等地方特色,和生物学科的有关老师一起编写了《侯寨乡常见种子植物分类》,在介绍植物的同时,又介绍了举办樱桃节、葡萄节等活动的文化意义,融进了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第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并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反思精神。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反思,以达到在反思中不断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小结,在备课中提倡教师写教学反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同时,不定时组织课改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课改实验教师座谈会、课改经验交流会,提问题、摆困难、谈感受、讲经验,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如二十二中教务处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个课改实验专用记录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并在每周三下午进行一次座谈会,互相交流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好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每次校领导都要亲自参会并进行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课改教师之间的交流,认真组织课改教师举行说课活动以及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首先是区里在经过层层选拔后,由22中孙亚楠老师和齐礼闫一中刘妍老师面向全区语文教师作了课改实验研讨公开课,然后各学区、各学校也都开展了一人一节课的展示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交流,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课改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教学成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我区在课改的探索中,有一些改革方法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着很多的失误。在此我想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以促进以后的教学。
第一是仍然有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虽然参加了新课改,但由于受过去的“教学大纲”的影响,仍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因此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仍然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对教师的9
指导,不仅仅是在教材教法上,更重要的是在观念更新上的指导。
第二,课堂讨论可以说是课改后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在运用课堂讨论这一种形式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尺度,以致出现了一种现象,表面上学生争论的是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有些同学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更甚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谈论的话题根本就和该课无关,结果就造成了课堂上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取得课堂讨论的真正效果,学生虽然“活”了,但是也“乱”了。因此,教师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而不乱、“活”而有序,仍然是我们以及一部分老师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第三是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真正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但在整体上却呈现出一种“浅、淡”的倾向,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不够,使教学失之于肤浅。而且有些教师也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再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课程改革是为了改变过去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中,知识能力仍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并不是要淡化知识教学,而恰恰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知识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从而将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我区去年在语文课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上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薄弱。现在有些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以后需要进一步努力。
总之,新的课改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片艳阳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在想象的空间任意驰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并真正焕发了它原有的鲜活的生命力。我区在这短短的一学年里紧紧围绕着课改的新理念在各方面进行了探索,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要使课改的新理念真正的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的心中,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放飞心灵、陶冶情操的场所,还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要彻底改变过去的观念,洗净脑子,接受新的理念。现在全市已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我们将和各位同仁一起,为推动课改的顺利实施而努力,共创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
10
第二篇:实验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实验小学课改汇报材料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以课改改革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变革为核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课改之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课改制度,为实施课改提供组织保证。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务处成员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领导小组负责起草了《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制度管理,提升课改实效。
3、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编写《实验小学教师工作手册》,对师生的评价从只关注教学成绩改变为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健全教师“月评、期评、学年评”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多元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
4、狠抓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工作,注重教师的岗前培训,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专题,有内容。学校有计划地对全体新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学习了《实验小学制度汇编》、《走进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新课程内容。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参观、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到成县等地学习,吸收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先进经验,为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要求全体教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定期向教师翻印教研教改信息。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增强了自身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能力。
二、以培养课改名师为立足点,引领广大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学校充分意识到,“名师”是“名校”的支撑,“名师”培养出“名生”,“名师”、“名生”共同成就“名校”。因此,学校注重优秀课改教师的培养,加强课改名师队伍建设。
1、学校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学校对每位教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记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2、严格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语文教师在第一节课时进行集体备课、备教材、备问题,做记录。数学教师在早自习尽行交流,主备人进行课前预设说课,其他人进行研讨,并就关键环节交流自己的设计。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学校认真组织“每周一课”。指派校级领导亲自深入到各教研组听课评课,指导工作。每月末各学科组召开总结会,交流自己的教学所得。
4、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学校要求教师把撰写教学反思成为一种教学习惯,成为一种品质,在反思中修正,在反思中提高。同时,有了教学反思的日积月累,教学论文的撰写变得水到渠成,有理有据,为深入研究准备了第一手材料。
5、积极倡导教育叙事。学校要求教师书写教育叙事,让教师记载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鲜活的、典型的故事,可以叙议结合。从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成果汇报会上,我们发现,教师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提高了思想认识,内化行动理念。
