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覃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
学生8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熊玩偶,图片(课件)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猜人激趣,引入新授
师: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每天来得特别早,还经常为班上打扫卫生,擦黑板,摆课桌,然后就坐得端端正正地开始读书。大家想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师:老师悄悄地给她拍了照片,拿起一张照片,猜猜看,她是谁?(再看一张)
生:议论纷纷,猜不到,师:为什么呢?这是她的背面和侧面?只要知道她的哪一面就知道她是谁呀?
生:前面
师:好吧!出示从前面拍到的照片,她是— 生:龚钰
师:对,她就是我们班的龚钰同学,大家都应该向龚钰同学学习,学习她默默为班级做好事,学习她勤学早到的好习惯。好吗?
生齐声:好!
师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生大声朗读课题。
二、实践观察,建立表象
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
师:请各组的小组长把小熊拿出来,像老师这样放在桌子正中间摆正。
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师:请小组里的8位同学分别坐在小熊的四周围(前、后、左、右各坐2人)把目光正对着小熊,不要偏头,更不要站立。想一想,现在,你们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的?请坐在一起的俩人互相说一说。
师:在黑板上贴上小熊前、后、左、右的照片四张。并标上1、2、3、4。请四人回答,汇报。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看到的是第几幅图片?
生1:我坐在小熊前面,看到的是小熊的整张脸,有眼睛、嘴巴、鼻子是第1张图片。
师:请你把看到的面摸一摸。请看到小熊前面的同学举一下手,前面看到的面又叫正面。
师:板书:前(正面)读2遍,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坐在小熊的哪面?是第几张图片。
生2:我坐在小熊后面,看到了小熊的屁股和后背是第4张图片。师:从小熊后面看到的就是小熊的背面,请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一下手,反应真快。板书:后(背面),都是再请2名同学说一说他们分别看到的哪一面,看到的是第几张图片。
生3:我坐在小熊的左面,看到的是第3张的图片。生4:我坐在小熊的右面,看到的是第2张的图片。
师:坐在小熊左、右两面看到是都是小熊的侧面,板书:左、右(侧面),下面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坐在小熊侧面的同学同时用手把小熊举起来,好,好,真可爱。
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3.师:刚才,我们是坐还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的,下面,我们来换位进行观察,好吗?
(生兴奋):好,好!
师:换位前,请听清要求:(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要求一:按顺时针方向换位,(手势表示)换位时比一比哪一组最有序,最安静,最文明。
⑵每换一次位子,请你仔细观察你坐在小 熊的哪一边,是小熊的哪一面。听清楚了吗?
师:先请一个小组示范换位的方法,第1小组听口令,第一次换位开始……第1 小组的同学都很不错,反应又快又有序。下面请全班8个小组听口令,全班一起换位。师:第一次换位开始……好,真文明!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看到是小熊的正面、背面还是侧面。
生5:我坐在小熊的前面,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是第1张的图片。
师:掌声!请看到小熊正面的同学举手,请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手,请看到小熊侧面的同学站起来。
师:第二次换位开始……不错,安静又有序,请看到小熊侧面的同学站起来,请看到小熊正面的同学举手,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手。
3.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第三次换位开始前,这次要求有些不一样;请看到侧面的同学站起来,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站起来看到的小熊是什么西门子的,把它记在心里。
准备好,第三次换位开始,记性真好,把你看到的小熊样子记下来,静静地等等1分钟,师:请站着的一个学生说,你看到?你站在小熊哪一面,小熊是第几张图片。
生6:我站在小熊左面,看到是第3张图片。
师(反问)请和他看到图片一样的孩子举手,请问站着没举手的,你们看到是小熊的哪一面。是第几张图片?
