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1
金土完小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014—2016)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项目实施和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加快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2)、人机比目标
2012年,学校机生比例达到1:20;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要求学校要建设两个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到2014年底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中心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组建马站小学教育资源库。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名专任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2016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维护及应用等。
(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立并完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克服单纯技术倾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网络和网校为载体,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内容,增强吸引力和生动性;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根据部门职责范围,严查严防,堵塞漏洞,发现违规行为和内容,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抓好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的同时,要对全校所有适龄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专职教师本专业学历化,逐步实行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15年,完成一轮全体适龄小学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要将教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特级、各类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支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旧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促进教学改革。
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可通过以下形式,搞好教育资源建设:
1、组织最优秀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
2、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我县资源贫乏的局面。
4、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四)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适当收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社会各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对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第二篇:团结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团结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本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如下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
(二)近期目标:
1.抓好信息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2.抓好信息校本培训。配合我校班班通工程、录播室、卫星接收室等硬件建设,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教师进行分层、分项、分类的校本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网络管理的网管员队伍。
3.抓好校资源库建设。通过购置、自建等有效方式,充实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好学校网站、市区资源平台等网络,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环境,为我校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4.抓好信息技术运用。要全力推进各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中期和长远目标: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应用。
2.通过学校网站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家长,学生与学校联系的纽带;社会支持的桥梁;教师教育教学的园地;学生有效学习的场所。
3.依托市、区、校的各种教学平台,实现网络教学的管理评价、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功能——管理模式;实现基于网络的备课、教学交流、师生自主学习等功能——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生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功能——教育模式。
4.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应用”为核心,以“实验”为抓手,以“网络”为支撑,以教学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1.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在我校原有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按照西安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建设要求,完善学校教育网络,添置数码摄像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通过自建、共建、整合和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题资源库,满足师生日益增长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2.组织信息化专题培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完成了Internet、Word、Excel、PowerPoint四大模块,以及西安教师网和教科研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技能,自2011年起“十二校本培训内容为:(1)校园网及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2)电子白板使用;(3)教师中级信息培训。(4)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建设。通过分层次培训,让大部分教师走出对应用信息技术认识上的误区,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4.抓好教学资源库建设,促建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切实做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探索在教学资源支持下的各学科教学活动,一方面利用好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提供的优质资源,相互交流合作、专业引领,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的学科资源开发建设,形成共享机制,通过制定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化工作激励等机制,提高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益,在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4.继续做好网络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聘请市区信息专家到我校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形式信息教研活动,借鉴和吸收名校名师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市区各种研修平台和学校网站的平台开发校本研修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逐步推进我校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步伐,使我校的教学研究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而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各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必然要求。学校在有针对性的使用培训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益。
6.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以数字化管理的方式体现学校、学习、交流与管理功能,提升学校办学品位。通过信息化进行学校管理,提高学校领导的信息管理意识,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物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力争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探索学校的信息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四、数字化校园推进方案
(一)准备阶段
1.开展信息应用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明确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按照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要求,开展学校自查自纠工作,根据校信息技术建设和教师应用能力的情况,评估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现状,为推动信息技术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3.制定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制度、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指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办公室,认真落实信息化实验项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4.进一步完善学校现有信息化硬件设施,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和应用支持服务体系,确定信息辛华老师负责学校的信息工作,保证学校信息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信息化工作资金保障制度,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经费,用于支付信息化项目在实施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和数据维护、部门信息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确保我校电教平台硬件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使我校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实验阶段
1.根据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现状,积极开展全校教师使用电教设施技术的专题培训工作,定期定量地做好学校资源库建设,积极应用市教育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学校电子化办公平台,全面推进学校电子化办公,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2.积极引导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式的实验研究,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益。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以及多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
3.积极开展教师和教研组集体网上备课实验活动,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总结出一些网络备课模板,开展网上校本研修,找到可行、高 效、实用、适应发展的网上校本研修的方法,总结实验成果。按教学理论建设学科资源,使其师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
4.积极引导教师总结实验成果,充实学校教学资源库。要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设学校资源库的课件、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案、试题的收集、整理和评选工作,做好按类别存放工作,为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保障。5.学校根据“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的要求,建设好学校信息平台。(1)链接市区各学科教学交流平台,以西安教师网为依托,建立教师个人博客,实现全市同学科教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2)完善学校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个人博客。(3)使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4)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的方式体现学校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建设。
6.定期对实验情况进行验收,每学期学校领导小组组织验收组按评估标准进行实验成果验收。通过评估验收,分析总结经验。对于在实验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个人给予表彰,对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实验工作的个人予以指导,限期整改。
7.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将活动成果与个人考核、评优评先及绩效工资挂钩。
(三)推广应用阶段
1.总结实践应用成果,树立信息化应用典型。2.形成学校电子化办公的管理格局。3.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信息化实验成果。4.全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
五、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落实,加大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和器材配备,是保证学校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侯超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资源开发小组、技术支持综合指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
2.技术保障
为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普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资源开发小组。
3.经费保障
为保证学校信息工作顺利进行,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经费,多方面筹措资金,用于支付信息化项目在实施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和数据维护、信息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