6、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竞赛。几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评选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教育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的比拼,增强了教师参与课改的自觉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7、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带动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学期末对积极开展家长满意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
目前,全校教师都能自觉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习研究蔚然成风。一年来,学校有十余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一节好课堂是教育教学成功的最终归属。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创造性地借鉴外地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在全校大力推行高效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将以全国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为基础,学习、尝试“三段五环”式课堂教学法 “自学探究,尝试成功”等高效课堂教学的校本模式。
为了使这一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的常态教学模式,学校做了如下工作:
1、要求全体教师打破传统的灌输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形成个性发展空间,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2、引进竞争机制,激活学生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展开竞争。竞争的内容包括:(1)回答课堂问题;(2)学习小组提出问题;(3)纠正同学错误;(4)学习教师规定的学习内容。由于竞争与激励配套,学生为了获得奖励,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
3、实施“推门听课制”,上级检查,校际交流,同组互评,听课不打招呼。教导处组织备课组长随时进班听课。以强化教师课程改革意识,力避课堂教学的无准备和随意性。目前,全校教师都能熟练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教学质量也在迅速提高。
四、以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着重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升素养,积累成长经验。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已经开启了包含学科知识拓展类、体育艺术技能培训类等23门校本课程,选派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和训练工作,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特长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个体差异发展。
五、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传统教育活动:“校园歌手大赛”、“六
一、元旦文艺汇演”、“演讲辩论比赛”、“文化节日”等校园活动。养成教育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从我做起”等教育系列活动。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校园广播站”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每天20分钟晨跑活动,每天课间操活动等。
这些浓烈厚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好地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与主动性,让教学改革之路可以更宽、更广。
一年来,实验小学在课改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收获。回首课改历程,我们满怀收获的喜悦;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地走校本化、特色化的课改之路,以开出更为娇艳的课改之花,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2013年9月4日
实验小学
第三篇:古城小学语文学科课改实验情况总结
古城小学语文学科课改实验情况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紧承时代脉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工作,在紧张而有序中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现将我校语文学科的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让理念先行
正像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那样,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参加科学研究实验的教师,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而观念恰恰决定教师的行为。所以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实”抓校外培训
每学年,我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新课程教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地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外出学习,大大开阔了课改人员的视野。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所用。同时对外派学习人员加强组织规范管理,要求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并上引路课,疏导示范,以点带面,对课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常”抓校本培训
在抓好区集体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十分重视运用区域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新理念。
1、理清教材,集体备课。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和研究语文学科的新编教材,了解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及方向的新特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帮助教师更好的理清新教材的编写体系、编写特点,我们还成立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中心组,每月集中备课一次。备课强调对教材的研究,重学法的指导,教法的改革创新与反思,关注如何凭借教材来落实新课程理念。
2、加强学习,展开研讨。
我校征订了大量的教育杂志供教师阅读,选编优秀教案、论文印发给教师,鼓励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撰写心得体会。还购买了许多特级教师、名教师的课堂实录,在教研活动时播放,让教师在具体的课例中感悟新课程理念,归纳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三年来,我校就有十多篇教学论文在市、区中获奖或发表。
在2006年,我校以教育局举行的“新课标知识竞赛”为契机,在学校中开展了全员学习活动,从而掀起了一股学习《新课标》的热潮。教师们能在课余时间自觉阅读有关书籍与资料,并围绕着新课程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学习,教师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领悟了这次课改的精神,并努力尝试把这种精神与教改理念融会于教学实践之中。在这次比赛中,我校获集体三等奖,有三位老师分别获二、三等奖。
为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我校还举行了主题为“新课改下 的作文教学”的研讨会。研讨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或围绕着本学期举行的作文公开课的情况来谈感受,或围绕现阶段的一些新课改中的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结合自己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说出自己的困惑。在交流中,教师们的教学方向更明确了。
二、研究以课堂为营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研究要紧紧抓住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三大要素。以教的方式转变为突破口,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立足课堂,努力实践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在课堂教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我们以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确定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学科为单位,从抓课堂入手,在开放教学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课前阅读、伙伴互助、自主查找、自主探究等注重体验的多样性教学,让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自我。
我们实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享课程资源,并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的优势 进行适当的加减,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特别重视教学研究活动,课前要求集体备课,商讨如何在老教材的使用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并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执教教师说课,其他教师主评或参评,对照新课程要求的理念去审视,去反思。提倡集体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促进共同提高。从我校教师所上的研究课看出,教师们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设计、说课、评课等都能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指导,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改变:孩子们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离座自由交流,尽情的表演,游戏中学知识,玩中悟道理。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留连忘返。的确,新课程改革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地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给实验教师提供了创造的机会。经过多次的“练兵”,教师们的基本功更加扎实了,在城区举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优质课比赛中,我校的唐燕媚老师获得二等奖。