生7:第2张图片。
师:刚才这两个位置(左、右两面)观察到小熊的样子好像差不多,你们是怎么区分,两边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8:我坐在小熊的左面,看到小熊的嘴巴和脸都是朝向左边的,所以是第3张图片。
生9:我坐在小熊的右面,看到小熊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第2张图片的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所以是第2张图片。
师: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们,是的,我们可以借助手势,小熊脸和脚的的朝向的不同以及小熊耳朵上的不同特征(右耳有蝴蝶结)来正确区分,从两个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师:小结,通过对比观察,我们对不同位置看到的小熊样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板书)
观察的位置不同,形状也不不同下面教师来考考大家。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课件)1.运用表象,正确判断(出示68页例1情景图)师:看,老师这里也有四个小朋友在观察我国保护动物—熊猫。请同学们想一想,分别站在这四位同学的位置看到的图各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出示4张图片)请一名同学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信看到的。用线连一连。点名回答。
生10:小明站在熊猫的前面,看到的是熊猫正面是第1张图片。生11:小芳站在熊猫的后面,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是第4张图片。
生12:小亮站在熊猫的右面,可以看到耳朵有一个蝴蝶结,有蝴蝶结的侧面是小亮看到的,是第2张图片。
生13:小红站在熊猫的左面,应该看不到右耳朵上的蝴蝶结,所以小红看到的侧面耳朵上没有蝴蝶结,是第3张图片。
师依次用尺子连线。并加以表扬孩子的清楚表述。
2.游戏巩固,正确判断(讲台上摆一个大熊猫,请表现好的的一个组上台玩一玩)
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图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后快速站到那一边去。(注意安全)真棒,请回到原来的座位坐好。
另外一个小组玩游戏,将课尝气氛调活。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有四只可爱的小动物听说,二
(六)同学们正在学习观察物体,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瞧,他们也遇到了难题,请你们帮忙看一看,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请3-4名学生说一说。
生14:小熊在水杯的前面,看到是水杯的下面和我们大家观察的角度一样,水杯的手柄在右,是第1幅图。
生15:小兔在水杯的后面,看到的是水杯的背面和小熊看到的相反,手柄在左,是第2幅图。
生16:小鸡站在水杯的 左面,水杯的手柄在后面,应该看不见手柄,所以是第4幅图。
生17:小猫站在水杯的右面,刚好看到水杯的手柄。,手柄在前面,所以小猫看到的是第3幅图。
老师跟着把相应的动物的图片连结起来,师:这四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它们夸奖你们说:二
(六)班的同学们,可真棒!
五、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师: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生18: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生19:想知道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就要把自己想象在哪个位置,才能知道看到的哪一面。
生20:我学会了小组合作。我觉得观察物体非常有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你从未发现的美,今后,我们竹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小小的观察家,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 后 左,右
正面 背面 侧面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第二篇:观察物体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师: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节奏越来越快)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4)学生活动,师巡视。(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学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预设: 出示图形:
请学生上台展示(1)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
生: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预设:
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第二组展示:
(1)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3)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
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2)师: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预设:
生: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只有亲历其中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自主地研究,利用现实生成的素材,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发现更能够被普遍接受。
(三)巩固练习P14做一做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集体交流结果: 预设:
生: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3)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适当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模型。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还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生:要全面观察
2.师:是呀,观察要全面!请看屏幕,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人生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我们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时候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人生原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正如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第三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三)赵春瑛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课件出示)故事《盲人摸象》,有个民间故事叫盲人摸象,说的是有几个盲人一块去看由印度进来的大象,但他们全都是只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就走开了,然后聚在一起争论不休,有的说大象像城墙。有的说大象是柱子.还有的认为大象是扫帚、蒲扇、水管状。
那么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呢?(板书:观察物体三)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点名学生读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可以怎样摆?(1)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2)指名汇报并用课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课件出示)(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第4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测试,当堂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1---5题
提炼教学模式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3、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4、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5、达标测试,当堂反馈
2018年3月
第四篇: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回龙小学:钟永兵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想请大家读读一首古诗《题西林壁》。
全班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背的真好,你们学过这首古诗吗? 生:学过。
师:那老师要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庐山会成岭又会成峰呢? 生:游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同。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实际上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同样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揭示课题观察物体。(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放在讲台上。(长方体的位置放在一组学生的正前方)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
生可能说:这个长方体的小药箱一共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师:你说的很有条理完全正确。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仔细观察讲台上的盒子,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
生可能说:我看到了一个面。师:哪一个面?你能上来给同学们指一指你吗? 生:一个(学生用一个手指点面)师:同学们要注意了,我们在指面的时候,应该怎么指啊?(教师示范,用手去摸整个面)你再来指一指。
生:一个(用手摸面)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看到了两个面。
师:哪两个面?你能上来给同学们指一指你吗? 生1:一个、两个。(用手摸面)
生2:我也看到了两个面,和他看到的不同。(生2上台摸所看到的两个面)师:他们都看到了正对着你们的那个面,请问这个正对着你们的面叫什么面呢? 生:正面。
师:那么这两个面叫什么面?(师边摸边问)生:侧面。
师:都是侧面怎么区分?在你们左边的侧面叫左面,在你们右边的侧面叫右面。接下来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是要说清楚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生1:我看到了正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和右面。生3:我看到了正面和左面。
生4:我看到了三个面,正面、上面、左面。师: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能看到上面吗? 生4:不能,我站着看到了上面。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站起来能看到三个面,你们想试试吗?(全体起立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再观察盒子)
师:你们看到的和坐着看到的相同吗? 生:不同,多看到一个面。
生1:我看到两个面,正面和上面。
生2:我看到三个面,正面、上面、左面。生3:我看到三个面,正面、上面、右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认真,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物体,你们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却不相同?