团结小学
2016年4月30日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长治市双语学校
2015-2016学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李士宏
副组长:张海堂 李明生 崔 璨
成 员:何 彬 申娇艳 程虎龙 范永锋 苗 旺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五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2)、人机比目标
2015年,学校机生比例达到1:9;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要求学校要建设两个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底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中心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组建马站小学教育资源库。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名专任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2015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维护及应用等。
(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立并完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为加强领导,教育局成马站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全校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把手要亲自抓,全面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工作。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纳入督导评估范围,积极推进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把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与本地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各信息技术实验校建设等统筹安排,既体现超前性,又要注重可行性。要根据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全县信息化教育规划的落实。
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高,发展快,投入大,要强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与管理。在建设和发展中,要按照国家和区的有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杜绝建设和管理中的漏洞。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克服单纯技术倾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网络和网校为载体,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内容,增强吸引力和生动性;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根据部门职责范围,严查严防,堵塞漏洞,发现违规行为和内容,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抓好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的同时,要对全校所有适龄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专职教师本专业学历化,逐步实行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14年,完成一轮全体适龄小学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要将教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特级、各类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支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旧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促进教学改革。
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可通过以下形式,搞好教育资源建设:
1、组织最优秀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
2、引进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我县资源贫乏的局面。
4、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四)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适当收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社会各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对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中,要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建立成本分担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严格执行收取计算机上机费专款专用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挪用,要帐目清楚、使用合理、随时待查。要加大对所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投入资金的效益。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2010—2015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以“教科研”为先导,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信息化建设。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xxx校长任组长、xx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建江流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组长由赵辉担任),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
四、工作目标 1、2012年春季开学,三、四、五、六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平均十人拥有一台计算机,2011年,适度调整机型配置及设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2013年4月,要高标准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
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十五”期间,完成一轮全体专任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统筹规划,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着眼未来,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占城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加快全校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经费筹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体制。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强化超前、科研意识,指导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站在科教兴国、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制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投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
2、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
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
建立奖励机制,制定相应措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树立典型、开展活动、全面推动、注重提高”的原则,加快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每年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优课、示范课等活动。继续做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力争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报告、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习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课题带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教学实践探索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证研究和学生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协作自主的多样化整合模式。
3、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研究,依托县级资源库,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教育资源,形成高水平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注重信息资源的科研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资源应用效益。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
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强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和设备设施使用工作,不断完善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系统和设备设施使用、维修档案,确保所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评审和监管制度,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素质培训,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网络设备设施管理队伍,一定要加强对网络设备设施检查力度。
要组织学生学习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主题教育,注重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增强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规范。
第五篇:三塔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于营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太和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和《三塔镇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订《于营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为两翼,驱动我校实现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建设
组长:于国夫
副组长:母永梅
成员:赫永久潘庆中韩亮
王素芳孙贺云李思锋
于子廷
三、总体目标
使我校所有班级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我校各班均衡发展;培养适龄生平等、快捷、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到2016年,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迈进全县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
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到2014年,完成四项建设。一是我校按规定标准配齐学生计算机教室,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二是我校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满足日常备课需求;三我校建成达标畅通的“班班通”系统;四是到2015年我校建成自己独立的网站和数字化校园。
3、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把我校建设成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并发挥在全镇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我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校在制订实施方案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校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步实施。
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到2016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我校至少达到县B级标准。
2014年秋季开学至2015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我校达到A级
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15年秋季开学至2016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我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学生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我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指导各科教师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鼓励各班开发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到校教育资源中心。通过镇、县、市、省、全国的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中小学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我校课程开不齐和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
具体措施:
1、我校抓紧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指派至少一名以上的专(兼)职管理员,通过购买、收集整理有关素材(文档、视频等)自主研发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的建设;不断充实、维护学科教学资源库,使我校的教学资源库每学期增加新资源量,为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资源支持。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学校教导处,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审核,把优质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教师课件上传率不得低于课时总数的80%,课件上传率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学校定期组织评比活动。
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我们要利用好太和县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于 营 小 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