(二)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由“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专业的敏感性。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 题,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坚持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做好专题试验工作。教师们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弊端问题,结合校主课题,以课改的新理念开展专题研究。广大教师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解剖问题、统计分析中掌握教学规律,熟练教学技能,修炼教学涵养,从而掌握课程改革的主动权。
教育科研引领着我们步入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发展新课程,指导和推动着我们的课程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呼唤教育科研,但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沃土才能枝繁叶茂。为此,我们积极倡导“让科研亲近教学”的理念,引导教师在课题选定上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普遍问题来选题立项,不做脱离实际的空洞研究。2004年,我校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研究》在市级立项。在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们通力合作,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铺开。课题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语文教改的深化,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探索为评价导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评价由于目标的单
一、方式的唯权、手段的专制,已成为束缚时代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瓶颈。语文学习评价要革除弊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呼唤。我校的课题实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现实背景中正式 提出的,其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四个方面的学习能力评价。
(一)学生学习综合成绩评价
在课改实践中,我校根据本校特点制定相关的评价草案,供一线实验教师参考使用。草案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原则,内容涉及到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课外阅读等方方面面。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不仅仅停留在一张书面的试卷上,而且还关注到背诵、交际、语文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价新方案的落实,推动了课改的深入,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情趣,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活力。课堂评价的重点要由“传统”走向“开放”,要关注学生善不善提问,会不会合作,敢不敢展示,能不能探究,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课堂评价的过程,要由“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在关注学生朗读、思维、合作、表演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表达过程、情态流露过程。课堂评价的标准要由“班级参照”走向“自我参照”。课堂评价的主体,要由“单向”走向“多向”,课堂评价不光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反思式的 自我评价中,总结成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拾遗补缺,长善救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步骤。让学生在交流式的互评中学会聆听、理解、赞赏、争辩和互助,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三)档案袋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为此,我们采取了学生成长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长袋,成为他们语文学习成长足迹的留影。这里既有过程的记载,也有学习策略选择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凝聚。“让行动说话,让过程展现”,成了学生语文学习之旅的共识。成长袋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记载,阅读、习作情况记载,综合学习活动情况记载及家教联系卡等。成长袋定期向学生通报,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直观可感,从而更加看重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不断校正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在课改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困扰着教师,诸如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角色如何创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更好地整合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课改中继续探讨。可以说,我们的课改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第四篇:数学组课改实验汇报课评课稿
余庆中心校数学组评课意见
耒阳市2014年小学数学送培下乡仁义片培训点在余庆中心完小举行,本次教研活动有两位老师承担公开课教学。仁义中心校谢婷留主讲“三角形的特征”以及耒阳市实验小学刘喜禾主讲“解决问题的策略”他们开展得非常成功。归纳起来,本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值得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学习:
一是“准备充分”:在本次活动的2位上课老师,在课前的准备都是相当充分的,绝大部分教师不仅编写了教学设计,还编写了说课设计,在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方面也吃得相当透彻,在自制教具、准备课件方面也做得较好。
二是“多媒体运用好”:在本次活动中,一个突出亮点即是在教学中都使用了多媒体这个教学,而且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还比较熟练,能够达到媒体运用与教学有机统一。
三是“主导有方”:巧妙点拨,相机诱导是本次活动中教师表现得较成功。本次活动,大多数老师均能坚持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处、点拨关键处、敲打易错处,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耳、眼、手、脑并用,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各项任务。
四是“做得扎实”:训练扎实,教风朴实。老师们大多能紧扣教材,把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不架空、不拔高。理解→
掌握→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其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语言、衣着仪表,还朴归真、朴实无华、真实自然、没有花架子。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基本上能体现是学生的天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较好凸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等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我校过硬的师资队伍。
第五篇:数学组课改实验汇报课评课稿
数学组课改实验汇报课评课稿
在教导处的精心筹备组织下,成功举行了课改实验汇报课课赛课活动,通过前后两周7位选手献出了3堂语文课、2堂英语课、1堂历史课和1堂化学课。本次赛课活动既是对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一次大比武,又是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数学组成员一致认为,参赛教师上的精彩,使我们都收获颇丰、启迪不小。归纳起来,本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点值得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学习:
一是“准备充分”:在本次活动的7位上课老师,在课前的准备都是相当充分的,绝大部分教师不仅编写了教学设计,还编写了说课设计,在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方面也吃得相当透彻,在自制教具、准备课件方面也做得较好。
二是“多媒体运用好”:在本次活动中,一个突出亮点即是在教学中都使用了多媒体这个教学,而且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还比较熟练,能够达到媒体运用与教学有机统一。
三是“主导有方”:巧妙点拨,相机诱导是本次活动中教师表现得较成功。本次活动,大多数老师均能坚持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处、点拨关键处、敲打易错处,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耳、眼、手、脑并用,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各项任务。
四是“做得扎实”:训练扎实,教风朴实。老师们大多能紧扣教材,把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实在字、词、句、概念、计算上,不架空、不拔高。理解→掌握→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其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语言、衣着仪表,还朴归真、朴实无华、真实自然、没有花架子。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基本上能体现是学生的天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较好凸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等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我校过硬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