生1:我们观察的位置不同。
生2: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相同。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还能看到更多的面嘛?
生:我看到四个面。师:你上来看看,把你看到的指给大家。(生弯腰看并指出他看到的正面、上面、左面、后面。)
师: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物体的位置不能动,观察者的眼光要平视物体,观察者选择好观察角度就不能乱动。
师:你在观察试试,选择一个观察角度,看看一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生:三个。
师:谁还能一次看到更多的面?谁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 生:不能最多一次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师:站在任一位置观察长方体,都不能看到长方体的所有面,最多一次只能同时看到它的三个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1:我们看到的两个或三个面都有一条线连着。生2:我们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生3:不能同时看到前面和后面。生4:不能同时看到相对的面。
师点评:我们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师: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他们就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不见了,是谁偷了药?师出示小药箱的图(教科书38页例1)
“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
师:你们愿意帮助冒险小虎队找到那个说谎的人吗?生齐说愿意。
生:第四个人在说谎。因为我们在观察物体时不能一次同时看到物体相对的面。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个个都可以当小侦探。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学习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
活动一: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正确辨认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长方体的形状吗?在任意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生:都是长方形,在任意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如果换成正方体,同学们想象一下,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任意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生: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我认为它和长方体一样,在任意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小结: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几何体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们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几何体,你认识它们吗?
活动二: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师:(分别出示两个物体)你知道这个物体叫什么名字吗?
生:一个是球体,一个是圆柱体。
观察球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球体,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分别从上、下、左、右去看,无论怎样看,这个球都是圆形的。
生2:我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师:是的,同学们,球体无论从哪个位置上观察,给我们的视图感觉都是圆形的。
观察圆柱体
(1)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观察时注意: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视线都必须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师演示给学生看)
(2)师:任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
(3)学生自由观察
(4)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上面,它是圆形的。
生2: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侧面,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师:同学们再看,老师现在把这个圆柱体变矮了,你再看它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呢?,生1:我看到了,它是一个正方形。
生2:我发现了,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有善于总结,其他的孩子一定要多向他学习。
4、观察两个物体。
师: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下面我们对两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师:(师示范)同学们看老师现在面对的组合物体的面就是它们的正面,那么同学们也要和老师站在一样的位置上先观察它们的正面,然后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后汇报)
生1:我从上面看到的事两个圆。
生2:我来补充,因为球和圆柱在上面看都是圆形,所以从上面看到的事两个圆。
师;这位同学表现的真好,同学们也要象她那样,回答问题要说出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生1:我从左面看到的是球正好在圆柱的前面。
生2: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个图形是在左面看到的。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生3:我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生4:他说的不对,因为在正面看时,球正好在圆柱的左面,所以从正面到的是左边是圆右边是长方形。
师:问题在同学们的争论中越来越清晰了,你们观察的很认真,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很喜欢你们。
生:从右面看时圆柱正好把球挡上了,所以只能看到圆柱体。只看到长方形。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我们只要弄清楚它们的位置关系,就能很容易的进行判断了。
师:同学们还记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故事中的盲人为什么说大象是柱子,是绳子,是扇子?
生:因为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
师: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盲人摸象”的数学游戏。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整个物体会是什么?看谁最能干。
生1:我猜是正方体。
生2:我猜是长方体。生3:我猜是圆柱体。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
生1:让我们看到这个物体另一个面的形状,就可以判断了. 生2:我们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师:听同学们的,再加一个条件,我看到的物体的另一个面是长方形。
生1:是长方体。
生2:两个物体,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体。
师:好你上台来看看这两个物体。(生2观察后汇报)
生2:不是,从侧面看有长方形,不管怎么看找不到正方形。师:对了。你真是一个爱思考问题的好孩子,大家掌声鼓励。师:猜题师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因而同学们咱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一个面就去判定它是什么物体,就会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错误,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观察了解物体。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39页例2 指导生独立完成,并将答案写在书上,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2、完成教材40页练习八第1——3题。
指导生独立完成,并将答案写在书上,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四、畅谈收获 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可能说:我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可能说:我知道在观察长方体时我们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生3可能说:我知道了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只根据一个面的形状就去判断它是什么物体。
师:你们精彩的回答令老师叹服.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只观察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老师希望同学们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这样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更清晰更精彩。千万不要闹出“盲人摸象”的大笑话。
第五篇:观察物体精品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德润国际双语学校魏述强
一、教案背景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重要的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新教材,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实物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也是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内观察实物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有趣的实践游戏,初步积累有关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看不同角度的小朋友的照片猜猜她是身边的谁导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任务驱动法:带着疑问小组内观察玩具模型,初步形成概念。
3、启发引导法:对于一些关键点、难点,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明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特征可能是不同的。
4、演示法:对于关键地方进行游戏展示,比如和学生一起做摄影师的游戏,实物展示茶壶向孩子直观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法:
1、观察比较法: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玩具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同学轮换座位变换角度进行观察。
2、合作探究法:乱换完毕,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3、亲身实践法:孩子们通过亲自上台和老师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疑问,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咱们一年级一班吗?开学三个月了你们都互相认识吗?
生:(齐答)喜欢。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咱们班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咱们班哪一位同学?
生1:好像是***。
生2:好像是***。
„„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另一张照片。(出示小朋友的侧面照片。)
生:好像是***。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出示学生的正面照片。)
生:是xxx小朋友!猜对了!(学生很兴奋。)
师: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是谁呢?
生1:背面不好认。
生2:从后面看不出特征。
生3:光看后面看不出是谁,看到它的侧面我就猜到是xx了。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侧面,前面。)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朋友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想辨认它,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二)观察探讨,研究新知
6个人为一个小组,观察自带玩具。观察半分钟之后,小组内同学按照顺时针进行轮换座位,从不同角度观察玩具,然后利用一分半钟时间进行组内讨论。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4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2%BB%CD%AC%BD%C7%B6%C8%B5%C4%CD%E6%BE%DF%D5%D5%C6%AC&s=0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自带玩具进行了观察,老师提问小朋友自己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师:我们对自己喜爱的玩具进行了观察,笑笑和淘气也在操场上观察,他们在观察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生1: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一幅图是他看到的;笑笑站在车的侧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生2: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因为他站在车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二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她站在车的侧面,看到车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生1: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笑笑站在车的侧面。
生2: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汽车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刚才,我们坐在座位上观察了玩具小汽车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生:把玩具小汽车拿起来,就可以从下面观察。
„„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0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2%BB%CD%AC%BD%C7%B6%C8%B5%C4%C6%FB%B3%B5%D5%D5%C6%AC&s=0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车的形状也不同。
生2:我发现要看清玩具小汽车的样子,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侧面和下面去观察。
生3: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东西的形状也不一样。
„„
师:对!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看清物体的全貌,该怎么办?生1:把几个面都看一看。
生2:可以转一圈看。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
(三)应用拓展:小小摄影师――看图连线――模拟游戏
1.小小摄影师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假如我们现在给一个同学照相,请同学们用手做
相机,如果这个同学站的符合要求,你们就说“咔嚓”,好不好?
(学生很兴奋,师请一男生上讲台,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师:照侧面相。(男生侧面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师:正面相。(男生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
刚才同学们都过了一把瘾,现在老师也想过一把瘾,老师现在想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当摄影师,给老师拍照,但是给老师拍照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师:我要照一张正面照,请摄影师站在正确的位置给我拍正面照。
师:我要照一张侧面照,请摄影师站在正确的位置给我拍侧面照。
师:我要照一张背面照,请摄影师站在正确的位置给我拍背面照。
„„
2.看图连线
师:同学们摄影师当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学生很顺利地说出准确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连线。)师:这两道题没有难住你们,有信心做下一道题吗?
3.模拟游戏
师:取出茶壶,要求把茶壶把正对黑板。请同学们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我手中的茶壶,把你看到的形状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纷纷根据看到的茶壶形状,用肢体模仿。)
师:(问一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我看到茶壶把在左边,就左手叉腰;茶壶嘴在右边,右手就向右伸出去。
师:(问一生)你的动作怎么和他相反呢?
生:我看到的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我就向左伸左手,右手叉腰。
师:(指一生)你又为什么这么做呢?(模仿学生两手合十前伸的动作。)
生:我只能看到茶壶嘴,看不到茶壶把,我就这样做!(说完又做了双手合十向前伸的动作。)
师:同学们做的动作和回答都很精彩!淘气、笑笑也在观察茶壶。(课件显示)他们看到的各是哪幅图画,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再在书上连线。
(学生讨论后在书上连线,集体反馈、订正。)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观察物体之后,回家可以尝试在不同的位置对自己家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如茶几、笔筒、冰箱等或是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小小摄影师的游戏,看看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他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的,再拿出自己家的影集,判断看到的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图一:茶几 http://image.baidu.com/i?word=%B2%E8%BC%B8&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图二:笔筒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3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1%CA%CD%B2&s=0 图三:冰箱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8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1%F9%CF%E4&s=0
(五)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六、教学反思
1.充分备课,备课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通过跟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搜索网上相关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做好充分预设。
2.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我设计了照相的活动,还有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描述茶壶的样子。这些活动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4.教学环节设计有效合理,节奏紧凑,气氛活跃。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课,然后是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最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关键点。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课后在和同事们探讨交流时,我知道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仍需加强提高,教态上更要完善,针对不足,我认真反思,争取在以后的课堂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